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询接过一看,不由大笑道:“好,好啊!此后契丹八部变四部了。给,你们也看看,我们的李将军是怎么玩的把戏。”说着将手中的捷报递了下去。
军务使司徒亮看了之后,也不由感叹道:“好一个诱敌深入,断其老巢啊!李将军之谋,司徒亮自愧不如!”
“主公,将此宣告出去,我们或许不用东入青州了。”吕子良抚掌笑道。
赵询摇头道:“青州或许不用攻,但我们各军的动作要做起来,给他们点压力,不然,好处哪能那么容易到手。裴毅,立刻将捷报传檄幽州、冀北各地。”
“现在,我们该考虑一下契丹四部的安排了。”
裴毅道:“既然李将军已经提议,重新划分四部领地,限制其手中兵马,另外成立契丹八旗,我们不若就以此行事。”
杨望真道:“此法可行,但仍有不足,我们还需将他们的家眷中,满十岁之子孙迁至幽州城,习汉文化。此外,没年必须入幽州拜见主公一次,任何事情都不得耽搁。还有,各部新的新的族长必须从迁入幽州城的子嗣之中选取,有骁果军赐予封号后,才可接任。各族拥兵定额,必须随时听候主公的诏令。我骁果军还要在各部派遣观察使和练兵使。一来查察各部情况,二来也能为各部训练金武之士。”
裴毅怔了怔,道:“杨兄,够狠。”
杨望真笑道:“对付这种异族,就该如此。只是可惜,草原之上,只适合放牧,而我汉人都不精通。否则,一地大举移民。”说着,杨望真一脸的遗憾之色。
诸人皆脸色变了几变,都不由的赞叹杨望真此举的狠辣。这样一来,基本上就控制了各族的首领。习汉文化?那就会成为骁果军的拥护者。此外,还派观察使监视各部首领,练兵使监察。甚至掌控军队。
难道各部看不出来这里面的险恶之处?不是,只是因为他们此刻不敢不从。
吕子良缓缓说道:“也不是说汉人不能移民,虽然汉人不通放牧,但可以学吗,汉人的接受能力可是最强的。此外,那不是还有几十万的契丹四部俘虏,送给或者卖给愿意北迁的汉人,当做奴隶,为主人放牧,岂不是理所应当?契丹人部众本来就是主人的奴隶,送给汉人,说不定他们会更喜欢。汉人的主子,可比他们原来的主子要好多了。实在不行,那就杀光这些男丁,将这些女子配给北迁汉人和驻扎契丹境内的汉兵,生子之后,岂不都成了我汉人?十几年后,我们还有何惧之?”
“嘶嘶……”众人闻言,不由吸了一口凉气。这个主意比杨望真的更绝,但众人无不佩服。
赵询不由的暗暗点头,也想到了一些情况。
赵询沉声道:“吕军务使的主意很好,我想在上面加一些。我欲在契丹南北千里东西六百里的地域里,建城。南北东西以及中间各一,为我来往商人交易之地,此外,也是我军驻扎之地。”
“建城?主公,草原建城,可不是容易的事情。”裴毅皱眉说道。
“无妨,我们用水泥混合泥土建城,不是有几十万俘虏吗,让男丁为工人。与其被杀,不若为我所用。城池、官道接通,那我大军来往极为便利。刚才吕军务使也说了。说将这些俘虏送与北迁百姓。我看,不若送与有功将士,此外,将这些女子许配给有功之士。”
赵询扫视了诸人一眼,道:“我与此次为诸将士请功,向朝廷讨要爵位。在草原之上,诸位每人都有几百户的封地。”
诸人闻言,不由眼睛一热。封爵,这可是光宗耀祖之事,更重要的是,按照赵询的意思,他们还是有封地的实爵。虽然没有土地,但是有奴仆。这些契丹奴隶,以后就是他们的领民了。
“司徒亮!”
“属下在!”
“让李怀远军务使、暗影司挑选八个旗主,成立契丹八旗,各旗人马五千。至于他们的粮草物资,就有四部提供。”
“属下明白!”
“让四部族长写下顺表,以及北海诸部的顺表一起,与我的请功奏折递交朝廷。”
“政务司、军事核查司,你们一起整理好各个有功将士的名录,包括哪些已经阵亡的将士。我要为他们请功。此外,按照功劳的大小,赐予一定的奴隶,也算是封爵和赏赐的一部分。”赵询缓缓说道。
“杨望真政务使,立刻派遣官员,去契丹诸部,协助李将军为诸部划分领地,交代他们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此外,告诉八旗旗主,凡是八旗兵家眷,可入汉籍,不为部族族长之奴隶。四部族长无权干涉八旗对其部士卒的征召。”
“属下领命!”
裴毅苦笑道:“主公,朝廷怕是不会赐予我军将士爵位的。”
赵询笑道:“他赐予不赐予,与我们无关,你们该得的封爵领民,还是会给的。”
“此外,政务司也开始建城计划,五个地方都要同时开建。对了,也要安抚好四部族长,他们的家眷除了子孙要来幽州城学文之外,其余的都不用前来。告诉他们,他们的子孙以后有可能与我的儿子成为同窗。”
司徒亮抚掌笑道:“这样一来,他们岂会拒绝?”
第452章 拿了还要还回去
契丹之战的胜利消息很快传开,幽州、冀北的百姓对此自然是欢喜鼓舞,但他们并不惊讶,骁果军战无不胜的形象已经深入他们的心灵。三对于其他人来说,就不是什么好消息了。
赵询之所以要在契丹境内修筑城池,一是为了加强自己的管理,二是威慑北方。草原诸部,野战能力要远强于汉军。别看李怀远一战拿下了契丹联军,但在野战之中,兵甲犀利的骁果军,也不过和契丹骑兵战个平手。突袭战时,更是处于下风。要不是己方有契丹三部在侧,熟悉地形,怕是难以在契丹境内称雄。
要知道,此次战败了契丹五部联军,其实可以说是四部联军,五万骁果军骑兵就折了近两万多人,虽然大多数都是靺鞨人,但他们也算是骁果军的士卒了。契丹三部前后也折了五万余人。可想而之,如果没有那夜震天雷发威,而是证正面厮杀,何其不易。
看了契丹各部的族名后,赵询发现,现在的契丹尚未出现辽国之时的大姓耶律氏和萧氏。这也说明,契丹还未成形。但赵询决计不会对这些异族放松的,历来王朝更替,不是内部土地兼并严重,百姓举旗而反,就是亡与北方诸胡。对于这些异族,赵询不能说杀光,只能融入汉人体系。
不过赵询也从契丹一战中也发觉,震天雷正面对敌并不是很有优势,用于埋伏、地雷更佳。引敌入围,引地下之地雷,造成的效果更好。或择敌必经之路,引燃火线,铁珠横飞,火焰冲天,绝对会给敌军以雷霆一击。
赵询一边下令征发俘虏分别在五处建城,一边抽调四部精锐之士,组建契丹八旗。同时,让顺州府及时的运送水泥等物向契丹境内开进。至于五部部众,除了伏部交还与失阔之手外,其余四部部众,契丹三部和伏部各分得一成,其余六成,皆为骁果军子民。这些人,都将改汉名,纳于骁果军管辖。
在赵询的计划里,东西南北中各建一大城,制五府与骁果军之下,而其余四部,将分别位于五府边角之地。考虑到契丹四部游牧特性,四部牧民部众,可在五府境内放牧。至于境内小城,则逐年修建。数年之后,这里将数十里一小城的境况。
青州齐州府齐州城。
青州都督曹斌一脸忧色的看着不紧不慢喝着茶的青州宣抚使王延卿。
“幽州的新制的云雾茶就是不一般,曹都督,何不坐下一起品尝一番?”看着直愣愣看着自己的曹斌,心中冷笑的王延卿不紧不慢的说道。
“王大人,骁果军全歼契丹五部联军了,你知道吗?”曹斌吸了一口气,沉声说道。
“知道啊,天下都传遍了,这可是好事啊,据传,剩余的四部已经臣服与我大燕了。消除北胡之患,这还不好吗?难道曹都督也雄心勃发,想要在南征徐州的战事上,立上一功?”王延卿笑着说道。
看着王延卿那一脸的轻笑,曹斌有狠狠一拳上去的想法。但他也知道,今天是来求教的,不是来斗气的。找好叹声说道:“好是好,但我们不好了啊。骁果军要来寻事,比说我们青州该如何应对?”
“骁果军来寻事?骁果军何故来我青州寻事?虽然骁果军强大,但也不会冒天下之大不韪,随意进攻诸府之地吧!”王延卿一脸不解的问道。
曹斌脸色铁青,这王延卿分明就是故意的。
“王大人,难道你不知道骁果军要来东莱府为其麾下的商人讨回公道吗?现在,冀州南部,也就是平原府西侧的骁果军开始行动起来了吗?王大人身为青州宣抚使,难道不该处理一下此事吗?”
王延卿冷笑道:“曹都督,我是宣抚使不假,可宣抚使并没有对各府有实际权力。就算我上奏朝廷,这有用吗?骁果军为何不去征讨其他诸府,偏偏选中了我青州呢?曹都督,你能给我个解释吗?我说了,不要打幽州的主意,你们就是不听,现在好了吧,这事,老夫管不了,也没能力管。”
听到王延卿的话,曹斌也尴尬一笑。虽然二人同地为官,但身为都督的曹斌要比王延卿权利大多了。倒不是都督之位高于宣抚使。按理来说,宣抚使对各府刺史、府军都尉以及府军都督,都有监察权,可直接弹劾他们,权利远比都督要大。
但现在朝堂之上,权利两分,各地都是以朝中的两个大人物为主,对于拥有检察权的宣抚使不以为意。你厉害,可以弹劾我们又如何?我上头有人。所以,王延卿在青州其实就是个闲职。
曹斌和王延卿都是以齐王慕容成为后台的,可以说二人是一个利益团体的。但曹斌向来对这些掉书袋,又没有实权的王延卿不怎么待见,所以同在齐州府,二人关系并不怎么好。
曹斌叹了口气,道:“王大人,不,王兄。你也知道,齐王的两卫大军在和徐州叛军对峙,后勤物资紧缺。我这也不是为了王爷着想吗,本想捞点好处,没成想……”
“没成想那赵询是个刺猬,一碰就炸开了身上的刺。你更没想到,那连战连败的契丹战场上,骁果军会突然大翻身,给契丹五部联军打的飞灰湮灭了。”王延卿冷哼了一声后,没好气的说道。
“我当初就反对你们这般做,你不听劝。曹都督,说句不该说的话。就算是契丹战败,那又如何?骁果军为契丹三部出兵,也不过五万人,这还动不了骁果军的根基。要是赵询真的向齐王逼迫,你说,齐王会不会为了你和赵询翻脸?”
“这……”曹斌脸色一僵,半晌,苦涩道:“当然不会!”
“不要忘了冀州的教训,如果不是赵询的协助,冯猛早就被朝廷的那些大员给弄到死牢里去了。冯猛既不靠向齐王,也不靠向左相,结果奉令和赵询斗了一下。事情成了什么样你也看到了。冀州丢了五府之地,而冯猛也是在赵询的协助下,才继续坐在冀州都督的位子上。别人躲都躲不及,你好要去摸一把。”王延卿恨声说道。
冯猛昔日丢失五府之地,齐王和左相都想将冯猛换下去,扶持自己的人。但骁果军直言,除了冯猛担任冀州都督外,其余的,有一个,杀一个,甚至有攻占冀州全境的意思。而齐王和左相又争执不下,这才让冯猛继续担任冀州都督一职。
看到曹斌没有回话,王延卿也苦笑道:“我不是反对你们对骁果军的商队下手,哪怕是收税重一点也好,可你们倒好,无缘无故扣了人家的人,抢了人家的货。你就是想要这般干,也要有一个合适一点的理由吧。你还来一个运输不法之物。汇通钱庄,遍行冀州、青州之地,你们的行动,早就在他们的视线之下,你还敢胡来,分明就是吧把柄往他们手中送。”说着,王延卿也摇头叹息不已。
“好了,现在说这些没用了,该怎么办吧?”曹斌冷哼道。
王延卿道:“更换平原府、泰安府的府军都尉,甚至将两府府军全部调入青州内镜。此外,释放扣下的商人,交换商品。此外,还要送上一些赔偿之物,就言,你们在抓捕徐州叛军的奸细,一时误抓。当然,你也要给赵询回信一番,响起赔礼道歉。”
看到曹斌听到赔礼道歉,脸色就难看时,接着说道:“如果你还想坐在青州都督位子上的话,就按这般去做。赵询,齐王都不想招惹,你赔礼道歉,也不亏什么。”
曹斌阴沉着脸说道:“向赵询赔礼道歉,我倒不觉得委屈,之时为了几个商人,我这堂堂青州都督去赔礼道歉,实在憋屈。”
“憋屈?再憋屈也没有你现在的官位和性命重要。”王延卿冷笑道。
“对了,但为何要撤换平原府和泰安府的府军都尉。还有,那货物还有东莱府的水军分了一半,凭什么只是我们赔偿。”
“平原府、泰安府与冀北交接,那两府的府军军官,早就被骁果军收买的七七八八了,现在,与其说是青州府军,还不如说是冀北府军。你敢相信他们?虽说骁果军此次的动作,威慑大于真实的行动,谁敢保证骁果军真的不会出兵?”
“至于青州水军,我们管不到他们,他们的烂摊子,他们自己收拾。要是骁果军前来和水师讨说法,我们只管让道就是。一水军还真日在我们脸前摆脸色,管他作甚。”王延卿,没好气的说道。
曹斌知道,王延卿之所以这般说,那可是昔日水军将军沈清不把他放在眼里的缘故。
“那好吧,我这去办,今日多谢王兄指点,兄弟我铭记在心。”曹斌抱拳一礼道。
“赵询声威越来越大,朝廷里还争执不休。难道,真的是乱世来了?北伏异族,内修新政,善待百姓,钱通天下,这赵询有雄主之姿啊!”
与青州都督不同,水师将军听闻赵询讨说法之言后,冷笑道:“我青州水军可不怕他,有本事让他骁果军来水上和我打。”
他确实有狂妄的本钱,水军本来就和陆军不同,骁果军陆军很强,但陆军能下水吗?沈清知道骁果军也建立了水师,但他更是知道,这幽州水师,其实就是不被他看在眼里的辽东水师的残部,根本威胁不了他。
水师掌控水道,来往的过境商船,都需要向他付出一比不菲的过境钱。要是不给,那就请你去海里游一游,这也是沈清不把青州官员看在眼里的缘故。
对于两人的反应,赵询现在还不得知,也顾不上,他现在正忙着给骁果军上下请爵。在他的计划里,政务司、军务司、监察司三大部门的人,都该得到封赏,在契丹五府之地,有领民,当然,封地是没的。契丹人占据的是草原,他们只会放牧。
但现在看来,这些各司衙门的人手,还真的不能受爵,因为他们没有明面上的大功。但考虑到他给将士们的请爵怕是难以得到应允,所以就将请爵和赏赐分割开来。对各司官员个将士们的赏赐,按照自己的标准,单独分发。然后让他们的家人去管理,这也算是契丹五府的一步汉化统治吧。
契丹之战除了平复契丹的祸乱之外,还有一个很大的收获,那就是得到了无数的战马和牲畜。至于牲畜,普通牧民的,自然不会过多剥削,否则到时候就需要赵询支援他们粮食了。至于战马,这玩意,赵询是多多益善。
得到了十几万的战马,赵询直接下令,在幽州各地,开设牧马场,同时也鼓励百姓养马,就算不用拿去上战场,也可以为自用,培养幽州百姓善骑之风。需要之时,无论是战马还是骑士,都有了,也免得需要长时间的培训。
此外,还有一件事,也让赵询哭笑不得。不知道是不是太行山军不扰民,甚至多次将神武军、长武军的粮草抢了送与百姓,或者是因为百姓伸手不起沉重的赋税。雍州东部数府,也就是洛阳周围的数府内,许多百姓举家搬迁,进入太行山之中,投靠太行山军求活,让赵询一直以来,准备在这里布下一支暗棋的队伍,成了百姓投奔之地。
不过太行山军举家赵宁也没有拒绝,直接在险峻之地,建立了四五个山寨,开垦起荒地来,大有好好经营之意,还让赵询提供一批种子、农具以及过冬物资去。见此,赵询也没有拒绝,直接让过往商队每次带上一批所需物资,过境之时,给太行山群匪当过路费。
第453章
因为契丹之战的胜利,骁果军上下皆是喜气洋洋,再加上赵询要多他们封赏和请爵,各军将士,更是喜上眉梢。虽然他们也听说,朝廷批复请爵的可能性不大,但封赏却是赵询亲自颁发。除了级别上的上升外,还有奴隶赐予,就相当于实封爵位。
看到各司官员,走路都似乎要飘起来,赵询不由的摇头:似乎自己已经没有关注到他们。
“主公,好事!”政务使裴毅笑着说道。因为他也得到了三百户的实封,也就是说,在契丹五府,他们家可以在那里有三百户的奴隶。对于这些奴隶,完全是他的私产,可随意处置。为他们放牧。这对于裴毅来说,可是个极大地好事。
“哦?什么好事?说来听听。”赵询笑着说道。
“青州都督服软了,放了扣押的商人,赔付了两倍的货物,此外,还给都督了一封致歉书信。”
赵询笑道:“看来,契丹之中的胜利,让他受惊了。”
“是啊,真的受惊了。这可是五支商队的货物,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