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虎步天下-第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关外那对骑兵中,领头的将领远远拱了拱手,上气不接下气的大声应道:“某乃武关华雄都督帐下军侯高顺,只因长沙孙坚引兵攻打关隘甚急,都督特让我等星夜前来求援!”
“既是华都督派你前来,可有凭证?”一个体型臃肿的西凉将领排众而前,一手按在城砖上,一手指着关下那人大声问道。
“有都督书信为凭!”那人朗声应道,一面从怀中掏出一封帛书,一面取下鞍前弓箭,将帛书绑于箭上,“嗖”的一声射上关城。
西凉将领的目光在帛书上扫了一周,最后落在末尾处那个鲜红的大印上。
“果然武关万急!”他的目光猛地一缩,慌忙收起帛书,朝关上的士兵们命令道:“快!开门!放他们进来!”
沉重的城门吱吱响着,缓缓开启,数十骑像一阵风飞进了函谷关。
没有人注意到,就在穿过关城的那一瞬,冲在最前面的那个骑兵将领,脸上闪过了一丝难以觉察的微笑……
。。。。。。。。。。。。。。。。。。。。。。
“父亲!你看,白旗!”离函谷关不远的一处密林里,孙策忽然一脸兴奋的指着远处的关城叫道。
孙坚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果然看见函谷关上有一面白旗在缓缓摇动,不由得一阵激动——那是顺利拿下关隘的信号!
前日拿下武关后,稍事休整,孙坚便亲自率领两千多骑兵星夜兼程,人衔枚、马裹蹄,花了两天时间,终于在昨夜赶到了函谷关外,悄悄隐藏在关外的小密林中,然后静静守了一宿,天一亮便让徐舟带着数十名身手了得的亲卫前去诈关,没想到一切都进行得如此顺利。
“进关!”
孙坚一声令下,两千余精骑呼啸着从密林中驰出,在铺天盖地的黄尘中向函谷关奔去。
。。。。。。。。。。。。。。。。。。。。。。。。
“主公!”徐舟满脸意气风发,见到孙坚等人到来,大步迎了上来:“徐舟幸不辱命,这次还抓住了一条大鱼!”
“哦?”孙坚扬了扬眉,显然有些意外。
“带上来!”徐舟一挥手,一名披头散发的男子被两名亲卫押解着,踉踉跄跄的来到了众人面前。
徐舟瞟了他一眼,眼中闪过一丝得色,朝孙坚禀道:“主公请看,此人乃是董卓帐下中郎将,胡轸!”
胡轸?!一旁的孙翊听到这个名字,脑海中似乎平空炸响了一个霹雳。
他不禁抬起头仔细朝那人看了看,只见他低垂着脑袋,紧咬嘴唇一语不发,一双眼睛此刻显得有些失神。
真的假的?!这人就是胡轸?!
在董卓集团里,胡轸可是和徐荣、牛辅等人一个级别的高级将领,是董卓帐下五大中郎将之一,就连后来祸乱京师而臭名远扬的李傕、郭汜这个时候的地位也都还没他高!
如果真的是他,徐大哥这次还真是捞到了一条大鱼!
“对了主公,这次除了抓到胡轸外,函谷关的降兵也多得超出了预想……”徐舟说着,轻轻吸了口气,平缓了一下变得有些激动的情绪,才伸出几根指头比划了一下,“足足有三千步卒,还有一千骑兵。”
这次不光是孙坚,几乎所有人都惊讶的瞪大了眼睛,而孙翊更是差点叫出声来。
三千步卒,一千骑兵!那岂不足足有四千兵马?
按照大家之前的估计,函谷关的人马最多应该不超过两千才对!所以父亲这次奔袭函谷关才只带了两千多骑兵,没想到预想和实际居然相差了整整一倍!
还好计划进行得顺利,徐舟等人擒贼先擒王,后面的大队人马迅速进关控制住了局面,否则稍有闪失,只怕后果不堪设想!
一阵凉意忽然从孙翊的后背窜起,让他猛地打了个寒战。
之前华雄出现在武关,就已经让他大吃一惊,如今作为董卓心腹大将的胡轸又出现在函谷关,而且两处位于后方的关隘居然都设置了重兵,实在是说不通!
经过武关一战,孙翊确信,董卓并不知道孙坚会率军从武关进行突破,所以那里的守军才会毫无防备,而如今徐舟轻而易举就拿下了函谷关,似乎也说明了这一点。那到底为什么这两处关隘还会设置重兵,还特意安排了他的亲信大将守关呢?
难道说……
一个大胆的念头忽然在孙翊的脑海中一闪而过!
如果是那样的话,一切都说得通了!
为什么华雄会守在武关?为什么胡轸会守在函谷关?为什么高顺兵败之后会朝潼关而去?
因为董卓根本就不在虎牢关!而是早已经西迁到了长安!
武关和函谷关都是长安门户,所以董卓才会在这两处布置重兵和猛将!如果自己的猜测没错的话,虎牢关所谓的十余万大军恐怕只是董卓虚张声势而已,真正驻扎在那里的只是徐荣部而已,所以面对一盘散沙的关东诸侯,他也是只守不攻!而真正的西凉军的主力目前应该就在长安和潼关一带!所以高顺兵败后才会朝那个方向而去!
虽然不知道董卓使用了什么办法骗过了关东诸侯的耳目,但从现在的情况来看,事实真的有极大的可能如自己所想!
孙翊的额头渗出了细密的汗珠,而心里却冷得像是跌进了冰窖:如果董卓知道武关和函谷关失陷的消息,不出三日,西凉军主力必然倾巢而出!到时候面对数万铁骑,这边的区区几千长沙兵只怕瞬间便会被啃得连骨头渣都不剩!
事不宜迟!不管自己的猜测是否准确,都必须马上告诉父亲!否则稍有不慎,便会落得个全军覆没的下场!


本书纵横中文网首发,欢迎读者登录。zongheng查看更多优秀作品。

第三十四章  对策
孙翊心中暗暗打定了主意,但是为了不影响军心,还是等到回到住处后才找到孙坚,将自己的猜测一五一十的告诉了他。
“董卓不在虎牢关,而是在长安?”孙坚瞪大了眼睛,一脸不可思议的望着儿子。
一开始听到这话时,他还以为孙翊是在开玩笑,但后来听孙翊将自己的依据一一罗列出来后,他也不禁开始觉得事情确有蹊跷,但还是有些不太愿意相信:董卓西迁,至少是数十万人的动作,这么大的动静,怎么可能瞒过关东诸侯的细作?
“父亲如果不信,何不问问知道内情的人?”
孙翊见孙坚久久沉默不语,料想是他还不清楚董卓为何会神不知鬼不觉的跑到了长安,所以心里还有些吃不准,便从旁提示到。
孙翊相信,只要弄清楚了董卓到底是不是在长安,后面的一切问题也就都迎刃而解了。
“对啊!”孙坚闻言如梦初醒,猛地一拍脑门,急忙唤来徐舟吩咐道:“快!去把胡轸带来!”
不过一柱香的功夫,徐舟便押着胡轸来到了孙坚面前。
胡轸满面凄惶,脸上赫然留着拷打的痕迹,看得出来在被俘后这段不长的时间里确实吃了不少苦头,大概也是因为如此,这回他一见到孙坚,便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表示愿意归降。
孙坚一脸不屑的瞟了瞟胡轸,对于这种软骨头,他一向是嗤之以鼻,不过因为还要从他嘴里问出情报,所以还是朝徐舟挥了挥手道:“为胡都督松绑。”
胡轸虽然是武将,但武艺却是稀松平常,据徐舟说,诈关之时,此人三招之内便已被他制住,如果胡轸敢轻举妄动的话,孙翊相信,父亲可以在一招之内将其秒杀。
“谢乌程侯。”胡轸甩了甩因为捆得太久而变得有些发麻的双臂,恭恭敬敬的朝孙坚拱了拱手。
“不必多礼了。”孙坚摆了摆手,淡淡说道,“孙坚请都督来此,是有一件事情想向都督查证。”
“胡轸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孙翊冷冷瞟了一眼这个臃肿的胖子,眼神中流露出厌恶的神情。老实说,董卓虽然倒行逆施、祸乱天下,但对于他手底下的这群人应该说还是不错的,如果他知道自己一手培植出来的中郎将如今是这幅嘴脸,估计用不着诸侯们讨伐,便已经活活气死了吧。
一盏茶的工夫后,孙坚挥手让徐舟把胡轸带了下去,此时一贯沉稳的他,额角已经渗满了细密的汗珠,心脏怦怦狂跳不止。
一切都如孙翊所料,董卓果然已经将汉帝和百官西迁到了长安,随他一起西迁的还有十余万西凉精锐,如今就驻守在长安、潼关一线!而在虎牢关的仅仅只有徐荣部五千骑兵,之前前往支援虎牢关的十余万“大军”,其实不过是西凉军裹挟的洛阳百姓而已。
。。。。。。。。。。。。。。。。。。。。。。。

一顿饭的功夫后,朱治、黄盖、祖茂急匆匆的来到了孙坚的下处,孙坚正带着孙氏兄弟在一面地图上指指点点。
“主公,这么急召我等前来,不知所为何事?”朱治首先问道,其余二人也都一脸疑惑的望着孙坚。
孙坚摆了摆手,示意他们近前,然后一五一十的将胡轸的话说了一遍,几个人也是不出所料的惊出了一身冷汗。
原以为这次出兵是偷袭了西凉军防御最薄弱的后方,没想到居然是误打误撞的打到了人家集结了十余万大军的腹地!这几千长沙兵能够活到现在,实在是全靠了运气!
“主公,那现在应该怎么办啊?撤退吗?”祖茂一脸茫然的望着地图问道。
孙坚没有回答,只是伸手在地图上指了指,说道:“据胡轸说,董卓在长安、潼关一线布置了重兵十余万,而潼关驻军就不下三万,由中郎将吕布统率。”
孙坚说到这里,微微顿了顿,轻吸了一口气,才接着说道:“如果消息无误的话,其中至少有一万骑兵。”
孙翊悄悄扫了一眼朱治等人,只见他们瞬间变了脸色,面色凝重的望着地图,默然不语。
其实也难怪他们会有这样的反应,当孙翊一开始听到胡轸那么说的时候也吓了一跳:一万骑兵啊!那是什么概念?历史上刘备称帝后,起倾国之兵攻打东吴,也不过才调集了两三千骑兵!即便是纵观整个三国史,也很少有上万骑出动作战的情况。而这还仅仅是潼关的兵力,如果董卓是从长安发兵呢?只怕要调动个两三万精骑都不是不可能的事!
再者,长沙兵总共不过八千人马,其中还有六千步卒,而对方非但有上万精骑,还是由吕布这样的猛将率领,如果双方正面交锋,后果可想而知。
“潼关到武关不过三日的路程,照时日来算,恐怕吕布大军已经在赶往武关的路上了吧。”朱治捻了捻颔下的胡须,沉吟了半晌,才缓缓道:“不过依我看,他们应该还不知道我们袭取了函谷关,否则此时应该早已经兵临关下了。”
“那我们就趁此机会率军回援武关!”孙策的眼中精光一闪,大声道:“等我们赶到的时候,西凉军肯定在攻打关隘,到时候我们给他来个两面夹击,一定能大获全胜!”
“公覆,你怎么看?”孙坚看了一眼孙策,却依然没有表态,转身向黄盖问道。孙策的眼中不禁闪过一丝黯然。
“盖以为大公子所言有理。”黄盖朝孙坚拱了拱手,又看了看孙策,眸子里露出一丝赞赏,“主公在武关留有六千精锐,又有程公和义公驻防,敌军即使是尽起潼关三万之众,要想攻下关隘也绝非易事。我们可尾随其后,待西凉兵攻关不下,兵势已疲,再一举从其后方杀出,必能大克!”
“有理有理!”祖茂连连点头,呵呵笑道:“主公,若是要回军武关,某愿引一军为先锋!保证大破敌军!”
孙翊看着祖茂跃跃欲试的样子,心中暗暗好笑:自从他上次被父亲打了之后,为了挽回面子,做什么都要抢个先!几天前得了取武关的功劳他还觉得不够,现在居然又想要当先锋了,殊不知函谷关一共才两千人马,就这样兵力已经不足了,哪里还可能分出一支先锋军来?
可是接下来的事情却大大的出乎孙翊的意料。
“祖茂听令!”只见孙坚眼眸中精光一闪,大声道。
“末将在!”祖茂一喜,急忙拱手应道。
“令你为前军先锋,明日引五百骑先行,回援武关!”
“喏!”
“孙策听令!”
“末将在!”
“明日与我同引一千精骑为中军,随前军进发!”
“喏!”
“黄盖听令!”
“末将在!”
“明日令你引五百精骑为后军,殿后警戒!”
“喏!”
孙坚分拨已定,众人各自散去,只剩下他们父子四人还留在厅内。
“父亲刚才那样安排,是担心西凉军会在去往武关的路上设下伏兵么?”一直没有说话的孙权此时才轻声问道,碧色的眼睛静静泛着柔光,像一汪深不见底的幽潭。
听得此话,孙翊和孙策都是一惊,一脸茫然的望着孙坚,后者却露出了一个欣慰的笑容,大手轻轻在孙权的头上拍了拍,说道:“不错!正是为了防备西凉军的伏兵。”
“可是西凉军并不知道我们已经袭取了函谷关啊!又怎么会在路上设伏呢?”孙策越发不解,俊朗的脸上写满了疑惑。

本书纵横中文网首发,欢迎读者登录。zongheng查看更多优秀作品。

第三十五章  料敌
是啊,西凉军都不知道我们夺取了函谷关,怎么会专门分散兵力在路上设伏呢?
孙翊也是一脸的茫然,看了看孙权,又转头望向孙坚,只见他们二人都神秘兮兮的样子,不由得更加困惑起来。
“弟弟,你想想,之前我们攻打武关是因为什么?”孙权见他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莞尔一笑问道。
“因为我们误以为西凉军主力已经前往虎牢关,后方空虚,所以才趁机攻打武关。”
“那你再想想,假设董卓真的是在虎牢关,而你已经攻下了武关,下一步会怎么做?”
“如果真是那样,当然还是连夜袭取函谷关,然后挥师洛阳,迎接圣驾!”孙翊不假思索的应道。
“不错!”孙权一笑,点了点头,“那如果你是吕布,会如何料敌呢?”
我是吕布,会如何料敌?
孙翊咬着嘴唇,皱起了眉头,之前还真没试过换位思考,如果自己真是吕布的话……
孙翊的大脑飞速的运转着,一个个假设迅速出现又立刻被他一一否定。
忽然,似乎有一道光芒从脑海中一闪而过,孙翊的思绪在一瞬间被照得透亮!
“如果我是吕布,知道华雄已然战死,便会明白,即便敌军攻破了武关,也依然会蒙在鼓里,会星夜袭取函谷关!而函谷关守将胡轸乃是贪生怕死之辈,一旦关破,敌军便会明白,西凉军主力其实就在自己背后,所以敌军为免后路被断,必定会星夜回援武关!”孙翊思路大开,眼中闪动着兴奋的光芒,连珠炮似的将自己想到的一股脑儿的全说了出来。
孙坚见他兄弟二人小小年纪,但一问一答间颇有几分运筹帷幄的样子,眸子里透出几分欣慰。
其实他这次这样安排也实在是迫不得已,毕竟手头只有两千骑兵,兵力已经不足,却还要分成三部,已经是犯了兵家大忌,而如果不分兵让各部之间互相援应的话,一旦遭遇吕布大军的伏击,只怕就连最后的一丝希望也断绝了。
“父亲,其实除了回援武关,我们还有第二条路可走!”孙翊望着墙上的地图,眸子里闪过一丝精光,决然的说道。
孙翊的目光落在虎牢关的位置,如果现在回援武关,很可能遭遇吕布伏击,而如果反其道而行之,不退反进,向东经过洛阳,直取虎牢关!那里只有徐荣部五六千人马,只要能突破他的防守,便能一举冲破包围圈,和关东的盟军大部汇合。
然而出乎孙翊意料的是,孙坚似乎一眼就看出了他的心思,微笑着摇了摇头道:“虎牢关号称天下第一雄关,易守难攻,徐荣更是董卓手下数一数二的大将,他手中的五六千人也是西凉军的百战精锐,要靠我们这两千多人冲破虎牢关,只怕比正面击败吕布大军还要困难。”
说着,他伸出手在地图上指了指,眸子里透出一道寒光:“你看,如果为父所料不差,不出三五日,长安的西凉大军必然会抵达函谷关下,如果我们挥师东进,西凉军也必然尾随而至,而到时候如果我们又未能迅速击败徐荣所部,就会陷入腹背受敌的绝境。此外,武关是我们退军的必经之地,德谋和义公如果不见我们回军,必会死守以待,如果不能及时和他们会合,到时候不仅我们全军覆没,还会害了他们。”
孙翊本以为自己这个计划是出奇制胜的妙招,结果被父亲这么一提点,才发现原来这个计划还有这么多的漏洞,而其中任何一个都可能导致整个长沙军全军覆没。因为之前献过几次计策,就觉得自己已经是运筹帷幄之才,现在看来才觉得之前的想法实在可笑得紧,和父亲比起来,自己果然还是太嫩啊!
“父亲既然认为吕布可能在我们回军的路上设伏,那适才为何不告诉几位叔伯呢?”孙策又问道。
“放心吧,为父暂时不告诉他们是想让他们安心休整一晚,明日出发前,为父自会让他们小心提防。”孙坚回答道,一面笑着朝他们挥了挥手,“好了,你们也下去休息吧。尤其是策儿,你现在已经是军中将领,重担在肩,一定要养好精神,明日一早我们就出发。”
。。。。。。。。。。。。。。。。。。。。。。。。。。。
武关往北,不到三十里,平缓的丘陵上陡然耸起一座延绵的山脉,凛冽的寒风从山间刮过,发出一阵阵狼嚎似的呼啸。
一片晶莹的雪花从乌沉沉的天空中缓缓飘落,被寒风卷起,飘到了高顺的脸上,沁起一丝凉意。
高顺下意识的攥紧了手中的钢刀,长长吐了一口气,他抬头望向天空,只见更多的雪花正纷纷扬扬的从天空中洒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