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还珠同人之我是柳红-第6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年,这还是他第一次主动拉我的手,看着我憔悴的模样,我的丈夫——弘历竟然有点伤心的对我说:“本以为不立永璂为太子,你心里头有个念想,就能挺过去,今天太医来回说……”

    “没什么,人都要死的,姑姑死了,姑父死了,弘昼也死了,我死也很平常,不用难过。”

    “这么多年来,哪怕你主动找我一次,我们也不会是这个样子的。景娴,你……你心里终究没有我一点地方。你去送老五的时候我就在屏风后头。”

    “你都听到了,我就说回来之后你怪怪的。”

    “以前一直以为你心里存着老五,皇阿玛又偏偏把你指给了我,而你姑姑又是先皇后……”

    “是啊,我姑姑,是你皇阿玛最爱的女人,姑姑害得你额娘独守空房,所以你恨我姑姑,连带着恨你阿玛,也恨我。永璂长得像你阿玛,你一直不喜欢这个孩子,我知道,我都知道,没什么,都要过去了,我也没几天了,永璂这个孩子,你只要留他一命就是了,算了,赐死也没关系,横竖都是要死的,可是你不该恨我姑姑,姑姑才是你阿玛的嫡妻,你额娘才是闯进他们之间的女人,何况我姑姑也……。”

    “景娴,皇额娘的死……”

    “弘历,你额娘的死不过是老天对你的惩罚,是报应,我只顺着天意罢了,当初给皇阿玛和姑姑下药,你不也没手软,呵呵,说到底,我还帮了你,皇阿玛到死都以为是我下的药,弘历,你该怎么谢我?”

    “景娴,当年的事情你一直都知道?”

    “是,都知道,我还知道正是令妃借着你的手害死了璟儿,你明知道璟儿死的蹊跷,可也没办法不是吗?弘历,你大概也知道,就是她借你的宠爱害死了最爱你的敦敏和你最喜欢的端慧皇太子,可不也一直留着她吗?呵呵!”

    “弘历,我知道你恨我,恨我害死了你额娘,可我的恨找谁去?”

    “弘历,我们这辈子互相怨怼,做了半生敌人,下辈子,下辈子别再相遇吧。”

    乾隆三十一年九月二日辰时,乾隆帝继皇后乌拉那拉氏。景娴薨,谥号孝端敏皇后,葬裕陵。

    乾隆三十一年十一月五日,令妃魏佳氏亡。

    乾隆三十三年六月十六日,册封容妃为容贵妃,协理后宫。

    (皇后番外完结) 

正文 尾声(一)
 
~旅行结婚

    “晚上吃什么?”

    “今天挣了多少钱?”

    这两句话几乎同时说出来,前一句是柳红说的,后一句则是从永琪嘴里冒出来的,再看看说话人的打扮,柳红客串了一把算命先生,身着素衣长袍,脑袋上顶着不合适的大帽子,恨不得把脸都埋进去,衣服不合适也就算了,更可笑的是在她身前摆了一张三条腿的破桌子,一手按住桌面不让它倒地上去,另一手还得拿着根竹竿,顺着细长的竹竿往上瞧,是一块半新不旧的棉布,上头写的字能把人乐死,一面写着“铁口直断(不准不要钱)”,另一面是“代写书信(擅长情书)”。

    柳红已经是这副落魄模样,也就别指望永琪能穿戴体面光鲜,他这会标准一副江湖郎中扮相,也不知哪里找来的一张矮凳,坐在上面人矮了大半截,好在面前没有东西挡着,要不都找不着人。此时他正悠闲的晃着手中竹竿,上面不例外也写着招揽客人的豪言壮语,一面是“包治百病(男女不限)”,另一面是“药到病除(擅长跌打损伤)”。

    落得沿街摆摊的窘境,主要得怪柳红,所以她也不敢抱怨,只是照例下午两点就开始惦记晚饭的内容,这会听到永琪问她挣了多少钱,手不由伸到口袋里摸了一下,大概也就几十个铜板,大闸蟹是别指望了,在怎么不值钱,兜里这点铜板也买不着一只蟹,尤其这还是阳澄湖的大闸蟹。

    永琪瞧柳红下意识的舔了舔舌头,心里直乐,猜着这丫头是馋上了,秋风吹蟹黄肥,十月里,苏州正是吃螃蟹的季节,他们也是冲着大闸蟹来的,没曾想现在得靠卖手艺混饭吃,虽然他能很方便的取些银子出来,可几天下来眼看能找着不少乐趣,现在他也是乐在其中,苦闷的只是柳红自己罢了。

    事情还要从永琪受伤说起,陈太医花了半个月功夫,总算救活了五阿哥,可腹部的重伤注定了永琪不可能和皇帝一同回京,于是乾隆千叮咛万嘱咐,特意留下陈太医和尔泰在扬州府照顾他,还让知府大人在扬州西郊划出十几亩的地,动工兴建永琪养伤的园子,没等园子开工,圣驾就得回京,临走留下题好名字的匾额,于是扬州府多了一座建筑新颖、用料考究、巧夺天工的皇家别院——西园。当然,等园子建成、等永琪和柳红光明正大住进去,已是七八年后的事情,那会他们夫妻刚从国外回来,身边还带着一对小果实。

    圣驾前脚离开扬州,永琪后脚就搬到柳园养病去了,这期间除了调理身体,只顾着惦记和柳红培养小感情,两人一直在琢磨婚要怎么结才成,大张旗鼓肯定不行,窝在柳园又都不乐意,最后折中来了个时髦的旅行结婚,日子初步定在九月底,等尔泰办完皇差来柳园告别,已经是八月末了。

    送走尔泰和陈太医,柳红先把他们的打算告诉了善大妈,听完主子的话,善大妈忙开了,没几天就整理出一车东西让他们带着上路用,连善家兄妹也预备路上跟着伺候。

    旅行结婚等同于蜜月啊,柳红哪能同意带着俩电灯泡,没等善大妈苦口婆心就被她直接PASS,她也不用别人动手,自己整理了几件换洗衣服,小小一个包袱就算收拾好了,照原定计划九月底出发,第一站直奔泰山,因为古人常把秋天和登山联系上,柳红也顺势打算去泰山一游。

    爬山绝对是件苦差事,尤其在古代,别看诗人才子常把登山写进他们的作书,其实真正爬到顶的没几个,倒不是说他们体力差爬不上去,关键是找不着路,谁说过的,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这古时候除了上山采药的山民,热爱爬山的人很少,这路自然没处找,也没人专门去泰山修水泥台阶,早些年封禅也好、祭天也罢,那些特特为皇家服务的登上之路,早就被时间毁坏殆尽,等柳红爬到半山腰,只剩下半口气,坐着歇了好一会才晃晃悠悠站起来,永琪拦住她不让再往山上走,说是天已过午,爬到山顶也赶不及下山,更别指望山上有酒店让他们歇一宿的。

    柳红心不甘情不愿的折回去,两人一前一后往山下走,俗话说得好,上山容易下山难,没走几步路,一个踉跄人直接摔地上去了,也亏永琪眼疾手快,一把捞住她才没直接滚下山,其实那样倒方便,不用折腾了。

    摔了跟头人难免受些小伤,擦破点皮也是正常,永琪一时顺手,拉住柳红里衣的一角,撕拉一声,拽出一长条白布,跟着白布一起出来的还有一张疑似白纸的东西,正好一阵小风刮过,这张疑似白纸的东西晃晃悠悠就往山崖下面飘,柳红也顾不得腿上破皮淌血,奔着就往山下追,可终究慢了一步,眼看着它消失在山崖深处,只觉欲哭无泪。

    要说柳红为什么这么伤心,因为那消失的东西就是他们俩现在全部家当——一张五百两的银票。柳红这几年就没见过这么大一笔银子,五百两啊,兑换出来得多大一捧,只怕拎着都费劲,当初离开京城,她揣了一百两银票南下,就已经觉得自己很富有了。

    柳红真不是穷人,身边很有些积蓄,可关键她那些东西都是不能当钱用的,离开京城她身边就一百两银子,太后和晴儿留给她的几乎都是些稀罕首饰,随便一件也值个几百银子,可她不敢当啊,那都是有记号的,也是留给她做嫁妆的,好在有永琪给她派的保镖护着,这才一路顺风顺水到了扬州,连住的地方都安排妥了,于是这一百两就一直没花完。

    打算出门前,永琪问过柳红,是带银子还是带银票,柳红不假思索、银票二字脱口而出,她还自告奋勇抢过了藏银票的差事,用的方法也是从原主那里学来的,把银票缝进里衣下摆,原指望这是再安全不过的地方,可看着早没了踪影的纸片,她整个人都傻了,嘴里只管念叨五百两银子啊,就这么没了。

    永琪好笑不已,也不告诉她自己身边不缺这点银子,他也不知怎么了,就爱看柳红垂头丧气,自己躲在边上偷着乐,他想瞧瞧柳红会怎么安排下面的行程,依她的性格多半不会立马回去,倒是有可能死撑到底。

    正如永琪想的那样,柳红仔细数了数两人身上的碎银子,还有十多两,足够他们在附近转转的,等到了山脚又遇上一个跌断腿的秀才,永琪出手帮着接好骨头、再固定好,得了人家一吊铜钱的酬谢,可把一边的财迷老婆高兴坏了,立马定下主意,一路行医去苏州吃大闸蟹。

    计划是完美的,现实是残酷的,永琪只管听她指挥,跟着胡闹,一路就没挣上几个钱,等到了苏州,柳红看看衣兜,只剩二两银子了,回家还是留下,这是道难题。如果吃上一顿美味的螃蟹大餐,她们只能选择要饭回扬州,可到了地方没吃上东西就回去,柳红不甘心啊,比那会眼睁睁看着银票掉山崖下面还要不甘心,谁让她最馋大闸蟹呢,这年头可没有人工养殖,一年也就一两个月能吃上螃蟹,没准等她一趟来回,螃蟹就没了,再想吃等明年吧。

    柳红的苦恼,永琪当然知道,虽然瞧着好笑,可也有些心疼自己的小妻子,热闹也瞧了一路,正打算告诉柳红银子是有的,螃蟹管饱让她吃个够,这时事情出现了意外,柳红找着个来钱的路。

    柳红后来形容这条生财之路是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它不但为落魄二人组提供了一顿丰盛的螃蟹大餐,还为他们提出了一个新的可能。

    当时的情形是,柳红一脸失落的瞧着永琪,突然就两眼放光,接着扔下手里的竹竿和三条腿的破桌子,直直冲向人群,三两下从里面挖出一个绿眼睛黄头发的外国传教士,用她还算凑合的englis 和对方攀谈起来,围观的人群见到这副情形,才慢慢散去,等永琪晃悠悠走过来,柳红已经和这位洋人谈好条件,拉着人就往酒楼奔。

    一顿饭吃得柳红心满意足,永琪也知道她接下了什么工作——翻译,即使今天也是个待遇不错的职业选择,永琪本来还有些犹豫,当听说这位老外是要到广州送教友坐轮船回国,他和柳红相视一笑,都明白了对方的心思。

    飘洋过海

    “永琪,你说这炮能射多远?”柳红躺在轮船的甲板上一边晒太阳,一边用脚尖指着不远处的大炮问道。

    “几百米应该没问题,你仔细看伸出去的炮口,有两三米吧,在看炮筒直径,离近些能从我们上船的地方打到广州府的外城墙上。”永琪说这话时眼神有些冷,估计想起了一百年后八国联军侵略的事情,也许他们就是用这样的大炮敲开大清国关闭了几百年的城门。

    “别想以后的事情,就我们这些细胳膊细腿,也救不了大清国,既然没能耐做救世主,想那些做什么,没得给自己添堵。”相处日久,柳红能从永琪不经意的动作里察觉他的心思。

    “是啊,既然改变不了,还是不去想它的好,反正也没几天呆在船上,到了地方咱就眼不见心不烦,只管享受法国浪漫风情。”永琪甩甩头,想把一脑袋的愁绪甩没了。

    虽然柳红很想好好和永琪坐马车畅游巴黎,可没等上岸就有不幸的事情发生了,这件意外造成的后果很严重,柳红被折磨得直接躺床上去了,八个月后,一个漂亮的男孩在巴黎出生,负责接生的正是身为父亲的永琪,抱着儿子的一刹那,他心情很复杂,几乎是带着感恩吻上儿子没洗干净的小脸,再看看因为生产脱力而昏睡过去的柳红,永琪是满足的,他的人生跨越几百年得到了圆满。

    这位在法国巴黎出生的小伙子有一个很囧的中文名字——六斤,据他不负责任的爹妈描述,他生下来一过秤正好六斤,更巧的是,这六斤还不是实打实的,因为小家伙在秤盘上没憋住,尿了,结果连上这泡货真价实的童子尿在内,整整六斤。

    虽然六斤的中文名字很挫,好在这对图省事的爹妈没忘记给他起个洋名,柳红前世很喜欢好莱坞男明星保罗。纽曼,六斤的洋名就叫了保罗。

    小保罗没满周岁就跟着爹妈去了海那边一个叫英国的地方,具体原因据说是他妈惦记一个叫康桥的地方,怎么着都要亲眼去看看,于是这一看就看了两年,也难为康桥了,被人白盯着看两年,居然一点事情没有。其实说直白些是因为到了英国,当妈的心情激动之余,就和做爹的多亲热了几次,于是又一个意外到来了,好在有六斤的经验在前头,柳红这一次生产很顺利,恢复得也很好,等六斤腿脚麻利的满院子乱跑,他妈给他添了一个活玩具——六斤半。

    六斤半虽然是个女孩子,可这对无耻爹妈,一点不顾及孩子的感受,照着给六斤起名的方法,很便当的给女儿起了个更囧的名字——六斤半,等六斤半也能学着六斤大声喊口号抗议,这对不要脸的爹妈居然来了句太晚了、抗议无效,于是乾隆的一对孙儿孙女就被这么叫了一辈子,好在孩子们长年呆在国外,这名字几年也听不了一回。

    六斤半的洋名比起六斤一点也不逊色,当妈的最喜欢好莱坞女明星奥黛丽。赫本,于是六斤半的洋名就叫奥黛丽,比起他们的中文名,孩子们更喜欢这个洋名,其中也有一部分原因是自个亲妈时不时给他们说名字的由来,六斤半喜欢是因为奥黛丽意味着落入凡间的精灵,哪个女孩子不喜欢被人夸做精灵啊。六斤喜欢则是因为它代表着个性和男人味,这些书质正是后来他一辈子追求的,后来估摸目标太远大、实现不了,六斤选择了画家的职业,因为他妈说搞艺术的都很有个性。六斤话听了一半,他妈后面半句他听漏了,柳红紧跟着说了句搞艺术的也都很神经,基本就是个疯子。

    比起六斤未满周岁的跨海经历,六斤半更是了得,八个月大就由父亲抱着,一家人离开英国回到法国,还没等六斤半睡熟身下的小床,两个月后这一家人又离开法国前往德国。此时的德意志还没有统一,虽然同属日耳曼人,柳红她们一家居住的普鲁士实力更为强大一些。

    住在德意志的一年,是六斤回忆里最开心的日子,一家人时不时坐马车出行,几乎逛遍了普鲁士和奥地利这两个大的邦国。等六斤半也能走利索,他们的爹妈却决定回国了,这个决定很突然,因为国内发生了意外。

    在奥地利首府维也纳,柳红和永琪意外见到了当年那个洋人传教士,一番寒暄之后决定找一处安静的饭店好好聚聚,但用餐的气氛从最开始异地重逢的喜悦很快被担忧所笼罩,因为传教士告诉柳红,大清国的皇后病重了,柳红本来还不信,听传教士说起消息的来源是他意大利同乡宫廷画师郎世宁,柳红知道应该是真的,她和永琪很默契的对视一眼,从对方眼里看到了自己的担忧,于是回国便被订了下来。

    既然有生之年很难飘洋过海再回来,夫妻二人好好整理了他们在欧洲几年买的东西,努力回忆要带着什么回去,进过两个月的忙乱,乾隆三十二年春,去国离家六年的永琪和柳红,带着一双可爱的儿女,踏上轮船返回故乡,随身带着近千册图书典籍,耗尽了永琪随身带着的绝大部分银两,这也是他们讨论后觉得能为大清国做的唯一贡献。

    慢慢回国路,几个月海上的无聊旅程,幸好有儿女做伴,柳红一遍遍向六斤和六斤半描述她心中的大清国,眼睁睁看着回家的路越来越近,她心中真切感受到游子思乡之情,每每眼里含泪,永琪都会适时的揽住她,小声在她耳畔说上几句,也不顾六斤在一边挤眉弄眼,六斤半单纯的认为妈妈是生病了,很体贴的用小手揉揉柳红泛酸的双眼。

    再漫长的旅程终有尽头,乾隆三十二年夏,广州城外的大码头,一对穿着西洋人服装的中年男女,怀抱小孩走下旋梯,在脚踏实地的那一刻,柳红忍不住流下眼泪,当年她和永琪一个看似随便的主意,居然让时间一过就是六年,不知紫禁城里的故人,你们还好不好

尾声(二)
    物是人非

    “真是金锁?”

    “是金锁没错,你老公我还没老花眼。”

    “啊……”

    以上这几句对话出自柳红和永琪夫妻俩,地点是他们住的客栈房间。

    眼看柳红屐着拖鞋就要跑出去,永琪伸手拦住了她:“丫头,还是别去打扰她了。”

    柳红不解的望向永琪,等他继续说下去,“她对外人说是死了丈夫、婆家不容,才出来讨生活的,你又何苦跑去戳穿她的话。”永琪的话有些苦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