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警之回归祖国-第9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们要做好和中华打一仗的准备,一旦华夏发觉我们的计划,那战争爆发的几率会很高。”朱可夫无法劝说斯大林改变主意,也只能考虑后面的事情,做好和华夏战斗的准备,绝对没错。
  计划如果成功,斯大林不介意和华夏打一场,再者说,如今苏联的军队,在斯大林看来,用数量都可以堆死华夏。
  “什么时候要签署?”朱可夫道。
  “在备战华夏的同时,我们也要警惕在一旁虎视眈眈的英美。”朱可夫并不打算再说华夏了,他清楚,如今的斯大林是听不下去任何劝解,干脆就把话题转移到英美身上。
  “哼!面对英美,我们就已经是捉襟见肘,如果再搭上一个华夏。我们就算是胜利了,那也要损失惨重,这些愚蠢的华夏人。”斯大林哼了一声,一脸的愤怒。
  朱可夫听到斯大林如此自负的话,心中叹了口气。
  “现在我们在远东有多少军队?”斯大林道。
  “一百五十万陆军。”朱可夫毫不迟疑的答道,身为这支重兵集群的副司令,这个数字一直都记在他的脑海中。
  一百五十万的军队除了要防守几千公里的国界线,其实并没有太多的力量去和华夏军队对抗,这些兵力只能维持正常的防御,就算要集结起来和华夏军队大战一场,估计也是会损失惨重。
  “装备情况呢?”斯大林并不是不清楚这些事情,只不过还要确定一下。
  “为了防御华夏志愿军,我们在远东地区有四个装甲师,坦克数量达到了一千三百多辆,装甲车也有六百多辆。火炮的数量三千多门,扣除一百毫米的火炮外,有近千门重炮。其他的火炮除了小口径步兵支援火炮外,很多都是战防炮和防空炮。飞机有近千架,咱们有着最强大的空军力量。”朱可夫在回答这些问题时,都不用考虑,事实上,这些数据他每天都要温习一遍。
  “三千门大口径火炮,一千多辆坦克和装甲车,近千架飞机。你说这些东西来对付志愿军,够不够?”斯大林想了想道。
  朱可夫毫不思考的说道“根据情报,志愿军在回兵大陆时就已经最少有一千门重炮,坦克的数量最少也有一千辆,飞机也有上千架。这些都是保守估计,事实情况并不为人知。我觉得这些数据再翻上一翻是没有问题,因为在美国的支援下他们完全有实力可以达到。”(未完待续)


第十三章 边境冲突

  自从几天前匆匆赶回东北后,文平就陷入了紧张的工作中,最让文平头疼的是在日本人入侵运动的时候进行了大规模的掠夺,虽然进行了多场大规模的屠杀,但是对城市设施和工业设施却基本没进行任何的破坏,尤其是铁路和桥梁方面,苏联人撤退的时候却撤走了一切可以拆走的东西,就连电线、下水设施都全部进行了破坏,就更别提什么铁路和桥梁了,苏联人是想让移交华夏的定远地区一下几乎回到了石器时代,道路、桥梁全部被破坏,部队推进十分艰难。
  原本驻守中苏边境的苏军三个师的兵力已经增加到了五个师,其中一个还是紧急从东线抽调来的近卫军坦克师。
  而且刚刚得到消息,在海参崴郊外机械化军的一个装甲团与苏军的一个坦克营由对峙转变发生的交火,对此事件文平毫不犹豫的立即停止全部休整,准备输送部队,并且将中美联合空军拨调华夏志愿军远东驻军的作战飞机全部派往海参崴,对苏军坦克师驻地实施轰炸。
  文平的过激举动让苏联方面无比震惊,这场秘密交战是在双方不生不响的情况下发生的,根据战果调查,志愿军的主战坦克竟然和苏制的t34不相上下。
  打惯了日本人薄皮大馅战车的志愿军军坦克手们第一次遇到这些经验丰富,战斗力极高战斗意志非常强的对手,而且56式坦克在t34中型坦克的作战中并不占据优势,两种都是各有所长的优秀坦克,历史上从未进行过大规模的对抗,苏联人的挑衅让文平真正的认识到了不足,自己引以为傲的机械化军还不是苏军一个装甲军的对手。而苏军有五十一个装甲师在东线作战,实力之悬殊可见一斑?
  机械化军重装第一师第三团损失三十七辆56式主战坦克,而苏联人仅仅损失二十一辆t34中型坦克和斯大林二型重型坦克。事件的起因是苏军坦克师授命进行试探性挑衅,根据苏联方面最高统帅部的分析国民政府很可能向英美实施政治求援。或者抗议等行为,这样苏联方面就先拖住国民政府的接收行为,从远东战场将七十个师的兵力进行抽调,投入加强到主要攻击方面,通过斯大林最高统帅的身份置换,彻底否认中苏新德里协定的合法性。
  但是,显然华夏人的反应超出了苏联方面的预计,华夏志愿军当即就进行了猛烈的还击。大批的部队开始集结,原本在黑龙江整训的轻装集群开始开始的向贝加尔湖地域挺进,似乎要切断苏军在远东的部队的后路,而且当夜又展开的猛烈的空袭,华夏志愿军似乎把苏军视为了日本人第二,用志愿军与苏军交涉的参谋长程海的话说,就是一切停留在华夏领土上的外*队都是侵略者,驱逐或许就地消灭。
  中苏方面的交火震惊了华盛顿与伦敦,南京方面则跟无事人一般,无论谁询问回复都是正在调查。蒋介石则出面听取了文平的电话汇报,对于文平坚决打的决心蒋介石没有支持亦没有反对,蒋介石也在观望国际动向。
  美国与英国特使相继前往华夏和通过远东前往苏联。对于斯大林来说,在远东的挑衅几乎是得不偿失的,这让他抽调部队的计划暂时的停止了下来,因为华夏志愿军总司令官文平在战略还是非常有见地的,如果被其发现了红色帝国的暂时性虚弱该如何处理?而且在海参崴事件中,斯大林几乎是独断乾坤坚持强硬立场。
  不过斯大林也清楚,拳头强硬才是真正的强硬,立场的强硬是随着时局和力量的对比所发生变化的,华夏志愿军的背后是孤注一掷支持的美国人与英国人。苏联需要美国人和英国人的战后援助,为此斯大林感到万分的头疼。争取美国人与英国人的支持对于现在的苏联非常重要,斯大林决定演场好戏给美国人和英国人看看。但是文平却是一个非常难对付的对手。
  不过,斯大林的打算落空了,美国与英国方面显然并不支持苏联调查的主张,要求苏联方面按照新德里协定执行,因为美国制定的整体战后联合战略,很有可能因为苏联人在远东的小动作最终功亏一篑,斯大林命令在从远东撤退的同时加大破坏力度,但是斯大林哪里知道,在远东苏军已经没有任何可以破坏的东西了,除了海参崴之外的全部城市被焚烧一空,让华夏人没粮食吃,没房子住,没有水和电在内的一切一切。
  除此之外,苏联人将在远东投降的七十余万日本战俘强行扣留,押往西伯利亚的苦寒之地从事重体力劳动。
  海参崴事件虽然非常迅速的得到了解决,但是文平不是笨蛋,让斯大林吞下了一枚苦果的同时,也意味着华夏必须向美国人进行靠拢,成为美国未来挟制苏联的筹码,而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只有平衡的两大势力之间才是最为游刃有余的,而不是在战略平衡尚未失衡之前倒向任何一方。
  斯大林对于土地的执着让文平很是震惊,尤其是在这种条件下苏联人还敢做出尝试,文平的猛烈还击也让苏联人意识到了华夏方面捍卫领土的决心与主张,这只不过是暂时性的将问题压制住了,一旦苏联整体经济和工业得到回复,那么远东问题将从新回桌面。
  文平心里很清楚,斯大林吃了这么大的一个瘪的情况下肯定会在酝酿很多报复性的手段,而自己所要做的就是加强武装部队的自身的实力,文平将苏军t34中型坦克与斯大林二型重型坦克的残骸分别移交了美军方面,经过对比美军发现他们的m4谢尔曼中型坦克要是与t34中型坦克对战竟然不占据任何优势,这一点让美国人也十分震惊,要知道苏军与德军交战中苏军的各类型t34坦克损失数字一直居高不下,排除驾驶人员等各方面的因素,当时德军的黑豹h中型坦克,简直就是苏军的一场噩梦,没想到他们的坦克原来如此优秀,美国保守估计只有美国陆军第1集团军属第3和第9装甲师最新装备的m26坦克能超越苏联的t34了。(未完待续)


第十四章 英美调解

  海参崴事件虽然是以苏联方面的暂时退步告一段落,但也深深的刺激了文平,之后文平忙得几乎脚不沾地,远东方向华夏志愿军已经有五个军进入了定远湖流域,开始修建防御工事体系,修复铁路、公路和桥梁,为了更好更快的消化远东,文平拟定国府向东北包括远东强制性移民三千万,这是一个非常浩大的工程,人离乡贱,但是东北与远东的开发都需要人力资源,暂时的牺牲是在所难免的。
  对于,现阶段整个东北的大开发,文平详细的审阅了关于东三省的资源报告,这些报告大多来自日本方面的勘探的调查,日本人对东北三省的开发是非常有节奏性的,不同于其针对国内其他地区的破坏性掠夺性开采,由此可见日本人对我东北三省的狼子野心。
  作为工业最为重要的钢铁、铝、铜、铁、煤炭等资源,蒙古地区的包头、鄂尔多斯、辽宁、吉林、黑龙江都有各类资源的资源分布较广,详细调查的吉林则主要集中在通化、舒兰、珲春、辽源等地,油页岩产地比较集中,主要分布在松辽、桦甸、罗子沟三个盆地,储量相当于全国储量一半以上,有色金属和非金属矿蕴藏量大,许多矿产储量居于三甲之内,能源矿产占有重要地位,黑色金属和化工原料矿产也有一定储量。
  文平派出了三个工程师的部队转为地方矿山建设,根据勘探报告显示铁在吉林铁矿储量比较集中,主要分布于东部山区,有桦甸县老牛沟、浑江板石沟、敦化塔东等数处大型矿床和通化四方山、和龙县官地、通化七道沟、浑江大栗子、七道沟、浑**沟等六处处中型矿床,加之包头露天铁矿与本溪铁矿,铁资源对于文平来说完全能够满足需求。之前的日建时期的矿山已经陆续的恢复生产,基地生产的模块式开采设备也在陆续实施安装。
  东北三省的铜资源相对的集中在吉林,总保有储量近百万吨。主要矿床分布在永吉县大黑山,珲春县小西南岔。磐石县红旗岭、通化县赤柏松等,稀有金属镍、钼、金、镓、锰、铼等在储量均为巨大,尤其是辽宁本溪勘探中陆续发现的大型钨矿,该矿在历史上被日本人掠夺性开采破坏了整体矿脉,导致后世无法进行整体开发,现在显然日本人无暇也没时间进行掠夺性的破坏性开采,才得以保存下来。|
  不过,在开采石油的问题上。文平还拿不准,但是未来的发展建设角度来看,开采大庆乃至远东的油田才是重中之重,但是文平又担心一旦苏联人调转枪口,远东战火重燃,届时一切的投资和建设将全部化为虚有,所以只能加快工业军工体系的建设,一切的一切全部为了建设东北军工体系而让路。
  为了军工建设加快整体的矿业开发,文平自然无瑕顾及什么环保问题,毕竟有得也有失。先稳固住远东的局势是文平当前面对的主要问题,斯大林之前的试探也是给了文平一个信号,那就是苏联人根本不打算将远东真正的还给华夏。
  当年德军横扫大半苏联时。斯大林还向国民政府方面提出租借问题,现在又跨过文平向国民政府提出租借远东其他地区等等数个方案,在英美的强大压力之下斯大林都敢于挑衅尝试,一旦苏联和欧洲之间的争夺尘埃落定,文平相信定远地区就会成为下一个火药桶。
  而自己必须给予敢于挑衅的苏军以迎头痛击,打痛北极熊,才能让北极熊记住不要妄图伸手,但是文平认为对北极熊的贪婪要做出最好的应对准备。
  文平在东北的扩编与整军计划是带有极强的针对性的,文平拟定以56式主战坦克与56轻型坦克、地狱火一百五十五毫米自行火炮组建十个装甲师。将华夏志愿军所属的三十个新编军所辖的一百一十一个师又二十一个独立兵种作战旅,整编为七个集团军。五个重炮兵师与二个火箭炮师,山地步兵集群编入二个轻型装甲突击师。装备56系列的轻型坦克,特种作战集群改为华夏志愿军中央特种作战司令部。
  拟定第一集团军驻守长春,第二集团军与第七集团军配属七个装甲师、三个炮兵师与二个火箭炮师驻守远东,第三集团军迅速驻军蒙古,第四集团军驻守辽宁,第五集团军驻守察哈尔、热河,第六集团军驻守黑龙江,工程部队对日本人原有放弃的堡垒防线从新进行大规模的修复,尤其是被破坏严重的虎头要塞进行集中修复,文平还拟定再次整训三个伞兵师与十个工程兵师,工业基础建设、交通、铁路、桥梁都是重中之重。
  并且,集中力量在东北整训三十个师的预备补充兵力,随时预备投入远东地区,可以说现在国内的战事基本上算是告以段落,第四集团军主要是接替华夏远征军的两个军,负责朝鲜边境的守备,剩余的五个装甲师与重炮部队全部呈梯队配属中朝边境。
  在朝鲜文平还布置了两个山地步兵师,因为后世以美国人为首的联合军队就在北朝鲜的崇山峻岭之间吃了大亏,机械化部队根本无法展开,文平此时又没有足够的海军部队支持,所以文平初期根本不打算去进攻朝鲜三八线那边的美军,对于朝鲜来说文平的计划就是关门打狗,华夏志愿军所属的海军部队强大起来后,只要出击阻断朝鲜与外部的交通联系就行了,如此一来朝鲜的美军被困在朝鲜狭长的半岛上,根本不用费心去收拾就会撤军。
  文平的整军计划实际上从根本的出发点是针对苏联人的,海参崴的摩擦给文平留下了太深的震撼,即便是刚刚结束对德战斗而又虚弱不堪的苏联,华夏也远远不是其的对手,从原则角度上看,希特勒当时根本不想灭亡苏联,德国也不具备彻底灭亡苏联的战略条件,德军入侵苏联以来,没有成功的扶植起一个相对有效的伪政府机构,也确实是德国人在战略上的失误。(未完待续)


第十五章 英美苏秘密会议

  当时苏军从远东抽调大批军队对斯大林格勒实施反攻,让文平震撼的是交战的苏德两军双方投入的共计超过一千七百万之众的军队,二万余辆坦克与装甲车,三万多门七十五毫米口径以上的火炮,五千多架战机,这样大规模的会战打得就是后勤补给,德国人困难,苏联人同样困难,但是对于华夏军队来说,如果抽调三百万部队进行一场会战,仅仅交通就会成为一场噩梦,病死甚至饿死的官兵也许会比战死的多。
  华夏军队此时的后勤补给几乎糟糕到了极点,所以以华夏现状的交通情况,文平根本不可能在短时间内集结起足够的部队抵御苏联人很有可能发起的进攻,虽然国府上下很多人还记得苏联援华时候的好处,不相信中苏之间会刀兵相见,但是对文平而言,在国家利益和领土面前,北极熊的固执恐怕已经到了难以想象的地步。
  苏联当初援华也好似因为日军关东军将其视为了假想敌,以援华作为手段拖住日本关东军,而且苏联援华的物资武器价格依然不菲,很多也是苏联淘汰和换代的武器。
  当苏日签订互不侵犯条约之后,苏联果断的中止了对华的武器出口,最让人郁闷的是,当年德国人停止向华夏出口武器时,是将最后一批交付给华夏之后才停止,而苏联人则是吞了华夏政府的货款停止供应,行径卑劣不堪。
  文平知道,当苏联人解决了和欧洲的利益问题,掉过头来苏联人一定会解决远东问题,中苏新德里协定说白了不过是一纸虚文而已,这些年来轴心国集团与同盟国集团相互之间。本阵营国家之间,撕毁的各种协定和条约还少吗?条约这玩意用文平的话说,制订出来就是为了被撕毁的。
  条约能否起到作用。就要看武装力量的平衡了,如果失衡就将爆发战争。所以,文平向国民南京政府方面提交了关于加强远东战略防御,修建定远方向与重新修建黑龙江的日本遗留工事要塞体系,文平也秘密的制订了一个针对苏军的决战计划,只不过这个计划只有华夏志愿军的高层三人团知晓,对外一律实施保密。
  就在东北各地建设进入热潮之际,文平的整军计划也飞快的得到实施,在这方面国府军政部给予了大力的支持。蒋介石在各地横扫日伪军残敌后也意气风发,从1931年9月18日开始,经过十四年的浴血苦战才取得了今天的战果,但是边界各国依旧虎视眈眈,而与苏联方面则是面和心不合。
  10月18日英美苏中四国在开罗秘密召开了看罗第二次会议,之后美国远东军司令兼驻日美军总司令麦克阿瑟为执行美国单独占领日本的决议和政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