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面对自己的贫穷。
先说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很多有眼色的小商贩在卖东西的时候,对待穷人和富人的态度是不一样的。因为,对于富人来说,他并不在乎分量是否足够、价格是否高,他需要的是及时的服务,并且能够让他感觉到自己受到了重视。穷人则不然,穷人买东西都斤斤计较,如果少了一点,他会吵翻了天,如果价太高他会转头就走。所以,有心眼的商贩都知道应该多给他们一点,这样不但他们得到了满足,而且还会继续光顾。
商业发达了,小商店变成了大超市,这种策略使得商家收益颇丰。大超市在一些没有人的时间段,或者顾客很少的时间段,降价推出许多商品,这时候,很多穷人蜂拥而至,大量选购。商人们虽然利润低,但是量上去了。
这种时间,富人是不会来的。他们不喜欢拥挤的人群,不喜欢廉价的商品。所以,同样是一块钱,富人买的东西从来都没有穷人多。
但是富人并不在乎这一点,富人根本没有生存的压力,在穷人考虑应该买3毛8还是4毛钱的卫生纸的时候,富人在想着到世界上什么地方旅游,或者正在制定减肥计划。
联合国制定的贫困标准就是是否把收入的50%以上用来购买食品。据调查,我国不少人收入的50%以上都是用来买食物的。可见,我们还远远没有摆脱贫困。
要正视穷这个现实,认清自己的面目。只有这样,才能从实际出发,真正地改变自己的命运。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认识不到自己的穷。对穷人而言经济压力大,所以会对财富有一种强烈的向往,这就是穷人的动力。很多穷人就是经过这样的阶段走上了致富之路。从这个意义上说,压力也是一种动力,让你不断地奋进,直到最后的成为富人。
5。习惯贫穷不反抗,接受现实挑战贫穷
穷人最怕麻木,穷人最怕安于贫穷,穷人最怕不再有任何想法,单调地围着田头灶台转悠,当穷人自己不再抗争的时候,当穷人连思想都贫穷的时候,那就只能永远贫穷下去了。
人们说到富人的时候,总是会说精神焕发、红光满面;说到穷人的时候呢?经常用的词汇是垂头丧气、灰头土脸。
第28节:第五章 越穷顾虑就越多,顾虑越多必然越穷(4)
心理学家经研究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当人们对一件事情很渴望,但是觉得自己没有办法解决的时候,往往会产生一种厌倦的情绪,实际上,在内心深处,他还是很渴望的。这种表面上的厌倦,实际上只是一种逃避,或者说,是因为恐惧再次失败而给自己寻找的借口。
心理学上做过这样一个试验:
在一个笼子中,放上一只狗,然后,用电棒不停地打击它,开始,这只狗会不停地在笼子中来回地蹿跑,但是慢慢地它就不跑了,因为你坚持打击,不管它跑到哪里,电棒也会跟到哪里,时间长了,这只狗就麻木了,所以,不再反抗了。
当穷人为了贫穷而不得不做一些事情的时候,穷人的心情肯定不会好。其实,面临这些问题的时候,穷人可以换一下思考方法。不过,一个聪明的人,应该有积极的思想,为了自己,也为了这个社会更好的发展,穷人完全可以做得更好。穷人可以设想,如果事实已经这样了,自己的消极有什么用呢?困难在很多时候也会变化,如果穷人一直坚持积极的想法、行动,很多困难都会迎刃而解。所以,穷人更不能害怕,应该更加勇敢。
富兰克林、达芬奇、爱因斯坦、丘吉尔以及许多伟人,他们大多是敢于探索未知的先驱者,在许多方面与普通人一样,惟一的区别是他们敢于走他人不敢走的路罢了。实际上,这些人都面临过贫穷,爱因斯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在年轻的时候很穷,但是他经受了这些考验,最终成功了,并且在物质上也取得了很大的改观。
穷人要积极尝试新事物,就必须抛弃一些会对自己个性构成压抑的观点……改变现状不如苟且偷安,因为改变将会带来许多不稳定的未知因素;或认为自己非常脆弱,经不起摔打,如果涉足于完全陌生的领域,会碰得头破血流。这些显然是荒谬的观点。如果在生活中努力探索未知,并获得成就,则你的心理一定会更加健康而强大。
另外,常常有一些穷人持有这样一种心理意识:〃我惹不起,但求躲得起。〃实际上,正是这种心理状态使穷人不能面对挑战,积极尝试新的经历。因此,穷人不要逃避贫穷,而要迎接这个挑战,并且战胜它!6。别人吃肉你喝汤,穷人不要畏首畏尾
世界上大多数穷人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态,那就是对自身贫穷的恐惧,不敢相信自己能够拥有更多更好的东西。因为不相信自己,所以害怕,因为害怕,就失去了品尝丰富大餐的机会,只能啃干硬的面包。
有这样一项有趣的实验:〃赤脚过火〃,就是让受训者赤脚从一堆火上走过去。
一般人认为这需要技巧和特殊的能力,而实际上,科学家通过观察测试发现,只要步行的速度够快,是不需要特殊功能的,也不会灼伤脚底。因为脚掌在接触火炭的瞬间,会立即释放出汗水,形成隔热层,在那层汗水没有蒸发前提起脚掌,汗水便会吸收先前的热量而化为蒸汽消失,脚掌丝毫不会受伤。
所以,穷人要想致富就要敢于抛弃太多的顾虑,克服自身的恐惧。
一位中国留学生刚到澳大利亚的时候,为了寻找一份能够糊口的工作,他骑着一辆自行车沿着环澳公路走了数日,替人放羊、割草、收庄稼、洗碗……只要能给一口饭吃,他就会暂且停下疲惫的脚步。一次,在唐人街一家餐馆打工时,他看见报纸上刊出了一家公司的招聘启事。他权衡了一下自己,就去应聘了。
过五关斩六将,眼看就要得到那年薪几万澳元的职位了,他心理上不由得轻松起来。
最后,经理问他:〃你有车吗?你会开车吗?我们这份工作要时常外出,没有车寸步难行。〃在澳大利亚,公民普遍都有私家车,没车的人寥寥无几。可他初来乍到,哪里有钱买车学车。
但为了争取这个极具诱惑力的工作,他不假思索地回答:〃有!会!……〃
〃4天后,开着你的车来上班。〃经理说。4天之内要买车、学车谈何容易!但为了生存,他豁出去了。他在一位朋友那里借了500澳元,从旧车市场买了一辆二手车。
第一天,他跟着朋友学简单的驾驶技术;第二天,在朋友屋后的那块大草坪上摸索着练习;第三天,歪歪斜斜地开着车上了公路;第四天,他居然驾着车去公司报了到。放下这位留学生的专业水平不谈,但他的胆识着实让人佩服。如果他当初畏首畏尾地不敢向自己挑战,结果可想而知。
第29节:第六章 求安稳逃避风险,失去翻身的好机(1)
第六章
求安稳逃避风险,失去翻身的好机会
对话现场
穷人与富人的几次对话让穷人在行为和思维上有了很大的变化,当然在收入上也发生了变化。于是,穷人找到富人,老邻居依然如约而至。
穷人:〃我发现了一个机会,想做点小生意,但风险很多,家里人和亲戚都劝我不要冒险。〃
富人:〃所谓风险,就是由于形式不明朗,造成失败的一定概率。如果成功与失败清楚地摆在你的面前,你只要选择其一,那不是风险。当前面的道路一片漆黑,你走过去时,可能会掉进陷阱深渊里,但也可能踏上一条阳光大道,这就是风险。〃
穷人:〃那么零风险的利益不是更好吗?〃
富人:〃零风险、利益大的好事人人都渴望,但是,这样的好事几乎不存在。风险越小,利益也就越小;风险越大,利益也就越大。如果你看准了的事情,就不要怕冒险。任何事情都会有风险,不敢冒险只能平庸,但这样的人生又有什么滋味?为什么富人越富,穷人越穷,其中主要的原因就是穷人不敢冒险。〃
穷人:〃但冒险的个性往往会让人丧失理性呀!〃
富人:〃这正是穷人认识的误区。冒险精神与理性并不矛盾。当然冒险并不是莽撞行事,而是根据相关的资讯进行全面分析,衡量风险与利益的关系,确信利益大于风险时才行动。〃
穷人:〃冒险需要胆量,胆量是日常生活中磨练出来的。〃
富人:〃的确是这样,我先给你说一个词语,那就是胆商。胆商=野心 洞察力 应变力 敢为性。〃胆商是人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然而,事实上,胆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消退的。挫折让人泄气,又没有其他激励因素,那么就会倾向于不冒险。
穷人:〃我经常倾向于十拿九稳的事情,看来我是太过于谨慎了。〃
富人:〃在做任何一件事之前,不可能百分之百地预见到未来的全部进程和结局,除非你是神。如果哪个人想等到〃十拿九稳〃,或〃十拿十稳〃时,才肯举步向前,那他就只配充做一个远远跟在开括者后面毫无建树的追随者。第一个躺着吃,第二个抢着吃,第三个捡着吃,最后一个吃不着。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穷人:〃但冒险也不一定就能成功啊。〃
富人:〃冒险是不一定能成功,但不冒险就一定不能成功。机会是宝贵的,有的机会你看不到,有的机会看到了没有去把握。如果观望,你什么也得不到。当然,冒险需要理智地判断,而不是希望幸运的降临。如果一点可能也没有,就冒失地干,那不是冒险,而是盲动。〃
穷人:〃看来我要好好把握这个机会。〃
富人:〃豁出去,有时候很有必要,尤其是穷人。〃
1。冒险不一定能翻身,不冒险注定难翻身
在〃与狼共舞〃的时代,穷人要想成功,首先要使自己成为一匹狼,具有强烈的斗志和〃野兽〃精神。否则,穷人一不小心就可能成了别人口中的美味。成功不在于你的出身,也不在于你的学历,而在于你的胆商。〃狭路相逢勇者胜。〃寓意就在此。
四个楼宇清洁工坐在30多层大楼的楼顶休息。他们鸟瞰着繁华的大都市,一幢幢办公大厦、商品房、豪华别墅拔地而起,一辆辆豪华私家车穿行而过。其中一个请洁工问道:〃有什么感想,同志们!〃
一个说:〃一言难尽!〃
一个说:〃真他妈的想去抢银行!〃
另一个却感到纳闷:〃哪来这么多有钱人?〃
面对竞争,穷人惊呼:狼来了!这不是玩笑,和穷人抢饭碗的〃狼〃其实早已来到穷人身边,而且不止一条,是成千上万,他们虎视眈眈地盯着穷人碗里可怜的食物。当然那些狼也是穷人。
第30节:第六章 求安稳逃避风险,失去翻身的好机(2)
俗话说:〃狭路相逢勇者胜。〃诸葛亮如果没有超凡的智慧与胆略,就不敢演〃空城计〃;刘邦若没有十足的胆略,就不会去赴鸿门宴。
富人为什么越来越富,穷人为什么越来越穷,其中原因一条主要就是穷人不敢冒险。穷人没有野心,也没有胆略,穷人思想封闭,害怕风险,比较感性;而富人思想开放,勇敢而理性。
现代社会中,我们只有冒险做事才能获得成功。没有胆商,也就没有做事的激情。通过做事来评价一个人,似乎功利主义的色彩太浓,但其内涵却是一种承担责任的行为,追求功利的目的主要来自责任的驱使,虽然规避风险并不是坏事,但是过度地规避风险,即中庸之道中的〃不及〃,就会成为人生创业的严重阻碍。
所以,拥有较高的胆商,也就拥有了成功的基础。风险后面是成功的果实,而胆略是穿越风险的惟一法宝。当然,拥有了胆略的穷人不一定就能获得成功,但没有胆略的穷人肯定不能成功。
2。没有免费的午餐,有利益必定有风险
胆商是穷人最缺少的东西,穷人要想改变人生格局,除了知识与能力外,就必须要具有过人的胆识和气魄,具有较高的胆商。如果祈求没有风险的利益,就等于天方夜谭。不要说天下没有这等好事,就是有的话,也轮不到你!
风险与利益并存,这是人人皆知的一个道理。利益始终隐藏在风险之中,没有风险的利益是根本不存在的。
零风险、利益大的好事人人都渴望,但是,这样的好事几乎不存在。风险越小,利益也就越小;风险越大,利益也就越大。当然,即使我们具有冒险的胆略,也不要盲目地去冒险,而是要根据相关的资讯进行全面的分析,衡量风险与利益的关系,确信利益大于风险,成功机会大于失败概率时才能行动。勇于创造机会的富人有胆略,敢于冒险,但从不鲁莽行事。
经验告诉我们,轻易就可获得的利益,必然隐藏着巨大的阴谋或面临着更大的风险。穷人要获得成功,就要敢于冒风险,同时要有失败的心理准备。人们常说不要像杞人那样忧天,世上的事样样有风险,要想获得利益,就得突破风险。天上掉下一块金砖,当你去拾这块金砖时都有可能要冒着腰被扭伤的风险。股市之所以吸引着千千万万的人来涉足,主要原因就是利益与风险并存,股市交易作为一种风险投资,刺激着人们,赔钱容易,赚钱也容易。风险投资可以使你在一年之内由一个穷光蛋变为一个百万富翁,也可以使你在一年之内由一个百万富翁变为一个穷光蛋。
胡雪岩在作出吸收太平军将士存款的决定时,却担当着极大的风险。太平军占据江南富庶之地已历数年,他们中的许多人一般都从各种渠道积蓄了大量的私财。如今太平军已成强弩之末,他们中的好些人已经开始暗地里盘算着如何躲过这场劫难。对于太平军将士来说,这个时候是保命容易保财难,而他们只要保住财,逃过这场劫难之后,风头一过,局势一定,后半辈子也就可以丰衣足食了,这些人的财产当然是变成现银存到钱庄里最保险。不用说,接受逃亡太平军将士的钱款,有着很高的利益,但也存在着极大的风险:
第一,按朝廷律例,太平天国兵将者,自然是〃逆贼〃,是〃逆贼〃,其财产便是〃逆财〃,按律不得隐匿。接受〃逆贼〃财产者,一旦查出,很有可能被冠以通〃逆〃助〃贼〃的罪名,与那些太平军逃亡将士一同治罪。
第二,太平军逃亡将士的财产既是〃逆财〃,抄没归公则是必然,被抄的人即使有财产寄存他处,照例也要追查。接受这些人的存款,如果官府来追,则不敢不报。退一万步来说即使冒险不报,但一经查出,即使不与〃逆贼〃一同治罪,存款也必被官府没收。当风平浪静之后有人来取这笔存款,按钱庄的规矩,钱庄也必得照付,如此一来,钱庄不仅血本无归,还要〃吃倒账〃。所以,胡雪岩接受太平军逃亡将士的存款的确是有风险。
但这笔〃买卖〃虽然风险很大,但利益回报也很大:
第31节:第六章 求安稳逃避风险,失去翻身的好机(3)
第一,这样的存款不必计付利息,等于是人家白白送钱给你去赚钱。
第二,将钱存入钱庄的太平军逃亡将士,不可能每一个都逃得过清军的追杀。如果被清军杀死或其他原因不能来取存款者,这笔存款就归钱庄了。这就类似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很多犹太人将钱存入瑞士银行一样,结果瑞士银行发了一笔不小的财。
利益与风险永远成正比例,穷人要想改变贫穷的格局,除了知识与能力外,还必须要具有过人的胆识和气魄,具有较高的胆商。敢做别人想不到去做或者想了但不敢去做的事,能察人之所未察,在人所共见的风险中看出人所未见的利益,并且只要看准了就敢于去承担别人不敢承担的风险。当然,穷人冒险一定要限制在正当的范围内,切不可触犯法律的斑马线。
3。穷人要有豁出去的精神,冒险才能赢得机会
世界的财富大多被一种无形的力量集中到了那些敢赌会赌的〃赌徒〃手里,敢赌是所有富人所共有的特性。这也是对钱的〃势能〃最好的解释。
中国人有一个传统观念:勤奋工作才能有所积累。但这句话忽视了一个明显的社会现实:小富靠苦干,大富靠敢干。那些打工的、务农的、做豆腐的、拉毛驴车的、挖煤的,如果起早贪黑兢兢业业挣钱,也能衣食无忧,但也仅限于此而已。
这样的钱只是在生活的极低层面流动,势能很低。在这样的生活模式当中,每一天与前一天都是简单的重复,没有任何的风险,也没有任何的惊喜,所不同的只是日历上的日子不同而已。但那些最终成就一番事业,获得巨大财富,从普通人中脱颖而出的人,往往不安心于苦干,靠自己的〃胆大包天〃闯荡天下。有人会问,投资做生意比起在机关工作、比起给公司打工来,岂不是风险更大,更容易一无所有吗?但事实是,风险与收益永远是成正比的,只有抱定要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