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帝修仙-第10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天求福,通知天下修真界同道,这净明道就算是正式成立了!

    当然,按照林易一贯的低调风格,这还是主要以祈祷天地为主,对天下明确净明教的立教根本和道义,教职教规。那所谓通知天下修真同道,不过只是请了一些和许逊等人关系较好的散修和一些修真界的小门派,其他修真大派只是礼节性地派来不知名的小人物甚至是外门弟子参加贺礼。至于五大剑修门派等这些大派,更是干脆连个外门弟子都没来!在他们心目中,这样的小门派每年都有,这还忙不过来了!

    不过这却是恰好正和林易的心意,他们不知道才是最好。毕竟这三魔之中的血魔和骨魔已经吸入了到了净明道中,虽然对外所称是改邪归正,弃恶从善,但是以他们正邪势不两立,睚眦必报的心态,无论如何不会如此轻易地就放过这白骨夫人和姚氏兄弟。

    因此为了不建教之初,立足不稳,就和这些世家大派成为世仇,林易自然是不愿意请他们参加这开坛成教的仪式。现在虽然只有寥寥数人,只有那几大长老才知道他们两人的真正身份,但是那些大派弟子,修为高强,鼻子又是跟狗一样灵敏,若是来到了现场肯定就是能发现这白骨夫人和姚氏兄弟的异常之处。因此林易必然要对他们是敬而远之。

    当然按照惯例,作为修真界的最顶尖的势力,向净明道这样的小派成立必然是要告知他们,送上彩礼和请帖。当然来不来就是他们的事了!幸好,果真就如林易想象的那样,没有来!这净明道在他们眼中不过是由许逊等几个不知名的散修组成的联盟,重新起个花哨的名字!自然是引不起他们任何的兴趣!

    “皇天在上厚土在下!今日在此向天地启明!我净明忠孝道今日开坛立教,嗜血为盟!”林易把嗓门扯到了最大,一声大吼道!

    “忠孝为本!敬天崇道!济生度死!”金陵栖霞山的一处十分隐蔽的道观内,顿时是传来了众人响彻云霄的声音。

    林易这开坛立教,看似是自娱自乐一般,但是只有他自己知道。这净明道从筹备建立之日起,就跨入了这修真界中第一流的势力存在!毕竟他们暗中实力竟然是有三名炼气化神境界的高阶修士。

    “你们可知‘净明’二字作何解释?”林易对着下方同门及宾客问道!

    “请林掌教赐教!”下方熙熙攘攘的人群恭敬问道!他自然不能用司马遹这个名字,在教中重新用个代名林易!这假名其实却是个真名,这真是真真假假说不清楚!

    “何谓净?不染物;何谓明?不触物,不染不触,忠孝自得。”

    “净明者,无幽不烛,纤尘不染,愚智皆仰之为开度之门,升真之路。以孝悌为之准式,修炼为之方术,行持为之必要。”

    “常言心性本净本明之义。修炼首先要达到内心一尘不染、不触之思想境界,忠孝则是日常行为活动的准则,二者缺一不可。”

    “倡言净明,旨在教人清心寡欲,使心念和行为符合伦理规范,做忠臣孝子良民。”

    “忠、孝、廉、谨、宽、裕、容、忍,为‘垂世八宝’,尤以忠孝为首,即‘忠孝大道之本也’,恪守净明忠孝即可修仙得道!”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要不在参禅问道,入山炼形;贵在乎忠孝立本,方寸净明。四美俱备,神渐通灵,不用修炼,自然道成。”

    林易话音刚出,下方已经是鸦雀无声,倾耳静听!他一连是说了六句!这话音虽不大,却是字字如玑,如雷贯耳,醍醐灌顶!只感觉到整个栖霞山和那天空都好像都被这气势所凝滞一般,整个天地宁静的可怕,就是为了静下来,听他们论道,生怕是错过每一个字。林易甚至是感觉到这山中无数的飞鸟走兽,仿佛都是通灵一般,都悄然来到了这里,倾耳聆听!

    “这是怎么回事?”林易自己都感觉到十分惊讶!

 第二百零六章 反哺

    虽然只是一刹那的时间,林易却好像感觉是永恒一般,那时间是如此漫长,好像一生一世般,经历生死悲欢离合,酸甜苦辣,五味杂陈!

    此时突然一道红光现在天边,本是晴空万里的天空,此时突然却是出现无数白云,在那阳光的照射下,映射出七彩之色。一阵微风吹过,七彩云朵不停地飞舞着,幻化成各种各样的形状。

    云层不厚,阳光透过云层的缝隙直射下来,天上的云彩被太阳照得火一样红,像千万把闪着金光的长剑,又像金光闪闪的巨龙,在天空不停地翻滚着,形状千变万化;一会儿又自觉的排起了长队,在天空中飘动,就像铺成通往天际的七彩阶梯一样,艳丽而又壮观!

    “飞鸟来衔,七色祥云,鱼龙共舞,祥瑞尽出!竟引起如此大的天象,这是大大的吉兆啊!看来今后要尽量和他们交好!无论如何不能和这净明道交恶!”

    “太可怕,刚刚那一瞬间,虽然只是一刹那的时间,竟然控制不住自己!”

    “必须告诉五大剑仙门派,这净明道的前途绝对不可小觑!”

    “这修真界只怕今后又多了一个大势力!

    “你们错了,只怕这人是借用宝物立威

    “连个像样的山门都没有,这些弟子更是良莠不齐,甚至许多都已经年过半百,垂垂老矣,入土不远,还能求什么道!不过是借用某个不知名的宝物立威,这是江湖人的手段竟然也大言不惭地在如此多的修真者面前班门弄斧!”

    下方这些人的各人心思,林易虽然不知道。但是他知道,这开坛立教所产生如此大的天相,他已经感觉到如什么引起,竟然是那传国玉玺!

    就在他对天祈祷。昭告众人,喧声这净明道成立的那一刻,这感觉竟然是如此熟悉,如同是身居皇宫,身座金銮宝殿,发号施令。天下臣民无不拜服,甚至比这感情还是强烈!

    他感觉到这些教众弟子头上,无数紫气升起,全部都汇聚在这玉玺之中!而那些宾客来宾却是寥寥无几,甚至毫无一丝!林易已经知道这是什么,这也是那信仰之力!

    作为一派之尊和那天子一样,殊途同归,只要是有人对其权势产生信仰,尊崇,就会产生这信仰之力!林易此刻是终于明白。这净明道中弟子虽然是十分稀少,但却都是修道中人,仅这一次竟然是不弱于那免税一年所产生的信仰之力!

    看来,这信仰之力跟信仰者的精神力量也是十分相关,随着净明道实力的不断增加,这信仰之力获得的肯定是越来越高。和那为帝时所获得的信仰之力。那胜在数量多,而这胜在质量高!

    林易想到如此,真是十分兴奋!从宓妃那里,还有在那玉玺的空间内那段似梦非梦的经历,他早已知道这玉玺的不凡之处,若是能吸收足够的信仰之力,他肯定内恢复那灵器的实力!

    那些历代帝王幻象所争论的那些内容,虽然让他分不清真真假假,是是非非,但是他知道。这其中的故事肯定是不像表面是那么的简单!

    刚刚这天地异象,他知道就是这无数信仰之力疯狂涌入这玉玺之中所引起。得到这玉匣后,终于是这一对宝物团圆,重见天日,况且在那宓妃的帮助下。他终于是彻底得到了这一对宝物的承认,成为了他们所承认的主人!

    虽然他现在的修为还远远不够能催动这玉玺和玉匣,但是目前来看,只要是能为这玉玺提供源源不断、越来越多的信仰之力,这对宝物也会本能对林易进行赏赐,进行反哺!

    就是在那一瞬间,林易感觉那玉玺之中又是一道十分紫色似雾非雾的气体,涌入自己身体中,消失不见!林易知道这应该就是那玉玺的反哺!

    刚刚那一瞬间,他给这玉玺招揽了如此多的信仰之力,这玉玺的赏赐自然也不会太过吝啬!

    就在那紫色似雾非雾的气体涌入身体的一瞬间,林易只觉的欢畅无比,全身上下每个毛孔都发出愉悦的声音,那感觉飘飘欲仙,林易甚至是差点开口呻吟起来!

    紧接着,林易只感觉到全身骨骼不停地鸣响,全身上下噼里啪啦地响个不停,这骨骼仿佛是重铸一般,他不由得是内视一看,发现骨骼中原来已经是长出了一道道金线一般粗细长短不一的长线,他感到十分恐怖,再一仔细一看,原来正是那些血管所化!由于又是不经意间洗毛伐髓一次,体内这些精血已经毫无杂质,如同是母体中的胎儿一般,回归了这自然之色!林易竟然是不经意间达到了这一步!

    就是经过这短短一瞬间,林易不仅是觉得自己精神力明显提高了,甚至这全身力量都在迅速地攀升,从四十巨象之力直至这四十五巨象之力方才停滞下来!

    自从他这肉身力量到了这四十巨象之力后,就长时间的停滞,他本以为是由于自己的精神修炼太低,这才导致肉身修炼已到了瓶颈,无法提高,必须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精神修炼,这肉身修为才会提高。也就是这他必须打通这全身十处所有大窍,这肉身力量才会继续提高。

    现在看来,自己的看法是错误的,十分可笑!自己的肉身力量远没有达到这极限!只是这修炼的难度太高,给自己的假象!

    他再看看周围的姚大、白骨夫人、许逊、郭璞等人,脸上是毫无反应,没有一丝不适之感,甚至林易自己体内的巨大变化他们都没有发现。林易此时也终于是确定,这玉玺的反哺只会对他那唯一的主人!

    不过就这还是远远地不够,就在这同时,林易只感觉到头脑中如同耳鸣一般嗡嗡响个不停,片刻后终于是戛然而止,而脑海中却是多了一段信息,正是已经打通了这玉匣第一层神奇妙用!

    当初那锦鲤王李根就是用此法控制了他们五人,以弱胜强,差点是让他们死无葬身之地!

 第二百零七章 密谋

    这玉玺只是这一把钥匙,而这玉匣才是大门,有了这钥匙后,终于是打开了这第一层的大门!

    林易只觉得是脑海中已经多了一句咒语,正是控制这玉匣的大小。这玉匣内部本就是自成空间,能大能小,看来又是多了一件无往不利利器!这正是那玉匣一次性吸收到无数信仰之力后,自行激发的功能!

    想当初,在那洛河中,那锦鲤王李根只怕是也是同样如此的办法,为这玉匣祭炼了无数信仰之力后,这才是得到他的承认,激活了这最基础的功能!只可惜的是那李根一时却是有点托大了,妄想林易还没死之气就要得到这玉玺,这才让他们有机可乘!他若是一直做个缩头乌龟,隐藏起来不出来,只怕会活活地把林易等人困死在这空间内,而他们却是毫无办法,无计可施!

    只是可惜的是林易现在的精神修为太低,因此这玉匣更多的只是作为一个物理的宝物,只要是能把人引入这玉匣内,凭着这空间变大缩小,不管他是什么修为都能将他活活地挤压成肉酱。他的精神修为若是足够后,就可以控制这玉匣内的空间,让他成为一个真正可以储藏无数资源的空间宝物!

    不过即使如此,林易已经是十分满意,这此收获真不少,不过也更激化了提高自己修为的迫切愿望!

    至此开坛立教,立法三章,阐明教规教义!这几日,这栖霞山上真是热闹非凡。各种各样的论道声音是响彻云霄,振聋发聩!最重要的是,净明道如此这般做法,就等于是注册过了。成为这修真界一个合法的修真门派,终于有了参加这三江论剑的资格了。

    不几日后,这栖霞山又是恢复了平静!前来观礼的散修和一些门派,都陆续回去。周广、彭抗、盱烈、施岑、黄仁览、曾亨、时荷、陈勋、甘战等核心弟子,也陆陆续续地回到了那西山总坛和各分坛传道修炼。

    ……

    扬州是古“九州”之一,也就是大禹把天下所划分的九州之一。在当时的扬州范围相当于淮河以南的中国东南地区。《禹贡》曰:淮海惟扬州,沿于江海,达于淮泗。

    汉朝将全国划分为十三刺史部,其中的扬州刺史部的范围相当于今安徽淮河以南部分,江苏长江以南部分,上海、江西、浙江、福建全部,湖北、河南部分地区。东汉时扬州的州治位于历阳(今安徽和县)。汉献帝时,曹操将扬州州治移至寿春(今安徽寿县),后又移至合肥(今安徽合肥西北),曹魏建国后再度移至寿春;而三国时期的孙吴则将扬州的州治定在吴郡(今江苏苏州)。后先后移至京口(今江苏镇江)、建业(今江苏南京)。

    西晋灭吴后,这一南一北两个扬州合二为一,治所被定在这金陵城,也就是这原来吴国都城,后改名建邺、建康。

    因此,此时的“扬州”是一个很大很大的地域概念。属于经济落后的地区,地广人稀,比不上青、徐、豫、兖、雍、冀等北方数州。而隋朝以后的扬州,就是今天的江苏省扬州市。而此时的扬州称为广陵,为徐州广陵郡的郡治。

    而此时,随着北方气候的越来越恶劣,人口中心的南移,再加上朝廷大力推动开发下,林易相信要不了多少年,不用等到了那遥远的隋朝初年。不用经过这无数的血泪洗礼,这扬州就将成为天下最富饶,人人向往天堂之地!

    此时这扬州虽然属于现在大晋国内较为落后的一州,但其州治建邺城,也就是这前孙吴的都城。却是现在大晋数一数二的大都城!这金陵繁华之地,天下无数佳人才子向往之地。

    “陛下,你终于来了!”建邺城中,一处十分富丽堂皇的别墅内内,一群声音十分兴奋道。

    “此次是微服出访,况且京城中是还有一个天子存在,这若是让外人知道了,这只怕是天下大乱,以后不论是公开还是私下都以掌门的身份称呼我,万万不能泄露我的身份!”林易开口道。

    “是,掌门!”房中众人齐声道。

    “这一次是委屈你们了,没有让你们参加这开坛立教大会,你们以后就直属于本教掌门,不受剑、卜、药、书四位长老节制!你们可明白?”

    “忠孝为本!敬天崇道!济生度死!”

    “很好!看你们服用这洗髓丹后,这修为提高的很快,这隐逸术更是修炼的如火纯情,刚刚若不是本教十分小心,还真是难以发现你们!”

    “多谢教主赏赐!”

    “本教叫你安排的事情都做好了没有?”

    “按照掌门的要求,我南方荆扬广益宁5州共62郡,所层层刷选的童男秀女,至昨天为止,已经是全部都聚集到了建邺城。”

    “很好!一共有多少人?”

    “童男一共124人,皆是具有五行天资,秀女共有203人,其中扬州101人、荆州53人、广州21人、益州16人,交州7人、宁州5人,这其中金木水火土五行天资共各有23、24、18、26、20人”

    “不错,这江南之地果真是钟灵毓秀,扬州一地就占据南方这5州一半!”

    “按照掌教要求,他们已经全部都送到了这建邺城中的州府衙门,手下已经和扬州刺史打过招呼,以这御使刷选秀女为由,暂时是借用征调了数间公房!”

    “也不用太长时间,明天天亮就把她们送往京城,按照原来的方式,好生培养!那些没有五行天资的秀女,就地遣送回原籍吧!”

    “是!”

    “善渊和善时你们俩人留下,其他人都和这些童男秀女一起回京城洛阳吧!京城内那些皇亲国戚,有任何大的动作,都要及时送与我!你们俩人留下,继续以御史的身份和官府联系,本教这次出行,是微服私访,更不能透露出任何消息!虽然这目的都是江湖上的事情,但是万一需要官府出面,这其中的事情还需要你们俩人去打通 !”。

    “是!”

    片刻后,这座金陵城十分常见的豪华别墅又恢复了往日的宁静,仿佛从来就没有发生过任何事情!

 第二百零八章 无数春闺入梦里(上)

    东汉末年,孙权在江东积极扩张势力,于建安十六年(211年)移治秣陵,并改秣陵为建业。次年,在金陵邑的基础上修城,“用储军粮、器械”,这就是著名的石头城(又称石首城)。石头城临江控淮,恃要凭险,是东吴水军江防要塞和城防据点。

    “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宁还建业死,不止武昌居”。这是当时东吴最流行的民谣之一。以建业为中心的长江下游百姓不愿用大量的人力和物资,逆流而上供应定都武昌的东吴朝廷;所以孙权虽然于建安二十六年(公元221年)决定建都于“鄂”,将鄂县改称为“武昌”,并且于黄龙元年(公元229年)于武昌称帝,但在江东大族的强烈要求下仍旧还都建业。后主孙皓于甘露元年(公元265年)又一次执意迁意迁都武昌,结果也遭到举国上下强烈的反对,不得不再次还都建业。

    孙吴的历代帝王只所以是孜孜不倦地如此,忠心于荆州武昌这个地方,据说是因为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