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劳埃德船级社检验的工业项目很多,小到一个小小的机械零件,大到一个大综合工程。近年来,该社在核电方面的检验工作发展很快,迄今已检验了全世界85个核电站或它们的有关设施。
近海服务是劳埃德船级社近20多年来开发的一个新服务项目,但发展很快,生意兴隆,其服务范围也正逐步扩大。
此外,劳埃德船级社利用其遍于全球的办事处和检验员,广为收集整理情报,每年出版一本《劳埃德船舶年鉴》,刊载全世界100号以上的商船的详细情况及其检验情况。每年还同时出版三本所谓的〃伴侣读物〃,即船东、造船厂及近海设施年鉴。近年来,该社还与伦敦劳埃德保险协会的劳埃德出版社合作,创办了一家合资信息公司,将两家收集到的有关信息或编印成册,或制成录间录像带,或通过一个叫〃海上信息库〃的电脑索系统广为销售,收入颇丰。
据英国有关方面的统计,劳埃德船级在1991年的净收入为3300万英镑,跻身于伦敦金融城10多家〃收入大户〃之列。
劳埃德船舶公司之所以能达到今天这样的成功,关键在于其有专业标准、全方位、细致、周到、而且迅速的服务,这对于任何一个服务『性』企业都是致关主要的。优质的服务,高额的回报
如果你在英国,那么你一定乘坐过英航的飞机,因为它是英国最大的航空公司。
英国航空公司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也是名声最大的航空公司之一,然而它的第一次行使民用航后使命的是一架经过改装过的dh4a单引擎轰炸机,它的第一批乘客是两名男士及一批西霜和十几只将成为法国大饭店名菜的松鸡。但目前英航拥有200多架各种型号的客机,定期飞往欧洲、中东、远东、大洋洲、南非、东非、北美和南美等72个国家和地区的148个航空港,航线总长54万多公里。在英国国内,项航有定期班机飞行本土16个城市,每周航班多达1050架次。
可是,在本世纪80年代初,因为在他们的服务词典中没有顾客这两个字,使得国营的英国航空公司在国际民航业中的名声却一落千丈,年亏损额高达2亿美元。在名誉及财政上都面临夏产的危险。
在80年化初英航国内航线上,在一个多小时的飞行作中,几乎没有任何服务。有的旅客问航空小姐为什么没有这些服务,得到的是冷冰冰的回答:〃对不起,先生,这是国内航线。公司的政策就是这样规定的。〃当时,有些旅客就很不满意,抱怨说英航比香港国泰等航空公司的服务态度差远了。然而到了80年代后期,这种情况却大为改观,旅客们都有宾到如归的感觉。此时,英航已旧貌换新颜,成为世界上最赢得和最有声誉的航空公司之一了。
1981年,为了改变英航每况愈下的一团糟局面,当时的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力排众,任命资深的英国工业家约翰·金担任英国航空公司的董事长。金上任伊始,就立即着手改变旧的管理方式,大刀阔斧地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他首先削减公司员工。紧接着,他斩断了一引进没什么作用的老关系户的业务联系,与一些有作为的公司建立了联系。他采取的另一个重要措施就是在1983年任命了经验丰富的销售专家柯林·马歇尔担任公司的总经理。
马歇尔果然身手不凡。在任期的第一年中,他大胆解雇了100多名不懂业务和市场销售知识的高级经理人员。同时,他组织了一个6人小组,专门负责制定使英航税离险境、扭亏为盈的计划。为了让旅客对变化的英航有个深刻印象,英航特地重新油漆了飞机,重新设计了员工的制服和公司的徽章,并把公司的座右铭改为〃飞行·服务〃。
1984年,英航又引进了丹麦时代经理公司开创的调动雇员积极『性』的计划,名曰〃把人放在第一位〃。让员工参于到企业的经营管理之中,让员工认识到自己与企业的关系,从而保证服务以质量,提高竞争力。
1987年,英国航空公司实行了私有化,有94%的员工购买了公司股票。
由于采取了上述措施,公司员工的神面貌和工作状态烯然一新,为奂航的〃再生〃奠定了基本。
敢于下大本钱,不断改善服务质量,推出服务新招,是英航近年来打翻身仗的另一个诀窍。例如,把服务主点放在有利可图的二等舱上,在头等舱内航舱内使每个乘客都有一台显像屏幕,有50种录相节供其选择。
1995年,英航又宣布将于同年10月开始在部分飞机上开设卧铺服务,从而使这种〃古老〃的飞机服务项目重新复活。这种新式卧铺服务为旅客开设一个单间,并配有折叠躺椅,小椅子,折叠桌,平板电视等。
本世纪三四十年代,许多飞机上设有卧铺,因为当时飞机速度慢、飞行时间长,从英国飞往澳大利亚需要4天时间。但自从喷气式飞机问世以来,由于飞行时间大大缩短,这项服务曾一度消失。30多年后的今天,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旅客在飞机上使用便携电脑等现代办公用具工作,他们当中有的需要更舒适的可以使人睡眠的环境,以便一下飞机就精力弃沛地投入工作。为了方便这些旅客,英航想得很周到,重新开设了卧铺服务。
英航十分注重信誉。1988年,英航一架大型客机仅栽一名旅客照例飞行,一时成为国际民航史上的美谈。
英航顾客服务部经理迈克·斯特里说,自1987年实行私有化以来,英航进行了〃一场革命〃,在为顾客服务方面变成了一位〃革新者〃。英航的顾客赞许率直到80年代末以前一直都在大幅度上升。因为顾客对英航期望的提高及其它的竞争者已赶了上来。英航必须再从头开始,才能在激烈的国际民航业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1995年,英航制定了一项称为〃2000年的领导地位〃的新计划,其主要内容是用新世纪的新态度,改变管理方式并恢复英航的竞争优势。目的是不仅保证顾客的赞许率恢复上升趋势,也是为了使公司的管理人员为更加激烈的竞争作好准备。
因为根据英国工业家、投资商和报道企业活动的记者投票决定的一年一度的不年质量管理奖评比结果,英航仅名列第三位。所以〃2000年的领导地位〃还意味着英航要成为英联邦中管理最好的公司。
这需要公司负责人把工作重点放在班机准点率,工作人员对乘客是否热情欢迎,单位成本和市场份额一。
作为这个新计划的一部分,英航还决定管理人员必须学会自己处理人事问题,可以对他们的人员有较大的控制权,例如允许他们从公司以外雇用职员。
英航从80年代的教训中深刻体会到,必须把为顾客提供优质服务作为公司的最大出发点。也就是说一切以顾客的利益为公司服务的指挥棒。根据〃2000的的领导地位〃计划,将来,英航的管理人员将根据顾客对服务的要求制定工作计量目标。至于不直接同顾客打交道的部门,将要求在航空公司内部服务的那些人根据这些计量目标来估价他们的工作。
可以肯定,随着〃2000年的领导地位〃计划的制定和落实,英国航空公司将以崭新的姿态进入21世纪。
做为英国航空公司这样一个老牌公司来讲,他们经历过由于疏忽服务而导致的经济与名誉损失,这样才使他们明白服务对于航空公司的主要意义,并且因为了解到这一点,改善提高服务水平而赢得了良好的声誉与利益,所以,周到、独特的服务是非常重要的。仅仅只是一家客栈
拥有3800家饭店,7。5万个房间及1000多个餐饭店的信福特公司很容易使人联想到金融机构。而事实上,这家英国公司主要从事的是饭店业和餐饮业。
从房间数量上看,信托福特公司在世界饭店业中排在第8位。但从利润收入来看,该公司则排在首位。由此可以推断:信托福特公司在经营管理上必有过人之处。
本世纪初,英国的乡村客栈遇到了极大的麻烦。由于铁路网的日益完善,使得那引进原来奔波于乡村与城镇之间进行货物长途贩运的四轮马边逐渐销声匿迹了。门前冷落车马稀成了这些乡村客栈经营状况的真实写照。
客栈老板们为了振兴不景气的业务,把目标顾客从以前投宿的商贩转向当地的居民。老板们在客栈中扩大了酒精饮料的业务比例,靠酒来吸引本地的顾客。很快,这引进乡村客栈都变成了酒气冲天、昼夜喧哗的酒肆。
为减少酗酒人数,挽救生意日下的乡村客栈,英国『政府』要求一国各郡成立公立家庭信托公司。这种公司由当地居民集资共同买下不景气的客栈,增加客栈中食品和住宿业务的比重,减少酒的销售量。买下的客栈,由公众推举当地有名望的贵族或家庭负责管理,这些通常只拥有客栈1%股权的管理者成为拥有99%股权的当地居民委托经纪人,所以把这种组织命名为公立家庭信托公司。
1904年在哈福德郡,信托公司成立了。这种新壁客栈,包括了公众集资、大公众服务、利润公众分享的各种优势,使传统的乡村客栈获得了第二次生命。
这家公司的业务范围迅速跨出了哈福德郡,开始收购其他地区的乡村客栈。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停战时,它已经在英国拥有100多家客栈,并以清洁、服务、美食这三大特点而闻名全国。随着资金的义裕、经验的丰富,家庭信托公司把目光转向了大城市中历史悠久、名声显赫的大饭店,先后收购了布朗大酒店、卡文迪什饭店、海德公园大饭店等高档豪华的饭店。30年代末期,公司名下的客栈、饭店已逾200家。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家庭信托公司的许多客栈饭店被军方征用,有些一直没有归还。因此,到战争结束时,家庭信托公司的客栈数下降到181家。但公司的营业额和利润却节节上升。这主要源于以下三点:强调服务质量、增加回头客的比例;抓住英国人崇尚历史、尊重名人的特点,集中力量收购一批历史久远或是由著名贵族家族所经营的饭店客栈,吸引慕名而来的新客;最后一点,适时地进行了产业多样化的发展。
1966年,战后继续繁荣了近20年的饭店业刚显现出萎缩之势,家庭信托公司就兼并了英国最大的餐饮服务企业约翰·加德纳餐饮公司。这家公司在维多利精致时代还只是一家小小的屠宰厂,后来通过向远洋货船供应饭菜而发达起来。到20年代,该公司成为向办公机构、工厂和院校供应膳食的著名企业。二战期间,英国『政府』要求工厂和『政府』机构都要为员工提供免费膳食,这使得约翰·加德纳餐饮公司获得了绝佳发展机遇。战后,该公司的膳食品种从单一的盒饭快餐扩大到承包宴会。在与家庭信托公司合并时,它已是英国最大的餐饮服务公司。
卡米内·蒙福特1908年出生于意大利。他的父亲在1911的前去投奔远在英国的叔祖父帕西菲科·蒙福特。年仅3年的卡米内从此告别了意大利,踏上了英国的土地。
帕西菲科是在25年前从意大利移居苏格兰的。一到苏格兰,他就发现这里的人根本不懂如何做好冰淇淋。于是,他在当地开设了一家冰淇淋作坊,生意颇红火。
父亲在经营冰淇淋的同时,又开设了一家意大利风味的咖啡厅。这个几格独特、味美价廉的咖啡厅很快成为当地最时髦的餐饮消闲场所。当卡米内长大后开始帮父亲忙时,这个家庭已拥有好几座咖啡厅和冰淇淋商店了。
为进一步扩大业务,父亲让卡米内到英格兰的一些大都市去兴建冰淇淋商店。卡米内将自己的意大利名字改为英国名字查尔斯·福特,怀中揣着父亲给他的2000英磅,于1935年来到英格兰。在繁华的伦敦雷根特街,福特开设了一家牛『奶』咖啡厅,开始了创业生涯。
二战期间,依靠风味『迷』人的食品和精打细算的经营,小店受得了颇丰的收入,便以此做为购买伦敦9家餐饮店的资金。
由于是意大利裔移民,福特在二战期间被英国『政府』拘禁在怀特岛上,理由是防止交战国移民在英国进行破坏。即使是在福特缺席的情况下,福特控股公司下属的餐饮店仍保持着红火的生意。由此可见福特食品的魅力和经营管理制度的严谨。
战争结束后,福特重返伦敦,他声称要把战争时期的损失补回来。突破口选择在宴会承包服务业。1951年,福特凭借风味出众的独特优势,承接了为不列颠节提供全套宴庆服务的合同,从此进入了宴会承包业。
1954年,福特又买下了拥有众多餐厅和宴会厅的皇家咖啡厅。它是英国上流社会名士经常光顾的重要社交场所,20个宴会大厅可同时容纳2500名食客。福特控股公司一跃成为伦敦最大的宴会承包商。
大型宴会固然是利润不俗的大市场,但福特也不放弃为普通顾客提供中低档膳食的另一个大市场。1955年,公司与希斯罗国际机场达成协议,由福特控股公司为其供应快餐。50年代末,公司还建立了许多路旁快餐点,与美国的麦当劳等快餐服务很相似。
新的突破出现在1985年,福特宣布买下伦敦市中心的沃尔多夫大饭店,正式涉足于饭店业。在餐饮业丰厚的利润支持下,福特把收购重点全部集中于高档著名饭店上。特别是在60年代中期,福特以令人吃惊的魄力,用巨资一连买进三家巴黎最有名的大饭店,乔治五世饭店、阿特耐宫饭店、特雷莫伊勒大饭店。这三家都是五星级饭店,以豪华的陈设和卓越的服务而饮誉国际饭店业。
在收购这3家法国大饭店时,福特控股公司遇到不小的阻力。那些以饭店业领袖自居的傲慢的法国人,公开对福特的管理能力表示怀疑。饭店员工们更是对外国主人充满反感,他们嘲笑福特是只会在希思罗机场卖热狗、在高速公路旁兜售汉堡包的小贩。但福特不为所动,坚持买下了这3家饭店。那些曾嘲讽过福特的饭店员工感到自己必被炒鱿鱼无疑,于是都开始打点行囊准备离开了。
福特不仅没有裁减一名法国雇员,反而聘请了某些所谓的〃敌人〃,这一点真是出乎人们的意料。英国《每日邮报》称不计瓣嫌、以公司利益为重的福特是〃真正的企业家〃。
最喜爱的〃家外的家〃,其利润直线上升,占到信托福特公司总利润的20%。
在证实了中档饭店的巨大潜力之后,福特把发展中档饭店作为主攻方向。与此同时,他还采用了〃品牌〃这一普通商业的概念,对公司下属各类饭店进行品牌分类。例如,所有在名称中标有〃福特〃字样的饭店,都是专门为商业旅行者提供服务的四星级饭店,里面有先进的会议设施和通信设备。
而名称为〃旅行者之家〃的饭店大多建在高速公路旁,专门为普通旅行者提供食宿及停车服务,属三星级标准。这些品牌代表着相应的服务和舒适程度,使顾客一看名称就知道其中的标准,减少了投宿的盲目『性』,受到普遍欢迎。福特这一做法,大大提高了饭店的住客率。
与饭店业集中力量于高中档领域不同,信托福特公司在餐饮业以集中力量于低档快餐食品为主。公司在欧美各国开设的快餐厅,通常建在公路旁,紧傍着旅行者之家,由餐厅、零售店、汽车加油站组成一个完整的服务系统。营业额和利润同样蒸蒸日上。
从纸醉金『迷』的五星级豪华大饭店到貌不惊人的路旁快餐店,信托福特公司具有不容置疑的领先地位。虽然在1990年,82岁高龄的查尔斯·福特把公司大权交给了儿子罗科·福特,但经济专家们都认为信托福特公司的经营方向不会有重大变化,变化的只会是公司的规模和利润……持继不断地增长。
时时注意消费热点,引导群众热情,才是发展企业的焦点所在。通过各方面的努力,信托福特一点会大踏步的前进!秘诀先生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转变观念,也就改变了行动的方向。成功的关键就在于是否善于运用大脑,转变观念。
1992年的ibm虽头顶〃国际著名公司'的贵冠,实际却是〃国际亏损大户。就在这ibm斜阳下〃的困难时期,幸运地迎来了郭仕纳。
1993年4月,郭仕纳(louis gertenr)执掌ibm大权之时,ibm 的情况糟糕到了极点:前一年的亏损高达70亿美元,当年的亏损预计将在80美元以上。业内人纷纷预计,ibm的繁荣大概要像恐龙时代一样一去不复返了。然而,仅仅是在一年之后的1994年,ibm的盈利就达到30亿美元,1995年度的盈利高达62亿美元,成为全球盈利最高的企业之一,再度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之一。
那么,郭仕纳是怎样使ibm走出低谷并再『露』锋芒的?
郭仕纳的秘诀在于他成功地改变了ibm内部的观念,他让人们跳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