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2。学习时对眼睛的保护
不要在强烈的或太暗的光线下看书、写字。读写姿势要坐端正,眼与书之间要保持30厘米以上的距离。不要躺着看书,乘车走路时也不能看书。
学习的时候,要及时让眼睛得到放松和休息。如果出现状况,就表明你的眼睛已经很疲劳了,应该立刻暂停学习:看东西模糊了,有重影;眼睛发红,有刺痛、瘙痒感;眼睛干燥,有酸涩感;注意力不集中、头晕、肩酸,甚至头痛、恶心、呕吐。
很多人以为,只要放下课本或作业就是休息眼睛了,比如去玩会儿电脑,看看课外书,甚至闭目养神。其实,这样只能使大脑得到休息,眼睛却依然处于疲劳工作状态。要想真正休息眼睛,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看5米以外的东西。在学校时,可以到教室外活动10分钟;如果在家,可以到阳台或窗前向外眺望10分钟。另外每天都要认真做眼睛保健『操』。
3。上网时对眼睛的保护
上网的时候不要持续『操』作,应该每隔1小时就休息一下双眼。另外要经常眨眨眼睛,防止眼睛干涩。
你的眼睛距离35厘米大的电脑屏幕不应少于60厘米,距离38厘米大的电脑屏幕不应少于70厘米。电脑屏幕应放在略低于视平线的位置。
要把屏幕的亮度与清晰度调整到适当水平,以眼睛感到舒适为准。另外屏幕过脏会使图像模糊,造成眼睛疲劳,所以还要经常擦拭屏幕。
除了以上一些保护眼睛的方法外,还要经常吃些有益于眼睛发育的食品。
对眼睛有益的食物有哪些呢?
富含蛋白质的食物:瘦肉、禽肉、动物的内脏、鱼虾、『奶』类、蛋类、豆类等。
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各种动物的肝脏、鱼肝油、『奶』类和蛋类。植物『性』的食物,比如胡萝卜、苋菜、菠菜、韭菜、青椒、红心白薯以及水果中的橘子、杏子、柿子等。
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各种新鲜蔬菜和水果,尤其是青椒、黄瓜、菜花、小白菜、鲜枣、生梨、橘子等。
富含钙的食物:豆类、绿叶蔬菜、虾皮等。
克服爱慕虚荣的『毛』病
一个人只要有追求荣誉的欲望,就不可能没有虚荣心。尽管人们都懂得,虚荣是表面的荣誉、虚假的荣誉,但很少有人能够不为虚荣所动。
在日常生活中,一个羡慕的眼神会使我们神舒心悦,一句大而无当的恭维会使我们眉开眼笑,一句言过其实的赞誉会使我们沾沾自喜,一个毫无实质意义的头衔会使我们引以为荣……许多虚荣心强的人在得不到虚荣的甘霖滋润时,便会想方设法谋取虚荣。
新学期伊始,很多学生比着换新的名牌运动鞋。一所私立中学的初三体育老师说:上周上体育课时,他发现有80%以上的男孩穿着崭新的阿迪、耐克等名牌篮球鞋,许多女同学脚下的运动鞋也价钱不菲。
这位老师说,孩子们很看重自己脚下鞋子的牌子、款型、价格,许多学生穿上千元左右的名牌运动鞋来到学校时,明显要比平时活跃,希望引起大家的注意和羡慕。
周末,站在一家体育用品商店钱可以看到,来给孩子选购高档运动鞋的家长很多,近千元的鞋,只要孩子们喜欢家长们毫不手软。“一双鞋的价钱差不多是我一个月的工资,太划不来!可孩子非要,我也没有办法。”
一位刚花了900多元给孩子买双篮球鞋的母亲说。本指望拿这笔压岁钱交学费和买书,但孩子不依:“这本来就是我的钱,买什么是我的权利,再说上周开学,班里的男生基本上都穿新篮球鞋了,我丢不起人。”
有“贵族学校”的小学生,家长开“普桑”来接他,孩子嫌自家的车不够高档,让家长把车停到离校门较远处,以免在别人的“宝马”等名车面前丢面子。生活水平提高了,孩子们爱慕虚荣的心理与盲目攀比的行为也风气日盛。
这与其怪孩子从小就爱慕虚荣,不如怪社会、学校和家庭教育各环节,很少培育孩子在对待贫富差别上如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相比之下,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在淡化孩子的贫富意识方面,倒不乏积极有效之举。
如日本中小学明文规定禁止学生穿名牌服装或名牌运动鞋来学校,并对何为“名牌”作了明确具体的限定。此举得到高达9成的富裕家庭家长的欢迎。
此外,迄今日本仍有部分小学要求男生一律剃光头上学———千篇一律的光头至少让人一下子难以分辨出谁富谁穷。
在美国,虽说有关学生是否该穿校服上学一直存有争议,但绝大多数州的中小学依然实行“校服制”,且赢得了8成以上家长的支持。支持者并不像国人那样,认为穿校服有利于强化集体主义精神或维护学校形象,而是认定“千篇一律”的校服尽管从表面上看似乎限制了孩子的个『性』发展(美国人最忌讳这一点),却有效避免了贫富生在服装上的优劣之别,从而避免了对穷孩子自尊心的可能损伤,也避免了富孩子虚荣心的盲目滋生。
虚荣心强的孩子在个『性』成长中,经常会出现各种问题,如为了满足其虚荣心而经常说谎,情绪不稳定,不认真学习,缺乏意志力等。虚荣心强对孩子来说无疑是一种可怕的坏习惯。
虚荣心就是以不适应的虚假方式来保护自己自尊心的一种心理状态。它是一种歪曲了的自尊心。在强烈的虚荣心支使下,有时会产生可怕的动机,带来非常严重的后果。因此,虚荣心是要不得的,应当把它克服掉。
那么,青少年应该如何克服自己的虚荣心呢?
1。做到自尊自重克服虚荣心这是首先要做到的。只有把握住自尊与自重,才不至于在外界的干扰下失去人格。
2。树立崇高理想人应该追求内心的真实的美,不图虚名。同时,做到自知之明。这就是说要能正确评价自己,既看到长处,又看到不足,时刻把消除为实现理想而存在的差距作为主要的努力方向。
3。正确对待舆论。虚荣心与自尊心是联系的,自尊心又和周围的舆论密切相关。别人的议论,他人的优越条件,都不应当是影响自己进步的外因,决定需要的是自己的努力。只有这样的自信和自强,才能不被虚荣心所驱使,成为一个高尚的人。
第1卷 第十章
谦虚地表达自己的意见
艾尼丝?肯特太太聘用了一位女佣,要求她下星期一正式上班。利用这段时间,她打电话给那位女佣的前任雇主,询问了她的一些情况,结果却是前任雇主对这位女佣进行了一番大大的批评。
女佣到任的那一天,艾尼丝立即告诉她说:“米莉,几天前我打电话请教了你的前任雇主,她说你为人老实可靠,而且煮得一手好菜,带孩子也很细心,唯一的缺点就是理家比较外行,老是把屋子弄得脏兮兮的。我想她的话并非完全可信,从你的穿着可以看出来,你是个很讲究清洁的人,我相信你有这种习惯,一定也会把家里弄得井井有条。我们应该是可以相处得很融洽的才对,不是吗?”
事实上,她们果然是相处得很愉快。米莉真的把家打扫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而且工作非常勤奋,宁可自动加班,也不会任工作搁着不做。肯特太太看在眼里,乐在心里。
二战时的盟军有一条军纪,明文规定遇到有不满的事情,绝对不准当场发作,一定得忍过一晚上,待心情平静下来之后,再提出讨论。我相信这么一个规定,在一般社会中一样有其需要,唯有如此,才可能让那些唠叨的父母、聒躁的妻子、挑剔的雇主和一些找碴的人平静下来,别再为社会制造更多的事端。
犯错的人永远只会怪罪于他人,而绝不可能反躬自省、承认错误,其实任何人都有这种『毛』病。所以,当你我有朝一日突然想批评他人时,不妨想想这些活生生的案例,我们必须承认一个事实,我们所要批评、诅咒的人,不论其是否有错,都将会执意强辩,为自己的行为寻找借口,甚至恶言反扑。
如果你我有心让某人仇恨一辈子,只要放开顾忌,毫不保留地予以严厉批评,保证可以奏效,哪怕你的批评完全正确,对方仍是会恨你入骨。
与人相交,定要切记人本身并不是一种逻辑、理『性』的动物,而是一种充满感情、偏见和虚荣的动物。
尖刻的批评就像是个危险的火星塞,足可引爆人们心中浮夸的虚荣与自尊,甚至足可置人于死地。
天下再笨的人,也懂得批评、咒骂、抱怨他人,而大部分会做这些事的人,则都是不能成功的。只有学会体谅、宽容,做一个品格高尚、能力强的人才有可能成功。所以,我们何妨不试着多去谅解别人,而别再去批评他人,唯有如此,我们才能不受其弊,反得其利,才能得到更多的成功机会。
在与别人交流的时候,你永远不要这样开场:“好!我要如此证明给你看!你这话大错特错!”这无异于向他人表明:“我比你聪明,我要让你改变想法。”这种做法实在是场恶战,无疑会引起反感并爆发一场冲突。
当富兰克林还是个『毛』躁的年轻人时,有一天,一位教友会的老朋友把他叫到一旁,尖刻地训斥了他一顿:
“本杰明,你真是无可救『药』。你已经打击了每一位和你意见不同的人。没有人承受得起。你的朋友发觉,如果你在场,他们会很不自在。你知道的太多了,没有人再能教你什么,也没有人打算告诉你些什么,因为那样会吃力不讨好的,而且又弄得不愉快。因此,你不能再吸收新知识了,但你的旧知识又很有限。”
富兰克林接受了那次严厉的训斥。他发觉他正面临社交失败的命运,于是,立即改掉了傲慢、粗野的习『性』。
“我立下一条规矩,”富兰克林说,“绝不正面反对别人的意见,也不准自己太武断,我甚至不准许自己在文字或语言上措辞太肯定。我不说‘当然’‘无疑’等,而改用‘我想’‘我假设’‘我想像’或者‘目前我看来是如此’这些语言。当别人陈述一件我不以为然的事时,我绝不立刻反驳,或立即指正他的错误。我会在回答的时候,表示在某些条件和情况下,他的意见没有错;但在目前这件事上,看来好像稍有两样,等等。我很快就领会到改变态度的收获:凡是我参与的谈话,气氛都融洽得多了。我以谦虚的态度来表达自己的意见,不但容易被接受,更减少了一些冲突。我发现自己有错时,也没有什么难堪的场面,而我碰巧是对的时候,更能使对方不固执己见而赞同我。”
不论你用什么方法指责别人———你可以用一个眼神、一种说话的声调、一个手势,就像话语那样明显地告诉别人———他错了,你以为他会同意你吗?绝对不会!因为这样直接打击了他的智慧、判断力和自尊心。这只会激起他的反击,绝不会使他改变主意。即使你搬出所有柏拉图或康德式的逻辑,也改变不了他的意见,因为你伤害了他的感情。
请记住这条人生哲学:谦虚地表达你的意见,不要尖刻地批评别人。当你养成这个习惯的时候,你会发现,你会赢得更多的朋友。
有一颗宽容的心
在一次大型的演讲会场,一位知名的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这样演讲道:
“如果现在有一位长得国『色』天香的美女来到我们的面前,任何一个人拿着一只500倍的放大镜来观看这位美女的脸庞,一定都非常失望,因为我们所看到的将是坑坑洼洼,凹凸不平的一张难看的脸;但现在我们每个人如果拿一只望远镜来看远处的一座高山,我们看到的将是青山绿水,绿阴葱葱,仿佛人间仙境,令人流连忘返。
在人际关系中,有人总是拿着放大镜看别人,令对方原形毕『露』,显得一无是处,也使得自己无法信任他人,交到朋友。相对的,有的人是拿着望远镜,始终都能欣赏到别人的美好一面,就是这个不拘小节的特『性』,使宾主尽欢,无往不胜。
但这不等于说,放大镜就没有用了,放大镜的焦点应对准自己,而非别人。如果能虚心地请求他人,对自己提出最严厉的批评,这样放大镜和望远镜都能同时发挥最大的效用。
“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正是对放大镜与望远镜的最好诠释。雨果说:“比大海更宽广的是天空,比天海空宽广的是人的心灵。”
要能够原谅人们的缺点和过失。待人接物,不能对人过于苛求,“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对别人过于苟求,往往使自己跟别人合不来。
社会是由各式各样的人组成的,有讲道理的,也有不讲道理的,有懂事多的,也有懂事少的,有修养深的,也有修养浅的,我们总不能要求别人讲话办事都符合自己的标准和要求。真正的豁达大度者,当那些懂事较少、度量较小、修养较浅的人做了得罪自己的事情时,能够宽容他们,谅解他们,不和他们一般见识。从这个意义上说,那些最豁达、最能宽容的人,乃是最善于谅解人、最通达世事人情的人。
很久以前,有一位年老的国王,他决定不久后就将王位传给三个儿子中的一个。
一天,国王把三个儿子叫到跟前说:“我老了,决定把王位传给你们三兄弟中的一个,但你们三个都要到外面去游历一年。一年后回来告诉我,你们在这一年内所做过的最高尚的事情。只有那个真正做过高尚事情的人,才能继承我的王位。”
一年后,三个儿子回到了国王跟前,告诉国王自己这一年来在外面的收获。
大儿子先说:“我在游历期间,曾经遇到一个陌生人,他十分信任我,托我把他的一袋金币交给他住在另一镇上的儿子,当我游历到那个镇上时,我把金币原封不动地交给了他的儿子。”
国王说:“你做得很对,但诚实是你做人应有的品德,不能称得上是高尚的事情。”
二儿子接着说:“我旅行到一个村庄,刚好碰上一伙强盗打劫,我冲上去帮村民们赶走了强盗,保护了他们的财产。”
国王说:“你做得很好,但救人是你的责任,还称不上是高尚的事情。”
三儿子迟疑地说:“我有一个仇人,他千方百计地想陷害我,有好几次,我差点就死在他的手上。在我的旅行中,有一个夜晚,我独自骑马走在悬崖边,发现我的仇人正睡在一棵大树下,我只要轻轻地一推,他就掉下悬崖摔死了。但我没有这样做,而是叫醒了他,告诉他睡在这里很危险,并劝告他继续赶路。后来,当我下马准备过一条河时,一只老虎突然从旁边的树林里蹿出来,扑向我,正在我绝望时,我的仇人从后面赶过来,他一刀就结果了老虎的命。我问他为什么要救我的命,他说‘是你救我在先,你的仁爱化解了我的仇恨。’这……这实在是不算做了什么大事。”
“不,孩子,能帮助自己的仇人,是一件高尚而神圣的事,”国王严肃地说:“来,孩子你做了一件高尚的事,从今天起,我就把王位传给你。”
怀有一颗宽容的心,不单会原谅别人无心的过错,最大的宽容是原谅自己的敌人,用爱去看待仇视自己的人。
所以,如果所有的美德可以自选,孩子,你就先把宽容挑出来吧。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生在世,伤害无处不在,一颗不能承受伤害的心灵是脆弱而难以生存的;一颗不能谅解伤害并宽容异己的心灵不仅伤害别人,也折磨自己。拥有宽容,每个清晨,你都会在希望中醒来。一旦你拥有宽容的美德,你将一生收获笑容。
写给家长
家长要让孩子宽容别人的行为形成一种习惯,要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1。要教育孩子摆正自己在家庭中的位置,让他懂得他只是家庭中的普通一员,不能对他娇惯,不能无限度地满足他的愿望,不能给他特殊权利,让他高高在上。
2。要求孩子心中有他人,不要总是以“我”为中心,一切只顾自己。
3。必要时让孩子有一些吃亏让步的体验,以锻炼孩子的克制能力。
4。多给孩子与同伴交往的机会,使之从中得到锻炼。让孩子在发生矛盾的后果中体味到只有团结友爱、宽容谦让,才能享受共同玩耍的快乐。
5。要教育孩子理解和尊重自己的长辈,体谅长辈的辛苦,珍惜长辈的劳动成果和对自己的爱护。
6。家庭成员间要友爱宽容,让孩子从小就生活在一个温馨、和谐、友爱宽容的家庭环境中,使其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中,逐步形成稳定的宽容忍让的良好习惯。
不『迷』恋电视、网络
现在一般家庭都有电视机,很多孩子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视机,一些动画片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