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让理想成为现实-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事实上,在商场,如果不是为了消费,为什么不可以贷一万元或许更多一点钱呢?把贷来的钱用于投资你看准了的项目,一年或二年之后,当你还清本息,你的银行账户上还可以留有一大笔钱。当然,你必须首先还清本息,并且贷款利息要高得很。然而,你还是赚了钱,这笔钱是如何赚来的呢?因为贷款的利息是一笔惊人的财富,它是强迫你加紧干有力的动力。如果你不使资金周转起来并创造利息,你可能连贷款的利息都还不上。

    爱默生说过:〃我最需要的就是让别人来强迫我做那些我自己能做,并且该做的事情。换句话说,就是需要一种压力。〃贷一笔款,给了你一种自然而然的压力。因为这种压力,使你不得不放弃首先消费的打算,同时,也改掉你懒散的坏习气,使你手里的资金很快周转起来,自觉和不自觉地投入到生意的繁忙之中。

    成功的经营者们常常这样说:〃借债就是一把双刃的剑,你若小心运用会使你致富,你若不小心,会适得其反。〃借债有其不利的一面,但关键要看是什么债。若是消费『性』借贷,那的确应极力避免。但〃投资『性』借贷〃 又是另一种情况。事实上,少有白手起家的富翁不借债的。富人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他们深诸借钱、贷款的力量。一个人可能撬起他双手根本无法承担的重量,提到这个原理,我不得不提科学家阿基米德说的话:〃给我一个支点,我便可以撬起地球。〃

    杠杆原理便是利用借贷的款来使一个人的小耕耘变成大收获。杠杆原理和下面四个字有关……别人的钱。不愿借贷别人的钱,不愿负债,那么,只能〃保守〃地守着摊子,世界上就有这么一个人。

    据有关资料刊载:美国可口可乐公司的前任董事长伍德拉是位极保守的金融家。他一生最厌恶负债,经济萧条前夕,他刚好偿清公司的全部贷款。一次,公司里一位财务负责人要以9。75%的利息去借一亿美元的资金来兴建新建筑时,他马上回答说:〃撤了他,可口可乐永远不借钱!〃他的谨慎战略使可口可乐公司在经济大萧条中免遭灭顶之灾,但也因此产生副作用,使这个公司长期得不到发展,不能进入美国大公司之林。

    后来,戈苏塔担任了公司董事长的职务,一改前任的作风,看准方向,大举借款。他接手时,可口可乐公司资本中不到2%是长期债务,从那以后,戈苏塔把长期债务猛增到资本的18%,这种举动使同行们大惊失『色』。戈苏塔用这些资金来改建可口可乐公司的瓶装设备,并大胆投资于哥伦比亚影片公司。他说:〃要是看准了兼并对象,我并不怕增加公司的债务负担。〃这种不怕负债的勇气将可口可乐公司从困境中解救出来,公司的利润一下子增长20%,股票也开始上涨。

    戈苏塔不怕负债的勇气是来自于看准方向的基础之上的方向。他不是滥借贷款,加重企业负担,而是将债款用到生产的关键环节上。这样,暂时的负债会赢得长时间的盈利,最终债务也会彻底清偿。如果畏首畏尾,不敢冒借债的风险,那么企业就会永远失去发展的机会,最终会在企业竞争中失败。对一个企业来说如此,对经营者又说又何不如此?

    事实证明,天才的赚钱者了解并能充分利用借贷。世界上许多巨大的财富起始之初都是建立在借贷上的。靠借贷发家是白手起家的经营的明智之举。记得法国著名作家小仲马在他的剧本《金钱问题》中说过这样一句话:〃商业,这是十分简单的事。它就是借用别人的资金!〃

    下面这位个体户的发迹史,也许会使人更能深信这个观点。

    改革开放初始那些年,聪明伶俐的刘听做了两个小生意,攒了点积蓄,可是把原来的三间平房翻造成楼房后,积蓄就完了。这时他已不再满足于街头的小打小闹了,他想办一个公司,或开一家工厂,他把自己的打算告诉了许多朋友。一天,有位朋友专程来告诉他一个信息,本地的盛源商业信托公司属下有一家欣欣游乐厅,内有大型游戏机、碰碰车、酒吧等资产,价值400万元,现因管理不善,营利甚微,而信托公司想转向投资开办有高额利润的保险公司,因此准备把这家游乐厅卖掉。刘听得到消息后感觉到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就立即前去洽谈,以380万的价格成交。合同订下后允许一年内分三期付清款项。第一次先要付220万。〃天哪!这么多钱到哪儿去借。〃刘听的妻子听了大叫起来,因为她清楚,自家的全部财产,包括房子算在内也不过十几万而已,这220万简直是个天文数字。可刘听却沉着地说:〃有办法!〃

    刘听找了一家关系较好的银行,他用买下的游乐厅为抵押品,贷到220万资金。对这家银行来讲,有价值380万财产作抵押,又能得到220万业务的贷款利息,也是一桩好的生意,所以很顺利地就把款贷给了刘听。

    刘听贷款买下游乐厅后,由于经营得法,夫妻两个勤勤恳恳,吃苦耐劳,精打细算,游乐厅办得很兴隆。两年后,他付清了全部欠款。再两年他成了百万富翁。可见,贷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经营不得法,可怕的就是经营者没有举债的胆量。

    现在社会上有钱的人是不多的。客观地讲,大多数创业者拿出个千儿八百的也许不费劲,但拿几万几十万去搞一点事业,就不那么简单容易了。一个白手创业者如果真是一文没有,要想起家也不大可能。做任何生意、办任何实业都必须有最基本的本钱,所以,对于现在的大多数仍处于白手创业的朋友来说,需办的头一件事就是通过各种途径去筹集创业时所需的起码的资金。当然筹资的方法很多,但我还是奉劝朋友,大胆借贷是筹资最主要的方法之一。在现代市场经济中,敢于借贷、善于用贷,巧于用贷、会用别人的钱发财的创业者才是高明的经营者,不要沉涸于〃既无内债,又无外债〃的小本经营的心理状态中。

    三、小心别往陷阱跳

    现在许多初涉商场的经营者,最苦恼的就是缺乏资金。可是要想办实业,经商做买卖又都离不开资金,没有资金就只能是纸上谈兵。拿出自己多年的积蓄可以,向亲戚朋友借钱也算办法,但这些往往还是凑不够数。向国有银行、集体信用社借贷好是好,就是现在社会上不正之风盛行,兴什么〃回扣〃、〃好处费〃、〃劳务费〃,结果算一算实得数和高利贷情况差不多,还得看人家的脸『色』,报答人家的情。于是,有许多经营者就走向暗中的、地下的、未向社会公开的〃高利贷〃 的门里。钱是拿到了,可以去做买卖,干自己的事业了,可也陷入了陷井之中。

    一说起高利贷,就令人想起《白『毛』女》中那个可怜巴巴的卖豆腐的杨白劳,想起了沙士比亚的名剧《威尼斯商人》中威尼斯商人在法庭上被『逼』得一步步无路可走的场景。虽然这些都是剧本里的形象,但现实生活中也确确实实存在还不起高利贷而走投无路的经营者。

    记得一位经济管理学家,曾精辟地分析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当提及借高利贷经营时,他这样分析道:一个人想在事业上取得成功,重要的素质是:能够根据自己具有的条件,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和智慧,不走歪门。而在现在社会,刚刚开始从事小本生意的经营者,在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面前,由于发家心切,赚钱心切,求财心切,往往头脑发热,为了尽快实现预订目标,往往容易走了〃偏门〃,甚至搞邪门歪道。对于未来的经营者,尤其从社会角度考虑,从方法和技巧上说,如何避免走〃偏门〃,堵塞邪门歪门,必须要精心讲究的。

    高利贷,顾名思义,就是以高利运用资金,这可以说是〃吸血鬼〃的代名词,就是在旧社会也是受到诅咒的,因为它曾使多少人家破人亡,丢掉『性』命。现在,这样的悲剧也时有所闻。小本经营,特别是刚刚开业的小本生意,赚大利还债的可能『性』是非常小的。如果借了高利贷得不到预期的利益,除了破产以外,还有什么路好走?因此,以高利贷来发展经营,无异于〃饮鸩止渴〃。

    且莫说高利贷,就是经营者有门路向银行贷款做本钱,也得要十分慎重,三思而行。因为没有把握地盲目扩大经营,你赚得的利润是不是能够抵上贷款利息还是一个大问题。现在,在街头巷尾,茶馆酒楼,我们也常常听一些人咒骂银行信贷员是〃晴天借伞、雨天收伞〃,但是,平心静气而论,这能怪银行的信贷员吗?当债主发现借债人无法偿还的时候,前者的心理不是同样的着急吗?

    时下,社会上也常听到这样一些情况:一些人辞去公职,纷纷下海,由于缺乏资金,千方百计向银行贷款,甚至不惜向地下的贷款机构借高利贷,但又由于经营不善,生意冷淡,最后关门〃大吉〃了,接二连三地被债主返还借款,透不过气来。有的甚至举家出门避债;有的还被几个催债的彪形大汉,打得满身是伤,躺在医院里住院。

    实事求是地讲,一个创业者如果真的是一文没有,要想起家也不大可能。做任何生意,办任何实业都必须有最基本的本钱,所以,一个想发家致富的人要办的第一件事就是通过各种途径去筹集所需的起码的资金。经营者借贷开创自己事业的不少,但是,专靠借贷,特别是靠借高利贷来开创你的事业,很有可能使自己背上沉重的包袱,是进〃偏门〃,此门莫人。

    四、借的钱总是要还的

    人们把小本经营比作小企业最初、最简单的经营形式。本,就是本钱,是创业最基本的条件。小企业中的资金,好比人体血『液』,血脉是否畅通,直接维系企业生命。

    通常,小企业的资金筹集方式有两种,一种是自有资本,包括创业者的〃本钱〃,股东投入部分以及以后企业利润的留成等。另一种是借贷,常从银行等信用机构借来,但这类资金将来某一天总是要连本带利偿还的。股东(包括合伙者)的投资不需要返还,但是,他们希望企业经营者能使他的股份增值。未来的小企业老板,对开办的企业需要多大的资金规模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然后,根据资金需求量的大小和经营业务规模、『性』质,在筹资过程中量力而行,尽力而为。

    现在,中国小企业普遍感到筹资困难,一方面是自我原始积累不足;而另一方面,也有许多由于企业〃小〃而导致的客观原因。例如,小企业开办之初,许多小本经营者实行个体经营和家庭所有的所有制形式或组织形式,此时的筹资往往以自有资本为主,或找亲朋好友借款相助。因此,利用自身的各种商业关系和社会关系进行短期资金筹集,在经营中更多地注重交易的社会『性』和人际『性』,是小企业筹资的基本特点。

    小企业的短期资金需求量一般不大,所以往往可以利用订货商、批发商等的商业信用来融资,利用与大企业的松散关系或紧密关系来融资。由于小企业的经营风险大,生命周期短,市场风险大,业绩不稳,所以小企业外部融资缺乏自身信用支持,不能经常得到信用融资,如商业银行的长期贷款、信用债券、商业票据、收益债券以及长期担保信用贷款等。小企业也需要进行长期固定资产投资,而这些资金不能单纯依赖于短期资金积累,因此,小企业在长期资金筹措时,往往采用抵押借款、担保借款、抵押债券、担保债券、应收货款融资、存货融资、垃圾债券等方式。还有,在目前,小企业的长期资本筹集,尤其是高科技、高风险型小企业,特别需要『政府』在政策上的扶持,需要有市场机制运作的中介担保机构对它进行信用担保。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小企业创办伊始,离不开垫底资本和日常必备的开办费用。这些资本与费用可根据用途划分为购置固定资产用的资本和用作日常开支的流动资本。企业需要多少资本以及怎样开支,其资本数额随企业类型而异。例如,一个制造企业要在原材料、建筑物、设备、机器、运输机械等上投入较多的本钱;一个零售企业则把他的大部分本钱投在租赁、装修、进货及广告宣传等上,而这两类企业都离不开生产经营所必须的办公用品,如柜台、电话、电脑等,都离不开雇佣必要的职员、支付人工费用。

    在本钱的计算方面,老板首先必须考虑是购买还是租用房屋土地。这就要根据自己实力大小〃量力而行〃,并在此基础上精确地计算、比较所要购买的各项固定装置成本。然后,再根据业务『性』质,估算材料、存货、租金、水电费、工商税费。员工包括老板自己的工资、日常生活费用等各项日常开支费用额度。

    只有对自己开办企业所需成本心中有数了,才能有针对『性』地量力而行。

    一般而言,小本经营时期,不要租用过高租金的店址,装修不要太豪华;不要购买昂贵设备,只购买那些绝对必要的东西,并且注意不要造成大量的存货。如果你有一定的积累,最好不要向他人借款,用自己的钱出资办企业,这样,可使企业完全归你所有,按照自己的意愿经营管理企业,从而体现自己的价值。个人财产较为雄厚的老板可用财产抵押购买有价证券,这样资本可以长期使用直至企业能用其利润偿还债务。还可用人寿保险。财产保险等有价证券进行房屋抵押贷款,节省门面或厂址的购买(租赁)费用,以解燃眉之急。

    如果企业所在行业的经营风险较高,在老板对投资回报还不够有把握时,借贷为主的筹资几乎就是赌博。因为,不论企业经营好坏,借的钱总是要还的。初涉商海的小本经营者,筹资的首选目标最好是自有资本。即使你涉足经营风险比较低的行业,实践证明,这些行业投资回报率也不一定高。而低风险高利润行业,市场进入者往往很多,经营来竞争去,最终可能还是低风险低回报。

    小本经营者是经不起赌博、冒险的,在这种情况下,借方就要慎重考虑是否贷款,甚至对借款方的能力表示怀疑,从而增加了借款难度。这好比〃勇渡危桥〃,渡过了叫人捏一把汗;渡不过,那就会一失足成千古恨。

    即使要向亲朋好友借款,一定要把其中的风险向他们坦诚相告,并仔细宣传你的思想,指出你认为能赢利的理由。向亲朋好友借款的幅度也不要超过自有资本。这是稳健的经营之道,也是小企业成功的第一步。

    五、发挥集体的力量

    当小企业走出初创阶段,形成一定的气候之后,挖掘内部资源,从企业内部筹集资金,不失为一条重要选择。

    1。首球越滚越大

    这主要是指小企业利用储蓄或利用初期创业所得利润进行滚雪球式筹资。其特点是资金积累由小到大,不断滚动,筹措到所需的资金,然后发家致富。

    这种滚雪球的筹资方式被有史以来90%以上的小企业利用过。海外华人在外经商的很多,他们创业多是利用资金滚动、越滚越大,聚集到一定数额然后创业。创业之初,他们中少的只有几百元钱,绝大部分也只有数千元钱。他们在进行正式投资之前,一般都经过了长期的资本积累过程,筹集所需要的资金,这个过程通常要持续3到10年。他们多从手工劳动的行业开始,慢慢向新行业转移,他们企业资金的来源主要是个人积累和储蓄。

    华人电脑王王安在1951年创业时,全部投资是自己工作中攒下的600美元。霍英东在1954年正式创业建立建筑制业公司前,主要是靠做生意赚取的创业资本。

    2。滴水能成河

    当小公司面临资金困难时,老板可以向员工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充分发挥内部员工与公司同荣共损的优势,调动闲置资源,以解生产经营燃眉之急。

    公司内部的资金动员与筹集,可以采取如下几种形式:

    (1)在公司全体员工薪水上打主意。

    这是迫不得已而为之的办法。公司可做出决定,在非常困难的时候,首先暂缓支付或减低标准支付老板及其管理人员的薪金,并将这部分资金投入生产活动之中。这种做法在国外并不少见,很多公司在遇到资金不足的问题时,都要求公司管理层,特别是高级管理人员,主动地带头推迟领取薪金,以解公司燃眉之急。一般说来,管理人员的薪金收入相对较高,他们都具有经济和心理承受能力,同时可以使公司集中较多的资金。尔后,争取公司职工谅解,动员普通员工迟领工资或减低工资支付标准。尽管他们工资标准不高,但员工人数比较大,滴水成河,关键时刻可以使集中到一笔比较可观的资金,在生产经营中发挥作用。

    (2)积极削减不必要的开支。

    在公司面临困境时,一切不必要的非生产『性』费用都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