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朕怎会是暴君-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待到南城头上,双方对战了近半个时辰时,消失的李安,终于出现了。
此时的李安身着大红宫袍,双手高棒一卷圣旨,急匆匆跑上了城头。
守城的士兵,看到一个大太监跑上城头,都有些厌恶,但看到此人手中捧着的圣旨时,却是一点也不敢怠慢。
更因为李安手上的圣旨,这些正在对战的士兵险些齐齐跪倒在地。毕竟圣旨代表的是高高在上的天子的旨意,对于神圣的天子的意志,众士卒不敢稍有违背。
士卒们这一愣神,立刻被那些将领发现,将领们一声大喝便又让这些士卒专心对敌。虽然这阵势未乱,但这攻势却是略微迟缓。而原本被压制着的三家联军终于乘此机会,离护城河又近了数十米,眼看着已经可以架设浮梯了。
显然亲临城头指挥的独孤败也注意到了这边的情况,险些没有被气得口吐鲜血,“现在正在激战关头,连自己都亲临一线指挥,这杨广派个大太监来做什么?”独孤败心中如是想到,人却已经来到了李安面前,他双眼直欲喷火,死死的盯着李安以及他手中的圣旨。
而跟在独孤败身后的,便是眉头微皱的宇文化及。
宇文化及跟在杨治身边时日最久,他对于杨治的性格了解颇深。在他心中,总是觉得哪里不对,可是具体是哪里,一时半会,也想不也来。
独孤败在盛怒之下,也不管什么礼数了,就这么一步一步地向李安逼去,只把李安逼得背靠城墙,心中也慌乱不已,却尤强自镇定,但还是颤栗道:“我有皇上圣旨,独孤大人莫非要谋反不成?”
独孤败却没有接他的话茬,这小小太监也敢和自己玩心眼,真不知道马王爷长了几只眼了?便冷声道:“拿过来,你可以滚了。”
李安便小心地把圣旨递给独孤败,不敢多说分毫,他把胆小如鼠表现的淋漓尽致:手持皇命的人却被人喝斥,连话都不敢说了。
独孤败对于李安也了解一些,此人一无是处又胆小如鼠,最擅长的便是拍马屁,这种人是他最厌恶和看不起的,便只伸出一只手去拿圣旨,而其人却是对李安看也不看。
李安也不敢怠慢,他把圣旨小心翼翼地递给独孤败,只是在快要到达独孤败的手中的时候却莫名加速,把圣旨狠狠抵在了独孤败的胸口。
独孤败踉跄后退,没退几步便一头栽倒,从伤口渗出大量黑血,原来这圣旨的里面却是一把带毒的匕首,独孤败被一击命中心脏,连遗言都未能有所交代,便死的不能再死了。
本在皱眉沉思的宇文化及突见如此情况,心中一片冰凉,这南门是重中之重,否则独孤败也不会亲临前线指挥作战了。独孤败一死,不仅仅是南门失守,这对于士气更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宇文化及真真是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一把抽出随身宝剑便合身扑了上去。
李安看到宇文化及扑来,微微冷笑一声,道:“宇文家的人,哼,留你一命!”说着便欲跳城而逃。只是他刚抬起脚步,便感觉到一股剑气直直锁定自己后心。李安心中一阵恼怒,冷斥道:“小子找死!”
李安口中说着人却已经转过身来,手在腰间一抹,便有一道慎人的白光带起丝丝冷气漫天飞舞。
宇文化及的剑本已经直逼李安心脏,却不料突然一道白光漫天飞舞,伴有一丝丝寒气直逼面门。宇文化及心中一惊,忙回剑相护,却不料白光和长剑一碰,便悠然回转,那剑尖打着颤攻向宇文化及小腹。宇文化及慌忙后退,并挥剑格挡。
却不料那一剑是虚招,那剑尖打着转从宇文化及左胸滑向右腹,顷刻间便有一道可怖的伤口顺着剑的轨迹出现。宇文化及不敢置信地看着自己的身体,然后轰然倒地,殷虹的鲜血顺着可怖的伤口流了出来,城头瞬间被染成红色。
李安瞬间斩杀两人,便大功告成,一纵身就从城头跳了下去,南门外面就是护城河,以大兴宫的城墙之高,李安自信绝对从容逃脱的。
城头的变化虽只是在电光火石之间便已经发生,却仍被独孤败的副将吕建功发现,吕建功的双眼都喷出火来,眼见李安武功高绝却又要跳下城去,这一逃,天地之大,何处能找得到这贼人?
吕建功迅速大喝:“射杀此人,为大帅报仇!”便也拉弓上弦死死锁定了李安。
神策军作为大隋精锐中的精锐,只靠一万人便敌住了六万精兵,起战斗力自然非同小可。众士卒听得副统领如此大喝,急忙愤怒的对着李安就射了过去。
李安刚跳到护城河中,才一露头,便听到空中有尖锐的破空声而来,他内心一片慌乱,急忙向水中潜去,却不料一根粗大的箭矢直奔面门,吕建功连忙运起浑身内力,向侧面一移,但河水却大大的限制了他的移动,那一箭便从他左胸而入,透体而出。接着天下的箭矢如雨点般落下,李安转眼间已经被射成刺猬,已经死的不能再死了。
主将阵亡,使得神策军瞬间大乱,即便有吕建功等三大副将全力弹压,也无济于事。况且这三人,也心中悲痛不已,又遑论他人?
这边军阵一乱,那边三家联军却是士气猛地高涨。此消彼长之下,联军瞬间便破了城门,原本的六万人,如今还余四万不到,只是这四万人一入城,就不是神机营所能对抗得了的了。
一看到城头失守,吕建功心中又一痛,回头向大兴殿方向深深看了一眼,微微吸了一口气,就要下令全军死战到底。只是这令还没下出来,便被身边另一名副将狠狠捂住了嘴,那人急道:“我们是神策军,神策军精锐不能就这般耗掉。城门已经失守,再战已无意义。不弱退守大兴殿!”
吕建功却怒视此人,显然独孤败的死,已经冲昏了他的头脑。
此人一看吕建功还要坚持,正待再劝,却听另一名副将高声道:“全军听令,撤退,大兴殿前,三军死战!”
所有神策军将士,齐声高呼:“大兴殿前,死战!”这一声喊完,所有军士瞬间整理了能带走的所有箭矢,背上独狐败的尸体,又把宇文化及止了血抬上担架,一并带走。
原来宇文化及并没有死去,只是昏迷了而已,但是他那可怖的伤口,能不能活下来,谁也没把握。
三个副将在前其它士兵在后,再留下一百余人断后,所有神策军将士以最快的速度,向着大兴殿所在撤退而去。
PS:祝广大书友中秋节快乐!
这一章是兑现之前承诺:凡点击翻倍加更一章,凡红票加150加更一章,凡收藏加100加更一章,现在点击翻倍,此章献上,邀诸君共品之。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再次祝广大书友中秋节快乐!
另求收藏和推荐票,过中秋了,就当过节礼物吧,小马拜谢!!!




第十三章 贼臣起事忠良丧,一招落败满朝殇(四)
PS:我到底还是不擅长写战争文啊,尽了最大努力,感觉还是不对味,各位大大若是看到有错误之处,请书评告之,拜谢!
众人只能留恋的看了这些人一眼,便扭头向大兴殿撤退,他们眼中含泪,双手紧紧握着弓箭,心中都充满了不甘和无奈。因为这一百多名兄弟将豁出自己的性命,给他们换来一个短暂却又宝贵的撤退机会。
只区区数十个呼吸的时间,三家联军便彻底攻了进来。这百余精锐的神策军瞬间便被屠杀的干干净净,他们或许连名字也没有留下来。
接着三家联军放出了数支响箭,这些响箭的箭头带有赤红色的颜料,他们带出一条长长的赤红色的痕迹,煞是醒目。接着就从城外传来一阵吼声,三家联军布置在城外的后手,足足有三万兵力便瞬间全力发动,向这边迅速靠拢过来。
至此,大兴宫南门内集中的三家联军已经有了将近七万人。
而与此同时,那号称全力守卫北城门的左金吾卫的大将军钱柄丞、右金吾卫大将军钱柄守两兄弟也瞬间发动,他们带着两卫兵马弃了北城门向着大兴殿方向奔来。
他们不去守城门,去大兴殿干什么呢,难道是有突发情况么?
这时候东西两门的战斗也进行到了尾声,收编的卢家两卫人马里面虽然有很多死忠卢家的将领,但杨治自接收这两卫后便已经在全力展开大清除行动了,虽然时间尚短,但效果却很显著。但刚才两卫的内乱,已经耗尽了卢家置于这两卫中最后的根本,虽然现在这两卫里已经没有一个卢家嫡系了,但内乱造成的伤亡也很大,现在这两卫却仅剩两千余人,他们还来不及喘口气便立刻加入了对东西两门的争夺之中。
李家和宇文家的士气此时却正处于顶峰,他们一鼓作气对着防守的刘素所部发动了一波又一波悍不畏死的冲锋。激战大半个时辰后,东城门轰然而破,宇文、李两家兵马没了阻拦便长驱直入,顷刻间刘素所部就被杀的片甲不留。乱军之中,刘素被亲兵所救,仓皇逃向大兴殿。
获胜的宇文、李两家也不轻松,他们在付出了山一样多的尸体后,才夺得东门,其所余兵力也仅各自三千不到,且伤者大半。
宇文、李两家残兵正待稍事休息之后就按原计划行事,却不料东门外突然出现一群铁骑,他们径直往宇文、李两家所属冲锋而来。两家联军吓得连滚带爬、仓皇逃窜,只是人跑的速度怎么能比得上马呢?两家联军便在半柱香不到的时间被屠戮了个干净,一个活口也没留下。
然而这里的事情并没有掀起一丝涟漪,这支神秘的军队就同他们轻轻的来一般轻轻的走了,不带走一片云彩,只是留下了一地死尸。
而就在这支神秘的军队忙着屠戮东门这三千残余时,三家联军已经与独孤胜所辖的五万精兵正式交手了。
独孤胜所部本来就是以逸待劳,加之又有神策军在旁边辅助,此时守军气势大胜。三方联军七万多人中三万多虽然已经经过一场恶战,战力大减。但他们携小胜之势,威势却更胜从前。双方才稍稍接触便战得难舍难分,独孤胜以逸待劳又准备充分,所以守军人数虽少倒也占得上风。
然而独孤胜现在却是一点胜利的希望都看不到,他亲眼见到自己的信仰,大隋的不败战神,自己的亲哥哥独孤败被小人杀死。在他的心中独孤败是那样的强大,彷佛世间没有任何东西、没有任何人可以击败他一样,然而这样的人物却被一个太监阴死了。
独孤胜在这瞬间甚至已经心如死灰,但哥哥的仇要报,对国家对君主的忠要尽,这些又强行把自己拉回了现实。
“李安的事情反映出一个多么可怕的事实…新皇身边的大太监,那个胆小如鼠只知道拍马屁的阉奴居然是一个高手,这李安为了今日竟不惜身残,而他背后的人却更加可怕。能在皇帝身边埋下这一颗棋子,这天下间能做到的也屈指可数。但谁又能知道他还有多少个棋子,多少个‘李安’呢?”独孤胜想道。
正在此时,独孤胜愤怒地发现正北有一万生力军突击而来,乍一看到这股军队,独孤胜就心中一片冰凉,显然他也不知道这钱家两兄弟为何会突然叛变,来向自己发难。
这股劲敌的到来使得本来大好的局面瞬间分崩离析,独孤胜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他极早准备对付敌人所摆的一字长蛇阵也被击破。
杨治站在大兴殿前的广场上,冷眼看着下面大战的众人,双眼微眯,心中却暗道:“暗中控制六万精兵,又搞得我两卫禁军内乱,后李安杀独孤败而伤宇文化及,又有三万精兵做伏兵,再加上这钱氏兄弟的两卫禁军,这三家的底牌还真是多得出乎我的预料啊,但是我杨治却不会引颈待戮的!”
杨治猛地回头,看着身后这一千亲兵,心中战意瞬间大炙。杨治自信这些亲兵虽只有千余人,但其战斗力却很可怖,虽不敢说能敌得万人,但敌五千人也不是不可能的。况且刚刚已经收到情报,东门虽然被破,但宇文、李两家的联军却突然一支神秘的军队屠杀,这支神秘的军队的马蹄都是包了布的,又都是骑兵,在这混乱的战场上,真正做到了来无影去无踪。
真正知道这批人的来历的,只有三个人…杨治自己、独孤败和贺若弼。他们就是靠山王杨林在离京的时候,留下来保卫杨治的最后力量。
原来杨林离京前夕便感觉到会有大事发生,就只带走了五个太保,其余的便都留了下来,并给他们每个人留下了三千人的精锐,这八个太保和他们各自带领的兵马才是杨治最后的倚仗。
而且他们在混战伊始便混入战场,东门的屠杀案就是他们做的。
联军只用了不到一炷香的时间便破掉了独孤胜的大阵,他们留下一部分人与独孤胜纠缠在一起,而更多的人却是尽可能向着杨志所在突破而来。毕竟生擒杨治才是他们最根本的目的,只有生擒了皇帝,他们才能打出代帝清君侧的口号,才能够做到携天子以令诸侯。
联军要突进,而独孤胜的大军却是固守,双方陷入了僵持之中。独孤胜这边又有神策军以精准的射术点射压制,钱氏大军也足足用了近两刻钟的时间,才有几个人突破到了杨治等人所在的广场上。
杨治冷冷看了突破进来的几人一眼,却未做任何动作。
那好不容易突破进来的几人看到杨治是如此之近,心中大喜:“首功是我们的了”,便一窜而上,直直向杨治抓来。只是他们未免高兴的太早了,杨治手下的亲兵岂是他们几人所能匹敌的?
说时迟那时快,就在几人堪堪抓住杨治的时候,杨治身后瞬间便有十数柄长枪如墨龙般刺出,将这些好不容易冲上来的人扎了个透心凉。
刚刚击退了这些被巨额赏赐冲昏了头脑的精兵,便又有数十人冲上了高台。
杨治便高吼一声“战”,便听所有亲兵齐声怒吼道:“战!”近乎实质的杀人从这千余人中喷薄而出,击得这些刚冲上高台的人一阵战栗,然后便有数十柄长枪如墨龙般刺出,将这些好不容易冲上来的人刺了个对穿肠。
而在那高台下却是一面倒的战斗;独孤胜他们被打得节节败退,而且还有越来越多的敌军冲上高台,是杨治身后的亲卫军悍然发动,他们面对比自己多几倍的敌人也能恪守要线,甚至还能略站上风,但这种战斗势必不能持续太久。
战斗进行的异常惨烈,不一会儿,整个台阶上都是尸体,血水顺着台阶而下,汇聚成了一条血河。这条小河越汇越大,终向远方流去,谁也不知道他去到了哪里。
又力战一刻钟之后,独孤胜的兵力的损失也越来越大,而三家联军的战意却是越来越高。联军眼看胜利在望,便愈发卖力,冲击的势头也愈发猛烈了。此消彼长之下,独孤胜更是相形见绌,又有更多的人冲上了高台。
杨治突然高喝道:“朕死,则大隋灭,为了大隋,杀!”
他身后还有不到三百的亲卫也齐声大喝:“杀!”
众人听到这声杀气腾腾的大喝声,均士气一震,纷纷使出以命搏命的打法,勉强守住了防线,只是这样一来,守军伤亡的速度骤然急增,眼看再过片刻就要全军覆没了。
杨治眼看着守军就要被打得溃散,心中一片焦急,他们怎么还没到,莫不成出了什么变故?想到这里,杨治心中一片凄苦,暗道:“吾命休矣!”
却不料前殿突然传来海啸般惊天动地的吼叫之声。
“臣靠山王麾下六太保高亮前来救驾!”
“臣靠山王麾下七太保苏成前来救驾!”
“臣靠山王麾下八太保苏凤前来救驾!”
“臣靠山王麾下九太保黄昆前来救驾!”
“臣靠山王麾下十太保曹林前来救驾!”
“臣靠山王麾下十一太保丁良前来救驾!”
“臣靠山王麾下十二太保马展前来救驾!”
“臣靠山王麾下十三太保秦琼前来救驾!”




第十四章 飞尘滚滚逃亡路,万里江湖藏帝躯
杨治靠着一棵大树,问道:“情况如何?”
刘素在一旁答道:“已经暂时摆脱了追兵,不过兄弟们都已经没了气力,人困马乏;不适合再赶路了。”
“那就整顿休息吧,我们现在到哪里了?”
“这七天来,我们左突右进、东躲西藏,实在找不准方向。”刘素赧颜道。
杨治的心一沉,一阵悲凉,皇宫一战还剩三千余人,加上八大太保,一共也有两万七千余人吧,可现在只剩下不到五千人了,这才只过了七天的时间,而且谁也不知道敌人什么时候会再追上来,自己到底能不能逃出生天呢?
原来那日在大兴宫大战的三家联军,眼看就要获得了的胜利,却被突然出现的靠山王的军队吓了个半死,他们还以为靠山王挖好了坑等着他们跳,遂狼狈逃窜。
这个时候,他们知道事情已经败露,不得已便想速战速决,杀了“杨广”,再随便拉一个姓杨的先做傀儡皇帝,并向天下公布杨广的罪行。熟料有人已经预料到他们接下来的动作,并把这件事禀告了杨治。
这个人就是贺若弼,贺若弼给杨治提出了两条建议:第一,据守大兴宫,并诏令天下勤王,等待勤王军的到来,特别是要等靠山王杨林回来;第二,逃出长安,只要保得住有用之身,以杨家的声望和靠山王的辅助,再夺回天下也是轻而易举。
然而这两件事情都有着巨大的风险,若采纳第一条建议的话,杨治就完全被动了,一旦大兴宫被攻破,他就永无翻身之日。若采纳第二条的话,路上将会危险重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