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虎步天下-第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既然赌注这么大,有点风险也算正常!”孙策洒然一笑,大声道:“也罢!反正现在也没得选,先生且说来听听!”
朱治黯淡的眼眸中升腾起一丝灼热,缓缓开口道:“我军此次东进,沿途各县的守备都如出一辙,若是治所料不错,也只有黄祖的命令能让他们做到这一点,所以现在黄祖一定已经知道了我们的动向。不过,虽然他已经先摆了我们一道,但江夏空虚依旧是无法改变的事实,出于谨慎起见,我料他必会率军回援,趁我军粮尽之时将我们一网打尽!如此,我军便可以将计就计,以自身主力为饵,引诱江夏军追袭,再以精兵伏于险要之处,寻机进行反突袭!只要击败了江夏军主力,不仅粮草的问题可以迎刃而解,就算是进一步夺取江夏全郡,也并非遥不可及!”


本书纵横中文网首发,欢迎读者登录。zongheng查看更多优秀作品。

第七十九章  迷津
“主公,末将正要派人来找主公呢!”
孙策一行人回到大营,留守的黄忠急急迎了出来,一见面便开口道。
“哦?何事?”
“适才主公外出之时,有一相士前来营中,说是为解主公忧难而来,末将让他稍待,即刻传人通报,他却不肯停留片刻,只留下了一卷竹简,让末将务必亲手交给主公。”
众人闻言皆有疑惑之色,孙策也是一脸狐疑,从黄忠手上接过了那卷竹简,缓缓展开,上面赫然只有八个张扬恣肆的大字:
“东趋西陵,万全无虞!”
众人看到这几个字,不由得纷纷皱起了眉头:西陵乃是江夏的郡治所在,比起其余各县,防备只会更加严密,现在面对几座县城都已经被逼得山穷水尽了,若是真如竹简上所说,东趋西陵,简直与自寻死路无异,哪里还谈得上什么万全无虞?!
孙策一阵苦笑,正要随手将竹简扔掉,一旁的朱治却忽然叫住了他。
“主公,能否把这竹简给属下看看?”
孙策微微一怔,还是将竹简递给了他。朱治接过来拿在手中摊开,仔细的端详着,很快,他的脸上渐渐露出兴奋地神情来,布满血丝的眼睛里也透出了熠熠精光,口中自言自语道:“不会错……不会错的,这种张扬的字迹,一定是他!”
众人面面相觑,都不知道朱治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却见他将目光从竹简上收了起来,朝孙策拱手道:“主公,既然他让我们东趋西陵,那就一定没有问题!事不宜迟,请主公即刻下令大军开拔,东进西陵!”
半个时辰后,数千大军拔营起行,迤逦朝西陵进发。
官道旁的小山上,一个身着破旧青衫的中年男子迎风而立,远眺着大队人马消失在地平线上,轻轻舒了口气。
“舅舅能帮你的就这么多了,今后的路只能靠你自己走了。”
。。。。。。。。。。。。。。。。。。。。。。。。。。。。。
汉初平二年,渤海太守袁绍、荆州刺史刘表等,以董卓挟持汉帝弄权,欲拥立幽州牧刘虞为新帝。
五月中旬,后将军、南阳太守袁术借机遣孙坚率大军五万南征荆州。孙坚大破蔡瑁水师,进围襄阳,蒯越进献驱虎吞狼之计,又使蒋干前往鲁阳面见袁术,说以利害,使其掣肘孙坚。
六月初,董卓遣中郎将徐荣率万余骑出武关,连克析县、郦国,兵威直逼宛城!
几乎同时,高唐令刘备率本部三千人马进驻鲁山,遥望鲁阳。诸县告急,袁术大惊,一面急召孙坚班师,一面遣大将纪灵、张勋、桥蕤率精兵一万五千镇守宛城,以拒徐荣;又遣陈兰、雷薄率精兵五千屯于鲁山南麓,以拒刘备。
六月初八,孙坚围城不克,刘表部将魏延、吕公率部突袭南阳军大营,破之。是夜,孙坚单马行砚山,中伏身死。
孙坚既死,其军一分为二,袁术部将陈纪、乐就率两万余残部北撤,途径鹊尾坡,为江夏伏兵所破,死伤万余人,余众尽降;孙策率其父旧部六千余东进江夏,不料黄祖急令诸县坚壁清野,孙策军粮草告罄,进退维谷之时,得伍范留书指点,率部前往西陵。江夏太守黄祖闻讯,连夜率部东归,追击孙策。
六月十四,徐荣佯退,纪灵、张勋争功冒进,为西凉伏兵所破,两部万余人马死伤略尽,纪灵、张勋仅以身免,徐荣趁夜回军诈取宛城,生擒守将桥蕤,降其众四千余人!
六月十七,刘备部将关羽、张飞率本部精兵突袭陈兰、雷薄大营,大破之,关羽阵斩陈兰,南阳军两千余部尽降。
诸路败报到达鲁阳,袁术大惊,急召众文武计议,主簿阎象、长史杨弘皆建议退守汝南避敌锋芒,袁术纳其言,将南阳境内搜掠一空,顺滍水而下,退驻平舆,以观天时。
六月二十四,刘表用蒯越之计,遣部将文聘率精锐数百混入汉寿,突袭太守府,生擒武陵太守曹寅,迅速将武陵一郡纳入囊中。长沙、桂阳、零陵三郡望风归附,刘表正式控制荆南四郡。
七月初,长安惊变,司徒王允巧施连环计,联合中郎将吕布诛杀董卓,夷其三族。不久,董卓旧部李傕、郭汜率军攻陷长安,杀王允,劫天子,董卓余部四分五裂,旧将徐荣、张济、段煨等各拥重兵。吕布被众将合力驱逐,率本部万余精骑东奔颍川,屯于阳翟。
刘备在鲁阳收编了南阳降兵,得悉北归之路已被吕布所断,遂听从谋士简雍之言,率部南下,投奔同宗刘表。刘表感其相助,资以钱粮,使其率本部人马屯兵新野,防备宛城徐荣南下。
自此,经过近两个月的时间,由襄阳大战引起的一系列连锁反应终于逐渐趋于平静,而经过剧烈变动后的天下格局,此时却依然混沌不堪。
北方,袁绍在界桥、龙凑两次击败公孙瓒,终于在冀州大地上站稳了脚跟。而公孙瓒经过两次大败,手中的精锐白马义从损失惨重,元气大伤,只能被迫退回幽州,蓄势以图再起。
兖州,曹操联合济北相鲍信,在寿张城外与黄巾军主力数次血战,鲍信战死,曹操身先士卒,激励将士,经过昼夜激战,终于将黄巾军击败,并趁胜追击,在济北一带将其彻底击溃,获降卒三十余万,男女百万口。曹操从中挑选精壮数万人,号为青州兵,从此实力大增,将兖州纳入囊中。
关中,马腾、韩遂率军进逼长安,李傕、郭汜诱之以利,以韩遂为镇西将军,使屯金城;以马腾为征西将军,使屯郿城。然而,诸路军阀之间的矛盾却依旧不可调和,大大小小的混战无休无止,京畿一带战火绵延不断,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
益州,刘焉遣督义司马张鲁攻杀汉中太守苏固,隔绝褒斜谷道,又击杀汉使,托言盗贼断路,阴图割据自保。犍为太守任岐与校尉贾龙见焉有不臣之心,起兵图之,兵败被杀,刘焉遂尽有蜀地。
扬州,各郡豪强竞相割据,不遵调令,郡县比邻之处盗贼为患,山越亦蠢蠢欲动,不时寇略城邑,然扬州刺史陈温暗弱无能,内不能节制诸郡,外不能镇抚山越,治下形势日渐紧张。
。。。。。。。。。。。。。。。。。。。。。。。。。。
宜城。
一个多月不知不觉过去了,在徐庶和徐婉的照料下,孙翊的身体也渐渐康复,已经能够重新骑马了。
尽管在这个时代,消息的传递十分落后,但靠着徐庶和马玄的关系,孙翊还是得到了不少关于孙策的消息,知道他率领父亲旧部进入江夏,并且成功摆脱了黄祖江夏兵的围困和追击,进入了庐江。所以,在养伤期间,他便已经在开始酝酿东进寻兄的计划了。
期待着与大哥重逢的同时,孙翊心里也格外的担忧——听说袁术被徐荣和刘备击败,退走汝南,但是到现在为止,他还没有听到任何关于吴氏和孙权的消息。不过,听徐庶说,袁术退走时卷走了南阳大部分的物资,估计撤退得也并不算仓促,所以吴氏等人暂时应该还是安全的,有大哥领军在外,袁术应该也不会漫待他们。
所以,当务之急,便是尽快找到大哥,想办法趁早将母亲和二哥、弟妹从袁术那里接回来。袁术那厮野心有余而能力不足,他的覆灭就是几年之内的事情,若是等到他四面树敌时,兵荒马乱,再想要接人就麻烦了。
这日,孙翊正在房间里收拾东西,只听得一阵轻快的脚步声响起,徐婉已经一蹦一跳的出现在了他的面前,眨巴着大眼睛,对他神秘兮兮的笑道:“喂喂!你猜,刚刚我在外面遇到谁了?”


本书纵横中文网首发,欢迎读者登录。zongheng查看更多优秀作品。

第八十章  告别
“公子!”
一个熟悉的声音传来,孙翊一怔,猛的抬头,一眼便望见了那个出现在徐婉背后的身影,几乎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徐……徐大哥?!”
徐舟已经紧走两步,来到了孙翊的身前,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徐舟无能,让公子受苦了!”
孙翊慌忙将他扶起,细细打量着徐舟,只见那张年轻俊朗的脸庞上不知何时已经布满了风霜之色,虽然只是一个多月的时间,让他看起来活像苍老了十岁。
见此情形,又想起亡故的父亲,孙翊的鼻头忽然一阵酸楚,眼眶一热,几乎哭了出来,好不容易才控制住了情绪。
“对了,徐大哥你是怎么找到这儿来的?”
徐舟道:“说起来,也许是天意要让我找到公子你。自从上次在襄阳与公子失散后,我便一直在方圆数百里内找寻公子下落。直到今日,路过江边之时,正巧遇上婉妹在江边洗衣服,多年不见,我还没认出她来,没想到却让这小丫头认出我来了!”
说着,他微微一笑,伸出右手,手指在徐婉的额头上轻轻地戳了一下,徐婉得意的一笑,亲热的挽住了徐舟的手臂。
孙翊惊道:“怎么?你们认识?!”
“当然咯!不然你以为我会随便领一个不认识的人回家来啊?”徐婉朝他眨了眨眼,笑道:“阿舟哥哥可是我堂兄,小时候他可疼我了!虽然离开颍川后,我们有六七年没见了,但我还是一眼就认出他来了!厉害吧?”
听徐婉这么一说,孙翊才记起来,徐舟是颍川长社人,而徐庶兄妹的家乡也是长社,看来徐婉所说十有八九是真的了。没想到徐舟竟然是徐庶的堂弟,如果不是天意安排的话,只能说这个世界实在是太小了!
交谈一番后,孙翊才知道,原来徐舟的剑术就是学自徐庶,二人感情极好,与亲兄弟无异。黄巾之乱前,徐庶和徐婉随父南迁荆州,而徐舟一家则留在了颍川,不久后天下大乱,道路阻隔,消息不通,他们互相之间便再无联系,直到今日方才在此偶遇。徐婉听徐舟说起别后的际遇,又听说他正在找人,料想他口中的公子定是孙翊,所以才将他带来与孙翊相见。
“徐大哥……有件事情,我想问问你。”
孙翊忽然凝声道,徐舟见他神情肃穆,似乎也猜到了他想要问什么,眼中闪过一丝黯然,默默点了点头。
“我父亲他……到底……到底是为什么会中了荆州军的埋伏?”
孙翊的声音微微有些颤抖,先前他已经从徐庶那里得知,父亲是和历史上一样,单马行砚山,被魏延、吕公所部荆州伏兵射杀身亡。然而,孙翊却无论如何也想不清楚,父亲为什么会那么做?因为后来有消息说,其实当时南阳军已经成功撤到了汉水南岸,只等天亮就可以渡江北撤,但父亲却不知为何单骑冒进,才中了荆州军的埋伏。
然而,孙翊相信,以父亲沙场宿将的经验,是绝对不可能那么容易中伏的,这件事情的背后一定还有什么隐情。
徐舟沉痛道:“公子有所不知,主公之所以会中伏,都是因为荆州军设的诡计啊!”
“什么诡计?”
徐舟看了看他,似乎有所顾忌,最终还是咬牙说道:“那日襄阳激战,我军大败,主公亲自率军断后,阵斩两员敌将,敌军胆寒,不敢相逼,我军才得以撤到汉水南岸从容结阵。本来只要等到天亮就可以渡江北撤,结果没想到,半夜时分,突然发生了变故……”
“敌将魏延突然出现,来到军前骂阵,还用大刀挑着一具尸体,声称那就是公子你!先前主公刚刚从我口中得到公子被魏延追赶失踪的消息,此时见状,便信以为真了,主公他悲痛莫名,难以自持,竟不顾一切想要夺回那具尸体,不等召集众将,便单骑追赶魏延直至砚山,等我们赶到之时,主公他已经……已经惨遭毒手!”
听到后面,孙翊早已经将牙齿咬得咯咯作响,死死地攥紧了拳头,指甲深深嵌进了肉里。
魏延!我孙翊记住你了!
杀父之仇,不共戴天!有朝一日,我定要亲手斩下你的头颅,以慰我父在天之灵!
。。。。。。。。。。。。。。。。。。。。。。。。。。。。。。。。。
傍晚时分,徐庶才姗姗归来,见到徐舟,兄弟相逢喜出望外,除了叙叙亲情,还非要留徐舟在这里小住几天。
孙翊本打算早点动身,但见他们兄弟情深,也不好拂了徐庶的意,只得将辞行的事暂且放下,等到两三天后再说。
或许连他自己也并不知道,之所以这样决定,并不完全是因为徐庶的挽留,而是还有别的原因。
这一点,从见到徐婉的那一刻起,其实就已经注定了。
一个多月的时间,每天面对着这个和以前那个时空的那个她长得一模一样的少女,孙翊的心里总是隐隐有一种很奇怪的感觉,似乎她们本身就是同一个人,只不过是在另一个时空,以另一种方式与他重逢了而已。
在另一个时空,她是个文静的女孩子,喜欢和他一起看日落,当夕阳柔和的余晖静静洒满他们的头发时,她会轻声哼唱起他最喜欢的那首歌;
而在这个时空里,她是个像鸟儿一样无拘无束的少女,总是闹腾的厉害,喜欢舞剑,而且相当厉害,和她切磋过几次,孙翊次次都被打得落花流水!
但就是这样两个性格迥异的人,却有一点惊人的相似。
她们的笑。
当看到她们笑的时候,孙翊都会想起小时候,睡在山坡柔软的草地上,被暖风吹拂的感觉。
。。。。。。。。。。。。。。。。。。。。。。。。。。。。。。。。。
不知不觉,三天的时间飞逝而过。
孙翊和徐舟向徐庶兄妹辞行,徐庶也不便多留,只好和徐婉一起在竹林外为他们送行。
之前孙翊听徐庶说起他怀才不遇的经历时,曾经一度想过要招揽他,毕竟此人身负大才,若是能为大哥所用,必然会成为一股不可多得的助力!再后来,得知徐庶乃是徐舟的堂兄,孙翊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然而,当他委婉的向徐庶表明自己的意愿后,徐庶却更加委婉的谢绝了。
见过太多鼠目寸光、胸无大志的诸侯后,现在的徐庶对出仕的决定格外慎重,考虑的因素也更加复杂,而孙策目前与其说是一方诸侯,还不如说是一支前途未卜的流亡势力,没有任何的根基,随时面临覆亡的危险,所以欣赏归欣赏,关注也值得继续关注,但要为他效力却显得有些太过冒险。
孙翊当然也理解他的想法,便也不再强人所难,却也没忘了在临别之时给自己留下一条后路。
“先生身负经天纬地之才,非区区百里所能屈致。小子此去,当相告家兄,来日若坐拥千里之地,为一方豪雄,再请先生小酌两杯,指点一番江山,如何?”
“哈哈哈哈……”徐庶大笑起来,连声道:“徐某平生所愿,也不过就是一展所学!若真到了那时,不等你们来请,我自己便寻着酒香来了!”
孙翊目光落在徐婉身上,笑道:“这些日子,多谢婉姐的照料了,大恩虽不言谢,来日孙翊定当结草衔环相报!”
徐婉笑道:“结草衔环什么的就不用了,你要真有心报恩,不如就把血影送给我呗?”
血影低嘶一声,用脑袋轻轻蹭了蹭徐婉,似乎也舍不得她。
孙翊见状语塞:“呃……”
“哈哈!”徐婉见他发窘,噗嗤一声笑了:“看你那样儿!谁稀罕的你马呀?逗你玩儿呢!你一路上小心点儿哦,你那点三脚猫功夫,要是遇上山贼什么的可够呛!”
孙翊一笑:“放心,有徐大哥在呢。”


本书纵横中文网首发,欢迎读者登录。zongheng查看更多优秀作品。

第八十一章  盗匪
辞别徐庶兄妹,孙翊和徐舟两人两骑,顺着汉水南岸东下,一路上自有一番幕天席地、风餐露宿,种种艰苦不必细述,好在孙翊在穿越前就有远足登山的爱好,这段时间又经过细心的调理,所以尽管一路跋涉,但身体也并无大碍。
“公子你看,前面就是蓝口聚,过了这个地方,再向前十几里便是江夏地界了。”
二人驻马在江边的一座山头上,徐舟指着雾气蒙蒙的远方说道。
孙翊极目远眺,长江像一条巨龙在起伏的山峦间长啸向前,白浪滚滚,江流滔滔。江风扑面而来,拂动衣襟,望着眼前壮阔的景象,孙翊顿觉胸怀也不禁为之一宽,一路跋涉的劳累顷刻间一扫而空。
等到了江夏,应该就很容易打听到大军的行踪了,根据之前得到的消息,孙翊猜想孙策已经离开了江夏,而从江夏出发,有三个方向:北进汝南,南下长沙,还有东进九江、豫章。而汝南现在是袁术的地盘,到那里去无异于拱手交出了手中的兵权;长沙已经被刘表接收,而孙策暂时还没有和他争衡的实力,所以极有可能会选择前往豪杰并起的扬州,在那里,群雄之间你争我斗,正好可以为这支脆弱的势力提供生存的缝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