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益所迫,不得不坚持到底。
那些已培养出恒心毅力的人似乎像保了险一样,不再失败。无论他们再受挫多少回,仍将朝着阶梯的巅峰顶端迈进,直至抵达为止。有时候,仿佛是有位隐形的指引者,借着各式各样的磨难来摧折攀峰者。那些在失意之后,调整好自己,卷土重来,继续努力尝试的人,终将登顶;全世界的人都会说:“好棒啊!我早就知道你可以办到的!”隐形向导是不会让没有通过耐力考验的人坐享巨大成就的。
经得起考验的人会以其恒心耐力获得丰厚的报酬。不论他们所追求的是什么目的,都能如愿以偿,作为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补偿。这还不是他们得到的所有一切。他们得到的是比物质更重要的经验:“每一次失败都伴随着同等利益的成功种子。”
持之以恒才有成效
有许多人都有成就大事的愿望,并为之而奋斗,可往往成功者却屈指可数,问及原因、避开先天才智等条件不谈,能拥有持之以恒的精神也很重要。
一个人想干成任何大事,都要能够坚持下去,坚持下去才能取得成功。
说起来,一个人做一点事并不难,难的是能够持之以恒地做下去,直到最后成功。
许多人干什么事,起初都能够付诸行动,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难度的增加以及气力的耗费,大多数人便从思想上开始产生松劲和畏难情绪,接着便停滞不前以至退避三舍,最后放弃了努力。
人之所以在干什么事时常常会浅尝辄止、半途而废,主要原因是人天生就有一种难以摆脱的惰『性』。当他在前进的道路上遇到障碍和挫折时,便会灰心丧气和畏缩不前。
这也就像走路一样,人总是愿意走下坡路而厌恶走上坡路。走下坡路省力,于是人总是不由自主地选择下坡路。这就是人之所以常常见了困难绕着走的深层原因。
朝最省力的方向想,或者喜欢走下坡路,对于走路并不要紧,然而对于干一件重大的事情来说,却成为一种致命的缺陷,因为这样一来,远大的目标就不能达到了。
许多人之所以没有收获,主要原因就是在最需要下大力气,花大工夫,毫不懈怠地坚持下去时,他却停止了努力,省力倒是省力,成功却从此与他无缘了。
平庸的人和杰出的人,其不同之处就是看能不能坚持。坚持下去就是胜利,半途而废则前功尽弃。
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君不见举行马拉松式赛跑,最初参加竞赛的人可以说成百上千。但是跑出一段路程之后,参赛的人便渐渐少起来。原因是坚持不下去的人,逐渐自我淘汰了,越到后面人越少,全程都跑完能够冲刺的人更少,奖牌实际上就是在这些坚持到最后的人当中产生。
马拉松式赛跑,与其说是赛速度,不如说是拼耐力,也就是看谁坚持到最后。
做任何事情都和赛跑一样,成功与失败往往只是一步或半步之差,因而起决定作用的只是最后那一瞬间。谁在最后爆发出巨大的潜力,谁就是胜利者,最后的努力是决定命运的努力。
前几年,中国女学生袁和为了理想,不畏艰难,与命运和病魔抗争的故事经校方的宣传与介绍,在哈佛引起了很大的轰动。许多学生激动地说:“太令人感动了……”“袁和是好样的,她给了我勇气……”校方利用这一契机,进行座谈,举办演讲,教育学生向袁和学习,为了知识和理想,不要惧怕任何困难。并且相信自己一定能成功。
袁和是一位来自上海的姑娘,为了能出国深造,她一边在街道工厂里靠糊纸盒赚钱,一边学习英语。她凭着顽强的毅力,通过了托福考试,被马萨诸塞州蒙特 荷里亚女子学院录取。但是她刚到美国才两个月,就被医生诊断为得了癌症,且癌细胞已经转移。但是这位柔弱纤细的中国女孩儿,没有被死亡与不幸吓倒。她说,我还想读书,我要拿到硕士学位,这是我到这里来的目的。按照经验,她只能再活半年,想要得到硕士学位,简直是一种美丽的幻想。袁和是清楚这一点的,但是她对自己说:我一定要坚持,我一定会胜利。她仿佛忘记了自己是一个被现代医学宣判了死刑的人,她拼命地读书,把死亡当成自己生命的拐杖,倚着它,无所畏惧地前行。有一次她晕倒在宿舍里,在冰凉的地上,她整整昏死了近10个小时。尽管她也曾胆怯过、犹豫过,痛苦难耐时,也想放弃追求。但她战胜了自己,战胜了人的懦弱和绝望中『自杀』的念头。经过一年多时间的苦熬,与死神的抗争,袁和终于穿着长长的黑『色』学袍,一步步走上了学院礼堂的台阶,接过了院长亲手颁发的硕士学位证书。教授们和那些来自不同国家的同学们,在台下为她鼓掌。人们从她身上看到了勇气,看到了无畏,看到了人格的力量。袁和并没有停止她生命的进程;她又决心以顽强的毅力去攻读博士学位。但是,没过多久,病魔便夺去了她年轻的生命。
袁和的故事在社会中引起了很大的震动。《哈佛学报》评论说,“袁和的一生是人类关于勇气的一课,关于理想追求的一课。我们的校训历年提倡的,正是这样一种精神。”
要想成为高效能人材,也应具备这种持之以恒的精神,拥有骡子那样的韧『性』,只有这样坚持下去,必将成为他们中的一员。
只要不断进取,没有“不可能”
一个一心奔向成功的人,在他的字典里,没有“不可能”这几个字。因为他相信,任何困难,都是可以被战胜的,只要你肯去努力,肯去拼搏与奋斗。在进取心面前,阻力会知“难”而退,下面是关于拿破仑 希尔的一个故事:
年轻的时候,拿破仑 希尔抱着一个当作家的雄心。但由于他小时候家里很穷,所接受的教育并不完整,因此,有人就告诉他,说他的雄心是“不可能”实现的。
年轻的希尔存钱买了一本最好的、最完全的、最漂亮的字典,他所需要的字都在这本字典里面,而他的意念是完全了解和掌握这些字。以后他把他整个的事业建立在这个前提上,这就是说对一个要成长,而且要成长得超过别人的人来说,没有不可能的。
要想做成一件事,你要从心里就坚信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并且把“不可能”的想法,从你的心中铲除掉。谈话中不提它,想法中排除它,态度中去掉它、抛弃它,不再为它提供理由,不再为它寻找借口,把这个字和这个观念永远地抛弃,而用“可能”来替代他。
智者曾告诫世人:永远不要消极,也不要认定什么事情是不可能的。首先你要认为你行,去尝试、再尝试,最后你就会发现你确实行。
做事情要有这样的精神,才会成功,一个人在面临困难的时候,逃避不是办法,只有鼓起勇气予以克服才是最重要的。在这种情况下,往往能够发挥出意想不到的智慧和潜力而获得良好的成果。
坚强的毅力是成功者的必备要素。而坚强的毅力,来源于对远大目标的执著、渴望和对自己克服困难、战胜逆境的信心,无论是走路还是做事,大部分人都喜欢直线,不喜欢走曲线,但是现实环境有时要求我们遭受挫折,走一段弯路,这时候,就要求我们鼓起勇气,不要气馁,不要中途自暴自弃,过程的曲折并不代表失败,只要我们锐意进取,以百折不回的精神向前进,终于会有一天摆脱逆境的困扰。
在事物发展的道路上,总有一些转折点,面临这种突破之前,往往是最困难、最艰巨的时刻,这种时刻,我们一定要判断形势,确定方向,无论情况多么严峻,也决不轻易放弃,因为只要坚持到底,渡过难关,就会出现“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奇景。
在谈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可以通过下面的例子来说明这一点:
有一次,松下去松下通信工业,干部们正在开会。松下问他们:“今天开的什么会?”有人苦着脸说:“丰田汽车要求大幅度降价。”详情是丰田要求从松下通信购买的汽车收音机的价钱,自即日起降价5%,半年后再降15%,总共降价20%。丰田这种要求所持的理由是:面临贸易自由化,与美国等汽车业竞争的结果,日本车售价偏高,难以生存。
丰田为了降低售价提高竞争力,因此希望供应汽车收音机的松下通信工业也都降价20%。当时的日本并不像今天一样能够制造又好又便宜的汽车,那时候的情况的确是非常艰苦。
在了解情况之后,松下问:
“目前我们的利润如何?”
“大约只赚3%而已。”
“才这么一点?3%实在少了一些。在这种情况下还要降20%,那怎么得了!”
“就是因为这样大家才开会研究。”
会议是要开的,不过松下想这个问题恐怕没有那么容易解决。目前才赚3%,如果再降20%,那岂不是要亏17%?按一般常识而言,这种生意还能做吗?
固然,松下通信也可以一口回绝丰田汽车的要求,而且大多数人也很可能这么做。然而如果情况特殊,让价20%是否值得考虑呢?假如光想着“这怎么可能?”的话,松下认为还是有欠思考。所以松下先抛开一般的这种想法而站在丰田的立场仔细来看这个问题。松下想,假如丰田换成松下电器的话,在面临贸易自由化的情况下说不定也一样会提出这种要求。
虽说松下电器听到了这样的要求不免大吃一惊,然而丰田本身必然也为如何才能降低成本以及谋求发展而大伤脑筋。因此,虽然就降价的幅度本身而言,的确是过分了一点,但松下电器也要谨慎地考虑到如何才可以降价去达到丰田的要求。
方法还是有的,但想法却必须要改变。照现在设计的产品要降低20%事实上是绝不可能的事情,因此非有新的想法不可,所以松下就指示大家说:“在『性』能不可以降低、对设计必须考虑对方需要的两个先决条件下,大家不妨设法全面更新设计。最好是不仅能够降低成本20%,而且还要有一点适当利润才可以。
“在大家完成新设计这之前,亏本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这不光只是为了降价给丰田,而且还关系到整个日本产业的维持及发展问题,无论如何是非做不可的,希望诸位能够努力完成任务。”
一年后,松下又问到有关这件事情进行的情况,结果松下电器不仅做到了如丰田所希望的价格,而且还能获得适当的利润。这可以说是因大幅度降价压力而激发出来的一次成功的产品革命。松下想,这才是一种正常经营事业的态度。
由此,松下总结道:“不管是经营事业也好,做其他事情也好,只要是抱着‘这根本不可能办到’的想法,我想任何事情永远都不会成功。反之,碰到事情总是‘应该可以办到,问题只是要如何去做而已’,这样想的话,很多困难的工作乍看似乎不大可能办到,结果却居然也做成功了。”
许多事情,正是由于你的不懈努力才获得了良好的成果,当你决定做一件事的时候,只有坚持没有“不可能”的事,这样一种态度,那你肯定会把事情做得很好,很出『色』。
不停奋斗,定有回报
付出了才有回报,没有付出的艰辛,就不会有甘甜的收获。一个不停奋斗、直面生活的人,生活回报给他的,必定也是丰厚的。
保持一颗进取的心,战胜困难,勇敢前行,生活回报给你的,定是战后的美丽。
“狭路相逢,勇者胜”。不但作战如此,做事也是需要勇气的。最能表现一个人的进取心的是勇于克服困难,战胜困难。人生的征途中,不可能不遇到困难。然而,面对着困难,富有进取心的人总是能够不断地将它克服,勇敢而坚定。
“困难是暂时的,只要努力,最终将能战胜它。”这种不畏困难所表现出来的进取精神,终究会使人获得巨大的成功。
进取心,是成功者的优秀品质,是做事情必不可少的源动力之一。
进取心不仅是一种美德,它还是在实际工作和学习中的重要的动力。一个人在做什么事之前,能主动地去做应该做的事,这就是进取心,它是实现理想的必备要素,它会使你进步,使你受到注意而且会给你带来成功的机会。
对于一个有进取心的人来说,他即使屡遭失败但仍旧十分努力。成功的大小不是由这个人达到的人生高度衡量的,而是由他在成功路上克服的障碍的数目来衡量的。
有一位年轻创业者为自己列出八种进取精神:
(1)只要我坚信自己正确,我决不放弃;
(2)我深信,只要我坚持到底,一切都会迎刃而解;
(3)在逆境中我会充满勇气,决不气馁;
(4)我不允许任何人用恐吓或威胁使我放弃目标;
(5)我会竭尽全力克服生理障碍与挫折;
(6)我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努力做我想做的事;
(7)在与失败和逆境搏斗之后,我会获得新的信心与决心;
(8)无论我面临什么样的障碍,我决不向失望与绝望低头。
有进取心的人是不需要别人提醒,而能主动去做需要做的事情。这是成功者的各种个『性』中最优秀的一项特质。
有进取心不仅仅是“主动去做应该做的事”,应该说,进取心是一种“不满足”之心。进取心是一种对事业、对人生成功的不断追求。
不满足于现状,不为眼前的成功而沾沾自喜,这就是进取心。只有不满足才能继续奋斗,只有不骄傲才能看清方向。做到了这两点,人生的成功就不难实现。
有人讲过这样的故事:
著名的财务软件公司——用友公司总裁王文京就是一个不满足现状,具有不断进取精神的人。
他大学毕业后分配在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工作,在单位他还是个工作骨干。他负责起草的中央国家机关行政会计制度一直沿用到1990年之后。在单位,王文京还曾负责实施了中央国家机关行政会计电算化工作。
王文京在单位可算是个“红人”,他曾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并曾在全局干部大会上作先进事迹报告,“如果在机关发展可能会很有前途”,但王文京并不满足于现状,他认为他还有很大的能量有待于开发。于是,在他24岁的时候,决定到实业界去发展,到经济生活的第一线去。王文京意识到办企业才是他个人的长远选择。他认为:“计划经济中机关是最好的单位,但市场经济中企业越来越重要。”
1988年下半年,王文京正式辞职下海。
辞了职的王文京,人事关系转在街道,他成了待业青年。所以,以最低的企业形式——个体工商户注册了“用友财务软件服务社。”
做企业也有做企业的难度,做企业也有做企业的苦哀,王文京认为最重要的是要调整心态:“做企业的人一睁开眼看到的就是问题、困难和压力,但如果你认为问题、困难和压力是一个企业领导人职业生涯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企业领导人的职责就是要处理问题,要解决困难,那么,你就不会感到辛苦。”
1988年,王文京创办用友的时候,根本就没有想到软件会像汽车一样成为一个产业。“我只是感到软件在世界上很有前途,财务软件在中国会有发展的机会。”王文京对民族软件从来没有悲观过、失望过。“重要的不是现在的起点是高是低和现在的规模是大是小,重要的是要去做。绝对不要怕,哪个企业都是从小发展起来的,坚持下去,一定会有大发展。”
王文京凭他的进取心和智慧,在短短的几年之内,把用友公司做成了国内知名的民营企业,2000年11月份,他被福布斯杂志评为中国大陆50富豪之一。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进取是生命得以壮大的动力和源泉。世界上关于进取的赞美不知有多少,让我们摘录一些共勉吧?
天下真不知有多少人一无所成,原因就是他太容易满足了。要求自己上进的第一步,就是绝对不可停留在现有的地位。不满足于现状可以帮助你不断获取新的成功。
——【美】拿破仑 希尔
如果你不断给自己的生活寻找一些未知的因素,你的生活就增添了许多调味剂,他也会变得更加充实、上进,而不会选择精神崩溃。
——【美】威廉 代尔
人们应当是你们自己生活和行为的积极的主人,因此,从事物本身的『性』质来讲,人们自己应当是自己最好的救星。
——【美】塞缪尔 斯迈尔斯
生命在进取中生生不息,事业在进取中蒸蒸日上,人类在进取中超越自我,创造卓越。没有进取,恐怕社会无法前进,“生命不息,奋斗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