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破解中国经济之谜-第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常规的‘常规’,比如在商品生产的不发达阶段或者说是在‘短缺经济’的情况下,只要在产品生产上超一点‘常规’就会造出一个英雄来。在欠发达向发达的市场经济过渡的条件下,许多东西都变成了商品,资本市场的兴起使经济建设如虎添翼,造就着新一代的英雄。然而一些人又开始反起‘投机’来。这倒使我们想起了几十年前波澜壮阔的群众运动‘割资本主义尾巴’、反‘投机倒把’。几乎每一种新的经济事物出现,市场都少不了萌动期的热烈,短时期内的大量投资,对于一个新兴市场的形成是功不可没的。然而,过度的“泡沫”也会带来经济混乱。证券市场的投机性曾是中国经济理论界十分关注的热点问题。 对于投机,中外学者有不同的看法;外国学者认为投机使“期望从价格变化中赚取利润的一种买卖活动”;而中国有些学者则认为投机是一种“牟取暴利的不正当行为”。我们认为投机不等于欺诈、投机是一种攻击性的经济行为。 证券市场从诞生之日起;其交易机制就决定了市场的本质是投资的、也是投机的。投资是证券市场赖以生存的基础;投机则是证券市场发展的润滑剂和“保险阀”。 投机对证券市场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投机对证券市场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过度投机会使股市造成大起大落、剧裂震荡。 例如;1987年10月“黑色星期一”;美国道?琼斯指数一天内下跌23%;一周内累计跌幅达31%;市值损失10000亿美元;不少公司遭受严重损失。1994年底;墨西哥发生了震动全球的金融危机;一月之内;股市狂跌;比索贬值1/3以上。不仅导致墨西哥经济濒于瘫痪;而且影响整个美洲金融市场。国际金融领域爆发的金融风潮;引起了西方经济大国的金融危机;究其根源在于;在不切实际的高盈利预期和投资狂热的驱动下;股票、证券等虚拟资本过度膨胀;并成为人们投机的主要对象时;使现行价格与实际价值产生严重的背离;金融资产与物质财富生产完全脱节;从而表现出一种自我繁殖的虚假繁荣现象;或虚拟经济超常发展状态;如股价的急剧上升不能以企业效益的提高和基础环境的改善来解释等。这种虚假的繁荣是不能长期持续下去的;它总有一天要破灭。当股价涨或跌至一定程度、风险积聚到一定高度时;必将产生反方向的大幅度变动;使资产价格迅速回落;有时资产价值甚至低于实际价值。泡沫破灭对经济的破坏作用是巨大的;正如没有泡沫的啤酒不是啤酒一样,我们认为没有泡沫的经济也不是健康的经济。但过多的泡沫往往使经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难以恢复。而在泡沫产生、发展的过程中;过度投机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发展市场经济,留有适当投机空间本身没有错,错的是使投机空间可能无限制扩大的监管机制。对金融体制实施严格的监管措施是必须的,过分的投机活动必须得到抑制;如果你没有猎枪,篱笆又扎得不牢,狼就想法撕开你的篱笆,混入你的羊群。中国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一管就死,一放就活,市场经济的投机空间是不可避免的,给予足够的市场投机空间,经济建设就活棋一盘。注意:关键在于投机要适度。3. 流失与增殖国有企业是计划经济下国营企业“转化”而来,这一“转化”最本质的特征是企业经营者自主权不断“扩大”,以致最终在相当程度上已经脱离了产权主体监控。在20世纪80~90年,人们在讨论扩大国有企业经营自主权的时候,对于企业应否有处置所谓“闲置资产”的权利是有较大争议。问题的难点在于企业要进入市场竞争,没有资产的运作权是不能想像的,保证国有产权的利益不监控也是不行的。如果不给予企业这种权利,就等于不让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如果给予企业这种权利,实际上近似于放弃对企业的产权监督。从产权监控的技术层面来考察,市场的瞬息万变与国有产权监控所需要的信息严重不对称,特别是在国有企业覆盖面极为广泛的情况下,国有产权通过行政主管部门的外部监控是不可能有效的。问题的本质在于国有产权是一种公权,这种公权的有效监控只有在公开化、透明化的条件下才能实现。这就表明要对国有产权实行有效监控,国有产权就应退出市场竞争,因为在对公开透明的要求与竞争的商业性要求之间没有第三种选择。从企业的实际运行来考察,缺少监控会使产权主体利益受损,它不仅仅表现在资产处置过程,而日常经营带来的损失更是难以估量。20多年来国有企业改革成功的案例不多,虽然影响成功的因素较多,但重要的是以公权性质的国有企业来模仿或模拟非公权企业的运行机制。国有企业的冗员问题不仅仅是裁员能够解决的,因为其运行机制既不能保证不再产生新的冗员,也不能通过自身的发展消化冗员。债务问题也是如此,通过资本市场筹资、债转股等方式可以解决企业某一时点的债务问题,但却不能保证避免新的债务危机。至于政企不分,除非国有产权退出或处于非控股地位,否则也解决不了。目前政府比较重视企业改制时可能造成的资产流失,有人认为在企业改制时,把国有资产无偿或变相无偿量化给个人是国有资产的流失,实际上许多企业的资产流失早在此前就不断在发生,这也是企业改制时政府与市场对企业资产的估价相距甚远的根本原因。现实越来越告诉我们,国有产权的退出是必然的,并且必须尽快进行,否则,国有资产闲置、贬值才是国有资产的最大流失流失,是社会财富的最大浪费。解决国有资产的流失,最好的办法是国有资本的进退,而解决退出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一方面要解决认识问题,另一方面需要改进现行财务制度和退出的政策障碍。现行财务会计通常遵循的计量基础是历史成本原则,即以交易时支付的成本作为资产计价的依据,且一般不予以变动。历史成本法可以正确反映企业固定资产形成过程中企业的实际投入,以便合理确定成本摊销方式,因而得到了广泛的使用。按照会计准则,使用历史原则必须以会计主体的“持续经营”假设为前提的,一旦企业濒临破产,允许不采用持续经营假设,而改用“停业清算”基础。但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亏损严重的中小国企,在“鼓励兼并,规范破产”原则的管制下,不能顺利退出。随之而来的企业进入介于“持续经营”和“停业清算”之间的非正常状态:在技术上已经破产,在业务上仍在经营。该会计主体无法确认自身前途,完全取决于对政策的等待和依赖。追究这一问题,需要全面考察“资产”的经济意义。会计上对资产的界定是它的实际投入资金,而在经济学看来,资产应当是物的有用性,是包含在实物形态中能够起到增值作用的那一部分,表现为经过市场评价后的真实价值量。两者的区别来自于不同的目的,分别是站在社会的角度和企业的角度,强调的分别是历史成本和净现值或市场价值。经济学上的资产有用性分通用与专用两种:资产专用性是指某些生产能力一经形成便只具有专门用途,除非遭受重大损失,其用途不能够改变。例如:企业的厂房、汽车、电力设备可以用作生产、生活等广泛用途,而生产线、专用设备只能为特定产品服务,在企业中一般是专用资产占主体。一旦该产品停止生产,企业无法用公开拍卖以外的其它手段收回对该资产的投资。历史上国有资产形成有着特殊的背景。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出现的经济过热,国企急于扩大生产规模,在政府支持下,凭借低成本调拨生产要素而形成过剩生产能力。在经济发生软着陆后,国企面临的是三重尴尬:一是资产专用性使这些经济闲置资源无法直接转向其它生产;其次,国企全行业生产能力过剩,使这些闲置资源无法在国有部门内部调剂;第三,国企受到 “退出障碍”管制,不能够广泛使用包括拍卖在内的各种手段向非国有部门转卖闲置资源。所以,面临亏损和前途不确定的条件下,为了追求“稳定”的政策目标,国企迫切需要短期资金解决燃眉之急,便会考虑改造专用设备用于其他目的生产。例如:企业要求下属各车间、各工段承包经营,相应的、原有的整条生产线拆分并改装成独立工作的机床,用于不同产品的生产。这些产品可以给承包者带来短期收入,给企业带来“管理费”收入及减轻工资负担,但同时意味着原有专用资产价值 “遭受重大损失”。 因为新形成的生产力大都用于技术含量较低的“短平快”产品,一般小于原有生产力的损失额,从宏观的角度上来说,是社会资源净损失。这相当于经济学成本中包含的机会成本部分:企业为了较小的现实收益,接受了较大的机会成本损失,即:收益小于机会成本。这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理性人正常情况下不可能作出的选择。国企改革的状态不是一种稳定的经济状态,理论和原则的东西应当以多变的现实为转移,若僵化保守,则会成为实践的人为障碍。若“持续经营”和“理性人”假定不能成立时,一味强调历史成本原则,其后果将不利于改革的深化:1)相对于冒着“违法”的风险廉价出卖国有资产而言,这种操作虽然在会计角度上固定资产因讲计入“大修理费用”而获得增值,但实际上国有资产的真实价值已经合法的损失掉了。 2)为国有资产的合理流动埋下了隐患。国企的非理性状态不可能长期维持,最终结果将是清算、破产、并购等,因在国家缺少一个统一的转让市场可作为价格参考,依照企业会计信息单方面高估国有资产价值,超过同类生产资料真实价值的部分对方很难接受。另一方面,国家将依据这样的会计信息进行审计,将使得政策出现偏差。如企业“折价”出让资产招致“有意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政策风险,使得盘活国有资产存量的工作难以开展,这正是现在一些地方改革受挫的症结所在。从理论上讲,经济资源的价值取决于其收益率,但现实生活应用这样的准则牵涉到会计法、税法、国有资产管理等,由人为因素造成的资产使用价值变化不同于折旧,不是自然原因造成的资产帐面价值与价值背离,而是制度原因造成。按照自然法则,能量既不会凭空消失,也不会凭空产生,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成另一种形式。现实中产权的所有制的形式可以不断转换,只要能创造出更多的社会财富。中国已经加入WTO,我们已无后路可走,必须以前所未有的勇气,改革国有产权,实现产权的私有化、股份化、多元化。问题的关键:不在于不同的所有形式,而在于资产能否为社会增加财富,能否创造出更多的剩余价值。4. 规模经济与经济规模规模经济不等于经济规模。曾一时,不少人将经济规模简单地等同于规模经济,在实践中热衷于组建甚至拼凑一些大企业集团,以为这样就能使中国企业傲然屹立于世界经济之林。这种认识和做法非常幼稚。不顾客观条件盲目求大,这样只会浪费我们有限的经济资源,给经济建设带来危害。当然,追求适度经济规模始终是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特别是生产社会化程度比较高的一些行业,客观上存在着最小经济规模的要求。事实上,无论是何种发展方式,最终都要形成“经济规模”,分歧只是通过什么方式、什么途径去实现“规模经济”。见仁见智,实际确实存在着两种不同模式。一是逐步投入,滚动发展;另一种是一次性投入的“规模经济”建设方式。“经济规模”确实具有成本优势,但是它却要受到一系列条件的制约,首当其冲的就是市场规模。如果市场规模达不到,就是说一次性投入所形成的规模生产能力,得不到充分发挥,那么投入的资金就会沉淀下来,变成了“沉没资本”。这时候,一次性投入不仅不能降低成本,反而会增大成本。盛2升水的杯子所花的材料不会是盛1升水杯子的2倍,杯子容积越大,单位盛水所花的材料成本肯定越小,但是用盛2升水的杯子去盛1升水,必然大大提高成本,也是一种浪费。如同“规模经济”有缺陷、受制约一样,滚动发展也有它的先天不足,一旦经济规模形成,逐次投入的利弊就会相对于一次性投入显现出来。因此,只能从中国的资金、市场的实际出发,“两害相权取其轻”。请记住:并不是所有的幼苗都需要和都能长成参天大树,我们需要需要巨轮,但是更需要海轮和帆板。我们要有企业‘航空母舰’和舰队,但需要更多的是中小企业。5. 多元化经营与经营多元化大企业要实现可持续成长就必然走向多元化经营,这一观点在欧美日等国企业已经得到基本证明。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多元化经营不仅是企业共同的成长战略,而且多元化经营的方向、途径以及多元化战略与经营业绩之间的关系,也呈现相同的特征。因此,国际上有关这一课题领域的研究,已经超越了要不要多元化的层次,而是到了如何多元化,怎样的多元化才最有效的阶段。多元化的一个弊端就是使企业博而不专,很难集中精力创造出过硬的产品。企业开展多元化经营,其成功最为关键的是以核心能力为基础强化主业或核心产业。实践证明,一个企业无论是搞专业化也好,多元化也好,这都涉及企业发展战略问题,而本质的内涵,则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问题。今日,核心竞争力之所以受到企业重视,是因为核心竞争力已经成为企业竞争的基本战略。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的重要资源,是企业的心脏。从国外的一些企业发展趋势看,一般核心产品要保持在全国销售收入的60%以上。多元化经营正反两方面的实例都充分说明:要想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中站稳脚跟,不能不处理好主业与多元化经营之间的关系。所以,企业开展多元化经营,首先必须尽可能地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在主业方面寻求最大发展,不断提高产品市场份额,获取最大利益,力争扩大规模,并进行深度开发,以求长期稳定的发展。其次,在搞好主业或核心产业的基础上,有余力可以开拓新的经营领域,开展多元化经营。多元化的最佳时机应是企业主业做大并形成超群的核心能力之后。企业实施多元化经营有一个方式和时机把握的问题,这才是问题的核心,只有亲身经历的人才有切身的感受。企业必须根据外部市场的发展机会和内部条件的成熟度选择最佳的进入时机,时机不当或方式不当会导致多元化经营的惨败。追踪一个个陨落的明星企业,很多人都认为是盲目扩张、多元化的结果,实际上不如说是管理上的失误。国内外跨行业经营取得成功的案例有的是,他们为何能取得成功,除了企业资源剩余之外,管理的有效性应是最为关键的。6. 竞争与垄断中国封建社会几千年,小农经济、私有制并没有使中国发展。一种体制、一种文化,一旦形成固定的模式,就有了自身的运行方式,有它稳定的一面,也有它消极的一面,消极的一面就是它将失去活力。共产党赢得天下,公有制、计划经济几十年中国经济曾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固化了的模式缺乏竞争机制,又使人们感到必须改变它。从计划经济到有计划的市场经济、再从有计划的市场经济到市场经济,人们经历了不同的阶段、不同的认识,人们终于认识到竞争才能使经济、才能使这个世界充满活力。然而,当人们感受竞争的时候,又感到了竞争的残酷,所以有些人又开始留恋稳定、自由自在、无忧无虑。那么,我们究竟如何看待竞争、垄断呢?市场没有竞争,企业就无活力,行业就没有效率。激烈的市场竞争会毁掉一些竞争者,也给一些人带来灾难。在价格战中,由于竞争企业间不断杀下对方的价格,使价格水平急剧下降,使消费者短期内得到一些好处,但给企业经营上带来困难。经济理论中有一种属于基本概念的定价方法叫边际分析。其原理很简单:为获得最大利润,应按照边际成本等于或略低于边际收入的产品数量进行生产,并以这个公式计算出价格进行销售。道理很明显,如果边际收入(增加一个单位产品销售所增加的收入)大于生产这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边际成本,则有利润,企业应该生产这一单位产品;当增加一单位产品所带来的边际收入小于生产这一单位产品的边际成本时,企业在这一单位产品上要蒙受损失,所以不应该生产这一单位产品。企业还可以把竞争者的价格当作自己定价的根据。在存在许多经营类似产品的情况下,各个销售者必须使用同样的价格。如果价格比其他人高,就会在竞争中遭受损失;反之,如果价格低于其他人,则必须增加销售量从而补偿较低的利润率。倘若降低价格,竞争对手则不得不随之也降低自己的价格,这样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