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刘太医-第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专业的人;是与职工争名夺利的人。这是很多医院管理混乱的根本原因。  
医生穿着白大褂,号称白衣天使;我看着很别扭。天使是鬼神,而且穿着白衣,戴着白帽,足蹬白鞋,腰里还扎着白带子;走起路来飘飘欲仙;这是吉祥物吗?不,纯粹是一帮送葬人。晦气!因此我要求医护人员,一律穿兰衣兰裤,戴兰帽,足蹬黑布鞋;这种短打扮,又干净又利索。这就叫不能当天使,也不能当叫化子,更不能臭美。当时甘肃省卫生厅说我是羊圈里的驴粪蛋,净出怪事;怎么把白大褂,擅自换成兰衣兰裤呢?  
还有人说,你怎么如此仇恨医务人员呢?不,你不干这一行,是不知道的;医疗行业的废物太多了!美国很多医生是世袭的;中国也有医不三世,不食其药之说。但是中国大陆有多少祖传医生?许多所谓的专家都是通过考试,而当上了专家;并没有实际经验。  
博士如何?我爷爷只念了四年私塾,是中国治癌第一人;我父亲也念了四年私塾,是中医霸。最可笑的是我父亲,他不会看X光片,也不会看化验单;只是根据病人自己说的病名,去给人治病。碰上不懂的病名,就反复问病人的症状,再根据症状去考虑证候群。这时候,他用一个中指敲着桌子,皱着眉头,嘴里念念有词;而病人就目不转睛地望着他,大气也不敢出。过了一会儿,他说:“嗯,这么办!”于是病人才出了一口长气。这叫科学吗?然而病人下次再来的时候,居然痊愈了。因此有些病人把我父亲奉若神明。可笑吗?不可笑!因为他把病人治好了。我只是大学毕生,没有任何学位;我儿子却是联合国医学博士;比我怎么样?差远了!      
什么叫庸医?无论主观愿望是多么好,但是你把病人治死了,这就叫庸医。      
有人说,你儿子这么年青,就有这么高的学历。这个学历是不是走后门拿的。错了。刘家从来不看重学历,而是看重能力。自古以来,刘家的承袭人从五岁开始学习祖训,但是没有一个承袭人参加科举考试。历代官府也是不考核刘家,就允许刘家行医。因此刘家承袭人没有很高的学历。但是新中国就不行了。我五岁念私塾。老师很厉害,动不动就拿大竹板打人。后来,中国大陆取缔私塾。我改上小学,老师不打人了;于是我就厉害了,给父亲惹了不少祸。后来我上大学了,也经常脱了鞋,拿鞋底子打同学。但是学习是很用功的,初中毕业、高中毕业,我都获得了金质奖章。然而上大学只是学会了贴大字报,这是非常遗憾的。幸亏父亲教我学了中医,不然我拿着大学毕业证书,也是个废物。我儿子从五岁,就跟着我父亲学习祖训;他自己愿意考博士,谁也不阻拦。他考上博士又怎么样?还得给我当学徒,给我老老实实背古书。他背书,我听着;背错了一句,就打一竹板。这是刘家的规矩。      
学习的目的不是拿学历,而是学本事。美国不看重学历,而是看重能力,因此美国的科技很发达。但是中国大陆看重学历,就像当初看重工农兵家庭出身一样,可能又是一个误区。      
但是学校还是要办的,不过应当允许学生跳级;有能力的孩子,可以从一年级跳到三年级;14岁大学毕业生,在美国不是新鲜事。而且功课不必很深奥,要以体育锻炼为主课。因为学历只是表明你学习的经历。就像你旅游的经历一样。你不能说,去一趟美国,就是了解美国了。因此让小孩子学习一些基础知识就够了,要早一些接触实践,在实践中学习真本事。  
博士只是在书本里游来游去,没有接触多少实践。因此谁也不敢让一个刚毕业的博士军官带兵打仗,谁也不敢让一个刚毕业的博士工程师管理工厂,谁也不敢让一个刚毕业的博士医生给你手术。刘家有五百多年的实践经验;我有30多年的实践经验。因此我敢于说,我比博士高明。      
然而中国大陆却强调高学历。这是从文化大革命的知识无用论,又走向了极端。尤其是中医行业,强调高学历是可笑的。因为中医纯属经验之谈,必需强调师傅带徒弟,搞科班大拨轰是不行的。      
有些中医博士按照西医的治疗思想,开中药处方,一开就是几十味中药;我删除许多味,只保留了几味中药,交给病人。博士不愿意了,撅着嘴,嘟噜着脸子擦眼镜。我说:“你还别不高兴。如果你是我儿子,我拿竹板打你王八蛋。这叫辨证施治吗?这纯粹是开西药!你算什么东西?要哭到外边哭去。”一个小小的博士,给我甩什么脸子。有皇帝的时候,考中状元才是从六品的官;博士算多大的官?然而现在许多半文盲的官员,摇身一晃就是硕士,再转过身来就是博士。而且许多所谓的科学论文,都是胡说八道,甚至是花钱雇枪手代写。科学的腐败,也是比比皆是。不错,学中医要比西医难,我深有体会。因为学中医不仅要懂得脏腑经络,还要知道现代生理解剖;不过,如果中西医结合就是四不像了。你说中医的前途还有个好。  
中医说:“熟读王叔和,不如临症多。”刘家的规矩也是:“临症二十年。才算出师门。”也就是说,不管你看了多少年的书,只有临床20年以后,你才算是个医生。我1970年就大学毕业了;可是到了1990年,我已经是副研究员了,父亲才说我像个大夫,但是比他还差十万八千里。因此我儿子从1992年搞临床,不搞上20年,我是不承认儿子是医生的。      
⑶急性气管炎,中医古称风热犯肺。      
病人女性,1958年出生,中国对外文化委员会职员。1984年5月份结婚,7月份怀孕,8月28日发热、咳嗽、痰多色黄、两胸肋疼痛。在北京医院检查:体温摄氏38。7度,两肺呼吸音粗糙;X线胸透两下肺纹理增粗;白细胞13700/毫升,中性73%,淋巴26%;尿妊娠试验阳性。临床诊断:早孕合并急性支气管炎。怎么办?现在只能生一个孩子!如果使用西药,就很可能造成婴儿畸形,或者生产一个低智商的孩子。吃中药可能好一些,于是找中医开了点中药。没想到吃了两付汤药,病人又吐又拉;又住进了北京医院。家属要求医生只输点葡萄糖盐水,不用西药。但是病人体温上升到摄氏39。2度,咳嗽加重、两胸肋疼痛也加重。  
不能傻等着啊,还得找中医啊。于是家属找我会诊。我要求停止静脉输注葡萄糖,因为发热病人越给葡萄糖越发热,这是因为葡萄糖补充了热量。要喝药引子加味'开胃汤':生北山楂100克,广木香50克,生麻黄10克,生甘草10克。每日一剂,水煎频饮。同时每天喝六次鲤鱼汤。同时吃'和风散'。病人第二天体温就正常了,第七天血检白细胞8700/毫升,X线胸透未见异常。于是病人出院了。  
1985年4月份,病人正常分娩一个男孩子,没有畸形。1991年,孩子上学,智商很好。2000年,孩子考上了北京人大附中,口语英语是班里第一。可是从初中二年级开始,孩子就戴上了近视眼镜;据他母亲说,可能是看书太多,与怀孕期间吃中药没有关系。      
中国大陆人是非常奇怪的,在怀孕期间是不敢吃西药的,害怕中毒生产畸胎;如果不怀孕呢,是可以随便吃西药的。那么这个双重标准是谁规定的呢?是啊,你说呢!      
许多外国的化学药物大量涌进中国大陆,许多外国的垃圾食品大量涌进中国大陆,许多外国的陈旧技术大量涌进中国大陆;然而都被有些中国大陆人视若珍宝!难怪有些外国人说中国大陆人愚昧无知。但是这些中国大陆人却振振有词,说这叫现代科学!可是所谓的现代科学,却把中国大陆人害苦了。不是吗,现在大约有37%的儿童是低智商,现在大约有10%的人群出现了肝脏损害,现在大约有50%的人群是低蛋白质血症。      
⑷大叶性肺炎,中医古称肺热。      
病人男性,1964年出生,北京第十五中学学生。1990年3月份开始咳嗽,家长给他吃了一点止咳糖浆。同年4月2日早晨突然寒战、发热、厌食、出汗、胸疼、咳痰黄色;即到北京友谊医院急诊。检查:体温摄氏39。8度,急性病容,面色潮红,右下肺呼吸音低,白细胞18000/毫升,中性89%,胸部X线透视发现,右肺下叶大片高密度阴影。诊断:大叶性肺炎。收入内科病房。肌肉注射青霉素,口服阿斯匹林。  
4月4日早晨查房,病人自述胸疼加重;医生立即开了胸部拍片条子。病人到X光室等候拍片的时候,突然晕倒。马上被护士送回病房,测心率150次/分钟,测血压50/20毫米汞柱;医生诊断是中毒性休克。立即插鼻导管给氧,静脉输入低分子右旋糖酐,5%葡萄糖盐水,5%碳酸氢钠注射液;同时静脉输入600万单位青霉素,200毫克氢化可的松;另外,静脉测定中心静脉压。还有,给家长发出了'病重通知单'。  
病人是个独生子,儿子变成这个样子,可把家长吓坏了。然而更糟糕的事情还在后面。床边使用小型X光机拍片,发现病人有胸腔积液。病人的休克被纠正之后,胸腔穿刺发现积液是脓性!生理盐水灌洗之后,胸腔内注射80万单位青霉素。医生告诉家属,脓胸要反复抽脓;如果出现了慢性脓胸,还要转到外科进行肋床切开引流;将来可能留下胸膜粘连的后遗症,就是深呼吸的时候要胸疼。孩子的母亲吓得只是哭,嗓门很大;孩子的父亲只是低着头不说话。  
我的一个大学同学,也在北京友谊医院上班;恰巧去内科病房办事,听见了哭声就走了过来。看了看病人,就对家长说:“活人别让尿憋死,我给你找个中医看看!”于是把我叫去了。我以为是个肺癌,看了看病例才知道只是一个大叶性肺炎。这也需要我会诊吗?于是我告诉家长停止西医的治疗,使用三分治七分养之后就走了。过了四天,病人的父亲垂头丧气地找我来了。怎么回事呢?原来,病人的母亲认为孩子很危重,不敢让孩子停止西医的治疗,也没有使用中医方法;于是孩子又出现了急性肾功能衰竭,24小时尿量小于400毫升。      
许多病人不知道别人生病也是痛苦的,因此认为自己的疾病是最严重的;许多病人没有领教过西药的厉害,因此认为西药是最安全的;许多病人不了解医生是什么东西,因此认为医生是最可爱的。也正是因为如此,许多病人九死一生之后,不去怀疑医生的治疗方法,还是盛赞医生的高明;也正是因为如此,许多病人一步错百步歪,最后陷入不可自拔的地步;也正是因为如此,许多病人自己从前门走进医院,又从后门被人抬进火葬场。      
我是一个西医,又是一个祖传中医,干了三十多年临床;国外有亲戚当医生,国内有同学当医生;因此看到的、听到的、经历过的病例,要比一个病人知道的多得多。各种各样的病人心态,你一撅屁股,我就知道你拉什么屎。因此圣人面前,不要卖三字经。许多病人是不听劝的,要自以为是地治疗,但是我能够预测他必死无疑。然而多嘴是驴,病人死了,干我屁事。  
这个孩子得了大叶性肺炎之后,是处于厌食状态;这说明新陈代谢已经微弱了,生命之火就要熄灭了;然而西医要去治病,而不管病人的死活,那么能够保障病人活命吗?不能!这就是西医剥夺了病人的自救能力,只去治病而不去救人的毛病。一切西医不可思议的病理现像,在发挥病人的自救能力之后,都可以迎刃而解;例如,肺水肿、脓胸、胸膜粘连等。  
因此尽管病人的母亲半信半疑,但是病人已经快死了,她不得不停止西医的治疗,而采用三分治七分养;这就是目前许多中国大陆病人,病急抱中医臭脚的作风。家长给孩子喂药引子加味'开胃汤':生北山楂100克,广木香50克,生麻黄10克,生甘草10克。每日一剂,水煎频饮。同时每天给孩子喂六次鲤鱼汤。同时吃'和风散'。结果怎么样呢?一个星期之后,病人出院了;一个月之后,病人复查正常。还是那句话,病人和家属是相信医生的;但是如果庸医杀人,那么病人就会人财两空。  
真所谓:  
头疼脑热是常情,昔日宣肺症自平;  
如今大病夺人命,小疾瞎疗亦丧生。                                                                         
霍乱痢疾和食泻                      
痢疾是降结肠发炎造成的。      
话说1410年,永乐皇帝朱棣派英国公张辅,征服了南方邻国安南之后,又派尚书沐晟镇守安南。但是安南发生了大规模的霍乱流行。由于沐晟等中国守军害怕被感染,因此不敢管理政务,致使安南的局势陷于混乱。沐晟多次奏请朱棣派太医院防治,但是太医院的防治方法无效。霍乱已经蔓延到中国的南方境内。1415年,朱棣让刘纯想办法。医官们想弄几个安南的霍乱病人进行研究;可是刘纯害怕霍乱在南京流行。因此让医官们制造霍乱模型。      
中医造病能去病      
经过一年多的小规模试验,这队医官终于确定了诱发甲乙丙丁四批,每批50个犯人类似霍乱的三个步骤。  
甲批犯人:  
第一步:强迫口服石灰水,造成胃肠道的损伤,降低消化能力。  
第二步:吃米饭和蔬菜,造成营养不良。  
第三步:让犯人吃狗脊和巴豆。经过这样处理的犯人,最迟三天都出现了发热、腹泻不止等类似霍乱的症状。  
乙批犯人:  
第一步:喝'开胃汤':生北山楂四两,广木香半两。  
第二步:喝鲤鱼汤。  
第三步:让犯人吃狗脊和巴豆。经过这样处理的犯人,最迟三天都出现了腹泻不止的症状,但是不发热。  
丙批犯人:  
第一步:强迫口服石灰水,造成胃肠道的损伤,降低消化能力。  
第二步:吃米饭和蔬菜,造成营养不良。  
第三步:让这些犯人,和患了类似霍乱的甲批犯人关押在一起。最迟三天都出现了发热、腹泻不止等类似霍乱的症状。  
丁批犯人:  
第一步:喝'开胃汤':生北山楂四两,广木香半两。  
第二步:喝鲤鱼汤。  
第三步:让这些犯人,和患了类似霍乱的甲批犯人关押在一起。没有一个犯人出现发热、腹泻不止等类似霍乱的症状。  
面对甲乙丙丁四批犯人,各自出现的不同现像,刘纯认为造成类似霍乱,以及造成类似霍乱流行的根本原因,是胃气和营养问题。那么如何治疗类似霍乱呢?于是这队医官把类似霍乱的甲组犯人,再分为五个小组,每组10人;分别给予不同的处理。  
第一小组:  
第一步:喝'开胃汤':生北山楂四两,广木香半两。  
第二步:喝鲤鱼汤。  
第三步:吃清热解毒的药材黄连。  
第二小组:  
第一步:喝'开胃汤':生北山楂四两,广木香半两。  
第二步:喝鲤鱼汤。  
第三步:吃清热解毒和温中的药物'左金丸'。  
第三小组:  
第一步:喝'开胃汤':生北山楂四两,广木香半两。  
第二步:喝鲤鱼汤。  
第三步:吃'左金丸'和利尿药材猪苓。  
第四小组:  
第一步:喝'开胃汤':生北山楂四两,广木香半两。  
第二步:喝鲤鱼汤。  
第三步:吃'左金丸'、猪苓,以及止泻药材石榴皮。  
第五小组:  
第一步:喝'开胃汤':生北山楂四两,广木香半两。  
第二步:喝鲤鱼汤。  
第三步:吃'左金丸'和猪苓、石榴皮,同时吃镇吐药材代赭石。  
结果怎样呢?第五小组的效果最好,均能在7天之内,消除症状,恢复正常。  
这些试验说明霍乱属于寒湿化热证候群;治疗这个证候群应当使用清热温中的药物'左金丸'。'左金丸'出自元朝名医朱震亨,字彦修;世居江南丹溪,人称丹溪翁的著作'丹溪心法';是治疗发热腹泻的名方。该方由清热燥湿的黄连,温中散寒的吴茱萸等两味药材组成;实际上是三味药材,因为吴茱萸是用甘草水灸过的,用来缓和吴茱萸的燥烈性情。全部药材是研细加入炼蜜为丸。但是'左金丸'的药力很弱,因此虽然治疗发热腹泻有效,可是不能迅速清热止泻。  
在'左金丸'的基础上,刘纯和医官们反复加减处方,研究出一种新的药物,叫作'备急散'。主要成份是:黄连、木瓜、龙涎香、元胡、红藤、及其保密成份。'备急散'是浓缩型药物;是把药材煎煮浓缩,再加入药粉,然后烘干研细的剂型。这是金朝医学家刘完素的发明,是增加药材剂量而缩小药材体积,便于病人口服的办法;也是让部分药材迅速吸收,又让部分药材缓慢吸收,达到药力平稳发挥的方法;更是刘家为了增强药力,而促使疾病迅速痊愈的独特制药方法。  
但是能否治疗真正的霍乱呢?刘纯派这队医官带着新研制出来的'备急散'亲赴安南,先让安南布政司衙门的官兵,喝加味'开胃汤'和鲤鱼汤,吃'备急散'进行预防。  
许多安南的霍乱病人也抱着试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