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妻子见丈夫如此大度,感到很渐愧,从此以后不再提子丑杀马之事。
从此,家中人再也不提起此事,弟弟也自感渐愧再也没犯过类似的错误。
据《易经》记载:〃同一家之中,丈夫应该像个丈夫,妻子应当像个妻子,这样才能治家。〃子弘妻子能忍受丈夫的大量,而子弘又能忍受其弟的粗鲁,都可谓具有忍的度量,就是这个〃忍〃字,才带来了他的家中上下和睦,亲密无间的局面,俗话说:〃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的确在理。
能忍的人,必定是个胸宽广的人,青年人要成大事,须有宽大的胸襟,只有养成了小忍的习惯,成为有海量的忍者,人心自会归服于你,事业也定然会有成功之时。
魏国公韩琦度量过人,生『性』浑厚纯朴,从来都不暗中伤他人,行事光明磊落。他的功劳为天下之最,在大臣中地位最高,但从未见过他为此感到高兴;担负巨大的责任,濒临难以预料的祸事也从未见他忧愁过。他做事为人,上朝以后站着与其他官员说话,回来以后休息时与家里人的谈话,都是出于真心。有一个跟随韩琦几十年的人,记下了韩琦的言行,反复对照,发现说的与做的都十分吻合,没有不相应的地方。这说明了他宽广的心胸与不凡的气量。
韩琦镇守大名府时,有人献上两只玉杯,说:〃这是种田人在破坟中找到的,里外都没有瑕疵,真是好的宝玉啊。〃韩琦用白金装饰,更漂亮了。韩琦十分喜爱这对杯子,每逢开宴会执行客人,都用绸绵盖上它,放在桌子上。
这天,韩琦宴请管理水运的官吏,于是又拿出那对玉杯装酒招待客人。客人都到了,然而在这时候,一位侍兵不小心,撞到了玉杯,两只玉杯俱碎。客人都很吃惊,那位侍兵也伏在地上等候惩罚。韩琦脸『色』不变,笑着对客人们说:〃天下的东西是坏还是不坏,都有其自己的命运。〃过了一会儿对那个侍兵说:〃你是失误造成的,并不是故意的,有什么过错呢?〃客人对他的宽容与气量都赞叹不已。
能够忍让,事情一般能够做好;至于别人是否正确,那也是无所谓的事。张文定公说过:〃谨慎而忠厚,不怕容忍坏事,又有什么妨碍呢?〃能够宽容待人,忍一时风浪,迎来广阔天空,这是古人的经验邮局是今人欲成大事需养成的习惯之一。
□ 善忍小节才能成就大事
〃小不忍则『乱』大谋〃也就是说,生活中,有些东西需要我们去忍一时,才会有更多的快乐在后面等着你。
如果能忍这一时,能将痛苦忍一忍,能将小事忍一忍,那么就不会有〃小不忍则『乱』大谋〃这样的失败之事了。
青年人一定要牢记这样的例子,在生活、工作、事业之中养成善忍小节的习惯,从而成就一番事业。
《三国演义》中说张飞闻知关羽被东吴所害,下令军中,限三日内制办白旗白甲,三军挂孝伐吴。次日,帐下两员末将范疆、张达,报告张飞,三日内办妥白旗白甲有困难,须宽限方可。张飞大怒,让武士将二人绑在树上,各鞭五十。打得二人满口出血。鞭毕,张飞手指二人:〃到时一定要做完,不然,就杀你二人示众!〃范疆、张达受此刑责,心生仇恨,便于当夜,趁张飞大醉在床,将张飞一刀刺死。
时年五十五岁的张将军,就这样因一件小事而结束了叱咤风云的一生,值与不值,后人自有评论,只希望大家以此为鉴,该忍则忍,保全大局。既然水已成舟又何必再去做那些图一时痛快而损害了长远利益的事情呢?
〃尖锐的批评和攻击,所得的效果都是零。批评就像家鸽,最后总是飞回家里。我们想指责或纠正的对象,他们会为自己辩解,甚至反过来攻击我们。〃
人有七情六欲,喜怒哀乐是人与生俱来表达情感方法,一个人在这世上,难免会遇到令人高兴或气愤的事。兴奋的事可以使人心情愉快,精神奋发,并使生活充满无限的希望。而令人气愤的事往往就会使人义愤填膺,怒火中烧,很可能使人丧失理智,做出不可收拾的不良举动。
我们都知道,当一个人气上心头时,意气用事是在所难免的,因此,不论所说的话或所做的事,总是超出人所能想象的,在这个时候,即使平常说话非常谨的人,也会因丧失考虑而祸从口出。
然而,尽管生气是人之常情,但一个人生活在世上,若能高高兴兴地过一生,那不是一件很美的事?所以,我们应尽量以愉快的心情,来处理生活上的各种问题。即使一旦发怒,最好能尽量忍在心里,不要爆发,用理智来抑制激情,才能使大事化小,小事化无。
一件小事,往往能体现出一个人的修养和水准,在小节上,能够表现得很好的人,他的成功之路上,定会少去许多漏洞,能忍小节的人,才能够经过千折百转之后成就一番大事业的青年人要从小事做起牢记着忍小节才能成就大事的道理。
处理事情的时候,一味地强调细枝未节,以偏概全,就会抓不住要害,没有重点,头绪杂『乱』,不知从何下手。因此无论是用人还是做事,都应注重主流,不要因为一点小事而阻碍了事业的发展。须知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要用的是一个人的才能,不是他的过,那为什么还总把眼光盯在那过失上边呢?忍小节,就是不去纠缠小节、小问题,要宽容待人。顾全大局的人,不拘泥于区区小节:要成就一番大事人,不追究一些细碎小事;观贵大玉圭的人,不细考察它的不疵;得定材的人,不为其上的囊蛀而怏怏不乐。因为一点瑕疵就扔掉玉圭,就永远也得不到完美的美玉;因为一点囊蛀就扔掉木材,天下就没有完美的良材。
对于一个几乎把自己『射』死,又曾经保护和追随自己政敌的人,你敢用吗?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就大胆地使用了这样一个与自己有〃仇〃,但确实能辅佐自己的良才……管仲。正是由于齐恒公能够忍住个人的恩怨,不拘小节,大胆任用人才,才使他在春秋战国时代首先称霸。而齐桓公称霸,全靠他的参谋管仲。
桓公名小白,原是齐国公子。管仲原本是小白之兄公子纠的师傅。齐国的君主僖公死后,各公子争夺王位,到最后剩下公子小白与公子纠。管仲为替公子纠争王位,还曾用『射』伤公子小白。最终结果是小白回到齐国继承了王位,是为齐桓公。帮助公子纠争王位的鲁国在与齐国的交战中大败,只得求和。桓公要求鲁国处死纠,并交出管仲。
消息传出后,大家都同情管仲,因为被遣送到敌方去无疑是要被折磨致死。有人建议说:〃管仲啊!与其厚着脸皮被送到敌方去,不如自己先『自杀』。〃但是管仲只是一笑了之。他说:〃如果要杀我,当该和主君一起被杀了,如今还找我去,就不会杀我。〃就这样,管仲被押回齐国。
到了齐国,桓公马上任用管仲为宰相,这连管仲自己都没有想到。
齐国在今山东半岛一带,从整个周朝来看,只不过是东边的一个小国。如何使这个小国登上天下霸主的地位,这是管仲日夜思索的问题。
他决心要先整顿〃法制〃,谋求中央集权的强国富民政策。人『性』本是趋利避害的,因而必须实行以法为基准、赏罚分明的政治以达成严格的君民统治。而富足民生,拉拢人心更是明君之道。此外,还需同时致力于远播威名于四海的工作。这些不只是强国思想,也是称霸天下的统治思想。
齐国与鲁国相邻,由于国界绵延相连,武力冲突不断。齐桓公5年,齐国打败鲁国,鲁国只得割让自己一块土地求和。鲁王与将军曹沫一起前往齐国谈和。议谈中,曹沫突然站起来举起短剑抵在齐桓公胸前,以必死的眼光『逼』视着桓公说:〃我鲁国是个小国,如今由于大王的侵略,国土越发狭小,无论如何请齐王退回所夺去的土地。〃
〃我答应。〃桓公只得听命。
〃那么,就在这里订下归还土地的盟约吧!〃
由于短剑抵在桓公胸前,谁也不敢『插』手,于是签订了归还土地的盟约。
桓公为了保命才归还土地,并非真的要归还,于是在鲁王离去后,立即向群臣说:〃盟约另行书写,绝不退出占领地,原有盟约无效。〃此时管仲劝谏桓公道:〃主君的心情我理解,但那样做必定因小失大。轻易破坏既定的法则,失信于诸侯,将会失去天下最重要的后盾,千万不要『迷』恋于这样的一小块土地。〃
桓公立刻冷静下来,接受管仲的建议,收兵而返。这件事很快传到邻近诸侯的耳里,大家传颂齐王的果断,更敬畏桓公的英勇,齐国的信誉大大提高了。
齐国北方的燕国受到周边少数民族……山戎的攻打,求救于齐国。齐桓公出兵征讨山戎,燕王为了表示感谢,亲自把桓公送回齐国境内。这在当时是违反礼法的行为,因为越境送别只限于对侍公子。桓公便在自己与燕王之间挖了一道鸿沟,把燕王所到之齐地都给了燕国。
桓公赠给燕王一小块领土,小小的恩惠却被广为传诵,诸侯听说桓公所为,均归顺齐国,齐桓公霸业乃成。
〃一年之计,如植谷。十年之计,如植树。终身之计,如植人。〃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是为谷,一分耕耘十分收获是为权,一分耕耘百分收获是人才。〃
这是管仲留给后世的著作《管子》中的一节。
管仲之所以能够当上宰相,这与他的好朋友鲍叔牙有很大关系。他们年轻时曾秘密约定辅佐齐建立霸业。当时在公子纠处当师傅的管仲对当小白师傅的饱叔牙说:〃齐国必定是由纠或小白当上君主,其他公子不配继承。很幸运,我们在这两个优秀的公子旁边当师傅。不管谁继承王位,我们都要合力辅助君主。〃
结果,公子纠失败,桓公继位,因此鲍叔牙召来管仲,救了他的命,并且推荐他为宰相,遵守了彼此的约定。
鲍叔牙年轻时就发觉了密友管仲卓越超凡的才智,彼此建立了深厚的友情。有一次,两个人一起去做买卖,鲍叔牙将所得利益的三分之四送给管仲。因为管仲穷困,所以鲍叔牙认为这是应该的。又有一次,管仲为鲍叔牙做了一件事,反而使鲍叔牙陷入窘境,然而鲍叔牙关没有怨恨管仲。
由这些事,可以看出鲍叔牙对管仲有如家兄一般。而鲍叔牙本身也是个有才略的人,深谋远虑,处事恰如其分,正确无误,推荐管仲为相只是自己策略的转嫁而已。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之下,齐桓公平定『乱』世成为开创霸业的先驱。
桓公在位43年,管仲在桓公死后两年也去世,这期间管仲一直担负着重大的责任。
〃你无须负起任何责任,却把你的理想通过我来实现,你没有『性』命之忧就实现了理想。但是我能为天下做点事,也是应该无悔了。〃管仲临终时对最好的朋友鲍叔牙说。
〃我感谢你所做的一切,因为你使我没有『性』命之忧就实现了理想!〃鲍叔牙如此回答。
鲍叔牙不因为管仲贪小财而看不起他,知道他是一个有大才干的人,而齐桓公也是任人唯贤,不计较他曾『射』了自己一箭的小仇。正是这样,管仲才发挥了他的才能,齐国也得到了治理,成为强国。如果只是一味地考虑这个人的小『毛』病,那么这世界上哪有完人呢?用人就是要用他的大才干,不要纠缠于小过失,否则天下就没有真正的能人可用了。
青年人要以古为鉴,善忍小节,培养自己成大事的良好习惯。能够忍耐小的过失和缺点,才有机会成就大的事业。
□ 耐住委屈,以柔克刚
在生活中,事业中,都难免会有受委屈的时候,而如何以柔克刚,尽显本『色』,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青年人是否可以成大事,也看你在这样的时候是否以一种良好的习惯来控制自己,是否能够以柔克刚。
青年人还要学会量力而行。在对手面前,要根据对方的实力来,决定自己是守,是攻还是退。只有这样才不会冒险。对于蛮横暴虐的掌权者,千万不要与他硬抗,先忍耐一时,因为硬抗必然彻底毁了自己。必要时不妨先顺着对方的〃逆『性』〃延挨一段时间,取得机会再谋求反击。这可以被称为〃以柔克刚〃。当然,这样做需要忍受很大的委屈和冒一定的险。但在不这样做只有被毁灭的情况下,这算是上策了。
能忍一时的委屈,才会有将来的成绩。
唐代武则天专权时,为了给自己当皇帝扫清道路,先后重用了武三思、武承嗣、来俊臣、周兴等一批酷吏。她以严刑峻法、奖励告密等手段,实行高压统治,对抱有反抗意图的李唐宗室、贵族和官僚进行严厉的镇压,先后杀害李唐宗室贵戚数百人,接着又杀了大臣数百家;至于所杀的中下层官吏,就多得无法统计。武则天曾下令在都城洛阳四门设置〃匦〃(即意见箱)接受告密文书。对于告密者,任何管员都不得询问,告密核实后,对告密者封官赐禄;告密失实,并不反坐。这样一来,告密之风大兴,无幸被株连者不下千万,朝野上下,人人自危。
一次,酷吏来俊臣诬陷平章事狄仁杰等人有谋反行为。来俊臣出其不意地先将狄仁杰逮捕入狱,然后上书武则天,建议武则天降旨诱供,说什么如果罪犯承认谋反,可以减刑免死。狄仁杰突然遭到监禁,既来不及与家里人通气,也没有机会面奏武后,说明事实,心中不由焦争万分。审讯的日子到了,来俊臣在大堂上读武后供的诏书,就见狄仁杰已伏地告饶。他趴在地上一个劲地磕头,嘴里还不停地说;〃罪臣该死,罪臣该死!大周革命使得万物更新,我仍坚持做唐室的旧臣,理应受诛。〃狄仁杰不打自招的这一手,反倒使来俊臣弄不懂他到底唱的是哪一出戏了。既然狄仁杰已经招供,来俊臣将计就计,判他个〃谋反是实〃,免去死罪,听候发落。
来俊臣退堂后,坐在一旁的判官王德寿悄悄地对狄仁杰说:〃你也要再诬告几个人,如把平章事杨执柔等几个人牵扯进来,就可以减轻自己的罪行。〃狄仁杰听后,感叹地说:〃皇天在上,后土在下,我既没有干这样的事,更与别人无关,怎能再加害他人?〃说完一头向大堂中央的顶柱撞去,顿时血流满面。王德寿见状,吓得急忙上前将狄仁杰扶起,送到旁边的厢房里体息,又赶紧处理柱子上和地上的血渍。狄仁杰见王德寿出去了,急忙从袖中抽出手绢,蘸着身上的血,将自己的冤屈都写在上面,写好后,又将棉衣撕开,把状子藏了进去。一会儿,王德寿进来了,见狄仁杰一切正常,这才放下心来。
狄仁杰对王德寿说:〃天气这么热了,烦请您将我的这件棉衣带出去,交给我家里人,让他们将棉絮拆了洗洗,再给我送来。〃王德寿答应了他的要求。狄仁杰的儿子接到棉衣,听主父亲要他将棉絮拆了,就想:这里面一定有文章。他送走王德寿后,急忙将棉衣拆开,看了血书,才知道父亲遭人诬陷。他几经周折,托人将状子递到武则天那里,武则天看后,弄不清到底是怎么回事,就派人把来俊臣叫来询问。来俊臣做贼心虚,一听说太后要召见他,知道事情不好,急忙找人伪造了一张狄仁杰的〃谢死表〃奏上,并编造了一大堆谎话,将武则天应付过去。
又过了一段时间,曾被来俊臣妄杀的平章事乐思晦的儿子也出来替父伸冤,并得到武则天的召见。他在回答武则天的询问后说:〃现在我父亲已死了,人死不能复生,但可惜的是太后的法律却被来俊臣等人给玩弄了。如果太后不相信我说的话,可以吩咐一个忠厚清廉,你平时信赖的朝臣假造一篇某人谋反的状子,交给来俊臣处理,我敢担保,在他酷虐的刑讯下,那人没有不承认的。〃武则天听了这话,稍稍有些醒悟,不由想起狄仁杰一案,忙把狄仁杰召来,不解地问道:〃你既然有冤,为何又承认谋反呢?〃狄仁杰回答说:〃我若不承认,可能早死于严刑酷法了。〃武则天又问:〃那你为什么又写'谢死表'上奏呢?〃狄仁杰断然否认说:〃根本没这事,请太后明察。〃武则天拿出〃谢死表〃核对了狄仁杰的笔迹,发觉完全不同,才知道是来俊臣从中做了手脚,于是,下令将狄仁杰释放。
这是一个典型的以柔克刚,忍一时委屈,而最终达到目的的例子。狄仁杰的做法告诉我们,有时候忍耐住刚强直率的『性』格与对手周旋,是斗争中的良策,相反以硬碰硬,会让自己吃大亏,这样做无论从哪方面来讲都是不明智的。青年人一定要记住这一点,在事业的开创中,以此为鉴,学会忍让的习惯,记住柔亦可克刚。
忍,有时候是一种退却,但退也是进。以退为进,不但不会减缓成功的脚步,反而还会给它增加动力,忍人所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