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望族-第2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沈瑞心中沉甸甸的,道:“杨氏温婉柔顺,若是进了沈家,自会好生孝敬长辈,哪里有相处难安之理?三婶不是爱生事的人,母亲春秋已高,玉姐儿总要出门去,有三婶陪着母亲,也省的母亲寂寞……”

    沈沧神色有些讶然地看了沈瑞一眼:“瑞哥儿什么时候想这些的?”

    “父亲、母亲前些日子说分家的时候……”沈瑞老实答道:“父亲、母亲之顾虑,儿子都明白……只是儿子既入了二房,三叔就是亲叔叔……这就一点血脉亲人,万不会因银钱事就有些怠慢,生了嫌隙……”

    三老爷的药品开销确实是尚书府开支的大头,不过沈瑞并没有放在心上。

    三老爷是沈沧的亲弟弟,尚书府的产业是沈沧的,沈沧乐意供应弟弟那是沈沧的事。沈瑞并不会因自己是嗣子,就理所当然地将尚书府的产业都看成是囊中物。

    沈沧欣慰道:“好孩子,我与你母亲并没有疑你……只是觉得你三叔当立起来,他已经过而立之年,儿子也渐长,不自己撑起来,还要做侄儿的跟着操心不成?人与人的缘,都是说不得,就算杨氏是个恭顺的,四哥儿也懂事,可以后四哥儿媳妇呢?还有你以后会有自己的儿女,儿女也会有自己的心思。反正你且看着,能相处就一处住着,不能相处也不要勉强自己……一味勉强,连最后那点情分都磨没了,还不若早点分开,遇事还能有个援手的地方……”

    四哥儿如今不过四虚岁,三周岁生日还没到,离娶妻少说还有十几年;沈瑞这里也是,媳妇都要几年后才及笄,儿女落地、再有自己的心思也要十几、二十年后。

    沈沧却想得那样深远,未雨绸缪,不外如是。

    之所以想了这些,做了这些后手,不过是担心小长房与小三房以后生嫌隙,沈瑞身为晚辈会为难罢了。

    沈沧夫妇能为他想这么多,沈瑞只有感激的。要不然以嗣侄的立场,真要对上三老爷、三太太,就只有客气恭顺,起码在世人眼中当如是,否则就有忘恩负义之嫌。

    沈瑞想了想,正色道:“儿子虽不能将三叔、三婶敬若父母,却向来视四哥儿为胞弟……二房如今只有我们兄弟两个,以后自会相扶相依,老爷担心之事,只要有儿子在,就不会发生……”

    长辈自己教训不得,堂弟还教训不得么?

    义庆堂血脉如斯单薄,要是再各存私心,骨肉相争,那就成大笑话。

    另外沈瑞每次看到四哥儿,都会不由自主地生出一个荒唐的念头。如今这自己看着长大的三头身奶娃娃,说不得就是自己的老祖宗。毕竟,他是乱入的,历史上本不该有他这个人物。沈珞早殇,二房真正传承血脉的本当只有四哥儿一人。

    可恨的是他当年虽看过族谱,不过是看了几条八卦,对于几代祖先名讳之类的,还真的没有什么印象。

    沈瑞对四哥儿格外疼宠些,也有这种微妙的心思在里头。

    沈瑞对四哥儿如何,自是都在沈沧眼中。

    沈沧笑了笑道:“本就是我想多了,谁让我这辈子是操心的命……只是有我这‘前车之鉴’在,以后你对四哥儿也不可过于宠溺。男儿立事,还是当自立自强为要!”

    沈瑞感慨道:“三叔能得父亲、母亲为兄嫂,实是有福之人!”

    换做旁人家,就算兄嫂厚道,在父母亡故后将孱弱的庶弟养大,也不过是娶了妻,分一份产业出去过活,哪里会像养儿子似的,金山银山地花出去,使得三老爷年过而立还心如稚子。

    “还是我误了他……”沈沧摇头道。

    要不是自己担心幼弟身体,怕他受不了出仕之苦,教导他淡薄权势、自在度日,也不会使得他荒废学业十余年。以三老爷的资质,要是循序渐进,一个进士早就到手。真要那样,二房现下能多一个支柱,三老爷也不必为了儿子临时抱佛脚。

    “父亲何须自责?能思虑的处处周全妥当,那只是神仙才能做到……”沈瑞道。

    沈沧之前的打算,沈瑞也能想得出来。不外乎有沈珞在,沈家后继有人,三房教养一个儿子,沈珞以后直接供养三房老人也是应有之义,并不用三老爷去挣名。

    有了父子名分这四年来,父子两个私下对话的次数并不少,可像今日这样的气氛却是头一遭。

    沈沧看着沈瑞,觉得沈家后继有人,自己真的能走的安心了。

    沈瑞也看着沈沧,心中已经打定主意,一定要让眼前这个老人走的安心。沈沧这辈子,委实不容易,令人可敬可叹。

    说话的夫,马车停了。

    “老爷,二哥,到家了……”二管家隔着车帘禀道。

    沈瑞挑开帘子,先一步下了马车,又立在车辕前,要扶沈沧下车。

    沈沧笑了笑,并没有拒绝沈瑞的搀扶。

    内院,上房。

    徐氏跪坐在小佛堂里,闭着双眼,默默祷告。自打送走丈夫出门,她就进了小佛堂,为丈夫与嗣子在佛前祈求平安。

    凌乱的脚步声,打破了佛堂的寂静。

    “太太,老爷回来了!”事关重大,红云顾不得隔门请示,直接闯了进来,禀道。

    徐氏闻言,“唰”地一下子起身,脸上惨白一片:“老爷怎么了?”

    红云忙道:“是二哥去衙门接了老爷回来,如今已经快到二门了……”

    徐氏哪里还来得及追问,立时出了小佛堂,往二门迎去……

第四百一十三章 百年归寿(二)

    看着丈夫迎面走来;徐氏带了激动:“老爷”

    沈沧微微一笑;道:“夫人;我回来了……”

    老夫老妻四十年;夫妻两个彼此凝望;空气都变得粘稠起来。旁人尤可;周妈妈、吴妈妈、红云、红霞几个贴身服侍的;知晓徐氏这几个月来的苦处;都忍不住红了眼圈。

    沈沧看在眼中;望向妻子;心中十分愧疚。他自然为无愧于天地;无愧父母弟妹;去独愧于结发之妻。

    徐氏被丈夫看的不好意思;移开视线;正好看到在丈夫旁边的沈瑞;拉着他的胳膊;心情分外复杂。

    换做旁人家;这样自作主张、是科举为儿戏的孩子;定要教训丨一顿;可徐氏却开不了口。

    “母亲;外边风大;还是先回房……”沈瑞轻松道。

    “嗯。”徐氏点点头;看向丈夫。

    夫妻两人相视一笑;并肩走向上房。

    沈瑞甚是知趣;眼见这老两口之间水泼不进的模样;说不得自有私房话儿话;走到门口时;就停了脚步;道:“父亲;母亲;儿子回去更衣……”

    沈沧转过头;看了看沈瑞眼下乌青;道:“今早起了大早;你也乏了;好生歇一歇;不用急着过来。”

    天已近午;沈瑞也确实困了;便道:“那父亲与母亲说话;儿子回去眯一眯;晚饭时再过来。”

    沈沧点点头;道:“去吧……”

    徐氏看了看天色儿;道:“眼见饭时;不要空着肚子躺下;这边小厨房煨着粥;一会儿叫人给你送去;用了再睡……”

    沈瑞应了;目送着老两口进了屋;才转身回九如居。

    上房里;沈沧摘了官帽;并没有放在官帽架上;而是带了几分寂寥道:“收起来吧;以后当用不上了……”

    虽说早知有这一日;可沈沧却是感慨万千;不过在嗣子面前没有表现出来;强作从容罢了。

    徐氏心下一颤;却是笑道:“老爷忙了这些年;总算能好生松口气;别的不说;我还惦记让老爷带我去钓鱼呢……”

    沈沧听了;脸上颓唐之色消减;露出几分怀念来:“那时夫人才嫁进来;我陪夫人去西山陪嫁庄子巡视;那边有口荷塘;里面养了不少鲤鱼……夫人说起‘姜太公钓鱼;的典故;非要拉着我钓鱼……”

    徐氏点头道:“我用了直钩;白晒了半响;一条鱼也没钓上来;倒是老爷一口气钓了几条大鲤鱼上来;自打那开始;老爷就对钓鱼来了兴致……”

    “是啊。那时夫人在太爷与老太太面前是端庄稳重的长媳;私下里却也有调皮的时候;一转眼就过了四十年。只是这些年忙;真正拿起钓竿的次数屈指可数。这两、三年每次见到沈鸿;听他兴趣盎然地提及钓鱼趣事;我便是羡慕不已;却是没有他的自在与心境……”沈沧说话之间;来了兴头;道:“如今秋高气爽;正是钓鱼的好时节;过几日咱们就去庄子上松乏松乏……”

    徐氏自然应允;道:“那可是好;正好瑞哥儿前些日子也辛苦;正好让孩子们也出去透透气……”

    夫妻两个正说着话;就听到院子里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红云进来禀道:“老爷、太太;三老爷来了……”

    话音未落;三老爷不待通传;便气喘吁吁地挑了帘子进来。

    顾不得先给兄嫂见礼;三老爷将兄长仔细打量一番;眼见他毫发无缺地坐在榻上;方将提着的心放下。

    沈沧瞥了他一眼;皱眉道:“恁大岁数;还毛毛躁躁?”

    “我这不是担心大哥……”三老爷的喘息渐渐平复;讪笑着说道。

    沈沧无奈地摇摇头道:“你呀你;少让我与你大嫂操点心行不行……”

    沈家老宅;东院。

    歇了一晚;沈械身上劳乏去了不少;械大奶奶也见了留守的几个管事;将这一年来京城的人情都问过了。至于留守人员的各种开支账册;有理可循;多花几两银子;也没有人会去计较;毕竟水至清则无鱼;这个道理是每个当家人都晓得的。

    沈械犹豫再三;还是决定先去尚书府拜访族亲长辈。毕竟世人眼中;宗亲最重;宗亲是一家人;姻亲是两姓旁人。

    贺东盛那边;沈械决定等等看。他亲自写了帖子;又叫妻子预备了几样松江土仪;打发管家亲自送尚书府送帖子。

    械大奶奶待管家下去;不由迟疑道:“大爷;之前老爷打发二叔进京;到底有了嫌隙;这样只做如常往来好么?”

    从沈上京接了沈珏骸骨回乡;至今不过半年功夫。宗房就不当此时存在似的;也太厚脸皮了。

    “什么嫌隙不嫌弃;那都是旁人说的同为沈氏族人;相互扶持还来不及;难道还要平白疏远?你我都是晚辈;刚回京城;合家去请安不是正应当的?况且赶上中秋节;又是瑞哥儿乡试下场;也当问一问……”沈械蹙眉道。

    “那舅老爷那边?”械大奶奶不欲与丈夫争辩;只道。

    之前在京城的人际往来中;排在第一位的可是贺大老爷那边。

    想着贺东盛这半年的态度;沈械只觉得心浮气躁;却也没有与之撕破脸的意思;道:“待去完尚书府;再去那边……”

    这会儿功夫;方才听了吩咐下去的管家去而复返;身后还跟着一人;官服官帽;三品补子;不是旁人;正是夫妻两个才提及的“舅老爷”贺东盛。

    沈械吓了一跳;忙起身相迎;械大奶奶就是贺氏女;是贺东盛的堂侄女;无需回避;也跟在丈夫身后迎出来。

    贺东盛脚步匆忙;见了沈械夫妇;顾不得寒暄;就直接问道:“你们可去了尚书府?”

    夫妻两个闻言大惊;对视一眼;有些拿不准贺东盛问话的用意。这是上门挑理?可这来的也太快了?

    “还没去”沈械想了想;还是实话实说道。

    贺东盛皱眉道:“怎么还不去?磨磨蹭蹭作甚?”

    就算他是长辈;可是年纪比沈械大不了几岁;向来客客气气的;如今这样高声大气的;沈械不由有些恼;原本躬着的腰板挺直;脸色儿也有些难看。

    械大奶奶眼见气氛不对;忙到:“已经打发人递帖子;明日就去尚书府请安”

    贺东盛怀里揣着沈沧的致仕折子;心里正火烧火燎;哪里还会在意沈械的情绪?

    他摇头道:“不要等明日;今日就过去;看看沈沧到底怎了是什么病?瞧瞧今日他唱这一出;是真的病入膏肓、安排后事;才要上致仕折子;还是故意设了套让我往里钻?”

    沈械与械大奶奶都听得傻了眼。

    械大奶奶讶然道:“沧大老爷病了?”

    这一年来经历了两场丧事;听到生病之类的事;械大奶奶只觉得心有余悸

    “致仕?”沈械直觉得脑子里“嗡嗡”直响;心就跟着揪起来。

    不管在松江有什么传言;这里是京城;在旁人眼中;松江沈氏是一家。沈理那个状元名头虽大;可三年一个并不算稀奇;如今还在熬资历;想要封阁拜相那是二、三十年后;沈沧这个刑部尚书却是实打实的部堂。

    就算贺东盛先前对沈械起复之事没个准信;沈械烦躁之余;也并不是特别担心;底气就是因还有二房在。他相信;只要他肯开口请托;二房长辈就不会拒绝。

    京缺是难补不假;可那说的是高品级的官职;五品以及五品以下的京缺;却是一抓一大把;端看是热灶还是冷灶。

    沈械夫妇神态不似做伪;意外的换成贺东盛:“你们竟一点也不曾听闻?

    沈械摇摇头道:“昨儿才到京城;族人亲眷处还没走动;倒是才知晓此事

    贺东盛见状;心里越发拿不准。毕竟沈沧的年纪在那里放着;还不到花甲之年;在京堂中不算是年轻的;不过也不算是老。就算他递了告退折子;可皇帝未必会批;说不得会许他暂时告病。那样的话;贺东盛就要掂量掂量行事;省的没头没脑四处请托;反而白忙一场。

    “沈尚书今早到衙门时还一切如常;随后有家人过来;接了沈尚书家去……”贺东盛将今早的情形;三言两语简单说了。

    沈械的脸色儿苍白;“告退”与“告病”压根不是一回事。不说别的;就是眼跟前正值秋试;沈瑞前程的紧要时候;只要沈沧能坚持;定会坚持下去;既是没坚持;那显然是身体糟糕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

    “我这就去尚书府”沈械带了几分急迫道。

    贺东盛点头道:“去吧;总要问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才好……”

    九如居;卧房。

    沈瑞昨晚熬了一晚;不管是精神;还是身体;都十分劳乏;不过依旧是睡不着。对于这场乡试;他虽有些可惜;可男子汉大丈夫;举手无悔;倒不是为了弃考之事烦心;而是在想着沈沧的病。

    等明日应该悄悄往大夫家走一遭;总要先问清楚沈沧的身体状况。不说别的;就说徐氏一次次的反常;足以说明沈沧恐怕是时日无多。

    沈瑞不知能为沈沧做些什么;长吁了口气;心中暗暗道:“顺其自然吧…

    帘子外;有人压低了音量说话。

    是三老爷来了。

    沈瑞翻身坐起;道:“三叔?”

    门帘挑开;三老爷走了进来……

第四十一十四章 百年归寿(三)

    三老爷的面上带了惶惶不安;进了屋子就在榻上坐了。

    “三叔……”沈瑞迎上前;不知该如何开口安慰。三老爷即便性子爽直;可到底是三十几岁的人;并不是全然不通人情世故;不过是太过于依赖兄嫂。

    三老爷苦笑道:“我真是个废物;连瑞哥儿都不如……瑞哥儿日不辍耕三、四年;一朝知晓亲长身体不适;还选择了不下场;我却是心空眼大;只会让兄嫂跟在操心……”

    沈瑞道:“三叔无须自责;虽说父亲、母亲向来担心三叔身体;不过眼见三叔上进好强;担忧之余;定也会欣慰……”

    “真的么?”三老爷的声音带了几分没底气。

    “自是真的。”沈瑞点头道。

    要是三老爷一直是前几年悠哉度日的状态;沈沧夫妇不会担心他的身体;可也不会生出让三老爷自立门户之心;这提前分产之事;也不会发生。

    三老爷起身道:“这些日子我虽猜到不对头;可事到眼前;却依旧是难以相信……瑞哥儿;三叔心里有些乱;这就先回去……”

    沈瑞亲自送了出去;三老爷脚步有些凌乱;背影中带了感伤。

    沈瑞去了东厢书房;磨了墨;写起大字。他素来不喜变动;可眼前就要迎来的大变动却是不可避免。不过同沈沧的忧心、三老爷的惶恐相比;沈瑞并不担心尚书府的境况。

    固然官场上人走茶凉是常理;可沈家并非全无根基的小门小户荣辱都系与沈沧一身。

    有沈理、沈瑛这样的族亲;有杨镇、杨廷和、何学士、毛状元这样的姻亲;足以使得沈家在沈沧故去后依旧有喘息之机。不过想要以前的荣光;却是暂时不能。还有沈洲那里;即便今年能调进南京为国子监祭酒;可想要调回京城;却是要熬好几年;才会有年资……

    宗房老宅;贺东盛匆匆来;匆匆去。

    沈械满脸沉重;不过却并未如贺东盛吩咐的那样;立时往尚书府去。他带了几分不可思议叹道:“沧大叔今年还不到花甲之年;就算病了;告假就是;作甚直接辞官?”

    六部堂官中;虽有侍郎比沈沧年轻;可六部尚书中;沈沧却算是顶年轻的

    械大奶奶是贺氏女;自是对贺东盛更亲近些;闻言道:“大爷既担心;过去那边看看不就行了……”

    沈械摇摇头;道:“岂能如此失礼?既要明日去请安;也不差这一日……

    械大奶奶不由为难:“那二叔那边?不是还等消息?”

    “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