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破解中国经济之谜-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社会结构,其上层体系是城市利益集团,朝廷和官僚(士大夫阶层)为其上端;而下层体系则处于广大农村,地主和乡绅为其上端,地主和乡绅是国家政权借以控制乡村不可或缺的“居间人”。国家机器是在小农经济和封建土地制度的基础上向前驱动的。城市和乡村的对立不仅表现在不等价交换、高利贷、赋税、徭役和地租等经济剥削上,还表现为设置在大小城市里的层层统治机构对农村的残酷政治统治。对农村经济剥削和政治统治在城市的一体化,决定了中国封建社会城乡对立的特殊性和强烈的对抗色彩。也正是这种差异,导致中国和西方城乡关系后来演变路径的不同。
  进入资本主义社会,西方机器大工业本身具有的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索取剩余价值的双重作用,要求资本在有限的时空内产生尽可能多的利润,使商人阶级逐步积聚财富成为贵族,出现了城市对乡村的关系的“拨乱反正”,城市不是作为商人逃避封建统治的避难所,而是成为商人借以对乡村剥夺的根据地。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无一不是采取剥夺农村进而将资本向城市集中,并驱使大量失去土地的农村人口成为城市雇佣劳动后备军的方法来推进工业化进程。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生产使它汇集在各大中心的人口越来越占优势,这样一来,它一方面聚集着社会的历史动力,另一方面又破坏着人和土地之间的物质交换,”并且“使乡村屈服于城市的统治”。资本主义社会所特有的生产和发展规律,决定着西方资本主义条件下城乡关系的特点只能是以农村的长期凋敝和贫穷为代价撑起城市的发展与繁荣。
  而中国漫长的封建时期,在“官本位”和“重农抑商”思想的统治下,并没有使商人阶层在社会中占据主流,社会整个阶层结构并没有发生变化,从而城乡关系也没有发生实质性改变。而1840年的鸦片战争,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城乡关系则进一步恶化,城乡差别进一步拉大:一方面,没落的封建统治阶级更加残忍地剥削广大农民,使整个农村民不聊生、土地荒芜、一片凄凉;另一方面,资本主义列强的入侵,使一些古都名城原有的城市工业和周围腹地的农村经济解体,从而出现停滞和衰败现象,但同时也使某些地方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如沿海、沿江和沿铁路干线地区,逐渐兴起了一批拥有现代工业和公用事业的殖民地半殖民地性质的工商业城市。而这些城市的发展,其工业和公用事业最初是由政府创办(创办者往往是大官僚、大买办,因此称其为“官僚资本主义”),一开始就具有买办性,而当时外国资本趁我国民族工业薄弱之际大量侵入,联合官商资本一起集聚在少数具有地理优势的城市,这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但却严重地加剧了地区经济和城乡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使城乡间差距急剧拉大,加上这些城市大多是帝国主义列强势力向广大农村进行经济侵略、政治控制和文化渗透的据点,致使中国城乡关系进一步具有了对立的残酷与野蛮性,形成了特殊的“二元社会结构”形态。事实上,1949年前的中国已出现一般发展中国家的二元结构社会的困境:如大量贫困潦倒的农民流入城市、乡村土地大量荒芜、城市出现贫民窟、社会经济整个陷入困顿状态、人民生活没有保障等。所有这些不仅加深了城乡之间的矛盾对立,也为以后城乡协调发展制造了许多无法在短期内克服的困难。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与西方社会城乡之间地位互换导致的相互依存不同的是,中国的农村始终是作为城市统治和剥削的对象,几千年来的中国社会发展,都是在城市压迫和剥削农村造成城乡对立的状态下向前推进的,诚如马克思和恩格斯所指出的:“城乡之间的对立是随着野蛮向文明的过渡、部落制度向国家的过渡、地方局限性向民族的过渡而开始的,它贯穿着全部文明的历史并一直延续到现在”。而这种对立最根本的还是城乡居民间的利益对立。所以,走向城乡协调之路,最根本的条件是使城乡居民利益统一起来,使城乡发展在利益关系上相互依存、补充和促进。“消灭城乡之间的对立,是社会统一的首要条件之一,这个条件又取决于许多物质前提,而且一看就知道,这个条件单靠意志是不能实现的”。要推进城乡协调发展,首先必须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加社会的物质财富,只有这样,城乡协调才能够迈出实质性的步伐。
  2、制度安排与经济攫取—新中国为什么还有城乡差别?
  1949年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新中国的建立,从政治上和利益上使城乡关系第一次拉近并在意识形态上统一起来,为城乡协调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新中国面临着一般发展中国家在“世界体系”(world system)中沦为附庸的危险,为摆脱这种境况,中国不得不走上一条封闭式的工业化道路。
  历史上发展中国家在其工业化的过程中,大都以牺牲农业积累作为发展工业的资金来源,中国也不例外。其主要原因是:其一,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不可能走引进外资发展工业的道路;其二,旧中国遗留下来的弱小的民族工业,无法超越这一障碍为工业化提供足够的工业积累和合理的产业结构。因此,农业就自然成为工业积累唯一的资金来源。一般而言,把农业积累向工业领域转移,以支持工业体系的建立和发展,有两种转移方式:一是实行重租重税公开转移,如明治维新以后的日本,就是公开的转移;二是依靠工农业产品的“价格剪刀差”,如前苏联、东欧国家,就是隐蔽的转移形式。中国采取的是第二种方法,即采用农产品国家定价,从农民手中低价收购,又对城市居民和工业部门低价统销,用以维持大工业的低工资和原料低成本,提供不断产生超额利润的条件,最后以大工业利税的形式上缴,集中为国家工业化的建设资金。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就需要建立一系列新的社会制度和组织结构。城市“单位制”和人民公社制度就是在这种情形下产生的,这种制度,逐步使“以乡托城”的二元格局得以形成、并强化定格。单位制采取低工资、高福利、广就业的方针将城市居民全“包”下来,这种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制度为工业化进程所需资金的进一步积累提供了可能,而人民公社制度虽在意识形态的意义上是为了“引导农民走集体化道路”,但其现实的功能,却是为向农业索取资金以维持城市工业的社会结构体系形成与运作奠定组织基础。这种在权力高度集中的体制下建立起的制度和组织,把农业所能提供的积累以隐蔽的“农民的贡赋”形式不断地转化为工业投资。
  上述状况,不仅使城乡差距拉大,城乡发展极不平衡,而且使社会整体推进矛盾重重,更严重的是,由于传统的“赶超”发展战略,难以防止再生产的收入泄流,不仅严重破坏了农民的积极性,使不少农业投入难以成为支持农业发展的真正力量,而且迅速改变了整个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体系,使作为国家经济命脉的工农业生产最终陷入一种相互掣肘的恶性循环。
  这种恶性循环的实质在于:以积累能力较弱的农业部门为积累主源长期支撑工业增长,一方面,随着工业尤其是重工业扩大再生产的扩张要求,要求农业部门提供的积累越来越大;另一方面,农业部门过度向外输出剩余价值,使自身的积累越来越弱,极大地限制了农业的扩大再生产,甚至连维持简单的再生产也遇到了困难。这使工农业发展形成结构上的恶性循环制约,从而最终动摇了实施重工业超前发展的基础。世界其它一些国家的发展历史也表明,跨越轻工业发展阶段必然造成农业内部劳动力的不断累积,这同样为中国的发展事实所证明。轻工业具有劳动密集型特征,轻工业不发展,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受到极大限制。结果是随着农村人口和劳动力的增长,农业劳动生产率长期停滞,剩余产品率趋于下降,进入六十年代,我国农业发展几乎居于停滞状态。所以,使得传统体制下发动的每一次工业化高潮,都因农业无法支撑而最终宣告破产。
  总之,建国后政府采取的一系列经济和政治措施,铸成了一个城乡长期隔绝的二元社会结构格局。这种格局中城乡尤其是工农阶级利益矛盾的演化,对新中国整体的进步逐渐形成结构性制约,它使城乡之间的关系始终没有真正走向利益的统一和协调发展。从深层来看,1978年以来经济体制改革的根本动因,不仅在于传统体制的功能性制约,更在于不切实际的传统“赶超”战略所导致的城乡社会利益格局的结构性扭曲和社会整体发展的结构性障碍,使工业化发展进程无法继续进行下去。

农民消费为什么拉而不动?
  1。不管黑猫还是白猫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70%。历代王朝的兴衰都和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有直接的关系。谁赢得农民谁就赢得中国,谁解决了土地问题谁就赢得了农民。这是马克思主义初时来到中国的科学的结晶。
  数千年来,中国社会经济形态虽经原始的商品经济、货币经济以及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冲击,但始终摆脱不了小农经济的模式。随着这种经济模式的固化,社会也停滞不前。可以说小农经济一直是影响中国经济、社会的决定性因素,官营国有、极权专制、散漫安贫现象等无不与此紧密相关。中国这种小农经济的特点是:土地块小而散乱;生产资料分散、私有且兼并和分割不断发生;经营方式分散;沉重的租税剥削和超经济的压迫;小农业辅之以家庭小手工业…。土地兼并是导致历代王朝覆灭的重要因素,失去土地的农民很容易响应〃均田地〃、〃打土豪〃的号召,揭竿而起,从而建立起一个新的王朝。中国的历史可以说既是一部藩王争迁的历史,又是土地兼并和分割史。土地兼并本来是土地的集中过程,意味着经营的规模化,如英国的圈地运动将分散的土地合并,诞生了产业化经营的农业资本家,但是在中国恰恰相反,由于佃农和小自耕农忍受沉重的剥削,实际地租率在二分之一以上,另外还有大量的苛捐杂税,使得农民贫困不堪,至多只能小片经营,维持简单再生产;佃农无力多租,也不敢多租土地,天灾人祸、横征暴敛可能使他血汗白流,更加衣食无着;自耕农则往往倾其所有购买田产,加上官府盘剥,因而也就没有能力扩大经营规模了,相反,许多人为生活所迫,不得不全部或分割变卖已有的田地;中国古代还实行多子平分继承田产的制度,这样即使父辈有些规模的田产,经过多子分割,也就更加块小了;即使是地主官僚,有不少的土地,但由于封建政治的严酷、不测,他们很容易失势、衰落,土地也就不可避免地发生转让、变卖、兼并和分割。这样在中国,随着土地兼并的激烈进行,经营规模反而可能变小,经营方式趋于分散。
  小农经济在中国虽然长期延续,但基础却异常脆弱,分散的土地和经营、残酷的剥削、对自然的依赖,由此而使农民普遍陷入贫困,同时也只能维持一年不如一年的简单再生产。这种小生产方式本身就是阻碍经济发展的强大力量,它排斥任何先进的生产力因素,不可能有资本的社会积累,不可能出现社会化的劳动、协作,不可能采纳先进的技术和促进科学技术的运用。
  封建社会私有制几千年,中国社会并没有得到长足的发展,相反中国人民在黑暗中走过了几千年。鉴于封建私有、小农经济、长期落后的状态,中国共产党人在不断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农业之路。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使长期受扭曲结构压抑的生产力在短期内迅速释放出巨大能量,中国农民一时呈现出了空前的热情,中国经济也呈现出空前的高涨。然而,热情和高涨过后,人们仍然是贫困落后。1958年短短的几个月里,全国建立了52781个人民公社,全国农民一个不漏的被分编在504万个生产队中。所有的生产活动都要听从生产队长的指挥,而所有的生产队长又要完全按照上级的指示办。人民公社搞了20年,全国人均占有粮食的数量只有307公斤,与1956年一样多。社员人均收入平均每年只增加一元钱。物价稳定,收入也稳定。直到1977年,全国大约一亿农户粮食不够吃,四千万户人家粮食只够吃半年,还有几百万户常年靠救济或乞讨度日。农民食不果腹,生产队长带着介绍信集体乞讨。1977年,全国农村人民公社分配统计资料表明:当年全国有11200万人劳动一天的工分值是0。11元,19100万人每天可挣。0。137元,有27160万人每天可挣0。164元。收入最低的每天只有0。06元。甚至有的劳动一年不但挣不到钱,反而还要倒欠。当时,人们的共产主义理想是:‘土豆加牛肉’、‘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
  1977年6月,时任安徽省委书记的万里同志在淮北农村微服私访,碰到一个身穿破棉袄、腰扎草绳的青年农民,问他有什么要求,小伙子拍着饥肠咕噜的肚子说:吃饱肚子。真是可怜!这些话即是今天也不感到好笑。经历了几千年封建落后的中国农民要求并不高,只要能吃饱饭。面对农民的这种起码的要求,所有心存‘为人民服务’的共产党人怎能不为之感动、自感有愧呢!
  中国农业怎么办,中国农村向何处去?不管黑猫白猫、摸着石头过河,既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又不断创新,与时俱进。表现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非凡的智慧和超人的胆略。
  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突破了计划经济的模式,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极大地调动了亿万农民的积极性,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带来了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历史性的巨大变化。农村的变革,为中国的全面改革提供了基石和可能。
  2。农民收入结构分析
  1978年以来,在改革的推动下,中国经济实现了高速增长,1978…1997年,GDP年均增长9。8%,人均GDP增长8。4%,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的134元提高到1997年的1900多元,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增长百分之八点多。农村经济的快速增长,促进了全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极大地增强了中国的综合国力,显著地改善了人民生活,大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在这一时期,农户的收入结构变动经历了以下阶段:
  1。1978…1984年,农户收入超常规变动阶段。在这一阶段,农户收入从151。79增加到355。33元,增长203。54元。家庭经营收入变更度为44。55%。推动家庭经营收入结构变动的主要原因:一是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二是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三是国家减免农业税;四是国家增加了农业投入。
  2。 1985…1990年,农户收入结构缓慢增长阶段。这一时期农户人均收入从397。6元增加到686。31元,农户人均货币收入从357。39元增加到676。67元。家庭经营收入结构变更度为8。52%。收入结构变动慢的原因:一是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升幅度大于农产品提价的幅度,这一时期农产品价格提高58%,而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提高58%,农村消费品价格提高61%;二是国家农业投资相对减少;三是农户负担加重,这一时期,农户人均负担从18。4元增加到38。2元。
  3。 1991…1996年,农户收入稳步增长阶段。在这一时期,农户人均纯收入从708。55元增加到1926元,农户人均现金收入从895。29元增加到1323。07元。农户家庭经营收入变动度为19。95%,在此产生的问题是农业贸易条件恶化,农产品流通渠道不畅。…
  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以来,农民收入增长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局面,农民人均纯收入幅度连续4年下滑,从1996年的9%下滑到2000年的2。1%,一些地区和粮食主产区已经出现收入绝对水平下降。
  3。农民消费为什么拉而不动?
  1996年,中国经济‘软着陆’,随之而来的是东南亚金融危机,国企整体遭遇困境,长江流域遭遇百年不遇的洪水。中国经济陷入通货紧缩的状态。启动经济,扩大内需;专家们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议,政府采取了许多措施,譬如:加大政府投资的力度;降低存贷款利息;打击走私;开展个人消费信贷;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发展高等教育等等。我曾经询问过不同阶层的人,包括高层的领导、银行行长、企业家…,得到的回答是:有好转。但更多的人感到的是生存受到威胁。经济还没有才是怪事根本好转,中国经济正处在体制转型和结构升级的过程中,经济发展的规律决定了在经济结构调整到位后才能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启动经济,扩大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