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凤鸣宫阙-第1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氏看着陶君兰笑盈盈的脸,和冷冷的眸子,顿时恍然大悟起来:这分明就是陶氏故意的。
  咬咬牙,刘氏一拂袖:“罢了,这事儿我不管了!你爱怎么着怎么着罢!”若是再替紫玉求情,只怕就引起别人的怀疑了。横竖紫玉也是逃不过这一劫,她不如……
  在陶君兰看来,刘氏这般的态度又岂是一个凉薄可以形容的?
  陶君兰叹了一口气。有些替紫玉不值,随后又看了紫玉一眼。
  紫玉低着头,不知道在想什么,更看不出有没有为刘氏的这般态度而觉得后悔不值。
  “王爷的意思呢?”陶君兰柔声的征询李邺的意思——这会子她之所以这般咄咄逼人,逼着刘氏表态,其实是有为李邺出气的意思。
  李邺微微颔首,并未反对。
  陶君兰微微一笑,旋即朗声吩咐:“为了以儆效尤,紫玉这五十板子,便是当着所有下人的面打罢。现在就去将所有的人都叫起来,尤其是在主子跟前服侍的那些,都好好看着。好好记着。”
  “你!”刘氏怒不可遏,刚扬声要斥,却见李邺一个冷冷的眼神扫来,刀锋一样凌厉。顿时就将她的下半截话吞回了肚子里。
  此时此刻,刘氏忽然意识到:自己这个王妃,真的就只剩下别人嘴里的一个称呼了;同时,刘氏又有些惊讶:李邺这个印象中的窝囊废,什么时候竟然也有这样的威严了?
  刘氏神智恍惚的想着,甚至都忘了紫玉的存在,忘了伺候自己多年的大丫头,或许马上就要没命了。或许还不仅仅是没命,更可能是连最后一点体面都失去了。
  紫玉看着刘氏那样,倒是还有心情惨然一笑,主动请求道:“我有几句话,想单独和王妃说,不知行不行?”
  陶君兰摇摇头:“不行,若你趁机寻死又怎么办?你若有话,我叫人避开些,你悄悄的跟王妃说罢。”不仅如此,她更是吩咐人将紫玉绑了起来。她是铁了心要让紫玉走完这一过程,更是铁了心要将刘氏的脸面扫落。不如此,她又怎么能够出气?
  至于要说紫玉可怜——若真要说可怜,紫玉也就只是可怜在跟了刘氏这么一个主子罢了。至于别的,却是半点不可怜。说白了,作为刘氏的左膀右臂,许多事情紫玉的确是参与其中的。纵不是主谋,也是帮凶。
  想想李邺的遭遇,再想想自己差一点就回不了王府,再想想拴儿还没出生就遭了那么大的罪,陶君兰的心,就坚硬如铁。
  欠债还钱,天经地义。陶君兰不认为自己这样有任何的错。若说她冷血也好,无情也罢,她也都认了——只要这样能保护自己,保护自己的家人,再无情一些再冷血一些,又何妨?
  陶君兰这样的铁血手腕自是让端王府的一众下人都有些微微吃惊:以往都只以为陶君兰是个善菩萨,可没想到这菩萨发起怒来,却是比本就凶神恶煞的人更可怕。
  一时之间,也不知道多少人对陶君兰生出了敬畏之心来。谁也都不敢再小瞧了陶君兰。至于刘氏,倒是有些失了民心的意思——紫玉毕竟伺候刘氏那么久,又是为了她才做出这样的事情,此时她自然是最该替紫玉说情的人。可最后她却是那么一副态度……谁会不觉得寒心?
  至于紫玉到底跟刘氏说了什么——因为离得远,所以倒是也没人听见。而刘氏自然也不可能说出来,所以竟是无人得知了。
  不过,到了最后,刘氏到底是红了眼眶,哽咽的也同紫玉悄悄说了几句话。也不知说了什么,最后紫玉竟是蓦然笑了,颇有些欢喜和轻松的意思。
  末了刘氏直起身来,用帕子按了按眼角,斜睨陶君兰,又轻蔑的看了一眼彩月:“彩月做出这样的事情,也和紫玉一起受罚罢。”黄泉路上,也算是有人给紫玉垫背了。
  当然,最后那一句话,刘氏是不可能说出口的。
  彩月闻言,顿是一慌,忙看向陶君兰,目光里全是哀求的意思。若不是怕惹怒了陶君兰,她倒是想高声提起之前陶君兰和她打赌的事情了。
  陶君兰自然也还记得这一茬呢,不过看着刘氏那副坚持的样子,她也觉得有些为难——她也没想到刘氏会突然来了这么一手。毕竟刘氏王妃的头衔还在,说话也是管用的。她纵然再如何,也不好当面就驳了刘氏的话。
  陶君兰微一沉吟后,便是有了主意,当下却是不言语,只看向了李邺。;
  第一卷 第234章 倒忙

  陶君兰看向李邺,李邺只是一沉吟后便是明白了她的意思,唇角略翘起一些弧度,点了点头同意了。
  当下陶君兰也是微微一笑,随后便是对刘氏道:“之前我和王爷都答应过彩月,只要她如实交代,便可从轻发落。所以……”
  刘氏一噎,微微挑眉冷笑:“这儿么说来,倒是不能这么着了。不过,犯了错不罚,那以后王府的规矩还要不要了?还是说,这话是对人不对事的?”她此时满肚子的怨言,语气自是不可能好到哪里去,那副斜睨冷笑的样子,倒像是恨不得将陶君兰生吃了。
  而这番话,也更是原封不动的还给了陶君兰:之前陶君兰也正是用这个理由来让刘氏不再为紫玉求情的。
  陶君兰自然明白刘氏的盘算,当下却是摇摇头:“自还是要罚的。不过,却不好罚那么重了。依我看,打二十板子,再逐出府去也就罢了。何况,毕竟是没成事,也没有说得那样严重。”
  二十板子下来,虽然也少不了皮开肉绽,可是却算是捡回一条小命了。至于逐出府去,她也可以再让人去官府销了彩月的奴籍就是了。到时候,彩月养好了伤,也就是平民百姓了。找个人嫁了,倒是也算是有福气了。
  刘氏看向李邺,冷笑了一声。本来她还打算说点什么的。可是一想到刚才紫玉在自己耳边的话,到底是什么也没说,只硬声道:“既然是王爷的意思,那我也就不好再说什么了。”顿了顿却是又不甘的补充了一句:“不过,即便是如此,也该和紫玉一起受刑。”
  陶君兰还没说什么,彩月倒是先应了:“奴婢罪有应得,理应如此。”
  陶君兰意外的看了一眼彩月,就凭着这一句话,她倒是觉得彩月也的确是有几分聪敏了。
  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谁也没有异议。或者就算是有异议也绝不敢再拿出来说。至于剩下的事情,自然有人监督着,陶君兰便是看向李邺,柔声劝道:“夜深了,明儿还要去衙门办公,王爷抓紧时间再歇一歇。”
  接着又看向陶静平:“你也先歇下罢。有什么事儿,明日再说。”
  陶静平微一颔首,拱手先退了出去。李邺也起身与陶君兰并肩而立。唯独刘氏没动。
  陶君兰看向刘氏,故意一笑问道:“王妃是想留在这里看紫玉受罚?也是,毕竟伺候了这么久,也有些情分在的;。只是王妃还是多保重自己的身子才是。”
  被她这么一说,刘氏本打算走的,此时也反而不好走了——若走了,岂不是显得太无情无义了?可要看着紫玉受罚……刘氏又觉得煎熬。只是想想了一下那样的情形,刘氏便是攥紧了拳头,心中油然而生一股无力和怨恨:陶氏这个贱人,竟敢如此!
  不过,陶君兰此时却是已经和李邺往沉香院回去了。
  一路上都是沉默——陶君兰死死的看着灯笼照出来的那一团朦胧亮光,什么都不去想,只是缓缓的一步步的顺着路往前走。李邺的情形和陶君兰的也差不多。唯一的区别是,李邺其实是一直偷偷看着陶君兰的神色的。
  陶君兰走得专心致志,倒是让李邺心中越发觉得有些怪异:他以为陶君兰会说些什么的,或是问些什么。可没想到压根儿她就像是忘记了这件事情。要说她装的故意压着不问,可看那神态却是全然不像……
  而对于李邺的情绪,陶君兰也并非是半点没有觉察。快要到了沉香院的时候,她徐徐伸出手去,缓缓的握住了李邺的手。又压低声音:“过去的事情,已经过去了。”
  既然过去了,就不必再提起。否则,无非是揭开伤疤罢了。她一点也不想、也一点都不愿意再让过去的事情去纠缠李邺,让他不痛快。若不是李邺自己在那儿纠结,她怕是连这句话都不会说的。说了,岂不是就显得刻意是不想去提起这件事情了?
  她是真没想到,今天这样一件事情,会牵连出李邺来。若早知道,她宁可不去让刘氏不痛快,也宁愿将这事儿悄悄的压下去。
  她更没想到,刘氏竟然已经不折手段到了这个地步。对于这样的人,李邺每每面对,心里又是怎么样一种心思?
  也怪不得,李邺会对刘氏的孩子是那么一个态度。换做是她,她估计也会不知该如何是好罢?一个代表了他被算计的耻辱,却又是他的第一个骨血……是该亲近还是该干脆当他不存在?其实不管是什么样的处理方法,都是让人不自在的。遇到这样的事情,是真的会把人逼疯的。
  所以,她有点儿痛恨刘氏——为什么要用这样的手段?为什么就不肯多替李邺想想?刘氏到底将李邺当成了什么?李邺为什么对刘氏是这样衣服态度,实在是不能不怪刘氏自己。甚至于经过这样的事情之后,李邺还能这般容忍着刘氏,已经着实是仁至义尽了。
  若换成是她,大约刘氏没死也不会依然顶着王妃的名头嚣张,享受这一切端王府带来的东西了。
  李邺的隐忍,李邺的大度,李邺的仁慈,都让她觉得心疼。她甚至有一种想要替李邺报仇的冲动——不过这样的冲动,显然是只能最终被压制在心底的。她能做的,始终都只有站在他身后,支持他安慰他而已。
  而对于这句话,李邺的反应却是只是微微一震,随后便是恢复了平静。
  然而双方却都明白了对方的意思。
  事实上,经过这事儿这么一闹,也就只剩下了两个时辰不到的时间能休息了。而即便是这两个不到的时间段里,陶君兰也是没能完全睡着,迷迷瞪瞪了一会儿,天就亮了。服侍着李邺起床用早膳,又看着他出门后,陶君兰便是吩咐青枣:“去客院是静平起来了,就请他过来陪我用早饭罢;。”
  陶静平来得很快,虽然明显看上去有些睡眠不足的憔悴样子,不过却仍是收拾得齐齐整整,看上去还是精神十足的。
  陶君兰笑着让陶静平坐在了自己的对面,然后亲手替陶静平添了一碗小米粥,又替他布了一个豆沙馅儿的包子放在碟子里。
  陶静平却是不动筷子,叹了一口气道:“大姐昨晚没睡好罢?”
  “出了这样的事情,又怎么睡得好?”陶君兰歉然一笑:“你刚住过来没多长时间,就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倒是让你见笑了。”
  陶静平眉头一皱,微微有些难过:“几年不见,大姐同我说话生疏了许多。”
  陶君兰一怔,随后苦笑摇头:“别忘了,我如今其实也算不得陶家人了。再相会,咱们已经是主人和客人了。再说了,你也不是小孩子了,一切都和以前不同了。”嫁了人,心态难免有所改变。虽然陶静平和陶芯兰依旧是她最亲的弟弟和妹妹,她看重的人。可是在不知不觉中,拴儿和李邺却也是排入了这个队列里。甚至于地位还要靠前些。尤其是拴儿。
  顿了顿,见陶静平眉头皱得更紧,便又是一笑:“毕竟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儿,难道你要我还将你当以前小孩子似的?这客气,可不带表是生疏的意思,而是我将你当成了大人,才会如此。你还说你长大了,怎么的连这个也不明白了?”
  陶静平有些不好意思,惭愧的冲着陶君兰一笑,小声的喊了一声:“大姐。”
  “好了,不说了。”陶君兰笑着摇摇头,自己也盛了一碗胭脂米熬的粥,一面道:“其实这会子叫你过来,也是有件事情想要和你商量。”
  陶静平看住陶君兰,声音很轻:“是关于我搬出去的事情?”
  陶君兰有些苦涩的点了点头。“出了这样的事情,你也不好再继续住下去了。不然的话,只怕以后不好。况且,在府里只怕你也无法安静的读书。你看呢?搬出去后,你可以与你的老师住在一起,每天上课研究学问也方便许多。”
  除了怕影响陶静平之外,也是觉得,他知道了刘氏算计李邺的事情后,他们两个再见面都会觉得不自在。
  “其实这事情我也想过。本来也寻思就这几天找个时间同大姐你说这事儿的。只是没想到会出这么一个事情——也是我不好,若当时没一时气愤之下将事情闹大就好了。”至少不至于这般尴尬。陶静平的语气里,有着明显的懊恼和自责之意。
  陶君兰微微一笑,宽慰的看着陶静平;“这事儿哪能怪你?再说了,你之所以会闹起来,也怕不是一时气愤罢?你也是想帮我的忙。倒是我,一直也忽略了你。都不知道彩月经常出入你院子的事情。”这段时间,拴儿的满月,拴儿的进宫,这些事情都让她分了太多神,的确是忽略了这些。
  陶静平腼腆的看了一眼陶君兰,羞涩道:“其实也是我故意的。我若一下就让那丫头死心,也不至于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他当时就是想着,看最后对方能用出什么手段来,才会一直吊着这件事情,当做不知道。结果没想到,吊出一条大鱼来,大到他自己都有点儿后悔:“却是我帮了倒忙了。”;
  第一卷 第235章 安生

  搬出去的事情商量好了之后,陶君兰这才有了心思关注别的:“昨儿王妃真看到了最后?最后是个什么结果?”
  红蕖昨儿是守在那儿直到行刑完毕后才回来的,想着陶君兰或许会问,便是一直都没去睡。这会子陶君兰问起来,她便是答道:“看了一会儿后,便是回去了。您是没瞧见当时那情形,怕是再呆一会儿,咱们王妃就撑不住了呢。”
  陶君兰微微一挑眉,有些不解:“怎么就撑不住了?”
  “吓得呗。”红蕖哂然一笑:“当时紫玉还撑着不肯叫唤,可彩月倒是个妙人,叫得跟什么似的。再加上那一板子又一板子打在肉上,皮开肉绽的样子,王妃哪里见过这个?脸都吓白了。最后是让人扶着回去的。失魂落魄的,连紫玉看都不敢再多看一眼了。”
  “那紫玉呢?”陶君兰又问。
  “五十板子下来,纵手下留情了,也只剩下一口气了。”红蕖叹了一声;“王妃也没让人过问一声,我便是将您的意思说了,紫玉也答应了。不过只怕以后多少会有点儿残疾。可惜她那么忠心为主了。”
  “可不是?”陶君兰也哂笑一声,摇摇头叹息道:“我当时还以为王妃总会想法子保她的。可没想到,也不过是求情了一两句。倒是真让人寒心了。”她没想到,刘氏竟然自私漠然到了这个地步。紫玉做了这么大的牺牲,末了竟是连收尸的人也没有。
  “远远的送出去,让她再不要回来了吧。不然,若这事儿被人发现,可别怪我真的心狠手辣了。”陶君兰压低声音嘱咐,顿了顿又言道:“王妃那儿,知道该怎么说罢?”
  红蕖点了点头,又感叹一声:“要我说,侧妃您也未免太心软了一些。”
  “我这算什么心善?纵然肯放她一条生路,也是看天意的。毕竟,五十板子即便是稍微放水了,也不是人人都承受得住的。她命大,也是老天爷想让她活命罢了。再说了,也算是替拴儿积德了。”陶君兰笑着摇摇头,“说不定紫玉压根一点不感激我,心里还十分恨我呢。毕竟,若不是我,她这会还在王妃身边好好的呢。”
  红蕖摇摇头,有些不确定道:“我瞧着紫玉那神色,怕是也不大想留在王妃身边的。”
  “谁知道呢?”陶君兰感慨了一句。见红蕖眼底下一圈儿淡淡的黑色,便是吩咐道:“好了,你也下去睡吧。一夜没睡,也难为你了。”
  其实,她没说的是,之所以最后到底一念之仁想要给紫玉一个机会,也是紫玉自己挣来的——若不是紫玉那般忠心为主的态度,她也不会动了怜惜的心思;事后,也不知道是不是李邺的意思,还是刘氏自己觉得心灰意冷,反正这事儿最终以刘氏开始深居简出而结束了。
  接下来,陶君兰倒是过了好几个月的安生日子。也顺带成功的将管家大全彻底的掌控在了手里。
  唯独让人有些不大痛快的,就是账本上的窟窿了。如同那会子古玉芝说的,刘氏的确是亏空了不少。
  看着满目疮痍的账面,陶君兰沉吟片刻后,就将其放在了一边。待到李邺回来之后,便是悄悄的拿给李邺看了;“你说这个怎么处置?”
  要说要回来,她觉得不大可能。要说就这么算了,又让人觉得不甘心。
  “你先捏着罢。待到什么时候给太后看看,问问太后这事儿该怎么处置。内宅的事情,我一个男人又如何明了?”李邺似笑非笑的点到即止。
  陶君兰顿时就明白了李邺的意思。笑着摇摇头。又觉得有些感慨——也亏得他挣钱不少,不然这么大的窟窿,只怕端王府都要过一段紧巴巴的日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