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韵-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宋高宗逃至临安(今杭州)后,决定放弃淮河一线,退守长江,固守半壁河山。十月,金军乘南宋江防未固之机,在完颜宗弼的统帅下,分东西两路第三次南下攻宋。西路军自黄州(今湖北黄冈)渡江,直取洪州(今江西南昌),追宋隆佑太后,攻掠江西、湖北、湖南等地后撤军。完颜宗弼率东路军于十月攻陷寿春(今安徽寿县)。十一月,相继攻克庐州(今合肥)、和州(安徽和县)等地后,欲自采石(今安徽马鞍山市西南)渡江,追击高宗,因受南宋郭伟军阻击,遂移师马家渡(今马鞍山市东北)渡江,击败宋守军,连克建康(今南京)、临安。高宗乘船飘泊于温州(今属浙江)、台州(今浙江临海)濒陆海区。完颜宗弼恐孤军深入,有腹背受敌之险,遂于八年二月自临安北撤,在黄天荡(今南京东北)为宋浙西制置使韩世忠军阻截,被困40日,后以火攻击败宋军,始得渡江北去(参见黄天荡之战)。          金军全面进攻未能达到灭亡南宋的预期目的,遂改变战略部署,将全面进攻改为东守西攻,集中力量进攻川陕,企图控制长江上游,为迂回包围南宋创造条件(参见川陕之战)。七年十二月,完颜娄室军攻克陕州(今河南三门峡西)。八年九月,完颜娄室、完颜宗辅军在富平(今陕西富乎东北)击败宋川陕五路大军,使宋军在西北战场陷入困境,只得退守和尚原(今陕西宝鸡西南)等地,据险设防,抗御金军(参见富平之战)。九年至十二年初,宋秦凤路经略使吴玠在和尚原、仙人关(今甘肃徽县东南)两败金军,使南宋川陕的防务趋于稳固(参见和尚原之战、仙人关之战)。          金军东守西攻失败后,旋将主攻方向指向襄汉地区,欲控制长江中游,实施中间突破,灭亡南宋。十二年春,金命伪齐刘豫,遣军攻占襄阳府(今属湖北襄樊)等六郡。五月至七月,宋命岳飞率军收复襄阳等六郡(参见岳飞收复襄阳六郡之战)。九月,完颜宗弼与伪齐军联合向两淮地区发动攻势,遭到韩世忠、岳飞军的坚决抗击,后因金太宗病危,金军渡淮北撤。十四年,岳飞为恢复中原,率军北伐伪齐,收复今豫西、陕南大片失地。继而宋军又在藕塘(今安徽定远东南)大败伪齐军,迫使金廷于十五年十一月废除伪齐政权,将其所占陕西、河南地归还南宋,双方达成和议,暂时停战。宋金议和后,宋尽撤淮南守备。金太宗完颜晟死后,完颜宗弼晋升都元帅,于三年五月,撕毁和约,分兵四路大举攻宋。完颜宗弼所率主力军在顺昌(今安徽阜阳)为宋将刘锜所率八字军击败,退回东京(参见顺昌之战)。岳飞乘势反击,屡败金军,收复郑州、陈州(今河南淮阳)等地。并命梁兴等人潜渡黄河,深入金军后方,联络两河义军,形成东西并进,南北夹击东京金军的有利态势。正当岳飞准备举兵收复中原之时,宋廷为向金朝乞和,强令岳飞退兵,所复失地又沦金军之手,一代抗金名将岳飞亦被秦桧加以“莫须有”的罪名处死。十一月,宋金达成和议,金宋东以淮水、西以大散关(今陕西宝鸡西南)为界,形成长期对峙局面,此即绍兴和议。          金皇统九年(1149年)十二月,金平章政事海陵王完颜亮发动政变,杀金熙宗,自立为帝,在整顿内部后,想一举灭亡南宋。正隆六年九月,兵分四路大举攻宋,命西蜀道兵马都统徒单合喜率西路军进攻川陕;汉南道兵马都统刘萼率中路军进攻荆襄;浙东道水军都统苏保衡率水军由海路迂回临安;自率主力东路军由寿春进攻淮南。进攻川陕的西路金军遭到吴玠的痛击,宋川陕诸军乘势反击,相继收复秦,洮(今甘肃临潭)等16州、军。十月,金水军在胶西(今山东胶州)陈家岛被宋将李宝率舟师以火攻全歼(参见陈家岛海战)。十一月,完颜亮率东路军进至采石,被当地军民击败(参见采石之战),遂移师扬州,欲自瓜洲镇(今江苏扬州南)渡江。时金东京留守完颜雍乘完颜亮南下发动政变,在东京辽阳府(今辽宁辽阳)自立为帝,金将完颜元宜得悉后,杀完颜亮引兵北还。宋军乘势反击收复海(治朐山,今江苏连云港西南海州镇)、唐(今河南唐河)等10余州。大定三年(1163年)正月,金世宗完颜雍稳定内部后,命徒单合喜攻打吴璘军,吴璘军败。金军乘势复占16州、军。四月,金帅纥石烈志宁率兵l0万驻河南,向宋廷索取海、泗、唐、邓、商诸州及岁币,遭宋孝宗赵眘断然拒绝,并命张浚督师北伐。宋军相继攻克灵壁(今安徽灵璧)、虹县(今安徽泗县)等州县,后在符离(今安徽宿县符离集),被金军击败。四年十月,金军再次渡淮攻宋,陈兵长江,宋孝宗被迫与金议和。此后,宋金之间又有30余年的时间没有发生大规模战争。宋宁宗赵扩在绍熙五年(1194年)即位后,韩侂胄独揽朝政,他以抗金作号召,得朝廷主战派支持,宋宁宗亦决意改变南宋屈辱地位,乘新兴蒙古汗国攻金之机,于开禧二年(1206年)四月,不顾尚无充分准备的现实,贸然举兵伐金。宋军分兵三路向陕西、两淮等地进攻(参见韩侂胄攻金之战)。金廷闻讯,以仆散揆为左副元帅、完颜匡为右副元帅,率军进屯南京(今河南开封)以阻宋军。战初,各路宋军纷纷主动出击,相继收复泗州、虹县等地。旋在进攻宿(今属安徽)、唐、蔡(今河南汝南)等州时受挫。四川宣抚副使吴曦暗与金军勾结,弃守和尚原、方山原(今陕西陇县西南)等要隘,使金军得以集中兵力进攻两淮、荆襄地区,北伐战局逆转。十月,仆散揆乘初战得手之势,兵分九路从陕西、河南、淮北等地向南宋发起全面反击。宋军不敌,被迫于嘉定元年(1208年)三月,再次与金签订屈辱和约(参见仆散揆攻宋之战)。          金贞祐五年(1217年),蒙金战事频仍,金朝国力日衰,为补充其在战争中的损失,金廷于四月分兵向南宋川陕、荆湖地区发起进攻,被宋击败。兴定三年(1219年)正月,金以仆散安贞为统帅分兵三路,倾其全力在西自川陕东至江淮的广大地域,向南宋发起全面进攻(参见金军三道攻宋之战)。南宋军民奋起抗击,在大安军(今陕西宁强西北)、枣阳(今属湖北)(参见第二次枣阳之战)、濠州(今安徽凤阳)相继击败金军;打破了金军全线进攻、向南拓地掠物的企图。正大元年(1224年)六月,金廷鉴于在与蒙的战争中损失惨重,两面作战于己不利,遂停止对宋的进攻,集中兵力抗击蒙军。天兴元年(1233年)正月,蒙古军拖雷部实施战略大迂回,在三峰山(今河南禹县)大败金军,金军主力损失殆尽(参见三峰山之战)。翌年正月,金哀宗鉴于中原不保,遂弃南京逃至归德府(今河南商丘南),企图迁都入蜀修养士马,重振其势。被宋将孟珙率军击败。金哀宗见入川不能,旋逃至蔡州。八月,宋蒙达成联合攻金协议。十月,宋廷命孟珙率军与蒙古军会攻蔡州(参见蔡州之战)。翌年正月初九,金哀宗在城将被蒙宋联军攻破之际,传位末帝完颜承麟。次日城破,哀宗自缢,完颜承麟兵败被杀,金朝遂亡。          点评:宋金战争持续百余年之久。战争初期,金朝处于军事政治上升时期,在军事上充分利用骑兵迅捷之长,采取广正面多路突进、重点进攻的战略,灭亡北宋。并利用骑兵优势,实施大纵深、大迂回的战法,多次深入南宋腹地。但因战线过宽过长,兵分势寡,给养供应困难,加之缺乏对占领地的控制与巩固,未能灭亡南宋。战争后期,连年征战国势日衰,军力锐减,内部矛盾激化,疲于对宋对蒙两面作战,终未实现其统一南北的战略企图。北宋由于采取守内虚外、强干弱枝的政策,至末年,兵备废弛,战斗力低下,尤其奉行妥协求和的国策,终为金所灭。南宋虽仅据半壁河山,采取偏安江南的自守待敌的消极策略,但国力尚丰,军民同仇敌忾,依江河设防,据险坚守,加之名将辈出,所以能与金旷日久战而未亡,最终联蒙灭亡金朝。###力挽狂澜的南宋名将——“铁面黑马”毕再遇
     八百年前的五月(公元1206年),两淮大地阴雨连绵,在望不到边的泥泞中,十万宋帝国正规军在金军铁骑的追击中,如潮水般狼狈而逃、丢盔弃甲。在这漫山遍野的仓皇大溃散中,独有一支军队,军容严整,气势如虎,于惊涛骇浪中溯游而上,一杆大旗在血雨腥风中烈烈作响,旌麾所指,十荡十决。这杆大旗上书“毕将军”三个大字,旗下将领短小精悍,披头散发,带铁兜鍪,鬼面具,胯下黑色宝马神骏异常,麾下勇士无不以一挡百,在战场上挥洒“虽千万人吾往矣”的英雄气概。这位勇冠三军的将领就是南宋名将毕再遇。          毕再遇,字德卿,兖州人。父毕进为岳飞部将。再遇“姿貌雄杰”,“武艺绝人,挽弓至二石七斗,背挽一石八斗,步射二石,马射一石五斗”。他以父荫入侍卫马军司,“以拳力闻”,曾经受到宋孝宗召见,被赐战袍、金钱。然而,当时南北议和,英雄无用武之地,再遇性格慷慨激烈,在官场上吃不开,到开禧北伐的时候已经年近六十,论官阶不过小小武节郎(宋武将官阶自上而下有横行正使14阶,诸司正使八阶,横行副使12阶,诸司副使八阶。武节郎是诸司副使第四阶,总第38阶),论官职不过下级军官。          南宋开禧二年,在权倾一时的主战派韩侂胄的努力下,南宋帝国对当时正处于内忧外患的金国发动了一场大规模的北伐之战。此时的金国已经丧失了昔日的强大。在短短八十年的时间里,当年骁勇善战的女真战士已经被中原的繁华腐蚀,远在四十多年前完颜亮南侵时就变得胆小怕死。而内部的农民起义和蒙古的崛起更让这个雄霸北方的帝国雪上加霜。          在起初的北伐攻势下,缺乏名将统帅的金国军队措不及手,被攻势如潮的宋军重兵连克数城,形势一片大好。开禧二年四五月份,宋军在东线中线相续告捷。在东线,镇江都统制陈孝庆和部将毕再遇攻克泗州,陈孝庆再攻克虹县;在中线,江州都统制许进攻克新息县,光州忠义人孙成收复褒信县。捷报传到临安,韩侂胄大受鼓舞,于是请求宋宁宗下诏伐金。          然而韩侂胄高兴得太早了,金朝是衰落了,但是宋朝何尝不是如此?西湖歌舞暖风里,隆兴时期有所起色的南宋军队都已经糜烂不堪,当时的将领多靠谄媚权臣爬上高位,在任只知克扣军饷、役使士卒,打起仗来自然是勇往直‘后’。这些将领的丑态在北伐中暴露无遗,而真正的将才,则沉沦下僚,如此次北伐中力挽狂澜的毕再遇、李好义,这时候只不过是些低级军官,那位千秋壮士杨巨源则在委屈得看着仓库。          就在诏书下达的前一天,江州都统制王大节攻蔡州(河南境内)失败,军队溃散。半个月后,皇甫斌率步骑数万攻唐州(河南境内),被据于城下,又被金兵偷营,死伤数千。皇甫斌重整其鼓再来交战,又中伏,军队被分割为二,大溃,死伤万余。建康都统制李爽攻寿州(安徽境内),逾月不下,结果被金守军和援军里应外合而击溃。宋将田琳虽然攻克寿春,皇甫斌部将曹姓统制却又被败于溱水(河南境内)。西线兴元都统制秦世辅更是无能,行军途中,军队居然溃散。宋军对江苏山东沿海的进攻也不顺利。七月份宋将商荣再攻东海县(连云港附近),失败。不久,统制戚春、夏兴国以舟师万人进攻邳州(江苏境内),被守将击败,戚春投水自杀,夏兴国被杀。          北伐重点的东线形势更加不妙。东线宋军的第一战略目标是攻克重镇宿州。当时宋军已经攻克宿州外围的灵壁、虹县,马军司统制田俊迈又攻占了离宿州不过几十里路的蕲县。金将仆散揆意识到了宋军的战略意图,抢先派精骑三千增援宿州。因为宿州是打通齐鲁的战略要地,宋东线最高军事长官郭倪派遣其弟池州副都统制郭倬、主管军马行司公事李汝翼率众五万增援田部。当时宋军势大,攻势激烈,忠义民兵奋勇当先,已经肉搏登城,金兵失去守志,宿州陷落在即。这时候令人扼腕的一幕发生了。城下的正规军嫉妒忠义民兵之功,竟然从下射杀民兵。这种恶劣举动毫无疑问瓦解了忠义民兵的斗志,而本来准备投降的金兵见此情况,兔死狐悲,於是重整斗志,做困兽斗,趁着忠义民兵被杀的混乱重新巩固了城防。而郭倬、李汝翼均为庸将,对军粮防范不严,竟然被金兵偷袭,烧掉了粮草,全军很快乏食。当时淫雨连绵,宋军久暴野外,疲惫不堪。而李汝翼不懂兵法,竟然屯所部军队于低洼之处,这时候被大水所淹,金兵趁机以骑兵冲击,宋军全面大溃败,为逃命李郭二人将宋将田俊迈出卖给金军。          正当宋军主力宿州败绩的时候,毕再遇正按郭倪的部署率领四百八十名骑兵从泗州直取徐州。不久前的四月,郭倪派遣陈孝庆和毕再遇取泗州,克日进兵。消息走漏,金人着手准备守城,关闭了泗州榷场,并堵塞城门。鉴于当时金人已经知道了宋军行军日期,毕再遇将错就错,以兵以奇胜的兵法,率领亲手挑选的八十七名敢死士,提前一天到达泗州城下。泗州有东西两城,跨汴河两岸。再遇施展疑兵之计,分兵在西城下河道上陈列旗帜,罗列舟楫,做攻西城状。而自己率主力急趋东城南角,身先士卒登上城墙,杀敌数百,金兵丧失斗志,从北门逃跑。东城攻克。这时候西城仍在坚守,毕再遇大张“毕将军”大旗,对城上大喊“大宋毕将军在此,尔等中原遗民也,可速降”。於是西城归降。毕再遇一战成名。          此时毕再遇所部四百八十名骑兵行至虹县的时候就碰到了郭倬、李汝翼的溃军。毕再遇毫不畏惧,加速向灵壁行军,在凤凰山遇到了准备撤军的陈孝庆所部。毕再遇劝陈道“宿州虽不捷,然兵家胜负不常,岂宜遽自挫!吾奉招抚命取徐州,假道于此,宁死灵壁北门外,不死南门外也。”。这时候郭倪撤军的命令已到,陈孝庆坚持撤退,毕再遇慨然道“郭、李军溃,贼必追蹑,吾当自御之”,於是独力迎头痛击追击而来的五千名金军铁骑。毕再遇以敢死士二十人(二十人,可以想象毕再遇麾下都是怎样的貔貅之士!)守灵壁北门,自己率领四百余骑兵冲阵。金人怎么也想不到在宋军的全线溃退中还会有如此不怕死的军队,先自惊诧莫名。再望见“毕将军”大旗下面目狰狞的将领,想起那个毕将军神的传说,看见他胯下气势如龙的“黑大虫”,望见他身后烟土滚滚,不知道有多少虎狼之士正奋马而来,於是士气崩溃,惊呼道“毕将军来!”,全军遁逃。毕再遇“手挥双刀,绝水追击,杀敌甚众,甲裳尽赤,逐北三十里”,有持双铁锏的金将跃马而前,毕再遇以左刀格其简,右刀斫其胁,金将堕马死。          这时候原定进军徐州的计划已经不可行。毕再遇让退入灵壁的友军先撤,自己掩护。估计友军已经离开三十里的时候,毕再遇下令焚毁灵壁城。“诸将问:‘夜不火,火今日,何也?’再遇曰:‘夜则照见虚实,昼则烟埃莫睹,彼已败不敢迫,诸军乃可安行无虞。汝辈安知兵易进而难退邪?’”在毕再遇虚虚实实的部署下,金兵果然不敢追击,宋军安全撤回。          毕再遇率军还泗州,以功第一,自武节郎连迁二十三阶为武功大夫,以后更迅速担负起整个两淮战场的重任,成为宋朝东线战场柱石,与川陕战场的杨巨源、李好义两位千秋壮士辉映东西。在开禧二三年间的多次战役中,他以其“挽弓至二石七斗,背挽一石八斗,步射二石,马射一石五斗”的武艺,以其“出入阵中,万死莫敌”的勇猛,以其摄人心魄的鬼面具铁兜鍪,更以其出神入化的谋略、坚如金石的意志、军令如山的军队,所向披靡,跻身岳飞、宗泽、韩世忠、吴玠等抗金名将之列,无愧于“战神”的称号。遗憾的是,由于宋朝的腐败,如此名将成名之日竟已年约六旬,可比昔日黄忠,真是糟蹋人才啊!          随后不久,乘着蜀川吴曦率部叛宋降金带来的突变局势,金国迅速调集近三十万大军对南宋进行了大规模的反扑。虽然在金军的攻势下,有不少城池被攻陷,大批宋军溃败,然而金军的攻势很快就被少数的几支宋军精锐所遏制。当时毕再遇所部不过两万,纵横两淮,十余万金军却始终对之无可奈何。          起先在丘崈命令下,驻守淮北泗州的毕再遇部于六、七月间放弃泗州,驻扎淮河南岸的盱眙。毕再遇知盱眙军,他属下的军队,不到两万(以丘崇所说为据)。十一月初,纥石烈执中的军队包围楚州,毕再遇受命救援。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4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