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位目光远大的巡抚就是当时的湖广巡抚顾璘(音同“潾”)。那么,这位巡抚为什么要使张居正落第呢?为什么说他的这个举动目光远大呢?这些都要从顾璘这个人说起!
据《明史·文苑传四》(中华书局,下同)记载,顾璘原籍应天府上元县,在张居正还没有成名前就已经以文章而闻名天下,与同县的陈沂、王韦合称为“金陵三俊”。后来,这三人又与朱应登一起,并称为明朝的四大家。
此人不仅才华横溢,而且善于识人。在他任湖广巡抚期间,恰好碰上了十三岁的张居正来武昌乡试。
作为文章大家,他虽然心里非常欣赏张居正的文才,但是他认为,一个刚满十三岁的孩子就得中举人,以后就会骄傲自满,慢慢地就会打消继续上进的念头,这样下去不仅对于张居正非常不利,而且还会把一个人才给毁了。于是,他决定利用这次机会给张居正一些苦头吃,以使他知道读书入仕的道路并不是那么一帆风顺的,进而更加刻苦攻读。
主意既定,他找到监试的冯御史,对他说:“张居正的确是一个大才,我们让他早些中举,本来也没有什么不可以的。不过,我觉得最好让他迟几年才中举,这样他才能够更加老练,这样对于他将来的发展也更好。当然,这是你的事情,一切还是请你斟酌。”(转引自朱东润《张居正大传》,译文有改动。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年10月1日出版,下同)冯御史虽然也很欣赏张居正,可他对顾璘的建议还是要采纳的。于是,他没有顾及另外一位官员录取张居正的主张,最终使张居正落第了!
张居正落第了,这位年龄只有十三岁的府学生肯定难过和沮丧了一阵子。他对这件事情记忆深刻,以至于很多年后,已经走入政坛的张居正仍然没有忘怀这次失败。不过,那时的他已经不再是为失败而遗憾了,更多的是对顾璘的感激。
张居正后来在名为《与南掌院赵麟阳》的一封信中如此写道:“仆昔年十三,大司寇东桥顾公,时为敝省巡抚,一见即许以国士,呼为小友。每与藩、臬(音同“蹑”)诸君言:‘此子将相才也。昔张燕公识李邺侯于童稚,吾庶几云云。’又解束带以相赠曰:‘子他日不束此,聊以表吕虔意耳。’一日留仆共饭,出其少子,今名峻者,指示之曰:‘此荆州张秀才也。他年当枢要,汝可往见之,必念其为故人子也。’仆自以童幼,岂敢妄意今日,然心感公之知,思以死报,中心藏之,未尝敢忘。”(《张文忠公全集》)这封信里虽然没有提及当初顾璘使他落第的事情,但是自始至终对顾璘都充满了感念之情,尤其是感念当年的知遇之恩。看来,此时的张居正已经体会到了顾璘的良苦用心。
的确如此,就像有的学者说的那样,如果张居正在十三岁那年就中了举,以后在湖广一带也许就只是多了一个唐伯虎那样的人物。至于张居正日后将要成就的那番伟业,也只能是雾里看花,水中捞月了!
可是,张居正毕竟还是在多年后成为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首辅。这说明,当年的那次失败并没有让他灰心丧气。不久,张居正就重新开始了乡试的功课复习。
其实,这时的张居正心里很明白,就算自己再怎样才气纵横,如果没有考中举人,自己也就只能重蹈父亲的悲剧之路,至于自己心中报效国家的壮志,也就更加无从谈起。话说白了,只有读书才能实现张居正的宏伟愿望!
经过三年的准备,到了嘉靖十九年(公元1540年),张居正已经年满十六岁,这时的他在学问上更加精进,为人处世上也成熟老练了很多。于是,他再次参加了乡试,结果顺利地考中了举人。
考中举人后的张居正没有忘记当年给了自己深刻教训的顾璘,于是就前往安陆拜见,因为这时的顾璘正在安陆督工。
看到张居正得中举人前来报喜,顾璘非常高兴,他一方面为张居正的成功高兴,一方面也对张居正的理解欣慰。
两人交谈甚欢,言罢,顾璘解下自己的束带送给张居正,还期盼地说道:“古人都说大器须晚成,其实这只是针对中等人才的说法。可是你却不是一个中才,上次由于我对冯御史的嘱咐,竟然耽误了你三年,这是我的错。但是,我希望你能明白我的用意。我希望你要有远大的抱负,要想着做伊尹、颜渊这样的大人物,不要只做一个年少成名的秀才。”(转引自朱东润《张居正大传》,译文有改动)张居正听完这一席话,满怀激动和感激地接受了顾璘赠送的礼物。从那之后,张居正就更加坚定了自己报国安邦的决心,而且终生不变!
龙门一跃庶吉士举人张居正并没有按照惯例,在考取举人功名后继续进京参加会试,考取进士,却躲在家中钻研起了古典,这使得他在读书求仕的道路上再次出现了波折。
经过一番痛苦的反思,他终于回到了攻读圣贤书的正路上来,最后在会试中龙门一跃,当上了庶吉士。
按照常理说来,考场得意的张居正应该乘胜继续到京城参加会试,以登科取士,成就自己的理想。而且,就在张居正乡试中举的第二年,也就是嘉靖二十年(公元1541年),正好是全国会试的一年。
可是,这里却有一个历史悬疑:张居正在这一年是否曾经入京参加了会试呢?关于这个问题,历来学者们意见不一。有的人说去了,有的人却说没有去。
后者的理由是:按照明代的科举制度,乡试的第二年便是会试,那年新科的举人都要入京会试。至于张居正没有去的原因,那是因为张居正的年龄太小,担心像上次一样又不被录取,因此没有去。
那么,到底这一年张居正去没去参加会试呢?笔者在这里比较赞同后者的观点,也就是张居正那年没有去参加会试。可是,除了担心因为年龄小而不被录取之外,还有没有其他的原因使他不去参加会试呢?
我们先来看一封张居正写给儿子张懋修的书信,这封信名为《示季子懋修》,内容如下:“夫欲求古匠之芳躅(音同“竹”),又合当世之轨辙,惟有绝世之才者能之,明兴以来,亦不多见。吾昔童稚登科,冒窃盛名,妄谓屈宋班马,了不异人,区区一第,唾手可得,乃弃其本业,而驰骛古典。比及三年,新功未完,旧业已芜,今追忆当时所为,适足以发笑而自点耳。甲辰下第,然后揣己量力,复寻前辙,昼作夜思,殚精毕力,幸而艺成,然亦仅得一第止耳,犹未能掉勒文场,夺标艺苑也。”(《张文忠公全集》)信的开头,讲的是张居正自己的读书心得,意思是说要想将古人的智慧用在现实很难,只有才情超绝的人才能做到。
接下来,张居正立即说到自己在治学和考取功名上的差错:刚刚考上举人,就丢弃了儒家经书,而用心于其他古典作品,结果使得三年的时间既没有学好科考书籍,在古典书籍上也没有获得多少知识,最终使自己“甲辰下第”。这里的“甲辰下第”,说的就是嘉靖二十三年(公元1544年),也就是干支纪年法中的甲辰年,张居正入京参加了一次会试,结果却落第了。
对于这次会试的失败,张居正可谓是作了深刻的反思,在自嘲之余,他重新发奋努力,“昼作夜思,殚精毕力”,才在下一次会试中获得了成功。
由此看来,在嘉靖二十年,除了担心由于年龄小而不被录取的原因外,让张居正没去参加那年会试的重要原因就是那些古典作品。那段时间,这位读书天才被古典作品中闪烁着的智慧光芒『迷』住了,以至于连考取功名也不在意了!
幸运的是,他并没有像《红楼梦》里面的贾宝玉一样,喜好儒家经书之外的书籍进而“走火入魔”,只是在很短的一段时间里“驰骛古典”,并且很快就意识到此路不通,因此将心思重新用在了钻研儒家经书以考取功名上。不然的话,大明朝日后就没有那位功高盖世的首辅了!
在经过了因醉心古典、荒废科考而会试落第之后,张居正痛改前非,努力学习了三年,在嘉靖二十六年(公元1547年),也就是丁未年再次入京参加全国会试。这次的会试,张居正获得了成功。这既是功夫不负有心人的结果,也是他才华横溢的证明。
会试结束后,按照明朝的科举制度,参考的举子们都需要接受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张居正同样获得了成功,最终他得中了二甲进士,被选为了庶吉士。
大家可能对庶吉士这个科举功名非常陌生:被选为庶吉士意味着什么呢?让我们先来看一下《明史·选举志》是怎么说的吧:“成祖初年,内阁七人非翰林者居其半,翰林纂修亦诸『色』参用。自天顺二年,李贤奏定纂修专选进士,由是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南北礼部尚书、侍郎,及吏部右侍郎非翰林不任,而庶吉士始进之时,已群目为储相。通计明一代宰辅一百七十余人,由翰林者十九,盖科举视前代为盛,翰林之盛则前代所绝无也。”
这段话中的“庶吉士始进之时,已群目为储相”一句,很清楚地给我们指出了庶吉士的地位,在当时庶吉士实际就是“储相”,也就是宰相的后备官员。换句话说,张居正这个时候已经身居“储相”之列了。
如此说来,张居正才走进政坛,就已经站在了一个很高的位置上,有了一个很好的发展平台,这为他以后逐渐往明王朝政治的最高层上升奠定了政治基础。
然而,尽管如此,也需要很清醒地看到,张居正在这次考试中也仅仅是得中了二甲进士,与他同科考中而且比他成绩优异的人还有许多。
这些人当中,包括一甲第一名李春芳,这个人其后与张居正同时为大学士,还包括殷士儋(音同“单”)、王世贞、汪道昆、王宗茂,吴百朋、刘应节、王遴、殷正茂、凌云翼、陆光祖、杨巍、宋仪望、徐栻、杨继盛等。
这些人有的成了第一流的文人,有的成了立功边疆的大帅。从某种角度讲,他们都可以说是张居正在政治上的竞争对手。
此时的张居正虽然已经进入了翰林院,但是这个地方高手如云,他想要在这里出类拔萃,甚至鹤立鸡群,那就需要很久时间的历练和忍耐。
此时的张居正虽然已经靠读书走出了一条通向政坛的路子,也即将用取得的权力实现自己报国救民的宏愿,但是他毕竟只有二十三岁,明王朝复杂的政局他还不清楚。因此,如果说当上首辅后的张居正是个政治上的成年人,那么此时的张居正还只是政治上的一个青年!
张居正十讲 第二讲 出世逍遥和入世报国
一直以来,中国古代的读书人都有着既出世又入世的双重『性』格。在境遇不佳时憾然归去,等到时机成熟就会立即出山。无疑,深受儒家思想熏陶的张居正也有这种双重『性』格。可是,如此的双重『性』格在张居正身上是个什么样的情况呢?他是否一直会在这两个『性』格之间徘徊呢?
初登政坛的险恶局势
张居正终于踏入了仕途,迎接他的并不是坦『荡』的锦绣前程,而是布满荆棘的崎岖小道。张居正初入政坛的时候,正值严嵩大权在握之际,年轻的张居正,对于这个声名远扬的『奸』臣,采取的是低调从事的策略,然而之后发生的一些事,逐渐让他认识到了严嵩的真面目。
嘉靖二十六年(公元1547年),年仅二十三岁的张居正被选为了庶吉士。前面说过,庶吉士就是所谓的“储相”,因此这就是他踏上仕途的标志。可是,这会是怎样的一条人生道路呢?此时的张居正根本不清楚,他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对于一个许多代人都在社会底层打转的家族的后代,摆在张居正面前的是一个复杂而又陌生的政坛:有那么多的社会关系需要处理,有那么多的政客需要结交,有那么多的政治规则需要学习,有那么多的政治旋涡需要规避。这个二十来岁的青年面临着比读书考试更为艰难的学习任务。
对于大明朝的政局,此时的张居正还只是一个初出茅庐的青年。然而,张居正明白一点,那就是:只有在复杂的政治权力斗争中取胜,最终掌握大权,才能实现自己报效国家百姓的宏愿。实力不足的他,现在正谨小慎微地潜伏着,静静地观察着整个政局。
大家都知道,中国古代的政治是所谓的君主专制。其实,这是一个似是而非的说法。为什么这样说呢?原因在于:一方面,的确,在中国古代政治中,君主也就是皇帝掌握着很大的权力,是最大的独裁者;但是另一方面,大家不要忘记了皇帝之下的那帮大臣以及归属大臣管辖的庞大官僚系统。
一般说来,即使皇帝是比较有能力的,他也不能事必躬亲,也需要将一些具体的权力交给大臣们。如果遇上一个能力较弱的皇帝,这时非但不能统掌大权,反而还会受重臣的制约,有时甚至形同虚设,这就是历史上出现大臣专权的原因。那么,张居正走进政坛的时候,大明朝的权力格局是个什么样呢?
先来看一下皇帝的情况。张居正当上庶吉士时,皇帝是明世宗,这是一个大权在握而且非常英明的君主。他的英明,从他十六岁时入京的一件事情就看得出来。那时的明世宗只是兴王,明武宗死后遗诏要他嗣位。
于是,他就从安陆的兴王府来到了北京。到城外时,当时的礼部尚书请他用皇太子的即位礼,世宗立即就拒绝了,并且坚持说遗诏上指明自己是嗣皇帝,不是嗣皇子。从此以后,朝中大臣都不敢轻视这个十六岁的青年。
明世宗即位以后,做了许多兴礼作乐的事,比如废除孔子文宣王的尊号,称其为先师,撤除孔子的塑像。从反对盲目『迷』信儒家来讲,这些举动可以说是不失为开明的。但是,随着明世宗年龄的增大,尤其是到了张居正入朝为官的嘉靖二十六年,世宗已经四十一岁,他逐渐厌倦了皇帝的生活。
可能大家会觉得奇怪:居然有人会厌倦当皇帝?其实,如果有人这样问,他只是站在平常人的角度在看问题。如果换成明世宗的角度,就不难理解他的厌倦了:整天都大权在握,待在一个高得不能再高的位置上,长久下来肯定会失去上进心,会觉得生活很无聊。这个时候,如果再有繁杂的政务,那就会更加加深他的厌倦感。
事实上,从嘉靖十八年开始世宗就不再上朝,后来甚至连宫内也不住,干脆搬到了西苑万寿宫。
可以想见,这个时期的政务,他几乎是理都不想理。那么,这时期,他又在干吗呢?
原来,从嘉靖二年起,世宗就开始修醮(音同“交”),也就是修行道教,整天跟道士混在一起。可是,大家千万不要以为,明世宗完全放弃了自己的政权。尽管世宗一心向道,但是对于政局,他仍然牢牢地把持着。
因此,应该这样理解他:他只是厌倦了政治生活,但却没有厌倦到抛弃的地步。毕竟,当皇帝还是可以享受到很多优越的生活条件的。
可是,就算这样,我们也不得不注意到,明世宗的大权毕竟有些旁落了。试想,那么多精明能干的大臣在身旁,一旦皇帝无心政事,他们能不趁机捞取政治权力吗?
事实的确如此,这个时期的政权就逐渐落在了一个大臣的手中,他就是显赫一时的严嵩。那么,这个严嵩又是怎样一步步取得这样大的权力的呢?要弄清楚这个问题,就需要先了解明朝的政治制度。
明朝政治的核心是内阁。这个内阁可不是西方国家的内阁,它只是皇帝的一个秘书厅,专门负责为皇帝起草诏谕。
内阁里的成员称为内阁大学士,也就是皇帝的秘书。内阁成员的数目多的时候有八人,通常只有四五人,有时仅有一人,他们都是由皇帝任命的。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因此在内阁讨论问题时,经常会出现意见上的很大分歧。在争吵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种领袖制度,这就是明朝著名的首辅制度。
首辅是个什么样的政治角『色』呢?其实,他就是皇帝的秘书长。由于他的这个地位,因此在内阁起草皇帝的诏谕时,事实上都是由首辅一人拟稿(被称为“票拟”),其他人只有偶尔提些无关紧要的建议。
关于首辅的产生,长期以来的习惯是根据内阁学士的资格,谁资格越老,谁就能当上首辅。其余的人,就被称为次辅。
这就是作为明朝政治制度核心的内阁。虽然由于内阁成员是由皇帝任命的,因此权力仍然低于皇权,但是由于内阁负责着诏谕的起草,因此事实上掌握着很大的权力。
另外,由于内阁首辅在内阁起草诏谕中的优势地位,因此内阁以及内阁首辅就成为了明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