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凤鸣宫阙-第1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邺颇有些意外的看了皇帝一眼,随后又若无其事低下头去。他倒还是第一次听见皇帝用这样的字眼……实在是叫人觉得新奇。
  皇帝似乎根本没注意到自己爆了粗口,继续问道:“开了春之后,是不是又要准备出海事宜了?”
  李邺“嗯”了一声算是回答。没办法,他也不能发出更多的音节了。好在皇帝是习惯了的,也不以为意,继续道:“今年多换些稀罕的物件回来,卖贵一些。好让那些人肉疼头疼。我倒要看看,今年太后的千秋节,能收到什么好东西。”
  李邺闻言也笑了——那些东西从他手里卖出去,又重新流回了内库里。可银子却是全都又回归了国库,实在是一件很奇妙的事情。当然,这个过程中,他自己的私库也会更加丰厚一点,这着实让人愉悦。
  “老五和老六也该成亲了。到时候,一个安排去户部,一个安排去工部。你看如何?”皇帝问这话的时候,是真有些征询的意思。
  户部和工部,倒都不是什么要实干的地方,估摸着到时候也就是领着闲职混日子罢了;。老五老六的能耐他是知道的,吃喝玩乐样样行,可真材实料却是有点儿……对于皇帝的安排,李邺自然没有半点异议,甚至借此小小的拍了一个皇帝的马屁。
  皇帝被自己儿子拍了马屁,倒是有些得意起来,心情也因此好了些。便是索性对李邺说了:“你大哥也忒不像话了些,最近竟是开始拉拢朝臣了。一点不知避讳!”
  李邺闻言,顿时恍然:原来康王是为了这个挨训的。也是,父皇正值壮年,康王这么不知忌讳的拉拢朝臣,自然让父皇不痛快。
  这个问题,父子两也没深说下去。李邺是为了避嫌,皇帝是不想提康王这个混账儿子。
  这一夜,李邺便是一边写着此次出去的所见所闻,一边听着皇帝的絮叨度过了。
  许是因为李邺不可能争权的缘故,皇帝似乎对这个儿子格外的信任和放松,说了许多平时不能说的事情。倒是让李邺知道了不少隐秘之事。更知道了许多皇帝对这些事情的看法和打算。
  对比皇帝的想法,再看自己的,李邺自然学到了不少东西。
  直到子时都过了,刘林进来催促皇帝休息,皇帝这才想起时辰来,想了想便是没让李邺再出宫,就歇在了正阳殿的偏殿。至于皇帝自己,也没再去内宫,就在正阳殿的寝宫中歇下了。
  许是因为白日里睡过了的缘故,李邺躺在床上,却是怎么也睡不着。既是睡不着,他便是索性闭着眼睛琢磨皇帝的一些话。最后又想起康王被训斥的缘故,唇角一勾顿时嘲讽的笑了:看来,康王是实在安分不下去了。也是,当王爷,哪里有当太子甚至当皇帝好呢?
  而且,康王是皇后所出,既嫡又长,几乎是名正言顺的。也怪不得他心慌。
  不过,既然康王如此着急,不如索性帮他一把?
  想到事成之后会是个什么局面,李邺唇角的弧度又增大了几分。
  “周意。”李邺知道周意肯定也没睡着,便是轻声唤了一声。
  周意果然立刻就应声了;“王爷,怎么了?”以为怕人发现,所以二人声音都压得十分低,加上屋子特别大,所以估计就算有人趴在门口偷听,也什么都听不见。
  “你说,设计君兰的人,到底是谁?只凭刘氏的话,估摸着是不可能有那么大的手笔。”李邺声音微有些冷:“连你找的人也能收买了,可不像是刘氏能做出来的事情。”虽然厌恶刘氏,可他却也十分了解刘氏。刘氏是真没这么大的能耐。
  周意沉默片刻,许久才道:“奴才怀疑,府中出了内鬼。尤其是沉香院里头。”不然,又怎么会知道他找了哪些人?
  “嗯。”李邺应了一声,他也觉得这个可能性极大。若非如此,有些事情是真解释不了。“可到底是谁在背后搞鬼?谁这么恨君兰?要说是冲着孩子来的,却也太牵强了一些。”
  周意觉得这事儿自己不太好议论,毕竟都是李邺的女人,哪有他议论的份儿?索性便是不开口。横竖他知道的,李邺都知道。也没什么可议论的。;
  第一卷 第215章 齐全

  李邺第二日下朝之后,便是去给太后请安。出了寿康宫的时候,却是跟了一个女官在身后。这是去端王府宣太后懿旨的。
  一路李邺也没什么表情,倒是和素日温和的样子大相径庭,以至于那女官不由得在心中暗自揣测:难道端王不高兴?可这不是好事儿吗?怎么会不高兴?
  进了端王府之后,那女官便是直接在大厅候着等着端王府的一应人等接旨。
  李邺沉着脸坐在主位上,心里却是有些发慌——该怎么跟陶君兰解释?
  而这股慌乱,在看见刘氏身后的女子时,便是更加的明显了。几乎是有些回避意识的,他猛然转开了眼睛。
  “王爷。”刘氏似乎故意给李邺添堵,笑盈盈的唤了一声,待到李邺转过头来的时候,便是朝着李邺讥讽一笑:“府里这是又要办喜事了罢?”
  李邺的唇顿时抿成了一条直线。随后目光下垂,不再去看刘氏那张令人厌恶的脸。
  那女官虽然未曾看见刘氏讥讽的笑容,却也明显的感觉到屋里的气氛有些不对,当下不愿多留,便是看向刘氏,礼貌问道:“不知姜小姐身在何处去?”
  刘氏将身后的女子拉出来,笑盈盈的介绍:“这边是姜玉莲小姐了。”
  那女官上下打量了一番,顿时面上露出几分惊叹之色来:好一个柔美水灵的姑娘?说是冰肌玉骨可是半点不夸张,这份娇弱又充满灵气的美貌,可是一下子就让人想起了江南水乡了。也只有江南那样的地方,才能生出这样的女儿家来。不过,似乎这个姜玉莲却是北方人?可一点不像啊……
  姜玉莲也是个知书识礼的,见女官打量自己,再联想之前刘氏都带了几许尊重的神色,便是忙行了礼,柔声道:“民女姜玉莲,见过这位姑姑。”
  “你就是姜时年姜大人的独女,姜玉莲?”女官想着姜玉莲的身份,虽然受了这一礼,可态度却是十分的和善,声音也是温和。
  姜玉莲想起自己的父亲,顿时一双美目中就蓄了三分泪意,看上去便是越发的娇弱可怜了。“民女正是。不知这位姑姑寻我是何事?”
  “我是来带你进宫的。”女官笑道。
  姜玉莲一听身子都有些僵住,一张脸上全是惊慌失措,下意识的便是看想了李邺,声音都有些磕拌了:“进,进宫?”
  女官和善的笑道:“太后怜你身世,特让我接你进宫,等到一年热孝满了之后,再从宫中出嫁。”
  “出嫁?”姜玉莲神色一凝,越发的惊惶不安了,眼睛一直不断的看向李邺的方向;。奈何李邺却像是什么都没觉察到似的,一直不曾看过来一眼。姜玉莲心里顿时便是有些失望起来。
  女官见状,忍不住一笑,心道太后做的这个决定果是对的。瞧姜小姐这样子,分明是对端王爷有意思。又见姜玉莲慌张成那样,倒是不忍心再卖关子,笑道:“太后已经做主,将你册为端王侧妃。碍着你现在在热孝期间,所以一年后再让你进府。在那之前,你便是留在宫中学规矩什么的。”
  姜玉莲闻言,几乎是呆了一呆,这才缓过神来,唇角微微上翘似乎想笑,可很快又忙忍住了,一脸羞怯的低下头去,半晌才小声道:“民女谢太后赐婚。”
  刘氏闻言也是一笑:“这可是大好事。也好,有一年的缓冲,这喜事府上就能办得热热闹闹的。”说罢,还特特的看了姜玉莲一眼,将姜玉莲看得越发的脸颊绯红。
  姜玉莲本来带来的东西都还没拆封,此时自然也就顺理成章的直接一并送进了宫里。等到姜玉莲跟着女官一步三回头的走了之后,李邺这才微松了一口气,随后却是越发的愁了起来——事到如今,自是不可能再瞒着陶君兰了。
  刘氏见李邺绷着脸,便是冷笑了一声,言辞犀利:“恭喜王爷,又多了一个侧妃。姜妹妹看着就是个好的,性格温柔,样貌也好。王爷果然是有福的。”
  李邺懒怠和刘氏一般见识,轻哼一声甩袖就走。
  刘氏恼怒,站在原地狠狠的扯了扯帕子,可很快却是又倏地笑了。冷冷的,带着幸灾乐祸和嘲讽。“紫玉,扶我回去吧。我可得好好休养着,不然错过了好戏可怎么办?”虽然如今也能起床,可是到底是身子不大好,站了一会儿就觉得有些撑不住了。
  紫玉忙将斗篷给刘氏披上,又小心翼翼的扶着刘氏回去了。
  李邺一路磨磨蹭蹭的到了沉香院,站在院子外头,竟是半晌都有点儿不敢抬脚往里走的样子。徘徊许久之后,他到底还是鼓起了勇气,缓缓的进了沉香院大门。不过那架势,怎么看却是怎么都有点儿沉重的意思。
  沉香院的人见李邺过来,自然都是欢喜——此时谁都不知道府上又要多一个侧妃的事情,自然也无从担忧的。见李邺来沉香院依旧频繁,便是都觉得陶君兰受宠。这一人飞升仙及鸡犬,她们自然也是由衷的高兴。
  陶君兰自然也是很快得了消息。不过,她却是没有其他人那样欢喜。
  陶芯兰要起身出去,却被陶君兰一把拉住,笑道:“回避什么?又不是外人。再说了,你也去给他请个安。”
  陶芯兰有些故意打趣的意思,冲着陶君兰一阵挤眉弄眼:“你们夫妻两眉来眼去的,我在一旁算什么呀?”
  陶君兰闻言哭笑不得,只得板起脸来拍了陶芯兰一下,口中斥道:“小姑娘家家的,知道什么叫眉来眼去?再说混账话,看我不打你。”
  陶芯兰吐了吐舌头,又闻外头的动静,心道必然是李邺要进来了,忙跳下床,站在边上等到李邺进来后,就立刻给李邺请安,口中却是嬉皮笑脸的唤道:“姐夫!”
  李邺回了个笑容,便是去看陶君兰。
  陶君兰笑着唤了一声:“王爷;
  。”
  李邺便是再自然不过的坐到了床边上,又习惯性的去看陶君兰的脸色。见陶君兰脸色不错,心情倒是好了不少。一时又想起拴儿,便是又往陶君兰怀里和旁边都看了看。这会子拴儿没在,他自然是扑了个空。
  陶君兰见李邺的动作,就猜到了他的想法,笑着解释:“拴儿刚睡着没多久,怕说话吵了他,就让奶娘抱走了。”顿了顿又问:“今儿晚上若是没什么事儿,王爷就留在沉香院用饭?一则算是替王爷接风洗尘了,二则是芯兰也该回宫去了,算是给她饯行。”
  李邺自然是不可能摇头,于是这事儿便是定了下来。而且,看着陶君兰笑盈盈的样子,再加上陶芯兰就在旁边站着,他也着实是不好提起姜玉莲的事情,便是按捺住,心道:等到晚上睡觉的时候再说罢。
  殊不知,李邺在分身的时候,陶君兰也在打量他。见他走神,也没有多少笑意,她心里难免有些担忧:怕他还为昨儿和刘氏吵架的事情生气。于是,出于这种担心,她便是越发的挑着欢喜有趣的话说,就为了让李邺高兴一些。
  李邺一无所知,只以为陶君兰心情甚好,越发的觉得有些坐立不安:一想到陶君兰的好心情就要被他破坏,他就觉得自己有一种那个说不出的额罪恶感。仿佛做了什么十恶不赦的坏事。
  除了忐忑不安之外,李邺还觉得有些疲惫——为自己的身份。别人纳妾,总还能凭着自己的喜好来。可他呢,纳妾似乎从来都和他自己的意愿无关。比如这一次,谁也没问过他的意思,姜玉莲便是理所当然的成了他没过门的侧妃。
  如今,他一正妃两侧妃,倒是都齐全了。越发衬得上闲王的名号了——只有无所事事的人,才会这么热衷于女色,不是么?
  不过,李邺这样的心思也并未维持多久,拴儿一被抱出来,就几乎吸引了他全部的心神。虽然拴儿如今几乎都是睡着,可是那总是捏成小拳头的肉手,还有不停蠕动的小嘴,紧紧闭着的眼睛,肉嘟嘟的小鼻子,无一不是吸引人的目光。
  和陶君兰当初一样,李邺只觉得看着拴儿这幅样子,心都快要化了。同时,一种情绪油然而生:他也是做父亲的人了,以后,他的责任就更重了。不仅要给儿子挣家业,还要好好教育儿子,让他成才……
  “王爷抱抱他吧。他还没被父亲抱过呢。”陶君兰心血来潮,见李邺看着拴儿出神的样子,顿时有了这么一个主意。甚至不由分说就吩咐周奶娘:“你教教王爷怎么抱孩子。让他试试看。”
  周奶娘不大信任的看了李邺一眼,虽然有些担忧,却还是照着吩咐做了。
  李邺几乎是下意识的接过了孩子。可是手在触到拴儿软软的身子时,却是一下子就慌了神,僵在那儿,移动不敢动了。慌忙又狼狈的去看陶君兰。
  陶君兰“扑哧”一声笑出来,指点李邺:“左手低一点,一手托住后颈,一手兜着腰,对,就这样抱着,别乱晃——”
  拴儿倒是睡得死死的,李邺这么折腾,他倒是半点没有要醒的迹象。更不知道,这个手忙脚乱的家伙,就是他的父亲。
  陶芯兰坐在边上看着,一面笑眯眯的咬着糕点,一面心道:好温馨啊!;
  第一卷 第216章 失望

  晚上用过饭之后,李邺便是寻了个机会,屏退了其他人,单独和陶君兰说话。
  陶君兰自然是不知道他想说什么,只以为他想说的是昨儿和刘氏的事情,倒是先劝了一句:“不论是什么事儿,都不要紧。咱们只要好好的过日子就行了,世上之事,本就无十全十美之说,又何必这般在意呢?纵有不好的事情,却也有好的事情,不是么?”
  李邺一怔,倒是意外的看着陶君兰:难道她知道这事儿了?
  不过仔细一琢磨之后,他就明白过来,陶君兰说的怕不是他要说的事儿。当下轻叹一声,坐在陶君兰身边,缓缓道:“今儿太后下旨,已经将剩下的那个侧妃之位定了人选了。是我从北边带回来的一个女子,叫姜玉莲。”
  陶君兰一下子有些发蒙了,毕竟她想的事情,和李邺说的事情完全不同,此时倒是颇有点儿接受不了的意思。等到她缓过劲儿来,却是没忍住一句话便是冲口而出:“那你可喜欢那女子?”
  这话一出口,屋里顿时一片死寂。陶君兰恨不得一把捂住自己的嘴:这么一问,倒显得她是十分小气了,也是十分在意这件事情了。当然她也不是不小气不在意,只是她却不想这么赤裸裸的表现在李邺面前罢了。
  压住心里浓浓的酸味,陶君兰故作轻松的一笑,打破沉默:“那名女子,到底是什么来历?竟是能被你看上。想来应是不凡罢?”可她自己说这话的时候,却是忍不住心里有些发慌:万一李邺果真喜欢那女子该如何是好?
  李邺看住了陶君兰,只觉得陶君兰面上那笑容分外的刺目。他心里忽然有了一股莫名其妙的恼意。他觉得,陶君兰不在意此事。而她不在意此事,是不是也证明了,她并不是如他想象的那般在意他?
  一股失望之情油然而生。
  随后他又觉得松了一口气——这样也好,至少她不必觉得太难过。更不会因此而耿耿于怀。不过当下他仍是仔细解释:“当时我正在视察灾情,经过一段山路的时候,恰逢雪崩。我被雪浪冲出老远,身上又受了伤,行动很不方便,而身边的人也没有一个在跟前。她当时是随我一起去寻她父亲,结果和我一起遭难。是她寻到了我,然后救了我。只是为我检查伤口的时候,看到了我的身子。后头因为着实太冷,怕我冻坏了,她为了暖和我,脱了棉衣,以体温来互相取暖。如此亲近之下,她自然已经没了名节可言。而她也不肯再嫁别人……所以……”
  到底还是觉得有些心虚,便是又看了一眼陶君兰。谁知陶君兰面上仍是一片冷静,丝毫没有吃醋或是恼怒的意思。这样一来,李邺越发的觉得,心里那股失望之情浓厚了不少。他其实是希望陶君兰能吃醋不痛快的,至少那样他会觉得她很在意他;。可是……
  似乎,陶君兰一直就没有过那种小女儿心态的样子?就是那个时候他不得不去别的女人房里,她也只是有点儿在意,可到底还是劝他去了。
  陶君兰,真的在意他么?
  李邺忽然觉得自己有些茫然了。然后开始怀疑陶君兰对他的情感,因为想来想去,他发现从一开始到现在,他竟是从未见过陶君兰对他有过这样的小女儿之态。一开始,陶君兰的态度是拒绝,即便是最后答应了他,可那也是有特殊情况在里头的。那个时候,陶君兰可谓是走投无路了。而那个时候,恰逢他更好出现,颇有些趁虚而入的意思。
  除却那一段“金屋藏娇”的日子,他和陶君兰之间的相处,似乎从来都没有过全凭小儿女心思来行事的时候。更谈不上粘腻不舍了。或者纵然有不舍,也是他对她。而不是她对他。
  所以,她真的在乎自己么?李邺在心头这么问了一句,可答案,却是意外的否定。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