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与此同时,在吉青麾下弓弩手的袭击下,杨再兴的部队锐锋已去,赵云领刀盾手拼杀而前,徐庆、霍锐亦各引步兵,截断其尾,围起剿杀。
不过,杨再兴和邓云杀得正紧,竟丝毫不觉胜负已分。两人兵器震碎瞬间,杨再兴勒马撞来,双爪如有撕虎擒熊之劲,向邓云攻了过来。邓云抖数精神,怒声一喝,双拳如狂风疾电打出,便是施出咏春拳法,两人拼杀几乎忘我,四周兵士霎时间都忘了争斗,各个望那看去。
咚咚咚~~!!!蓦然,连声擂鼓声起。原来却是宗泽唯恐这两人拼出血性,无论哪个有丝毫损伤,宗泽都不愿意。到了第三声擂鼓声起时,邓云刹地面色一变,把杨再兴那正抓向自己的咽喉的爪子猛地抓住,疾呼叫道:“杨大哥!!胜负已分!!莫要再战了!!”
杨再兴一听,只觉浑身热血刹地冷了一半,眼里赤光也渐渐褪去。两人齐吁一声,几乎同时把马勒住。邓云满脸大汗,脸上那道血痕尤为明显,而杨再兴也是快筋疲力尽,喘着大气,迅速看了四周状况,苦笑道:“看来是我输了。”
邓云微微一笑,缓缓把手松开。这时,徐庆、霍锐还有赵云、吉青各从一边急急赶来。霍锐首先赶到,神色无比紧张问道:“大哥,你可有大碍!?杨大哥那一枪回马枪实在太惊人了。我看着你就要中枪,全没想到你竟能避得开来!!这一惊吓,到现在才回过神呐!”
“你这霍小牛净会胡说!大哥不是好好的嘛!!”刚赶来的吉青连忙喝叱道,不过见邓云实实在在地站在那里,高悬到嗓子眼的心才放了下来,正如霍锐所说,刚才那一枪之惊险,实在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邓云见着兄弟们紧张地神情,不由灿然一笑,遂翻身下马。此时徐庆、赵云纷纷也到。徐庆眼光最是尖锐,见得邓云脸上的伤口,急问道:“大哥你脸上的伤口?”
邓云默默摇首,示意并无大碍。这时,杨再兴也下了马,见徐庆等人望来的眼色都有几分怨意,好似都恼他太过较真。杨再兴也想起自己那奇怪老师的话,这招杨家回马枪,非恶敌者不可轻用,全因此招出之必中,毫无回旋之力。想到此,杨再兴双眼不禁露出几分歉意,忙道:“适才杀得正是起劲,又是求胜心切,出手也不知分寸,还请诸位兄弟们莫怪。这回是我杨豹子的错!”
以杨再兴那桀骜不驯的性子,肯是认错已是极为难得。邓云一听,微微一笑,笑容可掬道:“杨大哥这是什么话,竟是比试,那当要全力以赴,否则果真到了战场,那些金狗辽人恨不得把你碎尸万段,岂会有丝毫留情?”
邓云话音刚落,对面将台上已吹起鸣金号响。邓云一听,速与徐庆等兄弟还有赵云各打一个眼色。众人方才向杨再兴纷纷拜见行礼。杨再兴与徐庆等兄弟本就相熟,至于赵云在大行山上时也有数面之缘,见他们都不再计较刚才之事,心里一喜,咧嘴便笑,一把搂住霍锐、吉青两人,又亲切地向徐庆说道:“你们这些娃儿,许久不见,都长得各个这般结实,武艺定也大有长进,待闲了下来,我定要与你们比试一番!”
徐庆微微一笑,拱手道:“杨大哥的六合枪已使得出神入化,特别是最后那招回马枪更是神乎其技。小弟甘拜下风。”
徐庆话音一落,吉青、霍锐也急忙应和。两人心中都在暗付,这杨豹子武艺可与自家大哥不分伯仲,但却极易性起,出手不知分寸。当年他们就没少受他的折磨,想起那段不堪回首的往事,不由心有余悸。
“哼!真是扫兴,罢了,罢了!嘿嘿,赵兄弟我刚才见你身法俊得很,要不找空比试比试?”杨再兴大觉无趣,遂把眼神转向赵云。赵云也是心灵,见平日都不愿甘于人下的徐庆、吉青、霍锐兄弟如此态度,哪敢去惹杨再兴这头恶豹,谦和一拜,便说甘拜下风。
杨再兴正欲再说话时,邓云笑道:“杨大哥,若要叙旧,待结束后,大把的时间。莫要让宗泽老将军等急了。”
杨再兴一听,这才反应过来,爽朗一笑,身子猛地一纵,忽然动荡,那本被搂着的霍锐、吉青还未反应过来,便觉身体猝然一倾,回过神时,杨再兴已跳上了马。邓云遂亦教徐庆等人各去整顿其部,摆好队形后,便望将台而去。不一时,邓云领着麾下三百军士先到将台左侧,把队形摆好,骑马的尽数都落马摆列。杨再兴随后赶来,列队在右侧。
“哈哈哈!!连你们杨家回马枪也用了,杨豹子这回你可输得心服口服!?”宗泽立于将台上,居高临下,大笑而道。杨再兴面色一凝,拱手单膝一跪,沉声喝道:“末将心服口服,愿听邓武义指挥!!”
杨再兴一跪,其麾下三百人马,还有那些观战的军士,纷纷下跪,一时间喝响声此起彼伏,都说愿听邓云之命。其实这里有些外话,原来宗泽早前本是要杨再兴当这敢死队的统将,不过杨再兴却毫不犹豫地拒绝,还执意定要由邓云来当,好话更是说个不少!宗泽见杨再兴如此倨傲的人,竟对邓云如此真心敬服,方才有心去考验邓云一番。
“好!!邓云你赢得此阵,足可见你文武双全。杨豹子那冲阵,绝非寻常之辈可抵挡。若非你巧布妙阵,还有死缠住杨豹子,令这冲阵枪头无法奏其效,此阵大有可能输的便是你了!”
宗泽满脸喜意,望向邓云的目光里尽是中意之色。邓云谦和一拜,沉声道:“将军谬赞,此阵得胜,多是依仗麾下兄弟努力。绝非我邓云一人之功。”
“嗯!胜而不娇,亦不独揽其功。如此一来,凡你麾下将领、军士每战必会全力以赴,以做报效。邓云,你确实把你家恩师的本领学得十足!!老夫尤为欣慰!!”宗泽一揽长须,忽地眼神一亮,话锋一转,沉声喝道:“邓云、杨再兴上前听命!!”
邓云、杨再兴闻言,纷纷迈前一部,单膝跪下。
第七十五章 起程之际
宗泽即道:“朝廷有令,即日起组建敢死队,由邓云为统将,加封为武经郎。杨再兴为副将,其余职务将位,皆由你俩二人商议决定。
敢死队,人数共三千,操练半月,即前赴边疆,一来守卫家园,退来犯金人。二来,随时听候童太尉调令,但有令旨,立即杀入燕云,取回那些本应属于我大宋河图的土地!!”
宗泽声震八方,字字铿锵有力,众人无不精神奕奕,纵声应和,霎时间,声势之大,直冲九天之遥,回荡不久。
敢死队三千人马,已然组建完毕。当日散去后,邓云与杨再兴议定,将职务一一安排。到了次日,便开始各做分编。每日上午分骑、枪、刀盾、弓弩各队操练,下午则演练阵法。这些少年儿郎,各个本领了得,斗志昂扬,把这些性子张扬、不驯的壮士,训练得贴贴服服,无不从命。
兼之这些人要不长得健硕强壮,便是有些武功根底,加上前些日子,都已开始军涯生活,这一有纪律地训练起来,长进极快。约是十数日后,整支队伍令行禁止,队列整齐,各依行伍,就连宗泽见了也惊叹不已,大赞邓云等将士有练兵之才。
却说不知不觉中,已快到了行军之日。这夜,宗泽特召邓云、杨再兴前来帐中商议。须臾,邓云、杨再兴齐齐入帐,拜礼毕,便听宗泽说道:“这里无外人,也不需太过拘谨。想明日两位贤侄便要出发,有些话老夫必须交代。”
邓云、杨再兴对视一眼,连忙拱手齐答道:“我等愿听将军吩咐!!”
宗泽闻言,微微颔首,脸色略显几分沉重,谓道:“你俩皆是世之奇才,兼之再有徐庆这些小兄弟,那三千敢死队兵士亦是各个英勇,你们这支兵马只需再经战火磨砺,便可成为一支虎狼之师,对付那些金狗辽人是搓搓有余。你等此去,老夫所忧却非外敌,而是内里那些奸人佞臣。童贯这老奸贼,领兵打战的本事没有,但阴谋诡计却是多得很!何况云儿你还曾杀了他身边两个红人,那李斌之死恐怕他也会算到你的头上。若是他不量身份,要与你计较,此行势必九死一生,你等恐未曾与敌厮杀,便要死在自家人手上!
所幸老夫早前已联络一位熟人,教他暗里照顾,此人军职虽是不高,但却是百年难遇奇才,当年西夏尚在时,举国上下无人不惧!他在军中威望极高,怎奈出身贫寒,为人正直,又曾得罪了童贯那老奸贼,故而仕途不顺,一直未得重用!”
宗泽说着,不由顿了顿,长叹了一口大气。中原之地,从不乏旷世英雄。想如今,若非赵佶宠信奸臣,迫害压逼了如此多忠良豪杰,大宋又岂会落得如此田地!
“将军所说之人,可是那被西夏人称为人中奉先的韩世忠!!?”杨再兴一听,顿时眼色刹地暴亮,疾声问道。宗泽淡然一笑,白眉一挑道:“哦?莫非贤侄你也认识他?”
“此人乃盖世英雄,武艺之高,堪称天下一绝,最为难得他年未二十便一举成名,实乃我辈之楷模!!他的事迹我都清楚得很!”杨再兴十分兴奋,双眼尽是炙热之光。
邓云更是吓得满脸骇色,一时间整个呆滞起来。宗泽默默看着两人神情,笑容更胜,又与杨再兴谓道:“竟如此,你不妨一说来听。”
说起心中英雄,杨再兴不由心头一沉,震了震色后,凝声便道:“却说这韩世忠本出身于贫困家庭,双亲都是务农。只不过他却从小便有大志,更兼天生神力,听说少时便能单臂搬起两百斤石磨。后来他得一奇人指教,便开始练武学艺,又得兵法奇书,深熟兵法之道。
待他长大成人,虽有过人本事,却不慕功名,反而在乡里行侠仗义。有人见他这般了得,觉得他荒废光阴,便劝他去当兵为国效力。于是,他便一腔热血地去参了军,听说那年他仅有十七、八岁。
后来,韩世忠所在的部队常驻在西北地区,经常与西夏军队发生冲突。韩世忠入伍不久,就初露锋芒,每战必杀在最前,英勇彪悍,直把那些西夏人杀得闻风丧胆。不久他便升为小队长,只管十几个人。他官职虽小,处事谨慎重责,他麾下的那些士兵虽都比他年长。可是他作战勇敢,每每必是首当其冲,处事公道正派,说话正直在理,所以无论是他的上官还是下士都极其敬重他。
再说当年,我大宋攻打西夏,当时打到一座固城,因地势险要,西夏军队死守不出。因此我大宋军队,久攻不下。朝廷嫌前线军队作战不力,连连来催。就在军中上下都忐忑不安时,韩世忠如天兵神将般力挽狂澜,听说当时他一人独自奋战在前,所向披靡,后来竟一个人登云梯,爬墙冲上城头,连杀数十人,杀到城内敌楼,把那西夏守将当场杀死,然后把他的脑袋扔出城外。城下军队,因此大受鼓舞,一涌而上,西夏人无不畏惧,又兼将领被杀,方寸大乱,不久我军便攻下城池。韩世忠也因此战成名,被西夏人称为人中奉先。
此后,我宋军长驱直入,当时的西夏王,派监军驸马亲率夏军向宋军反击。听说,那西夏的监军驸马,曾在中原学过兵法,治军严明,确实有几分本领,连战得胜。我宋军见西夏人已成哀兵之态,拼死反扑,皆有畏怯之心。
韩世忠却浑然不惧,当即向其上官请命,就率几名敢死士卒,冒死前突,无人能挡,听说当时的韩世忠真的就似吕奉先降世,飞枪纵马,冲入敌阵。西夏人听说其名,无不惊慌失措。韩世忠一路直捣黄龙,直奔那元帅帐篷,四周西夏守卫还未明白过来,弓弩都来不及放,韩世忠便跃马飞到那西夏监军驸马面前,一枪正中面门,将他刺死于枪下。西夏兵群龙无首,因此大乱,我宋军趁机大举杀上,吓得西夏兵丢盔弃甲,争相奔逃。此战过后,宋军里的大小将校,无不称赞韩世忠英勇,都认为他年纪虽小,却是个不可多得的虎将,连连上奏其功绩,再由经略使上报朝廷,请求破格提拔。可恨的是,当时主持边事的大奸贼童贯,却怀疑汇报有虚,竟只给韩世忠升一军阶,实在教人痛恨极了!!
之后,西夏灭国,韩世忠好像得罪了小人,便少有听说他的消息。”
杨再兴娓娓道来,神情时而激动,时而愤慨,说到最后满脸的惋惜,尤为落寞地长叹一声。
“童贯这老奸贼实在可恨,若无这害群之马,使得那些本领高强的英雄,都不得出路,大宋岂会变得如此懦弱,任由外敌欺凌!!”邓云听完事迹,对韩世忠更是了解几分,不由满腔愤慨,咬牙切齿地喝道。
“诶。如今乱世,奸臣当道。朝廷之祸,又岂是童贯一宵小鼠辈可引起的?就算没有了他,亦会有另外的人替上。这事若要深究下去,还会惹来杀身大祸,不说也罢!
韩兄弟有经天纬地之才,更兼为人正直忠厚,你等去到有他照顾,老夫也是放心。还有,为防万一,军备之事老夫都为你等准备完毕。原本,这事本应由那里的军备官负责。但老夫深知童贯老贼手下无一忠义,都是些奸佞小人,不知暗里克扣了多少,就算还剩下的,恐怕都是些残甲破刃。在战场上,装备可是军队的第二条性命,万万马虎不得。”
邓、杨两人心里甚为感激。邓云想了一阵,忽地眉头一皱,说道:“我等这支兵马,人数不少,尽数配备的话,恐怕将军也是为难。竟然按理是由那边配备,我们还是尽数退还吧。”
“呵呵。你这孩子倒是会替老夫着想。这事你不必担心,原先你那班人马过来时,便带来了不少军备。兼之你和杨豹子歼灭了几班盗匪、马贼,从那里又得来不少。老夫只不过命人稍作加工,替你们再补上一些,便刚好筹齐了。”宗泽灿然一笑,邓、杨两人听后才愿接受。
三人谈了一阵后,宗泽命杨再兴先去。杨再兴知宗泽还有话与邓云交代,也不逗留,拜别而退。杨再兴离去不久,宗泽面色一震,双眼凌厉,便是问道:“你这孩子,还想把你恩师那推荐信藏匿多久!?还不快快取来!?”
邓云一听,不由苦笑,想这定是杨再兴暗里告说,告罪一声后,连忙把一直贴身放置的推荐信取出,递给了宗泽。宗泽一瞪眼,一把接过,故作怒色喝叱道:“老夫知你不愿丢了你家恩师的颜面,待你立得功绩,声名鹊起时,才把信交予老夫。做人有骨气,这的确是好!但万一这信中还有其他吩咐,又当如何!?”
邓云闻言,面色一变,才恍然醒悟,想到这个可能性。毕竟自家恩师一生操劳国事,兼之眼光独到,临死前也没精力再去多写第二封信,便把要对宗泽临终之话写在同一封信中,也是极有这个可能。
“小侄思虑不够周全,还望将军莫怪。”邓云忙再拱手告罪。宗泽神色一沉,轻轻摆摆手道:“这等小事,老夫岂会记在心上。好了,你两天后便要出发,时候不早,你先回去吧,养好精神,明天把该准备的都准备好,然后给你家恩师还有老夫好好争一回脸!!”
邓云心头一紧,慨然应诺,遂拜退而去。外头的月光挥洒,天地间被黑夜笼罩,繁星璀璨,一闪一闪。或者是因为将要前赴边疆,奔赶远途,邓云此刻尤为思乡心切,一边走着,脑海一边不断转过一个个身影,有他的父母,有红缨,有岳飞、王贵他们,还有大行山上牛皋、梁兴那些兄弟。
“长路漫漫,所幸我这一路并不孤单。”邓云喃喃了一句,嘴角咧开了一丝笑容,正听不远处有人扯着嗓子在大叫,眺眼望去,正是霍锐那大嗓子,在他身旁都是杨再兴、徐庆等自家兄弟。
第七十六章 血性
两日后,邓、杨领三千敢死队兵士出行,营里以宗泽父子为首,各大小将校近数十人,一路相送,直出营外七、八里,方依依不舍而去。临别时,宗泽似有千言万语,但最终却还是只道了一声‘保重’。至于宗颖,早把邓云看做自家兄弟,千叮万嘱各种小心,只盼兄弟能早日再聚。
古往今来,离别多忧愁,何况邓云这些年轻才俊此去,危难重重,再加上朝廷那层用意,教人岂能不忧心。这且不一细说。
话说邓云开始行军,望燕云北边一带边境进发,这一路下来,无论夜宿起行,还或是歇息进食,都由邓云一人安排。邓云设想十分极周到,一路下来,路途十分顺畅,因此进程还快了不少。杨再兴原先那部人马,虽敬服邓云武艺高强,布阵了得,但对于邓云领兵行军的本领,还是略有怀疑,眼下见此,无不心悦诚服。
再兼邓云军法严明,又令麾下军士,务必要互相照顾,为首上官要体恤下士,下士应当服从上官,若有所犯,必将重罚。邓云、杨再兴、徐庆等大小将领,以身作则,处处为底下军士设想,因此各队军士无不守规守纪,服从命令,按照兵法行军。
这三千人说多不多,说少不少,但邓云这些年轻将士能将这部兵马带得如此整齐,已是极为了得。约是半月后,邓云这部兵马终于赶到燕山附近一带边境。刚到境内不久,便见不远处喊杀声大起,邓云等人面色一寒,眺眼望去,正见数队金人骑兵猖獗纵行,高舞手中兵器,莫约就是百人队伍,竟望宋军大营杀了过去。
邓云面色一变,旁边的徐庆便先说道:“近年金兵大举侵略辽国,攻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