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去TM女神,谁稀罕谁做!-第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重华殿下既然知道,为何还要这样做。”
  “因为……他是我弟弟啊。不是作为背负国家的王,而是作为我的弟弟啊。”我转过脸去盯着倾嵘的脸,“所以……我想求你,求你,如果有一天我不在了,请您辅佐我的弟弟,拜托了。”我对着他,深深的作了一揖。
  “……看来是无法拒绝了,那我就姑且试试吧。”他微笑道。
  “多谢先生。”
  开元二年下,暴|乱止,王抚民心,斩汉州侯,百姓称颂,冢宰李卿,勾结州候,贪渎甚笃,王革其仙籍。同年,飞仙张氏倾嵘任太师,凇州候任冢宰,国大治。——《巧史青书》
  “都说了,这场暴|乱用处很大啊。”我喝了一口茶,笑眯眯的说道,不但扳倒了我一直苦于无法处理的冢宰,凇州候和倾嵘都是能干的人,有他们两个,我起码不用再为了天佑朝中无人而担忧了。
  冢宰大人,真是对不起了,谁让你总是仗着自己是先朝旧臣对我想要推行的新政指手画脚,还想把手伸到纳言司去呢?你不当冤大头,谁当?
  “打开牢门。”我对着天牢的狱卒说道,然后想着颓然坐在牢房中的前冢宰打招呼,“喏,李大人,我给你送酒来了哦。”
  “哼……毒酒吗?”
  “啊拉,反正都被看出来了,我也没什么好否认的。”
  “孙天赐,你好狠的心。”他几乎是从牙缝里一字一句的崩出了这句话。
  “也不算冤枉了你吧,你敢说你没有受过一丝一毫的贿赂?你敢说你没有把手伸向我原本就是为了采纳民意而建立的纳言司?不是害怕自己在王不在的时候犯得错事被发现,你为什么这么心虚。”我无所谓的耸了耸肩膀。
  “孙天赐……老夫为了保持朝廷的运作,在王不在的时候做了多少事啊!你居然……”他颤抖着手指指着我。
  “我知道啊。”我摆出一副纯良的笑脸,“那又怎么样?”
  “你……你……哈哈哈!”他的笑容染上了些许疯狂的味道,“哈哈……孙天赐……你的存在只能把主上掩盖在你光芒万丈的背影之下,百姓最终只会只知王姐而不知主上……我等着你死的那一天……哈哈,你只要在一天,他就不可能成为一个可以背负国家的合格的王……我诅咒你,诅咒你!你会死在自己弟弟的手上!我诅咒你!”他疯狂的叫嚣着,两个狱卒走上前来,一个掰开他的嘴,一个把鸩酒往他嘴巴里面灌,没多久他就躺在那里一动不动了,像条死狗一样。
  在他咽气前我笑着说了一句,“在那之前,先请你去死吧,前冢宰大人。”
  “找个地方埋了吧,反正也没有家人给他收尸了。”
  他的家人全部都被我“流放”到了国外,哦,起码表面上是这样的,至于他们的结局到底是什么样的,我不想知道也懒得知道。
  反正……只是无关的人而已。
  从天牢回到自己的寝殿附近的亭台楼阁,眺望着远处清澈的云海,靠在柱子上吹响母亲送给我的埙,那呜呜咽咽的声音弄的我自己心里一整难受,然后我听到一个脚步慢慢走进,这步伐声音属于新任的冢宰——前凇州候萧寒。
  “重华殿下真是好雅兴啊。”萧寒躬身作揖,“一别三年了,重华殿下当真让人刮目相看啊。”
  “啊,以前总是不练习,结果想吹的时候却吹不出想要的调子了。”我依旧眺望着云海。“人就是这样吧,在过去的时间里留下遗憾,犯下过错,然后再现在的时间里,想要弥补却无从着手。”
  “如果是吹埙的话,从现在再开始练习也是可以的。”
  “不是埙,是国家。”
  “……”萧寒久久的沉默着。
  “冢宰大人……如果有一天,我做了错的离谱的事情。请您,不要犹豫的,清、君、侧。”我望着云海翻滚的浪潮,一字一句的吐出了这句话。
  “……重华殿下……”他顿了顿,然后再一次作揖道,“萧寒领命。”
  心情……突然变得轻松起来了呢。
  作者有话要说:下章结束十二国正文,话说有没有人要看番外,要是要看的话我就写,不要看就算了直接去最终幻想7……最终幻想之后就是冥王神话LC,
  穿越顺序是LC——犬夜叉——死神,吸骑,网王,黑蓝等包括在内的综漫世界——SS(也就是最终篇)最终篇之后放几个番外。
  好了……大家说吧,要不要十二国记番外?
  ☆、41 归途
  姐姐;臣下不遵从新政的话流放就好了;为什么要全部枭首;家人剥夺仙籍啊!
  “因为这群人留着太浪费粮食了。”
  王姐;你这样太残忍了!
  “有的时候,不残忍是成不了大事的。”
  王姐……
  “怎么了;你不是一直叫我姐姐的吗?王姐这样生疏的称呼……”
  “对不起……姐姐;如果你还活着……萧寒说的对;我永远都成不了一个合格的,可以背负国家的王;姐姐,你已经做得太过分了;所以……对不起。”
  利剑穿透心脏的时候我只来得及回想这些;只来得及回头看一眼自己手持冬器;流着眼泪眼神却异常坚定的弟弟,他的肩膀依旧瘦弱……我不怪他作出这样的决定,我只是在想,他那现在看起来瘦弱异常的肩膀,是否能够背负起……那个我们说好的,那个可以让所有百姓享受长治久安的王朝。
  我的双手已经为此染满了鲜血,不……不是的,这不是任何人的错,只是我自己想要这么做而已,王座是尸体堆砌而成的,通往王座的红毯是鲜血染红的。
  你一直在寻找借口,孙天赐,一直在寻找,不是为了国家,也不是为了弟弟,你只是在为自己想要伤害,迫害别人,想要毁灭的心找理由罢了。有一个声音很小声很小声的在我心底这样说道,从神话时代开始就是这样,不停的为自己伤害别人,让别人背负痛苦而找理由——不觉得可笑吗?雅典娜。
  你只是……在为自己伤害别人寻找理由罢了。
  不是吗?平衡诞生于毁灭的……毁灭者。
  “啊,天佑,你长大了呢。”我笑着闭上了眼睛,想起了很久以前,天佑还不是王的时候说过的一些话。
  “姐姐想要的,就是天佑想要的。”
  “天佑最喜欢的就是姐姐了,所以……天佑以后会一直保护姐姐的。”
  “如果连自己的姐姐都保护不了的话,我又算什么男子汉呢?”
  ……
  “哐当”镐王手里的冬器掉在了地面上,撞击着石砖发出了苍凉的哀鸣,禁军作乱逼宫,逼迫镐王杀死暴虐的王姐孙重华,五十年,镐王在位将近五十年,王姐孙重华把持朝廷生杀大权,清洗一批前朝旧臣,削弱州候治理州县的权利,对不服从者采取血腥镇压,杀人盈野。
  她推行纳言制,朝廷官员每隔三年必须交出仙籍往民间生活一段时间以了解百姓究竟想要什么。前后十五年间,推行了许多利农利商的新政,鼓励百姓耕作的同时参与工商业的发展,在各地办义学,为朝廷注入众多的新生血液。
  这些新政和体制,在日后的岁月里,越发显现出这名女性的先见之明,即使一开始没有显现出明显的效用来,随着王朝延续的时间越长,其优点也越发彰显,百姓因此而得益也良多。
  而与此同时,这个一生都毁誉参半的女子,又以出手很辣无情,遇到阻力时,斩草除根不留活口而饱受仁士的诟病。
  然而那些见过她骑着威武的驺虞,率领着凇州州师出现在汉州上空的人则这样描述她,“汉州城里腾空而起的火焰映透了她苍白冷漠的脸颊,和那头  纯黑的长发,就像从天而降的女战神一样让人移不开眼睛。”——汉州之乱,除了州候和一系列被牵连出来的官员,没有一个百姓为此受到惩罚。
  “那是因为重华殿下不会责怪那些为了活下去而站起来战斗的百姓。”他们这样说道。
  “你们……现在满意了?”他低下头,凌乱的长发遮住了自己的脸,依旧瘦弱的肩膀不停的颤动着,他的怀里抱着渐渐冰冷的,自己姐姐的尸体。
  禁军左将军獍萳的脸上浮现出了一个近似绝望的,混杂着释然的表情:他丢下了自己手里的冬器,转而卸下自己的盔甲和头盔,双膝跪在了镐王的面前,带着虔诚的表情说道:“请主上取下我的头颅,祭奠重华殿下。”
  “……”死一般的沉默过后,年轻的镐王用沙哑而压抑的嗓音说道。“算了,你还是继续做你的左将军吧。”天佑瘦小的臂膀其实已经能够负担很多东西,比如说,他的姐姐天赐的尸体。他抱起那具已经没有任何温度可言的尸体,转身一步步走出了无忧殿。
  獍萳垂下了头,没有再说什么。
  无忧无忧……最后居然是这样的结局。
  巧国内乱,王姐孙重华被诛杀的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巧国,同样也传到了庆国云海之上的金波宫。
  “这样啊……太可惜了。”阳子如今已经是治世两百年的女王,虽然样貌仍然是她当初当上王时候的样子,眉眼之间却多了许多年少时不会有的沧桑感,“其实,本来可以不用死的吧。”她的眼神透着一种怜惜。
  “主上?”
  “哦,浩瀚啊,你说……孙重华她,是不是早就知道会有今天的结局了呢?”阳子从案前站起来,转过身去背对着浩瀚,直面云海。
  “如果真如主上所说的那般,孙氏对于朝廷变动异常敏感的话,那么,她确实有可能很早就已经察觉到自己所推行的那些新政会导致今天的结局。”浩瀚把双手拢在宽袖中,行了一礼答道,“如果说是如此……即使这样也要推行新政,这种魄力和胆量,在青史上所记载的明君中,也是数一数二的。”
  “是啊……这种胆量和魄力……可惜不是王呢。”木铃不无可惜的叹了一口气,即使她没有见过阳子口中的那个孙重华,但是有的时候她会离开金波宫去民间看看,和巧国来到庆国的商旅交谈的时候,他们总是会带着向往和憧憬的表情谈起那个“重华殿下”。
  也许,会是个好王也说不定呢。
  “也不一定……要是是王的话,说不定就不会有豁出一切去背负残暴的骂名,即使抛弃自己性命也要推行新政的胆量了吧。”浩瀚摇了摇头,“微臣不得不说一句,也许孙氏重华为王,并不会做的很好,纵使她推行的各种新政削弱的州候权利,百姓无论是商旅还是农民都得到了丰衣足食的生活,朝廷的纲纪也远比先朝更加严明……但是,这依旧无法掩盖她清洗前朝旧臣时候残暴不仁,动辄牵连上千人的暴|行。”
  景王沉默的望向波涛暗涌的云海,从那里透出常世的点点光芒,万家灯火。也许,她所认识的那个孙重华也曾像她一样站在这个位置看出去,看到常世中那浸透着百姓一生的欢乐和悲伤的烟火透过云海传达着人世间的喜怒哀乐。
  她想起自己刚刚认识这个少女的时候,在品缘楼里的那次洽谈,从此之后她再也没有去过那里,那天从那个房间看出去,庆国常见的人字状屋脊上覆盖着薄薄的一层雪,晶莹剔透,在冬日的阳光下熠熠生辉。
  就像少女和自己告别时候的那种微笑。
  “真是……很可惜啊。”景王轻微的叹息声,被云海之上的风吹散在了遥远的天际。
  开元五十年初,禁军暴|乱,王斩重华氏,葬于岷山,暴|乱止。重华氏虽身死,王念其功,而新政不息,国大治。——《巧史青书》
  百年之后
  岷山上的小径因为连日的绵绵细雨而显得有些泥泞湿滑,但是这并不妨碍小径上的前行者,他披着蓑衣,行进到岷山山巅的那座不华丽,甚至有点残破小墓上,他每年这个时候都会来到这里,并且会在墓前呆上整整一天。
  镐王的容貌依旧年轻,颇显瘦弱,他把手上清酒浇墓碑上,然后与面对着傲霜和翠篁宫的无字碑并排坐下了。
  “姐姐,天佑又来看你了呢,也许……你不会想见我吧。”孙天佑眯起眼睛,从岷山的山巅远视着傲霜的万家灯火,那里,一片繁华秀丽。
  “三百年了哦,我和倾嵘,萧寒,还有朝臣,百姓们一起,努力了三百年,才终于像点样子了呢。”天佑把手覆盖在墓碑上,“姐姐留给我的遗书上面写的,我已经做到了两条,最后一条……我也会微笑着去做到的。”
  荣顺三百年,治世长达九百余年的一代贤君先镐端王孙氏天佑因台埔失道,自向天帝请求退位,举国哀恸,男女老幼,哀哭声穿过了苍茫的云海,直达翠篁宫。出殡之时,百姓披麻戴孝,跪送千里。
  亲眼目睹了这一切的人这样传说:百姓们不论男女老幼,双手都紧握在一起,脸上带着哀恸的表情等待着载有王遗体的车队出现,而出现在百姓面前的,却是只有四匹白马拉着的,和寻常百姓出殡没有什么两样的简陋马车,上面是一付普通的,没有任何修饰的棺木。
  没有人挤上前去,也没有人放声哭泣或者说一句大声一点的话,不需要士兵吆喝着让所有人保持纪律,所有人都跪下了,虽然端王早在许多年前就已经颁布了除了各种重大祭奠之外,可不行伏礼的法令,但是此时,所有人,都把手盖在了土地上,俯下身子,让额头触碰地面,行了此生最为恭敬标准的一个伏礼。
  直到车马的声音已经远去,也没有人抬起头来。
  这是百姓对他们的王,最后的送别。
  宫人们则按照端王的遗愿,将其遗物一并焚毁,而在所有的遗物中,唯一被他带入土中的,是一封书信,至于书信里面写了什么,无人知晓。
  ☆、42 番外
  “好了;今天就讲到这里;大家回去的时候要多加小心啊。”人到中年的义学塾师笑着向他的学生们道别;小猴子们叽叽喳喳的窜起来;一窝蜂的跑出了义学,间或还传来他们打打闹闹的声音。
  “呵;还是小孩子有活力啊。”塾师笑着摇了摇头;整理起手上的文书;一只喜鹊停在义学窗外的梅花树枝上,滴溜溜的眼睛直视着年轻却带着老人般恬淡的塾师。
  “好久不见了;倾嵘太师。”一个身影出现在了门口,伴随而至的是倾嵘熟悉的声音;那是与他公事了将近有九百年之久的冢宰——萧寒;喜鹊扑棱一下扇着翅膀飞离了梅梢;只留下梅花的枝条上上下下的颤动着。
  “别这么叫我,我已经不是太师了。”倾嵘笑了,眉眼间的恬淡掺杂了些许怀念。
  “先生……能否与我共饮一杯。”
  “能。”
  ……
  “新王登位已经有十多年了吧。”两碟下酒的小菜,一壶浊酒,就算是两个曾经辅佐过一代名君的良臣再次见面时候的酒席了。
  “是啊。不知道能够在位多久呢。”萧寒叹了一口气,带出些许苍凉的感觉。
  “刚登位就猜测主上能在位多久,这也太过分了。”倾嵘忍不住笑了,秀气的面庞略带了点孩子气。
  “呵呵……”萧寒也笑了,“你为什么在端王驾崩之后就离开了翠篁宫呢,继续留下来当太师,辅佐新帝不是很好么?”
  “我只是厌倦了,所以,想要过过普通人的生活——交还仙籍也是如此,我想像个普通人一样变老,一样结婚,一样像天帝祈求自己的孩子。这不过分。”倾嵘平静的饮了一口酒,深邃的目光越过悠长的过往,窗外人来人往的街道和过去的岁月重叠在了一起。
  那个时侯,他是第一次见到重华殿下。
  倾嵘完全不知道这个女孩子是怎么找到自己隐居的地方的,他只知道,孙重华来到他隐居的地方,软硬兼施,甚至可以说是撒泼打滚就是要让他出仕辅佐她的弟弟,当时年幼的,迷茫而不知前进道路的镐王,日后的端王。
  “我不觉得他有让我出山辅佐的资本。”倾嵘记得自己当时是这样回答孙重华殿下的,当然这个回答颇为傲慢而且失礼,即使他有这个资本,飞仙的寿命是漫长的,许多飞仙不是失踪了,就是因为无法忍受长久的孤寂而向天帝交还仙籍,去求取普通人的生活。
  倾嵘一直没有交还仙籍,他从错王时代就靠着自己的意志成为了飞仙,他的心里是对着国家的走向有着满满的期待的,留在民间多年,知道仁道的实施有多困难,知道要在人心中维护正道,播撒正道的种子有多困难,他在期待一个可以让百姓幸福,让正道得以弘扬的王。
  他等来了端王和重华殿下。
  重华殿下是个很特殊的女人,很难想像有这样一个人,同时具备了冰和火的温度,而重华殿下的性格,恰巧就是这样的冰火两重天。
  同时具备着女性的温柔和细腻,男性的果敢和坚韧,她既仁慈又残忍,前一秒中折服于她的英明果断,后一秒也许就因为她的残忍和冷漠而感到万分厌恶。
  每当这个时候,倾嵘总是会想起重华殿下站在望亭里面眺望云海时的样子,以及她对萧寒和自己说的,有朝一日,清君侧。
  重华殿下一直知道,自己如果还在,端王作为真正背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