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最弱。这三股敌人,合起来兵力为5500人。 而己方能投入的战斗人员,只有警卫排、侦察排、特战排、机枪排及6个陆战排共计380人,敌我比例是15:1。 情报反应,这张连三并不是一盏省油的灯。这家伙的发家史,武爱华也大致摸得比较清楚了,张连三能从一个土匪爬到旅长的位置,说明这人也有点本事。土匪的特点就是狠辣和狡诈,而且张连三对长汀古城一带的地形特别熟悉。说真的,如果让武爱华来选择敌人,他绝对愿意选择正规军出身的军官,而不愿意选择这种半路出家的家伙。 当然,这并不是说武爱华就怕了张连三。此次清剿与反清剿,武爱华最大的底牌依然是那个随时处于更新状态的“系统地图”,试想一下,敌人进入己方半径十公里,其兵力、战斗力就一目了然,还有什么好担心的!第二章底牌就是特战排了,此前的特战班战士,此次最差的都是特战小组的小组长了,特战排战士的挑选标准,一是功夫好,二是枪法好,三是多少都有一手绝活。经过差不多十天的强化训练,这些过去就有一定底子的士兵,虽然还称不上真正的特种兵,但与国军比较起来,却是强得太多了;即便是狙击班的12个人,目前在300米的距离上不敢说枪枪毙命,但完全可以达到枪枪咬肉的水平。 最值得武爱华担心的,还不是这些所谓的正规军,而是张连三决定将之作向导和眼睛的“民团”,这些“铲共团”、“还乡团”、“保安团”打仗不行,但带个路,出个鬼主意却比正规军强得太多了,因为他们个个都是“地头蛇”啊。 “团座,最新敌情:昨天和今天,张连三在长汀召开军事会议。”侦察排排长周长兵和副排长张光陆连袂走进了司令部。 “光陆,辛苦了,说说情况。”武爱华站起来,给二人各倒了一杯水。杯子,自然是从古城镇缴获而来的。 “出席会议的大概有五、六十人,从他们身穿的服装看,多数为军官,少数为文官;会议结束后,我们的人只听到一句:明天开始行动!” “嗯,只要知道他们大概的行动时间就行了,至于他们会派多少部队进山,我并不太担心。”武爱华说道。 侦察排,是边训练边侦察。张光陆,作为原红军主力部队的侦察排长,其优势十分明显,其相貌平平,无任何地域特色,但却颇有演戏的天份,几乎是扮啥像啥,善于模仿,能说一口流利的官话、闽南话、客家话,其身手也还不错。 这段时间,侦察排的侦察任务主要由张光陆带着一个小组在进行,张光陆扮演的是一名从北方到闽西来做生意的行商,主业收山货,副业则什么都要做。 为了结识长汀的一个民团头目,武爱华还拿出十条缴获的中正式步枪,交给张光陆去交易。当然,这十条步枪的膛线差不多都快要磨平了。 张光陆一拿出这十条步枪,立即获得了民团头目的信任,“这家伙大有来头!”这是民团的人给张光陆的评价。但无论他们怎么样想,都不会想到红军的头上。为什么呢?道理非常简单,红军,从来就没听说过卖武器的,因为他们很多战士都是拿着大刀扛着梭标在战斗,又哪有枪支出售呢。而且,这个时代,能搞到军火的,都是很有背景的人。 “这是我一个朋友,从驻彰州的国军中搞出来的,本来以为闽西这边能卖个大价钱,现在,可便宜你们啦!”张光陆收到500个大洋,似乎吃了很大的亏一样。 “张老板,这货还有没有?”民团头目买下这十条枪,可是在他的老板面前立了一大功劳。 “有是有,但不在长汀,要过段时间才能运过来。”张光陆虚虚实实地说道。 总之,张光陆在长汀算是站稳了脚跟,而且,他们也确实在收山货。 “明天开始行动?是什么意思,是明天直接出兵进山清剿,还是仅仅是调兵遣将式的行动?国军总兵力加上方圆五十里的民团组织,总兵力差不多有7000人,敌人一次进山会有多少人?”周长兵和张光陆离开后,武爱华陷入了思索。 (确实让国王感动,红花又增长了十票,送花的朋友依然不留名字……)###033章 各打各的1
敌人会不会一次性出动三个主力团?不会。那么,敌人会出动多少力量进山?上次,敌张斌贤一个营进山被歼近半,显然,为了避免重蹈覆辙,这次敌人进山的力量绝对会多于一个营。 那么,敌人到底会派多少人来,一个团或两个团?最后,武爱华根据军队作战的一般原则,不管敌人这次的想法是什么,其前锋绝对不会超过一个团!其根本原因是因为地形的限制,到处都是山涧峡谷,人能行走的不过是羊肠小道,而且这些羊肠小道还崎岖不平。不管敌人来多少人,敌人在某一条山谷里,都只能摆出“一字长蛇阵”,其战线肯定拖得很长,就像上次敌张斌贤部一样,虽然只是一个营,但连与连的距离也有几公里,当然,敌人可以抱成一团,但抱成一团显然不合兵家常识,要是遭到袭击岂不损失惨重?! 想到这里,武爱华突然有些开悟,“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自己为何不拿出当年太祖的豪迈气概呢! 心绪一放开,武爱华思如泉涌,很快就有了应对之策。 “警卫员,通知部队排长以上干部速来司令部开会!”武爱华站在门口大声吼道,而他的脚步却不自觉地走向了政委钟守富的办公室。 “司令员,敌人来了?”钟守富起身迎接。最近,钟守富也很忙,至少比这个司令员忙,基地建设,政治工作,内务管理等都得他亲手去抓,而这些东西,其中的很多内容都是武爱华灵光一闪而提出来的,根本没有经验可以借鉴,但钟守富默默地担当起了助手的作用,对于没有机会上前线作战,没有表示任何的报怨。 “嗯,政委,我想,这次作战之后,独立支队将会迎来一个更大的发展空间!”武爱华信心满怀地说道。 “好。司令员,需要我老钟做的,你安排下来就是!”基地的建设,士兵的训练,装备的加强,独立支队的每一个变化,钟守富都看在心里,这就是一支充满希望的部队! 革命的红军队伍都是充满希望的部队,但过去的那种希望,更多的是建立在对未来对理想的希望上;而现在的希望,则是有实力的希望,虽然司令员很少谈未来谈理想,但钟守富还是感觉得到,司令员并不想成为一个军阀,而是在组建一支崭新的红军!钟守富之所以用“崭新的红军”来定位独立支队,是因为武司令有一套与传统红军完全不同的管理模式、训练模式和指挥模式,是因为武司令的每一个命令都那么有根有据,让人信服,用武司令的说话,那就是“红军战士也是人,而国军也是人,部队日常管理、训练,外出作战等,都要考虑到战士的承受力,都要考虑到战士的感受,红军,要以人为本。” 是的,就是这个“以人为本”,上次武司令员讲了之后,钟守富思考了几天几夜,最终却是想通了。红军是以人为本,GCD员,也是以人为本,革命,本就是以人为本!换一句更通俗的话来说,红军的存在、发展和最终胜利,都是“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切相信人民!”这个“人民”就是指中国国土上的绝大多数人。 不一会儿,小小的会议室就坐得满满地了。 武爱华之所以信心满怀,到不是他觉得独立支队已经如何强大了,而是基于他的秘密武器“功勋系统”。从系统开启就能兑换“毛瑟98”,升一级之后就能兑换“捷克式轻机枪”的进步程度来看,如果再升一级的话,最差应该是重机枪了,而正常情况下应该是小口径火炮了,说不定,还有意外之惊喜呢。 好在武爱华并没有多少时间独自YY,看着小小的会议室挤得满满的,武爱华只得收回心思,“同志们—— 敌人并不会放任我们红军自由发展,他们已经决定对我们独立支队进行清剿了!此次清剿,国军方面出动了近6000人的正规军,敌势强大啊!但是,我们不能坐以待毙,我们必须发起反击!在此,我提出一个此次‘反清剿’的作战思路,请各位一起帮忙完善。 总的思路是:我们不能被敌人牵着鼻子走,除了充分发挥红军游击作战的传统外,我提出一个观点,就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譬如,敌人派一个营或一个团进攻我基地,但我主张并不进行简单的防守,必要时,将笨重物资掩埋,带上粮食和弹药进行转移,即基地是可以放弃的,在敌人进攻我基地时,我独立支队将集中精兵和主要重武器,对敌之一路进行歼灭性打击! 因此,此次作战,我计划分成内线作战和外线作战两条战线。内线作战,即以基地为中心,在方圆20公里以内与敌周旋,主要目的是保护基地不被敌人发现,并趁机歼灭敌人!外线作战,即组织一支小而精的力量打出去,这支力量,要形成一只拳头,不打则不打,一旦开打就要把敌人打痛,要全歼其一部,并敢于发扬连续作战精神,争取来个连战连捷!要让敌人听到我独立支队的大名就害怕,就颤抖!” “大家议一议,我这个思路是否可行?”武爱华端起水杯,喝了一口水。 “司令,我看这个方案可行。最近,我和傅林同志在研究敌情时,也考虑到了这种情况,但我们却拿不出司令这种果断的策略出来!”参谋长夏中青首先表态。 “司令,如果内线作战也采用你教的特种作战法,我想,国军就算是进山有一个团的兵力,也讨不了好去!”特战排长李雁冰也表态支持。 “司令,不知这内线和外线的部队如何划分?”钟守富问道。 “我是这样想的,外线作战部队,由警卫排、侦察排、半个特战排、机枪排的全部轻机枪战士以及陆战1排构成,部队由我和参谋长夏中青同志、副政委程亮同志带队,总兵力刚好是4个排152人。内线作战部队,由半个特战排、机枪排的全部重机枪战士、陆战2、3、4、5、6排、辎重排共计7个排266人组成,由钟政委总负责,副参谋长傅林同志协助指挥,内线作战以骚扰敌人,保护自己为主,以歼灭敌人为辅;此外,陆战7排、8排、9排、女兵排、生产部、野战医院组成基地留守部队,由陆战7排排长邓猛负责!另外,我把申仁同志留在内线部队,在敌情判断上,申仁同志拥有最终决断权!” 给申仁如此大的权利,是因为申仁与“系统地图”是联网的,只要与武爱华的直线距离没超过10公里,申仁就借助系统地图而得知敌情,即便距离超过了10公里,申仁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也远远超过目前的这些红军战士。 “司令,外线部队会不会太少?”钟守富有些担心,如果武爱华出现意外,他可没有能力将这群家伙聚集起来。 “不会。另外,还有一点要求,就是我们遇到铲共团、还乡团这类敌人时,要坚决消灭之,不要俘虏;而遇到敌正规军时,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要尽可能多抓俘虏!” “是!”众人齐声应道。在座的诸位,有几人也是国军俘虏,此时,他们深知这一政策的重要性。国民政府出枪出钱出人,将士兵训练好了,一场战斗之后,就成了红军,这事,想起来就爽极了。 1935年1月24日凌晨3点,武爱华率领外线作战部队离开基地,开始了后来被军事教科书大书特书的第一次“反清剿”之战! 武爱华之所以只要152人即相当于一个连的兵力,说白了他是担心普通士兵太多,跟不上行军速度。而且,部队的人数越多,行进速度会越慢。 这支小分队,其丛林作战能力绝对强悍:152人,其中有7名准狙击手,拥有13挺捷克式轻机枪,还拥有甩不尽的手雷! 当然,这支小部队如果用来守护城镇,则不够用了,因为敌人只要有重机枪就可以压制己方,如果有火炮的话则更是经不住几炮鸟。 早晨7点,部队来到一个名叫鹿马桥的小镇,“司令,我们已经到达江西境内了!”侦察排排长周长兵看着一里外晨雾缭绕的小镇说道。 “明白。小镇里有一个还乡团,人数大约40人,只有20杆枪。李雁冰、杨桂青,你们两个排的人负责将敌人消灭,任务要点:第一,凡还乡团成员一律不留活口;第二,注意收缴敌金银财物;第三,注意解救红军伤病员及其家属;第四,任务时间1个小时!” “是,司令,保证完成任务!”两人屁颠屁颠地跑去执行任务去了。虽然他们有些看不起前面的这个还乡团,但蚊子再小也是肉啊。 武爱华无意识的一个安排,让侦察排长周长兵瞪大了眼睛,“司令,这……也太妖孽了吧,前出侦察的士兵还未回报,司令就把敌情摸清楚了?”不过,周长兵并未声张,也许,司令有着自己的情报渠道呢。 (PS:特别鸣谢我为书酷兄的红花盛宴……下午5点直接传上去;可等了25分钟都没有在书页显示;又编了一次。)###034章 各打各的2(求收藏红花推荐打赏)
这个镇子很小,还乡团力量也不强,但并不意味着这一仗就很轻松。因为,还乡团在镇头镇尾已经建好了碉堡,此时又是白天,想来个突然袭击根本就不可能。 “老杨,你看,镇子里有一条小溪流穿镇而过。我的意见是,你的排留在这里牵制敌人,我带着半个特战排的人沿着溪流看能否悄悄地摸进去。”在距离鹿马桥镇500米外,放下望远镜的李雁冰想了想,迅速做出了决定。 “好,要注意安全!”杨桂青也不和李雁冰争,因为特战排的战斗力确实比陆战排强悍。就像后世的重点中学比一般中学高考厉害一样,好苗子他们都选完了。 在一公里外,主力隐藏在丛林里,武爱华本人并没有闲着,他一直在用望远镜观察鹿马桥镇的地形及情况,这个小镇,还真是日怪。一般的有河的小镇吧,大多依河而建,呈长条形两岸铺排而去;但这个鹿马桥,镇子却是横摆着,即小溪穿镇而过,但沿着小溪的方向并没有多少房屋,其镇头镇尾与小溪流呈十字架的结构。这种情况,如果在平原地区则很常见,可这是山区呢。 好在这种建筑格局刚好让李雁冰的特战排有了可乘之机。有一些人,天生就具有做某种事情的天赋,有一些人对从事某种事情报有浓厚的兴趣,这两种人,都能在各自的事业里做出令人骄傲的成就,李雁冰,在某种意义上,恰恰符合这两种情况,因此,在特战排,李雁冰当之无愧排名第三,第一、第二自然属于申仁和武爱华这两个李雁冰望尘莫及的变。态了。 在武爱华看来,如果不是自己穿越到这个时代,李雁冰即便再有天赋,也会淹灭在内战或抗战的焰火之中,在其家族史上,算是死得其所罢了;但因为武爱华的穿越,李雁冰的前途这得敞亮、远大起来。因为李雁冰走上了一条最适合他的道路,走上了一条在目前的世界上处于前沿和顶峰的道路。 在望远镜的镜头里,李雁冰的特战动作是熟练的、标准的,他的那些手下,虽然还表现得有些生涩,但假以时日,都会成为这个时代的兵王。 看到十多个家伙像一只只狸猫一样,悄无声息地隐入那条无名小溪之内,而另外几个人则像一只只乌龟,慢慢地爬进草丛,然后同样无声无息,武爱华就知道,鹿马桥镇的民团根本不是自己训练出来的这些家伙的对手。 也许是鹿马桥的当家人认为红匪早已远遁了吧,亦或他们太安于享受这个难得的和平的早晨的时光,总之,在李雁冰等人进入镇子约一刻钟左右的时间,镇头的一座碉堡顶部就飘扬起一面小红旗。 显然,在这一场没有枪声的战斗中,陆战一排杨桂青部只是起到了警戒的作用。在此后与特战排的玩笑中,陆战一排的人因此很难占得便宜,但同时,也让陆战一排上下发了狠劲,以至成了二战历史上让敌人闻风丧胆的“王牌师”、“王牌军”! “镇子拿下来了,侦察排留一个班警戒,其他部队跟我走!”说完,武爱华率先从树丛中现身出来,紧跟着武爱华行动的,是警卫排副排长劳凯声。此次出征,由于申仁不在,劳凯声的心情十分纠结,既要保证司令员不出任何意外,又想要多杀敌多立功,看来,要把二者兼顾起来,得动动脑筋才行。 鹿马桥镇,说是一个镇,还不如说是一个稍具规模的村庄,总户数200余户,人口1300余人,一家姓丰的地主占据了镇子头最好的地盘和镇子周围数千亩坡地和上百亩良田。早年这里闹红军,丰家也如其他有产阶级一样,逃到了南昌,而红军一退,他们便如蝗虫一样卷土重来,自然,被红军分配过的土地再次回到了他们的手上,由于闹红的这几年他们的收入损失不小,再加上国民党的宣传,所以他们非常仇红仇共,最近这一个多月,正是他们大肆反攻倒算的时候。虽然姓丰的地主颇有资财,但在购买武器一块,却不大舍得花钱,这就造成了他的民团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