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凤鸣宫阙-第3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面对陶君兰的打趣,李邺倒是丝毫不见腼腆,反而大大方方的颔首:“自是不错;。尤其是用了芙蓉膏和杏仁酥之后。再来一碗芙蓉膏。”
  说着话奶娘带着拴儿和明珠过来,李邺便是笑着将明珠接过抱在怀里,笑道:“我来喂明珠,拴儿自己吃。”
  李邺对明珠,总是更宠爱疼溺一些,对拴儿则多少要求严厉些。拴儿自然对此也不敢有异议,反而一听有东西吃,顿时就笑起来,连连点头:“拴儿自己吃。”
  拴儿如今虚岁都四岁多了,吃饭已是自己吃得极好了。虽说筷子还不大会用,不过用勺子却是已经不会弄得到处都是。加上陶君兰的鼓励,他倒是极喜欢自己吃饭,也不大要奶娘喂了。
  陶君兰笑着让人再端了两碗芙蓉糕来。一碗是李邺和明珠用的,一碗是拴儿的。拴儿的自然是小上许多,免得这会子吃多了晚上就该吃不了饭了。
  李邺的温和细致倒不是假的,喂明珠吃东西时候便是能看得出来——陶君兰在旁边看着李邺小心翼翼的将小勺子塞进明珠嘴里的样子,几乎是忍不住笑:“我瞧着你倒是和奶娘差不多了。喂得挺好。”
  李邺听了也是笑:“果真?那看来我倒是不错。”
  听他这般不客气的表扬自己,陶君兰顿时笑得更加厉害了。结果却是被李邺冷不防的塞了一勺子芙蓉膏在嘴里。
  顿时一股清香甜润的味道就从嘴里弥散开来。因里头加了芙蓉花露和蜂蜜,所以甜而不腻,又有芙蓉花的清香。陶君兰含笑咽了,又嗔怪的红着脸瞪了李邺一眼:这大庭广众的,也不怕影响不好?再说了,孩子们还看着呢。
  李邺却是浑不在意,只含笑看着陶君兰。
  “娘,吃!”拴儿的声音响起。
  陶君兰扭头一看,却见拴儿探着身子颤巍巍的举着一勺子芙蓉膏递到她唇边,那副诚挚的样子,叫人恨不得伸出手去捏一捏他肉呼呼的脸颊。
  登时陶君兰就觉得自己心都要化开成一汪春水,甜得几乎都要冒出气泡来。待到将那芙蓉膏含了,感觉着那股清甜味道,她只觉得像是吃了酒,整个人都是醉了。
  李邺故意逗拴儿:“怎的只给娘吃,不给爹尝尝?”
  拴儿犹豫了一下,却是没再挖自己碗里的,只用自己勺子去李邺碗里舀了一勺喂给李邺吃了。李邺吃了,然后又继续板着脸道:“爹想吃拴儿碗里的。”
  拴儿低头看了看自己碗里已经剩下不多的芙蓉膏,犹豫了好一阵子才抿着唇舀了一勺给李邺,不过不知是故意还是怎么的,却是只舀了半勺子。
  陶君兰撑不住笑出声来。一旁的丫头奶娘也是忍不住笑意。拴儿这幅样子,简直是可爱得让人心都化了。
  很显然,拴儿是舍不得将仅剩的芙蓉膏给李邺吃了。毕竟吃一点少一点,他自己估摸着都还没吃够呢!本来就量少,再分出去几勺,他也就只了几口。
  李邺也是坏心眼儿,明明就看出了拴儿的小气,偏还故意逗他;。逗得拴儿心不甘情不愿的给他吃了一勺却还不满意,又故意问拴儿:“为何给娘吃一大勺,给爹就吃这么点儿?拴儿小气,不孝顺爹吗?”
  拴儿终于被逗得愤怒起来,气鼓鼓道:“爹坏!”
  陶君兰顿时“扑哧”一声笑出来——拴儿这幅委屈又愤怒的小摸样,真真是叫人恨不得搂在怀里好好疼惜一番。她倒是也十分想照顾拴儿的情绪,可是却也是实在是控制不住。
  拴儿见陶君兰不帮腔反而笑起来,顿时越发委屈,瘪嘴几乎要哭出声来,一个劲儿的嘟囔:“爹坏!爹坏!”
  李邺干脆直接板起脸来,“明明是拴儿自己小气,怎么反而说我坏呢?拴儿才坏,不孝顺爹。”
  拴儿终于“哇”的一声哭起来。一面哭一面抽搭:“爹有,抢拴儿的!爹坏!”
  陶君兰白了李邺一眼,起身将拴儿搂在怀里,轻声哄道:“拴儿的意思是,爹有,娘没有,所以给娘吃才不给爹吃对不对?爹才小气呢,见拴儿给娘吃,他非要。还非要吃拴儿碗里的,真是小气,你说是不是?”
  拴儿连连点头,小鸡啄米一样,抽搭声倒是渐渐止住了。
  拴儿这点十分好——鲜少有大哭大闹,而且是一直哭闹的时候。但凡是哄一哄,他也就慢慢好了。就是没人哄,自己兀自生气一会儿也就忘了也就不哭了。
  李邺被陶君兰这么看了一眼,便是讪讪摸了摸下巴,不敢再出声了。只低头和明珠嘀咕:“明珠可不能学哥哥,以后可要孝顺爹啊。”
  陶君兰在旁边听着,几乎被李邺这幅孩子气的样子逗笑了。不过她哪里敢笑?拴儿还没哄好呢,她若敢这个时候笑,拴儿必是不肯的。
  待到拴儿完全停止了抽噎,陶君兰这才又出声对拴儿循循善诱道:“不过这事儿拴儿其实也错了。拴儿你想想,你有是你的,爹有是爹的。不能因为爹有就不给他啊,因为拴儿你将你的东西给爹,是孝顺爹。你说是不是?所以以后不管爹有没有,你都给他好不好?因为拴儿是好孩子,最孝顺的好孩子。”
  拴儿懵懂重重点头:“拴儿是好孩子。孝顺爹!”顿了顿又补充一句:“更孝顺娘!”
  这话一出,顿时所有人都是哭笑不得。李邺更是苦笑:“果然和娘更亲近啊。以后我可不敢再逗你了。”
  陶君兰却是一脸得意的眨了眨眼睛:“拴儿果然是孝顺的好孩子!”
  拴儿见陶君兰高兴,便是往陶君兰怀里依偎了一下,也抿嘴笑了。
  陶君兰看了李邺一眼,轻声道:“王爷以后可别再胡乱逗孩子了,拴儿这么大,已是开始渐渐知事儿了。教坏了可不好。再说了,难得在家里,父子之间该多亲近才是。王爷别偏心,只疼明珠。”
  李邺摸着下巴应了,一时之间一家子倒是也和乐融融。

  第一卷 第586章 怀疑

  就在陶君兰李邺都觉得这事儿应是水到渠成的时候,结果却是有些出人意料之外。
  到底用哪一个新人还没确定下来,倒是王家那头反应强烈。
  王家的几位将领都不约而同的染上了重疾。而且是极不容易治好的那种。若说某一个人也就罢了,可一个家族里能打仗的都同时如此,那便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
  王家这是不愿意出京,更不愿意将这个功劳拱手让给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新人。而且,大约王家已经猜到了皇帝和李邺的心思;。所以才如此反抗。
  纵然李邺再怎么缺人,总不可能逼着一个病人领兵出征。这样传出去的话,只会沦为千古笑谈。
  如此一来,出征的事情便是等于胶着了。新人虽说还没确定下来——可若是王家不出征,那么用不用新人都没什么意义了。
  可是最让李邺觉得愤怒的是——他根本就还没将意思透露出去。也就是说,他根本没有表现出任何要用王家将领的意思,而王家的人就做出了如此反应。
  所以,李邺怀疑有内鬼。显然,若是真有内鬼,那么这个内鬼不是出在皇帝身边,就是出在端亲王府。因为只有在这两处,曾经提起过这件事情,也只有这两次,才有机会将这个意思泄露出去。
  陶君兰觉得应该不是在端亲王府——沉香院的人,她还是有几分信心的。
  那么,内鬼应是出在了皇帝身边。
  陶君兰立刻便是想法子联系上了袁琼华,然后从袁琼华那儿得了一个消息:王良娣得了风寒,请了太医看诊了一回。而那个太医,这头出宫之后,正好又被请去了王家看诊。继而就诊出了王家将领身患重病的情况。
  如此一来,显然事情已经很明朗了。皇帝身边的确是出了奸细,而传递消息的则是王良娣。
  怪不得李邺没叫查出来什么痕迹。因为李邺根本就没有往王良娣身上去想——相反的,他的注意力都放在了皇后身上。
  可是,纵然奸细是皇后安排的,却不一定要皇后自己去传递消息。不敢是太子妃,还是王良娣都是王家的人,不是吗?
  陶君兰将这事儿告诉了李邺。
  李邺沉默许久才叹了一口气,然后道:“事情麻烦了。”
  自然是麻烦了。皇帝的法子是好的,可是被王家的人知道后,就不好了。王家的人,当然不会坐以待毙,更不愿意给他人做嫁衣。所以,王家人必然会反抗。
  王家这是在逼迫李邺和皇帝:要用王家的人,那就拿出诚意。要么干脆就不用,大不了鱼死网破。
  王家的人也的确是有这个筹码,他们算准了皇帝和李邺的无奈之处,拿住了朝廷的痛脚。
  而这个事儿从另一方面却也说明了王家的实力。所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也就是这个道理。
  哪怕王家已经被压制住了,可他们仍有东山再起的资本和资格。只要,给他们一个机会。而这次的起义就是个天大的机会。
  那么。如今到底是用王家人,还是不用?事情似乎又回到了圆点。
  于此同时,另外一个危机也浮现出来:慧德太子虽亡,可是太后显然还是没死心,依然不会放手和蛰伏。从这个状态来看,皇后应该很快会挑选出一个人来扶持。然后和李邺再次竞争。
  陶君兰在脑子里将几个王爷和皇子都过了一遍,最后觉得应该还是庄王或者武王其中一个;这两件事情里,还有另外一个关联——若这次用了王家人,让王家有了东山再起的机会,便是无形之中又给皇后即将支持的人添了几分筹码。
  这对李邺来说,自然不会是什么好事儿。
  陶君兰忍不住皱起了眉头。二人沉默相对,倒是都没再开口。气氛也就渐渐的沉重了起来。
  最后李邺才道:“这事儿回头我再和官员们商议商议。”
  这种事情本也该百官去操心,而不是让陶君兰这样的女流之辈去操心。看着陶君兰皱眉发愁担心的样子,李邺心里其实是不好受的。
  似乎从跟着他的那日起,陶君兰就没过上几日舒心的日子。纵然有,也是极为短暂。
  这么一想,心里难免又觉得有些歉意和挫败。于是李邺的心情也就更加糟糕了。
  而很快,让李邺觉得心情更加糟心的事儿出现了。
  京城里不知什么时候悄悄流传开来一个传闻:说是慧德太子死得蹊跷。其中有内情。慧德太子是被人害死的。
  至于害死慧德太子的人是谁没有明确的指认。不过想来大家心里都有一个思量。
  当光武侯夫人和八公主不约而同上门来说起这件事情的时候,陶君兰顿时就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
  可笑的是,她竟然从未听说过有这个传闻。
  她当然也有叫人时刻留心民间的一些传闻——这些传闻虽说都是夸大其词,可是却也未必都是空穴来风。大多数时候,也能得到一些有用的东西。而且,还能借此把握民心动向。
  可是这一次,她居然半点消息也没得到,甚至连听人提起过都不曾。出现这种情况,无非是两种可能,一个是她的人故意瞒住了此事,二个就是散播传闻的人不想她知道这件事情,故意避开了端亲王府这附近的地方。
  她不止是派了一个人打听这些,所以第一种显然不可能。那么只剩下第二种。
  如果是第二种的话……陶君兰叹了一口气,只觉得有些发寒。若是如此,只能说明幕后之人对端亲王府的事情了如指掌。不然的话,如何能做到?
  一想到或许自己的一举一动都是在别人的监控之下,她心里就不可遏制的冒出丝丝寒气。
  见她走神,光武侯夫人便是忍不住出声了:“君兰,你在想什么?”
  光武侯夫人显得有些焦躁和急切。这和平日的光武侯夫人显然有些不一样——不过想一想也不觉得奇怪,毕竟现在光武侯府将所有筹码都压在了李邺身上,此时出现这种对李邺不利的传闻,对了李邺来说几乎是致命的打击。这自然让人着急,尤其是支持李邺的人。
  陶君兰微微皱了皱眉,却又很快舒展开来,笑着道:“母亲怎么还相信这样的坊间传闻?王爷是什么样的人,想来你们也都清楚才对。”
  光武侯夫人的嘴唇动了动,最终到底没说什么;不过陶君兰大概明白光武侯夫人的意思——对于李邺来说,干掉太子就能上位,这个诱惑自然是巨大的,难保李邺不会动心和付诸实际行动。
  大约不管是谁都会这样怀疑的罢?
  光武侯夫人会觉得怀疑也不奇怪。陶君兰微微叹了一口气。
  倒是八公主摇摇头:“不管二哥做没做,那不重要。重要的是,必须让别人相信二哥没做这样的事儿。”
  不得不说,八公主这话是再正确不过。可不的不说的是,八公主这话却也是太没立场了一些太护短了一些。
  不过,陶君兰却是觉得深以为然,并且极喜欢这个论调。是的,不管李邺做没做这样的事儿,那都不重要。重要的怎么让人相信李邺没做。
  哪怕是李邺真做了,对外也只能一口咬死没做。这种事情如何能承认?承认了,等着的就是千古骂名。所以,哪怕是刀架在脖子上,也不能松口。
  光武侯夫人苦笑了一声;“外间传得沸沸扬扬,恐怕是不容易让人相信。”
  “这个流言想来是皇后那边散播出来的。”八公主沉吟片刻后试探言道,看了光武侯夫人一眼:“否则的话,皇后听了这个传闻,应该是早就来找麻烦了。”
  陶君兰点点头。
  光武侯夫人同样也点头,而且语气笃定道:“必然是皇后传出来的。她这么做,目的就是为了抹黑端亲王。毕竟,她想扶持别人上位的话,也是要先想法子将端亲王压下去的。”
  纵然不是皇后,那也是李邺的竞争者。不过照着现在这个局面看,大约也就只有皇后最后可能和这个本事。
  “皇后或许是会找麻烦的。”陶君兰叹了一口气:“只是现在她觉得还没到时候。你们尚且都怀疑王爷是不是真做了这样的事儿,更何况是爱子成痴的皇后?”
  说不得,这就是皇后的真实想法。觉得根本就是李邺动了手脚,害死了皇帝。
  “其实我觉得,当务之急还不是坊间百姓信不信,而是皇上那头——”陶君兰皱眉看向八公主和光武侯夫人:“你们想想,若是皇上相信了这事儿的话,会如何?”
  纵然皇帝再不喜欢慧德太子,也不会希望看见儿子们自相残杀。而且皇帝会怀疑,李邺既然能弄死慧德太子,那么将来会不会对他下手?
  若皇帝真有了这样的想法,对李邺来说又该是怎么样一个危机?
  流言这种东西,素来就有双面性:许多人觉得不可信,可是许多人还是会相信的。流言传得多了,名声也就这么坏了。
  陶君兰深吸一口气,暗自决定:这事儿必须尽快阻止。

  第一卷 第587章 争执

  这事儿自然是不可能瞒着李邺的,当日陶君兰便是将这事儿告诉了李邺。
  可没想到李邺的反应却是无比的淡然和平静。
  陶君兰顿了一下后才算是反应过来,几乎是下意识的便是问道:“你知道这事儿了?”
  李邺轻轻的“嗯”了一声,随后又道:“也不是什么要紧的事儿,不重要;。你也别太在意了。”
  许是李邺的态度太过轻描淡写,所以陶君兰的火气“腾”的一下就升了起来,她几乎是不可遏制的拔高了声音:“什么叫不重要,别太在意了?李邺,这是不重要的事儿吗?你告诉我,我怎么才能不在意!”
  不过这话一出口,她顿时就怔住了,愣神了好半晌才反应过来,她居然冲着李邺发了脾气。而且还是毫无理由的发了脾气。
  后悔是自然的,更多的是惊愕。然后是难堪和不知该如何面对李邺。最终,她用力咬了一下唇,然后丢下一句;“我去冷静一下,你别理我。”
  说完这句话后,她便是转身就出了屋子,又将自己关了起来。
  她是真不知该如何面对李邺了。刚才那一顿火,发得是莫名其妙。而李邺之后的沉默和讶然也更让她心里不好受。
  她或许是迁怒了。对于这件事情,她自然是十分在意的。正因为在意,所以才会见到李邺那副轻描淡写的样子陡然生出了火气。
  尤其是听见李邺说“也不是什么要紧的事儿,你也别太在意了。”的时候,她的心里有一种自作多情的感受。就好像,她的所有担心和焦灼都是无用功,而李邺根本就不稀罕。
  但是实际上,她现在心里却是十分明白,李邺之所以这样说,也是怕她担心的缘故。因为不想她跟着一起担心,所以才会如此的轻描淡写。可她却……
  越是这样想,陶君兰就觉得自己更是没脸见李邺了。
  李邺大约也很不喜欢这样的她罢?她这般,和那些粗鄙泼妇又有什么区别?但凡一点儿不痛快不顺心就发怒。别说李邺,她自己都不会喜欢这样的自己。
  陶君兰烦躁的捂住了自己的脸,有些可悲的想:自己究竟是怎么了?李邺对她这般,反倒是纵容出她的脾气来。
  陶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