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惊雷入汉-第20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年时间刘禅有足够的理由不去碰吴郡分毫,吴郡地处长江南岸,在蜀军的包围之中。若是想纠集全国之力来攻取吴郡并不是什么难事,但留下吴郡牵制魏军的财力和兵力似乎效果更佳!

曹魏的水军在不断的恢复建设之中,蜀汉的水军得到了江南群众为基础之后更是突飞猛进!三年之中双方在吴郡水域的冲突从来没有停歇过,往往是魏军多胜少。以魏国的水军根本无法把吴郡的魏兵全数撤回北岸,可又不能弃之不顾,只好不断的试探,不断的增援。蜀军打打放放,有意“养虎为患”,吴郡的魏军才不至于难以生存,相反不断的扩大势力。

这就是刘禅所要的,任凭你如何强大,始终在蜀汉的包围之中。而为了保持吴郡的强盛,魏国却要付出极大的损耗和代价才可。

养得肥了,也到吃肉的好时机了!

可没想到的是,当各路蜀军冲入吴郡地界之后,却是没有发现任何魏兵!!

等到占据了吴郡一打听蜀军才恍然大悟,原来在数日之前,吴郡魏军终于造好了大船,由吴郡的海域出海,泛舟远去绕过蜀汉水师的封锁,奔赴魏国去了……

兴致勃勃的众人扑了一个空,人人灰头土脸,一脸扫兴。

大家觉得诧异,刘禅却是高兴!事情出乎意料,却也给蜀汉兵将提了一个醒,魏军不是省油的灯,也不是砧板上的肉,不拿出十二分精力去对付魏军,吃亏的只能是自己罢了。

当年襄阳惨败,不就是源自于过分膨胀的信心,导致忽视了杜预的行动么?

论国力,曹魏这三年恢复的也是不差;论兵力,曹魏也不必你蜀汉少;论将力,除了姜维之外,蜀汉还有谁能高出对方一等!?这样的对手若是轻而易举的就被干掉,那才是天下奇闻了!

百忙之中刘禅特意见了孙谞一面,孙谞是孙氏的后裔,可是很有才能。三年之中孙谞采取诸葛恪的旧法在各地推广,得到的山越人有二十万之众!挑选其中健壮,善战者组成了一支三万人的山越军,深得刘禅的信赖!

孙谞的方法非常简单,确定地域之后,在山脉附近筑城练兵,包围山脉。时不时的派遣士兵截断水道,毁掉山上可以食用的一切,在出山的路径上不分大小,都设立岗哨营盘。

山越人在山中是无法自给自足的,加上蜀军有意的破坏和阻挠封锁,时间一久缺衣少粮的山越人只有强行出山。可蜀军建筑的防御工事又怎是等闲之物?山越人出不了山,又没有保暖果腹之物,熬不过了自然是出山投降。

孙谞把精壮的编入队伍,余者安排到各个县中教其农作生活,然后周而复始的如此。此法同时在各地推广,收效颇丰。只是此法过于残暴,断人水源,口粮,有不少不愿出山的山越人都因此饿死在山中,这一点朝中不少人都是抨击不断。可除了如此,也拿不出什么更好的,行之有效的办法,也只好任其所为了。

山越的精锐经过汉军加强操练之后,其战斗力十分可观,刘禅要嘉奖孙谞,更要看看这山越精锐是否合用。自从失去了天师道,无当飞军,藤甲兵之后,刘禅始终是闷闷不乐。天师道尚有后人接过范长生的天师之位,在朝廷的大力扶植之下广播教义。但其军事化的功能几乎丧失殆尽,有的不过是辅佐朝廷安抚人心罢了。

刘禅的精锐御林军所剩不过一千五百人,范长生的道术远超如今的继任者,三年之内,天师道也发向刘禅的御林军补充一人,这是道术失传的缘故。想起当年蜀汉岌岌可危,是天师道动员百姓出城助战,才有了转危为安的后事,而今……

襄樊的重建十分顺利,可洛阳直到如今也是没有建成,甚至早已放弃。魏国在河内,虎牢屯聚重兵,一旦蜀汉征调民夫前往洛阳开始重建,曹魏便大军齐出!姜维不怕和曹魏作战,可战事不断的情况下,难以保证民夫们不慌乱,不害怕,不受伤害。左右衡量之下,重建洛阳的事情还是放下了。

有河北魏军和虎牢关魏军的牵制,想在魏军眼皮底下重建洛阳,是在是太过困难了。

以往御驾亲征是刘禅的招牌,可这次不同。各路蜀军都要进入魏国领地作战,不论胜败,若是刘禅的主力军有什么闪失,恐怕就要重复襄阳之战的故事。因此,这次北伐刘禅坐镇襄阳,为各军后援,由各方将领冲锋陷阵,开疆辟土!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蜀汉的经济不断腾飞,带来的技术,物种,人力都是不断增加,国内的农耕技术和效率也是不断的提高。这次北伐,不仅仅有山越精锐参战,在蜀汉统治下的百蛮之地,南中之地,甚至更远的印州,也都派遣了部队前来助战!

对于这些偏远地区来讲,蜀汉的北伐军事行动乃是一场盛事!能够投身其中,是每一个人的光荣和荣耀,是难得的机会!





第六卷 北伐中原
第一百八十九章 北伐之始(上)
战火起,兵锋出,沉寂许久的蜀汉各路人马几乎同时发动,展开了争夺中原之战!

魏国方面早已从蜀汉的频繁动作中察觉到了蛛丝马迹,许昌城中司马炎聚集群臣在晋公府内商议拒敌之策!这三年来司马炎不断增加自己的权力,架空曹氏,甚至仅有的早朝和祭祀等职责也开始受到了司马炎的挑战。

眼下蜀汉大举兴兵,魏国皇帝曹奂召唤群臣无果,群臣却是聚集在司马炎府中议事,消息传到皇宫之内,曹奂气的浑身颤栗,面色铁青,却是不敢口吐一言,不敢轻举妄动……当年的曹髦还算是“自取其辱”,可眼下的司马炎就是一只等待时机的恶狼,时时刻刻等着曹奂做一些“破格”的事情,好取而代之!

曹奂不傻,知道除了忍耐自己什么也做不了。这样的皇帝比穷苦百姓都不如,可曹奂还是要忍,忍常人所不能忍,这是自己身为魏国皇帝唯一能做的事情,也是唯一有意义的事情——只有忍得住才能让这万里江山姓曹——哪怕这除了虚名和世人嘲讽之外毫无意义——可这是曹奂,有可能是曹氏最后一个帝王唯一能做的事情。

“蜀汉兴兵来犯,其势甚猛,各位爱卿有何破敌之策?”司马炎看着在场的满朝文武,带有君王风范的道。

“启禀晋公,三年休养生息,国力已然恢复旧貌,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何惧之有!”潘岳近年来作为司马炎的咽喉,因其文采斐然,诗词艳丽而得到重视,官位扶摇直上,如今道貌岸然的几句话说来,好似放屁一般,却也有捧臭脚的跟着附和。

只见潘岳的死党孙楚孙子荆接着道:“潘大人言之有理,晋公神武圣明,我大魏蒸蒸日上,小小蜀汉竟敢来犯,实乃不自量力也!”

司马炎当然知道潘岳和孙楚所讲的不过是奉承话罢了,可偏偏这话说的让人舒心,哪怕是对于时局毫无益处,也要鼓励两句。于是司马炎很是受用的道:“二位爱卿所言不差,只是蜀汉兵力甚重,数路齐发,不可小觑也。”

见司马炎如此说,众人心中厌恶潘岳和孙楚废话不断,可也只能放在心里。杨骏挺身而出道:“蜀汉姜维,柳隐引兵七万叩击虎牢,虎视河内;罗宪发魏兴之兵两万五千人出宛城,赵统发武关蜀军一万人断宛城与许昌之联系,羊祜举兵八万进兵新野;孙谞引兵三万直扑江夏;脩则,诸葛瞻领兵八万攻打淮上,加上各方水军近十万余人,共计四十万之众,声势浩大,还需精兵强将抵御才是!”

这杨骏也是个不知兵的,见到潘岳和孙楚都露了脸,自己近来不断增加武职总要说几句才是。御敌韬略自己是不知道,可这般大战派什么人前去杨骏心中还是有数的。所谓“需精兵强将抵御”,指的自然那些能征惯战的将领,杨骏先把话点到这里,免得一会儿有对头把这掉脑袋的差事推给自己。

“恩,确实如此。”司马炎没有听出杨骏的弦外之音,只是觉得杨骏这废话说的比潘岳和孙楚有些“水平”,管他如何总是知道蜀汉发兵情况的。

这潘岳,孙楚,杨骏和王敦,王恺都是结成党羽抱成一团的,你一言我一语说的好不热闹,听了半晌却是没有半点御敌之策。其实王敦和王恺也算是知兵的将领,只是抗击蜀汉责任重大,口中说的魏国如何强悍,实际上双方交锋结果如何大家心中都是没有底的——这个时候说的天花乱坠,总比胡乱献策导致兵败,被追究责任好的多。

听了半晌,司马炎的眉头越来越是紧凑起来,蜀汉犯境不是儿戏,这么耗下去岂非要误事?便在司马炎正欲发作之时,一把尖锐声酸不溜丢的说道:“杨骏大人数次平乱有功,杨珧大人足智多谋,杨济将军勇猛无比,若以三杨领兵,定然可以抵御蜀汉,大获全胜的!”

杨骏等一干人正自吹嘘,乍闻此言顿时额头冷汗直流,后心湿透,顾盼望去只见说话的乃是步兵校尉阮籍!这阮籍属于朝中老派臣子,当年的老派臣子在司马炎即为成为晋公之时因为失了先手,又见潘岳等人活跃朝堂之上,于是纷纷请辞告老还乡,这阮籍的年龄比谁都大,可偏偏却是留在了朝堂之中。

潘岳和杨骏等人当初还合计怎么打击这个“朝中遗老”,不想阮籍听说步兵校尉府中藏有好酒,竟然上书自贬为步兵校尉,整日迷醉,不理世事。大家本事把这个老家伙忘掉的,哪知道这抽冷子的一句话吓得众人几乎胆裂!

“阮步兵何出此言?”杨骏脸有怒色道。

“咦?杨大人最近几年屡屡建功立业,可愿为国家分担一二?”司马炎想起杨骏等兄弟三人最近几年屡屡因为功劳升迁,想来也不是没有才华之人,如今正是国家用人之时,若非阮籍语出惊人,自己还在困惑之中。

“啊……这……”杨骏见司马炎的意思如此,当下没了说辞。

潘岳见状眼珠滴溜溜乱转道:“淮上既有蜀军来犯,可使杨骏等人督淮上人马前往抵御,阮步兵乃是大才之人,可使其督办军粮为三军后继,如此淮上蜀军不足为惧矣!”

杨骏和潘岳蛇鼠一窝,见状也知道司马炎既然开口,此事定然不得推脱,想那淮上猛将无数,自己就算去了,也不过似前次一般远远躲在后方,战败了有他人承担责任,战胜了却是自己的功劳。而这阮籍用来督办军粮是再好不过,寻个过错,编个借口,便可让其求生不得,求死不能!想打这里杨骏好似担下天大责任般,甚是严肃的道:“微臣兄弟为晋公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司马炎见状大喜道,如此甚好,河北之事自有司马伷叔父督战,虎牢有司马干叔父坚守,南方之事交由杜元凯,淮上之事交给杨文长兄弟,孤可以高枕无忧了!”

计议即成,司马炎自去休息,潘岳召集杨骏,杨珧,杨济三人自然密谋如何对付阮籍。阮籍手中一壶酒,晃晃悠悠出了晋公府邸,看着街上车水马龙,城中繁花似锦,心中唯有叹息。边疆诚然还有智勇双全之士镇守,可朝中早无良将谋臣议事,蜀汉兴兵如此重要的事情,竟然这般草率的处置完毕,这一仗恐怕并不乐观啊……

只要想想在场群臣不发一言,任凭潘岳等跳梁小丑大言不惭,就知道如今中原世家对于司马氏,对于曹魏政权的不满和态度。这个时候挺身而出的不是什么正直之士,反而是避世许久的酒鬼,如何不让人唏嘘感慨?

许昌门外,一名中年文士仰首望着城墙上笔锋苍劲的“许昌”二字,同样在感慨不断。若有熟悉的必然识得此乃当年被流放贬职的张华,自从被贬之后,张华潜心修书,足迹遍布中原各处,乃著《博物志》一书,所传甚广,名望颇著。然张华乃是被贬之臣,没有朝中传召,为何要回到许昌?

举步而入许昌城仍然是哪个记忆中的许昌城,只是城中的淫靡之风已然达到了极点!朝中没有了栋梁之材,蜀汉偃旗息鼓,三年的时间让曹魏有所喘息,可朝中的贪官污吏,大员世家们在这“太平”时期早伸手在给地捞取钱财,积累奴仆,土地。

攀富之风盛行一时,说是恢复国力,倒不如说是给这些权势之家增加财富。张华足迹遍及中原,所到之处民生凋敝,田产荒废,比起战乱还有不如,看的张华是痛心疾首!

裴秀等旧友都曾劝谏张华姑且认之,朝中朋党已成,人力无法挽回,此时唯有修身避世方是正途。可张华深感当年自己当年错听裴秀之言,没能在司马昭病榻之前揭穿潘岳等人,导致眼下国家大乱,民不聊生,因此决意入京死谏!






第一百八十九章 北伐之始(下)
三日之后杨骏,杨珧,杨济兄弟三人点兵一万五千人,战具齐备之后便欲出发。临行之时,兄弟三人前往阮籍府上,查问军粮物资督办的如何。带走的一万五千人马自然不缺少钱粮,阮籍督办的乃是整个淮南战区的军粮,杨骏身为淮南战区大都督,自然要过问一二了。
离得老远但闻喧闹一片,杨骏笑道:“阮酒鬼素来无甚才干,想必是忙的焦头烂额,你我兄弟到了内中,可要看得仔细才是。”
杨济嘿嘿笑道:“大兄所言甚是,这酒鬼活的不耐烦了,竟然触我们弟兄霉头,想来是心智失衡,这督办军需乃是大事,数额更是庞大,我等只要挑几处毛病,便可狠狠参其一本!”
杨骏深以为然,步伐更是急促,那阮籍身为阮府之主皆是酗酒无度,放/荡生活,这阮府占地倒是不小,可府门破旧,院墙斑驳,若不是内中有人呼喝不断,当真以为是荒废的宅院,无人的府邸了。
府门破旧不说,连个看门的小厮也是没有,杨骏等一行百余人快步进入府中竟然是畅通无阻。沿途经过大小院落,回廊长亭,循着人生而行,越是前行三杨越是觉得情况不对。嘈杂之声都是从后宅传出,操办公事的焉有在后宅办公的?仔细听着呼喝之声似乎有几分迷醉之意,杨骏一脸铁青一句话也是不说,心中隐隐有了担忧。
甫到后院,大门四敞,杨骏,杨珧,杨济兄弟三人并百余随从跨步而入,眼前景象竟是惊呆众人!
只见长亭之内,十余文士衣衫不整,袒胸露腹,一个个面红耳赤,醉眼朦胧,彼此推杯换盏,引吭高歌不断!
“这……!”杨骏见状勃然大怒,可是人家饮酒作乐,自己又怒从何来?
“阮步兵,你肩负重任,奈何在此酗酒,耽误国事!”杨珧是兄弟三人最为机敏冷静之辈,一眼看到了主人桌案下烂醉如泥的阮籍,几步上前拽住阮籍衣襟便是喝问!
阮籍斜楞着身子,靠在桌案之下,醉眼微醺的看着眼前人脑袋瓜晃了三圈又三圈,一张嘴,却是“呕”的一声打了一个酒嗝。那酒臭之气喷了杨珧一脸,顿时熏的杨珧双手捂住口鼻,更见恼怒!
杨骏扫视在场众人,无不是酗酒过度,对于自己这一行百多人熟视无睹,仍自吹拉弹唱,饮酒作乐。一文士衣衫半敞,晃晃悠悠的站起身形,一手拿着琵琶,一手端着酒杯,一脚深一脚浅,虚浮着脚步从杨骏身前经过,看也没看一眼,走到对面一文士桌前举杯道:“伯伦兄……来……喝!”
那被敬酒的文士赤裸上身,此时坐在地上醉得一塌糊涂,正自奋力挣脱自己的下衣,衣裤褪到膝盖之处,屁股大腿都露在外,见有人敬酒也不答话,伸出手来颤颤巍巍去接杯盏。可醉倒这种程度,站立起来都是困难,只有满地打滚罢了,手臂如何去接,硬是够不到酒盏。
半敞衣衫,怀抱琵琶的文士倒是想站定了,只是双脚在三尺范围内不断晃动,时不时的还崴一下脚,一杯酒端到这里仅剩半杯,这会儿折腾酒已见底。在院门之外,还没有觉得怎样,一入庭院之中处在这十几名文士之内,顿时酒臭熏天,让人眉头皱紧,恨不得尽快离开此地。
杨济冷哼一声大步上前,劈手夺过半敞衣衫,怀抱琵琶文士手中之酒,一弯身要塞给地上努力脱裤的文士。地上那文士此时双手去脱下衣,倒是比一只手去硬脱,在地上不断磨蹭要快了许多。此时恰巧脱了个精光,两腿直愣愣的在地上一伸,全身赤裸一览无遗……
杨济矮身送酒,倒也是适逢其会,见此人放肆如此,杨济怒道:“刘伯伦!放浪至此,焉有礼法耶!”言罢杨济一甩手,便将酒盏掷在地上!
这裸/身文士乃是阮籍之友刘怜刘伯伦,躺在地上裸露身体隐约听得清对方言语,眼光盯着地上的酒盏和洒落的酒水慢悠悠的道:“我以天地为栋宇,陋亭为裈衣,你为何入我裈中?”
裈衣即是裤裆处的衣物,杨济骂刘怜赤身裸体没有礼数,刘怜却是嘲讽杨济进入自己的裤裆里,孰优孰劣一目了然。杨济身居高位,又是武人出身,闻言顿感羞辱,暴跳如雷,起身抽剑骂道:“竖子,杀得汝耶!”
“有大人者,以天地为一朝,万朝为须臾,日月为扃牖,八荒为庭衢。行无辙迹,居无室庐,暮天席地,纵意所如……”杨济刚刚拔剑在手,耳边却是琵琶响起,悠悠歌声荡漾,只见那半敞衣衫,怀抱琵琶的文士,盘腿坐在自己脚下,琵琶弹奏不停,昂首高歌不止。
“阮仲容!你……”杨济识得这文士乃是阮籍的侄儿阮咸阮仲容,善于音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