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青少年要培养的60个习惯-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要教会孩子有计划地使用钱,对花钱有个预算。

    把给孩子的零花钱规定一个数额,最好是把握在孩子有能力支配的范围之内,随着孩子的年龄增长和实际需要再适当增加。

    2。定期给,比如每周一次。

    3。制订开支计划。

    比如多少钱用于买学习用品,多少钱用于买自己喜欢的日用品,多少钱用于买零食……这样可以防止孩子『乱』花钱,还可以培养孩子把钱用在刀刃上的好习惯。

    4。存钱。

    陪孩子一起去银行,并以他的名义开一个户头。可以增强孩子自我管理的兴趣和能力。

    5。以质量和实用价值为主要标准选择物品,不刻意追求名牌。

    6。告诉孩子父母挣钱的艰辛,不耻于跟孩子谈家庭生计中的问题。

    7。不与别人攀比,根据自身的需要做出选择,消费要量入为出。

    8。看到喜欢的东西不急于买,对于花钱比较多的商品尤其要多转转、多看看,然后决定是不是买、买哪家的。

    9。告诉孩子,比价格是相同商品的价格,不同规格、不同品牌的商品不可比。

    马上行动

    有一个人一直想去法国旅游,于是制定了一个旅行计划。他花了几个月阅读搜集来的资料———法国的艺术、历史、哲学、文化。他研究了法国的地图,订了飞机票,并制定了一个详细的日程表。他标出要去观光的每一个地点,甚至连每个小时去哪里都定好了。

    有个朋友知道他翘首以待这次旅游。在他预定回国的日子之后几天,这个朋友到他家做客,问他:“法国怎么样?”这人答道:“我猜想法国是不错的,可我没去。”他的朋友大『惑』不解:“什么!你花了那么多时间做准备,却没有去,出什么事啦?”他回答道:“虽然制定了计划,但是我想还是等以后再说吧,要不明年这个时候再去也行。”

    朋友知道,他肯定是去不了法国了,因为去年的这个时候,他也说过同样的话。

    虽然有美好的计划,如果不采取任何行动,一拖再拖,到最后,梦想只能变成永远实现不了的空想。

    一张地图,不论它多么详细,比例尺有多么精密,绝不能够带它的主人在地面上移动一寸。一本羊皮纸的法禅,不论它有多公正,绝不能够预防罪行。一个卷轴,绝不会赚一分钱或制造一个赚钱的字。行动,才是滋润成功的食物和水。

    成功总是青睐意志坚定、精力充沛、行动迅速的人。这种人不但善于做出决定,而且善于执行决定。当面对问题的时候,他会全面考虑自己所面对的情况,果断地做出选择,然后把它们搁置脑后,转向其他的事情。这样的人有超常的管理能力。他不是仅仅制定工作计划,还能够执行工作计划。他不但做出决定,而且还能够将决定贯彻到底。

    成功的最大敌人,是凡事等待明天。你可以用尽各种方法,告诉全世界,你有多么优秀,但是你必须通过行动。要让别人知道你的成就,你应该先付诸行动,让人由行动中认清你的成就。

    有一个人向禅师请教:“我想学禅,体悟人生真谛。我应该从哪里开始做起呢?”

    “从这里。”禅师边说边用木棍在地上画了一条线。

    那人大『惑』不解地问:“这里是哪里?”

    禅师当头棒喝道:“这里就是此人、此时、此地!”

    禅师的话究竟是什么意思?

    禅师的意思是,不管你想学什么,你都应该马上行动起来。

    成功的人都会立即行动起来,珍惜每一分钟的时间。如果你瞻前顾后,如果你习惯于犹豫不决,而不知道自己真正需要什么,那么你将永远不可能成功。这些不是一个成功者的品质。一个成功者不会是一个完人,会有各种各样的缺点,但是他却明白自己的思想。他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并且努力追求。他会犯错误,会遇到挫折,但他总是迅速地站起来,继续前行。

    珍惜现在的时间,就要改掉那种拖沓的『毛』病,养成立即行动的习惯。那些懒惰的人最喜欢给自己找借口,他们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就是拖沓,把今天的事情拖到明天,明天的事情又拖到后天,可能还要一直拖下去。这种错过太阳又错过星星的习惯,会消磨人的意志,使人怀疑自己的行为、毅力和目标。

    拖延是处事的消极态度,充分利用既有的时间才能找出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以日常的行为来说,每天有条不紊地进行自己该做的事情,比在短时间内仓促过完成某事的行为更具效率,如同正常的一日三餐比起一时的暴饮暴食更有益健康。稳定、不拖延的生活习惯,也可以保障你有足够的精力和能量,帮助你一步步朝目标迈进。此外,生活习惯上的拖延只会给人带来不必要的损失;拖延的时间越少,出现意外状况的可能『性』就越少。比如一个人将花瓶妥善包装后,马上送到朋友手中,花瓶便能完整无缺;反之,若迟迟不做任何处理,它将不知花瓶会在何时因不小心碰撞而损毁。处理问题时也是如此,越是拖延行事,问题也就越大。所以,如果你知道你的目标和方向,就不要迟疑,果断地迈步向前;如果你不知道目前应该做什么或者该怎么做,也请你不要拖延,因为拖延是你的敌人,而非朋友,你应尽快找到你自己的人生方向。

    当你养成“马上行动”的习惯,那么你就将掌握个人主动进取的精义。

    热爱劳动,勤于动手

    为了学习,很多父母都不让孩子从事家务劳动,没有从小培养孩子热爱劳动的品格。须知,让孩子自己整理个人的小床,倒掉废纸篓,除草,打扫卫生这些劳动,既能提高孩子的动手能力,也可以增强孩子的各种情感体验。事实证明,不做家务劳动的孩子,在长大成人后可能会有各种『性』格上的缺陷。

    蒂娜满13岁了,已经懂得追求漂亮了,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她换衣服的频率越来越高,这直接加重了妈妈的负担。于是,妈妈决定找她谈谈,妈妈说:“宝贝,妈妈工作很忙,你已经13岁了,可以为妈妈分担些家务,做一些自己的事情了。以后你的衣服要自己洗。如果你忘记的话,就只好穿脏衣服了。”蒂娜很痛快地点了点头。

    一周过去了,妈妈发现洗衣机里塞满了蒂娜的脏衣服,她很生气,于是很严厉地批评了蒂娜,蒂娜答应妈妈下次不会忘了。

    接下来的一周,蒂娜还是没有洗,脏衣服更多了,洗衣机里已经放不下了,它们都堆在了蒂娜屋里,几乎占了一地,最严重的是蒂娜已经没有几件干净衣服可以换了。妈妈决定用对此置之不理,好好教育教育她。但是蒂娜有她的应对办法:她从脏衣服堆里捡出稍微干净的衣服继续穿,就是怎么也不肯自己动手把它们洗干净。

    几周过去,蒂娜已经再也拣不出一件稍微干净点的衣服可以穿了,而妈妈的态度丝毫没有改变,蒂娜没办法,只好把衣服一件件洗干净了,此后,蒂娜的衣服都是由她自己来洗,而且她发现洗衣服并没有她想像的那么难。蒂娜甚至还渐渐开始帮妈妈做其他的家务了。

    相比较而言,美国父母在这方面做的比中国父母还要好。在普通的美国家庭中,每一位成员必须完成他们一定的家务劳动。像洗脸、刷牙、穿衣服这些生活自理方面的事,则属于孩子自己的事情,称不上是家务劳动。

    美国父母给孩子分派家务劳动时很注意孩子的接受能力。每一位5岁以上的孩子都可以做上一两件家务活儿;小一点的孩子可以取来报纸和信件;十几岁的孩子则可以用吸尘器除去灰尘,每天早晨帮着开动洗衣机等。

    在做家务的同时,也是培养青少年正确的劳动态度的过程,热爱劳动不仅仅靠的是一种理论说教,更多的是通过孩子自身对劳动的体验而产生的。对他们来说,劳动实践是学习知识、了解认识社会的重要途径。孩子日常的家务劳动锻炼正是难得的学习机会。如果在他的记忆中只有书本知识,而没有运用这些知识指导实践的体会,也很难激发进一步的求知欲望和热情。

    通过和父母一起承担家务劳动,青少年还能知道:只有通过自己的劳动,人们才能享受真正的人生,享受真正的生活,才能体验到创造的快乐。

    写给家长:

    培养孩子主动帮助家长做家务的习惯,父母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要有正确的态度

    家长要支持、鼓励孩子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正确认识孩子参加家务劳动不是为了减轻成人的劳动,而是为了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培养责任感、义务感、独立『性』、自信心等良好品质。

    家长要放手让孩子去干,让孩子在实践中学会做。当然,成人要给以具体指导、帮助,督促孩子按时把事情做好,千万不可包办代替。

    2。要提高孩子参加家务劳动的兴趣

    孩子年龄小,劳动目的『性』不强,往往把劳动与游戏相混淆。家长可通过游戏来提高孩子劳动的兴趣。如家长可跟孩子比赛谁擦桌子干净;谁洗手帕溅在地上的水少等等。另外,劳动内容要适合孩子的年龄特点,不能太复杂,以自我服务为主;时间也不能太长,否则会使孩子过度疲劳,影响劳动效果,甚至产生厌恶劳动的情绪。

    3。家务劳动要有具体的分工

    家庭成员对家务劳动要进行具体分工,明确各自的任务,还应提倡协作。让孩子明白自己的事自己干,家长的事帮着干。

    4。适时地进行表扬

    当孩子认真地做完一件家务事,要及时地给以肯定,最好的方法是让全家人一起欣赏孩子的劳动成果,使他产生自豪感,或亲切地拥抱,夸一声“真能干”。千万不要用金钱或物质刺激的办法。

    爱惜物品,珍惜父

    母的劳动成果

    随着现代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再加上家长对独生子女的溺爱,滋生孩子们任意浪费的不良习惯。家长为孩子准备的学习生活用品十分齐全,而且越来越追求高档化。对孩子来说,这些东西来得太容易,因而不知爱惜,常常出现东西旧了或不喜欢了,就换新的或买更好的;有的随意损坏了也不在乎。

    甚至有不少家长认为,现在的家境不错,在物质上能满足孩子就尽量满足,不必为了一些小物品的丢失、毁坏而对孩子训斥;也有一些过于宠爱孩子的家长认为,东西是为人服务的,只要孩子开心,破费些、浪费些算得了啥;更有家长自己就是大手大脚惯了,在家庭生活中浪费现象严重,无形中给孩子树立了一个反面的榜样。

    孩子不知道什么是浪费,也不知道什么是爱惜。尽管这些东西看起来微不足道,花不了多少钱,但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很不利的。

    青少年培养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有以下好处:

    ———有利于青少年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因为只有体会到劳动的艰辛,才能懂得成果的珍贵;只有意识到了劳动成果的珍贵,才能赞赏和热爱劳动的伟大。

    ———有助于青少年养成节俭的习惯。虽然,孩子的年龄小的时候,浪费的东西毕竟有限,但如果家长因此而放任其发展,后果将不堪设想,贪图享受、好逸恶劳、喜新厌旧等劣习都有可能有之而产生。相反,一个节俭的人,往往能心平气和地享受生活、热爱生命。

    5岁的汤尼聪明活泼,人见人爱。但有一个『乱』扔东西的坏习惯怎么也纠正不过来。他有很多玩具,但没有哪一种玩具在他手中能“完好无损”地保留下来。随着年龄的增长,汤尼的兴趣渐渐转移到了阅读上。但是,他对待图书依旧很“残暴”,一本刚刚买回来的书,没过两天就面目全非。妈妈十分希望小汤尼能改掉这个习惯,但似乎无论说什么,小汤尼都听不进去。家里的物品依然在他的手下“难逃厄运”。

    一个懂得珍惜他人劳动成果的孩子,也必定会是一个善解人意的、善良的孩子,在我们享受父母的关心和疼爱时,别忘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做一个爱惜物品,珍惜父母劳动成果的孩子吧。

    写给父母:

    家长该采用什么样的手段来帮他们改正呢?我们有如下建议:

    1。日常生活中,引导孩子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如洗手帕、为妈妈帮厨等。孩子只有从小就得到基本的劳动锻炼,才会懂得劳动果实是多么来之不易。很简单的例子就是,假如孩子自己不洗衣服,就不可能理解大人洗衣服的辛苦,也不会注意保持衣服的清洁,即使大人告诉他几百次,他仍然不会注意。

    2。忆苦思甜

    爷爷『奶』『奶』们,更可以用“忆苦思甜”的方式,给孩子看看以前的旧照片,人们穿着打扮的朴素,讲讲小时后的故事,在历史的回味中,孩子可能不能体会以前的艰苦,但他们知道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3。与贫困子女进行对比

    生活在大都市的孩子的生活是甜美的,可是世界上还有许多的孩子在失学、贫困、饥饿中。通过电视中“希望工程”的宣传片,家长可以适时地教育孩子,对比之中,孩子会倍加珍惜自己的生活条件,对身边的物品产生爱惜之心。

    4。让孩子从自己的物品做起

    在家长为孩子买回心爱的玩具,图书后,必须家会孩子如何保管,并对孩子的行为进行督促。

    5。父母要对一切物品都很爱惜

    比如节约水电、粮食;在外爱护公共财物,不随意践踏草坪,并对孩子进行这方面的教育。

    6。不要无限制地满足孩子的要求

    这样会使孩子对物品不爱惜或持无所谓的态度,觉得损失了没关系,反正父母会再买。如果孩子损毁了物品,可对其进行适当的惩罚,同时延缓添置物品的时间,让孩子充分体会到损坏东西后所带来的不便。

    每天自我反省

    富兰克林小的时候,因为家里很穷,只念了一年书,就不得不离开学校,去印刷厂做学徒挣钱。但是他最终成为美国的政治家、外交家、科学家、发明家,成为一个人人敬仰的名人。

    除了刻苦勤奋外,富兰克林并不是天才。大家肯定会问,那么他是不是有什么成功的秘诀呢?

    其实,在富兰克林的身上,有一种非常重要的品质,那就是经常反省自己。正是这种品质,促使他不断地发现自己的缺点,不断改进,成为一个拥有很多美德的人,最终走向成功。

    每天晚上,富兰克林都会问自己:“我今天做了什么有意义的事情?”

    他检讨自己的缺点,发现自己有13种严重的缺点,而其中为小事烦恼、和别人争论、浪费时间这三个最为突出。他通过深刻的自我检讨认识到,如果要成功,就一定要下决心改造自己。

    于是,富兰克林设计了一个表格。表格的一边写上自己所有的缺点,另一边则写上那些美好的品质,比如俭朴、勤奋、清洁、谦虚等。他每天检查,反省自己的得与失,立志改掉缺点,养成那些美德。这样持续了几年,他终于成功了。

    人类发明了镜子,“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但是有了镜子以后,我们就真的有了自知之明吗?

    很多人犯了错误之后,只是抱怨一声就完了,并没有去认真反省自己错在那里,结果到了下次,又犯了同样的错误。

    有这样一则寓言:一只狐狸在跨越篱笆时滑了一下,幸而抓住一株蔷薇才没有摔倒,可它的脚却被蔷薇的刺扎伤了,流了许多血。受伤的狐狸很不高兴地埋怨蔷薇说:“你也太不应该了,在我向你求救的时候,你竟然趁机伤害我!”蔷薇回答说:“狐狸啊,你错了!不是我故意要伤害你,我的本『性』就带刺,是你自己不小心,才被我刺到了。”

    在我们的周围,也有很多这样的人,他们在遭遇挫折或犯了错误的时候,不是反躬自省,反而责怪或迁怒别人。

    美国“氢弹之父”爱德华?泰勒具有极好的自我纠错习惯。他经常兴致勃勃地谈起自己的某个最新见解,不久后又会毫不留情地自我否定掉。尽管他的十个见解中往往八九个都是错的,可是他凭借有错就纠的好习惯,却能够“沙里淘金”,做出不平凡的成就。

    人生在世几十年,谁能保证不犯错误呢?为了达到某一个目标,在确定是抱着积极的态度,而且不会对事情造成毁灭『性』破坏的前提下,犯任何错误都是允许的。

    敢于不断犯错的人,往往是最容易成功的人。因为他总是无所畏惧,敢于从各个角度、尝试不同的办法,即使从数学的角度,他成功的概率也要高于别人。

    人不怕犯错误,关键是要知错能改。我们所犯的每一次错误,我们都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