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辽阳百姓纷纷说道:“萝卜头现在就驻扎在城外馒头山一带,用了当年老毛子挖的沟和炮楼,你们可要小心啊。”
也有百姓说道:“那些炮楼都是洋灰起的,可牢着嘞。”
金子坚因为轻松打败了金川源正大队,所以心里颇有些不以为然,他说道:“乡亲们,我刚刚消灭了日本人的一个大队,现在再多来一个,也是送死,乡亲们,骑大马,杀鬼子去咯。”
战斗在下午三点多打响,日军阵地上硝烟弥漫,小林明虽然是个地方部队的大队长,但好歹也是帝国陆大毕业、参加过日俄战争的职业军人。他构筑的攻势充分利用了馒头山的地形和沙俄军队留下的战壕和碉堡。既可以对进攻一方的动态一览无余,也便于居高临下发扬火力。同时,他还将攻势分成了内外上下两层。第二层攻势在馒头山的半山腰处一块平坝上,一旦第一道战壕时候,还可以靠第二道攻势继续防守。
东北军首先放出了炮侦气球,但是被日军的机枪逼得无法靠近。随后,金子坚来到炮兵阵地,各支炮兵部队的阵地已经布置好,炮击参数已经测定。只等一声令下就开炮了。金子坚把一门12式步兵炮重新检查了一遍各项准备工作,他希望取得更好的战果。
日军正通过三不管地带向海光寺退去,陈更新得到前方报告的数据,知道日军已经进入预定的区域之后,果断地下了炮击的命令。
第一轮炮击,金子坚命令一个连的火炮负责打击日军炮兵阵地,另外两个连的火炮炮击通过第一道防线的日军
河田军曹听到头顶上传来呼啸的声音,立刻大叫一声“卧倒!”,他一边叫喊着,自己就往地上一趴
金子坚这段时间狠抓的训练还是非常有效果的,事实表明炮击的效果还是比较理想的,8枚炮弹都打在了日军阵地中间,另外有两发炮弹击中了日军炮兵阵地。日军炮兵被弄得非常狼狈,虽然大炮没有损伤,但是炮兵伤亡了十多人。
不过,小林明到底验丰富技术老到,根据中国火炮发射的炮弹轨迹,他已经算出中国炮兵阵地的大致位置和火炮的数量。
轰
一枚炮弹在日军阵地前方炸开,炸起的尘土成放射状向上散开,上升到十几米高的位置之后,又突然向下跌落。而炸弹炸开的弹片则四处肆虐,带着它过剩的能量,撕毁在它周围的一切不走运的生物,七八个日本兵也成为很多不幸生物中的一员。一片弹片呼啸着钻进了一个日本兵的脑颅,脑颅里面的脑浆都流了出来
很快,第二轮炮弹又来了
小林明赶紧就地一滚,滚入了一个炮坑,这是一个老兵的战场经验了,据说炮弹击中同一个地方的机会是很少的,所以一遇到炮击,聪明的士兵都住炮坑里跳。但是也有例外,比如这次,就有很多士兵跳到炮坑里可是一样被炸死了,同一门炮也许不会落在同一个地方,毕竟阵地太小,炮弹的落点都相对比较集中。
随即,小林明大声报出一连串的射击诸元,日本炮兵们赶紧摇动炮身上的把手,迅速调整射击诸元。
轰轰轰
很快,日本这里的山炮也大吼起来,日军的明治31式75mm速射山炮最大射程六千五百米,东北军装备的76mm山炮最大射程五千五百米。12斤重的榴弹狠狠地落入了东北军的炮兵阵地里。巨大的爆炸力把一门东北军76mm山炮扭成了麻花之后,又将残害高高地抛上空中,又重重地摔在地上。
又是一轮日军的炮弹落入东北军阵地,三门12式步兵炮和一门76山炮被炸毁,金子坚胯下的战马也受了影响,一阵乱跳乱叫。金子坚好不容易才稳住了战马,立刻命令炮兵反击。不过,他很快发现东北军的大炮射程不如日军大炮。
“奶奶个熊。”金子坚一咬牙,下令炮兵以最大射程对日军的步兵阵地发起炮击,步兵和骑兵连则开始发起冲锋。
轰
小林明从战壕里探出头来,掸落了头上身上的泥土,只见自己不远处一挺机枪和正副射手都成了洒落一地的零件。“该死!”小林明地一截断手里拿过一支金钩步枪,瞄准正在冲锋的东北军开枪
吧唧狗
一个东北军骑兵胯下的战马应声而倒,那东北军骑兵摔下马来,折断了脖子,哼都没哼一声就送了命
哒哒哒哒
日军的三八式机枪也不间断地扫射着东北军士兵,将勇敢的新兵们打得血肉横飞
啾啾
两个子弹打到了小林明面前的泥土上,溅起的泥土溅到了小林明的眼睛里,小林明赶紧蹲下身去揉眼睛,“大炮~机枪不要停!”小林明一面揉眼睛,一面大声叫喊
轰轰轰
小林明话音未落,就听周围一连串爆炸声象连珠炮一样不断响起
“难道是援军来了?”小林明赶紧探出头来看
唔~~~
“不对!”小林明光听头顶上炮弹呼啸的声音就知道炮弹是朝自己这边的阵地上来的
“援军!在哪里???”小林明用指挥刀拄在地上,大声吼道:“天皇万岁!”
轰轰轰
小林明的吼声很快就被东北军的炮弹淹没了
李鸣钟师的大队人马赶到了,虽然东北军的山炮射程不如日本的山炮,但是胜在数量众多。密密麻麻的炮弹全朝小林大队的狭小的阵地上落去,扎得不大的馒头山上黑土乱飞,好似下雨。
小林大队终于在对方高强度、高密度的炮击下撑不住了,不少士兵开始向南边逃窜。一个、两个、十个、一百个。让小林明绝望的大溃逃已经开始了,这种景象他很熟悉,当年的清军就是这样的,当年的俄军也是这样。只不过,这次轮到了日军。小林大队毕竟只是个地方守备部队,能在对方的炮击下撑这么久,已经算是很不容易了。
小林明绝望地闭上了眼睛,他掏出手枪对准了自己的太阳穴
“长官,不可以~,您不可以这样”河田军曹夺下他的手枪,死死的将他按在地上。
小林明暴怒的咆哮道:“放开我,放开我”
河田军曹冲他怒吼道:“您是军队的指挥官,怎么能丢下我们不管?请带我们突围吧!?”
小林明象瘪了气的气球,有气无力地道:“那就突围吧。”
浑身是伤的日军吹起了突围的号声,蹲在战壕里等死的士兵如蒙大赦,纷纷向没有敌军的南边跑去。日军的败兵踏着同伴的尸体踩着伤者的身躯,一口气跑出了三十里多路,对于同伴的乞求声他们充耳不闻,大冷的天依然各个累的汗流浃背,纷纷靠着树木不停的喘着粗气。高度紧张已不仅耗尽了他们的精神,也令他们体力急遽的下降。汗水打湿了军装,被冷风吹过之后每个人都在瑟瑟发抖。
小林明在河田军曹的搀扶下,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南逃,他撩了撩有些散乱的额发,回头望去,只见自己的士兵们早就不见了军人的样子,活像一帮逃难的难民。
风越来越大,吹的树叶刷拉拉作响,小林明浑身战栗,茫茫然不知所措,浑浑噩噩地被河田军曹连拉带拽地往南逃。
212暂时休战
“池田大队来电,已经平安回到驻地!;新泽大队来电,已经平安回到驻地!;河边大队来电,已经平安回到驻地!;小山田大队来电,已经平安回到驻地!;小林大队伤亡九百八十六人,金川源正大队,全灭!”
大岛义昌听完长长地出了一口气,“金川君,你就为了大日本帝国和天皇陛下玉碎吧!”
当天晚上,日本政府宣布今日发生的支那军队与日本南满洲铁道守备队的交火,完全是由于南满洲铁道守备队第一大队队长金川源正发动武装叛乱而造成的误会。与日本政府是没有关系的,日本政府已经宣布金川源正为叛国,并全力缉拿中。希望不要因为这样的误会,造成日支两国亲善友好的关系有任何的不利。
就在发布此消息的同时,日本驻沈阳领事小池玉泰夫再次来到都督府,于徐天宝商谈停战事宜。
“实际上,由于我国并没有承认您的政权是交战团体,所以这次的军事摩擦并不能算是两国之间的战争!”虽然理亏,但小池玉泰夫的气势却依旧高高在上
哪知道徐天宝来了个到此为止,“那好,既然如此,那么领事先生是以私人名义来要求停战的吗?”
小池玉泰夫一时噎住了
徐天宝笑道:“我们东北虽然革命了,但是依旧是中国的土地,我依旧是中国的大都督,所以~停战一事,还是劳烦领事先生去北京与袁大总统商谈吧,只要他一声令下,我马上下令停火。”
小池玉泰夫又不傻?他赶紧说道:“如果再不停止军事行动的话,那么大日本帝国就将视这种不友好的挑衅行为是宣战。那么与贵军发生摩擦的就不是地方守备队了,而是大日本帝国的精锐之师。”
“哼~~爷爷我好怕哦!”徐天宝不屑道:“你们日本自己管束军队不利,以至于军官擅自行动引发战争,我没有要你们赔偿全部损失就算不错了。现在还想以战争相威胁?这种严重影响远东稳定的事情,你以为西洋人会置之不理吗?”
小池玉泰夫不置可否,颐指气使地说道:“我代表大日本帝国要求你方:第一,立刻停止军事行动,所有的军队统统返回驻地;第二,交还被俘的日本士兵和阵亡士兵的尸体;第三,从非法占据的满铁附属地内撤离。”
徐天宝好像没有听到小池玉泰夫的话,反倒是自顾自地说道:“要不这样吧,我们邀请英法美德诸国组成一个联合调查团,将此事彻查一番,谁是谁非先断个清楚,然后再由他们组成一个国际维和部队,长期驻扎东北,免得再有此类擦枪走火的事情发生?领事先生意下如何?”
小池玉泰夫心里暗骂道:“你他娘的又玩这手?”徐天宝当年在巴达维亚的事迹,早被日本情报部门给查的清清楚楚,尤其是邀请列强组成国际维和部队这招,实在是阴招中的阴招。当年,荷兰就是为了不让其他列强染指巴达维亚,才被迫做出了让步的。
小池玉泰夫和徐天宝一样,对现在的西方形势非常清楚,列强视彼此为虎狼,而视中国为羔羊,虽然羊肉肥美,但是哪个不怕自己下牙的时候,被别的虎狼借机会咬了后脖子?为了一口美食,丢了性命,那是绝对的划不来列强之间,矛盾重重,可以说是彼此仇视,如果不是力量不足以消灭对方,早就杀的天昏地暗了意大利和法国在北非剑拔弩张,俄国和奥匈帝国在巴尔干摩拳擦掌,美国和日本在远东明争暗斗,英国和德国在全世界比试力量。
俄国、日本通过密约瓜分满洲和蒙古的利益,排斥英美法等国的资本,这早已引起了列强的不满,只是苦无借口罢了,再加上欧洲大战在即,各国都在积聚力量实在是有心无力。如果徐天宝这一计划真的付诸实施,那么欧美列强一定大喜过望,只要能够驻兵就可以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满蒙毕竟在名义上属于中国的领土,中国!政!府当然有权力邀请任何一个国家在本国土地上驻兵。而列强组织联军之后,日俄对满蒙的经济垄断就算是不攻自破了,英美的商人立刻就会跟随本国的军队来到满洲,那么满清政府和日本、俄国签订的那些不平等条约也就成了一张废纸。而且这次出兵的名义非常好听,维和部队维持和平,真是妙的不能再妙的借口
小池玉泰夫连忙摇头道:“这只是中日之间的一点小事而已,何须如此劳师动众?”
徐天宝假惺惺地点了点头,摇头晃脑地说道:“领事先生说的也有道理。但是,贵国似乎在统御本国的军队方面着实让我不放心,哪天你们一翻脸,不知道第几个师团就坐着火车,顺着南满铁路到我沈阳城下来溜达了。”
小池玉泰夫说道:“满铁由大日本帝国经营和管理,运输什么东西,大日本帝国有自主权。”
徐天宝笑道:“要不把满铁交给我来管?”
小池玉泰夫怒道:“那是不可能的!徐君,你东拉西扯的,我完全看不到你有停战的诚意。”
徐天宝也怒道:“我一样看不到你有一丝一毫何谈的诚意,对不起,我还有公务,来人,送客。”说罢徐天宝拂袖而去
第二天,徐天宝有意邀请英法美德组成国际调查团和国际维和部队的文章就在东北、河北、上海的报纸上刊登了。徐天宝的观点得到了各方的支持,各界都认为他不但强硬而且很有政治智慧。结好英法美德等欧洲国家,对抗日本和俄国,这非常符合远交近攻、以夷制夷的中国外交传统。
很快,英法美德就各自表态了。
英国虽然对满洲的经济利益垂涎三尺,但是又出于制衡德国的考虑,同时出于《英日同盟》的考虑,不希望过度刺激日本人。英国提出这件事情应该由中日自己协商解决。
法国政府不置可否,因为他们不久前才与日本人签署了互相承认势力范围的条约;
德国人表示愿意派兵,但是人数不过超过两百名,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护德国侨民。
只有美国表现的比较积极,因为徐天宝明确表示将允许哈里曼等美国财团的势力进入东北,在满洲修建铁路,完成那个野心勃勃的世界铁路计划。美国总统塔夫脱本身是金元外交的倡导者,而且性格也不像西奥多。罗斯福那么强硬,哈里曼家族以及背后的洛克菲勒财阀对他和议会施加了巨大的压力,要求美国政府给予日本人强有力的反击,以打破日本对满洲的经济垄断,必要时不惜使用武力。塔夫脱对远东的经济利益本身就有想法,又挡不住国会和大财团咄咄逼人的攻势,他对外宣布,一旦中国提出了邀请,美国将派遣不超过五百名的海军陆战队进入满洲,稳定中国的局势。
不过总体来说,国际舆论还是偏向中国方面的声音比较多,这令日本政府有些惶恐,也有些恼羞成怒,虽然再次重申了“满蒙为帝国之生命线,帝国在满蒙拥有无可置疑的特殊利益,帝国绝不接受将满洲问题国际化的动议,更不能接受其他国家在南满铁路沿线驻兵”话虽如此,但是日本政府和军部都还没疯到和全世界作对的地步。
即便是一直武功派的山县有朋派系也不得不原先的主战态度,要求执行伊藤博文时代的既定方针,维护好满蒙利益线。日俄战争消耗了二十亿的日元、战死了十二万人,日本的元气现在还没恢复,日俄战争当中欠下的外债现在还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国内由于一九一二年的歉收,已经发生了骚动,军部和政府的意见也逐渐趋向一致,就是不能再在东北大打出手了,第一是现在没有这个实力,第二也因为各国表明的态度现在的关键就是如何体面地下台阶,并保证满蒙的权益不能受到损失。日本政府和军部唯一的要求就是,保证原先的局面,绝对不能接受欧美列强在满洲驻兵。
于是,小池玉泰夫再次来找徐天宝何谈的时候,语气已经没有那么强硬了,他承诺将由满铁公司部分赔偿中国百姓在这次事件中的财产损失,甚至还可以为战死的东北军士兵提供部分的抚恤金。条件则还是当初那三条:第一,立刻停止军事行动,所有的军队统统返回驻地;第二,交还被俘的日本士兵和阵亡士兵的尸体;第三,从非法占据的满铁附属地内撤离。
徐天宝则明确表示,第一、第二条可以接受,但是第三条不能接受。
满铁附属地是20世纪前半期在满洲,满铁的所有地。日本根据朴茨茅斯条约获得了俄罗斯帝国的东清铁道的南满洲支线,同时也继承了铁道附属地的制度。“满铁附属地“原指大连至长春704。3公里、奉天至安东260。2公里、旅顺线50。8公里、营口线22。4公里、抚顺线52。9公里,以及甘井子、浑河、榆树以及与这两条干线相连接的铁路支线的铁路用地,全长1129。1公里,占地面积1908年为182。76平方公里。其后,满铁以武力为后盾,巧取豪夺,铁道附属地已不限于铁道用地。后世,日本军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占领整个东北,就是因为满铁在东北拥有大面积的附属地,而这些附属地内,早就驻扎了许许多多对中国虎视眈眈的日本军队。
徐天宝岂会犯同样的错误?所以他很强硬的提出要取消所谓的铁道附属地,这是日本侵略者不可能答应的事情。最后,一番讨价还价之后,双方采取了一个折中方案,日本放弃每10公里驻扎15名士兵的做法,改为在南满铁路每一个站点派驻人数不超过五百名的士兵维持秩序,同时中方也派出人数相等的士兵驻扎,以维持秩序。
于是,一场徐天宝与日本的试探性!交手暂告一段落
安内
213讨价还价
于是,历史的车轮继续缓缓向前
1912,时势选择了袁世凯
希望天下和平安定,是老百姓的常态心理。为了更好的明天,他们愿意忍受一下,甚至做出某种牺牲,但一旦他们以为目的达到后,他们对和平安定的渴望会变得更加强烈。“排满”是触发辛亥革命的重要因素。“驱逐鞑虏”成了同盟会政纲的头一条,说明占国民大多数的汉人,既对清廷腐败不满,更恨它是“异族”统治,可见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为人普遍接受的仅仅是狭义的民族主义而已。
事实上,辛亥革命唤醒了民众的民族主义情绪,中国的愤青正是在这个环境中成长起来,中国努力寻求自己在国际上的位置,却没有相应的实力作为依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