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臭小子闹官场-第17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飞过了好大一会儿,才反应过来,再去寻找冷无为时,人已经不知道踪影。

    林府。

    〃二弟,他真的跟你说要给差事给你?〃林豪有点不敢相信。

    自从林天远死后,他们的官职配不上享有的府宅,在京城之中每个人所应有的规格是受限制的,只准低不准高,否则御史言官就要参他,二人不敢搅这种是非,匆匆将房子给卖了,由于当时朝廷查抄林府后,因皇恩只留下了这所宅子,平时二人也没有多大的积蓄,只好靠着卖祖产以及房子的钱财过活,在官场上少不了应酬交际,二人又不懂得持家过日子,好在林豪在户部办差,懂些钱财出入,但日子开始时还行,越到后面越难,朝廷给的俸禄又怎么能够的上二位公子哥的开销。按他们的年纪也该成家立业了,可门户相当的人家不愿意和他们结亲,毕竟他们一没有钱二没有权,加上为了效忠居然连自己父亲也给害死,乃不孝之人。二人的仕途也可想而知。

    林飞拿起大茶壶就喝水,解渴后,问道:〃大哥,你说冷无为他要给我找什么差事啊?〃林豪一听他这话立即就斥道:〃你宰相恩师的名讳岂是你乱喊的,你不在朝中你不知道,如今冷相手上可有很多的肥缺,你可知道刑部代尚书可是你同榜,他就是冷相给提携上来的。以我看,如果只是一个普通的小官,他不会让你这么特意去他府上,随便让你到哪个衙门报道就行,咱们照样还是知他的恩。二弟,咱们林家要想重振旗鼓,只有死死的抱着冷相。这一次上堂做证,便是他派人让这么说的,可见其厉害。你要把握机会啊,毕竟你们有师生这一层关系。〃林飞听着他大哥的话,越来越激动,想到以后飞黄腾达,心也跳的快起来。

    林豪突然笑了起来,〃你可知道他和咱们三妹还有一层见不得人的关系,我曾让人去寻找三妹的下落,得知是他将三妹给接走。当日宗人府审案子的时候,也是他保驾护航,宗人府才从轻发落。这事情是见不得台面的,所以没有人知道,我也就没告诉你。〃林飞更是激动,呼吸也开始急促起来,〃大哥,既然他和咱们有这样的关系,那我们为什么不早点去拜访他?〃林豪摇头道:〃是岳先生不让我们去的,他说只有冷相亲自找到我们的时候,我们日后才能飞黄腾达,重新过上以前的日子。但是我们主动去找他的时候,他或许碍于三妹的面子,可能只是随便给了咱们一个官职,日后想再升官就不可能了。只有他主动找咱们时,咱们才能算他的人,自然就不会亏待。这其间的奥妙你可明白?〃林飞想了一会儿,笑道:〃那大哥你做了那粉口供,他是不是给了你什么许诺啊?〃林豪笑了起来,〃他让我担任浙东省的道台一职(四品)。〃林飞呵呵笑了起来,〃原来大哥是早有心理准备,怪不得那么勇敢的和八爷他们作对。就不知道他会封我当什么官?只要他记得和小妹这层关系,咱们做小舅子的自然不会亏待,日后还看哪些人敢看不起咱们哥俩。〃杨公府。

    自从浙东省的案子审结后,留给冷无为的却是一大群的人事安排,刘本、陈嘉成、义亲王、廉亲王都提了一连串的名单,在给皇上审批之前,冷无为必须筛选其中不合适的人,和提拔某些人,毕竟他是首辅有督察之权也有专断之权。

    岳真也在一旁审察,不停的摇头,最后看着冷无为道:〃上面的人选都不太合适担任浙东省巡抚一职,那是个封疆大吏,为一省之长,掌管地方民政和官员考察,二位大人和二位王爷所提的人选都不怎么合适,要么是资历不够,要么是身份不对,这是个文官,义亲王非提一个武将出来,这一点恐怕在皇上那里也通不过。〃冷无为眼皮有些累了,此时天色已经很晚,道:〃这其中的利害我不是不知道,这几个人都想在今后的朝廷里有一定的影响力,所以提的人选也是自己信的过的人。真是头疼,这几方面的人都不能轻易得罪。〃〃我提议一个人选,他或许适合。〃岳真忽然道。

    冷无为来了兴趣,〃谁?〃〃邓容,他现在是三品,离二品不远,况且浙东省的案子是他审的,那里的民情他也知道,在朝堂上也能说的过去。更重要的是,他是皇上的人,皇上那里也能通过。如今把他留在上书房,作用发挥不是很大,皇上心里自然清楚。而且侯爷你提议他为巡抚,其他各位大臣自然也说不出什么来,还有可能以为这是皇上的意思。邓容也可感你的恩,日后有用的着地方,他自然会效命。〃冷无为盘算了一下,笑道:〃不错,不过我不能放任他过去,在他身边必须要有我的人,否则万一他再步汤化的后尘,我脸上也无光。我准备让林豪去担任道台,过一段时间再提拔他为东南道御史,把这个邓容看住。如果他真的有什么不合适的动作,治他倒也方便。〃岳真呵呵笑了起来,〃候爷英明,林豪和林飞我是看着他们长大的,能耐是有的,但原则性比较差,官场上的一套他们也懂。只要日后好好点拨他们一下,会成为候爷你的助手,毕竟在三小姐这一层关系上,他们和我们有着天然的联系。〃冷无为一听到他提到林韵诗,不由的叹了一口气,自从把她接到西北后,她就一直不愿意见人,自己也没有那么多空闲时间去磨,在攻打北魏前,去见过她一面,当时她带发修行,她提议约定三年时间,如果她能解开自己的心结,便愿意和他厮守

第二百六十七章 无赖当政(八)

    这一天风和日丽,天气迷人。一心想要得子的杨雪儿看今天是个黄道吉日,便打算到附近的白马寺去烧香祁福,因此早早的在一大家的奴婢、奴才、老妈子们,带着苏雨馨一同前往寺庙。现在不但杨家的根在她肚子里,就连冷无为能不能有后,也靠她了。打算让白马寺的老方丈求个签、算个卦。礼物准备的自然是相当的丰厚。

    她们这一走,冷无为倒也清闲了下来,今天不是他当班,朝中的事情大抵也只是让刘本和陈嘉成去处理,自己只需要在他们处理完后,加个批语什么的,但就是这也是让刘本代劳,因为他根本就不是这块料。皇上对此也是默许。

    “主子,翰林学士林飞求见。”小寇子跑来道。

    冷无为正躺在摇椅子上,品着南方刚上贡的御茶,这些是皇上刚赏赐下来的,味道果然就是不一样,凡是御茶者大抵比较珍贵。

    “哦,他来啦,你让他进来吧。上杯好茶,就上我这壶样的。”

    小寇子是专门伺候冷无为的,有点心疼道:“主子,上御茶也太抬举他了。咱们府上那么多好茶,随便挑几样,也拿的出手。”

    冷无为笑道:“瞧你小气那样子,他可不比一般人,搞不好以后还是一家人。一家人怎么能说两家话呢,快去。”

    不一会儿,林飞进来了,看冷无为正躺在椅子上跟他打招呼,忙行师生之礼,然后一旁坐下。小寇子正巧亲自端上一杯茶过来,笑道:“林大人,您在我家主子心里可真是不一样,您这杯茶可是皇上刚送我家主子的御茶。一般人还真没有这服气。”说完笑着离开。

    “恩师大德,学生没齿难忘。”林飞起身行礼。

    冷无为笑着摆了摆手,道:“呵呵,请坐。最近在翰林院主要做什么差事啊?”

    林飞坐下回道:“回老师,翰林院只是闲差,学生干的也只是抄抄写写的工作。没有什么值得夸耀的。”态度甚为拘谨。

    冷无为笑着从椅子上爬了起来,在桌子上拿出一道手令,交给林飞,道:“我打算让你从刑部主事做起。不知道你可愿意?”

    主事可是个五品的官衔,而林飞现在也只是个正六品,他哪有不愿意的,忙激动地跪了下来,“老师,学生这……”激动的话都说不全。

    冷无为将他扶起,拍拍他的肩膀,意味深长道:“你我的关系你也清楚,将来咱们很可能还是一家人,就不要拘礼了。能帮的我一定帮,不过话也说回来,我给你们机会,你们也要争气才行。如果真到了合适的机会,我会让让你们出人头地。因此我对你的要求不多,怎么苦,怎么受罪,你也要给我当三年的清官,当一个孤臣,不要结党不要营私,安安分分的当好这三年的官。只要你能做到这一点,你今后的前程我会帮你安排好,甚至会让你取代某个人的位置,前途不比赵泽差。论关系,还是我们比较近。以后也不要叫我老师了,怪生分的。”

    林飞激动的不知道如何是好,想不到他会这么直截了当的说破那层关系,还为自己许了官,这激动之情,真的不能用言语表达。

    冷无为看他激动的眼泪都流了出来,笑着拿出手绢给他,“你不要怪我以前怎么就没有提拔你,一来,我不在其职不好行这方便;二来,你们毕竟在文官跟前影响不是怎么好,我不好为你们跑官;三来,朝廷局势复杂,官越大越身不由己。太早把你们提上来,反而害了你们,对不住你死去的林相。本来我还想再冷落你们一阵子,但现在是时候了。你回去转告你大哥,上任以后只要在一年之内干出点政绩,不贪污不受贿,我可以保证他会有很好的前程。如果他敢在一年之内让我收到有官员参他的本子,那也就怪不得我翻脸不认人,我会让他从此在官场上消失。这一点你要清楚地转告给他,还有到了任上对百姓要仁慈,要体恤。明白了吗?”

    林飞跪下呜咽道:“大人对我林家大恩大德,林飞代表兄长,感谢大人。如果以后用的着我们兄弟的,我们兄弟绝对为大人赴汤蹈火,再所不辞。”

    冷无为笑着摇摇头,“只要你们今后有出息,当个好官,我也算是不负相爷所托了。”说着想到了什么,在桌子上拿张纸写了几个字,然后交给林飞,道:“这是你妹妹现在住的地址。什么时候有空你让人捎点东西给他,多谢谢家书。还有………,你明白的。”

    林飞擦干眼泪,接过纸,笑道:“侯爷放心好了,林飞一定劝劝舍妹,早点接受侯爷。”本想叫大人,可觉的更生分,叫老师吧,对将来的妹夫这么称呼又不太合适,只好称其爵位。

    冷无为笑笑,“哈哈……,担愿如此,我看好你哟。”

    打出了杨公府,林飞心里跟抹了蜜一样,甜到心坎里了,和当今皇上的宠臣、朝廷的权相联姻,日后的前程更是不要说了,有了妹妹那一层关系,看来今后是不用发愁了,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春啊。

    永元四月一日,昔日军机首辅大臣终究没有熬过由亲人带给他的心理压力,在第三次会审的时候,默认了所有对他的控告罪行,并在赵泽的诱供下,牵扯了一批官员。其中有吏部尚书尤问天、左右侍郎陈宁、孙耀、督察院的左右御史汤广和、陆平、以及不分下属官员,总共人数达到一百二十多名,可以说是大汉朝明宗皇帝首次以来,处理朝廷官员最多的一次。

    不久,明宗皇帝就此事宣判了诏书,萧贵中被夺去爵位,贬为庶民,遣回老家养老,念起三代老臣,有功于社稷,不抄其家,不牵连子嗣;吏部尚书尤问天,有愧职守,以权谋私,毫无原则,免其所有官职,贬为庶民,抄没家产,放回原籍,终身不得为官;督御史汤广和、陆平,身为督御史,监察百官,却放之任之,且同为其谋,罪无可恕,则令削其官职,抄没家产,送往西北边疆服役,其家眷则不牵连;其余各位官员,则交由刑部议审。

    让所有朝廷大臣为之担心的萧贵中一案,到此算是结束。然而就在百官还没有从惊讶之中清醒过来,时,一大堆的人事安排,却发布下来。

    周谨敢言,不因为萧贵中是其恩师而加以包庇,其爱国为民之心甚为难得,着其担任督察院左督御史一职。

    上书房大臣巴仁贵,为人谨慎,甚得朕心,且为人刚直,不畏强权,着令巴仁贵兼督察院右督御史一职。

    刑部代尚书赵泽,在其案中办案尽心尽力,一心忠于朝廷,在审案之中,其能力可见一斑,着升任刑部尚书,加封一等子爵,赐锦袍一件,黄金百两。

    扬苏省巡抚东方白,在其任上克尽职守,推行新政,甚为先皇所器重。且为人谦逊、谨慎,原则性强,特升任为吏部代尚书。

    当这四人的任命由军机处传达下来后,朝廷各位大臣都瞠目结舌。因为这其中两人都是冷无为的学生,而周谨则因参萧贵中,却破格提拔。这好象都是有人刻意安排的一样。

    除了四人被任命,其余一百多位官员的空缺也留了出来,经过军机处大臣们的商议,从地方上和朝廷里升任一部分人,这其中各派系的人都有,有廉亲王文思的、翰林大学士刘本和陈嘉成的、有义亲王文祥的,当然也有首辅军机大臣冷无为的。不过其他四人用的都是文官,而冷无为则用的是些武将加以一些自己的门生官员,形成文武对峙监督的局面。这主要体现在地方上。朝廷里面冷无为插手调任并不多。

    当一系列事情处理完后,四月十五日的春闱也开始举行了。此次担任主考官的是义亲王文祥,副主考官有三名,分别是礼部尚书童维、左督御史周谨、兵部尚书敖丙。阅卷大臣有翰林大学士刘本、陈嘉成,廉亲王文思、诚亲王文良、以及右督御史巴仁贵。

    科考结束后不久,由冷无为提议任命邓容为浙东省巡抚,皇上恩准,很快邓容被责令出京任职。同时也任命一批官员,由于此次空缺甚多,一二榜的进士都被放了实缺,可以说现在考中的举子们,是这场政治斗争中第二收益者。第一自然是当今的皇上。如今朝廷各大臣都开始转向他,至于还委任廉亲王那么多差事,重用他提出的人,自然是做掩饰而用,朝廷的主要部门都按排的是自己的人,那些无关紧要的空缺自然没有必要较真,同时这也算是安定百官的心。

    时间一晃,就来到六月。这半个月以来,冷无为在府上卧病近半个月,来往探病的官员他可是一个都不见,谁都不知道在其中起到重要作用的冷无为为什么会有如此的举动。

    “老爷,你这是怎么了,皇上数次招你进宫商议国事,你都托病不见。长期下去,皇上难免会动怒啊。”

    晚上,冷无为在苏雨馨的房里过夜,听她担忧劝道。冷无为在她脸上亲了一口,又在她胸脯上摸了一把,笑道:“朝廷里的事情你不懂,锋芒过露会招来灾祸的。皇上现在刚享受到权力的快乐,他可不愿意有第二个萧贵中出现。如今我在朝廷上多少有些影响,如果我哪一天揣摩不到皇上的意思,我的意见和皇上心里想的相左,那我的处境可就微妙了。不如先退避三舍,等皇上什么时候用到我了,再出来也不迟啊。我的小乖乖,你这下懂了吗?”说完顺势搂着她,躺了下去……

    永元二年七月十五日,北方局势突然大变。北魏重关卫灵关守将曾大成突然向伪宁国杨纯投降,降兵达二十万,其中有五万是精锐的铁骑。七月二十日,北魏失去重关,不得不迁都往南而撤。

    七月二十五日,北魏都城被攻破。杨纯进城之后,军纪严明,任命原先颇具民声的官员,并废除苛捐杂税,甚得民心。其影响甚为巨大,都城往北的所以城镇都向杨纯效忠投诚。北魏算是亡了一半。

    八月三日,宁国宰相张锐停止与北魏作战,并急速派使臣分二路东进南下。一路是与北魏签定和约,停止兵戈;第二路则往南边大汉而来。

    八月十五日,就在北魏和宁国签定合约不久,北魏皇帝突然病逝,谁为继承人选,成为北魏最为紧要的问题。以柔云公主为首的一班大臣提议由镇南王为帝,而以太子太傅为首的自然是提议太子为帝。双方势力相均,互不退让。但柔云公主这一派最大的弱势就是镇南王不在朝中,而在大汉。大汉与北魏有领土之仇,百官们对此都心有芥蒂,要想说服大臣们,镇南王回魏之事,迫在眉睫。

    八月二十一日,宁国使臣到达大汉,并与大汉商谈针对伪宁国之事。然而朝廷各路大臣对此莫衷一是,态度暧昧。消极作战这比比借是,而为首者是以六王诚亲王为首,大谈圣人不动刀兵之说,而廉亲王则缄默其口。

    如今伪宁国杨纯势力极为庞大,驻扎北魏前都城北阳城,虎视南下。但因张锐将兵力靠近北魏现在驻扎的都城不远之处,恐南下遭前后夹击,一时不敢大意,且后方未稳,一时倒也不敢南下。

    义亲王文祥对目前的形势也拿捏不准,不知道是该援助还是不援助北魏。刘本等各军机大臣对这胜负难料之战,也是极力的反对,且大汉朝政刚稳,此时用兵胜了还好,一旦败了,朝廷危急,大汉危急。

    而明宗皇帝对此态度不明。

    八月二十四日,议政殿再一次就此问题举行廷议,此前廷议并没有招宁国使臣上朝,今天却把他招来,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4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