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小地主-第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这个结果有点让人尴尬,毕竟按德刚的殷切期望是要让人风风光光的大红花铺满天给接回来的。这资金突然的来那么一紧,其实大家也是不想的嘛,看来唯一能做的就只得互相多将就将就了。
本来日夜只等着挨头一刀的孙元化,半夜间却莫名其妙的被锦衣卫给偷放了出来。待得知前因后果的时候,却也只得苦笑不已,他一生痛恨奸党为的就是想报销国恩。现在却正反着要杀他的是朝廷,他能得以出狱活命却是托了老太监的出力。真是世事无料,天道难常啊。
竟然世上的孙元化早已是被典明正刑了,他不怕死,他却还是记得家中尚有老母需他侍养,他要是横死了,他老母该怎么办,这可是不孝啊。
张半仙等人早在城外候得半天,这北京城的冬天可不是闹着玩的,人在不出来的话,怕是城门口就又要多出几条冻尸了。
不过这个出狱的方法却是实有些尴尬,这张半仙也只得悻悻咳笑几声,拉着人就上车跑路了。毕竟这客套话他也是不知说点啥,不过关键话却是道明了,这孙元化的老母他们早就去接了,最多迟个两三天就能一齐和他们汇合。孙元化虽是不知道他们图着什么心思要来救他,但竟然老母也接了过来,他心中却是没什么好牵挂的了,毕竟他早就是不知死为何物了,你以为一个进士出身的文人在边关中和武人摸怕数十年,什么大风大浪会没见过,他如不是为了国家,他会跟着来干这个。毕竟小兵打仗刀口舔血的是为了吃口饱饭,人家进士出身的难不成也是怕饿死才逼得来干不成。所为节气者说的就是这一类读书人吧。
不过在此同时,身处军户所的长宗我部宗元亲却是收到了尚流落在日本岛家臣的密信。看来好不容易出现暂时统一的局面的日本战国状态又要出大事了。
果不其然:
日本的实际统治者太阁丰臣秀吉在京都的伏见城逝世,享年六十三岁,丰臣家臣内部以石田三成为首的“文吏派”与福岛正则首的武断派两派矛盾进一步公开化,当前田利家的死讯传出后,武断派之中的加藤清正和福岛正则等七人袭击石田三成,石田三成被逼辞去五奉行一职,回到近江的佐和山城隐居。此后,德川家康势力抬头,并开始压制五大老中的毛利辉元和上杉景胜等,上杉景胜家臣直江兼续回信给德川家康,逐条反驳力斥所有指控,而这封信就是天下闻名的“直江状”,老谋深算的德川家康故意被“直江状”所激怒,决意征伐上杉景胜,其实他是等待石田三成出兵。
日本再次陷入动荡,石田三成与德川家康为了争夺天下之主的地位再起兵戈,战场就在离真田家领地不远的美浓关原。
在这场生死存亡的争斗之中,全日本的大名都面临着抉择,真田家也不例外。到底是加入东军(德川方)还是西军(石田方)真田家内部发生了分裂——真田昌幸与信繁父子加入了西军,而昌幸的长子信幸由于是德川方重臣本多忠胜的女婿,而断然加入了东军,并且连名字都改为了信之,以示与其父断绝关系。当然,也有人认为,这种结果是真田昌幸政治手腕的体现,因为这样一来,无论东军还是西军获胜,真田家都将得到保全。
由于真田昌幸、信繁(也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真田幸村)父子神出鬼没的偷袭,仅仅以一千左右的兵力,把德川秀忠率领的三万八千大军困阻在中山道上,使之没能及时赶到关原的主战场。这样的结果,使得关原的德川家康陷入兵力上的绝对劣势。但天下大势不可逆转,由于石田三成的众叛亲离,西军终于一败涂地。
战后,作为战败者的真田昌幸、信繁父子不得不接受德川家的惩罚。本来,在信浓山中饱受耻辱的秀忠想要处死真田父子以泄愤,但由于立下战功的真田信之的舍命求情,最终将判决改为没收真田家领地,并将真田父子二人发配往纪州高野山,后来又改为在纪州九度山软禁。
九度山的生活,是艰辛而又痛苦的。虽然在德川家为臣的真田信之经常派人送来衣服食品等物,但真田父子的生活还是十分困难,以至于有时竟然难以维持,不得不借款度日,这对于曾经名噪一时的领主真田昌幸来说,真是难以接受的现实。
在软禁期间,真田父子仍然经常讨论兵法战略以及天下大势,还希望有一天能够再度起兵扬名海内,但时间一天一年的过去,德川家根本就没有宽恕他们的意思。后来真田昌幸就在这困苦的生活和失望的等待中盍然辞世,而真田信繁此时的心中则充满了对德川家的怨恨之念:
“有朝一日必取两代将军之首,扬真田之名于天下……”
而丢失整个领国的长宗我部宗元亲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合作者,毕竟大家都是没饭吃的。“想要把肉再重新炒个回锅,让没饭吃的都能分个吃食,这对于真田幸村来说这并不过分吧?”
收到信件的长宗我部宗元亲却是久久默然不语。看来这已是今非往日了吧。
如果对真田幸村不了解的人,其实可以讲解一下他手下有十个大将叫真田十勇士。
而其中有一位就叫猿飞佐助,岸本齐史从小就是听着类似日本三国志的小说长大的。
所以之后创作火影忍者的时候,因为心中仰慕就创作了佐助和猿飞这两个著名的人物来以示自己心中的敬意。
这下知道这个真田幸村在小矮子倭寇历史里的知名度有多大了吧。
不过老实说还真不是我在瞎掰,这都是当年我追火影的时候,看到岸本齐史他自个说的,绝不存在忽悠。
有兴趣的可以自己去查看看,还是很有意思的。老实说很多日本资料知识还是当年看漫画攒下来的,真是羞愧万分啊。




四十九章 幸福来的太突然
以前的长宗我部宗元亲可是拥有着登州一带最大的贼寇团“相模的狮子”,手底下的贼寇少说加起来也有数千。这些实力放在人少的日本战国里也算是有着一城之主的军力了,也难怪会受到真田幸村的邀请图谋大业。
可自从他兄长受到孔有德的围剿之后,贼寇团就处于一副几乎名存实亡的状态了。之后就更是接踵而至的在和盐丁的血杀中拼完了老本,现在别说要数千人,就是十个人他也是怕凑不出来了,而且那几个老部下还是人人带残的。
不过他这个窘境在远到而来的家臣眼里却并非这样,整个军户所到处都是光溜溜露着膀子的青壮。且不说咋眼看去这些兵壮少说就是有着四五百号人马,再加上那一片片挤得密密麻麻的户所民房,只要把所有人丁都紧急动员起来,要几千人马还不就是一句话的事。
而且千不该万不该的,这家臣刚来的时候正好遇上了长宗我部宗元亲在责罚军士。那军士一大排立的整整齐齐,只由着长宗我部宗元亲提着哨棒劈头盖脸的就是一顿好打,根本就没有人敢露出凶恶的反抗模样,放佛他们挨的这顿打是天经地义的一般。
在这家臣看来,这群军士纪律性之所以会如此之强,根本就是对长宗我部宗元亲这个主公的魅力过于仰慕所致。
不过长宗我部宗元亲此时虽然没有这个实力,但毕竟家臣的子弟都是由德刚所育养着,自己的家名想要重振也就只能靠德刚了。
说句不好听的话,他自己在家臣眼里还算是个主公,可就他这个光杆子司令有什么用,他自己现在吃饭都得靠着更大的主公德刚给养着。
如果没有德刚的特许,就任他平日里对军壮的那副刻薄相,早就在出门买包子的时候不知道被哪里飞来的大砖头给砸破头了。你说叫他调动那些军队?平日里吃饭领饷的福利都是人家德刚给发的,现在你突然说要听你的调动?你是脑子里没睡醒,还是当人家全都是傻子来着?
不过这件事情也确实是过于重大,他家臣一个倭人带着信到处都来找他的时候,全军户所的人都是睁着眼看了个干干净净。这事要是不和德刚交代清楚,万一一不小心被定性为图谋不轨的话,就是被一大堆军壮给就地正法也是非常有可能的。谁叫他平时坏事干的太多,哪个军壮看着都是要一副活吞他的样子,说活剐那估计都是轻的。
事不宜迟,他也懒的再和家臣解释撒着丫子就只往德刚那跑了,万一跑的再慢一点那就是要命的节奏啊。
不过德刚表面上虽是一派和气,但好歹也是在基层摸爬滚打了多年的小业务员,什么人情世故他会不懂?在倭人家臣来找长宗我部宗元亲的第一时间内,他就已经收到消息了,虽然有点吃惊。不过他倒是没惧怕过长宗我部宗元亲会谋反,整个军户所大大小小的人口哪个不是吃他的饭食度日的,谁要是敢出去鼓动造反,怕是第一个就会被那些军壮们给宰了个干净。
这些军壮虽然没啥文化,但基本的道理还是比较懂的。第一他们住的房子分的田地都是德刚给的,而且这年头还真没什么地契之类的证明来维护他们资产的合法性,要说德刚万一哪天横死了,在这乱世中他们这些泥腿子手里的肉怕就是朝不保夕了。
所以你说想反叛德刚?那在他们耳朵里很有可能就会听成是你要打他们地产的主意吧,真是打不死你这狗娘养的,叫你不长眼。真是夺人财路如杀人父母的道理都不懂?你还真是死了也白死。
待得长宗我部宗元亲亲自上门拜见的时候,德刚倒也是在意料之中,毕竟你总不能让他带着那五个手指头都数的过来的残障人士真的去造反吧。不过到底是什么大事能让这个落魄的大名如此激动,德刚也是满腹惊疑的想着。
还好当时包括在日本在内的亚洲诸国都是仰慕中原文化,像朝鲜,日本,琉球,越南之类的国家都是以书写汉字为荣。长宗我部宗元亲话也不多说,拿着那封满是歪歪扭扭的繁体汉字信就直接递了过来,叫德刚一看便知。
半响之后,德刚也是看的惊出了一身冷汗。若是按着信中所说,真田幸村已经向全天下的日本浪人发送了勤王信。如果到时候各地人马都向大阪城汇聚的话,到时候很可能就会成为有着十万或者二十万兵力的一股庞大军力。
虽然日本四岛那都是些贫瘠的僻壤,德刚也根本就不想去分什么地盘。但作为一名土老财的本能感觉就是有大财要发了,请诸位回答一个小小的问题:
美国是如何从一个才几百年建立的新兴国家成为世界第一超级大国的?
答:发战争财。全世界国家都在二战打穷了,结果让美国捡了大便宜,到处倒腾军火物资,所谓渔翁得利是也。
显而易见,发战争财是所有买卖当中最暴利也是最划得来的。你在屁股后面跟着卖战争物资是绝对亏不了本的,毕竟人家打输打赢是人家自己的事,与你无关。
一般人家在打破脸的时候都是生死攸关的状态,你如果在这种时候待价而沽一不小心的突然涨涨价的话。我想啊,人家这命都快没了,肯定也是不会和你计较那么多的嘛。
日本虽然穷是穷了点,但胜在铜矿和硫磺的储藏量都非常巨大。这对于后期要打造一支自己的火器部队的德刚来说还是非常重要的,你说硫磺储备都上去了,既然米都有了,那以后想吃饭还不是迟早的事嘛。
而且就铜来说,虽然没有银两交易那么便利,但零钱还不也是钱?德刚还会有不收之理。
德刚也是深知长宗我部宗元亲作为落魄大名的心情,他不过就是要重振家名而已。只是他的部下都被打光了,剩下的那些后代小屁孩都还在军户所养着,所以他才会尽心尽力的认德刚这个主公,为的就是有一日德刚的势力壮大之后可以帮助他拿回原来的领国。
既然两个都是明白人,也就没必要在这里拐弯抹角了。德刚也就打开天窗直说了“你跟真田幸村回信说,这兵力是出不了了。我们出不了人,但是如果有什么物资方面的需要,尽可直说就行,我们可以全力支持他。但是作为交换条件就是让他在战胜之后分一块领地作为你的属国吧。”
长宗我部宗元亲原本也只是带着解释的心来求见德刚的,只求能保住老命就不错了,但竟没想到主公不但全力支持这场战事,而且还属意把最大的那块蛋糕分给他。
本来还觉得家名已经无望的长宗我部宗元亲,被这突如其来的幸福着实是给砸晕了。
看着德刚连着点了几下头,看来主公不是跟我开玩笑啊,“这幸福来的太突然了”
待得稍反应过来,老泪纵横的长宗我部宗元亲只是侧身跪下,大个的响头猛顿时是磕个不停。稍瞬间额头都是磕的满是血污还毫无停意,看来这个木讷人是动了真格的啊。
在一旁看的呆了的德刚脑子里却满是犹豫“好不容易能收了个那么死心塌地的小弟,我以后是叫该他上高山还是下火海呢?”、
要是被人知道德刚此时的想法,竟然会有这样的主公。怕长宗我部宗元亲是会直接一头给昏过去吧。










五十章    大战之始
收到信件的真田幸村虽然有些失望,但是急迫的大阪冬之战就要开始了,诸路兵马都开始逐渐聚集在大阪城内,每日所消耗的军粮就是一笔庞大的数字。正所谓两军交战粮草先行,突然间来了那么多人勤王,你也不能让人家千里迢迢都去喝西北风啊。真田幸村现在是头发都快愁白了,谁叫日本穷啊,青壮更都是跑的去打仗了,哪来的人耕田。
也难怪古代打仗一般出现最高频率的词就是劫粮道,把人家口粮那么一断,仗也就直接不用打了。先把你饿个十天半个月的,就是铁人都早成了软脚虾,看你投不投降。
既然长宗我部宗元亲在信中口气敢开的这么大,那真田幸村也就不客气了。反正这也不是现代哪有什么物资的概念,后勤不就一个饭字嘛。直接派了十条大船与长宗我部宗元亲联系,其他啥需求都没有,只要米粮,而且是来多少要多少。
作为他的诚意,真田幸村在十条大船上全都满载了作为交换的铜矿,反正这都是从地里白挖出来的,哪顶的饭能填肚吃子好用。
见着十艘大船到处堆满的都是铜矿,德刚等人在港口迎接的时候都是被吓的下巴全掉了一地。这铜钱虽然比不得白银好使,但这么奢侈当能石头来运也太离谱了吧。
好在长宗我部宗元亲却是一副司空见惯的样子,就这破石头在日本也根本算不上什么稀奇物事。毕竟这冶炼技术还是非常重要的,你光拿铜块不铸成铜币的话,人家也是没有人会收的。
其实也是很容易理解的,毕竟这些铜矿含铜量再高也不过是只有个百分之七十的样子。你抱着这块大家伙去街上买东西,剩下的百分之三十怎么算,那到时候这算谁的?
不过这在冶炼技术发达的明朝来说,却根本就不是个问题,人家连红衣大炮都能够成熟的铸造出来了,那炼个铜币还能算个事?
不过按照明朝1两黄金=10两白银=10贯铜钱=10000文铜钱的算法,这十大船的铜矿全部冶炼成铜钱下来的话,少说都有十多万贯的铜钱,也就是相当于有十多万两银子的收入了。
其实还是古装剧里的狗血情节太害人,一出手就是上千两或者是上万两,好像人家老百姓买块馒头都是按两来算似得。
其实要知道明朝末期一年的全国税收也不过才一百多万两而已,按这个搞法大明朝廷不就全成要饭的了?且满朝文武不说,光就全国各地七八十万的军队粮饷那都是怎么发出来的?
所以大家不用怀疑,因为按一两银子能换算成一千枚铜钱来算,大概就相当于一两银子就等于是现在一千块钱一张的超大票子了。
所以明朝一年税赋一百多万两也就是个大概十多亿块钱的收入,也算是感觉能让人接受了。
不过按真田幸村派来的信使说,这个价格不是问题,主要是他们急啊,现在足足有十万人在大阪城里等着要吃饭呢。如果能够迅速把粮食凑齐的话,只要求能换回十船的粮食就够了。
德刚见状也是大感倭人的钱还真不是一般的好赚,就这十艘大船的米粮顶上天也最多是一万两银子就够了。
那不是逼着他白赚了十多倍的纯利吗。不过听得真田幸村的信使所说对于粮食他们是有多少那就要多少,根本就毫不心疼那些铜矿石头,反正他们岛上多的是来着,都是白捡的怕什么。
既然时间紧急,德刚也就顾不得去南方调运低价的粮食了,就近就四处大肆收购起起米粮起来。
虽然因为孙元化的事情把内库掏走了三万两雪花银,但还残存的上万银子也是足够了。在马条等人的牵头下,在登州一带火速以高于市场价格的粮价向各大米行收购起来,随行的还有长宗我部宗元亲亲自带队的三百人军壮,可谓是狼来杀狼虎来了杀虎了。
不过一路上还真是相安无事,孔有德的大军都龟缩在主城里留守了。而四散出去劫掠百姓的杂兵基本上都是刚收进来的地痞流氓,你说叫他们欺负下老百姓还马马虎虎。远远的看见一路上开着浩浩荡荡的运粮队,那就直接抓瞎了。
毕竟欺善怕恶是一回事,投入与回报就更是一回事。你说人家来运财宝的话,他们咬咬牙把人聚多点拼一拼也就算了,毕竟富贵险中求嘛,刀头舔血的日子谁没干过不是。
可那几十辆大马车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