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好!”李定国也认为这样可行,但他望着大家:“手榴弹、散弹枪、掷弹筒、迫击炮既是危险物品、又是秘密武器,使用的士兵一定要是最可靠的人!” “是!”大家都答应着。 李定国把部队扩编计划说了出来,告诉他们:“你们每个人将要率领三个师四万人,要注意发现和培养下级军官。不能胜任者坚决不要,我会在一个月后考核!” “是!” 这群指挥官们带着兵器、武器和教官离去,李定国又开始走进兵工厂。他把马刀的样式画了出来,让他们现在就打造。 他又去了钢厂,要生产计划改变一下,再继续筹造转炉二十台。在刀具车间,李定国要求增加机床、蒸汽机,全力打造大刀和马刀。 不知不觉,又到了吃中午饭的时候。他回到家,慌慌忙忙填饱肚子。第二师长奉命来到,李定国让他在家里吃饭,和他商量道:“你们师改建成独立一师,吃罢饭先去挑选最好的战马。” “是!” “独立一师只能拥有骑兵一个团、一个侦察连、一个卫生连、一个警卫营和两个步兵团。每个团都要有通讯连,每个营都要有一个通讯排。独立一师、独立二师拉回到十堰由我亲自训练!” 李定国决定,抓住两个独立师和一个骑兵师,一旦爆发战役,自己指挥起来较方便。独立一师师长吃罢饭抹抹嘴:“少爷,我建议,部队应该有一面旗帜!” “旗帜?”李定国哈哈大笑:“好建议!旗帜就用红色,上面绣上一头昂天叫嚣的狼,竖着写着自己部队的番号。玉兰!” 马玉兰急忙走过来,看着李定国要说什么。 “组织三十个会刺绣的女子,都到咱们家里来。”李定国兴奋了,一扫昨天的失落情绪。 马玉兰嗯了一声,对身边的丫环耳语着。 “少爷,得找一个书法家!”看到李定国对此事如此重视独立师师长更加激动。 “我来写!红英,把笔墨纸砚拿过来!”李定国说着,另一个丫环急忙跑到书房。邓红英把桌子收拾了一下,想看看她夫君的字写得怎样。 “一个师不仅要有旗帜,一个团也要有旗帜!战斗中那个团打得好,我会给他特别的封号!比如猛虎团、英雄团,这会对士气起到很大作用!” 李定国说着,拿起毛笔开始写字。真想不到,他的毛笔字写的非常棒,苍劲有力、入木三分。很多人都围了过来,闭着呼吸在欣赏着。 “嘿嘿,我女婿还真是不简单呐!”马守应观看着,爽朗的笑了起来。 李定国一连写了三个师的旗帜,十二幅大字加上小字有一百多个。他写吧扔掉笔哈哈大笑:“先把它绣出来,我要所有部队都有一面旗帜!” 李定国组建部队的名字很奇怪,他们都不知道这些部队有多少兵力、官有多大。为此,他又特意拿起笔写出了军队建设方案,把总司令、司令、军长、师长、团长、营长、连长、排长和班长作了解释。 女子们拿出红色锦缎,用黄色丝线、白色丝线开始动手。李定国这才和岳丈从新坐下来,喝着香喷喷的绿茶在聊天。 马守应的防区也遭到明军偷袭,幸亏他得到消息早,带着部队快速转移。听说李定国遭受到不小的损失,急忙跑过来询问。 看着如此振作的女婿,他笑了:“定国,你的部队死了将近上万人,可也得到十几万士兵和几万匹骏马。郧县的土炉被毁,相信你很快又能生产。” “岳父,账不是这样算的!”李定国神色严肃的说道:“我的士兵就是我的兄弟,他们每一个都是我的亲人!虽然新来的以后也是兄弟,但我不能有了新兄弟就把老兄弟忘记!” 大家听得热泪盈眶,都为自己的主子如此仁义而感动的心灵颤抖、眼眶湿润。李定国含恨的说道:“他们死了,但我要所有人都记住他们,我要在十堰周围选择一处风水好的坟地,为他们建造一座纪念碑!” PS:收·藏起来,这对你看着也方便。作者需要鼓励、需要动力,花儿、收·藏、打·赏多了,作者会更卖力的写作和加更!###第二十三章:授旗
第二十三章:授旗 士为知己者死,这是大家首先想到的! 一个人,都想有一个好主子、好领导,他们不仅需要物质,也需要精神上的安慰。李定国不知道,他的一番话已经一起了很大的震动! 第一面旗帜,是独立第一师。当金色的大字、红色的底部、白色的战狼图案绣好后,独立师一师长激动着双手展开,双臂不由得颤抖起来。 “独立第一师!” “独立第一师第一团!” “独立第一师第二团!” “独立第一师第三团!” 团旗的XX团字体稍小一点,旗杆插孔使用白色锦绸做成。看着独立师师长如此激动,李定国很快说道:“你现在不能带走,我要举行授旗仪式。” “授旗仪式?”所有人又是一愣。 “对隆重的授旗仪式!”李定国笑了,对通讯兵说道:“通知部队,各防区派过来一个团参加,授旗的独立第一师、第二师、总部骑兵一师全体参加,并且选择身高、胖瘦一样的好小伙过来,我要教他们怎样去做!” “是!” “这可是十几万人的行动,必须选择一个合适的地点。”马守应也被李定国弄得热血沸腾,好像是给自己授旗一样。 “北门广场!”李定国早就想好了地方,那里要建设一个舞台,这次行动一定要高的大一点! 建舞台,李定国又头疼起来。没有钢管、帆布,这舞台该怎么搭建?他牙一咬,让工程兵急速过来。要建就建设一个豪华的露天大舞台! 建一个舞台不是一时半霎能建成的,建一个平台还不难。工程队开始行动,李定国又一次掂起笔在写着:“授旗仪式誓师大会!” 李定国决定一个星期以后开始,他要各部队整理面貌,军装一定要整齐。而他急匆匆的离开家,跑到青山镇去加工武器。 靳统武驻守在这里,当他听说了被偷袭的事情后,要求说道:“少爷,我必须出去,这里让王国勋来负责!” “好,让他在这里学习一下管理,也学习一下军工制造。”李定国回身对王国勋说道:“你必须给我学会,将来你要做一个兵工厂的厂长!” “是!”王国勋知道,靳统武是一员大将,而自己年龄还小。听说要他学习兵器制造,他当然愿意。 兵工厂设备已经有二十多台,全力生产着散弹枪、掷弹筒和迫击炮。弹药厂,手榴弹、弹丸、炮弹也在加紧生产,工人和技师是人停机器不停地连轴转。 四天后,李定国带着武器和弹药回到十堰,开始培训礼仪兵如何行动的培训。马守应一直没有走,他现在已经被李定国惊讶的说不出话! 三个师部队开了过来,各防区的观摩团和所有师长以上军官也都赶了过来。他们来到广场,看到水泥地坪已经凝固干燥,平台上装饰着绸缎,横幅上写着一尺二寸见方的金色楷体大字。 台子上,李定国正在教着大家在学唱一首歌曲。 “狼烟起江山北望, 龙起卷马长嘶剑气如霜。 心似黄河水茫茫, 二十年纵横间谁能相抗。 恨欲狂长刀所向, 多少手足忠魂埋骨它乡。 何惜百死报家国, 忍叹惜更无语血泪满眶。 马蹄南去人北望, 人北望草青黄尘飞扬。 我愿守土复开疆, 堂堂华夏要让四方。 来贺 !” 大家都在使力吼着,震动人心的歌词和激荡长空仓劲有力的声音吸引了无数民众。很多人都是噙着热泪在唱,他们一边又一遍的唱着,好像不知疲倦似的。 “有气概!”马守信也在低声哼着,他的心早已被女婿娃震得颤抖不已。 歌声停了,李定国从桌子后边站起。他环绕着自己的部队,神采飞扬的说道:“今天,是1637年7月1日,是咱们正是建立军队的日子! 旗帜,是一支部队的灵魂。他是一个光荣的团体,是一支为人间除恶扬善的钢铁之师!每一支军队都会有一面旗帜,我会把你们的光荣、耻辱全记下来,一旦污点太多,这支部队将会不复存在! 当然,所在的部队在战斗中表现勇敢,我会给你们记功,并且在你的军旗上写出来。每个师要任命一个正直的书记官,将会毫无自私的记下你们的成绩、个人和团体的一切表现! 现在,我宣布授旗开始!全体起立!” 所有战士唰的一声站起,笔直的行使着注目礼。 “唱军歌:精忠报国!” 大家开始了又一次演唱,神色激动而发出怒吼。 “授旗!”歌声连续唱了三遍,李定国开始授旗:“独立第一师师长张啸天!” “在!” “任命你为独立第一师师长!” “是,我保证不负使命,带领弟兄们立功!”张啸天大声回答着。 “接旗!” “是!”张啸天稳步登上平台,双手接过战旗,然后一个转身:“独立第一师升旗开始!” “唰唰唰唰……”四个身披彩绸,迈着军姿步伐上台,然后又是刷刷刷的走到旗杆处,用绳子绑好徐徐往上拉着。军旗在微风中飘扬,展示着一支军队的正式成立! “独立第二师师长王明辉,总部骑兵第一师师长李浩东!” “在!” “接旗!” “是!” ········· 仪式完毕,李定国告诉大家:“每一支部队都会有一面军旗,各处的授旗有你们自己完成。我们总共有二十一个师,它将代表着是最早、最光荣的历史!” 授旗仪式结束了,各部队开始领取武器。当所有人都离开后,马守应呵呵笑道:“女婿啊,你能收下我吗?” 李定国望着岳丈,神色冰然的说道:“我的部队不允许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只怕你的部下适应不了。岳丈,打仗为了什么?大胜仗放纵抢劫、枉杀人命、强·暴民女、强占民财,这样的军队我不要!” “好,好,我的部队若不能改掉你说的毛病,就不会加入到你的部队!”马守应严肃的说道:“希望有一天,你能容纳我!” “岳父,我不允许任何人搞小圈子,部队必须是统一的,没有你我之分。如果你能做到,我会考虑!”李定国毫不客气,把一切都摆在了面前。 “应该这样!”马守应点头带着满足离开。 八弟兄王国勋留在了青山镇基地,其他七个弟兄和李定国回到了宅院。他告诉这些弟兄,现在都是新兵期,要等训练结束后再从新组建而有一个真正的封号。 杨武被抽到司令部作参谋长,靳统武接替了他的任务。每个县城必须建立一个城墙,各村要建立寨墙。号召所有人行动起来,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好啊!”一直没有开口的邓老头发话了:“村民会同意,那些乡绅和财主们也会同意,我给各县的县令开个会,不用麻烦你的部队了。” “嗯!”李定国抿嘴一乐:“爷爷,你现在是个什么官?” “最小也是个府台!”邓老头哈哈大笑:“我这个府台,比皇帝老儿都舒服!” “哈哈哈哈!”大家都爆发出爽朗的笑声。 “每一个县要选择一处风水宝地,烈士陵园也要在冬季来临前建好。”这件事必须做,李定国动情的说道:“每一个师 都要有自己的花名册,把每一位士兵的名字和家乡居住、都有些什么人全部登记造册,记住给我送上一份。” 抚恤金必须实行,家有老少的也要地方上多照顾。只有这样,他们才会在战场上更加勇敢!李定国把这一切说完,又把书记官的事情落到了实处:“让大家自己报名,然后投票,最后送到我这里培训!” “是!”各级指挥官走出李定国的家,骑马朝自己的防区飞奔而去。 骑兵一师驻地,李浩东正在指挥部队联系马刀术、短管的散弹枪在马上射击术。他的部队装备是四颗手榴弹、一支短小精悍的散弹枪和一把马刀,掷弹筒组建一个连,迫击炮组建一个连,也有自己的侦察连、警卫营和卫生连。 李定国把雇佣军时期装备的几种药品写来,让担任医生的自己上山采药配制。他告诉他们:“这是疗效最好的枪伤、刀伤、疗毒和发烧感冒药品!” 独立第一师和第二师都在训练,这些步兵完全按正规建制装备着所有武器。武器已经全部发放,在军旗飘扬的训练场上,战士们很卖力的做着各种动作。 李定国巡查一遍,心里得意的想道:“有这三个师,再也不怕明军前来偷袭!” 马玉兰最近经常和那群女子来往,她告诉李定国:“我已经把布料发放下去,她们都在做着。加工一双鞋给多少钱还需要你来定。” “加工?好办法!”李定国对邓老头说道:“爷爷,你可以在所有地区推广这种做法。” 邓老头点点头,心里揣摩了一下说道:“一双鞋五个铜钱,这已经很高了!” “十个!”李定国望着这片山区说道:“这里,矿区的人收入都高,妇女的收入也应相应提高。” “报告,一个少年来找你,他说你认识他。”门岗士兵走进来,对李定国说道。 “少年?会是谁呢?”李定国惊讶,这个时代,他好像还真的不认识几个人。 PS:请大家记住收·藏,我在等待加更,没有红·花,打·赏心里已经不好受,收·藏只是你轻轻地点击一下,举手之劳!我爱123拜!###第二十四章:小虎
第二十四章:小虎 来人确实和李定国认识,两个人只有一面之缘。李定国看到这名少年,哈哈大笑:“兄台,你怎么知道我在这里?” “呵,没人知道我不奇怪,不知道你的,在这方圆千里恐怕很少。”这位少年年纪并不小,要比李定国大上两三岁。 “我还不知道你的名字。”礼让坐下后,李定国诙谐的说道。 “小虎,大号王征南。” “王征南?”李定国心中一颤:“你是武当弟子?” “咦?”王征南诧异的望着李定国,他没有想到这位年轻人会认识他。 “哈哈哈哈!”李定国爆发出长笑,诙谐的说道:“我能预言,你会成为一派宗师!” 王征南二十岁,早年从军,屡立战功。由于勘破明朝的腐败,辞官隐居在竹山。和明朝军队作战一事,才令他吃惊了。 他当即决定前来投靠,并且带来一百多十六七岁的少年。李定国听说有这么多少年人,惊讶的问道:“他们的父母都同意?” “这些孩子是我在外边带回来的。”王征南苦笑道:“他们当年无依无靠,我把他们 收留在一起传授武功。” “哈哈哈哈,我的预言没错吧?”李定国爽快的调侃着。 “还有一件事!”王征南神情变得很严肃:“竹山县银洞沟有黄金和白银,他会对你有很大帮助!” “呵,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实话告诉你,我把新城建设在这里,正是为了这座银矿!”李定国感叹的说道:“他是我们华夏八大金银矿之一!” “这你也知道?”王征南吃惊的看着李定国:“你真的能知过去未来?” “别人的我不知,你的我知道。”李定国喷嚏大笑,笑的弯着腰不住的按着肚子。 银洞沟是一个大型银金矿床,银储量1428吨,含银品位每吨矿石173克。李定国知道,二十世纪这里已经开发,日处理矿石400吨,年产白银20吨;黄金200公斤。 由于交通不便、道路况状比较差,李定国决定等秋收后,利用农民先把路修建好,然后再考虑开发的事情。对于眼前的年轻人,他已经有了打算:“组建特务营!” “特务营?”对于新名词,王征南不理解这种部队是干什么的。 “特务营从事秘密而艰难的任务,必须自行侦查军情、执行和完成任务。”李定国狡诈的问道:“挺危险的,不想干我也不勉强。” “别给我用激将法!”王征南乐呵呵的:“我要学习你们军队那种军姿、拳术、大刀、枪法、炮火,也要你给我这些装备。” “成交!”李定国啪的一下打在王征南的手上,两个人大笑起来。 一百三四十个少年,难怪当初王征南给他要了那么多野味。李定国一个个观察着,令他们去河里洗澡,然后理发换服装。 杨武奉命和王征南一道去各个防区里抽调年龄合适、素质好的年轻人,人数在三百七十个。等他走后,李定国急忙出门,要去检查一下城墙修建情况。 “少爷,东门和北门已经修好,只剩下西门和南门。”郭尚贤看到少爷来,急忙上前汇报。 “嘿,这小房间还挺美丽!”两米半宽、五米长的小房间,能居住两个人。门窗都已经安装好,用白灰粉刷后干净利索。 “这里计划是妇女们的纺织厂、染坊和裁剪缝衣厂,厂门正好通向这里。”郭尚贤把规划的情况说着,并且准备让那群女子入住。 “再有一个月就要收稻子,新城也该修建房屋、街道咯!”李定国欣喜不已,四下观看后:“南北四条街道、东西三条街道,一定要把排水计划好,然后再修建道路。” “是!” 郭尚贤在这里,部队随时都能被李定国指点。他的部队补充人后,情况比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