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于未来无所追求、目光短浅、目标短近的人来说,一次次的逆境也会使他们增强心理承受力,即他们对一次次积累的逆境和心理平平衡也无所谓了、不在乎了。但这种无所谓是感觉上的麻木和无奈,从心理学原理上说,这是由于刺激的频繁,即感觉阈限的上升,而使感受『性』下降了,也就是对挫折感觉迟钝、疲惫了,对挫折刺激已经不敏感了。这是对挫折心理承受力的消极增强。
□个体的气质(神经类型)、『性』格对逆境心理承受力的影响
有关调查材料证明,在人的四种气质中,抑郁质的人遇到挫折而『自杀』,胆汁质的人易轻生,只有相对平衡型的粘『液』质和多血质『自杀』者少。这说明粘『液』质和多血质的人比抑郁质和胆汁质的人更能容忍挫折,即对逆境的心理承受力较强。这是因为,从神经类型上看,抑郁质和胆汁质都属于不平衡型,抑郁质的不平衡是抑制制强于兴奋,在受到逆境后自怜、悲伤、抑郁、焦虑等否定情绪笼罩了他们的整个心灵。自我体验极深刻,有的甚至因承受不了逆境而自伤、自残、『自杀』。胆汁质的不平衡是兴奋强于抑制能力又极差,在偏激的否定情绪支配下或者冲动『自杀』,或者外向攻击。表现了对逆境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弱。而粘『液』质和多备质的人由于其神经类型是平衡型,所以逆境后的还定情结果虽然也产生不少,但他们的神经系统自身兴奋和抑制的平衡『性』,使得自身能够调节、抑制这些不良情绪,避免了不良后果的发生,表现了对逆境较强的心理承受力。
『性』格对逆境心理承受力的影响更是密切。尤其是依赖型『性』格、脆弱型『性』格、抑郁型『性』格、粗暴冲动型『性』格者对逆境的心理承受能力更差。按照『性』格的基本分类,这几中『性』格都有情绪型或缺乏意志型『性』格,而不是理智型『性』格。理智型『性』格的人比情绪型『性』格的人能忍受逆境。因为理智型『性』格的人一切受理智支配,用理智冷静地分析逆境原因,寻找战胜逆境的对策,因而,对逆境的心理承受力较强。而情绪型『性』格者一切受情绪支配,遇到逆境后必然产生许多否定情绪,如愤怒、悲伤、忧郁、焦虑等。由于情绪型『性』格的人对这些否定情绪缺乏克制能力的调节能力,必然导致对逆境的承受能力罗差,遇到挫折不是焦虑不安,一事无所,就是悲伤或忧郁过度 从此消沉,或者怒不可遏导致攻击行为。在所有的对逆境心理承受力弱的人当中,情绪型『性』格者当居首位。
『性』格是一个人外在与内在的个人体现。『性』格开朗是一种综合型『性』格,这种『性』格既包括理智特征,又包括情绪和意志特征。『性』格开朗的人属于心胸宽阔的人,遇到逆境不钻牛角尖,不沉浸在逆境的情绪中,很快就会勇敢地走出困境,向困难挑战。对逆境有较强的心理承受力,而『性』格抑郁的人则属于心胸狭窄的人,即〃小心眼〃。〃小心眼〃的人遇到逆境后想不开、钻牛角尖,又不愿向人倾吐与发泄,只是默默地自己忍受,想到绝望处就会自寻短见。这说明〃小心眼〃的人对挫折的心理承受力较差,同时,也说明『性』格内向是形成〃小心眼〃的人对挫折的心理承受力较差,同时,也说明『性』格内向是形成〃小心眼〃的重要原因。当然,并不是说所有『性』格内向者都是小心眼,『性』格处向都都心胸宽阔。不过,从某种意义上说,『性』格外向者可以通过向人倾诉或不愉快的语言、行为的流『露』,把逆境后的苦恼发泄出来。这样不至于导致过激行为或身心疾病;而『性』格内向者不把逆境的苦恼向人倾诉或发泄,而是深深地自我折磨,就可能导致〃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的后果。
□个体的需要、理想、信念及品德对逆境的心理承受力的影响
第一,需要逆境心理承受力的影响。一般来说,当一个人某方面的需要特别强烈时,一旦没有实现特定目标而使需要满足受到阻碍,就会产生极强的逆境心理,相反,对某方面需要不太强烈或可有可无,一旦受到阻碍也不会产生逆境心理,即使产生逆境心理也不会太强烈。比如,一个把当官看得很重的人,即当官的需要十分强烈,竞聘未成,就会感到 发不公平,逆境心理极重。愤怒、憎恨、嫉妒、失望、焦虑等一系列否定情绪会一齐产生并久久不能平静,对逆境的心理承受力极差。而对于当官需要不太强烈的人来说,把竞聘当成一种参与,竞聘成功当然好,竞聘未成也不恼怒,不怨一尤人,心静如水,一切都不受影响。再好,特别思念亲人的人,正准备登上探亲的旅途。突然接到亲人去世的电报或电话,会悲痛欲绝,甚至会当场昏倒,对这一突然的打击和挫折毫无承受能力。俄国著名诗人普希金是爱情至上主义者,当爱情受挫后,决斗丧生。这说明了爱的需要未满足使他失去了对逆境的心理承受能力。
但是,当一个人的需要与自己的理想、信念、希望结合时,需要越强烈、对逆境的心理承受力越强。这就是说,一个需要十分强烈但受到逆境的人,如果再无满足这种需要的希望了,他会承受不了逆境的打击;如果他坚信还有机会或希望满足需要,他会对逆境有很强的心理承受力。
第二,理想、信念对逆境心理承受力的影响。一个人对未来事物的需要就是理想,对特别符合自己需要的事物紧信不移就是信念。所以,理想和信念都来自需要。一个具有远大理想(抱负)和信念的人,对自己理想中的奋斗目标充满希望,坚信自己追求的目标是正确的,在逆境面前就不会悲观或绝望,而能够坚强坚强地挺起来,继续奋斗。无数革命先列为了革命事业披荆斩棘、前仆后继及当代的事业成工者冲破重重艰难险阻,最终取得成功,就是因为他们有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表现出对逆境极强的心理承受力。只有那些无理想和信念的人才会在逆境面前委靡不振,对逆境的心理承受力软弱。
第三,品德对逆境心理承受力的影响。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当个人利益受到损失时,虽然也会产生挫折感,虽然也会产生挫折感。虽然也会感到很委屈,但由于他们品德较高尚,会把个人利益看得较轻,不计较个人得失,不与他人攀比,不嫉妒别人,更不会以东方式的嫉妒把别人拉下来。用〃心底无私天地宽〃这句名言来形容品德高尚的人在逆境面前的表现再确切不过了。古往今来,许多正直的执法者,之所以能执法如山,面对犯罪他子的威胁、迫害而不屈服,除了他们有一颗对国家和人民的赤诚之习,还有〃无欲则刚,无私则直〃的高尚品德这种高尚的品德是他们对逆境面前坚如磐石的根基。而那些充满私欲、品德低下的人,当个人名利未得到时,挫折感极强,他们更承受不了逆境。于是,便与人攀比、嫉妒,把别人拉到与自己平行的位置,甚至不好自己最好。可见,品德直接与某种涉及名利的逆境相关,它直接影响着个体面对名利逆境时的心理承受力的强弱。
□成功与失败的经历和经验、自信、聪明度、受教育程度对逆境心理承受力的影响
人的生活经历包括许多方面,比如,生活经历的种类(学习、工作、爱情、人际关系等)、经历的次数、时间长短等。不管何种经历都会有成功和失败。个体的成功与失败的经历对其逆境心理承受力有重要的影响。在人生的旅途上,每一个人都有过成功与失败的经历,这两种经历都会出现两种后果。
●成功的经历会使不同的人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对于一些聪明、自信、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来说,成功的经历会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这种肯定情感会强化他们继续成功的动机,使他们的成功中积了成功的经验,为今后的成功奠定了基础。同时,他们又决不会被一时的成功冲昏了头脑,他们还会从成功中找到自己的不足,因为任何成功都有一定是完美无缺的。聪明、受过良好教育的人越是在成功之时越会保持冷静的头脑,越是深沉、稳健地探寻继续成功的路。另一种情况是,对于一些聪明度差、自负、未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来说,成功的经历会使他们被胜利冲昏了关脑,因而骄傲自满、固步自封、吃老本、不求新,显得特别浅薄。
●失败的经历也会使不同的人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对于一些聪明、自信、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来说,虽然他们过去未经历过或很少经功过失败,但由于他们聪明,从书本上或他人身上学到了承受失败和逆境的知识和经验,就为承受失败做好的准备:同时,他们聪明的头脑能理智地分析失败和逆境的原因,所以,面对逆境和失败,他们就有罗强的心理承受能力。能够从失败中勇敢地站起来,接受失败功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基础,这种人下次很可能成功。这正象中国的有句古训所说的:〃失败乃成功之母〃。也正如许多人总结的那样:生活经历曲折的人比一帆风顺的人更能承受逆境,逆境经历多、体验深的人比逆境经历少、对逆境缺乏体验的人更能承受逆境。这种经历了逆境的人,是暂时的失败者,今后必将是真正的世功者。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接受失败的教训并从失败的挫折中站起来,这就是失败经历的第二种情况:对于一些自卑、聪明度差、未受过良好教育的人来说,经历了一、二次失败之后就再也挺不起来了,一败到度,成了彻底失败者,这种人对逆境的心理承受力极差。即使是自岁的不聪明者,在失败面前也自负不起来了,因为他们的聪明度差及未受到良好的教育,就限制了他们的思维不可有找准失败和挫折的原因,所以,即使是想自负也只能是〃外强中干〃了。
能够承受逆境对逆境有心理准备的成功者与在逆境中彻底颓废的失败者相比较,二者对逆境的心理承受力有如下不同:
●失败者对于自己应付环境的能力感到忧虑时,不惜任何代价摆脱掉他们畏的事业。他们排遣忧虑的方法往往是消极的,主要有酗酒、闷睡、暴食或不食、唠叨、吵架、吸烟、纵欲等,面 成功者则尝试解决问题或学习新本领时也会感到害怕,但他们不理睬这种不安的情绪,集中力量把事情办好。他们善于把忧虑化为动力,成为他们全力以赴的力量。
●失败者在危急时没有人法拯救自己,他们往往是束手无策,把采取必要而理智行动的责任寄托于他人,如果没有人来救援,他们将坐以待毙。而成功者则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发挥出惊人的潜力,他们的畏惧与忧虑起着力量这源的作用,能够激发出超人的力量,完成那些在常人看来似乎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失败者有时被一件事压得十分难受,由于逆境而感到生理和心理上的痛苦、心力交瘁,到这种时候,他们逢人便呻『吟』听说怨,然后把已经决定的计划推到明天。成功者有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他们能承受失败和逆境带来的痛苦使自己从难受的感觉中摆脱出来。他们不把今日事托到明天做,而是设法在今日以笑脸迎接困难和压力,以事业上的成功来实现自峰的价值。
●当面对两种需要选择的道路时,失败者总是选择》无忧无虑的舒适之路〃。而世功者则倾向于走标有警造标志的〃担惊受怕的困难之路〃。
●失败者由于怀疑自己和感到无能而倍受折磨,他们往往是略一挣扎便丧失希望,止步不前,因而频频失败,心灰意懒,越来越觉得自己无能,越来越对自己丧失信心。成功者大多较有自信和自知之明,他们陷入困境时,从不轻易地放弃希望,在不屈不挠的艰苦拼搏中自得其乐,而在完成任各中体验到一种与美感和快感交织在一起的胜利感和自豪感。
□情商、意志对挫折心理承受力的影响
情商与个体对逆境的心理的承受能力仍然有着密切的关系。情商高者对逆境的心理承受力较弱。因为情商 高者,一旦遇到逆境,能够准确地了解自己逆境中产生的否定情绪,随后,及时控制自己这些不良情绪,并激励自己在逆境中勇敢地站立起来,以力再战,或者他们以自己良好的人际关系求得别人助自己一臂之力。所以,失败、逆境难不倒他们。而情商低者,在逆境面前不能准确地判断和识别自己的否定情绪,或者知识了自己有哪些否定情绪但又不能及时有效地控制,就更不会激励自己从逆境中坚强地挺直腰杆再奋斗下去了。更由于他们没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所以,失败了也不去求助别人的帮助。于是,他们不是在逆境中从此消沉,就是产生攻击行为。处处表现了对挫折难以忍受。
与情商同等重要的是个体的意志。个体的意志对逆境的心理承受力是通过意志品质实现的。意志品质包括自觉『性』、果断『性』、自制『性』、坚持『性』。一意志坚强的人,就是具备这四方面的意志品质;一个意志薄弱的人,则具有与这四方面完全相反的意志品质,即缺乏自觉『性』而具有受暗示『性』和盲目『性』;缺乏果断『性』而具有优柔寡断或者草率、武断、冒险『性』;缺乏自制『性』而具有为所欲为、冲动和任『性』;缺乏坚持『性』(坚韧『性』、顽强『性』)而具有顽固『性』或动摇『性』(虎头蛇尾、半途而废等)。
意志最能表现一个人对逆境的心理承受力的强弱,可以说,它是构成对逆境心理承受力的核心。一个意志坚强者对逆境的心理承受力也强,具体表现在:
●意志的自觉『性』(或目的『性』)。意志坚强者能够正确分析认识逆境的原因,接受失败的教训。并为自己明确地确定纠正失败和克服逆境的行为方向。
●意志的果断『性』。意志坚强者在逆境面前能快速正确地做出调整失败行为的决策,避免进一步失败。
●意志的自制『性』。意志坚强者能够很好地克制自己在逆境中产生的否定情绪,避免这些情绪干据自己的正常生活、工作或学习。
●意志的坚持『性』。意志紧强者如果认为自己选择的目标是正确的,就会从暂时的、局部的失败中总结教训,然后决不气馁,坚持自己正确的目标,不取得最后胜利决不罢休。
相反,一个意志薄弱者对逆境的心理承受力也弱,具体表现在:
●受暗示『性』和盲目『性』。意志薄弱者失败后被逆境感扰『乱』了思绪,变得晕间转向,不能准确地分析自己失败的原因,也不能及时准确地为自己确定正失败和克服逆境行为的方向,而是毫无主见,不知所措。易受别人的影响,人云亦云,或者胡『乱』地找些原因来安慰自己,这就不可能真正接受失败的教训。
●优柔寡断或草率、冒失、武断。意志薄弱者受挫后不能果断地做出调整失败行为的决策,而是犹豫不决、反复无常,经常改变自己的决定;不优柔寡断者则是草率冒失地做出错误的决策、冒险侥幸,结果,可能导致更大的失败和逆境。
●为所欲为、冲动和任『性』。意志薄弱者对挫折后产生的否定情绪不能自觉调节和克制,而是任这些情绪扩散、蔓延、发作,极大地影响了正常的工作、学习、生活。
●顽固『性』或动摇『性』。意志弱者在遭遇逆境后,一种情况是顽固地坚持已受挫折的错误目标,执『迷』不悟;另一种情况是受挫后动摇和放弃了自己原来的正确目标,心灰意冷、意志衰退、冷漠、退缩、躲避,从此成为永远的失败者。
□归因倾向对逆境心理承受力的影响
归因是指把行为的结果归于何种原因,归因理论是说明和推论人的活动和因果关系的理论。美国心理学家韦纳(b?weiner)提出了成功和失败的归因理论。他认为人的行为是成功和失败可以归因于四个方面原因:个人努力个人能力、任务难度、机遇。这四种因素又可以 发三个维度:一是内外因,二是稳定『性』,三是可控『性』。从内外因方面看,努力和能力属内部因素;任务难度和机遇属外部因素;从稳定『性』上看,能力和任务难度是稳定因素,努力和机遇是易变因素;从可控『性』上看,努力是可控的,而能力、机遇和任务难度是不可控的。另一种观点认为能力是可控的,好通过学习和锻炼是可以提高的。
关于成功的归因此处不作阐述,只阐述失败的归因对个体心理承受力的影响。
●如果个体把失败受挫归因于个人的努力不够(这个易的、可控的、内因),他就会增强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因为只要努力,下次就会成功,所以,逆境不会使个体灰习丧气,只会内疚自己努力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