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身边诡事-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接下来出场的,就是村里的唯一一个傻子,叫旺虎。旺虎跟我妈妈是同龄人,都是五十年代初的人。据说这斯年轻的时候,也算仪表堂堂,但是这货生在红旗下长在阳光里,就是不学好,坑蒙拐骗偷吃喝嫖赌抽,而且屡教不改。很快把爹妈留下的田地房子吃光败净,就开始捞偏门。啥偏门?就是挖坟掘墓。听说当年刘小姐下葬的时候,有块玉应该很值钱,就在一天夜里扛了铁锹去了毛竹林。当天夜里没人知道发生了什么,但是第二天有人在竹林边上发现旺虎的时候,这货已经疯了,看谁都目带恐惧,五官扭曲,嘴里歇斯底里的叫着,嗓子已经哑到发不出声,还是不停得叫。有好奇的人细心分辨他叫的是什么,最后发现竟然是:红衣婆婆,饶命!
  红衣婆婆,饶命!这一句旺虎一叫就叫了几十年,我妈嫁到县城,有了我,又把我送回到村子里让姥姥带,到我在村子里长大记事,这货叫的还是这一句:红衣婆婆,饶命!
  我听完老人们讲旺虎发疯的缘由之后也有些奇怪,当初刘小姐下葬的时候,应该正是风华绝代的年龄,怎么会是红衣婆婆?鬼也会老么?但是关于红衣婆婆的事情,已经在村子里传开,而且大人都严禁孩子们去毛竹林玩。
  在中国,往往越禁的东西越火,越打压的东西越是涨势猛,就像苍老师主演的爱情动作片,虽然没上过各大卫视和影院,却深入人心;就像楼市房市,几届政府穷追猛打,楼价房价还是越打越高。这一定律同样适用于小朋友,越是不让玩的越要玩,越是不能去的地方,越是想去,偷偷摸摸也要去!于是就有了我和张三李四王五赵六误闯鬼竹林的故事!
  
  ☆、第二章 奇异的毛竹林(下)
  
  在中国,父为子纲已经根深蒂固,就是老子说什么就是什么,儿子照做就行,不用问那么多为什么。一般家长也懒得耐下心来跟个毛孩子讲道理,尤其是偏远地区的农村。一方面,老子也没那水平能讲出让儿子信服的道理,其次整天面朝黄土背朝天,能不能吃饱饭还的看老天爷高兴不高兴,老子一天劳作回来,累的跟条狗似得,哪有心情跟儿子讲道理,不听话?两巴掌下去就听话了,骨头再硬也硬不过皮带和鞋底子。
  所以,当大人们告诉我们不能去毛竹林玩的时候,基本没人当回事。更主要的是,村子里能玩的地方太少,又没有任何娱乐项目,所以在村子里的孩子们,除了大点的能出去放牛放羊,剩下的小孩就只能在村子里偷鸡蛋去小卖部换烟抽,要么抓鸟掏松鼠。如果有个地方好玩刺激又有新鲜感,相信没人不想去。尤其是张三李四王五赵六我们几个,在村里算最调皮的,整天除了偷鸡摸狗,就是惹是生非。
  话说到了这一年的六月初六,镇上一年一度的庙会盛事。不光有平时难得一见的杂耍和国家级梅花奖得主戏剧演员登台献艺,更有一年一度的牲口大会。在牲口大会上,各家要卖的牲口,有牛,驴,羊,骡子,种猪等家畜都聚集到一体,让有心的人们自己选。山里人虽然娱乐少,爱热闹,但是涉及到种地养猪过日子,才是真正的积极,所以每逢六月六的牲口大会,各村村民要卖牲口的,早早的起床,踹上干粮,拿上水壶牵上牲口就出发了。到了镇上牲口大会划分的区域,找个有树的地方一安顿,把牲口栓到树上,人往树下一坐,等人上来看牲口。来晚一点的,就没树了,只能靠墙,把牵牲口的缰绳用铁橛往地上一钉,拿出旱烟袋吧嗒吧嗒的抽烟。再来的晚的,连靠墙的位置也没有了,只能在会场中间,顶着烈烈红日。
  这些景象,是我长大以后去赶庙会的时候才看见的。由于镇上太远,所以大人们赶庙会是不会带上像我们这么大点的小屁孩的,顶多丢下一句在家乖,回来给你带糖葫芦,之后就迎着早上初升的太阳朝东边的村口走去。当然也有的大人会叮嘱,喂好猪看好鸡带好你二大爷家的妞妞照顾好你三姑家的狗。
  大人走后,村子里就成了我们的天下。
  首先一个叫兵兵的稍微大点的孩子回家翻箱倒柜拾掇出一把洋刀,应该是抗战的时候遗留下来的,刀鞘早就没了,刀刃上也锈迹斑斑。在当时算是很牛叉的装备了。接着张三从家里捣鼓出几枚弹壳,李四拎出了爷爷的鸟铳(早就打不响了),王五拿着一个一头有点尖尖的大气球,里面还灌满水,说是他发明的“水雷”,赵六在家的谷仓里发现了一截电雷管,妞妞拎着她妈的胸罩捂在眼上说这个用来捉迷藏挺好,直到大民出现,我们才眼睛一亮。大民手挽这一把竹子弯成的弓,身后背着箭壶,箭壶里放着一簇羽毛箭,果然是正经东西!大家都觉得只有兵兵和大民的家伙才有杀伤力于是推举兵兵和大民当队长副队长。队长看了看每个人的装备,之后把妞妞眼上的胸罩一把抓下来甩到妞妞怀里说,你一个女娃娃跟着我们干啥,回去找你奶奶吧,我们带着你不方便。妞妞听完哇的一声哭了,掉头回家去了,一路哭声抑扬顿挫很有小沈阳的风格。妞妞走后,队长继续发言:咱们队伍人数还可以,但是装备差了点,遇上顽强的敌人就不好对付了,今天给大家补充装备去吧。大家一听要补充装备,都来了精神。队长神气的拍了拍腰上跨的洋刀说,洋刀不好找,不可能人手一把。但是弓么,只要找到竹子,就可以每人做一把。说着用眼角瞟了一眼副队长。大民依旧挽着弓没说什么,大家七嘴八舌的讨论哪才有竹子,最后不约而同想到————毛竹林!
  赵六紧张兮兮的说,毛竹林不是有鬼么?队长撇撇嘴反问,你手里的电雷管是拿来吃的啊?有毛鬼敢来就炸它个稀巴烂!队长的话很提气,大家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一行人一路向西,到了村西口,才发现通往毛竹林的隘口已经被村子里的人用石头封起来,根本过不去。队长气的七窍生烟,抽洋刀上前对着石墙猛砍,结果空中溅出几个火星子,刀上蹦了几个豁口子。墙还是墙,纹丝不动。正在这时,副队长大民说话了:用雷管,炸!
  不爱说话的人就这样,要么不说,一说就一句顶一万句。说毕吩咐大家,家里有手电筒的,回家把电池带来,再找些引线。因为村子后山就有采石场,村子里有人在采石场干活,雷管,引线这些东西不难找。一会大家又在石墙前会和了。先找了个缝隙,把雷管塞进去,之后拉着长长的引线,大家都躲在老远的一孔土窑后。先对接了两节电池,结果雷管没反应,接着再来一个人,用手拿着,加了两节电池,还没反应,接着再加,当大家都忙的不亦乐乎的时候,八节电池对接上,队长拿着引线往电池阳极上一捅,毫无征兆的一声巨响,所有人都吓了一跳,好几个人都被吓得一屁股坐地上,王五一紧张,捧在手里的“水雷”也抓破了,气球爆炸,相当于半盆的水浇在了身上。当时我还纳闷了,好歹我也是城里人,咋就没见过这么大这么奇形怪状的气球呢,多年之后才知道那玩意还有个名字,叫安全套。
  一群娃娃定了定神,去石墙处一看,尘土散去后,一个豁口出现在面前。透过豁口,能清楚的看见前方的土丘上一片翠森森的竹林呈现在不远处。
  说来也怪,一越过石墙,就像另一个世界,六月的天竟然凉飕飕,而且稍微有些冷。周围安静的连知了蝈蝈的叫声都没有。
  走!队长一声令下朝毛竹林走去,我们紧跟其后。到了毛竹林下,众人不禁齐刷刷的打了个寒颤。这就是传说中的毛竹林了,也没啥了不起么!
  林子虽然密,但是林间还是有些缝隙可以过人的,很快就被我们踩成了小径。林子里阳光晒不进来,有些阴,这种气氛很快就被孩子们的欢笑打破,有的钻进林子捉迷藏,有的把临近的一排竹子扎在一起压倒,躺在上面一颤一颤,好一张惬意的竹床。这时候队长宣布,以后这里就是我们的大本营!玩起来时间过的快,不知不觉天就黑下来,这时大家才想起来要找竹子,做弓箭。队长挥刀猛砍,一会儿一小捆竹子就搞定。接下来的步骤就简单了,把竹子剁成差不多长度,放火上烤着弯起来,两头用麻绳一栓,弓就成了。当然这些步骤要回去再弄。大家收拾好东西,大人可能要回来了,得赶紧赶回家。这时候王五说憋不住了,想撒尿,队长说快点的。王五就跑到竹林边上嘘嘘了好大一泡。
  一路无话,大家把竹子和装备都在一孔破窑洞里藏好,就各回各家。晚饭的时候,当然免不了各自拿着大人带回来的糖葫芦面人等小东西互相炫耀一下。由于夏天天热,大人们也都端着碗,顿在村子中间的老槐树下边吃边唠着嗑,说着今天哪家的驴卖了个好价钱,哪家买了个猪娃,今天镇子里的戏台上唱的啥……
  吃完饭,我就回到姥姥家,玩了一天,有些累,我躺在炕上迷迷糊糊就睡着了。睡梦中仿佛自己又来到了那片竹林,竹林边上有个穿白衣服的小孩,我走近一看,是王五,我问王五,你为啥还不回家呢?王五说,有位漂亮姐姐在要我陪她玩捉迷藏。我一听漂亮姐姐,这好事情不能光让王五占了呀,就问漂亮姐姐在哪里?我看看,我看看。这时竹林里走出一位红衣女子,问我说,你是哪家的小孩?我抬头一看,巧笑倩兮,好美的一张脸,而且有些眼熟。我痴痴的回答,是刘颖(姥姥的名字)的外孙。美女姐姐听了笑着说,哎呀,还是我们刘家的外孙呢,难怪长的这么俊。我一听美女姐姐夸我,就使劲咧着嘴笑。
  正在这时,天雷滚滚,我猛的警醒,已经是半夜了。这时是窗外传来一阵急促的敲门声,而且还伴随着哭腔:四婶啊,出大事了,五子高烧的说胡话,怎么叫也叫不醒……
  姥姥和两个小舅赶紧起来穿衣开门,进来的是王五他妈,已经哭的跟个泪人似的,继续哽咽着说,听张三李四他们说,今天孩子们去村西的竹林去了,那是刘家小姐的坟啊,是不是冒犯了刘小姐了,四婶啊,刘小姐也算你们家的人,能不能去和说一说,不要为难孩子……
  姥姥到了王五家一看,王五果真烫的厉害,一面吩咐打井水用毛巾沾上降温,一面吩咐王五的爹赶紧去镇上请医生。王五他爸听完转身就要往镇上跑,姥姥叫住说,去我家把二子(就是我小舅)的自行车蹬上!
  大人基本一夜没睡,快临明,王五他爸才把大夫用自行车驮回来。老大夫把了把脉,翻开王五眼皮看了看,说问题不大,伤寒。之后就开了点药,让安顿吃。大家一听,才松了口气。送走大夫,开始喂药,大夫说一剂药就能退烧,上午孩子就能醒来。可是吃完药王五烧确实退了,可是四天过后王还没醒来!而且嘴里偶尔还发出咯咯的笑声。此情此景,听到笑声的王五父母头皮都炸了,怎么也觉得不是伤寒那么简单。就又去找姥姥,姥姥没办法,陪着他们去了毛竹林,在竹林边上烧了香烛纸钱,姥姥说三姑啊,孩子们不懂事,你老人家别往心里去,大人不记小人过……
  我们几个惹事的小孩也被带来了,我正伸长脖子看呢,结果被小舅一脚踹的跪在地上,其他孩子也被家长踢得跪在地上,最后跟在姥姥后面磕头。
  说来也奇怪,拜完之后,当晚王五就醒过来了,还一个劲的嚷着累。大人问怎么回事,王五说,有个姐姐让他陪着玩捉迷藏,玩了好久!
  事情到这就算结束了。姥姥住的房子,就是之前的刘宅。但已经破败不堪了。直到有一天,我在已经被当做骡圈的耳房墙上,找见一个暗格,里面有好几本线装的《红楼梦》和《西厢记》,我翻着这些发黄的纸张,从里面掉出一章旧照片,一看照片上的人,可不就是梦中的那位美女姐姐么!不过我可能得叫三姑婆老祖宗了。

  ☆、番外篇  故事的真相

  前面写了两个故事了,在这里和大家聊聊这两个故事外的故事。
  先说我在大街上遇到的那个和尚,当时遇到那位大师是在我们市市政府门前的大街上。如你所知,天朝威武的行政机构大楼总是在城市的最中心,而行政机构大楼门前的马路,也总是市里最宽阔最宏达交通最便利的要道。
  当时那和尚就出现在这条马路上,那天天好热,马路上车很少,所以路上显得空荡荡。和尚小轮车后面的音响声音很响,响彻整条街,和尚就若无旁人的在一边跟着音响诵经,一边用手撑着往前滑。有很多过路人在和尚面前的钵盂里投钱。我也想投,可是我只是个苦逼学生,兜里仅有的几十块钱是全部家当。觉得想投,又舍不得;不投,心里不安。所以最后跟着走了好久。
  到了饭馆,僧人要了米饭、青菜。我坐僧人对面,本来想吃个猪蹄,赶觉可能不太合适,所以就犹豫的要了碗素面。这些都被僧人看在眼里。就像现在我的小孩在我面前一样,我一眼就能看出她的小心思。其实当年我在僧人眼里,何尝不是一个藏不住心思的小孩。本来我也经常读一些佛学方面的书籍,对佛教挺感兴趣,就和僧人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实际上是边吃边聊,第一章的故事中写的是在等上菜前聊的,为什么?怕影响大师的形象。你能想象一个和尚挽着袖子光着膀子甩着腮帮子撩起后槽牙一边大快朵颐,一边口齿不清的和我讨论佛法,饭粒和吐沫星子乱喷,这是什么景象?什么画面?美感全没了。当然实际情况也并不是我描述的这么不堪,就很正常的两人吃着饭,聊着天,吃的也慢,聊的也缓。我当时犹豫的是把钱都投到钵盂里呢,还是抽出几张零票给自己留点?全部掏出来往钵盂一甩,多豪气!可是甩完我这碗面咋结账啊?僧人也看出我的犹豫,只是说,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听罢,我把心一横,全部甩进去了,大不了让饭馆的老板或伙计跟着我回家取钱。没了后顾之忧,自然我们畅谈甚欢。才聊到那些见生前身后什么的。
  当然结局也是意料之外的,在结账的时候,老板竟然给我们免单!僧人也不多说,对老板双掌合十,道了一声:阿弥陀佛,多谢施主!多行善事,神佛护佑。说罢起身,我和餐馆老板把僧人扶在小车上,僧人出了餐馆,回头对我一笑,说道多谢小施主布施,多集善缘,自然神佛护佑。
  当时看着僧人的这双眼睛,仿佛能直达人的灵魂最深处。
  经过此事,我也感悟良多。很多人在面对抉择的时候,思前想后畏首畏尾,最后还是选择了比较保守的选项。人类对未知情况,有着天生的恐惧。所以第一个吃西红柿的人,第一个吃榴莲的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被人们称赞并牢记了。有时候,我们只需要再勇敢一点点,往往一念之差,天壤之别。
  再说下第一章中,公司从香港请来的陈大师。实际上,这货已经不是第一次被请到公司了,只是其他的和情节无关,没写进去。而且之前请他的时候,我还没入职。关于他的事迹,也是听说的。据说公司建厂的时候,就是他来看的风水,算是老板的老相识了。厂子建完,生意并不好,后来风水大师让在厂子大门外的东北角上,建了一个棺材盖子似的碑。结果从那以后,生意红火起来了,然而厂子里却开始死人了,基本工伤不断,致残致死的经常有。说来也怪,一死人,那生意都不是一般的好!
  所以第一章中那次请陈大师来,差个童男,我是死活没去的。不过非常想让我顶上去的,是我们部门的李副经理,一个心如蛇蝎的老妇女。后面的故事中,会有她的镜头。记得那两个童男么?后面有专门写他们的章节,这里剧透一下,他两都死了,相隔不久,离奇死亡。是我负责接待他们的家人和送他们去殡仪馆火化的。期间发生了一系列灵异事情,直接导致了公司高层的人事变动。后面精彩继续,请大家拭目以待。
  最后讲讲村子里的毛竹林吧,相信大家发现,这个故事中,我基本上就是个打酱油的,没怎么出场。不好意思,发生这个故事的时候,我才五岁,实在是出不来啊。事实上,那个晕了五天的孩子,不是王五,而是我。梦里见到我和美女姐姐玩的,是我姥姥,连续几天我姥姥在梦里叫我回家,我都玩得乐不思蜀,不予理会。
  另外,姥姥确实是刘家的后人,曾经参加过革命,文革时期因为成分不好,为了躲避政治迫害才又回到了小山村,这一回来,有生之年就再也没出去过。姥姥回来也带了很多外面的新鲜事物。所以在村子里威望很高,一般谁家有个啥事,都来问问姥姥,有吵架打架的,也找姥姥评理。介于此,作为姥姥的外孙,我在村子里混的也算风生水起。也才有了后来的好多故事,可惜这些都是灵异故事,看故事的人爽,而经历这些故事的人,那叫个遭罪啊……
  
  ☆、第三章  恐怖的后山洞(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