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凤鸣宫阙-第1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拴儿似乎听见了人说话的声音不对,一双眼睛顿时转过来转过去,不过却是没有哭的架势。
  太后见了就更喜欢了,“拴儿竟是不认人,这性子可真好。”说着口里发出柔和“哦哦”声,吸引拴儿的注意力。又用手指去点拴儿的小拳头。
  拴儿一下子握住了那跟手指,太后惊奇的“啧”了一声,无限惊喜一般:“哎哟,小手还挺有劲儿。”
  此时几个夫人凑上来也来看拴儿,你一眼我一语的议论开了。不过说来说去都挑好听的话说,故意奉承太后罢了。
  陶君兰便是悄悄的站到了一边去和陶芯兰说话:“我让人给你带的口信你收到没?”
  陶芯兰早就惦记这事儿了,顿时点点头迫不及待问道:“哥哥呢?怎么不见他人?”
  见陶芯兰这般急不可耐的样子,陶君兰“扑哧”一声笑了,“这里是后院,招待女客的地方,你哥哥哪里能留在这儿?回头吃罢了饭,我悄悄让人将他带来你们见一见。”
  陶芯兰自是连连点头。想了想又道:“不若干脆让哥哥出来给太后请安——”
  陶芯兰的意思她明白,不过想了一想后,陶君兰却是摇了摇头:“罢了,以后再寻机会罢。今儿的话,显得有些刻意了。”到时候太后因此对陶芯兰有了什么不满之处,反倒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拴儿毕竟有些沉,太后抱了大约有一刻钟便是觉得手上发酸了,虽然舍不得放开却也只好交给周奶娘:“带下去吧;。这么小的孩子也受不得风。别折腾坏了。”
  此时离用午饭也没多久了,陶君兰看了一旁的静灵一眼,静灵便是会意去厨房了。
  众人又说了一会儿话,到了用午饭的时辰,陶君兰便是走到刘氏跟前,笑道:“王妃,可以请诸位夫人去用饭了——”
  刘氏瞥了陶君兰一眼,只觉得那笑容异常的刺目。当下轻哼一声,似笑非笑:“你一人便可以了,又和需我呢?”说这番话的时候,刘氏的身子更是纹丝不动,压根就没有起身的意思。
  陶君兰知道刘氏这是不痛快,借机发难呢。若换成以前,她忍一忍做低伏小也就过去了。不过今儿刘氏一直没做过什么让人舒服的事情,所以陶君兰当下也似笑非笑:“看来王妃是铁了心要让我出这个风头了。我倒是有句话要提醒王妃:在其位,司其职。今儿王妃若真要让这喜事坏了气氛,那么事后王爷想必不会轻易罢休的。就是太后也不会高兴——休妻是不能,可王妃难道以后真想过幽静的日子?”
  一般来说,天家不会休妻,可真遇到男人着实不想再看见这个正妻的情况了,那也有办法:以休养的名义直接送走,要不就让人带发修行。
  或许只是李邺不喜欢的,刘氏还不会有太大的危机。可若太后也不喜欢了——那一个端王妃她还是能做主的。
  刘氏愕然的看着陶君兰,整个人都呆住了。她显是被陶君兰这幅突然变化的嘴脸给吓住了。以往陶君兰的步步隐忍,在她看来分明就是懦弱。一个懦弱的人,怎么会突然说出这么具有威胁力,这么让人气得牙痒痒的话?
  “胳膊肘断了往里拐。王妃难道不懂得这个道理?这么多人瞧着呢。”陶君兰笑容不减,动也不动。此时她和刘氏的情况,看起来就像是两人咬耳朵商量事情,倒是也不会引人瞩目。当然,若是刘氏的神色更自然一些,那就更好了。
  刘氏半晌终于找回神智,面色一下子阴沉下去:“陶氏,你敢威胁我?”有那么一瞬间,她倒是真想直接翻脸的,将这事儿闹大。可是犹豫了一下,到底没有。毕竟如同陶君兰说的那样,当着太后的面儿,多少也要忌惮一二的。她这个端王妃已经名副其实了,若再连虚头都没了,她后半辈子该怎么过?
  刘氏不知道的是,她这一点犹豫按捺,便是代表妥协了。而她自己那股气势,也因为这一点妥协而顿时轰然坍塌,再无半点威严。
  对于刘氏的质问,陶君兰微微一笑,轻声辩解:“我哪里敢威胁王妃?不过是提醒您事实罢了。我一个侧妃,身份地位什么都不在乎,您可不一样。再说了,我还有拴儿。将来再不济,他总不能不孝顺我。您说是不是?”
  刘氏蓦然收紧了手指,指甲刮在了椅子扶手上,几乎要断裂开来,可她却是一无所觉,此时此刻,她只觉得胸臆中有一团怒火,几要冲破她的头顶,喷薄而出。她死死的盯住了陶君兰的眼睛,声音扭曲;“陶氏,你敢对我不恭敬?”
  陶君兰幽幽叹了一口气,“王妃,我自问进府后,不曾对你有过半点不敬。可是您是怎么对我的?人先自重,而后人敬之。您觉得,事到如今我还应该那般尊敬您?王妃,我可不想死得不明不白。上一次的神婆做了什么,您应该心知肚明吧?只可惜,那神婆到底是骗了您,法事竟是没奏效。还有,我生产那日,您又做了什么?可要拿出证据来好好跟您分辨分辨?”
  刘氏在听见“神婆”那两个字的时候,面色就一点点的白了下去,到了最后听见“证据”两个字的时候,她的面上已是没有了半点血色;。她近乎惊恐的看住了陶君兰,嘴唇一直不停的哆嗦——却是一点声音也没发出来。
  此时此刻,刘氏只觉得自己浑身的血液都是似乎冷了下来。一点点的,从脚下起,寒气就这么冒了上来,冻得她禁不住想颤抖。不过在看着陶君兰平静的眸子时,她却是连颤抖也不能了。
  脑子里倒是浮出了一个念头,不过却是和辩白无关的:咬人的狗不叫。
  今时今日,刘氏对这句话体会得很深。在她看来,陶君兰显然就是那条狗。平日里一声不吭,看似温顺。可以一旦动手,那就是张开了血盆大口,露出了满嘴獠牙,准备一击致命。
  刘氏倒是很想说点说什么。只是脑子却偏像是不管用了一样,完全就是一片空白,什么也想不出,更不必说张口说话了。
  没等刘氏缓过来,康王妃就注意到了刘氏的不对劲,“呀”的一声惊呼,随后关切的看过来:“端王妃这是怎么了?怎么的脸色如此难看?陶氏,你这是说什么了?竟是将你们王妃弄成了这样?”
  陶君兰抬头和康王妃对视一眼,随后又扫了一圈——此时几乎所有人的目光都随着康王妃这一句话集中在了她和刘氏的身上。
  陶君兰不慌不忙,微微一笑柔声解释;“我们王妃身子突然有点儿不大舒服,我在劝她赶紧回去歇着呢。本来之前王妃伤了身子,太医嘱咐了要静养的。王妃为了今日,强撑着身子出来,本以为无事的。结果没想到——”
  一面说着陶君兰一面伸手去扶住了刘氏,柔声劝刘氏:“王妃还是别勉强了。想必太会也不会怪罪的。我让紫玉扶您先回去歇着罢?”
  刘氏脑子了一片空白,几乎是有些顺从的顺着陶君兰手上的力道站了起来。
  太后见刘氏面色惨败,额上见汗,失魂落魄的样子,微微皱了皱眉,随后又叹了一口气:“你也别勉强了,快回去养着罢。”
  太后都发了话,刘氏即便是有心想要留下也没那个机会了。紫玉忙扶住了刘氏,稳稳的将刘氏架住。见刘氏这般失魂落魄,便是只好代替刘氏朝着太后一欠身:“奴婢替主子谢过太后了。”顿了顿,又看向陶君兰,笑道:“这里就劳烦陶侧妃了,奴婢先扶着王妃去了。”
  陶君兰笑着点点头:“快去吧。若是实在不舒服,还是请个太医瞧瞧,别避讳什么。”
  紫玉咬了咬牙,却是不敢再多说什么,忙扶着刘氏离开了。
  陶君兰目送这主仆二人走远,微微一笑后,便是将此事抛开了去,转身重新面向了太后,温声道:“筵席已经备下了,还请太后挪步去用饭。”又看向其他客人:“各位夫人请挪步。”
  于是,这么一个小插曲便是过去了。众人都纷纷起身,在陶君兰的引领下朝着用饭的地方而去。
  康王妃有意无意的,在陶君兰经过的时候,轻笑了一声,言道:“好一个厉害的陶侧妃。”;
  第一卷 第223章 隐晦

  康王妃有意无意的,在陶君兰经过的时候轻笑了一笑,言道:“好一个厉害的陶侧妃。”
  陶君兰微微侧目,随后冲着康王妃和善一笑;“多谢王妃夸奖。”
  康王妃的笑容,顿时就更深邃了。深邃到看不清楚里头的情绪。
  陶君兰却是并未过多停留,仍是该做什么做什么。她丝毫不怀疑康王妃这话的意思——康王妃显然一直在注意刘氏,至于为什么在那个当口突然叫嚷起来,又说了那样容易让人误解的话,那就并不是她能猜到的了。不过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康王妃这样的举动不管本意是什么,对她来说倒是帮了个不小的忙。
  不过,这并不影响她对康王妃的不喜。不知道为什么,她对康王妃的感觉,一直都不甚喜欢。以前是,现在是,估计以后也是。至于是否要和康王妃交恶,她觉得,若康王妃不来招惹,她们自是两不相干,可若康王妃要来招惹她,那她也不必客气。
  陶君兰想起当时刘氏惊愕的样子,忍不住又笑了:其实她真从来都不是什么小绵羊。今日,也算是解放了本性中的一部分?不过,这口气,却是真让人出得爽快。
  用饭的时候,陶君兰自然也没有坐下吃的份儿,太后还在呢,她自然是要站在旁边侍奉的。虽然太后带了人服侍,可是和她服侍的意义又不同。关键的是,太后也没有拒绝,更没有让她歇着。
  陶君兰不敢马虎,几乎是拿出了当初做宫女时候的劲来服侍太后用饭。
  直到太后吃得差不多了,这才看了她一眼,含笑道:“你也去吃饭吧。一会儿事情还多呢。你们王妃身子骨不好,你便是替她将这些都要打点好,莫要让她烦心才是。”
  陶君兰微有些惊讶,看了太后一眼,见太后面上虽笑着,可目光却是有些许锐利,当下便是又低下头去,诚恳恭敬的应了;“是,妾记住了。”不管太后严厉与否,却是明着支持了她将管家的事情捏在手中,这是好事。
  当然,太后肯定也有警告的意思,不想她骑在刘氏头上,坏了风气。陶君兰想,自己是能够拿捏好这一点的。况且即便没有太后的警告,她也会如此。毕竟,她占了好处,总不能连面子都让刘氏留下吧。
  至于要说让刘氏为她做的那些事情付出代价——在不能一击必中的情况下,她是不会轻举妄动的;。况且,还有一个词语叫做,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她和刘氏若成了那副局面,只怕要来得利的渔翁还真不少。而且,她还有更重要的事情需要去做:譬如复兴陶家,譬如拴儿。哪一样不比刘氏来得重要?
  暂且相安无事,这是目前她想要达到的。
  用过午饭后,原本按照规矩便是喜欢抹牌的就去抹牌,喜欢聊天的便是凑在一处聊天,或是逛园子也成。因有太后在,所以陶君兰便是笑着提议众人逛园子:“最近草木都发了起来,还有不少花也开了,不如去逛逛园子?院子里有不少的水榭楼台亭子,累了咱们就在那些地方歇脚。若有喜欢划船的,还可在湖里划船。”
  太后也笑着附和:“这主意甚好,刚吃罢饭,消消食也是好的。”
  太后既都拍了板,众人自然没有再反对的。于是一众女眷便是浩浩荡荡的往园子里去了。陶君兰自是当仁不让的在前头带路——不过在那之前,她却是悄悄的嘱咐古氏和静灵:“你们让人在几处宽敞的能歇脚的地方摆上座椅瓜果,再安排了人在那边候着。园子大,少不得要歇一歇的。”
  其实最后陶君兰的这些安排都没有几个用上了的——太后毕竟年岁大了,经不得劳累。逛了半个时辰后,便是露出疲乏之色来。
  张嬷嬷便是悄悄的寻了陶君兰:“让人安排处清净的地方,太后歇一觉。”
  陶君兰想了想,便道:“之前芯兰住过的院子是极好的,景色也不错。打扫得也干净,里头东西也齐全,嬷嬷看行不行?”
  “太后不会计较这个,你安排罢。”张嬷嬷说完这话后,便是回了太后身边,压低声音和太后说了几句话。太后朝着陶君兰看了一眼,便是点了点头。
  于是陶君兰便是告了罪,又请沛阳侯夫人和古玉芝静灵三人照看着客人们,自己亲自领着太后去歇息。
  “这园子果是不错的。”太后在陶君兰前头一步走着,任由陶芯兰扶着,口中却是赞了一声。
  陶君兰笑着附和:“也是皇上疼王爷,才将这么一个好地方给了王爷。不过就是地方太大了,不管是维修还是收拾,都耗功夫。昨年王妃还抱怨呢,说是银子用得跟流水似的。这还是皇上贴补了之后的呢。”当然,这话完全就是玩笑了。属于没话找话来说。
  “这点银子,有什么可小气的?”太后看了陶君兰一眼,语气微有些嫌弃:“你别学她那副小家子气的做派。刘家没什么家业,她那样倒是也不奇怪。只是你需得记住,邺儿毕竟是王爷,怎么着也不能落了脸面。”顿了顿,似笑非笑的一挑眉:“我就不信了,邺儿一年挣那么多银子,还不够修整一个园子的?”
  陶君兰听太后的语气不对,倒是有些后悔提起了这事儿。不过听见最后一句话,心里却是一跳,不由得看向了太后。四目相对,她微微叹了一口气:“也不怪王妃。王爷的私房银子,没拿出来。王妃手里捏的,就是王爷的俸禄银子,和一些田产铺面收益罢了。那些钱府里开销是够了,就是多少有些紧巴巴的。”
  这倒不是她帮着刘氏说话,而是这事情也没什么必要瞒着。该是如何就是如何。李邺的私房银子本就没刘氏,都在她屋里锁着呢,账本都是她管着。
  “不给她又能怪得了谁?”太后讥讽的笑了笑;“自己夫君不去讨好,反倒是处处奉承外人;。也不怪邺儿寒了心。”
  陶君兰没敢附和——这事儿太后能说,她却是不能说的。但是,她算是咂摸出来了,太后这是变着法子的敲打她呢?是怕她也学刘氏似的,和皇后那边太亲近了?
  “我听说,管家这事儿如今不是刘氏在管了。”太后又问,语气有些随意。
  可陶君兰却是不敢随意回答,一五一十道:“是,现在我,还有古氏和静灵管着。我因在月子里,所以只是大事过问一二,其他都是她们两个在操心。倒是也没出什么岔子。”
  “既然干管了,就要管好了。”太后淡淡道;“男人们在外头拼搏,咱们女人要做的,就是安顿内宅。后院起火这种事情是决不能有的。也是刘氏身子不争气,不然这事儿该她操心。你就能只管好好养着拴儿了。”
  这是在告诫她,她只是代管?所以态度要端正?陶君兰捉摸着,觉得应该就是这个意思。当下便是笑着表明了自己的态度:“等过两年王妃身子好了,我到时候就只管养拴儿了。那时候,拴儿也正是要人管教的时候。”至于两年后刘氏到底能不能好了,说白了,其实还得看刘氏自己的态度和李邺的态度。
  “按说你生了拴儿,是该赏你的。不过你已是侧妃,邺儿又对你宠爱,也着实没什么可赏了。”太后语气一转,重新和颜悦色起来;“我那有两柄玉如意,便是赏给你罢。也不必张扬了出去——你可明白我的意思?”
  陶君兰郑重的对太后道谢,随后才道:“太后也是为了妾好,妾心中再明白不过。”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李邺当年之所以遭劫,就是这个原因。她如今,是真不能再出风头了。出了风头表面上是风光了,可是对于实际却是半点好处都没有的。甚至说不定招来杀身之祸。
  “你们姐妹两都是聪明的。”太后点了点头,倒是真有继续赞许的意思。
  陶君兰顿时有些受宠若惊。就是陶芯兰也有点儿羞赧。
  末了,太后又说了一句话,彻底让陶君兰也有点儿不好意思了:“拴儿瞧着极好。等过明年身子养好了,再生养几个,多替端王府开枝散叶。”
  安顿好了太后,张嬷嬷便是一人守在屋里,笑道:“你们姐妹两难得见一面,一起说话去罢。这里有我。”
  陶君兰感激一笑,行了个半礼:“多谢嬷嬷了。”
  陶芯兰又和张嬷嬷熟些,自然亲昵了许多,“还是嬷嬷对我好。回头我让姐姐给我包一包酥油螺卷去。我知道嬷嬷也喜欢吃这个。”
  张嬷嬷笑着挥手示意她们快走,自己则是重又进了屋子。
  陶芯兰惦记着陶静平,一出了院子就忙道:“哥哥呢?快去请他过来。”
  陶君兰瞧着陶芯兰这幅急切的样子,笑着摇摇头,可吩咐人去叫陶静平的行动却是半点儿不慢。她心里明白,陶芯兰自由的时间也就这么一会儿的功夫,等到太后醒了,不仅要回到太后跟前伺候,说不定也就该回宫里去了。若不抓紧时间,下一次见面又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
  第一卷 第224章 坦白

  陶君兰没想到在太后要回宫的时候,李邺竟是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