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凤鸣宫阙-第18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经了这么些事儿,姜玉莲如今倒是成熟了,也不再用以前那些手段了。只一味的曲意奉承,温柔相对。反倒是效果要好些。
  毕竟,抬手不打笑脸人。姜玉莲对李邺有恩,还替李邺生了慎儿,自然是更让李邺拉不下脸来了。
  唯一让陶君兰觉得松了一口气的是,李邺也只是偶尔才过去一回,也并没有再要姜玉莲生养孩子的意思。
  说白了,现在去,不过是给姜玉莲和慎儿脸面罢了。
  因着李邺不在,所以红螺便是要在屋里守夜。只是现在时辰尚早,陶君兰便是和红螺一起说话做针线。
  红螺不经意说起一件事儿:“桃枝姨娘身边新选了一个丫头,瞧着以前倒像是服侍过红渠姨娘的。而且,自从果姐儿去了静灵姨娘那儿,桃枝姨娘可是再没去看过。反倒是和古姨娘来往得勤了一些。”;
  第一卷 第348章 惊吓

  桃枝和谁来往的勤,自然不是陶君兰想管的。至于桃枝身边服侍的人,却是让陶君兰微微有些侧目:“不是说以往伺候红渠的人都被送出府去了?怎么还有人留着?”
  “这个我也不知,回头我让人问问。”时间过得久,红螺哪里还记得?只好想着明日去问问再说。不过她心里也是纳闷,当时应该全都送出去了才对。
  当夜李邺果歇在了秋宜院不提。只说第二日陶君兰上午在园子里散步的时候遇到了姜玉莲。
  以往姜玉莲见着了陶君兰,只怕也就当没瞧见,转身就走了。今儿倒是奇了,顿了顿后竟然是迎上来了。
  既然对方迎上来了,陶君兰觉得自己也没有退缩的道理,当下便是一笑:“姜侧妃也在逛园子?”
  姜玉莲也是一笑,姜玉莲自从生了儿子便是心宽体胖起来,整个人都丰腴了不少。如今这一笑,倒是显得整个人都更柔和了几分。“今儿可是巧,竟是碰到了陶侧妃。我以为陶侧妃事务繁忙,这会子该是在处理事情呢。”
  “府里就这么几个人,也没什么可忙的。虽说比不得姜侧妃闲情逸致,可这点散步的时间还是有的。”姜玉莲话里带着刺儿,陶君兰自然也不会让对方好受,气定神闲的便是反攻了回去。这人和人相处就是这样,遇到懂礼的,便是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可若遇到不懂礼的呢?那就只能用这样的法子了,什么时候压得对头服气了,什么时候算完事儿。
  姜玉莲面上一僵,不过很快又一笑;“说起来,最近附上事儿也是不少的。我听说王妃中毒了?怎么回事儿?可查清楚了?是谁这样大胆,这般居心叵测?”
  看着姜玉莲唱念打坐,陶君兰倒是悠悠然的。她当然也能猜到姜玉莲接下来想说什么,不过却是不主动接话茬子,似笑非笑的等着下文。反正姜玉莲既是开了口,那么肯定不会就这么完事儿的。
  果不其然姜玉莲便是哂笑道:“说起来,若是王妃真出了什么事儿,只怕王爷是要将陶侧妃你扶正的罢?”
  那言下之意,便是在影射了。陶君兰听得分明,却也半点不恼,反倒是保持住了微笑:“你这话说得好没道理。你我同是侧妃,又都生了儿子,怎么你就不可能了呢?论出身,你好歹是功臣之女,又与王爷有恩。怎么看,也该是你。”
  顿了顿,又做出几分狐疑来,明摆摆的打量了姜玉莲一番,虽未明说,可相信长眼睛的都能看懂她的意思。
  姜玉莲有些慌乱,面色也有些涨红:“你可别含血喷人。”
  “我可什么都没说。”陶君兰悠悠然言道,轻哼一声;“再说了,你方才那般说,又如何不是含血喷人?”
  姜玉莲气得笑容都维持不住了,不过最后还是忍耐住了。她冷笑一声:“我看,真进了新王妃的话,第一个要想法子自保的人,就是你了;。你以为你能过得了好日子?”
  “彼此彼此。”陶君兰和蔼一笑,看住了姜玉莲:“你这般说,想来你也是十分害怕吧。”
  若姜玉莲不是害怕,又怎么会站在这儿与她说半天的话呢?
  “我是怕了。”姜玉莲这次倒是承认得爽快,气鼓鼓的白了陶君兰一眼:“不过我可不比你,你是得宠的,我算什么?”
  听着这话酸溜溜的味道,陶君兰只觉得牙都要倒了。索性不去理会,她开门见山的问道;“今儿你只是想同我说这些?我还只以为你是要来找我合作呢。”
  姜玉莲没做声,所以陶君兰觉得自己猜对了。当下便是惊笑起来,只觉得太阳快要从西边出来了。
  “若是真进了新王妃,你以为真是好事儿?”姜玉莲终于是冷笑一声开口:“我可不糊涂,只怕你第一个被对付,我就是那第二个!与其到时候被人压了一头作威作福,倒不如一直维持现在的模样呢。”
  “你说得很对。”陶君兰含笑点头,觉得姜玉莲的确是越来越清醒冷静了。只是对于她来说,这可不见得是什么好事儿。不过也不得不承认姜玉莲说得很对,现在目前最要紧的还是维持现状才好。
  “不过,你打算怎么个合作法?”陶君兰笑问姜玉莲,有些不客气的打量了一番,心中计算对方的价值。“说实话,你现在能做什么?可别说着是合作,可最后都是我一人在做事儿罢?”
  姜玉莲既然开了口,想必心里是早就想好了法子的。所以,不妨听听。倒是省却她想了。
  姜玉莲被她的不客气说得有些羞恼。当即冷笑一声:“你还真以为你厉害了。你又能做什么?除了保护好刘氏,不让这种毒害事情再发生之外,你还能做什么?”
  “怎么,刚还在怀疑我呢,这会儿又让我保护王妃?”陶君兰注意到姜玉莲直接称呼刘氏的姓氏,微微皱眉。只怕在姜玉莲心里,刘氏也就是个占着位置的作用了,所以,还真是半点的尊敬也没有。
  姜玉莲伸手掐了一朵嫩黄的迎春,白了陶君兰一眼:“我不傻,自知道你就算真毒死了刘氏,你也不可能成为新的端王妃。你是什么身份?我想你是比我清楚的。”
  面对姜玉莲的哂笑讥讽,陶君兰倒是不怎么在意。她在意的,还是姜玉莲怎么突然的脑子这样好用起来。
  简直有些判若两人了,不是么?这样的姜玉莲,让人暗自心惊。就是不知道这些到底是姜玉莲自己想出来的,还是有别人在背后给她出主意。
  心中迅速的将姜玉莲身边的人都思量一遍,陶君兰却是没发现有谁这样可疑。当即只觉得不妙。若是可疑,她倒是宁愿姜玉莲还像是以前那样,而不是现在这样精明。
  “你可以做什么?”陶君兰端正了几分神色,不愿再和姜玉莲斗嘴,直接切入正题。
  姜玉莲言道:“自然是想法子替王妃保住位置了。我父亲当年还是有许多门生和好友的,时机成熟时,他们会上折子。到时候这事儿闹大了,自然谁也不好随便就换了端王妃;。而且,他们也会说动刘家人。”
  陶君兰心里冒出一个词来:不谋而合。
  若是换成与别人,兴许她还会高兴。可若是换成姜玉莲,她却是只觉得惊讶和不安。今日姜玉莲的表现,可谓是让她刮目相看。正因为如此,所以她才会忍不住怀疑:是不是一直以来姜玉莲根本就是在故意装傻充愣?
  和姜玉莲分开之后,陶君兰心里便是一直都是这个问题了。
  不过将姜玉莲之前做的事情全部在心头过了一遍后,她又觉得,姜玉莲之前不像是在装傻充愣。不然,也不会做出那些故意将李邺往门外推的事情了。
  还是说,在经历这么多事情之后,姜玉莲幡然醒悟了?
  也不是没有可能。只是让人有些不可置信罢了。
  “红螺,你可觉得姜玉莲突然变了?”陶君兰微微挑眉,侧目问身边的红螺。
  红螺几乎是毫不犹豫的便是点头:“的确是变了。”那一番话,可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说出来的。
  “你觉得,是有人给她出了主意,还是……”她自己心里虽然有了猜测,可是到底还是怕自己是有偏见,而做出错误的判断。
  红螺想了想,最终回道:“怕是没人在背后出主意——瞧着那样子,可不像。以往您说那些话,她早气的不行了,可今儿……”
  今儿却是半点没有气得失去理智的样子,不管怎么生气,那其中的分寸却是始终拿捏得极好。陶君兰也承认这一点。
  最终她叹了一口气:“为母则强。姜玉莲是真的醒悟了。”
  红螺张了张口,想劝几句,却又发现无从劝起,末了只能言道:“我会多注意秋宜院的事情。”
  “恩,只是小心些。别让人觉察了。”陶君兰点点头,最后一声苦笑:“前头刚故意传出消息去吓唬人家,今儿倒是让人给吓唬了。”
  可不是被吓唬了吗?姜玉莲今儿表现成这样,可不是也在变相的警告她?警告她,秋宜院可不再是以前的秋宜院了,不可能再让人拿捏揉搓。
  陶君兰捏了捏眉心,只觉得前路越发的未可知了。想着方才姜玉莲略带几分得色的说起她父亲的门生和朋友,陶君兰便是又冷笑了一回。
  姜玉莲心里,怕是有优越感了。也是,作为罪臣之后,父亲当年的门生和朋友,想要再和陶家亲近,都得先思量思量,更不要提帮着做事儿了。
  在这一点上,她是真的不如姜玉莲的。不过,她却是有一点比姜玉莲强多了——那就是她有个可以依靠的弟弟,而姜玉莲却是什么都没有。姜玉莲有的,只有她自己和她儿子。
  所以,若姜玉莲真因为这个有优越感,那可真是大错特错了。
  不过,这一次合作,她倒是很期待。至少这样,她倒是省却了不少功夫,或许今日,就可以让人去给陶静平送信,让他按兵不动了。;
  第一卷 第349章 丢脸

  刘家人很快将刘氏“中毒”一事儿闹到了御前。据闻,刘大人一把年纪了,却为了女儿的遭遇提泪横流,哭号不已,真真是闻者伤心,见者流泪的。
  而且刘大人话也说得好:“吾女刘氏,虽不曾为端王府做出贡献,却也兢兢业业,不敢有半点懈怠。虽说生了儿子并不曾养活,可到底也算是生养过。她也不曾犯过妒忌之罪,如今更是因为身子不好连管家权利都交出去。可为何还有人要与她过不去?微臣教养女儿十八年,今听了传闻,只觉心酸不已!还请皇上替臣女做主!”
  相信有那么一瞬间,皇帝大约是很后悔允了刘大人回京过年,又没有再及时的将人打发出去。
  刘大人这番哭号是当着许多大臣的面做的。而且作为外放的臣子,他本是无紧要之事是不能进宫面圣的。为了面见圣上,刘大人直接跪在了宫门口,连声高呼请求面圣。
  这样一来,自然是闹大了事情,最后弄的皇帝不得不见刘大人。
  刘大人可谓是豁出去脸面了。当时其实李邺也在,刘大人便是质问李邺:“端王爷,老臣今日便是替我那可怜女儿问您一句,您是否有意休妻?若真不喜臣女,老臣愿将之接回家养病!”
  刘大人这一番硬气的话,逼得李邺自是窘迫得不行。几乎是当即便是摇头否认了,更是让自己的贴身小厮王如表态:“王妃刘氏,自进门后贤德勤俭,又替本王生育子嗣,功不可没。如今虽有病在身,不能管理庶务,可也是本王之发妻。本王并无休妻之心。今日无,以后也无。”
  这般便算是给了刘大人一个保证了。刘大人自是满意,口中高呼:“端王仁义!”
  李邺这番话一出,即便是皇帝也是无可奈何了。至少那一句恼羞成怒之下差点冲口而出的给李邺换个王妃的话,是说不出口了。
  不仅是刘大人,在场的其他官员,也是少不得要跟着称赞几句的——当然有真心也有假意。不过想来大多数的人是真心的。毕竟刘氏的德行,纵然没有被大肆宣扬,可是但凡是消息灵敏的,谁心里没个谱?李邺说出这番话,的确是有情有义了。
  陶君兰知道这情况,还是在太后宫中。
  太后一面说着这番话,一面目光锐利的盯着她打量。
  太后的意思很明显,陶君兰几乎不用思量便是明白了。若是以往,或许她会低头仔细替自己辩解,可是现在……说真的,她还是有些恼怒的。
  因了这股怒气,所以她便是将自己的腰板缓缓挺直了,双目与太后平视,平和却又直白的道出事实:“太后您在怀疑我。”
  太后噎了一噎。心里有些迷惑,觉得陶君兰怎么突然变了?上一回看着还温柔小媳妇的样子呢,这回倒是长了脾气。
  “你说呢?”太后也是有些不痛快,目光越发的锐利起来:“阖府上下,我还真想不出第二个有理由做这样事情的人;。”
  “不知太后是指毒害端王妃,还是指别的?”陶君兰心中有些发寒,又觉得苦涩。她在太后跟前讨好卖乖那么久,和睦原来也不过是假象罢了。
  “自是毒害端王妃。”太后倒是没想过刘大人敢做出那样的事儿,是有人撺掇。
  陶君兰微微一笑,一字一顿的否认了:“我在太后您心中,原来就是毒妇?我陶家虽然败落,可也不至于沦落至此。我若是真想做王妃,也不会用这样的手段!”
  “你没有心机?你若没有心机,当初是谁非要出宫,后又勾了端王立你做侧妃?”太后胸里怒火一升腾,倒是忍不住的道出了这些年来心中的话。
  这些话,太后其实也是并没有隐瞒过的。只是却从未说得如此直白不留情面过。
  这话落在陶君兰耳里,自是只觉得讥讽。可她却也无从辩解,末了只道:“太后纵不相信我,也该相信端王不是色令智昏的人。再说了,即便我有心机,却也不代表我就会做这样的事儿。太后您这是偏见。”
  太后冷笑一声,怒气上头:“偏见?陶氏,我看是我们太纵容你了,以至于你竟是敢如此与我说话!我且告诉你,你便是死了这条心,纵然是有栓儿在,你也不可能成为端王妃!”
  太后这话说得不客气,不过也不算太冤枉人。陶君兰心知肚明自己的态度是有些太过了,当下便是深吸一口气,重新缓和下来,不过背脊却是依旧挺直:“太后放心,我却也从来没有觊觎过端王妃的位置!”
  这话却是再真心不过的话。她是真没觊觎过端王妃的位置——她更在意李邺的态度,以及栓儿的前程。说句不好听的话,栓儿是她的儿子,将来她的地位只会因为栓儿水涨船高。可反观刘氏,纵然占据着端王妃的地位,可又有什么?
  所以,争不争,她都强过刘氏,她又何必争?又有什么好争的?就算要争,那也不会是现在。她现在,更想要李邺能平安无事,更想要将来端王府不会因了李邺的心思而有灭顶之灾!
  她的心,如今根本不在争位之上!之所以阻拦换个端王妃这事儿,一半是为了自己和栓儿,另一半却也是为了李邺!要知道,皇后若是真塞进了自己的人做端王妃,那端王府可不就等于真掌握在了皇后手里?
  而且,到时候端王府的行事也好,掩藏秘密也好,都不是容易的事儿。更何况,如今的时机越来越关键,更不能后宅里起了争斗。影响大局。
  陶君兰最后被太后勒令禁足思过。
  陶君兰应的很干脆。这和她心里的预想是一样的。又或者说,这根本就是她所期望的事儿。
  她需要一个名正言顺不进宫的理由。而这个理由最好的,莫过于被禁足。这样一来,她不用进宫,自然也就不必面对皇后。
  就像是李邺说的,如今还是避了皇后得好。翻脸还不行,那就只能避其锋芒。这个法子,还是她想了许久才想到的。
  只是却没想到太后居然这样配合就给了一个由头;。不过要说心里真半点没有难过寒心却也是假的。
  她知道太后一直因为当初的事儿耿耿于怀,对她有偏见。可是却没想到她做了这么多,甚至已经曲意奉承了,却依旧只落到了这么一个下场。
  挺可笑的。有那么一瞬间,她甚至忍不住想:大约在太后眼里,她就是一个跳梁小丑。亏她还自以为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陶君兰不知道的是,就在她出了寿康宫的时候,太后却是颇有些懊恼的叹了一口气。
  即便是张嬷嬷这个自认为了解太后的,此时到底也没敢说话。
  不过太后却是自说自话起来,喃喃道:“你说,我是不是真冤枉她了?”
  张嬷嬷觉着不是在问自己,不过想了想却也是壮着胆子说话了:“我觉着,陶侧妃不是个心大的人,她明白着呢。这事儿,怕真不是她做的。”
  太后寻思半晌,却是没有再言语,末了只叹了一口气。
  张嬷嬷便是清楚的明白了:只怕太后心里还是没回过味儿来呢。之前那一回,太后心里留下的印象太深了。以至于一时半会是改不过了。
  所以,张嬷嬷便是轻咳一声,劝慰道:“如今是非的风口浪尖上,陶侧妃暂时隐避一二也好。只可惜是不能进宫看拴儿了。”
  “我最近精神头也短,着实无力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