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阿娇重生日常-第6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她心中陈阿娇就是被馆陶公主宠得无法无天了!
    刘彻见状,就告退了,刘越四兄弟的媳妇人选,不是选完,他们就同意的,毕竟是诸侯王,还是有一定的自主权的。再说他们四人又不是省油的灯,一来一往可是够母后忙好多年了。
    回到椒房殿,刘彻沐浴完后上床,将阿娇走后在长寿宫的事情挑些说了,重点是他搞定了皇太后,以后不会再有今天这样的麻烦了。
    阿娇看着他得意想要奖赏的样子,毫不吝啬的给了他一个香吻,说:“彻儿真厉害!以后我有难题,可就靠彻儿你了。”
    刘彻压了上去,声音低沉道:“好,无论什么事情来找我,都可以。”
    阿娇的回应是搂住他的脖子,娇媚一笑。
    刘彻想起今天阿娇在长寿宫冷艳的样子,和如今的媚骨天成,血就忍不住的涌向一处。这样美丽多面的美人是他的,只是他的。
    翌日,阿娇光明正大的睡到了午时才起身。然后就听到楚云道:“中宫,今日宫中就接到赵王、胶东王、清河王和常山王送来的礼物。”
    “哦,各宫都送了?”
    “是。长乐宫和椒房殿的礼物最为丰盛。”
    阿娇若有所思,道:“刘越四兄弟封地好,出手这么大方,倒是不奇怪。只是往日不是送往外祖母处是最多最好的吗?如今到把我这处加上了,有何用意?”
    楚云想想,道:“赵王如今已经十八,按照惯例,可以定亲了。”
    “哦,是要外祖母赐婚,我给做面子啊。”阿娇笑道。想起那几个表弟,阿娇发现已经没有多大印象了,但是这四兄弟如王儿姁一样都是一副好皮相倒是真的。大汉诸侯王定亲,自己也是有自主权的。不过一般为了面子,都会求太皇太后赐婚,皇后下旨意赐王妃品级。
    并且这也表明了朝廷和诸侯王各自的态度。
    大汉开国刘姓诸侯王不知凡几,不受宠的,朝廷不重视的,有的时候就让他自己婚配。但这样的诸侯王都是封地贫瘠、得罪了皇帝的人,当然保不住什么时候就被清算了。
    刘越如今这样做,的确是聪明的做法。太皇太后是亲祖母,一般是不会害他们的,所以让太皇太后出面是最好不过了。
    楚云道:“中宫,婢子发现宫中有几个是赵王的眼线,是否需要婢子动手?”
    “哦,都是什么身份?”
    “只是一些清洒的侍婢,等级都是末等。”
    “那就找人先看着。”阿娇道。通过这些眼线,她也可以推测推测刘越四兄弟的想法,总比两眼一抹黑好。
    “诺。”
    又过了几日,阿娇看着馆陶公主送进来的信息,叹了一口气,道:“楚姑姑,你亲自去看看母亲,让她千万要保重身体,不要伤心,等过些年,二兄自会想明白的。”
    母亲竟然将二兄住的院子彻底封了起来并着专人看管。二兄想出来是不可能了,并且有任何动静,母亲也很快都能知道。更加不要说卫子夫有什么想法也无法实现。
    母亲………。这是彻底恼怒二兄了。
    但她在听说二兄做的那些事情之后,她对陈蛟也彻底没有了同情。对母亲都能恶言相向,损人不利己,毫不顾念她这个亲妹子,她也没有必要以德报怨了。
    楚云道:“诺。婢子马上就出宫。”
    “嗯,将上好的丝帛、首饰、小玩意带去侯府。”母亲信中说最近在观察大兄二兄之子女,准备每家抱一个放到身边养。那她就给些恩典吧。
    “诺。婢子会办好的。”
    阿娇用手指点点桌子,道:“二嫂可还好?”
    楚云仔细想了一下,才回答道:“二夫人在院子被封那日,哭了一整天。第二天就以主母的身份,让卫氏女贴身伺候,将卫氏女拘在了身边,同时又将几个美艳的婢女给了二公子作为通房。并将先前的二公子的两个姬妾提了等。”
    阿娇点点头,说:“我这个二嫂倒是明白过来了。”
    楚云也笑了,说:“武阳侯府一干人等被处斩,除爵。酂侯一家却被陛下金口玉言道忠君为国,二夫人自然知道是什么原因,也该回报中宫和大长公主了。”
    “这些不够二嫂做这些,只怕是母亲透露出了要抱养孙子孙女的意向,她才下定决心的。女子为母则强,尤其是二哥如今这样,为了她唯一的女儿,她也得一搏。”
    “中宫说得是。有大长公主抚养,女儿的身份都不一样的。”
    建元三年就这样慢慢的过了。也不知道刘彻做了什么事情,王娡和平阳公主母女竟然很久没有找她茬了,每次见到她,也是一副其乐融融的样子。
    阿娇虽然觉得奇怪,但是却是舒爽万分,没有争斗的日子才是最让人高兴的。
    而高兴的时光总是走得很快。大汉迎来了建元六年,而从新年开始,阿娇就开始心神不宁,这一年是外祖母离开她的一年啊。
    虽然从她重生之后,就一直注意外祖母的身体,经常督促侍医对她进行调养,可是外祖母的身体还是一天天的衰老。
    到了建元五年年末的时候,她大部分时间只能卧床了,精神明显的不如以前,甚至记忆也出现了偏差,有时会对着她叫嫖儿,对着刘彻叫启儿。
    无数的事实证明窦太皇太后的生命已经快走到了尽头。

  ☆、第117章 生一个孩儿

阿娇不愿意接受窦太皇太后生命尽头这个真相,拼命的搜刮大汉各种能够延续生命的东西,心里安慰自己,这个大汉已经面目全非了,为何外祖母就不能延命呢?其他的人,像刘越前世早就已经死了,可现在他不光娶了王妃,还生了儿子呢。为什么外祖母就不能呢?
    就她来说,她的命运也变了啊,卫子夫并没有进宫,她和刘彻也没有因为卫子夫产生嫌隙。并且刘彻真心对她是宠爱有加。这不是证明大汉已经不是以前的大汉,外祖母不会再建元六年会驾崩啊?
    刘彻看着阿娇眼下的黑眼圈,终于忍不住的抱起她,说:“娇娇,别忙了,你需要休息。”
    阿娇挣扎着,道:“不行,我再看看,说不定就能找到方子治好外祖母呢。”
    刘彻皱着眉头,道:“娇娇。”本想仔细说道说道她的,祖母都七十一岁了,这么大的年纪,也是喜事,可是阿娇偏偏折磨自己,让他跟着也心疼和郁闷,他这么大一个人了,都半个月了,她都没有好好看看他。
    但看着她闭上眼睛,眼角都有泪珠了,只好放她到床上,亲亲她,说:“娇娇,好生睡会,别惹我生气啊,否则我就叫姑姑来。”
    阿娇想起前日母亲对她的训斥,还有掩盖不住的担心,将头埋入了被中。
    刘彻上前将她搂入怀中,说:“娇娇,你不觉得现在祖母比往日快乐许多吗?她虽然不记得我们,可是她记得文皇帝,记得先帝和姑姑,她想念他们,担心姑姑,这不是很好吗?最重要的人和事,她都知道。再说祖母一向疼爱你,等过些日子,她要是知道你为了她将自己的身子都累垮了,会不欢喜的。”
    自从病了之后,窦太皇太后的记忆就有些混乱,最近更是连身边的人都不认识了。刘彻已经下令封住了消息,伺候窦太皇太后的人也都是长乐宫的老人,他并不担心太皇太后不适。且每天他都要过去,而这些天阿娇几乎都泡在了长乐宫了。她能不累吗?
    阿娇感受到身边的人的温度,却不敢回抱他,她的身子冰得发抖,她做了那么多的事情,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让别人的命运改变了,可是为什么外祖母的命运还是没有改变?还说说老天在告诉她,即使转了弯的路最终还是要回到原点?那她呢?
    刘彻拍拍她的后背,急道:“娇娇,你怎么了?是不是病了?怎么抖得这样厉害?等下,我找侍医过来看看。”说完就要起身。
    阿娇拉着他的衣襟,声音软弱的喊着:“彻儿,我没有事情,就是害怕…。外祖母离开我。”外祖母只怕早就知道了今日的情形了,所以才刚身体不好的时候,就将手中的力量一点一点交道了自己的手上。
    想起外祖母无神的眼中竟然让她看到了神采,她说:“娇娇,这些都是我这些年经营的,忠心可靠,给你一是这些年看你皇后位子上做得很好,足够驾驭这些人;二来,你是一个护短且有原则的人,交到你手上,他们只要忠心,也不会吃亏,还能得到庇护,也算是给跟着我的这些人定定神;三来,你须得多些力量,尤其是军中的,这样才能好好保护自己,保护亲人。”
    她当时一下子就哭了出来,倒是窦太皇太后怒了:“娇娇,不要这样小女儿情态,坐在你这个位置,容不得你半分软弱,否则遭殃的不光是你自己还有你最亲的人。”
    她不敢再哭出声,只能让眼泪不停的留。
    还好窦太皇太后耳力后退严重,并不能听清楚她压抑的抽泣声,缓了缓口气,道:“娇娇,不要伤心,我都七十一岁了,够了,这辈子我从小小的家人子,到大汉的太皇太后,对一个女人来说已经值得了。活的如今,文皇帝已经离开我够久了,再不去找他,说不定他就要被别人抢走啦!“
    阿娇记得那日窦太皇太后一直面带微笑的讲着她和文皇帝的相遇、相知及心灵的相通,她的以及只剩下文皇帝对她的温柔和呵护。
    这样的外祖母是幸福的。阿娇心中这样说。
    后来每次去长乐宫,窦太皇太后就借着来探望的一些人,一点一点的全部交给她。现在她的私人印鉴还在她的手上妥帖的保管着。
    等她渐渐参与其中才知道,刘彻的韬光养晦是对的,大汉的命脉在太皇太后的手里,她的确能够让大汉的天空变色。
    前世她从来没有接触到这些,只怕是太皇太后对她很是不满意,才任由她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母亲又不适合,毕竟太皇太后再有私心,也不会让文皇帝留下的大汉江山改换门庭。
    等她粗略的上手之后,窦太皇太后的身体就越发的差了,到了如今,已经能够看出来是日暮西山了。
    她知道这几个月,她和刘彻之间的沟通很少,实在是她累的很,许多许多的事情都没有做完,不熟悉的东西,她还要加紧去学,绝对不能辜负外祖母的一片心意。
    所以她真的累,神情都有些恍惚了。刘彻说得都是母亲和外祖母说过的,她这样累倒自己,便宜的还是别人。
    被刘彻强势的逼着休息,她的神经就有些绷不住了,闭上眼睛就觉得天晕地旋。她喃喃的说“对,彻儿,你说得对,外祖母如今很幸福。”说完直接陷入了梦中。
    刘彻看着她瘦削的脸庞,叹了一口气,太皇太后病重,他就要亲政,事情也是繁多得很,但大权在握的感觉,让他有股扬眉吐气的心情,所以每天心情倒是不错。
    亲亲阿娇的额头,虽然还早,但还是决定不再回宣室殿处理堆积的朝政,索性跟着一起躺下睡着了。
    自从那日阿娇被刘彻强迫休息之后,精神好多了,刘彻尝到了甜头,每次到了晚上戌时就直接抱着她上床休息。
    半个月下来,阿娇的气色是越来越好了。椒房殿的人看着也是喜气洋洋的,连长乐宫的司氏都道:“皇后殿下这样才好,太皇太后看着开心呢!”
    阿娇这半个月也是想了又想,还是得承认母亲和刘彻说得是对的,外祖母把她当成了她血脉的延续,只要她好好的,外祖母才会真正的放心。
    所以自此以后,阿娇就每天在长乐宫开开心心的陪着窦太皇太后,但是出宫的时候脸色还是要哀戚的。毕竟不是所有的人都懂得窦太皇太后的心思。她要是还笑着,就该被参不孝了。
    皇后不孝,那就是她亲自送上的把柄。刘彻如今已经将朝政和兵权慢慢的拢在手中,皇帝威压也越发大了。看着未央宫和长乐宫侍婢越来越恭敬的表情就可以看出。
    而阿娇每天对着刘彻,却没有什么感觉,说明刘彻对她是没有什么变化。刘彻如此,弄得椒房殿天天跟吃了甜蜜一样。
    这天阿娇惯例去了长乐宫,亲自给窦太皇天后擦拭了身体,并梳了与自己同样的发髻,才笑着说:“司姑姑,看,我和外祖母像不像?”
    司氏边给窦太皇太后捶着腿,以疏通长期卧床而有些僵硬的血脉,笑着道:“像,皇后殿下、大长公主殿下都像太皇太后呢。”
    阿娇看着窦太皇太后茫然的神色,微微一笑,道:“那是自然,外祖母可是母亲的母亲。女儿像母亲,都是美人呢。额,我好像不害羞的自夸了!咯咯。”
    伺候的众人也都笑了,纷纷道:“皇后殿下本就是美人呢。”
    司氏道:“是啊,这可是整个长安城都公认的。唔,我记得殿下及笄那天,从宫中出去的时候,好多长城儿郎等在您回府的途中要围观呢。幸好,陛下有先见之明,将马车四周的帘子捂得严严实实的。”说完低头笑了起来。
    阿娇也想了起来,也跟着笑了,及笄礼本就是女子成年之礼,从小女孩到可以嫁人的女儿是一个重要的过渡,自然要打扮得漂漂亮亮的了。
    可是刘彻看到她,就立即叫人将她回府的马车的帘子换成了黑色遮光的了。那个时候,她还生气的无视了他很久。
    当时她压根没有想到要嫁给他,自然希望长安的好男儿都能看到她,然后从中择一佳婿,过逍遥的生活。
    可是最终还是敌不过命运的强大,谁能想到伊稚邪会出来搅局呢?还是让她和刘彻绑在了一起。
    看到阿娇笑了,众人也都不压抑自己,跟着笑了,长乐宫中一时笑声连连。
    突然窦太皇太后说道:“娇娇,也生一个孩儿吧,到时也和你一样漂亮呢!”
    众人一下子像被定住了一下,笑声戛然而止。

  ☆、第118章 来吧来吧

阿娇有些不敢置信,立即跑过去,坐在床边上,盯着窦太皇天后,道:“外祖母,外祖母,您好了,您刚刚说什么?”
    谁知窦太皇太后又继续笑起来,道:“陛下,臣妾的馆陶可漂亮了,您欢喜吗?”
    阿娇有些失望,难道刚刚是她幻听了吗?
    但司氏却重复了一遍,道:“皇后殿下,刚刚这句话的确是太皇太后对您说的。”
    阿娇咬着下嘴唇,有些激动。
    司氏看着她,叹了一口气,说:“皇后殿下,太皇太后这些天有时会稍好点,今日遇到了,是殿下的福气呢,说句越矩的话,还请殿下放在心上。说不定等有了好消息,太皇太后就好了呢?”
    不过她心中明白这些只是骗骗自己,让大家心里都有些希望罢了。太皇太后身体内里早就破败了,只不过是在熬日子罢了。
    阿娇出了长乐宫还有些恍惚,外祖母怎么突然就这样说了呢?她肯定是会要孩子的,只是没有计划这么早啊?前世刘彻孩子的结局实在没有几个好的,她原本是想要等着所有的准备工作做好,至少能够看到将来她是可以保护孩子的时候再要的。
    可是计划赶不上变化,外祖母的话她自是要考虑的。
    浑浑噩噩的回到椒房殿,沐浴完后躺在床上还没有想出一个主意来。司姑姑是外祖母最信任的人,她的话某种程度上就是外祖母的意思,而她话中暗含的话语,她也要考虑一下,莫非她如今偷偷做的事情,她是知晓的?
    想到这里,她就睡不着。当年东宫发生的事情,她的身体并没有受到多大的害处,只是为了让未央宫对她有恶意的人现身,并让刘彻因为他的亲人参与其中而他心怀愧疚。
    这样可以很长一段时间掩盖她没怀孕的缘故,并让刘彻主动帮助她解释,只要王娡和平阳公主每一次提起孩子,她月信的每一次疼痛,他都会想起她受的苦。
    重活一世,她一向认为刘彻的愧疚比他的爱情好用得多。事实也证明,刘彻和王娡、平阳公主之间的关系远远不如前世那样,毫不遮掩的维护。
    她以前的每一步路每一个布局,到如今已经渐渐见到了成效。要是因为孩子,是不是就打乱了她的步伐?那么以后她会遭遇什么呢?她有些不敢想。
    再加上如今的大汉和前世的大汉已经好多不一样了,她重活的优势也完全没有了。前面的道路她得重新摸索着前进。
    有了孩子更是责任重大,绝对不是管生不管养的。而养育他成才更是要耗费大量的精力,要是养成了二兄那样的人,她估计会撞墙;要是养成太好了,她又得担心刘彻,自古以来天家父子那是君臣,尤其当皇帝长寿的时候,父子之间起嫌隙简直的正常的。
    其实就她看来,刘据并不是不优秀,也不是后世认为刘彻被蒙蔽认为其巫蛊,从而谋反,究其原因只不过是刘据当太子时间太长了,而刘彻太长寿了。长寿得让他对他的儿子产生了危机感,皇帝只有一个,让他坐立不安的人,那就该死!
    刘据的悲剧只不过是他出生太早,父子相疑造成的。
    她的孩子自然不能走刘据的路,所以她有意将生孩子的时间稍微晚一些。虽然如今刘彻不像前世一样对她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