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诙拢缥逶挛募镜牡诙鲈拢挛杭镜牡诙鲈拢衔嗽挛锛镜诙鲈拢考镜诙鲈录粗屑湟桓鲈拢湃顺莆僭拢视兄俅骸⒅傧摹⒅偾铩⒅俣怠0次逍屑纳淖刺蜃印⑽纭⒚⒂暇弁拢醋游牡弁拢缥鸬牡弁拢镜牡弁拢衔鸬牡弁隆M保印⑽纭⒚⒂嫌治逍械奶一ㄖ兀醋游啄镜你逶。ㄓ纸刑一ā⑾坛兀┲兀缥鸬你逶。ㄌ一ǎ┲兀鸬你逶。ㄌ一ǎ┲兀衔伤你逶。ㄌ一ǎ┲亍0吹刂逍胁环忠跹衾此担勺印⑽纭⒚⒂戏直鹞尽⒔稹⒒稹⑺奶一ā�
寅、申、巳、亥按与八宫方位的对应关系,分别在东北、西南、东南、西北四隅(又叫四维)方位。按地支与月建的对应关系,分别是春夏秋冬每季的第一个月,即寅为正月,巳为四月,申为七月,亥为十月,古人称之为四孟月,按五行寄生十二宫来讲,则分别为木(长生在亥)、火(长生在寅)、金(长生在巳)、水(长生于申)四长生之月。按木、火、金、水三合局冲长生者为驿马来说,则寅、申、巳、亥分别是四个驿马星,即申、子、辰合水局马星为寅,寅、午、戌合火局马星为申,巳、酉、丑合金局马星为亥,亥、卯、未合木局马星为巳。
辰、戌、丑、未按与八宫对应关系,也分别在东南、西北、东北、西南四隅(又叫四维)方位,按地支与月建的关系,分别为春夏秋冬四季中最后一个月,即辰为春三月,未夏六月,戌为秋九月,丑为冬十二月,古人称之为四季月。按五行寄生十二宫来讲,则分别为四墓(又叫四库)之月,即辰为水库,戌为火库,丑为金库,未为木库。
以上是就干支分别来讲,即甲、己为符头,符头的地支如果是子、午、卯、酉,则五天就用该节气的上元局;如果符头的地支是寅、申、巳、亥、则这五天就用该节气的中元局;如果符头的地支是辰、戌、丑、未,则这五天就用该节气的下元局。
实际上,干支是组合在一起的,一元为五天,一个节气包括上、中、下三元,即十五天,六十天用完六十甲子的组合,所以六十天中必然有四个上元、四个中元、四个下元。因而,在实际遇到的日干支中,就是甲子日、甲午日、己卯日、己酉日这四个符头日开始的五天,用该节气的中元局;甲辰日、甲戌日、己丑日、己未日这四个符头日开始的五天,用该节气的上元局:甲申日、甲寅日、己巳日、己亥日这四个符头开始的五天和该节气的下元局。
以上就是奇门定局的干支历依据。
第二节用拆补法定局既简捷又符合自然规律
上节讲到奇门遁甲定局的两大依据,一个是二十四节气,一个是六十甲子系统,如果一年正好是360天,一个节气又正好是15天,则符头与交节日对应不爽,自然奇门遁甲的定局,即确定用阴遁或阳遁几局,就简单明了,不成什么问题了。
但实际上,地球绕太阳运行一周是365。2422日,一年二十四节气,每一个节气平均15。2184日,并非正好15天,而地球绕太阳运行又是一个椭圆形轨道,二十四节气也不是绝对等分的。这样一来,每一个节气交节的这一天,并不能都与符头即上元的头一天的日干支碰到一起。由此就出现所谓超神接气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实际问题,古人提出了三种办法:第一种是置闰法,即超神多达九天以上时,阳遁就在芒种节置闰,即将芒种节所用上、中、下三元再重复用一遍,这样到夏至节改阴遁时自然就变成接气了;或者阴遁时,在大雪节置闰,即将大雪节上中下三元再重复一遍,这样到冬至节改阳遁时自然就变成接气了。这种方法,违背了天体运行的客观规律。即地球绕太阳运行时,不可能至芒种节或大雪节时放慢速度,将过去十五天左右走过的路程改为用三十天左右才能走完,所以它是违背自然规律的,是不符合科学精神的。
第二种方法,是所谓茅山道人用过的方法,即严格按二十四节气交节时间定奇门用局,即一交节,就先用该节气的上元局,然后用中元局,各用完五天后,再用下元局;如果用了五天下元局,下一个节气仍未到,则继续仍用该节气的下元局;如果下元局尚未用够五天,下一个节气已经来到,则立即舍去上个节气的下元局,从交节的那一刻起,就改用新的节气的上元局。这种方法,严格遵循了奇门用局的第一大依据二十四节气,但却舍弃了第二大依据干支系统,所以我认为也是不符合遁甲日历阴阳合一的科学依据的。同时,这种方法违背了古代每年事先按交节时刻编好的奇门遁甲历书才能应用。
第三种方法,就是古人创造的拆补法,这种方法,即严格遵循了奇门定局的第一大依据二十四节气,即进入某节气就严格用该节气的奇门局;同时,也严格遵循了奇门定局的第二个依据干支记时系统,即甲、己为符头,符头日地支为子、午、卯、酉的,就用上元局,符头日地支为寅、申、巳、亥的,就用中元局,符头日地支为辰、戌、丑、未的,就用下元局。这种方法既符合天体运行的客观规律,又简捷实用,只要有一本标明交节时刻和每日干支的历书,每一个研习奇门遁甲的人都可以自己随时来确定每天的奇门用局,不必依靠某些所谓“奇门大师”事先编好的奇门遁甲万年历才能定局预测。因此,我提倡使用拆补法定局。
关于使用拆补法定局的原理,在《神》书第81-90页已经讲得很清楚。这里再举一个例子,加深一下印象,同时说明必须注意的问题。
比如:2001年阳历6月21日(农历五月初一)这一天的干支为乙卯,这一天16时12分即下午4点12分交夏至节。这一天下午4点12分以前属于芒种节内,芒种节上中下三元用局是六、三、九。再看6月21日乙卯日的符头为甲寅,寅、申、巳、亥地支用中元,这样就知道6月21日这一天16时12分以前应该用阳遁三局。
6月21日16时12分交夏至节,这表明从下午4点12分开始进入阴遁的夏至节内,夏至上中下三元的用局是九、三、六,而乙卯日的符头仍是甲寅,寅、申、巳、亥地支用中元,所以下午4点12分开始就必须改用夏至中元阴遁三局才符合自然规律。
6月22日丙辰,符头仍是甲寅,所以继续使用夏至中元阴三局。
6月23日丁巳,仍为夏至中元阴三局。
6月24日戊午,仍为夏至中元阴三局。
6月25日己未,换了符头。符头地支辰、戌、丑、未用下元局。因此这一天开始用夏至下元阴六局。
6月26日庚申,仍用夏至下元阴六局。
6月27日辛酉,也用夏至下元阴六局。
6月28日壬戌,仍为夏至下元阴六局。
6月29日癸亥,仍为夏至下元阴六局。
6月30日甲子,换了符头,符头地支子、午、卯、酉的用上元,故从这一天开始改用夏至上元阴九局。
7月1日乙丑,仍用夏至上元阴九局。
7月2日丙寅,仍用夏至上元阴九局。
7月3日丁卯,仍用夏至上元阴九局。
7月4日戊辰,仍用夏至上元阴九局。
7月5日己巳,换了符头。符头地支寅、申、巳、亥的用中元,故从这一天改用夏至中元阴三局。
7月6日庚午,仍用夏至中元阴三局。
7月7日辛未,仍用夏至中元阴三局。但是,这一天上午9点52分交小暑节,说明只能在9点52分以前用夏至中元阴三局。9点52分以后必须改用小暑中元用局,小暑上中下三元的用局是八、二、五,故应改用小暑中元阴二局。
我们回过头来把夏至节的用局看一下:
6月21日下午4点12分至6月24日共三天零6个小时38分,用的是夏至中元阴三局。
6月25日至29日这五天,用的是夏至下元阴六局。
6月30日至7月4日这五天,用的是夏至上元阴九局。
7月5日至7月7日上午9点52分以前,共二天零11个小时51分(每天24小时,从头一天晚上11点开始计算起),用的又是夏至中元阴三局。
从上例可充分看出所谓拆补局的特征,即它不是整齐地在每个节气内,先用上元五天,次用中元五天再用下元五天,而是将某个元(或上元或中元或下元)的用局拆开了,同时又根据符头干支的实际情况,交节后该先用中元就用中元局,该用下元就用下元局,该用上元就用上元局。
比如上例,进入夏至节后,先用了三天多中元阴三局,然后五天用下元阴六局,再用五天上元阴九局,最后又补用中元阴三局二天多。
形成了:拆中元-下元-上元-补中元的格局。这就是所谓拆补法,又叫拆补局。这样在夏至节内,实际上,上元用了五天,下元用了五天,中元用了五天零18个小时29分,也就是2001年夏至节内的实际时间是十五天零18个小时29分。
由此可看出,拆补法既严格遵循了二十四节气的实际运行时间,又恪守了干支记时与奇门用局的对应关系,即符合天体运行的自然规律,又符合奇门遁甲所用的干支系统的机理,所以我认为它是比较科学的,故提倡大家都采取这种方法。、
当然,以上是从理论上讲的,从实践看,实际验证,也证明用这种方法定局,其预测准确率也是很高的。
这样讲,并不完全否定置闰法和茅山道人法的准确性。从奇门古籍看,置闰法在历史上应用很多的。《神奇之门》一书中不少实例,也是用的置闰局,因为当时还没有研究拆补法,事实证明用置闰法也是可以测准的。另外,也有的学员告诉我,他使用茅山道人法定局,也测对了许多事情。
究竟用哪一种方法定局,其准确率更高,广大奇门爱好者可以通过大量实践去对比去检验。一个人没有这么多精力,只能根据理论上的探讨和个人有限的实践,表明我的态度:我认为拆补法定局应该是准确率最高的。
在奇门遁甲起局的方法步骤
(一)从传统的式盘到纸上快速起局法
奇门与太乙、六壬在历史上合称为“三式”,既然叫“式”(轼),
就是运用式盘的转动来进行预测的。因而,转盘或叫活盘奇门遁甲,应该是历史上的正宗,或叫主要方法。有人提出:飞盘奇门遁甲应该是正宗,活盘奇门只是一种方便法门而已,这种说法,我不敢苟同。我认为,一者,所谓飞盘,就不叫式,就不能转动,只能象下象棋一样,先画好一张棋盘,然后将每个符号制成棋子,然后在上面飞来飞去。二者,奇门遁甲原本来源于军事上的排兵布阵,所以代表军队的十天干符号,在九宫八卦阵上跳来跳去,也就说采取九宫跳涧法来布阵。一旦成为一种预测术以后将代表天时的九星、代表人和的八门、代表神助的八神纳入其模型之中,就未必都按照地盘上排兵布阵的队形来运转。其中九星代表天体、代表天时,地球围绕它们运转,或者按视觉认为它们围绕地球运转,这些天体自有其轨道,不会按地上九宫跳涧路线来运转。另外,八门也只有八个,如果按九宫跳涧法,则每一次必有一宫无门,这也不符合易理,所以,我认为,飞盘奇门不是正宗,活盘奇门才应该是正宗之法。
按传统活盘奇门必须制成十八个活盘(如刘广斌《奇门预测学》一书所示)才能使用。河北省周易研究会会员邱宗云将传统的十八个活盘即阳遁九局和阴遁九局浓缩成一个塑料盘,一面是阳遁九局,一面是阴遁九局,利用九个刻度尺来转动天、地、人、神四层盘,组成每一局来使用,这比刘广斌的方法自然前进了一大步,但是弊端仍然很多;一、此塑料盘必须随身携带,一旦忘记带,就不能进行预测;二、九个刻度很难对准,有一层盘对不准,该局就错了;三、利用此盘预测,留不下资料,难以总结提高。
为了使奇门预测这门古老的技术在今天能够发扬光大,我遵循自己制定的对古代数术“一要去伪存真,二要化繁为简,三要规范统一”的原则精神,对古代奇门应用工具大胆进行了改造、革新,创造了纸上快速起局法,借用民间智慧题“一个西瓜切四刀,九块西瓜十块皮”的井字形切法,把奇门式盘改为井字形格局,既保留了天、地、人、神四层盘,又巧妙地把时间、空间方位直觉地再现出来,更完整更巧妙更灵活地表达出奇门遁甲的太极认知原理(见第一讲)。
这种纸上井字格起局法,既简捷明晰,一目了然,又便于保留预测资料,利于事后研究得失,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奇门的预测、决策水平。同时,这种方法不容易出错,可适合各种年龄段的人使用,掌上起局法只适合年轻又记忆力特别好的人使用,上了年纪、记忆力差的人,用掌上起局法就不适应了。
(二)纸上井字格起局法的步骤
第一步,先把阳历时间的年、月、日、时,换算成干支历。这也可以说是学习奇门遁甲以及其他一切古典预测术的第一道关口。也就是要把干支记年、记月、记日、记时搞得滚瓜烂熟,最好能够记住每年、每月、每天的干支。开始不熟,只有随身携带万年历,随时进行查阅。
比如:阳历2001年8月20日下午4点10分,有人求测。
首先要查看万历,找出2001年8月20日这一天的干支,即辛巳年、丙申月、乙卯日。这里要注意的一点是,丙申月是从交立秋节(即8月7日19时34分)开始的,而不是从农历七月初一(阳历8月19日)算起。
一般万年历上只有年、月、日干支,那么这一天下午4点10分的时辰干支是什么呢?这就要根据日上起时法来推出。
日上起时法
己还加甲、乙、庚丙作初,
丙、辛从戊起,丁、壬庚子居。
戊、癸何方发,壬子是真途。
日上起时法,古人又叫五鼠遁元或五子遁元。也就是根据每天的日干求出其子时天
干方法。这段歌诀的意思就是:日天干甲和己的,从这一天子时起甲子,然后按甲子、乙丑、丙寅······的顺序往下排,也就是说子时的天干是甲。日天干为乙或庚的,从这一天子时起丙子,然后按丙子、丁丑、戊寅、己卯······的顺序往下排,也就是说子时的天干是丙。丙日或辛日,子时天干为戊,即从戊子、己丑、庚寅、辛卯······依次往下排。丁日或壬日,从庚子、辛丑、壬寅、癸卯、甲辰······依次往下排。戊日或癸日,则从壬子、癸丑、甲寅、乙卯、丙辰······依次往下排干支。
现代一天24小时与干支历一天十二地支的对应关系是固定的,比如上例下午4点10分,即16点10分,是在干支记时一天十二地支的申时内,即下午3点-5点或叫15时-17时之内。
按照日上起时法中的口诀,8月20日这一天是乙卯日,也就是说
日天干是乙,符合“乙、庚丙作初”的口诀,所以这一天子时应从丙子数起,然后丁丑、戊寅、己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甲申······,这样就把下午4点10分这一具体求测时辰的干支甲申也求出来了。于是首先把求测之时的干支历写在下边:
辛巳年丙申月乙卯日甲申时。
这就是起局的第一步。
第二步,根据二十四节气和这一天干支的符头,确定这一天的奇
门用局,也就是定局。
查2001年8月20日在立秋节内,立秋节上中下三元的用局是二、
五、八,20日乙卯,它的符头就是前一天即19日的甲寅,符头日地支寅、申、巳、亥的用中元局,这样应决定了8月20日乙卯日应该用立秋中元阴遁五局,这就是上节讲的定局。
第三步,根据确定的用局,画出井字格,先布地盘的三奇六仪。
比如:8月20日乙卯日这一天用阴遁五局,这就是说在奇门地盘上,必须把甲子戊元帅先布在五宫内,然后按戊、己、庚、辛、壬、癸、丁、丙、乙永远不变的队形,依据阴遁逆排的原则,将己、庚、辛、壬、癸、丁、丙、乙分别布在四、三、二、一、九、八、七、六宫内(见下图)。
第四步,我们讲的是时家奇门,所以要把具体求测时辰的旬首(10个时辰为一旬,故旬首必然是甲),也就是六甲(在奇门地盘值班的六甲大将)找出来。然后根据六甲遁在六仪下的原理,看值班某甲大将隐遁在哪一宫,该宫所对应的九星就是值符,该宫所对应的八门就是值使门,换句话说,就是依据时辰旬首来确定九星值符和值使门。
比如8月20日乙卯日甲申时这一例,一看是甲申时,它本身就是
旬首,就不用再找了。甲申遁在庚下,现在地盘庚在震三宫,震三宫固定对应的九星是天冲星、八门是伤门,由此就确定了这个时辰的奇门格局中,天冲星为值符,伤门为值使门。
这就把天盘值班的星,人盘值班的门找出来了。
第五步,转动天盘,确定九星的落宫位置,首先依据值符随时干的运转规律,把值符星排到时辰天干这一宫的天盘位置上,同时把它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