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人,则必须增加销售量从而补偿较低的利润率。倘若降低价格,竞争对手则不得不随之也降低自己的价格,这样就失去了降价以后的价格优势,因此,只有同时具备成本优势,企业才能希望使竞争者的价格不会降至与自己的同样水平!在与竞争产品有差异的情况下,他的价格可高于或低于现行水准或竞争价格的平均数,究竟选择哪种策略,要看销售者的定价目标。高于竞争水平的价格可能会增加产品的价值形象;低于竞争水平的价格可以突出产品的廉价形象。市场是如何走向繁荣,又如何走向衰败,影响繁荣与衰败的因素很多,但“势力与力量的比例”却永远是其中决定性的因素。什么是势力?什么是力量?这是两个泾渭分明而又很模糊的概念,也许势力在没有做大之前曾经是一种力量,也许力量在做大之后就变成了一种势力,所谓‘势入破竹’。从而大到一个市场,小到一个企业要想持续经营,永葆活力,就要求在它的内部必须有一种机制,限制势力的形成,鼓励力量的滋生,也就是说一个繁荣的市场必然是开放的,必然总有空间留给新的力量去成长。这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太难。因为势力一旦形成它就会本能地扼杀力量,通过各种手段去垄断利益,在这个过程中可能所有增长的可能性也被扼杀,最终让整个系统在不知不觉中失去生命力。……从经济学上说,垄断是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的泛称。它包括独家垄断、寡头垄断和垄断竞争。在竞争的市场环境中,独家垄断发生的概率极低,寡头垄断和垄断竞争一般是企业通过专利权或长期竞争自然形成的一种市场力量。通过正当竞争实现的市场瓜分,在某种程度上有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积极作用,反而可能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就像在目前市场上少数著名品牌有市场集中的倾向,消费者似乎对此乐于接受。中国过去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企业不存在竞争。基础设施领域及大众服务产业在国家的大力扶持和巨额投入的滋养下得到迅速成长,并且主要是由中央政府或地方政府投资的企业、机构垄断经营着。铁路运输、通信、电力、煤气、自来水等产业原来都是由政府某个部门“统管”着。在这些产业里,政府既是管制政策的制定者和监督者,又是具体业务的实际经营者,这就决定了这种垄断的性质是一种典型的行政性垄断。私人经济垄断会获得超额利润,而行政垄断往往会导致企业组织管理的低效率和资源运用的低效率。因此,行政垄断对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制约是不言而喻的。由于中国垄断性行业大部分是由财政拨款的公用行业转化而来,虽然实行的是公司化运作,但是其资产是无偿取得的国有资产。实践证明,要促进基础领域的产业重组,必须与企业的产权重组结合起来,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从根本上改变企业单一国有产权结构和治理结构的状况。而其他资本进入这样的行业不仅要付出更高的财务成本,因为他们除了少量的资本金之外,大部分来自银行贷款,还本付息压力大,还要面对更多的市场不公平法则。所以,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并非易事。不少人认为,反垄断的关键是政企分开,政府部门完全只当裁判员,一切由市场力量左右。还有专家认为,垄断可能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彻底打破垄断,废除不必要的行政审批,中国的GDP在未来几年将大幅增长。这无疑是正确的,政企分开确实已成为当前反垄断的关键。不过,打破行政性垄断,不仅涉及到行业管理体制的变更,更直接涉及行业既得利益的调整,让政府自己来打破垄断如同“壮士”自断其“腕”。假使如此,如果走到另一个极端,认为市场永远是正确的,这种“市场万能论”的结果未必符合大多数人的愿望。前不久,美国加州大停电事故给人们敲响了警钟。始于20世纪90年代的加州电力改革,曾被许多人看作是打破电力垄断、完全放开电力市场的最成功之举。当初的设想是完全市场化一定会引来许多竞争者参与,增加电力供应并降低电价。然而,实际结果却是加州近年内没有开工建设一座大型发电厂,电力供应日趋紧张。原因很简单,电力投资回收期太长,又缺乏政府支持,对投资者没有多大吸引力。由此不难看出,反垄断不能把市场机制与政府管制割裂开来,在公用事业等一些特殊行业,政府的作用将是不可替代的。从国际市场看,近10年以来的兼并潮一浪高过一浪,兼并数额动辄达数百亿美元甚至上千亿美元。同时,在竞争激烈的IT产业,人们也正在目睹垄断的到来。所以,反垄断应遵循一条根本原则,即禁止滥用垄断行为,而不禁止垄断状态本身。其实,在美国等西方国家,反垄断一般只反价格联盟,而对一体化的垄断公司相对宽松得多。这是因为,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某些行业的垄断正在成为一种客观存在。事实上,早在19世纪60年代,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逐渐发展到了顶点并随后逐步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经历这一转变过程的经济学家马歇尔在其《经济学原理》中探讨规模经济发生的原因时,提出了著名的“马歇尔冲突”。从此,围绕垄断与竞争、规模经济与竞争活力之间的矛盾在理论与实践中从未停止过。“马歇尔冲突”是垄断与竞争之间矛盾在现实生活中的反映。现实中,产业组织理论围绕竞争与垄断的问题也一直争论着,实践中表现为针对不同的企业或行业如何在反垄断与过度竞争之间选择一个平衡点的问题。八十年代以前,美国对企业合并的管制严格,大型兼并案都是不允许的。在此以前美国甚至禁止企业之间联合开发技术和合作研制新产品,因为它认为企业之间的联合开发会损害竞争和创新,很有可能导致企业之间的合谋。但八十年代中期以来美国修正了有关做法,在企业兼并、企业合作方面采取了积极鼓励的态度。上述许多重大兼并活动的成功,没有当局支持是不可能顺利实现的。众多事实表明,美国在反对垄断、维护竞争方面,有时严厉,有时宽松,但总是根据市场上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即在政府介入市场问题上,总是在竞争与垄断之间寻找一种平衡。在国际经济竞争日益全球化的时候,即使以前被认为是垄断的企业,如要放到国际市场中去竞争,国家这时是默认垄断的。这在近来许多重大合并案中得到证明。从微软案例、AT&T拆分案例以及第五次兼并浪潮的比较给了人们不少启示,也给中国垄断行业以及过度分散和过度竞争的行业提供了不少的借鉴。中国绝大部分企业的规模比较小,市场集中度低,许多行业都存在过度竞争。加入WTO,我们应该以更快的步伐改变企业过度竞争的现状,提高其集中度以加强其国际竞争力。譬如中国汽车产业则处于集中度低的分散状态。因此一方面在逐步打破垄断、引入竞争的同时,另一方面还得进一步规范分散零乱的汽车业。中国加入WTO,现有关税壁垒将逐步消除,国内汽车工业将面临十分不利的局面。中国有一百多家整车厂,但产量超过10万辆的只有一汽、二汽和上海大众公司,超过1万辆的有14家,其余都只有几千辆甚至几百辆产出水平,导致资源配置低效率和市场竞争无序。因此需要提高其集中度,增强竞争力以迎接加入WTO的挑战。世界上的事情总是在不断变化着的,当我们要搞市场经济的时候,西方却感到政府对经济的控制力太弱;当我们期待着竞争到来的时候,西方的垄断却成为一种客观存在。这道使我们再次想起了‘太极模式’。有无相生、长短相形、前后相随,计划经济我们搞了几十年,但是市场经济才刚刚开始,有人说竞争是市场经济的灵魂,笔者曾经提出过,竞争和垄断才是市场经济‘灵’与‘魂’的结合。我们必须清楚,只有竞争才会充满活力,但是竞争不是万能的,它需要垄断的配合。西方的市场经济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竞争在其过程中形成了规范的规则。西方没有行政垄断,却有技术垄断,知识产权的保护,也是一种垄断。我们认为市场经济的精髓不是‘竞争’而是垄断!关键是如何实施垄断保护。在中国行政垄断的弱化、技术保护的完善以及市场经济游戏规则的形成和完善是一个过程,需要时间。在前面我们已经指出,只有永远保持创新的冲动才能生生不息。那么又怎样才能永远保持创新的冲动?大自然的‘森林法则’早就有了答案。在茂密的森林中,没有一棵树是弯曲的,不论大小粗细,所有的树都挺拔笔直。这是因为,在茂密的森林中,每棵树的前后左右都是树,谁想枝杈横生,谁就休想得到阳光雨露,唯一的出路就是拼命向上长。正是竞争这种外部的机制在森林中造就了‘栋梁之材’。要永远保持创新的冲动,就要建立一个完善的外部竞争机制,美国能在第三次技术革命中保持长胜的原因,就是美国有这么一套完善的‘保护’竞争的机制,或着说是‘垄断’机制,这才是问题的真实内涵!
凤凰涅磐—中国经济在调整中腾飞 在日常的经济生活中,有许许多多让人心惊、心烦、心动的事,如果你真的想去把它说清、并想要把它解决,这是有为之心。那么究竟如何来看待社会经济中不断解决又不断生出来的问题。
1。未来中国经济增长将居世界之首
人们对中国经济的前景有不同的看法,乐观!悲观!或喜忧参半!但我们始终属于乐观一族。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研究认为,未来20年经济增长仍主要依赖于资本的积累 和生产率的提高。在2000…2010年间,资本存量的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这一时期所保持的较高的国内储蓄水平和高投资率。中国居民的相对高的储蓄倾向不可能在短时期内改变,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尚未确立也要求居民储蓄的增加,而本世纪初劳动人口的较快增长和抚养率的降低则有利于国民储蓄率的进一步提高。同时,政府可能坚持的相对审慎的财政政策也会使财政赤字保持在很低或者为零的水平上。在基准情景中,以上因素使得2000…2010年间总投资率将维持在40%左右。由于人口结构的变化,在未来20年中,中国经济在前10年和后10年将呈现一些不同的特征。由于劳动力在2010年之后停止增长,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逐步减少到0。在本世纪前10年资本可望以较快速度增长,它和生产率的提高共同推动经济的快速增长。在基准情景假设下,中国经济在2000…2020年的20年中,年均增长率将达到7。3%,按不变价计算2020年GDP将比2000年翻两番多。到那时,按汇率计算中国人均GDP将超过5000美元,即相当于1997年世界人均GDP的平均水平,而GDP总量则可超过日本,仅次于美国和欧共体居世界第三。如果按购买力平价计算,则GDP总量可能接近当时美国的水平。在2000…2010年间,GDP增长相对较快,年均增长7。9%,而在2010年之后,资本增长趋于缓慢和劳动力逐步停止增长,这导致经济增长速度比2000…2010年平均下降1。3…1。4个百分点,年均增长6。6%。
中新社东京日本经济新闻》公布的问卷调查显示,五成以上的商务人员认为,在未来二十五年中,全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是中国。当今美国独霸世界的国际政治构造将发展为“美国、欧洲、中国三极构造”的高居首位,占百分之四十九点二。关于世界经济发展的预测,下一代的领导产业,百分之七十八选择了信息通讯(IT)产业,第二位是医药和生物工程。关于世界货币体制,认为以美元和欧元两大货币为基轴的超过三成,占首位,认为将形成美元、欧元、日元三极体制的居第二位。但在亚洲圈内,认为美元、欧元、人民币三极体制的占百分之二十五,美、欧、日元三极的看法只占百分之十七。…
2。成功之道在于能量守一
我们曾多次言明:中华民族复兴之日即将到来,我们即将迎来中华民族前所未有的新的盛世。中华民族前所未有的新的盛世不是感情的产物,而是经济规律的客观必然。经济的市场化、城市化、全球化为中国经济提供了巨大的机遇,中国存在巨大的市场空间和市场潜力,这是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民族都不能比拟的。中国正在实现消费层级的升级,从千元级向万元级十万元级升级,也就是说中国经济正在向新的层级攀登。我们曾经指出,中国经济不同于美国经济,也不同于日本经济,美国、日本经济正在追求技术上的创新,依靠技术突破带来经济上的突破,而中国经济还处在较低的层级,一方面需要追踪国际上的技术创新,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利用技术创新,实现基础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升级。2000年中国汽车的销量100多万辆,2001年达到200万辆,进入2002年许多地方的小汽车销售火爆甚至脱销,中国经济消费正在向‘住行’升级,我们可以设想以下,即使每年小汽车的销量达到1000万辆,也要30…40年中国的家庭才能达到每户一辆,未来几十年,中国业界的领袖人物当属汽车行业的掌门人。小汽车进入家庭,已经不是要不要和可能不可能的事,而是一种必然。小汽车进入家庭,必将改变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将使人们对‘住’的要求重新考虑,连带出新的‘衣食用’的更多更高的需求,中国政府一定要高度重视由此而引起的各种变化,城市问题、居住问题、生活方式等等。汽车工业的发展将同时带动起电力、钢铁等等100多个行业。中国经济最少存在30年的高速增长期。这才是一个超常规的发展时期,人们应该做好这个心理准备。
诚然,目前中国经济中还存在许多问题,甚至存在‘危机’。中国的这些问题是长期积累的结果,化解这些问题,中国就成功的进入了新一轮经济增长的过程。首先是面对3。5万亿的不良银行贷款和1。6万亿的财政隐性债务。这一方面要靠经济增长来弥补,但是有限的,因为它现在还制约着增长;另一方面是要增大货币供应量,这需要有一个度;三是借助国际化的力量。改革开放中国已经利用外资近4000亿美金,而2001年使用外商直接投资468亿美元,增长14。9%,中国已经加入WTO,要充分抓住这一有利时机,进一步解放思想。中国人遍布世界各地,中国经济已经融入世界经济,但是世界还无法融入到中国,我们能不能在中部或者某个地方搞一个内陆开放的特区吸引它们。…
《什么在左右中国经济》一书出版后,不少人都共同有这样一个问题,什么在左右中国经济?笔者认为,经济体制改革已经几十年,经济体制问题已经有所突破,结构问题又成为主要矛盾,产业结构、需求结构、投资结构、区域结构…、最根本是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改变城乡经济结构就要加快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加快小城镇建设,依据中国目前的经济实力,将使一个漫长的过程,而大力发展汽车工业和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才是最快捷最有效的途径。
区域差距问题是和结构问题紧密相连的问题,西部开发曾经一时轰轰烈烈,但开发西部是一个跨世纪的战略问题,要按照经济规律,梯级发展、逐梯登级,或着点轴发展。
‘守一之道’是中国传统文化核心的核心,也是人生入世处事的关键。据说它只‘口传’,按照守一法则,成功之道就要先能量守一,集中优势,实现突破。‘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其意深刻!据说有人曾经询问里根总统成功的秘诀,他说:我只懂想一件事,然后做好一件事,结果我成功了。当我失败时,回头一看,原来我在想和做多件事!依据消费层级演变的规律,中国经济正在向住行升级,‘行’将改变一切、领导一切,‘行’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领头羊!仔细想一想,中国经济的‘纲目’不是很清楚了吗!
一台大戏,如果主旋律有了,主角清楚了,主焦点便显而易见。其它的都是要配合的问题,这并不是说其它的不重要,而是主次很清楚。犹如象棋比赛将君,一个棋子将君无法取胜,必须有其它棋子的配合。经济发展也一样,不同的时期,重点也不一样。按照经济发展消费层级的要求,汽车工业将是未来时期中国经济的纲。按照梯级发展理论,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重点应该在中部,启动点在中部,承东启西。发展汽车工业,需要发展道路、小城镇建设,进而连带其它。
3。资本市场是中国经济主要的推进器
市场经济的发展,各种要素都成为商品,在各种要素中,资本市场尤为重要,资本市场已经成为中国经济主要的推进器,中国资本市场才刚刚十年,十几年走过了美国资本市场一百多年的路程,能没有问题吗?我们关注到中国政府近来对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