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站所有资源部分转载自互联网!请支持正版,版权归作者所有!
《重塑心灵:NLP—心灵成长科学》TXT下载(全本)作者:李中莹
Remodel Soul
李中莹(香港)着
2002年6月第1版
序
自序
怎样使用这本书
给初接触NLP的朋友的建议
第一章:介绍
1。1 NLP是什么
1。2 NLP历史简介
1。3三赢与整体平衡
1。4 NLP的前提假设
1。5对NLP的一些基本技巧的解释
第二章:我们的脑是怎样工作的
2。1脑神经系统
2。2意识与潜意识(总识的结构)
2。3神经元之间的连接网络(儿童学习的苦与乐)
2。4潜意识
2。5意念推动脑脑推动身体
2。6意识和潜意识如何塑造起们的人生程式
2。7儿童成长过程中大脑的发展
2。8记忆和学习
第三章:与这个世界的联系
3。1五个外感官
3。2感知模式
3。3提升外感官的接收能力
3。4回忆﹑思考和学习的五个过程(什么是真实的)
第四章:内感官——运用大脑工作的模式
4。1什么是内感官
4。2惯用和少用的内感官
4。3三种内感官的学习能力
4。4观察眼球转动而测知内感官(惯用内感官模式…眼球转动)
4。5类型用字(类型用字的观察练习)
4。6类型特征(你属于哪一类型)
4。7类型配合(三个内感官的强弱倾向)
4。8内感官在工作中的运用
4。9内感官在家庭生活中的运用
第五章:大脑储存经验记忆的方式
5。1经验元素是什么
5。2探索本人的重要经验元素(内感官与孩童成长)
5。3化解往事带来的情绪困扰
5。4为什么改变经验元素有效
5。5即场消减负责情绪的技巧
5。6减轻头痛法
5。7事情在脑里的位置…时间线
第六章:理解层次——认识大脑处理事情的模式
6。1 “理解层次”是什么
6。2理解层次的现实举例
6。3理解层次与成功人生的关系
6。4深层需要
6。5理解层次在工作环境中的运用
6。6理解层次在家庭和生活中的运用
第七章:身份——人生的定位
7。1先天和后天的因素
7。2什么是自我价值(自我价值不足的认识与练习)
7。3如何提升自信
7。4如何提升自爱
7。5如何提升自尊
第八章:信念系统——处理世界事物的依据
8。1什么是信念系统
8。2 BVR概论(想不到的便不是困难)
8。3价值对我们的影响
8。4把规条与信念分辨清楚
8。5共同信念﹑共同价值(工作目标与工作价值的三个层次)
8。6如何在工作环境中建立共同信念和共同价值
8。7在家庭和生活环境中的共同信念和共同价值
第九章:信念系统的提升
9。1正面词语(深层的正面词语)
9。2阿q精神(拜木头现象)
9。3打破局限性的信念…破框法
9。4换框法之一…意义换框法
9。5换框法之二…二者兼得法
9。6换框法之三…环境换框法
9。7价值定位
9。8用语言摆脱困境
第十章:情绪智能
10。1什么是情绪
10。2什么是情绪智能
10。3情绪的钟摆效应
10。4对情绪管理的全面理解
第十一章:提升内心的力量
11。1与潜意识沟通
11。2创造未来景象
11。3优良状态
11。4反败为胜法
11。5减压法
第十二章:文字语言(此章谈检定模式,并稍提及提示模式)
12。1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
12。2上堆下切法(李天命先生的文章)
12。3什么是”检定语言模式”
12。4运用”检定语言模式”的注意事项
12。5扭曲类语式
12。6归纳类语式
12。7删减类语式(检定语言模式练习)
12。8提示语言模式
12。9定框法
第十三章:人际关系与沟通
13。1有效沟通的8点启示
13。2沟通效果的来源
13。3正面动机和深层需要
13。4制造投契合拍的感觉
13。5接受与抗拒
13。6消解抗拒的技巧
13。7回应话术
13。8先跟后带式话术
13。9感知位置
13。10感知位置平衡法
13。11化解争吵法
第十四章:提升工作效果
14。1工作中价值的三个原则
14。2迪斯尼法(锯树工人的故事)
14。3目标确定法
14。4如何驾御逆境
14。5如何在转变中胜出
14。6风险量化法
14。7 50/30/20方程式
14。8前瞻式思想法
第十五章:人生策划
15。1人生成功的秘诀
15。2命运与运气
15。3时间管理四分图
15。4人生十项法
15。5达到人生成功的5个步骤
附录
NLP的现状
NLP的方向
序
虽然我是第一个在1981年将NLP介绍到香港的﹐但李中莹先生却是承受了天赋的使命﹐将NLP为世界各地的中国人发扬光大的人。
访问了许多的NLP的中文译本﹐往往译名及意义均不一致及清晰。在推广NLP 20年的教学生涯中﹐当学员要我介绍一本全面又实用的入门书时﹐我总感到十分为难。现在读到这本《NLP…心灵成长科学》﹐我终于可以将这本书推介给所有需要的人﹐读者如能细心阅读及实践﹐肯定能为己为人创造更丰富的生命。这也是为什么作为神父的我会这么积极地推广NLP。
传统的教育过于依赖理性的对错﹑崇高的理想及价值。但往往只是“讲”﹐而与实践脱节。就好像你拥有最好的汽车﹐而没有汽油及开车的知识﹐你仍不能享用这部车。 NLP的价值﹐就在于为人们提供了汽油及驾驭的知识。它教我们“怎样”去建立积极的人生观﹑卓越的意境﹑灵活的变通。从宗教的角度来看﹐“救恩”就是“圆满的生命”。 NLP是一套不涉及宗教﹐但十分有效的“创造圆满生命学”。
有关NLP的外文书数量可以百计。而《NLP…生命成长科学》是第一本由中国人写的有关NLP的书。读后﹐你可了解为什么李先生是这么受欢迎的讲者。学员“对讲师的评核”﹐十分总是占九分以上﹗
NLP有不少专有的术语。李先生在融会贯通之后所作的译名﹐的确非常实用。希望将来的中文讲者及作者﹐都能依循此书的释名﹐而达到一致。
在教与学NLP的时候﹐我一直都最注重NLP的人生观﹐专称“前题”。 NLP有许多实用的技巧﹐但不少人一接触NLP﹐太受技巧的速效迷惑﹐急求功利﹐反而显示了人格的虐浅。
李先生的成功﹐在于他的抱负。他渴求生命意义的提升﹐不辞辛劳地去推广NLP﹐亲子教育﹐情绪智能(EQ)及最尖端的整合身心的方法。他努力培养人才﹐特别是教育工作者﹐都是因他心中有了“建立每一个”的使命及推动。
欣逢圣诞节。这是基督信徒们庆祝神的“降生成人”﹐又是所有人性被肯定的节日。人不需要在天找神﹐而在自身﹐在与人交往﹐在团体﹑社会的建立中﹐体会到每个人的尊贵﹐一切的神。愿《NLP…生命成长科学》能帮助更多人去摆脱在成见﹑桎梏﹐发展自由﹐共创一个“大同世界”。
徐志忠
2001年圣诞
自序
我第一次接触NLP是在1992年的冬天。当年的夏天我参加了一个很有激励力量的其他课程﹐使得我做了很多平时不会做的思考。那段时间﹐我与我的第一位太太关系不太好。我俩对对方的爱都很真很深﹐也被朋友们肯定是好人﹐但就是往往陷入没有效果的沟通模式﹐产生很多负面的情绪。俩人之间是一份紧张和痛苦的体验﹐但同时各自又都深爱着对方。那次课程使我决心去寻找能使这一方面能够有所改善的学问。
我不断地打听﹐结果﹐一位朋友告诉我去接触NLP。于是我四处找寻哪里可以学到NLP﹐发现九龙华仕书院的徐志忠神父有举办NLP的周末工作坊。我报读了下一个朱迪思…德洛齐耶主持的工作坊。
当天工作坊开始时﹐有一位外籍男士﹐约四十多岁﹐举手发问。他说他很憎恨他的妈妈﹐而他的妈妈已经不在人间﹐他问朱迪思有没有办法解决。朱迪思请他站出来﹐用两张椅子作为道具﹐在历时40分钟的过程中﹐她引导该名外籍男子时而坐下﹐时而站起﹐时而对着空椅子说话。过程中﹐那名外籍男子开始流泪﹔40分钟后﹐那男子泪流满面﹐但容光焕发﹐表情比开始时放松了很多。他说他已经不再憎恨他的母亲﹐内心感到舒服了很多。
我看到这个效果﹐惊叹不已﹕过程中没有说“你应该怎样”的道理﹐而只是用简单的道具及说话引导﹐竟然可以消除数十年内心的积怨﹐而涉及的人物已经不在世上。我想﹕连这都可以解决﹐还有什么不能解决呢﹖从那一刻开始﹐我决心学习NLP。
1993年和1994年﹐我参加了徐志忠神父举办的个别主题的NLP工作坊﹐1994年我去美国的NLP Comprehensive进修及格执行师的普通文凭课程(NLP Practitioner Certification Program)﹐返港后继续参加徐神父举办的周末工作坊﹐在1996年和1997年我开始参与教授NLP的工作﹐1997年我再去NLP Comprehensive进修NLP培训师技巧文凭课程(NLP Trainer Training Certification Program)。 1997年徐神父决定从下一年(1998)起不再举办NLP及格执行师文凭课程。我与另一位决心推广NLP的外国人在1998年承接了徐神父的工作﹐把这个课程办下去。 1998年底我退出了这个合作﹐1999年底推出了自己设计的NLP及格执行师文凭课程。
1998年我去NLP大学参加了NLP及格执行师的高级文凭课程NLP Master Practitioner Certification Program;2000年我又去了Anchor Point Institute进修催眠治疗文凭课程(Hypnotherapy Certification Program)。
2000年当我的第一届文凭课程结束后﹐根据学员对课程的评价意见﹑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编排方面的资料﹐加上徐神父的推荐﹐蒂姆…哈尔布姆(Tim Hallbom)给我颁发了NLP Trainer证书。
以上是我进修NLP的经历。此间我还进修了一些运动机制学(Kinesiology)和系统整合(Systemic Constellation)的工作坊。其他的学问知识﹐我是靠自修而获得的。
我写这本书有三个目的﹕
1让一个从来没有接触过NLP的人﹐能够凭这本书享受到NLP带给人生的好处。
2为我的NLP课程学员提供一本比较全面(针对我的课程来说)的辅助读本。
3供给在其它方面上过NLP课程的朋友多一个角度去了解NLP的学问。
NLP是很实用的学问﹐的确能帮助一个人快速地提升他的素质﹐进而享受更大的成功快乐。我希望这套学问能够迅速地在使用中文的世界中传播。
有关NLP的英文书籍数以百计﹐但是对一个以中文为第一语言的人来说﹐他可以选择的甚少。在台湾已经有超过50本从英文翻译过来的中文NLP书籍﹐但是其中的大部分﹐连上过NLP课程的朋友也看不明白(也许译者本身没有学过NLP吧﹗)。即使在译得较好的著作中﹐也不容易找一本比较全面地介绍NLP﹐同时在概念和技巧上都同样清晰的。我希望这一本书能弥补这方面的不足。
NLP不是我的宗教。我第一个承诺NLP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NLP也有无效的时候。但是NLP总能使我们多找出一个方法﹐支持我们不断地尝试下去。以我来说﹐NLP是一个工具箱﹐是我拥有的工具箱中最大﹑工具种类最多﹑最常用和最易产生效果的一个。我希望各位学习NLP的朋友﹐也抱着这个宗旨去学习和运用NLP。
虽然这样说﹐NLP也常常带来快和良好的效果。 NLP可以在很短的时间里使一个人发生巨大的改变。我本人和一些投身于推广NLP工作的朋友都是见证。
NLP的效果是在人生的所有方面显示出来的。因为NLP根本就是研究和运用一个人脑的思想运作模式﹐更有效地运用能使得人脑的能力发挥得更好。既然一个人的脑控制他人生里每一个方面的成就﹐提升人脑的思想运用能力﹐自然整个人都会有所提升。
我不是NLP大师﹐也不敢称自己是一个怎样了不起的NLP老师。我只不过比你早几年接触NLP﹐同时想让你和我一起分享我对NLP的一些看法和发展成果而已。这番话我在每次的NLP课程中都说过。我觉得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比其他人高或低﹐朋友是最理想的身份。所以﹐若你喜欢我的书﹐ 请你接受我成为朋友。
NLP并不能使我们完美。 “完美”二字本身便是主观的﹐没有两个人会有一致的定义。当我们明白这两个字是主观的﹐同时接受每一个人都有同样的权利﹐因而其他人的看法和感觉都很重要 ﹐的确会影响到自己的人生的时候﹐我们或会明白人生里没有空间来容纳“完美”这两个字。
NLP的大师与我们一样﹐有他们的烦恼﹑问题和需要﹐只不过他们面对出现的情况时﹐总会有很多的解决方法﹐同时会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处理事情﹐给自己﹑给别人很多空间。 NLP不能代替我们去生活﹐我们还须面对自己的人生﹐走每天的路﹐但是NLP使我们在不顺利的时刻仍有信心﹐在最困难的时候尚有办法。我们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去增加人生里的成功快乐。
我没有打算把这本书写成类似“NLP全集”的全面性或代表性的著作﹐因为我既不认为自己懂得NLP的全部﹐也知道不能把自己掌握的技巧运用得出神入化﹐保证效果。今天的NLP已经是几千学习小时的学问﹐并且在世界各地不断地有新的发展。我会计我掌握的只有20…30%﹐虽然这20 …30%属于一个所谓的主流的NLP派系(即很多人承认接受﹐但同时也有人不以为然)。在另一方面﹐我的确能很纯熟地运用一些NLP技巧﹐但是仍有很多很多的NLP技巧我未能掌握纯熟。所以﹐在这本书里我只能介绍我自认为已经了解和掌握得不错的NLP概念和技巧。
例如﹐我没有介绍SCORE和BAGEL ; Swish和Comflicts Resolution(在我的下一本书《NLP辅导技巧》中会介绍这两个技巧)。催眠是NLP里一个重要的部分﹐但我在这本书里没有做介绍。
很多NLP大师都认为﹐今天的NLP已经有太多的技巧。技巧是工具﹐够用即可﹐沉醉于拥有更我的工具﹐极其量只会成为一个工匠。在过去﹐NLP曾经被人批评为“没有心”(No Heart)﹑“没有灵魂”(no soul)的学问。这点我不敢苟同。在这本书里﹐我介绍一套我从NLP的一些基础发展出来﹐关于这方面的概念(请参阅“身份”﹑“信念系统”及“对情绪管理的全面理解”)。
常常有人问我﹐我的学问在哪所大学可以学到﹐我的回答是“这些学问在大学里学不到。”这样的回答不是狂妄﹐只不过是道出事实。 NLP在世界各地的大学里﹐几乎是完全学不到的。
大学没有教的学问多的是。一些对人类十分重要和基本的学问﹐事实上一向都被忽略。例如﹕
大脑的思想运用是如何做到的﹖我们怎样可以配合它运作的方式而使人生更有效率﹖ (这便是NLP的功能。)
情绪与人的关系。社会上很多人是自己情绪的奴隶﹐如何可以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情绪﹖ (我发展出来的EQ工作坊提供这样的技巧。)
人类世世代代都做父母﹐如何能够成为成功的父母﹖ (我的《亲子关系全面技巧》提供这样的技巧。)
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如何发展出良好的心理健康﹐使他有健全的性格﹑积极正面的心态和成功快乐的人生﹖
这本书虽然以NLP为名﹐其实针对的是上面最后一项。 NLP包括很多方面的学问﹐但一般来说很我多人会把它列入心理学的荡畴。心理学的起源使它具有两点特质﹕
1是科学﹐故此其任务是解释现象
2心理学的始创与精神病治疗很有渊源﹐故此﹐心理学有不少部分与治疗方面的研究有关系。
有人说过﹕只要与人有关的都属心理学的范围。这点对学者专家来说﹐也许不能接受﹔但是对一般人来说﹐却已足够。试以一个溺水的人为例 ﹐解释现象便是﹕“因为他的脚底接触的是水而不是土地。”治疗研究便是如何把他从水中拉上来(也许结果是“每一个人都应穿上救生衣走路”﹐“水池应筑起围栏”)。为什么不教给每个人正确走路的能力﹐使他们不致掉到水里﹖
今天的心理学所欠缺的就是﹕我们如何可以建立起良好的心理健康。我认为这就是NLP的功能。
NLP是一门很奇特的学问﹕它不在乎它确实是怎样的。也许这是NLP虽有将近30年历史但仍不能打入学术界的原因之一吧。 NLP追求的是效果﹐而容许做法保持灵活(事实上﹐如果用两个字去说明NLP是什么﹐那就是﹕“灵活”)。这种态度﹐使传统治学之士很为困扰﹕竟然没有 “怎样的做法才是正确的”这个标准﹐那么﹐这门学问怎能掌握﹑划清和教授呢﹖
我认为所有研究非人(与人无关)的事和物﹐都可以很准确﹑很清晰地说清楚﹐而且只有一个模式(就算这点近年已经站不住脚了﹕例如光同时即是微粒也是波﹐物质的最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