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逐鼎-第40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严格监控过往商人贩卖之物资,严禁贩卖或者限制贩卖的物资,只有骁果军批示方可通行,就算如此,也要一一清查。胆敢有肆意妄为者,格杀勿论。普通书籍,教导百姓向上,向善以及文学著作书籍,可以向外出售。医学、农学、工学以及各个方面的配方等,此类有我骁果军境内书院教授,有我骁果军整理的有利于百姓生活,有利于地方发展的书籍,一律不得贩卖,违令者,以奸细论处。”
赵询随后就一一将一些需要注意和严查的事情颁布了下去,虽然与各国展开商贸可以,但是,一些东西自然是需要禁止的。尤其是一些先进之术,自然是不得外传的。要知道,在骁果军境内,医、工、商、农、匠等各种创新技术层出不穷,为此,赵询除了下令编造成书之外,还大肆奖赏这些创新人士,并许以官位和爵位。使得骁果军境内,做官的不仅仅是士子,有各行各业人士。
这些士子多余各行各业的人士为官,一开始自然是不满的。但是,让这些士子在一些方面和这些人一比之后,士子们也发觉,自己在很多方面确实是远远不如。而且,远远不如的地方,恰恰还是关乎民生,关乎战事的重要点。所以,在赵询的批示之下,这些士子终于接受了这些各行各业的人士为官。
当然,最为重要的还是这些各种著作,也成了一些书院需要学习的东西。此外,赵询还下令,对于一些官衙,只有相应的人才才能做官。各级官员这才明白,按照赵询的意思,比如大燕国的工部,就需要匠户出身的官员担任,最起码,一部官员之中,要有八成以上的官员是匠户出身,亦或者主官也需要有三分之二是匠户考核出身方可。
当然,这里的匠户可不是指挥制作工具之人。他们也是需要学习知识,通过考核,再逐步从底层升上来才行。税务司、财务司等官员,必须精通术算方可,可不是昔日那般,任何官员随意在任意衙门就职。
随后,赵询在辽州各地转了转,尤其是辽州之地的木材,那简直都是参天巨木,棵棵都是制造大海船龙骨的好材料。对此,赵询自然不会放过,支会之后,自然有相应的人负责将其砍伐,随后运往南面的造船厂,等待一艘艘船只出厂。要知道,现在海贸可是异常兴旺的。尤其是在骁果军印刷了白羽商号商队关于海贸主意事项和指导的小册子之后,骁果军境内的商人纷纷下海,通往南方,乃至更远。
“韩猛,走,今日我们去城中集市看看!”赵询忽然想起,到这里的集市看看商贸究竟兴盛与否。在兖州之地的时候,韩猛这个亲卫营都尉,自然是不能随其一起。本来,赵询打算让其随军参战。但是,韩猛在辽州之地和靺鞨部路打了几仗后,得知赵询要在此停留一段时间之后,就决心护卫在赵询身侧。对此,赵询也只好听之任之了。不过,有韩猛护卫在侧,赵询到时感觉轻松了许多。
和长安、洛阳一样,城中东市、西市是一个热闹的所在,行人如织,摩肩接铮。因为,东、西市就是官府特意让商人集结的地方,毕竟,存于一地,也便于管理。今日,赵询就在几十个护卫或明或暗的护卫下,来到了城中的西市。
龙州城毕竟是龙州城,能作为辽东国国都,自然不是吹出来的。经过骁果军的扩建,这龙州城更大了。因为没有经历战争,直接是辽东国国君归降,所以,这里并没有被大肆破坏的迹象。
现在,龙州城没有了一国之都的森严之像,反而有着辽州第一贸易之城的情景。再加上这里本来就是辽东国国都,所以,这里也早有了一整套的完整的城市规划了一些商业规则。在经过骁果军的一番收拾整顿和扩建之后,这里的商业规划更加紧密,更加有序了。有着专门的官吏负责,监管交易事务。当然,他们是负责交易之中的纠纷,而非刻意插手其中。
龙州城市场分为东西二市,东市是靠近内城,向来是四方珍奇,皆所积集,市场经营的商品,多上等奢侈品,以满足内城居住的贵族领主们的需要,渐渐的东市最后就形成了一个专门的奢侈品市场。现在,虽然没有什么贵重,但是,那些大商人们一个个可都是有钱的主,他们的购买力,可不亚于昔日靺鞨人贵族。再说了,他们购买也不是自己用,而是贩卖至其他地方。
而西市恰恰相反,这里正对着的就是西城门,向西,就是新修建的官道,西通海洋,南接辽州南部之地。往来的各地商人,基本上都是居住在这附近。这里有突厥人、奚人、汉人、靺鞨人、室韦人、新罗人、百济人、还有通过海船而刻意来贸易的夷州人,遥远海外而来的波斯人、大食人的胡商,他们也都有在此开设店铺。
这里可以说是整个辽州之地最大最繁盛的商品交易地,不为别的,只是因为此地勾连南北东西和各部各国。赵询也擦发觉,自己不经意间,又将此地造成了一个商贸集结地。当然,这也与定下的低商税政策,欢迎各族各国商人前来的政策有关。虽然这里面有一些商人所处的国家、部落和势力和骁果军敌对,亦或者曾经敌对,现在尚未恢复正常交往。但是,这里却并不禁止商人来往。所以,这里也就成了及其兴旺的商贸之地。
西市周围多平民姓住宅,市场经营的商品,多是衣、烛、饼、药等日常生活品。西市商业较东市繁荣,毕竟,能购买贵重之物的人还是少数。
“不错,果然是龙州城的商业区和经济活动中心。”看着人来人往的街市,赵询不由的感叹道。虽然没有长安、洛阳,也没有幽州城那般广大。但是,这里的西市内也有南北向和东西向均宽十步的平等街道各两条,四街纵横交叉成“井“字形,将整个市内划分成口个长方形区域。
就连赵询走在商道之上,看着两旁店铺贩卖的东西,也不由暗暗吃惊。别说,很多稀奇古怪的东西,赵询还这认不出来是什么。那些各种各样的店面、五颜六色的商品,看的让人眼花缭乱。
一排排整齐的店面,早已经按不同的种类,全都集中在一起,形成某种物品一条街的形式,以便于购买者挑选。那宽阔的街道两旁,一个个店面前都堆积着如山的货物。杂货行、新货行、金银行、果子行、鞋帽行、药行,一眼看去,到处都是在那里逛街的妇女小孩。这些人,多数都是东三府的镇兵退伍士卒和伤卒的家眷,此外,从镇兵退下来,成为地方县兵的士卒的家眷,也被安置在这里。他们一到这里就有现成的房子都有分配,这些都是靺鞨人俘虏修筑。
许多从中原战乱之地逃之骁果军境内而被迁至此地的百姓,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里。当然,他们喜欢的不是这个地方,而是这里的平静、安稳和祥和的生活,没有人喜欢战争,无论他是什么身份。
相比于在在大燕中原各个州府的乱战纷纷,每个处于这里的百姓都能感觉到,这里特有的一种气质。一种崭新的气质,一种生机勃、欣欣向上,充满着自信的气质。来到辽东,不是落难,而是一个崭新生活的开始。没有战乱、没有盗匪,甚至没有官府那些多如牛毛的各种名头的苛捐杂税。
虽然这里气候和家乡不同,虽然这里不再是自己熟悉的家乡。但是,有什么比安稳、平静的或者,有什么比能伴随家人一起生活更重要呢?
虽然所有人都不想离家而远离,但是,要不是原先快活不下去了,这些百姓也不会愿意远离故土,来到传说中苦寒的辽州之地呢?到了新进被骁果军收服置下州府的辽州之地才发现,虽然这辽州如传说之中的寒点,虽然分到的田地也贫瘠了一些,但是相比起来,这里比之南方,能让人安心的生活。
“书店?这里还有这玩意?”赵询忽然间看到一家装饰古朴的店面时,看到其上棱形的标牌书字之时,也不由暗暗一惊。
“走,进去看看,看看他们究竟都卖些什么书籍?”赵询笑着说道。他知道,这些书店,一般都有官府的影子。毕竟,什么可以出售,什么书籍限制出售,都是有规定的,可不能随意出货。
赵询带着数人缓缓进入书店,书店之内,还有数个人正在挑选书籍。不得不说,在这里,任何人都会因为眼前的书籍,而收敛脚步,调整气息,让自己显得更文雅一些。
店铺装饰的古香古色,里面一个个书架上摆满了一架架充满着墨香的书籍。书籍,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是神圣的。书籍就代表着文化礼仪传承,代表着一个民族的过去,也代表着未来。汉人之所以能在王朝更替之中保存下来,而非北方异族一样,不知不觉中消泯与历史之中,原因之一就是有着能一代代流传的书籍,他将先贤的知识,名族的历史,代代相传,代代不忘……
没有店小二来打扰,店内静悄悄的,整个屋子之内,都能闻到一股淡淡的书墨清香。赵询稍稍走了几步,只一眼看去,便现了许多的诸子典籍,《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等各种典籍都有。赵询侧目看去,只见买书之人,除了一些来辽州为官吏的士子之外,还有一些外族之人。微微的看了看,赵询绝觉得他们更想新罗半岛之上的三国之人。
中原文化在周围诸族诸国之间的影响很深,向来都被各国所仰慕和研究,对此,赵询倒也不怎么惊讶。说起来,赵询还希望这些书籍能多卖一些,将汉人文化给传播出去。




第674章 草原血战1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现牛羊。我说,这样的景象我还真没有看到过,满眼都是草,看的我头晕。”
“哈哈……我也头晕,主公说的景色,显然不是我们能体会的了的啊。”
几个军官又开始闹将起来,在这一望无际的草原之中,也实在找不出一个乐子来,诸将士在休整之时,也只能打嘴仗。
幽静的小湖在在太阳的光辉还在,闪现一粼银光,绿色的大地之上,绿色波浪随风摇摆。在这临时军营周围,一排排用马车加上长枪扎捆的拒马被放立在营寨之外,上百座高台像雨后春笋一样耸立大营营墙周围,这些,则是箭塔和瞭望台。
骁果军弓箭手的身影在这些高台上面隐约可见,一道道的临时挖掘的土坎,一排排用车板组成的栅栏,重型弩车分布在四角。这营寨的侧方,则是这个小湖,作为大营取水之用。
“咚……咚咚……”一连串的马蹄声从西方传来,片刻之后,就是数十探子从大营之外疾奔而回。
“也不知道突厥人被吸引了来了没有,老是这般下去,可是不行的啊。功劳全部都被骑兵都的人拿去了,我们来喝西北风啊。”一个军官喃喃自语道。
他们是第一镇的步卒队伍,第一镇五都,两都骑兵,三都步卒。按照计划,骑兵和步兵并没有直接连在一起,骑兵在前活动,步卒在后方策应,同时否则收拢战利品和俘虏,同时完成骑兵尚未完成的三光政策。
“将军,探子回报,大概有一万突厥骑兵现在正在向我们这里而来,观其行进速度,属下猜测,他们是准备夜间行动。”帅帐之中,三都都尉唐牛沉声说道。昔日的校尉,在多次立下功劳,再经过武备学院学习之后,终于晋升为都尉,军衔则是轻车都尉,是都尉之中的第二级。
第一镇镇军将军李尘风看了传回来的情报之后,沉声下令道:“很好,我们等的机会终于来了,相比你们也心中按捺不住了吧。骑兵都的人功劳不小,你们步兵都只在骑兵都后面捞些小功劳,想必也是不满的。今日,就让你好好表现一会。按照训练要求,今夜加强防备,准备反击。”
四镇大军进入草原之地已经大半个月了,按照赵询的要求,逐步推进,无需冒进,以杀敌洗劫为主,其余的都尉次要。所以,先后大半个月来,大规模交战没有,小规模交战倒是不少。先后击杀突厥军队五万余人,为此,己方这留下了两万余人。不过,十来万的民夫青壮随行,,很快就从中补充了回来。
此外,在这大半个月里,骁果军获得了二十余万牛羊马匹等牲畜,两万突厥女子。至于男丁和老人,骁果军是不需要的。这也是突厥人在大燕境内的行动方针,骁果军只不过借用而已。此外,还救出了万余人汉人奴隶,其中,七成为女子。先后摧毁突厥人部落二十余个。
虽然随着骑兵都战功更大,但李尘风还是留在步兵都之中。一来,他身为主帅,这些功劳无需他去抢夺,任何一个功劳,按理说都有他的份。二来,这步兵都除了三都步兵之外,还有三万的青壮民夫,运输着一镇大军的粮草物资。这里的责任重大,他不能不小心。
此次骑兵都负责将第一镇的缴获,六万头牲畜,五千突厥女子和五千余被突厥人抓去的汉人百姓送回定州。所以,这突厥人就有一部寻上了骁果军的步兵都。
当然,李尘风是不惧的。除了对部下有信心之外,还因为这尚且留在军营之中的万余青壮有信心,他们,也都是骁果军的预备兵,拿上武器,也是战士。此外,四镇之间,可是彼此有联系的。虽然第一镇骑兵都回去了,但是,其余的三镇骑兵都都没有离去,因为,他们是轮流护卫辎重队民夫青壮往返。
除了这些之外,李尘风还对大营之中储存的震天雷有信心。到现在为止,突厥人已经见识了少许的震天雷,饶是如此,已经让突厥人军队大吃一惊。也使得一些突厥人部落在遭遇山阳军洗劫之时,被震天雷一炸,立马失去抵抗之心。
火把被夜风中吹的呼呼只响,红色火星霹雳啪啪的从顶端冒开来,巡逻士兵的锁甲在黑夜里闪着亮光,晃动的影子照映在河岸的木栅栏上,夜色如水,却透着浓浓的杀机。
萨摩,突厥人部落之长。当然,只不过是以不大不小的部落而已。因为其率领大军响应突厥人可汗的号召,领军准备南下大燕劫掠。但是,他却得到了他的部落被骁果军屠杀并灭掉的消息。恼怒之下的他,丝毫不停其他的劝阻,当即挥军东进,向着骁果军杀来。
“情况如何?”萨摩眼睛通红的询问道。
“首领,这骁果军有士卒一万五千余人,此外,还有民夫万人。除此之外,并无其他。他们的骑兵队伍已经护送他们的辎重队押运着战利品折返了,其中,包括从我们部落洗劫的物资和人口。”从部落逃生的士卒颤声禀报道。
“好,很好,今日,我要那这些汉人为我的子民复仇。传令下去,给我冲,杀光他们!”得知情况之后,萨摩再也忍不住了,怒声吼道。
“咚咚咚……”一阵轰鸣声从天际传来,这引起了大营哨兵的注意,“敌人!突厥人杀来了!”第一镇巡逻兵大喊道,手中迅敲响哨塔的钟鸣,
“呜呜呜……”临时军营之中长号声四起,无数的士兵从军营里钻了出来,在各级军官的带领之下,士卒们有序的向着各个位置奔去。一看他们的表情就知道,他们根本就没真的脱去衣甲睡觉。
“弩兵,全部上营墙列阵。”在各都军官的喝令下,三都合计五千弩兵齐刷刷冲上了高不过三米,但宽足有五米的营墙。刚才还只有少数弩手站岗的高台,也迅被士兵们密密麻麻的站满。
“列弩!上弩失”弓弩兵军官大喊道,步兵弩的弓弦整齐的拉动声像一阵黑夜里密集的雨点敲击地面,与此同时,一架架面目狰狞的重型弩车被士兵们推了出来,栅栏后面一片寒光闪,“快!长枪兵,列阵!列阵!”一支支闪着寒光的长矛从栅栏的间隙伸出来。
一簇簇的黑影带着风声出现在对面的旷野之处,战马的嘶鸣混着人声传来,紧接着,沉重的马蹄声踏动地面。一队队骑兵杀气腾腾的从远处的开了过来。
在淡淡的月光之下,突厥军的弯刀闪烁着森森寒芒,在昏昏沉沉的夜色之中,上万骑兵瞬间就把西面的大片空地占满,一眼望去全是黑压压的人头,看的人头皮麻。
“妈的!总算来了!这下,该我们步兵抖抖威风了吧。”唐牛着远处的敌人,两眼放光,五根手指紧握,宽大的骨节出脆响,已经很久没有的兴奋感正在他身体里复苏。
“冲!让这些汉人见识见识,我突厥勇士的厉害,用手中的战刀,劈开一条通往胜利之路!杀光他们,为死去的亲人报仇!”萨摩弯刀狠劈,厉声吼道。
“杀!杀!杀!”
“报仇……”各种突厥语和各种怪叫从突厥人军队之中传出,突厥骑兵速度不停的向着大营冲过来。说真的,如果守军不阻拦的话,这大营根本挡不住突厥骑兵的冲锋。要知道,在草原之上,可是没有树木等着你去砍伐,搭建营帐的。所以,这营寨寨墙都是用马车为边框,用运输而来的长木的绳索捆绑而成,但绝对扛不住多少骑兵的强行冲锋。当然,由于没有,显然还是不一样的。
“一万人!哈哈,就凭他们也想拿下我们?痴心妄想!蠢货,我们先后击败了他们那么多次,都不知道受点教训。”一个军官冷声说道。
“那不一样,他们吃了败仗是不假,但是,都是被我们的骑兵都所败。所以,我猜测,他们认为我们的步军其实就是为骑兵/运输粮草辎重的,根本不足为惧。毕竟,我们还没有和他们正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