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不同的生存-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聋哑小姑娘周婷婷因『药』物中毒,l岁半就沦入了冰冷、寂寞的无声世界。但8年后,也正是海伦·凯勒诞辰100周年,她在人民大会堂背出了圆周率小数点后的千位数字,成为吉尼斯世界大全的又一个奇迹创造者。婷婷3岁半时,医生告诉他爸爸周弘,目前的医学水平对婷婷这样的耳聋还无能为力。这个定论使周弘改变了求助他人的想法。〃怎么办?〃周弘在无望中千百次自问,他决定靠自己做一次顽强的冲击。好在周弘带女儿求医时,通过上海一部队医院的电针治疗,给深度耳聋的小婷婷留下了一点听力。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周弘曾企图用行为主义的刺激疗法,训练女儿开口说话,但是他失败了。生存需求迫使小婷婷与家人交流的欲望越来越强烈,于是小婷婷开始自己创编只有家人能看明白的手势。『奶』『奶』为让婷婷懂得,除了手,她的嘴也能用来提要求,表达自己的意思。所以,有一次在孙女伸手要饼干时,『奶』『奶』竟与婷婷僵持了40多分钟,4岁的婷婷从困『惑』到大怒,被说得无可奈何。『奶』『奶』强忍着心酸。硬等着孙女醒悟,突然间奇迹出现了,婷婷口中发出了含混不清的要饼干的声音。『奶』『奶』惊喜得老泪纵横,马上满足了孙女的要求,就在得到饼干的这一刻,婷婷发现了自己还有一条与人沟通的路。她在发声后拿到饼干的过程里,明白了别人的嘴一动一动的,是在传递一种信息,自己也可以用这个方法。

    从此,生命的冲动促使婷婷不断地启动自己的发声系统,学说词句,连梦里也在说话。听力残疾使婷婷每学一个字都很费力,周弘绞尽脑汁创出一条避弱就强的办法,他想到汉字的象形特点,决定转用婷婷健康的视觉,把传统的教育聋童的方法改为视字……汉字联想。当婷婷看着月亮时,周弘就教她写〃月亮〃;婷婷笑的时候,就写〃笑〃字给她看,很快,婷婷已学会了300个字。遇到抽象的词,周弘便抓机会触情施教。一次周弘带婷婷上火车站送妈妈,婷婷舍不得妈妈,流着泪追着开动的火车跑。这时,周弘在手上给婷婷写出〃依依不舍〃四个字,这让婷婷永远记住了透过泪水看到的这个深情的符号。全家人非常珍惜婷婷来之不易的学习兴趣和信心,婷婷则一直在鼓励声中边玩边学,边做边学。就这样,她在6岁前已认识了2000个字,而且阅读和理解力远远超出同龄孩子。

    周弘决定让婷婷上正常人的小学,为此,他常常翻阅古今中外的教育书籍。他读到有关记数字是训练记忆力的好方法,这样,就引发了让婷婷背圆周率的念头。这时的周弘已习惯于走陌生的路,习惯于创新。他模拟圆周率小数点后的1000位数字的顺序发音,给婷婷讲了一个又一个滑稽可笑的小故事,有时颇往前讲,和婷婷比赛谁能背下故事里的每一句话。结果,在游戏中,婷婷以每天记住百位数字的速度,10天里成功地背出了千位小数的圆周率,记忆力迅速提高了。这样的教法使婷婷从小学一年级跳到三年级,又从四年级跃入六年级,五年级全年的英语课程婷婷仅用15天就补上了。小学毕业时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南京27中。此时的周弘在开发女儿潜能的路上不仅走上坦途,而且游刃有余了。他觉得婷婷的注意力、想象力、观察力、思维力还不够强,他希望婷婷能有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能有良好的创造能力。

    1987年12月下旬的一个黄昏,父女俩亲眼见到一个圆碟状的不明飞行物掠过天空,这一下触动了婷婷对宇宙的无限向往。午饭时,婷婷神秘地讲出了第一个太空里的故事,周弘连忙放下饭碗速记下来。从此婷婷开始了科幻小说的写作,一发而不可收。10岁生日那天,婷婷出版了6万字的幻想小说集。

    聋哑小姑娘周婷婷是很不幸的,才二岁就沦入了冰冷、寂寞的无声世界,可天『性』不向命运低头的她,硬是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独特的人生的康庄大道。

    

不同的生存 第五种孤独型

    孤独型『性』格的人往往是喜欢独处,因其『性』格的内向,使得这种类型的人不善交际,对事业任劳任怨,通常孤独型人都是敬业的类型。

    孤独型『性』格的人是自我实现型、艺术型、自由型。自我实现型通过探求真理实现自己的价值,在职业的选择上适合从事各学科的研究工作,以及新闻出版业的编辑。他们单独工作效率会更高,而不宜强求他们与人合作。对公务员队伍中的部分工作,以及银行职员等金融业务工作也会胜任。艺术型是通过艺术创作实现其价值,可以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创作满意的艺术品、画家、美术设计工作者属于这类人。自由型则是在集体中承担财会、保管员、保密室等有限责任,在奉献中体现自己的价值。

    一、孤独巨人……爱因斯坦

    『性』格孤独的爱因斯坦是20世纪世界上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他站在人类科学巅峰上默默无闻的耕耘,人们可以从不同的层面理解、解说爱因斯坦,但他本人却认为自己是个〃孤独的旅行者〃。如果从这个『性』格层面去了解爱因斯坦,也许会对这位伟大的科学家有新的认识。

    爱因斯坦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也是有史以来最杰出的知识分子。人们对这位伟大科学家的赞誉发自内心,出于景仰,因而无论对他的赞美出自什么样的角度,都是能让人接受的。

    20世纪人类科学界有两个现在尚无人能够超越的伟人,一个是社会科学家弗洛伊德,他为人类贡献了精神分析学说,把人类对自我的认识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层面;另一个是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他提出的相对论不但为当代物理学开创了一条新路,开辟了物理学的新纪元,而且还改变了人类对宇宙的重新认识。人称他的相对论是〃爱因斯坦的万有引力定律〃。不错,从20世纪初叶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以来,还没有哪位科学家的成就能够与之相媲美。

    即便是新世纪的到来,这一认识也没有过时。弗洛伊德和爱因斯坦都是犹太人。犹太民族在人类历史上曾多灾多难,但却出现了一大批促进人类进步的巨人,马克思、弗洛伊德和爱因斯坦是对人类文明史产生过重大影响的三位犹太人,不管是谁,从任何角度去评价科学家对人类历史的贡献,似乎都无法绕过爱因斯坦。《简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这样评价爱因斯坦:〃爱因斯坦的一生,在人类对宇宙认识的贡献上是无与匹敌的,已被确认为整个人类历史上的科学巨人。〃

    爱因斯坦不但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更是一位富有哲学头脑的杰出思想家。与许许多多著名的科学家一样,爱因斯坦还是一位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伟大学者。爱因斯坦先后在20世纪有重大政治旋涡的德国和美国居住、生活。他亲身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由于他是犹太人,哪怕他已经是享誉全球的科学家,也难逃遭希特勒纳粹迫害和通缉,这一切为他的命运增添了几分坎坷和不幸。

    用伟大、著名来形容爱因斯坦,丝毫不过分,他的科学理论高深莫测,因此对于爱因斯坦也很难全面认识,和许许多多科学家一样,在大多数人看来,爱因斯坦有许多常人不能理解或解释的怪癖。比如,这位聪明绝顶的科学家不修边幅,差不多人尽皆知。即便是他获得诺贝尔奖金之后,仍然不加修饰,头发蓬『乱』,以至来求见他的年轻人不敢相信眼前这位就是大名鼎鼎的爱因斯坦。他还经常忘记带钥匙,甚至在结婚当天晚上,他带新娘回去还不得不喊房东老太太开门。移居美国后,爱因斯坦的生活境况改变了许多,但从装束上,谁也看不出他就是改变科学命运的最伟大的科学家。他总是穿着一件灰『色』的『毛』线衣,衣领上别着一支钢笔,就连会见罗斯福总统时,也不穿袜子。但是,这一简单的、在别人眼中甚至是可笑的生活习惯不能说明这位伟大科学家丰富、深邃的思想内涵,也不能说明他的独立人格,更不是爱因斯坦『性』格孤僻的表现。有个『性』的科学家才是真正的科学家。

    爱因斯坦在科学事业上的投入,并不是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只知科学研究,而对其他事情一无所知。爱因斯坦能拉一手出『色』的小提琴,对音乐有较高的鉴赏能力。爱因斯坦曾经说过:〃这个世界可以由音乐的音符组成,也可以由数学的公式组成。〃这句话反映了一个高深莫测的科学家对世界和音乐之间关系的理解,也已达到了常人无法企及的高度。在爱因斯坦看来,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切实可行的因素之一,而音乐对培养人的想象力又是有直接帮助的。这便是科学和艺术之间的互补关系。这是一个高深的科学家、艺术家对科学和艺术的认识。

    尤其是爱因斯坦在科学研究陷入困境时,他总会暂时把研究工作停下来,拉上一段优美的曲子,使自己的身心浸在美妙和谐的旋律中,并在其中开启自己的思路,音乐的功能和作用已经不仅仅是放松和休闲消遣,更是一种完美和谐的境界。与倾全部精力献身科学研究一样,爱因斯坦一生都对西方古典音乐痴『迷』不已。可以说,爱因斯坦同时具备了科学家、艺术家的天赋,只不过是二者中他选择了科学。爱因斯坦从不对音乐发表任何议论,他用心灵感受音乐。他以科学家深邃的目光观察音乐,理解音乐,把物理学和音乐同样看成美的音符,这是常人所无法进入的崇高境界。

    然而,爱因斯坦毕竟是一位科学大师,在痴『迷』科学、痴『迷』音乐的同时,一点也没有忘记自己的社会责任感。他虽然不参与社会政治活动,但这并不意味着对人生、社会漠不关心,相反,爱因斯坦对人生、社会一直抱有强烈的责任感。他把享乐、安逸称为〃猪栏理想〃,认为追求财产、虚荣、奢侈是可耻的。但是,爱因斯坦发现自己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同他自己与社会、与他人接触的冷漠形成了反差。用他自己的话说是〃两者总是形成古怪的对照。〃因此,爱因斯坦遗憾地称自己是〃孤独的旅行者〃。

    爱因斯坦的确有与众不同的『性』格特征、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这似乎能与他取得与众不同的伟大成就联系在一起。其中,最值得让人体会的就是爱因斯坦的孤独。值得注意的是:孤独与孤僻不是一回事,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把孤独和苦闷联系在一起。其实,对那些取得伟大成就、名扬四海的科学家来说。孤独已不再是一种个『性』。而是一种境界……他人难以理喻的境界。大发明家爱迪生曾说过:〃孤独创造完美,混『乱』制造麻烦。〃结合爱因斯坦的孤独个『性』以及他在科学上创造的完美,用爱迪生的这句话来形容爱因斯坦再恰当不过了。

    如果将孤独作为一个哲学命题来研究,那么就应该知道,哲学道德是研究人的学问,可以帮助解说人生。认识人生,认识自我,实现自我。因此,可以说孤独与人类紧密相伴,有人类生活,必然有孤独存在。孤独是人生的一种现象,更是一种难以达到的境界。孤独境界的实现,常常是自我的实现。不论是科学家,还是艺术家,当经过了一场孤军奋战之后,取得成功,站在自己所从事研究的学科领域的至高点时,成为惟一时,自然而然会产生一种别人体会不到的孤独,因为这个至高点上只有自己一个人。过程是孤独的,结果也是孤独的。尤其是科学家所从事的事业多属尖端科研,能为科学家理解已经不是易事,再找其他〃有共同语言〃者基本上是不可能的。这便决定了科学家在追求自己的科研事业时,总不免要与孤独相伴。受因斯坦的孤独,是『性』格上的孤独,因为他并不是离君索居者,他有家庭,有孩子,有自己的朋友圈,有自己的追求,所以说理解他的孤独一定要认识他『性』格上的孤独。

    爱因斯坦『性』格孤独。即使他的孤独与外界发生冲突时,他也以沉默作出回答。他对孤独的解释是很深刻的,不仅仅停留在表面。他认为,一个真正的科学家都是『性』格孤独的人。他进一步解释说,一个有修养的人总是渴望个人生活进入客观知觉和思维世界。这好像居住在喧嚣嘈杂的大都市里的人,渴望到大自然里寻找一份宁静、清新的道理是一样的。爱因斯坦的孤独充满了哲理『性』,已经上升到了超越现实和感官世界的程度。因此,爱因斯坦从未因自己『性』格上的孤独感到不安,因为他从心底里厌恶尘世间的欲望和纷争,只有摆脱欲望和纷争,科学家才能在自己的领域内找到自我,找到真正的自由。而科学家所应当进入的客观知觉世界,恰恰是无人问津的未知世界。

    爱因斯坦爱好音乐,献身科学,在两个领域内都有超人的天赋。如果我们从『性』格的角度去剖析他,就可以看出,当爱因斯坦陶醉于美妙的音乐旋律时,他实际上是在独自品尝音乐给他带来的无限愉悦和美感。而他在科学领域突破『性』的成就,也几乎是在没有他人任何帮助的情况下取得的,由此看来,他不但是物理学王国里〃孤独的旅行者〃,还是一位〃独行侠〃,〃天马行空,独往独来〃。需要我们说明的是,即使追求和固守孤独,也决不意味着爱因斯坦与他人〃老死不相往来〃。他有自己的朋友,有时也和朋友聚会。

    『性』格的形成与遗传有关,更与成长环境有关。爱因斯坦生于乌尔姆,长在慕尼黑。在那里度过了14年的时光,这是他一生中充满幸福、安宁、温暖的一段时光。虽然双亲为了自己的小本生意惨淡经营,但慕尼黑的人文环境、自然环境却启迪了爱因斯坦幼小的心灵。他的父亲天生浪漫,常带家人外出郊游,领略大自然的美好,陶冶情『操』。一个人少年时代成长的经历,往往对后来的成长产生重要影响,在慕尼黑的生活经历对爱因斯坦的影响是很深刻的。城市的喧闹与嘈杂与大自然的静谧形成鲜明的对比,后者深深吸引着年幼的爱因斯坦,使他陶醉,使他沉思,并逐步养成了独自思考、独自研究的习惯,以至成为他日后一成不变的生活、科学研究的模式。也是在慕尼黑,爱因斯坦养成了与自己年龄极不相称的孤独。但即使是幼年时代,爱因斯坦也没有因孤独而产生痛苦和困『惑』,反倒觉得在这种孤独中能够获得人格的自由。从这时候,不管是在什么环境下,爱因斯坦都以孤独相伴,从不刻意随波逐流〃随大流〃。因此,爱因斯坦的孤独『性』格,实际上是独立个『性』、独立思维的再现,是他人生观的主要内涵。

    如果单从孤独的个『性』去解释爱因斯坦的成功和伟大是欠缺的,在人类征服科学高峰的征途中,每一个成功者,都具备了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毅力,这是成功的前提。当然爱因斯坦也同样如此,他有为科学献身的精神,也有不成功不罢休的毅力,但这一切与孤独的个『性』并没产生非此即彼的选择,更不是对立的,孤独铸就了爱因斯坦独立的个『性』,正在这样的个『性』驱动下,爱因斯坦才始终如一,不断探索,孜孜以求,终于获得了成功。

    爱因斯坦在学生时代不是一个很优秀的学生,学习成绩也很一般。但是,爱因斯坦并没有虚度光阴,他把多数时间都花在了理论物理学上。与所有伟大的科学家一样,青年时代的爱因斯坦经历过艰苦卓绝的生活磨炼。在瑞士苏黎世工业大学读书期间,他租的小屋到处都摆满书,他把读书视为生命的第一需要,直到饥肠辘辘,实在无法忍受时,才胡『乱』吃点儿东西。有时,他干脆三餐合成两顿饭。由于他父亲的生意不景气,他是在几个舅舅的接济下完成学业的。1900年,爱因斯坦终于以比较优异的成绩拿到了毕业文凭,但结果却是失业的考验。几经波折,他在伯尔尼专利局找到了一份工作,8小时以外的全部时间,爱因斯坦都沉醉在他的物理学研究里。他很勤奋、很发奋,也很艰难。这种艰难有生活上的拮据,更多的是他主观努力很难克服的重重困难。他没有名师指点,缺少最基本的图书资料,与他终日相伴的只有那份孤独……孤军奋战的勇气和实践。

    爱因斯坦『性』格孤独,取得的成就也孤独,一个默默无闻的专利小局职员,获得了190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相对论(狭义相对论)问世了,爱因斯坦开创了物理学的新纪元。相对论是迄今为止物理学发展史的第三次革命的主要内容之一。第一次是由牛顿完成的,他创立了牛顿力学;第二次是由法拉第、麦克斯维完成的,他们创立了电磁场理论;而量子力学和相对论则是第三次革命。

    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主要涉及质量和运动、质量和能量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一复杂而高深的理论,爱因斯坦用他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