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四)鲜卑(释黄须鲜卑奴与白虏)
鲜卑在东汉植石槐之时,有东、中、西三部。《三国 志,魏志》三〇《鲜卑传评》下,裴注引《魏书》略云:

〃檩石槐既立,乃为庭于高柳北三百余里#汗山啜 仇水上,东西部大人皆归焉,兵马甚盛。南钞汉边,北拒 丁令,东却夫余,西击乌孙,尽据匈奴敁地。东西万二千
余里,南北七千余里。分其地为中、东、西三部。从右北平 以东至辽,东接夫余、濂貊为东部,二十余邑,其大人 弥加、闕机、素利、槐头。从右北平以西至上谷为中部,十 余邑,其大人曰柯最、阙居、慕容等,为大帅。从上谷以西 至煃,西接乌孙为西部,二十余邑,其大人曰置鍵,落 罗、日律、推演、宴荔游等,皆为大帅,而制属檀石槐。〃
在这三部的大人中,慕容,据《魏书》一一三《官氏志》
云;
〃东方宇文、慕容氏,即宣帝时东部
此宣帝指北魏追谥的&皇帝推演,当时为东部。 植石槐时成为中部,那是因为徙居关系。推演,据《魏
书》一《序记》云:
,'宣皇帝讳推寅立。南迁大洚,方千余里。縻土昏冥 沮洳。谋更南徙,未行而期。〃
下历景皇帝利、元皇帝俟、和皇帝肆、定皇帝机、僖皇 帝盖、威皇帝桧六代。到
〃献皇帝邻立。时有神人言于国:'此土荒,未 足以建餌邑,宜复徙居。'帝时年衰老,乃以位授子。圣武 皇帝讳诘汾。献帝命南移,山谷螅睿拍寻俗瑁谑怯
止。有神兽,其形似马,其声类牛,先行导引,历年乃出。 始居匈奴之故地。其迁徙策略,多出宣、献二帝,故人并 号曰'推寅',盖俗云'钻研'之义。〃
以时间推之,植石槐时期的西部大人推演当即被追溢 为献皇帝的拓跋邻,而非宣皇帝拓跋推寅。《通鉴》七 七魏元帝景元二年胡注以为为宣帝推寅,有误。演从 寅声,寅、演为异译。
与慕容有关的有阿柴虏吐谷浑,据《宋书》九六 《鲜卑吐谷浑传》略云…
〃阿柴虏吐谷浑,辽东鲜卑也。父弈洛韩,有二子,长 曰吐谷浑,少曰若洛庵。若洛魔别为慕容氏。浑拥马西 行,庚遗旧父老及长史乙那楼追浑,令还。浑曰:'诸君试 拥马令东,马若还东,我当相随去。'楼喜,拜曰,'处可 寒/虏言'处可寒,,宋盲'汝官家,也。于是遂西附阴山。 遭晋乱,遂得上陇。〃
可知吐谷浑本辽东鲜卑,与慕容魔为兄弟。后与慕容 魔分离西迁。遇晋乱,遂得上陇之地。
与西部鲜卑拓跋氏有关的有河西鲜卑秃发氏,据
《晋书》一二六《禿发乌孤载记》云…
〃秃发乌孤,河西鲜卑人也。其先与后魏同出,八世 祖匹孤率其部自塞北迁于河西
《魏书》四一《源贺传》略云…
〃源贺,自署河西王秃发傅植之子也。傅植为乞伏炽 盘所灭,贺自乐都来奔,世祖谓贺曰:'卿与朕同源,因事
分姓,今可为源氏。?
又《新唐书》七五上《宰相世系表》源氏条云:
〃源氏出自后魏圣武帝话汾长子匹孤九世孙秃发傅
植。〃
诘汾即号为〃推寅〃的献帝邻之子。可知河西鲜卑秃发
氏本拓跋氏。秃发为拓跋的异译。
西部鲜卑中又有陇西鲜卑乞伏氏。乞伏氏来历传
说与拓跋氏有类似之处。《晋书》一二五《乞伏国仁载 记》略云…
〃乞伏国仁,陇西鲜卑人也。在昔有如弗斯、出连、叱 卢三部,自漠北南出大阴山,遇一巨虫于路,状若神龟, 大如陵阜。乃杀马而祭之曰:'若善神也,便开路;恶神 也,遂塞不通/俄而不见,乃有一小儿在焉。时又有乞伏 部有老父无子者,请养为子,众咸许之。〃
这与拓跋氏献帝邻命其子圣武帝诘汾南移,路遇神兽
的传说非常相似。要可知拓跋、乞伏都有南迁的历史,
同属于西部鲜卑。
鲜卑的种族是很复杂的,尤其是西部鲜卑。《魏
志》三《鲜卑传》裴注引《魏书》云…
〃匈奴及北单于通逃后,余种十余万落,诣辽东杂
处,皆自号鲜卑兵,〃
同书同卷末裴注引《魏略,西戎传》又云:
〃赀虏,本匈奴也。匈奴名奴婢为赀。始(汉光武帝) 建武时,匈奴衰。分去,其奴婢亡匿在金城、武威、酒泉 北,黑水。西河东西,畜牧逐水草,钤盗凉州,部落稍多, 有数万,不与东部鲜卑同也。其种非一,有大胡,有丁令, 或颇有羌杂处,由本亡奴姊故也。〃
由此可知辽东鲜卑有匈奴余种十余万落之多,西部鲜 卑杂有大胡、丁令、西羌等,本匈奴统治下的鲜卑及其 杂类。鲜卑一词包含胡人的种类正不知有多少。
在胡人种族问题上,存在着两个需要注意的现 象。一是血统关系的变化。胡人部落组织以血统为要 素,然因时代的推移,经济、社会阶层的转变,血统决 非单纯。在一切胡人部落中有本部,本部中又有同姓。 部落地位的高低,主要依据强弱、亲疏与兼并的先后 来区别。在各部中居于主要地位的部落,为主要部落。 与主要部落关系愈疏远的部落,地位也就愈低。不过, 地位低的部落因为亲幸或技巧关系,也可以提离地 位,甚至被看作主部人,不是一直保持它的低层部落 性不动。这不论血统有无不同。如北魏宗室十姓中的 胡氏(纥骨氏改八叔孙氏(乙旃氏改),即出离车(丁 令)族。
二是地区关系的成立。一个种族在某地居住过,

后来就把某地居民一律说是某族人。魏晋之时,今内 蒙、河北、辽宁一带因为有乌桓人居住过,便称呼这一 带居民为乌桓人。匈奴以后,东至辽河流域,西接乌 孙,因为有鲜卑人居住过,便称呼这一广阔地带的居 民为鲜卑人。这与俄人因为契丹人曾居河北,而称呼
河北居民为契丹人,是一样的,固不问其地有无别的 民族。
由此可以解释〃黄须鲜卑奴〃和〃白虏〃的问题。
《晋书》六《明帝纪》云:
〃(王〉教正昼寝,梦日环其城,惊起曰:'此必黄须鲜 卑奴来也。'帝母荀氏,燕代人。帝状类外氏,须黄,敦故 谓帝云。〃(此出刘敬叔《异苑》〉
《晋书》一一四《苻坚载记下》又云:
〃谣曰:'长鞘马鞭击左股,太岁南行当复虏。'秦人 呼鲜卑为白虏。〃
据此,则须黄、肤白为鲜卑人特征。按前引《魏略,西 戎传》谓西部鲜卑(赀虏)〃其种非一,有大胡,有丁令, 或颇有羌杂处〃。关于丁令,《新唐书》二一七下《回骸 传下》拊《黠戛斯传》略云…
〃鬆虽斯,古坚昆国也,地'当依吾之西,搏普北,白山 之旁。其种杂丁零,乃匈奴西部也。匈奴封汉降将李陵为 右贤王,卫律为丁零王。后郅支单于破坚昆。于时东距单
于庭七千里,南距车师五千里。郅支留都之,故后世得其 地者,讹为'结骨',稍号'纥骨',亦曰'纥汔斯'云。人皆
长大,赤须、皙面、绿薩,以黑发为不祥,黑隨者必陵苗 裔也。〃
在这段话中,有几个问题可以注意。一,所谓〃匈奴西 部〃即西部鲜卑所在地,〃种杂丁零〃与西部鲜卑〃其种 非一〃,与丁令相同。二,《宋书》九五《索虏传》称〃索头
虏姓托跋〔拓跋)氏,其先汉将李陵之后也。陵降匈奴, 有数百千种,各立名号,索头亦其一也。〃又《南齐书》 五七《魏虏传》称〃魏虏,匈奴种也,姓托跋氏。初,匈奴 女名托跋,妻李陵,胡俗以母名为姓,故虏为李陵之 后。〃这与《新唐书,黠戛斯传》说的〃匈奴封汉降将李 陵为右贤王〃相符。右者匈奴西部也。要知西部鲜卑种 族之杂,拓跋其一而已。三,駿戛斯即〃结骨〃或〃纥 骨''。而纥骨氏,据《魏书》一一三《官氏志》:
〃献帝(即圣武帝诘汾之父邻)以兄为纥骨氏,后改
为胡氏。……七族之兴,自此始也。……凡与帝室(拓跋
氏)为十姓,百世不通婚。太和以前,国之丧葬祠礼,非十 族不得与也。〃
可知纥骨氏为北魏最高统治层七族、十姓之一。《隋 书〉;〃八四《铁勒传》记铁勒有纥骨部。《魏书》一〇三《高
车传》记高车〃初号为狄历,北方以为敉勒,诸菱以为 高车、丁零。〃则纥骨氏本为高车《丁零、铁勒)族。而黠

戛斯为纥骨,黠戛斯也就是高车族。四,黠戛斯人〃赤 须,皙面,绿瞳〃。这个特征也即是纥骨的种族特征。纥 骨既是北魏七族、十姓之一,又是献帝邻之兄,与拓跋 本部人无异。则纥骨(黠戛斯)人的种族特征赤须、晳 面、绿瞳,被视为西部鲜卑人的特征,便是很自然的 了。〃赤须''是〃黄须鲜卑奴〃的由来,〃晳面(肤白)〃是 〃秦人呼鲜卑为白虏〃的由来。之所以称为〃奴''与
〃虏〃,是因为西部鲜卑本匈奴奴婢货虏。 晋明帝之母为燕代人,燕代正当拓跋部人之地。
明帝须黄,状类外氏。其母极有可能是鲜卑人。 又《三国志,魏志》一九《任城威王彰传》略云…
〃太祖軎,持釤须曰:黄须儿竞大奇也。〃《裴注引《魏 略》曰:〃刘备使刘封挑战,太祖骂曰:'待呼我黄须来/ 彰须黄,故以呼之。〃〉
《三国志,魏志》二〇《武、文世王公传》云:
〃武皇帝二十五男,卞皇后生文皇帝、任城威王彰、 陈思王椬、萧怀王熊。〃
《三国志,魏志》五《武宣卞皇后传》略云…
〃武宣卞皇后,琅邪幵阳人,文帝母也。本倡家,年二 十,太祖于谯纳后为妾。〃
按晋明帝之父元帝司马睿,本琅邪王。明帝之母荀氏 来自燕代,因而生下〃黄须鲜卑奴〃明帝司马绍。而《卞

皇后传》称卞氏为〃琅邪开阳人〃,〃本倡家〃。则卞氏亦 有可能是自燕代流落到琅邪的鲜卑人。后来又流落到 港县,为曹操所纳,曹彰须黄,当是鲜卑血统遗传在曹 彰身上的显现。卞氏、荀氏都曾在琅邪居住,这不是偶 然的,看来琅邪的鲜卑人不少。
〃白虏〃本为秦人对鲜卑的貶称,此鲜卑应指西部 鲜卑,因为西部鲜卑种杂丁令。然而,苻坚又称慕容冲
为〃白虏〃《晋书苻坚载记下》,则〃白虏〃一词成了
对鲜卑人的泛指,固不论其为西部或东部。鲜卑所据
地区广大,种类本极复杂,不是所有的被称为鲜卑的
人都有面白须黄的特征。然而,因为有面白须黄的种
类被称为鲜卑人,〃白虏〃也就成了对所有号称鲜卑的
人的骂名了。东、西部鲜卑种族的区别也不是绝对的,
匈奴遗种十余万落〃诣辽东杂处,皆自号鲜卑兵〃,造 成了东部鲜卑的复杂性;而本是辽东鲜卑,与慕容庵
为兄弟的吐谷浑,西迁陇右,又变成西部鲜卑。总之, 血统、地区都在变化,而所谓某族人,往往不是依据血 统,而是依据地区。一个地区居住着裉多种族的人,其 中有一个是主要的,这个地区所有的种族,便以此主 要种族的名称为自己的名称了。鲜卑即是如此。
(五)卢水胡
《晋书》一二九《沮渠蒙逊载记》云:
〃沮渠蒙逊,临松卢水胡人也。其先世为匈奴左沮 渠,遂以官为氏焉。〃
又《魏书》四下《世祖纪下》云:
〃太平真君六年九月,卢水钥盖吴聚众反于杏城。〃
《南齐书》五七《魏虏传》云…
〃初,佛狸讨羯胡于长安,(按此羯胡指盖吴言,详见
《魏书》一一四《释老志》。〉杀道人且尽。〃
又《魏书》二《太祖纪》天兴元年四月云:
〃豚城屠各董羌、杏城卢水钥郝奴各率其种内附。〃
按《宋书》九八《氐胡传》称大且渠蒙逊〃世居卢水为酋 豪〃。且渠即沮渠。沮渠蒙逊既是张掖临松人,又世代 居住于卢水,则卢水当流经张掖之境。沮渠蒙逊之被 称为卢水胡人,是因为他在卢水流域住过。住在这一 带的胡人都被称为卢水胡人,固不止沮渠蒙逊一人, 也不止沮渠蒙逊所属的一个种族。这又可见地区关系 的重要。

《读史方舆纪要》六三有沮渠川,谓在张掖〃镇东 南〃,又谓〃沮渠蒙逊世居张掖临松卢水,即此川矣。后
人因谓之沮渠川。〃《水经注》一湟水注弓I《十三州志》 谓〃西平、张掖之间〃,为〃大月氏之别,小月氏之国〃。 西平郡在张掖东南,而沮渠川《卢水)亦在张掖东南, 即在西平、张掖之间。据此,沮渠蒙逊当出自小月氏。 盖旲是羯人,郝奴之。郝是乌桓姓。此二人之被称为卢 水胡,当与进人卢水地区有关。卢水胡并非就在卢水 不动,他们是有迁徙的。《魏书》三〇《尉拨传》说尉拨 〃出为杏城镇将,在任九年,大收民和,山民一千余家、 上郡徒各、卢水胡八百余落,尽附为民〃。可知徙居杏 城一带的卢水胡很多。郝奴、盖吴虽非小月氏之种,伹 既在杏城卢水胡人居地,便都被称为卢水胡人了。其 本来种族反而不显。
以地区分,进一步就是以接受某一地区内某一主 要民族的文化分,这点到下篇及讲北齐时再详谈。
第七篇胡族的汉化及胡汉分治
魏晋时期,进入中原的各族,在文化上、社会经济 上都在汉化,虽然深浅不同,也不是整齐划一,但表明 了一种倾向,胡族与胡族之间的融合,将让位于胡汉 之间的融合;以地域区分民族,将让位于以文化区分
(一)胡族的汉化
在文化方面,胡族上层的文化都很高。先看匈奴。
刘渊(元海〉。《晋书》一〇一《刘元海载记》略云:
〃刘氏虽分居五部,然皆家焐晋阳汾润之滨。《元海) 幼好学,师事上党崔游。习《毛诗》、《京氏易》、《马氏尚
书》,尤好《參秋左氏传》、《孙吴兵法》,略皆诵之。《史趴 《汉》、渚子无不综览。咸熙中为侍子,在洛阳。〃
刘和。同书同卷《刘元海载记》附子《和传》略云:

〃和好学夙成,习《毛诗》、《左氏春秋》、《郑氏易》。',
刘宣。同书同卷《刘元海载记》附《刘宣传》略云:
〃刘宣好学修絜,师事乐安孙炎,沉精积思,不舍昼 夜。好《毛诗》、《左氏传》。炎每叹之曰:宣若遇汉武,当 逾于金日也。'学成而返,不出门闻,盖数年。每读《汉 书》,至《萧何》、《邓禹传》,未尝不反复咏之曰:'大丈夫 若遇二袓,终不令两公独擅美于前矣。'(晋》武帝以宣为 右部都尉
刘聪。同书一〇二《刘聪载记》略云:
〃刘聪,元海第四子也。幼而聪悟好学,博士朱纪大 奇之。年十四,究通经史,兼淙百家之言,孙吴《兵法》靡 不诵之。工草、隶,善属文,著《述怀诗》百余箱,賦頌五十 余篇。〃
上举刘渊、刘和、刘宣、刘聪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都好学,都喜读经史。刘渊、刘宣且曾拜汉人崔游、孙 炎为师。刘聪不仅善书法,而且善诗文。所作《述怀 诗》达百余篇之多。由此可见这些人汉文化程度之高。
刘渊以他的汉文化程度,在起兵之后,冒充汉后,以相 号召。《晋书》一〇一《刘元海载记》略云:
〃(元海)下令曰:'曹操父子凶逆相寻,故孝憨委弃 万国,昭烈播越眠蜀,冀否终有泰,旋轸旧京,何图天未 悔祸,后帝窘辱?自社稷沦丧,宗庙之不血食四十年于兹

矣。孤今猥为群公所推,绍修三祖之业,以大耻未雪,社 稷无主,勉从群议。乃赦其境内,年号元熙,追尊刘禅为 孝怀皇帝,定汉高祖以下三祖五宗神主而祭之。','
《资治通鉴》八五晋惠帝永兴元年十月条胡注云:
〃渊以汉高祖、世祖、昭烈为三祖,太宗、世宗、中宗、
显宗、肃宗为五宗,,
这是以汉朝宗室自居,以恢复汉朝自命了。刘渊并不 姓刘,《晋书,刘元海载记》记其冒姓刘氏的原由云:
〃初汉高祖以宗女为公主,以妻冒顿,约为兄弟,故 其子孙遂姓刘氏。……吾又汉氏之甥,约为兄弟,兄亡弟 绍,不亦可乎?〃
〃兄亡弟绍〃,〃成汉高之业〃,这是刘渊综览《史》、《汉》 想出来的〃复呼韩邪〃之业的策略。
石勒。《晋书》一〇五《石勒载记下》云:
〃勒雅好文学,虽在军旅,常令儒生读史书而听之, 每以其意论古帝王善恶,朝贤侮士听者莫不归美焉。尝 使人读《汉书》,闻那食其劝立六国后,大惊曰:'此法当 失。何得遂成天下?'至留侯谏,乃曰卜賴有此耳。',
石弘。同书同卷《石勒载记下》附《石弘传》略云:
〃弘字大雅,勒之第二子也。受经于杜媛;诵律于续 咸。勒曰,'今世非承平,不可专以文业教也。'于是使刘


征、任播授以兵书,王阳教之击刺。〃
羯族汉文化水平较之匈奴要低一些,石勒的汉文 化水平较之其子石弘又要低一些,但可见羯族上层也 正在接受汉化。
鲜卑慕容氏。
慕容銑。《晋书》一〇九《慕容铣载记》略云:
〃慕容餽,魔第三子也。尚经学,善天文。〃 慕容儁。同书一一〇《慕容鸺载记》略云:
〃慕容儁,銑之第二子也。博观图书,有文武干略。〃
慕容宝。同书一二四《慕容宝传》略云:
〃慕容宝,垂之第四子也。及为太子,砥砺自傪,敦崇 僑学,工谈论,善屑文。〃
慕容德。同书一二七《慕容德载记》略云:
〃慕容德,弒之少子也。博观群书,性清懊,多才艺。〃
鲜卑慕容氏三代人,慕容餽是前燕的奠基者,慕
容儁是前燕的建立者,慕容德是南燕的建立者,慕容 宝是后燕建立者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