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兄弟这话透彻。人才是企业的根本,大清如此不重视根本,恐怕很难发展壮大。”
这两人的对话让我颇受震撼。为了以示公平,我特别嘱咐人事主管,此次招聘满汉人才各取一半。我满以为这样的结果能对平衡满汉之间的矛盾起到一定作用,但不久便发生了郭琇事件。为了响应郭琇,不少汉族员工集体辞职,影响十分恶劣。
再三考虑后,我没有批准郭琇的辞职。郭琇曾任公司高管,因收受客户的贿赂,被降为车间主任,后听说他断指告天,悔过自新。我认为他还是个可用之才,辞职风波之后,我特地约他面谈了一次。
“人才激励是门大学问。不区别对待,满人员工没有积极性;区别对待吧,你们汉人员工却弄出个满汉之分出来。你说重满抑汉是祸首,你看如何解决是好啊?”我问郭琇。
“无论汉人、满人都是大清的员工。许多经理人都从大明跳槽而来,他们跳槽的原因有两种:一是为待遇而来;二是为事业而来。为待遇者,在乎激励;为事业者,在乎企业文化。如今,为待遇而来者十之八九!”郭琇侃侃而谈。
我想起了那两个应聘者的对话,问道:“有如此严重?”
“任何一次并购,都会有文化后遗症。当年大明虽然濒临破产,但员工尚有一份薪水,大明一旦破产,他们自然将失业归咎于大清。很多跳槽而来的人本就对大清心存反感,更何况重满抑汉的区别对待政策?这些都是导致汉人员工积极性不高的原因。
“如今首先要做的是,告诉所有人:大清入关前,大明是被李自成的大顺所拖垮的。真正让汉人员工失业的是大顺,而不是大清!但汉人员工不知其理,这就很可虑!
“我以为应编撰一本专门研究大明的书籍。一来是让汉员工明白大明破产的真正原因,以正视听;二来可将其作为失败案例,以警醒大清。”
他迟疑了一会儿,继续说道:“另外区别对待的政策也的确要改了。对大清的长远发展来说,区别对待至少有三大致命缺陷!
“一,作为竞争手段,区别对待激化了满汉员工的矛盾。区别对待的本意是为了激励强者、淘汰弱者。满人是大清的根,满人强则大清强,这等苦心非常人所能体会。给予满人员工更多锻炼机会,固然无可厚非。但大清入关数十年来,满人员工无论在福利,还是职位上,皆实行世袭制。此等顽症如不根除,汉满冲突永不会绝!
“二,作为激励手段,区别对待激励了高职位者,却打击了一般员工的积极性。在大清通行一个潜规则:下属如获得功劳则往往谦让给上司,而上司则不忘提携之。功高盖主是下属生存的大忌,为了获得上司的提拔,不得不‘花花轿子人抬人’。这是中国千年来文化的劣根性。区别对待本是为了激励有功劳者,到最后却激励了位高权重者。长此以往,自然影响员工士气。
“三,作为选才手段,区别对待选拔了关系户。将人才分为优、中、差是区别对待制的基本特征。优者上、庸者下,理应如此,但如何确定优、中、差,却成为一个大问题。每个部门、每个岗位不一样,其评价标准就不一样,这将给企业的管理带来极大困难。一旦监控不严,关系户都得到了重用,而实心办事之人反而永被埋没。”
郭琇的话对我震撼很大,我发现自己并不了解大清,更不了解我的员工。郭琇说得没错,满族管理者在长期优厚的待遇和工作环境中,逐渐丧失了创造力和效率,这是一个危险的动向。大清生锈了,它需要润滑剂。不久后,我正式给人事部门发文:日后无论是招聘还是职务变动、薪金调整,不分满汉亲疏,务须一视同仁!
3。 风闻奏事:三百六十度决策的参考
大清一直以来奉行的是一种等级森严的管理体系。在许多人心目中,大清的管理结构如同宫廷体制一般。很多年来,这种体制一直伴随着大清的成长,员工们习惯在自己画地为牢的职责范围内做自己份内的事。等级分明,管理层级太多,决策往往需要好长一段时间才能传达给执行者。一些好的建议,往往在中途就废止了,很难传达给最高管理者。
二.满汉一家:拆除偏见的樊篱(3)
高管层对企业的控制是通过层层管理实现的,他们高高在上,对员工情况并非十分了解。由于没有一个良好的沟通机制,基层员工们不知道大清的经营状况,更不知道自己每天为企业创造了多少利润。当企业处于新老管理者交替的混乱状况时,他们开始迷茫了。大清要变成一个开放的市场型企业,打破沟通的樊篱是当务之急。我需要一个直观、细致、全面了解公司的通道,风闻奏事则可建立这个通道。
风闻奏事,顾名思义,便是被授以风闻奏事权的员工,可以直接将公司的所见所闻、事无巨细直接汇报给CEO。父亲就是通过此制度,才得以全面了解整个大清的具体运营。与郭琇一席谈话之后,我决定重新启用风闻奏事制。就此,我曾征询郭琇:“记得你曾弹劾过鳌拜擅用风闻奏事之权?”
郭琇说:“风闻奏事是一项好制度,可惜到鳌拜手中却成了党同伐异的工具。其实,它的好处有两点:一是无障碍沟通。企业家了解基层的渠道有两种:一是听取汇报,二是视察。大清分公司遍及全国,听取汇报虽能够了解各分公司的情况,但并不全面,也很难深入基层;实地视察虽对基层的认识更直观、全面,但稍有不慎就会成为形式主义,走过场。管理中百分之七十的错误是由于不善于沟通造成的,而风闻奏事则建立了CEO与基层直接沟通的管道,了解更全面、更真实。
“二是无形的高效管理。风闻奏事是秘密的,各分公司的经理人并不知情。无形之中给其带来一定的压力,让他们更自律,更具有危机感,而这些正是公司长久保持持续发展能力的关键。”
在后来相当长的时间里,我将风闻奏事的权力授予那些我所信任的中层管理者甚至基层员工。风闻奏事成为我全面了解大清的一个关键渠道,也成了进行重大决策的必要参考。
三.乾纲独断:打通执行的玄关(1)
我出身一个严谨、崇尚集中制的大家族,进入七十年代以来,我仍旧渴望探求一种更加高效的企业治理模式。做一个领导者,还是一个管理者?这一直是困扰企业家的大难题。
在繁忙的间隙,我经常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怎样的集中和分权,更适合大清的发展?我应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企业家?”随着公司规模的不断扩大,新的大清比以往更加需要决策力和执行力。
1。 分权并非为了专行
一天,我看见朱元璋的画像后,与熊赐履闲聊。
“据说刘伯温第一次见到朱元璋时,曾大吃一惊,深深为朱元璋那怪异的相貌所震撼。刘伯温据相术得出结论:此人兼具大贤之厚朴与大奸残暴之相,定能举大事。是否真有此事?”我问道。
“虽然此说未免玄虚,从事实来看,朱元璋的确是一个刚猛治企、铁腕制人的企业家。在这点上刘伯温所言不虚。”
“看来刘伯温是有先见之明的。朱元璋开创大明盛世后,对创业功臣降职的降职,开除的开除,唯独他功成身退,得以善终。”
“刘伯温不愿享盛世之功,是有先见之明。悲哀的是朱元璋,大权独揽,事必躬亲,到最后无才可用。”
“按先生说法,大权独揽并不可取?”
“大权独揽非不可取,但无人辅佐却不行。朱元璋算是一个奇才,他精力充沛,富有经验,但他立志当独夫,所以他最终累死榻上。”
“那朱元璋废黜那些创业功臣,又是为何?”
“朱元璋为的是保住他朱家的基业不落外人,其动机虽无可厚非,只是举措失当。痛失这许多精英,实在是朱元璋一生最大的失误。如善用这些人才,大明将会是另一番局面。”
“按先生意思,该如何规避这些风险呢?”
“朱元璋在创业期,为笼络人才,动不动就送股份,送代理权。到最后,却又害怕他们串谋起来,脱离大明搞单干,不得已只好拿这些兄弟开刀。合理激励,是留住人才的关键,过度激励往往适得其反。
“用人要尽其才,而非废其才。徐达、常遇春擅长销售、性格耿直,便不可冒然提为副总。朱元璋把徐达放在副总的位置上,不是为他好,而是害了他。一个萝卜一个坑,各司其职,各尽所能,这样才能不会乱。
“最关键的是体系。并非所有的企业家都是三头六臂,精力过人。高明的企业家则专注于总揽全局,战术的事情全然交给执行层。在这点上,朱元璋的后代比他做得好。内阁制是一个很好的体系,内阁集副总经理、顾问、秘书为一体,有建议批示权,但无最终裁决权,更不能插手各部门具体事务。如此一来,既规避了大权旁落,又做到了人尽其才,两全其美。如果说儒家的‘君逸臣劳’要找一种理想企业管理模式的话,那么内阁制便是。”
熊赐履的一席话,让我陷入了沉思。1670年八月,我全面启用“四人内阁制”,分设在中和、保和、文华三殿。其中图海、索额图、杜立德、对喀纳、魏裔介为第一批内阁成员,被称为“大学士”。
2。 乾纲独断就是核心领导
“加强核心领导”,这是时隔一年后伍次友老师提出的观点。他认为,四人辅政是大清最大的失误,但最根本的问题在于决定这项战略的人;当前只有解决高层领导的问题,才能扭转一切失误,否则一切变革都将无法继续。最后,他给我了一个 忠告:要改革就必须拥有绝对领导力。绝对领导力?他的话如惊雷般惊醒了我。
加强核心领导,这是我当前的第一要务。分析历史上的每一次重大改革,无不是力排众议、逆风而上的,无论是商鞅、刘彻,还是王安石。但任何一次改革,必须有一个先决条件,那就是绝对领导或获得绝对领导者支持。
在我六十年的经历中,我始终相信“绝对领导力”对一个企业的巨大影响。无论是大秦、大唐,还是大明,它们都具有很深的改革者烙印,所经历的每一次重大变革无不是在“绝对领导力”下作出的决定。唯有绝对领导,才能坚定改革者的信心,为改革创造更好的条件。同样,如果我不是大清集团的董事长与CEO,没有获得绝对领导力,我的改革不可能进行下去。
三.乾纲独断:打通执行的玄关(2)
我并非在宣扬一种个人英雄主义和专制的管理思想。相反,在我后来的几十年生涯中,我一直渴求一种开明而和谐的工作氛围,致力探求多种与员工沟通的渠道,力求听取多方的建议,并将之作为决策参考。每一个管理时期,需要不同的管理方式,成功的领导者需审时度势,在不同阶段作出不同的调整。
在大清面临危难之时,唯有实行独断而专制的绝对领导力,才能让大清的变革更加顺利,让员工走出悲观低迷的阴影。如果一味“民主”地倾听、协商、放权,不仅会让那些野心家们得逞,更会使改革变得遥遥无期。
废除八人议事和辅政制后,不少老员工嘀咕,说什么祖宗之制不能改;今后谁来处理繁务、为董事长分忧;董事长年纪轻轻就大权独揽,实在堪忧。在他们看来,乾纲独断与专制根本别无二致。他们认为,乾纲独断是企业家大权独揽的借口,是为了独裁之实而戴上的美丽花环。甚至有人悲叹:这是大清民主的倒退。为了以正视听,在一次“旗主”会议上,我言辞激烈:
“两制刚废,就有人杞人忧天,说什么偌大的家业,数不清的繁务,这董事长又不是三头六臂,忙得过来么?更有人搬出朱元璋来危言耸听,说朱元璋大权独揽后,每天审批二百多份文件,处理四百多件事务,事必躬亲,辛苦异常,终被天下人所诟病。按照这番推论,大明亡了,大清是不是也要亡啊?”会议室异常安静,鸦雀无声。停了半晌,我继续说道:
“先父在时就尝言,八人议事,弊端丛生,不变则会祸及大清根本。事实确实如此,哪一次八人议事不是因为各自的利益争吵不休、不欢而散?
“大清如今规模庞大,机构遍布全国,八旗公司,十八个省级分公司,河道、织造、漕运,平西、平南、靖南,如果再加上郑经的台岛,这一共是二十多个公司。大清不再是咱满人的家事了,整天绕着八旗这个小圈圈转,那怎么能行?咱们家族那一套老方法,也该改改了!尤其是三藩、台岛、准噶尔几大隐患如鲠在喉,形势迫人,不变怎能清除这心腹之患?!
“古往今来,哪一朝、哪一代的变革,不需要领导者乾纲独断?不乾纲独断,商鞅难施变法,秦皇难行大统;不乾纲独断,汉武帝难酬壮志,朱元璋难肃贪墨!不乾纲独断,大清难绝鳌拜之患!乾纲独断并不是独断专行!独断专行者往往弃别人意见而不顾,一意孤行;乾纲独断者则集人之智、尽人之才,方才决断。废两制是为了大清的决策更集中、更快、更有效率,而不是如朱元璋一般,大权独揽,独断专行,事必躬亲。”
我看见旗主们一副副羞红、尴尬的表情,将语气缓了下来:“当然了,你们这些前辈也是一片苦衷,体恤玄烨。先父在时,无日不早朝,如今我正值年少,更不敢懈怠!唯有勤勉克己,才能不辜负先父的重托。我的这番心思,还望大家理解!”
3。 执行胜于远景
1671年的春天,我想了许多许多,关于人生,关于企业,关于狼。大清已走远,而那曾经的创业团队却在原地徘徊。他们曾经沸腾的血液已然凝固,但这并不代表他们是缺乏战斗力和杀伤力的一群,也许我该想办法让他们凶猛起来。在我内心深处,我渴望大清的团队是一个永远行走在刀尖上的狼群,而不是在温室里养大的宠物狗。
在我看来,大清仍旧缺少一个卓越企业的核心价值——执行力,我称之为“企业的狼性”。
在创办康朝期间,正值鳌拜势力最为强大之时,四面危机四伏,康朝行走在刀锋上却迅猛自如。我曾以狼来形容彼时的康朝,擅长团队作战、攻击力、协作精神、快速反应。这几年来,我如一匹孤独的头狼,在仓促间找寻远方的路途,当我渐行渐远,蓦然回头,却见狼群被远远地抛在后面,徒留一串模糊的影子。
“我们曾成功应对过创新与变革,在上一次的变革中获得成功,在此之前我们还曾是创新的领导者,难道这应该是我们固步自封的理由吗?我们明明有很多机会去适应和作出改变,但我们为什么选择什么也不做?”在一次会议上,我曾这样问大清的经理人们。整个会场上静如止水,我甚至听得到他们紧张的呼吸声。
三.乾纲独断:打通执行的玄关(3)
这不仅是对那些管理者的诘问,也是对大清现状的反省。几年前,鳌拜在时,大清大力扩张牧场,如今,牧场仍旧在大清产业中占重要位置。大清改变了么?大清变了,至少现在,没有人说大清如壮士暮年、明日黄花了。然而,它还远没有达到卓越的要求。在我的词典里,卓越首先是快速,然后才是出类拔萃。大清要成为一头狼,而不是一头大象。
“大清在未来十年中,所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执行力。”我继续说道,“草原狼的生存只有一个条件,那就是迅猛的执行力。条条大路通罗马,再好的道也要坚持走下去。每一种管理模式都有成功案例,但不是每个企业都能成功!管理本无定式,在于执行!
“何为执行?就是直接行动。有时候对执行者来说,傻瓜式的行动是最好的执行。思考与执行是一对此消彼涨的孪生兄弟。军令如山,战场上真正的士兵从不问为什么,因为士兵唯一的任务是杀敌,而不是要明白为何杀敌。让执行者顺藤摸瓜去思考每一个指令的前因后果,绝对不是领导者的初衷。”
这是我的肺腑之言。我始终认为,简单的行为是最有效的。大清不需要永无休止的探讨,而是需要高效快速的执行力。
我曾在电视上见过一个游戏节目,节目的内容大抵是主持人看到一个词语然后用肢体语言表现出来,第一个嘉宾根据自己的理解,也用肢体语言向第二个嘉宾表现出这个词语的意思。以此类推,第四个人表演完成后,第五个人要通过他的肢体语言猜测出一个词语。结果往往与主持人的答案大相径庭,令人捧腹。这是一个落俗的娱乐节目,但揭示的道理却令人深省。
我们可以做这样一种假设:一,假如嘉宾能够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