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巧处世妙办事:做人做事的糊涂艺术-第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碗,没有我你们都要饿死〃,要不然就是说这些客服人员服务不好,他的客户向他投诉等。客服人员对他说的话置之不理,但是却通过行动来与他对抗。
  后来,凡是小孟的客户打来的电话,客户服务人员都一拖再拖。最后,这些客户打电话给小孟,并把怒火发到他的身上。由于后继服务不到位,小孟的续单率非常低,原来的客户也都让其他业务员抢走了。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一个员工的成功肯定有他自己的因素,但绝对不能脱离开企业团队的配合。如果没有强大的团队作为支撑,再有能力的业务员也不可能把销售工作做好。
  无论做什么事情,如果认为这个事情没有了自己就一定不会成功,那么你就会有一种骄矜之气。在团队角色问题中,团队中一定有一件事情是你最擅长的。也许在这件事情的操作过程中,你是主要力量,但并不代表没有了你就不行。
  赵本山的小品中有一句话:〃地球就得围着你转,你是太阳呀?〃你必须清楚,这个世界上少了谁都一样。伟人都会成为历史,更何况我们呢?
  一个想真正有所作为的人,就不要把功名利禄看得太重,而应抱着淡然一笑的态度。曾国藩在他率领的〃曾家军〃攻破南京,平定了太平天国,立下赫赫战功之际,马上给他的弟弟曾国荃寄去一封信,信中附了一首诗:〃左列钟铭右读书,人间随处有乘除;低头一拜屠羊说,万事浮云过太虚。〃诗中告诫他的弟弟,千万不能因此而骄傲自大,越有功劳越得低头做人。
  诗中屠羊说的典故,出自庄子的《让王篇》。屠羊说是楚国的一个屠夫,曾跟着遇难的楚昭王逃亡。在流浪途中,昭王的衣食住行,都是他帮忙解决的。后来楚昭王复国,昭王派大臣去问屠羊说希望做什么官。屠羊说答复道:楚王失去了他的故国,我也跟着失去了卖羊肉的摊位,现在楚王恢复了国土,我也恢复了我的羊肉摊,生意依旧红火,还要什么赏赐呢?
  昭王过意不去,再下命令,一定要屠羊说领赏。于是屠羊说更进一步说,这次楚国失败,不是我的过错,所以我没有请罪杀了我。现在复国了,也不是我的功劳,所以也不能领赏。我文武知识和本领都不行,只是因为逃难时偶然跟国王在一起,如果国王因为这件事要召见我,是一件违背政体的事,我不愿意天下人来讥笑楚国没有法制。
  楚昭王听了这番理论,更觉得这个羊肉摊老板非等闲之辈,于是派了一个更大的官去请屠羊说来,并表示要任命他为三公。可他仍不吃那一套,死活不肯来,并说:我很清楚,官做到三公已是到顶了,比我整天守着羊肉摊不知要高贵多少倍。那优厚的俸禄,比我靠杀几头羊赚点小钱,要丰厚多少倍。这是君王对我这无功之人的厚爱。我怎么可以因为自己贪图高官厚禄,使我的君主得一个滥行奖赏的恶名呢?因此,我绝对不能接受三公职位,我还是摆我的羊肉摊更心安理得。
  谁不想拥有豪宅美服,拥有万贯家财?谁不想功成名就,受人尊敬与赞扬?但面对突然从天而降的荣华富贵,屠羊说没有忘乎所以,没有得意忘形,而是保持了一种难得的平常心,不仅体现了〃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的老庄精神,而且也是某种程度的自我保护。因为突然降临的好运,固然让人欣喜激动,但也可能潜伏着祸害,所谓乐极生悲,福盛转祸,让人难以心头踏实,所以中国历来有〃惜福〃之说。
  曾国藩引用这个典故,是对他的弟弟的警告。他语重心长地教诲他的弟弟,要看淡人世间的名利,知悉〃随处有乘除〃。这就像《红楼梦》中的荣国府在元妃省亲时,是何等排场显赫,大观园里的锦绣繁华,无所不用其极。其烈火烹油之势赫然冲天,可是不久就应了元妃的话,有权有势不可使尽,金山银山也有挥霍净尽的一天。他们不懂谦和韬晦,骄伐太过,结果举府被查抄,家道一落千丈。而〃万事浮云过太虚〃,就是说荣誉也好,毁谤也好,都不过是蓝天上的一片浮云,一忽儿就要被风吹散,成为过去的。澄湛的蓝天,依然是澄清碧蓝的。他深知,当时的环境对他们兄弟二人极为不利,朝廷内外,说他们坏话的人很多很多,他不能不明哲保身,收敛避祸。
  曾国藩的这番话同时也说明,即使一个人功成名就了,即使成名成家了,也要谦和礼让。一方面,名是相对的,满招损,谦受益;另一方面,如果你居功自傲,狂妄自大,别人也会不理你那一套。王阳明曾说:〃今人病痛,大抵只是傲。千罪百恶,皆从傲上来,傲则自高自是,不肯屈下人。故为子而傲必不能孝,为弟而傲必不能悌,为臣而傲必不能忠。〃因此,猖狂必须善于忍,否则害人害己。如何忍傲忍狂?王阳明认为:猖狂、傲慢的反面是谦,谦逊是对症之药,真正的谦虚不是表面的恭敬,外貌的卑逊,而是发自内心地认识到猖狂之害,发自内心的谦和,常常能发现自己不如别人的地方,并能自我克制,懂得进退,虚心接受别人的批评,待人以礼。不自是,不居功,择善而从,自反自省。
                  
第43节:不可居功自傲(2)
  俗话说〃满招损,谦受益〃,才华出众而又喜欢自我夸耀的人,必然会招致他人的反感,暗中吃大亏而不自知。有锋芒也有魄力,在特定的场合显示一下自己的锋芒,是很有必要的,但是如果太过,不仅会刺伤别人,也会损伤自己。做大事的人,过分外露自己的才能,只会招致别人的嫉妒,导致自己的失败,无法达到事业的成功,更有甚者,不仅因此失去了政治前途,还累及身家性命,所以有才华要含而不露,对他人不可过于耿直地指责和批评。
  如果一个人骄傲自满,狂妄自大,道德不修,即便是亲近的人也会厌恶他,离他远去。古代像禹、汤这样道德高尚的人,尚怀自满招损的恐惧,那么普通人更应该克制自己的狂妄、自满之心。
  人生处在顺境和得意时,最容易得意忘形,滋生败象,乐极生悲,看过电影《特洛伊》的人,想必都会记得特洛伊王国是怎样被毁灭的。特洛伊人与入侵的希腊联军作战,双方互有胜负,后来联军中有人献技,假装全部撤退,留下一匹大木马,并将勇士藏在马腹内,其他的主力部队则躲在附近。特洛伊人望着远去的舰队,以为敌人真的撤退了,于是将木马拖入城内,歌舞狂欢,饮酒作乐。就在他们进入梦香之时,木马中的敌人纷纷跳出,打开城门,里应外合,于是特洛伊灭亡了。
  这个故事给我们的教训有两点:一是得意时不要高兴得太早,否则失意马上就到。二是失败也莫生气,危机即转机,失败后面可能就是成功,遇到挫折时,要咬紧牙关,坚韧自强,逆境即将过去,雨过天睛,前程一片光明。工作中,有些人因为顺境连连而愈感欣慰,愉悦之情不时流露于脸上,然而,不能光是高兴,应该想想怎么才能维持好运,永葆成功。希腊著名的雄辩家戴摩斯说:〃维持幸福,远比得到幸福困难。〃同样的道理,好业绩来得不易,但更难得的是如何保持好业绩。在你成功之时,你最多只能高兴5分钟,因为你若不努力,第6分钟就会有人赶上你,甚至超过你。
  因此,当你被上司提升或嘉奖的时候,如果你常常会自鸣得意,那你就要好好学一番涵养的功夫,把你那因升迁而引起的过度兴奋压下去,因为在你没有达到心中既定的伟大目标之前,中途的一些升迁,真可说是微乎其微的小事。也许你在实行一个计划时,一着手就大受他人夸奖,但你必须对他们的夸奖一笑置之,仍旧埋头苦干,直到隐藏在心目中的大目标完成为止。那时人家对你的惊叹,将远非起初的夸奖所能及。
  美国汽车大王福特曾说:〃一个人如果自以为有了许多成就就止步不前,那么他的失败就在眼前了。许多人一开始就奋斗得十分起劲,但前途稍露光明后,便自鸣得意起来,于是失败立刻接踵而来。〃
  一个人是否伟大,是可以从他对自己的成就所持的态度看出来的。因此,即使你的运气极好,也莫要得意忘形,积累你的成就,作为你更上一层楼的阶梯吧。
  得意时最不易避免的是炫耀,失意时最不该学会的是抱怨;在得意时最忌讳的是把握不住的〃四面开花〃,失意时最需要的是〃换一条路走走〃。其实,得意不一定就是得到,失意也并非就是失败。因此,当失意的半面墙壁坍塌时,要紧的是最先护卫住你人格的完整。
  得意时要大智大勇,失意时要大智若愚。得意时,最容易失去的是真情,失意时最容易失去的是锐气;得意时你可能最看不清楚的是自己,失意时你最能看清楚的一定是自己;得意时别忘了友爱,失意时别忘了坚忍;得意时最不能伤害的是别人的一颗寂寞的心,失意时最不能伤害的是自己的一颗正直的心。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得意都应该有得意的豁达,失意都应该有失意的人格。
                  
第44节:不要与同事争功
  不要与同事争功
  同事,顾名思义,就是一起做事的人。人之所以成为同事,就是为了完成共同的事,假如事情完成得不好,那叫事故;事情完成得好,就成为了事业。可见,同事对一个人是多么重要。古龙说:世界上最好的东西是一块银子。对大部分现代人来说,世界上最好的东西是一个好同事,比一个好同事更好的东西是一群好同事。
  毫不夸张地说,遇到一个好同事比娶个好太太或嫁个好老公更重要。很多成就事业的伟人婚姻并不美满,但他们无一例外都有好同事。刘备可以没有孙夫人,但若没有诸葛亮,想三分天下有其一无异于白日做梦;约克在曼联威风得不行,因为他身后有贝克汉姆、吉格斯的强大火力支持,还是这个约克,一回到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国家队就碌碌无为,没别的,就是因为孤掌难鸣。当天才遇到天才,互相切磋砥砺,就会放射出更耀眼的光芒。即使是庸才遇到庸才,只要互相取长补短,同样能如虎添翼,所谓〃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优秀的同事就像撑杆,让你跃过不可能的高度,就像3D加速卡,让你事业的画面更加生动流畅。
  因此,同事的帮助决不是可有可无的。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良好的同事关系是事业不可缺少的根据地。经营不好根据地,向外发展纯粹是奢谈。很难想像一个在同事中间孤立无援的人,能够把工作做得出色,得人心者得天下,得同事者得事业。
  而当自己所在部门取得了成绩,公司论功行赏之际,也不要过分为自己评功争好,要低调、礼让,更不要因此而与上司、同事发生争执或其他不愉快的事。
  去年5月,许沫应聘到汉口某医药公司做企划。他虽初来乍到,但因策划经验丰富,很受总经理赏识,所以薪水定得较高,这让策划部主管李祥心有不甘。工作中,李祥总是有意刁难许沫,并将本该自己做的工作丢给他:〃许沫,这个策划案你先做一下。〃因此,许沫案头的工作总是部门里最多的。对许沫做好的策划案,李祥稍做修改后便交到总经理那里,并单署自己的名字。
  由许沫代做的好几个策划,都受到了总经理的好评。看着李祥得意的样子,不少以前妒忌许沫薪水过高的同事,也开始为他打抱不平了:〃你也太老实了,他明摆着是在抢你的功!〃许沫只是笑笑:〃也许他是在考验我呢?这也是一种锻炼嘛。〃几个月下来,许沫的低调作风反为他赢得了好人缘。
  不久,李祥正在斟酌许沫的策划案,总经理到策划部视察工作,李祥便说:〃他做的策划有些地方不行,我帮他看看。〃总经理翻看了一下,说:〃我觉得很不错,要不你交一份更好的给我?〃说完一脸严肃地走开了。
  随后,许沫就取代李祥升任了策划部主管,总经理告诉他:〃你们的策划风格我很了解。我早就看出李祥的不少策划案是你原创的,但你低调处世的态度,我很欣赏。〃
  因此,在职场上,尤其需要以宽容、礼让为核心的3C精神。所谓3C,指的是Courtesy,Caring,Charming,意思是〃以礼相待,以诚待人,以德服人〃。在职场上、办公室中,这三者缺一不可。同事之间,如果能够做到礼貌与关爱,真诚地关心以及尊重他人,相应地也会得到他人的尊重与谅解。
  有的同事辛勤工作几十年后面临着退休;还有的同事初涉工作岗位或从外地、外单位刚刚调来,对他们你同样要格外尊敬。如果你在他即将退休之际便表现出人走茶凉之意,那么,他可能会因为你对他的不敬而发泄心中的不平,进而损害你的形象。而对初来单位的新同事,你也不可欺生,要像对别的同事一样尊重他,否则,他会因为你对他的欺生而嫉恨你,给你今后的同事关系埋下危险的病根。
                  
第45节:没人喜欢听你发号施令(1)
  因此,要尽量跟每一位同事都保持友好的关系,尽量不被人误认为你是属于哪个小圈子的人,因为这会无意中缩窄了你的人际网络,对你没多少好处。要尽可能跟不同的人打交道,尽量避免牵涉入办公室政治或斗争,不搬弄是非,这样自然能获取到别人的信任和好感。
  没人喜欢听你发号施令
  人们都在想着如何才能成功,成功以后如何、如何!那么成功以后就可以高高在上、不可一视吗?可以命令任何人去做任何事情吗?
  真正成功后我们就会发现,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只是普通的一员。不是黑社会老大,更不是万人之上的那一人,其实,没有人愿意俯首帖耳地听我们的命令。即使我们已经坐在某一个高位上,请相信一点,我们的手下,对我们也只是表面上的服从。有的甚至连这一点都做不到,让我们很没面子。
  请看看下面这位工程师的亲历:
  有一位著名的工程师,工作非常努力,但脾气非常暴燥。他对手下做活的人非常严厉,哪怕他们做错一点事情,他都会把这些工人骂个狗血喷头。大家当然都不喜欢这个工程师,职工们几乎每天都在咒他,快一点死掉。
  这天,工程师来到工地上检查。他发现工地上,居然有三分之二的工人没有戴安全帽。
  〃你们这些蠢猪,赶紧都把安全帽给我带上!〃工程师对着那些正在干活的工人,生气地大骂道。
  〃要知道,不戴安全帽有多么的危险吗?全部都给我戴上!〃工程师看着这些工人们,一边戴帽一边很不情愿的样子,实在是想不明白,为什么他们不愿意戴安全帽。难道,他们不重视自己的生命吗?还是不懂戴安全帽的重要性?这些,显而易见都不是,真不知是为什么!看着工人们都戴上安全帽后,工程师走开了。
  故事还没有就此结束,工程师刚一走开,工人们就大骂工程师,大多数人又都把帽摘下来,丢在了一旁。
  因为,工人们不喜欢这位著名的工程师,所以,大家干活都不卖力气。以至于,工程师的业绩渐渐开始下降。没办法,为了自己的声誉,工程师只好去请教了一位心理医生,心理医生教给了工程师一个新的办法。
  这天,工程师又看到工地上有很多人没戴安全帽,他走过去问这些工人。安全帽是不是戴着不舒服啊?尺寸是不是不合适啊?为什么大家都不喜欢戴呢?并且很关心地提醒工人戴安全帽的重要性,然后还把帽子给工人戴上,边戴边问哪里不舒服吗?
  这次的效果,居然比上次好多了!工人们全都高高兴兴地把帽子戴上了。后来,工程师在对待工人的其他事情上,也运用了心理医生教他的办法,工程师的业绩居然比先前飞升了一半!
  从这个故事当中,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人们〃自愿为你做事情〃和〃被动为你做事情〃,最后结果的反差是很大的。
  这位工程师后来终于懂得弯下腰,真正去关心那些工人,且把这种关心很好地表达出来,而不是一副高高在上、只会发号命令的官员了。更值得注意的是,这位工程师还亲切地问,工人的安全帽是否合适?舒不舒服?这使大家都感到为他工作是一件很愉快的事。
  一个人无论在怎样的高位,都应懂得如何谦虚地从高位上走下来,真正去关心他人的情况和感受,这样,不仅工作会更顺利,也能得到他人更好的回报。
                  
第46节:没人喜欢听你发号施令(2)
  有个学生是骑着自行车上学的,这天,他为了自己方便,顺手把自行车停在一条通道上,挡住了别人的去路。
  正好有一位刚上完课的老师要从这条通道过,却被面前的自行车挡住了去路。老师怒气冲冲地重新回到教室,问道:〃是谁把车子放在过道上了?〃
  〃是我!老师!〃那个学生站了起来。〃马上把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