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凤鸣宫阙-第20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主子吃的酸梅汤,自是加了其他东西的。比如甘草、洛神花、乌梅、山楂、冰糖、陈皮、桂花。这个是最好喝的。若吃的时候里头加些碎冰,味道更好。下人吃的,作料少些,不过味道也差不到哪里去就是了。
  夏日里喝一碗酸梅汤,不仅开胃还能解暑气,最是好东西。
  太医仔细看了一眼已经止血的伤口,叹了一口气:“伤口本已结痂了,这边这般又撕裂开,最是不好养了。原本伤口只需一月也就好全了,这样的撕裂伤,怕是要一个半月。而且,如今天热,千万小心,且不能感染了。另外,最好多吃些补气血的东西才好。”
  陶君兰一一记了。
  太医又替李邺看了看脚上的伤,倒是松了一口气:“好在脚上的伤没再雪上加霜;。否则,只怕就是要瘸了。”
  被太医这样一说,纵然现在李邺已经是平安无事了,可陶君兰还是被吓出了一身冷汗来。只觉得后怕不已。
  李邺看了陶君兰一眼后吩咐太医:“也给陶侧妃看看,今日她恐怕撞伤了。而且受了惊吓。”
  太医忙又给陶君兰诊断一番。因为怕撞伤了骨头,所以在问过是撞了肩膀之后,就隔着衣服轻轻的捏了捏肩膀骨头。
  所幸的是并无大碍。给拿了一罐子祛瘀膏,又开了一副压惊茶之后,太医便是收拾了东西准备走了。
  这时候丫头正好端上来酸梅汤,陶君兰就请太医喝过了酸梅汤再走。
  李邺趁着大家都喝酸梅汤的功夫,笑着对太医道:“一会儿回宫,还请太医将本王的伤势仔细禀告给父皇和太后,省得他们担心。横竖这伤纵然养的久,可也不算太严重。”
  太医抬头看了一眼李邺带着温和浅笑的面庞,心里紧了紧,随后却是含笑恭敬道:“微臣明白。”
  李邺满意点头,低头啜饮酸梅汤。
  太医也是如此,只是心中却是禁不住感慨:只怕端王也未必如同传闻中的那般温善好欺,没有脾气。
  送走了太医,又让人跟着姜复去接他母亲,陶君兰这才让人抬了李邺跟他去审问那车夫。在那之前,她将赔偿事宜也是交托给了大总管,只让他务必要办得妥帖,不许人生出怨言来。
  银子都是小事,可名声却是千金都换不来的。
  李邺也是这个意思。
  待到见了那赶车的太监,陶君兰和李邺悠然的坐在婆子们搬来的椅子上,含笑看着那已经吓得瑟瑟发抖的太监。
  其实一起被抓来的,还有那个最先惊了马的马车车夫。此人被绑在柱子上,焉头巴脑的,却不见有多害怕的样子。
  陶君兰缓缓开了口:“说罢,今儿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
  先开口的是那个绑在柱子上名唤做赖大的车夫。赖大道:“我的马车不小心被惊了,这才撞上了贵府的马车。我已经是尽力控制了,只是马儿力气太大,着实控制不住。”
  这话说得轻巧,三言两语的便是将他自己的责任摘了开去。陶君兰听着,登时就冷笑了起来:“你是哪家的?”看赖大的穿着,以及一点不怕的样子,便是知道赖大肯定也不是什么小门户的。只怕背后的主子却是有些势利。
  “小的是沛阳侯府的。今日赶车本是去接四夫人。谁曾想却是出了这事儿。”赖大一脸的晦气,似乎觉得自己十分倒霉。
  “哦?沛阳侯府?”陶君兰忍不住笑了,只是眼里的眸光却是微冷:“这么说,倒是大水冲了龙王庙,自家人伤了自家人了。”
  赖大便是疑惑不解的样子;
  “却没想到,我回去的时间少,倒是府里的下人连我这个小姐都认不得了。你冲撞的是端王,你可知道?”陶君兰这话说得轻柔和煦,可只有红螺和李邺看出来了,此时她却是正怒火高涨呢。
  赖大一惊,随后便是忙认起错来:“奴才该死,奴才有眼无珠,竟是连小姐都没认出来!更是冲撞了端王爷!还请主子责罚!”
  “是该责罚,要我看,我你这般半事不牢靠,着实无用。就拖下去,杖毙罢。”陶君兰往一椅背上一靠,神色冷了下来,说出来的话更是无情。
  赖大登时就被吓蒙了。待到反应过来,忙不迭就喊了起来:“主子饶命!主子饶命!不看僧面看佛面,奴才是沛阳侯府的人啊!奴才不是有心的!”
  陶君兰只端坐不动,甚至随手端过茶来慢慢啜饮一口,点点头道:“这茶不错,是今年的新茶。”
  红螺笑了笑,“前儿才送进府里来的。”
  李邺也跟着品了一口,也是称赞:“是不错。”
  两位主子都没有要绕过赖大的意思,自然解绳子准备将赖大拖出去杖毙的人也就更不会迟疑了。
  赖大见状,最后咬咬牙竟是大喊起来:“我不是端王府的奴才,你们如何能处置我!我却是不服你们这般草菅人命!”
  “是,你是不是我们端王府的人。可我作为沛阳侯府出来的,难道却是连处置你这么一个奴才的权力都没了?纵然是父亲和母亲在,今儿也是这个结果。”陶君兰冷笑一声,嘴唇微动,却是吐出这么一番冷酷的话来。
  赖大吓得浑身都绷紧了,死命的挣扎起来。一面挣扎一面高声大喊:“你是哪门子的主子?你不过是个不知打哪来的破落户,充什么主子?我可是侯夫人的陪嫁奴才!你没有这个权利动我!你若敢动我,不仅侯夫人没了面子,就是衡国公府也要问你的罪!”
  李邺此时终于是缓缓开口,只是一张口却也是冷酷无比:“真是好大的口气!我倒是要瞧瞧,衡国公怎么问我的罪!”
  当下李邺叫了人过来吩咐:“去,派人去衡国公府和沛阳侯府报信,就说我要打杀他们的奴才,叫他们报官也好,进宫弹劾也好,速速去做!我在府中等着!”
  因闹了这么一出,李邺也不叫人立刻打杀了赖大,只叫人继续绑着。
  赖大松了一口气,自觉这条小命是保住了。回过神来却是觉得自己腿脚都有些发软了。加上天热他又挣扎了那么一通,此时身上粘腻一片,说不出的难受。
  陶君兰也不去理会赖大,只看向那太监,微微一笑。
  这下也不等陶君兰开口,那小太监就已是忙不迭的开了口:“奴才该死,奴才该死!求王爷侧妃饶奴才一命!”只是却是绝口不提为什么自己该死。
  陶君兰如何看不出这太监耍的滑头?当下冷冷一笑,无情道:“既然你自己都说你该死,可见你的确是该死。既这般,就拖出去杖毙罢。念在你主动承认,我便是再赐你一口棺材!”;
  第一卷 第381章 母夜叉

  陶君兰这话将那太监吓得登时就是一个哆嗦,目瞪口呆的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不只是太监,就是一旁的赖大和端王府的下人,也是只觉得一股寒气从脚底升了上来;。此时众人心中只有一个念头:不是说端王是个和善的,端王侧妃也是个和善好脾性的?这哪里像是好脾性了?
  尤其是陶君兰,只怕这会子在赖大和那太监眼里,别说什么好脾性,更别说什么温柔贤淑了,那根本就是个母夜叉的形象!
  “王爷饶命,王爷饶命!”太监吓得连连趴在地上磕头,不住的瑟瑟发抖:“连皇上都夸王爷温和纯善,王爷发发善心,就饶了奴才罢。奴才纵然失职,可毕竟罪不至死啊!”
  陶君兰听在耳里,只是冷笑。这太监果然是个会说话的,瞧瞧说得多好?是了,皇帝偶夸李邺呢,李邺若是不心善些,如何对得住皇帝的夸奖?又如何符合一贯的名声?
  “王爷绕过奴才罢。奴才也是受了这赖大的连累啊!若不是他冲撞了马车,奴才也不会掉下马车,以至于让王爷陷如险境啊!”那太监连连磕头,额上已经是沁出血来。不过即便是到了这个地步,他仍是巧言令色的替他自己辩解着。
  之所以提起赖大,又将责任往赖大身上推。为的是什么?不过是在提醒李邺,罪魁祸首赖大都没死,为什么要他死?赖大是沛阳侯府的人,可他还是宫里的人呢。真算起来,还的确不是李邺一个王爷能随意处置的。
  只是那太监不像是赖大那样刁横,是以并不敢口出狂言就是了。
  陶君兰慢悠悠的抿了一口茶,缓缓的冲着那太监笑了笑,然后道:“王爷是个心底善良绵软和气的,不过我却不是。你办事不力,导致王爷遇到险,我却是不能轻饶了你。不然,以后若是人人都像你这般犯了错,仗着王爷好性儿不会处罚就是肆无忌惮,那可怎么好?”
  李邺侧头看了陶君兰一眼,什么也没说。反倒是笑了笑。那意思,便是不难看出这是在支持了陶君兰了。
  陶君兰也回了个微笑,道:“这事儿王爷却是交给我来处置才是,否则坏了规矩,我以后可不好管家。”
  这几句话,却是说给别人听的。
  果不其然才李邺点头后,周围的人,或多或少都是神色有些变化。也就陶君兰身边几个丫头都是淡定的。至于那些没怎么和陶君兰相处过的,此时都是有点儿惊惧的意思。
  对于这样的反应,陶君兰倒是很满意。
  那太监被陶君兰的眼神逼急了,终于也是豁出去了,忙道:“奴才是宫里的人,犯了错自然有宫中的管事处罚,有皇上和皇后娘娘处罚!”言下之意,虽未曾明说陶君兰没有那个资格,却也分明就是那个意思了。
  陶君兰叹了一口气,“看来我今日若真打杀了你,你是定不能心服口服了。既是这样,那我倒是不好非要怎么样了。”
  太监一听这话,登时松了一口气。
  陶君兰看了一眼李邺。
  李邺便是接话道:“既然是如此,那就派人进宫回禀一声,就问问本王能不能处置这人就是。”
  陶君兰点点头:“就依照王爷说的办;
  。”其实即便是去问了也是一个结果——管事太监肯定不愿意因此得罪了端王府。毕竟,只是一个赶车的太监罢了,哪里值得费心费神,再搭上自己的前途?
  除非,这人是上头有人罩着的。而且,肯定也不是什么管事太监之流的:奴才就是奴才,还能越过主子去?也就是宝船太监那样日日在皇帝跟前服侍的,和皇帝有深厚情分的稍微不同一些罢了。
  既然派了人去问,陶君兰和李邺也不着急,就索性坐在原地等着。陶君兰更是趁机问了一问府中最近的情况,又处理了一些事情。
  李邺则是慵懒的坐着,把玩一只翡翠雕的碧绿葫芦,看上去十分的漫不经心。只是陶君兰心里却是明白,这人实际上心里也不知盘算什么呢。
  不过三盏茶的功夫,沛阳侯夫人就派了四儿子杨振宁过来了。
  “四哥。”陶君兰笑着迎了上去,又让杨振宁坐了自己的位置:“为了这点小事,还让四哥跑一趟,真是不应当。”
  杨振宁来之前是得了父母的嘱咐的,因此当下便是立刻笑着表明了自己的立场:“这事儿父亲和母亲也是知晓了,不过是个奴才,仗着自己是母亲的陪房就这般猖狂,纵然妹妹你不打杀了他,送回沛阳侯府也是要打杀了的。”
  杨振宁一说这话,登时赖大就抖了起来,一开口都带了哭腔了:“四爷,奴才不是故意的呀!奴才罪不该死啊!这马惊了,奴才如何能预料?”
  那意思,分明就是在指责他们不分青红皂白了,草菅人命了。
  陶君兰看了杨振宁一眼,但笑不语。
  杨振宁却是怒目一瞪,连声冷笑:“好一个不能预料。我问你,府中拉车的马,都是训练有素的老马是也不是?”
  赖大一怔,“是。”
  “我再问你,马因何所惊?”杨振宁大声问道。
  赖大声音低了下去,“是被一小儿扔的炮仗和石头惊了。”
  杨振宁越发笑得厉害了:“府中老马纵然受惊,可也绝不会狂奔出一条街还安抚不下来罢?更不至于那般狂躁的撞上端王府的马车罢!只被炮仗和石头所惊,你但凡安抚一二,绝不可能失控!”
  杨振宁的确是来表明态度的,否则也不会这样犀利的将真相不管不顾的点了出来。要知道这样一点出来,那可是再无遮掩的可能了。
  赖大是侯府的家生子,若真是查明了这其中有问题,那后果自是不言而喻。若是不彻查清楚,沛阳侯府岂不是脱不开身了?
  所以,杨振宁这般,一则是在向李邺投诚,二则却是要洗刷沛阳侯府的嫌疑了。毕竟,这事儿明眼人一看就知道绝对是有问题的。若真事情就这么不了了之了,旁人少不得要怀疑沛阳侯府不是?
  李邺微微一笑,冲着杨振宁微不可查的点点头。
  杨振宁登时觉得心头一松——事实上,他出门之前,沛阳侯只嘱咐另一件事情:务必让李邺相信他们,更不能让沛阳侯府背了这个黑锅;陶君兰也是一笑,不过却是冷冷的看住了赖大:“你可还有话要辩解?”
  赖大却是辩无可辩,只一口咬定:“奴才绝不是有心的,只是事情的确是控制不住!奴才冤枉!”
  赖大这般一口咬定了不松口,倒是叫人将他无可奈何了。毕竟,人家不承认,总不好非要扣了这个罪名上去。到底显得有些武断了。
  杨振宁只是不说话,冷冷的看着赖大。仿佛是想看看赖大到底死鸭子嘴硬到什么时候。
  赖大却像是真被冤枉了,一个劲儿的只喊冤。
  半晌,陶君兰看不下去了,便是缓缓开了口:“受惊的马匹端王府也是看管了起来。下人告诉我,马屁股不仅被鞭子抽得皮开肉绽,还有一处被什么利器刺伤的痕迹。赖大,你倒是仔细解释解释。”
  赖大的脸刷的一下有些发白。
  杨振宁不知还有这一茬,当即看了陶君兰一眼,面上渐渐浮出恼怒之色来。纵然之前他说得振振有词,可到底还是希望赖大只是刁横些,并没有做什么见不得人的勾当。否则的话,赖大毕竟是沛阳侯府的人,再怎么沛阳侯府也要落个教管不力的罪过。而且面子上也是过不去。
  陶君兰心头叹了一口气——她本也不想如此,只是赖大却是个刁横的。
  赖大沉默半晌,忽然又高喊起来:“谁知道是不是端王府动的手脚!”
  陶君兰登时就被气笑了。
  杨振宁再也按捺不住,恼羞成怒登时一脚就踹了过去,踹在赖大的胸口上,恨恨道:“事到如今,你还狡辩?!端王府至于诬陷你一个奴才!”
  赖大咳嗽两声,几乎见了血,却还是巴巴的看着杨振宁辩解:“可奴才是沛阳侯府的奴才!端王府要陷害的,却不是奴才!”
  陶君兰索性不言了。
  李邺也是低头喝茶——这个时候,他不管说什么都是不合适了。
  杨振宁想也不想,一脚就踹了过去,“我倒是没听说过女婿陷害丈人的。”虽说陶君兰是侧妃,不过这么说也是可以的。只是因是义女,自也是比不上正经女儿就是了。
  不过这个时候,显然都不会主动提起这一茬。而杨振宁这样说,也有是要和李邺拉近关系的意思,表明他并未被赖大这番话给动摇了的意思。
  陶君兰摆摆手:“罢了,直接让人将赖大拉下去杖毙罢。这样的刁奴,是什么也问不出了。”
  杨振宁看了一眼陶君兰,心中一动,立刻便是恶狠狠道:“赖大如此,可见他一家俱不是什么好东西,一并打死算了!纵然不打死,也发配去煤窑做苦力!”
  发配煤窑,和打死也没什么区别了,甚至比当场打死更惨。一般若不是罪大恶极,还真不会做出这样的处罚。;
  第一卷 第382章 恶名

  杨振宁这话一出,赖大腿一软,面上露出震怒凶戾之色来:“四爷,我赖家从进了你们杨家的大门,替你们做了多少事?你竟如此不顾念旧情?”
  不提这个还好,一提起这个,杨振宁反而更加暴怒起来:“你还好意思提起这个?你们一家子虽陪嫁进了府里,可真正忠于的是谁?你可敢大声说出来?”
  赖大躲闪着不肯说话了;
  。半晌才又恳求道:“四爷,奴才死不足惜,可是奴才的家人罪不至死啊。四爷慈悲,四爷慈悲!”
  杨振宁看了一眼赖大,又看了一眼周围林立的端王府下人。
  李邺做了个手势,示意人都退下去。
  陶君兰也是这个意思。于是一时之间就连宫里那个小太监也是被押了出去,屋里就剩下了四个人。
  “你若肯说出是谁指使你的,我便是饶了你家人一命。”杨振宁缓缓道,神色认真:“若你不肯说,我便是让你们一家子都是在地下团聚。”
  赖大自然深知杨振宁从来就不是什么心地善良的主。曾经也是去战场上混过的,杀起人来,可不见心慈手软。
  赖大看了一眼李邺,同样深深忌惮——这位王爷虽然一直含笑喝茶,并不多问一句,可是却总让人觉得他才是最可怕的。
  当然,陶君兰方才冷酷无情的表现同样是让赖大心存寒意。
  很显然,留在这儿的三个人,都不是什么好相与的主。
  赖大最终还是松了口,“我若说了,四爷果真能守信?”
  这次出言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