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最风流-第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

荀贞不敢说有大志,但至少他“有所图”,所以在隐忍、喜怒不形於色这方面,到目前为止还算做得不错。对面的里民们虽然队伍不整,糟乱纷杂,但他依然能保持冷静的态度,耐心等他们安静下来,笑道:“诸位刚才不是想知道我让陈队率拿了什么?”

里民们早好奇不得了了,乱糟糟地应道:“是啊!想知道。”

“亭长,你让阿褒拿得什么呀?”

“阿褒,你刚拿的东西呢?快拿出来!”

“对,对,快点拿出来!让俺们看看是什么。”

陈褒带队出发前,把拿的东西藏到了黄忠的车上,得了荀贞的许可,他笑嘻嘻地跑过去,从席子下边取出一物,举过头顶。

众人定睛看去,有“咦”的,有“啊”的,有恍然大悟的,有楞了一愣的,有马上转眼去看荀贞的,有摸脑袋不知道拿这个东西是什么意思的。

也有反应快的,大声叫出了那物事的名字:“原来是鞠!”


本书纵横中文网首发,欢迎读者登录。zongheng查看更多优秀作品。

40 蹴鞠
按照战国时的说法,蹴鞠是黄帝发明的。在打败蚩尤后,黄帝将蚩尤的“胃”做成“鞠”,命士卒射之,多中者赏,并“令作蹴鞠之戏,以练武士”。上古的事情难以考证,但至少在战国时,蹴鞠就非常流行了。苏秦曾说齐国都城临淄的百姓以“赌博、蹴鞠”为乐。

入汉以来,人们对蹴鞠的喜爱依然不变。

上至天子、下至黔首,好之者极多。“里有俗,党有场,康庄逐驰,穷巷蹋鞠”,还出现了被称为“鞠客”的专业球员,投身贵族门下,为他们献技表演。乃至有因为蹴鞠而丧命的,前汉时,有一个叫项处的人,身体不好,医生嘱咐他不要“为劳力事”,但他充耳不闻,依然蹴鞠如故,结果因此呕血而亡,可见蹴鞠的受欢迎程度。

当世蹴鞠分为三类。

一类是表演性质的“蹴鞠舞”,表演者随着音乐,以踢“鞠”为舞,技巧高明的还能同时击鼓、奏乐。其次称为“白打”,一个球门,或两人对踢、或两队比试。这两类都是以技巧为主。第三类便是正式的比赛了。

正式的比赛中,有球场、有球门、有规则、有裁判,两队上阵,以将球踢入球门多者为胜。相比前两类,此类比赛的对抗性非常激烈,不单单激烈,甚至可以说是凶狠,在身体接触的时候允许使用摔跤的技巧。一场比赛下来,球员们被摔个七荤八素、头破血流都是常事。

也因此,本朝前贤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把前汉人所写的《蹴鞠二十五篇》列入了“军事伎巧类”。而在事实上,也正如江禽所言,“蹴鞠”的确是军中用来训练士卒的一种手段。

通过蹴鞠,一来可以锻炼士卒的体魄;二来通过激烈的身体对抗,可以激发出士卒的勇悍、不服输精神;三来两方对战,又能培养士卒的团队精神;四来因有裁判、有规则,又可以使士卒养成服从命令的习惯。令下则勇往直前,令禁则伏首贴耳。

可谓有百利而无一害。蹴鞠并有鼓舞士气的作用,前汉冠军侯霍去病出征塞外,孤军深入,远离主力,有粮草断绝的危险,他便建起球门,“穿域蹋鞠”,带着士卒们玩儿起了蹴鞠。

……

蹴鞠的球场称为“鞠城”。

颍阴中便有一座“鞠城”,荀贞虽不善此技,但他的族人中多有爱好者。闲暇无事时,若有比赛,他有时也会去观看。一球若进,全场欢呼;一方若负,捶胸顿足。为争一球,不惜头破血流;为得一胜,轻伤而不退。这种狂热的气氛、激烈的对抗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所以,在琢磨该用何种办法操练里民时,他头一个想到的就是“蹴鞠”。并且,根据他来亭中后的观察,繁阳亭的住民对蹴鞠也是很爱好的。他就曾在安定里的弹室中见过“球门”,也曾在南平里见过有人在巷中踢球,便连那无赖“武贵”,在他家的院中也见到了一个“鞠”。

里民有基础,蹴鞠又能当成训练的手段,两全其美,何乐不为呢?如果上来就练队列、操技击,里民们就算不反对,但肯定也会兴趣缺缺。与其如此,不如投其所好。

陈褒拿出“鞠”后,里民们惊喜骚动的样子一一落入他的眼中,他心中陡然一松,想道:“此事成了!”示意杜买、陈褒命里民安静,笑道,“不错,就是‘鞠’。”

有胆大的里民问道:“亭长,你拿个‘鞠’出来作甚?”

“如今农闲,天也不冷不热,正是蹴鞠的好时节。我拿个‘鞠’出来,当然是为了蹴鞠了!”

“蹴鞠?不是操练么?”

荀贞一笑,说道:“蹴鞠就是操练!”

里民们闻言大喜,都是精神一振,议论纷纷,不管是喜欢蹴鞠的抑或对蹴鞠没啥兴趣的,都说道:“早知操练便是蹴鞠,今儿该早来!”

喜欢蹴鞠的埋怨迟到的那些人:“都怪你们!看看现在都什么时辰了!马上就快晌午了!再分队、再立场地,能踢多大会儿?”

不喜欢蹴鞠的也埋怨那些迟到的人:“就不能早点来?你们要能早点来,就能早点儿看上比赛了。……,上次看蹴鞠还是寒食的时候,一晃眼,小半年过去了。”

里民们都迫不及待地央求荀贞:“亭长,既然蹴鞠就是操练,那便快点开始!”

又有人说道:“蹴鞠要有鞠城,这丘陵之间,地方虽不大,但上场的人少点也足够用了。只是,鞠门呢?”

荀贞命令黄忠掀开了车上的席子,露出下边的物事,是六块木板。每块木板的下边都有一个半月形的缺口,这缺口便是球门。六块木板,六个球门。

荀贞请江禽、高甲、高丙等人帮忙,在丘陵间选了块平地,把球门放在两端,一边三个。放好后,又发动里民将地上的小石头、土块之类拣干净。平地上有洼陷的地方,从别处取土,将之填平。人多好办事,没用多长时间,地面就变得平整、干净起来。

荀贞在平地的四周划了直线,形成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框架内就是赛场,也即“鞠城”。他又在中间划了一道直线,把整个“鞠城”平分为两半,参加比赛的队伍各占一方。

按照规则,“鞠城”的样式是“圆鞠方墙,仿像阴阳”,就是说:模仿天圆地方,比拟阴阳,所以“鞠”是圆形的,而“鞠城”是方形的。

又按照规矩,球门和上场的球员是“法月相衡,二六相当”。“法月相衡”说的是球门,即:效法一年十二个月,立十二个球门,一边六个。“二六相当”说的是球员,即:二六对阵,十二人也。每队十二个人,两队二十四人,刚好和二十四节气一致。

此外,设立的有裁判和副手,按照比赛的规则严格执法,不因为亲疏远近而徇私舞弊,即所谓“建长立平,其例有常。不以亲疏,不有阿私”。

场地划好,球门摆好。

杜买、陈褒招呼诸“什”的什长重新把里民们集合起来。

荀贞登上一个小土山,面对他们大声说道:“咱们场地小,所以立不了十二个球门,只能立六个。球门少了,上场的人也要减少,每队六个人。你们说行么?”

不管是喜欢蹴鞠的、还是只喜欢看热闹的,都起哄答道:“行!行!”

虽说“蹴鞠”很简单,上场就能踢,但毕竟还是需要组织的。比如人手、比如场地、比如裁判,就按荀贞这种打了折扣、缩了水的场地、人手来说,也需要六个球门、十二个队员,两个裁判。寻常的百姓若是没人挑头,蹴一场鞠也是难之又难。就像方才那人说的:上次看蹴鞠,还是在几个月前寒食时看的。——寒食蹴鞠,是个不成文的风俗。

所以,大家的兴致都很高,球门少几个就少几个,队员少几个也没问题,只要能踢,有热闹看就行。

“场地有了、球门有了,队员还没有。……,咱们既然名为操练,那么在挑选队员组队上就不要按‘本里’组队,而是按咱们编好的前队、后队组队。你们说行么?”

“行,怎么都行!”

“想上场的现在就去找你们本队的队率。人选定下、队伍组成后,比赛便就开始!”

里民们起哄的时候很积极,轮到报名上场的时候却都害臊起来。

有的说:“阿甲,你总自吹多会蹴鞠,赶紧报名去!”有的说:“阿乙,你昨天在巷子里乱踢鞠,亭长今儿开了鞠城,你怎还不快去找队率报名?”

一百多人,有熟的、有不熟的,又当着亭长荀贞的面,你推我、我推你,谁也不肯第一个出来报名。等了好一会儿,只有苏正、苏则和史巨先出来报名。

荀贞心知,大苏、小苏兄弟必是看在许仲的面子上,所以给他捧个场,而史巨先想必是给他面子。他笑着对他们点了点头,以示谢意。

又等了一会儿,里民们只互相推攘,却再没出来报名的了。江禽、高甲、高丙等人站在荀贞的后边,嗤笑出声。江禽自告奋勇地问道:“荀君,我等可以报名么?”他们既不属前队,也不属后队。

荀贞问道:“你们够人手自家组成一队么?”

江禽、高甲、高丙诸人相对而笑,高甲说道:“荀君,别说六个人,十二个人俺也能给你找来!”点着人头数,“一、二、三、……,俺们现在就有八个人,人人都会!”

“好!你们也组成一队!”

荀贞转而大声对里民们说道:“江君诸位愿自组一队与尔等比试。现已有大苏君三人报名,你们再出来三个人,凑成一队便可以开始了!……,只蹴鞠,没彩头,未免少点味道。安定、北平二里为此次操练捐献了几十石米粮。这点米粮会全部用在奖励操练认真上,获胜的一队,每人五斗米粮!”旋即低声对江禽、高甲、高丙等人说道,“五斗米粮非为诸君所设,而是为鼓舞里民士气。”

有了“五斗米粮”的刺激,里民们积极起来。一个抢一个地上前报名。

荀贞说只再有三个人就够了,看着刚才一个不肯、这会儿蜂拥而上的里民,杜买很为难,与陈褒商议:“怎么办?要不问下荀君?”陈褒答道:“些许小事,何必劳烦荀君?只管登记就是,又不是只赛这一场。”

片刻间,前队、后队各有十几个人报名,因为都听见荀贞说了名额还差三个,互不谦让,都说自己踢得好。

杜买又为难起来,不知该选定谁人。

苏汇、苏则上前说道:“杜君,上场踢球,不是踢得好就行了。一队间需有彼此配合,不熟悉的上场再多也赢不了。……,以我等之见,不如尽用我们里的人,彼此熟悉,互相了解,总要强过临时凑成的队伍。”

杜买以为有理,问陈褒:“阿褒,你觉得呢?”

苏汇、苏则是北平里的,昨天被编入了后队,归陈褒管辖。陈褒说道:“正该如此。”他见聚在自己身边的十几个前队报名者闻言不乐,因笑道:“舍中聚粮数十石,都是为操练准备的。今日之赛,胜者一人五斗,所费不过三石。你们急什么?留着精力等下次比赛不是更好?”

“下次比赛?”

“还有比赛么?”

陈褒答道:“荀君拿‘鞠’、制‘门’,当然不会只举行一场赛事。”

“下次比赛还有赏赐么?”

“只要米粮不尽,必定赏赐不绝。”

众人听了,这才改颜欢笑,说道:“既如此,悉从君便!都听阿褒你的安排!”

陈褒几句话,轻巧巧化解了麻烦,消去了余人的不满。杜买遂得以按照苏正、苏则的意见,尽从北平里中选人,由苏正亲自挑选,选了四人,组队上场。

而另一边,江禽、高甲、高丙等人早组成了队伍,将兵器、坐骑交给不上场的人看管,扎紧了衣服,尽数短打装扮,活动开了身体,在场中等候多时了。

——

1,蹴鞠:“法月相衡,二六相当”。一说“法月”是形容球门的形状,“二六”是双方各有六名队员。又有说每个球门前都有一人守卫。


本书纵横中文网首发,欢迎读者登录。zongheng查看更多优秀作品。

41 效果
场上的两队,一边是以江禽、高甲为首的东乡亭轻侠,一边是以苏汇、苏则为首的北平里里民。主裁判是荀贞,因为杜买不擅蹴鞠,所以副裁判选了陈褒。

比赛一开始就很激烈。

通过“手势令”,确定了由江禽一方先发球。

中线发球后,高甲带球疾奔,北平里的一人横向拦截。

高甲不避不让,等那人奔到身前时,身形微转,把球向左边拨去。江禽跟上,接住了球,继续前驰;同时高甲斜着肩膀,猛地向拦截那人身上撞去。

那人躲避不及,被他撞中胸口,连退了好几步,险些摔倒,好不容易稳住脚步。高甲趋步奔行,急绕到他的身后,左手按他的臂膀向右压,右脚探出往左边绊,两边使力。那人终於保持不住平衡,“砰”的一声,摔倒在地,砸起一片尘土。

高甲用的是标准的角抵技巧,而且两人的接触又是发生在争球的时候,所以这不是犯规。

观看比赛的里民,有的围在场地周边,有的爬到小土山上,看见此情,有欢喜大叫的,有懊恼大呼的。

蹴鞠、角抵都是老百姓喜欢的游戏。前汉孝武皇帝於元封三年在长安组织了一次大规模的角抵表演,“三百里皆观”,可见其受欢迎的程度。并且,角抵和蹴鞠一样,都在天子招待外国使者的宴席上出现过。天子让外国使者观看蹴鞠、角抵,目的当然只有一个:耀武扬威。

蹴鞠本就激烈,又糅合了角抵的技巧,荀贞站在土山上看着场中情形,回想起了前世的足球比赛和橄榄球比赛。此时的蹴鞠,就好像是两者的结合体,而激烈、凶狠的程度尤且胜之。

江禽从高甲处接到球,半点不停顿,直扑对面的球门。

苏则、苏正两兄弟也是许仲的朋党,与江禽的关系不错,对他的蹴鞠水平非常熟悉,早就盯上他了,一左一右,分别从两边包抄。

他们接近江禽的时候,高甲刚刚把拦截那人摔倒,赶不过去、救不了场,不过还有高丙等人。

高丙年纪不大,尚未加冠,不足二十,也就十八九岁,相貌清清秀秀的,平时话也不多,看似像个羞涩少年,但这会儿在场上却像变了个人似的,飞奔疾走如电掣。从江禽带球起,他就跟在后边作为扈卫,见苏正兄弟逼迫过来,毫不犹豫,迎上了苏则。

苏则也很了解他,知道他外表的清秀都是骗人的,实际悍然无比,不欲与他正面冲突,先用技巧把他甩掉,疾跑猛停、中途转向,连来了两次,高丙却如跗骨之蛆,紧追不舍。

苏则没办法,眼见苏正也被对方的另一人缠住,而己方的队员或在远处、或也被拦截,根本已无人能再防守江禽,总不能眼看这江禽进球,他只得改而与高丙正面放对。两人都没用花哨,硬碰硬,就像是个两个铁拳相撞,场外诸人只听得“嘭”的一声,高丙被撞出三四步去。

杜买带头,诸人又一片喝彩之声:“彩!”

“杀敌一千,自损八百”。苏则撞开了高丙,自家也踉跄后退,差点摔倒。他稳住身形,转看江禽,江禽已带球奔到了球门外,只差十来步远了。他发力疾奔,却终功亏一篑,在离江禽两步远的地方,眼睁睁他将球轻巧勾起,踢入门内。

为防止球滚远,不方便捡取,球门是由两层木板构建成的。前边的木板开球门,门挨着地;后边的木板不开门。这样,球进入门内后,撞上后边的木板,不会滚走。正规的球门还有顶,造得好像个小屋子似的。场上的这几个球门是亭中诸人昨晚临时做的,没有那么讲究。上边没有顶,只有两块木板相连而已。

荀贞举起手,大声说道:“江队下一城,得一球!”

场外众人鼓噪欢叫。场上的江禽、高甲、高丙等人顾盼骄傲,北平里的诸人则垂头丧气。陈褒奔上场中,把球捡回来,交给苏正,叫道:“现在由北平里开鞠。都各归本域,各归本域!”

两队各回己方主场,苏正开球。

苏则鼓舞士气,说道:“才丢一城,算得甚么!方才这一局,只不过是暖暖脚罢了!无论是蹴鞠还是别的,咱们北平里什么时候输过?只要这场能赢,俺们兄弟该得的米粮都分给你们!”指着对面,大声说道,“高二,刚才没撞倒你,不算数。咱们这局再来!你敢应么?”

高丙怎会认输?他巴不得再与苏则比个高下,应道:“为何不敢?就怕你腿软,不是对手!”他们虽是朋党,但赌场之上无父子,蹴鞠也一样,性子上来,管他三七二十一,先爽快了再说!他二人一问一答,不但带动起了北平里的士气,更激发起了江禽等人的斗志。

这第二局,比第一局更要激烈。

才开球没多久,双方已各有两人摔倒在地。场上尘土飞扬,场外如痴如狂。对抗得越激烈,观看的众人越兴奋。尤其那些会蹴鞠的,时而摩拳,时而顿足,见到一个好球,高声喝彩,见到一个坏球,恨不争气,只后悔刚才没有积极报名,没能得到上场的机会。

荀贞一面观看场中比赛,一面注意里民们的表现,见他们此等模样,嘴角露出笑容,心道:“借蹴鞠调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