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凤鸣宫阙-第3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就是你自己心里也明白,最合适的只有你。”太后拍了拍陶君兰的手臂,似乎安慰一般道:“我也知道此事儿你一时半会并不能接受,毕竟我也是做母亲的,我也知道其中的滋味。所以,这事儿我也不急着逼你,你回去好好想想。”
  陶君兰点了点头,心里只觉得十分疲累。说句实话,她一想到慎儿以后要叫她母亲,她就只觉得有点儿无法接受和不自在。
  不过,起身走了两步,陶君兰又回过头去看太后:“那若是我答应了这事儿的话,太后您打算如何安置姜氏?”
  这个问题,也是一个大问题,一个最紧要的问题。若是姜玉莲活着,她将慎儿养在自己名下,到底有夺人子嗣之嫌疑。可若是……那姜玉莲就不能再活着,或者再留在皇宫里。
  总之,总要给姜玉莲一个光明正大的理由,让她失去养孩子的资格。
  “我虽老了有些心慈手软,可为了这江山,为了子孙后代的安宁,我手上沾一点血腥又算什么?”太后笑了笑,一脸的坦然和淡然,仿佛说的不过是一句再普通平凡不过的话。
  陶君兰被太后这话镇了一镇。
  太后又看着陶君兰,缓缓的言道:“其实,你作为太子妃已经做得十分好了。只是你还缺一点东西。那就是心狠。上位者,哪一个是真的心慈手软的?就是我,当年手上沾染的血腥也是不少的。也就先帝去了之后,我才没再沾染那些。”
  “要护住在意之人,没有一点狠辣的手段,如何护得住?“太后这句话,一直到陶君兰出了寿康宫回了端本宫,依旧是不停的在她耳边响彻。
  陶君兰将自己关在屋里想了许久;
  。这事儿别人是没法给她建议的,更没法劝她。她只能自己做出决定。
  太后自然也没逼着她非要她答应此事,只是陶君兰却是忍不住想:若是她不答应,慎儿会如何?虽说她不养着慎儿,慎儿也不一定会长歪了。可若是有那么一日慎儿真的长歪了呢?到时候又该如何?
  太后的法子算是未雨绸缪,在那之前就做好准备,尽量杜绝这种事情的发生。虽说让她养着也不一定就能保证慎儿不长歪,可是至少比起别的方式,几率是小很多的。
  就算真的慎儿长歪了,生出了不该有的心思。她必然也是可以立刻觉察,从而做出相应的防范和打压。而她成了拴儿名正言顺的母亲后,不管是她控制慎儿以后的势力,还是她将来在慎儿身边安插人,或是指一个没什么势力的王妃,那都是再简单容易不过的事情。
  太后的确是想得十分长远。
  可是陶君兰却还是不能轻易的说服自己,所以她叹了一口气。
  心里装着事情,陶君兰便是显得整个人有点儿心不在焉。她这般自然也是引起了李邺的注意:“这是怎么了?心事重重的样子。”
  陶君兰勉强一笑:“就是有些事儿。”
  李邺走到她跟前坐了,伸手握住她的手:“什么事儿,同我说说?”
  陶君兰犹豫了一下,到底还是没忍住在李邺温柔宠溺的目光里说了:“太后想让我养着慎儿。”
  李邺一怔,随后便是问:“你的意思呢?”
  陶君兰摇摇头:“我心里有点儿不乐意。慎儿毕竟是有亲娘的,这算是怎么回事儿?再说了,我这里有拴儿和明珠,马上还要添一个,着实也是……”
  “既然不愿意,这事儿就算了罢。”李邺垂眸,温和的言道。
  陶君兰便是想要与他分析利弊,不过还没出口,便是陡然反应过来:或许李邺是早就知道这个事情了。
  当下她神色一变:“这事儿,是你向太后提出来的罢?”
  李邺一惊,又迟疑了一下,却是到底没否认。
  陶君兰见他默认,心里登时就不知道是个什么滋味了。她以为这是太后突然想起来的,可是没想到更多的还是一种失望。她和李邺是夫妻,日日想见,夜夜同眠。李邺自然有大把的机会和他商量此事儿,可是李邺非但没有开过口,更是去寻了太后……
  这股失望让陶君兰心里很难受,半晌她才艰难开口:“你先出去,让我静一静。”
  李邺一听这话顿时急了,忙解释道:“你听我说”
  “出去!”陶君兰再忍不住霍然起身,将手猛地从他手里抽了出来,怒声道:“我说我要一个人静一静!你难道非要和我吵架吗?”
  李邺从未见过陶君兰这般的样子,顿时几乎是惊住了,茫茫然有点儿不知所措。;
  第一卷 第677章 等不及

  李邺回过神来后想要张口辩解,不过在看见陶君兰微红的眼眶之后,他还是只能闭上嘴,默默的叹了一口气退了出去,心道还是缓一缓再解释吧,不然这会子再待下去陶君兰也只会更加难受和生气。亲亲在李邺退出去之后,陶君兰这才趴在桌上狠狠的哭了一场。
  说生气自然是有的。可要说是因为李邺要将慎儿塞给她生气,却也不全是,更主要还是因为李邺这样的作法。
  除了生气还有就是委屈,甚至她难免的去猜测:李邺这样做的目的,到底是为了什么,而又是怎么想的。是为了慎儿吗?还是为了别的……
  她不相信李邺会不明白她的想法和心思。从始至终,她就从未曾想过要将慎儿据为己有,否则的话一开始她就完全可以做了,而不是要等到今日旁人来提起。
  可没想到李邺却是主动和太后提起了这个事情。没想到李邺居然会生出了这样的想法。李邺必然是知道她的心情的,可李邺却还是这样做了。
  那么,李邺到底至她于何地?
  陶君兰叹了一口气。却是不愿意再深想了。在她心里,李邺绝不会是她猜测的这样。
  哭过之后,她心情自然也是平复了许多。然后也有点儿不大好意思:其实今日这个火,发得莫名其妙的。纵然李邺有错,可是她的态度却也不见得好。
  叫了宫人打水进来之后,陶君兰洗了一把脸,然后才哑着嗓子问:“太子呢?”方才那般凶了李邺一回,她这心里也是有点儿不大自在的。又怕李邺真因为这个也不痛快,所以便是问了一问。
  她本以为李邺这个时候是该在书房的。可没想到宫人却是答道:“太子出去了,不过并曾说去哪里。”
  陶君兰微微怔了一怔神,心里说不上来是意外还是失落更多一点。总觉得李邺没有像她猜测的那样,心里多少有些怪异。
  不过随后又想了一想,觉得李邺可能也是心情不好,所以才想着出去散散心的。又或者真的是有什么别的事儿,这也正常。
  于是她也就没再纠结这个,调整了心情之后便是该做什么就去做什么了。心道,或许晚上李邺就会回来了,到时候他们或许可以好好再谈谈。
  然而,让陶君兰意外的是,当日夜里李邺却是没回来。只是让周意回来说了一声他今儿歇在太后宫中,陪着太后。
  听到这个话,陶君兰心里说不上来是欣慰还是失望。不过面上她自然什么也不会表现出来,只是笑道:“那你好好照顾太子罢。”说完便是打发了周意。
  然而她却是不知周意出了端本宫后到了李邺跟前,如实将她的话说了之后,李邺登时一脸的失望,迟疑着问道:“太子妃果真如此说的?没说让我回去?”
  周意点了点头。
  李邺顿时一阵尴尬,最后清了清嗓子故作不在意的咳嗽了一声,然后道:“那就去太后那儿吧;。”心里却是又叹了一口气:到底慎儿和果姐儿的存在,以及别的女人的存在,还是在他们夫妻两人之间留下了一些疙瘩和痕迹的。他和陶君兰一直以来都回避了这个问题,都以为这样就可以慢慢消失无痕了。可是没想到却是都想错了。
  这样的问题竟是在这个时候,以这种方式爆发了出来。
  不过,追根究底却是他的错。若是当初他不是那么身不由己,或者非要隐忍,这些疙瘩自然也就不会存在。
  李邺心里,此时只觉得后悔。甚至,他也后悔不该让太后提起这个问题。
  只是后悔也无用了。叹了一口气,李邺背着手缓缓的往寿康宫去,心里便是开始盘算,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回端本宫去接下来两日,陶君兰没想到要去寿康宫请李邺回来。李邺也是绝口不提要回来,只是每日派周意来回禀一声说不回来了。而每每此时,陶君兰也只是淡淡的回应一声知道了,不咸不淡的嘱咐两句。
  两人倒是都像没明白对方的意思。或者说说故意回避了对方的意思。然后谁也没拉下脸来主动一点。
  这么耗了两日,倒是皇后和武王那头的动静险些都被忽略过去。
  皇后和武王见了一面,是武王主动去请安的。而后,武王又去见了他的生母静妃。再接着,静妃郁郁不乐了起来。
  陶君兰得知了这个消息之后,虽说不知道当时具体发生了些什么事儿,不过却是能够猜出一个大概来:皇后和武王达成的一致共识,显然是伤害到了静妃的利益或者感情了。
  陶君兰想要看看到底武王和皇后想要做什么,所以也就没去干涉此事。只是静静等着皇后发招。比起武王,其实她更忌惮王焕志。
  可是王焕志却是什么也没做。甚至连门也没出过。似乎压根也就不在意陶家平反以至于王家受创的事情。更甚至连他的父亲他也不曾去探望过,只是在家中和一对新买的胡姬花天酒地。
  陶静平却是完全忍不住了如今平反的事情已经就只差一点点了,他已经是迫不及待了。面对陶君兰说的暂时将这事儿停一停,他也有点儿不乐意了。
  九公主这日进宫来给陶君兰请安时,便是提起了这件事情:“静平的意思是,父母之仇不共戴天,如今机会难得,还是不应再忌惮等待下去了。早一日昭雪,早一日父母才能瞑目。”
  陶君兰一听这话就知道必然陶静平是忍耐不住了。想想也不奇怪陶静平再怎么成熟懂事,其实年岁也不过才二十出头,正是血气方刚的时候。而且,这事儿本也就只差那么毫厘之距了,别说陶静平,就是她心里也是期待得很的。
  不过,这事儿却还得从长计议。只是她也不直接说自己的意思,反而问九公主:“你觉得呢?”
  九公主犹豫了一下:“我也觉得静平说得很对。”经过了这么一场磨难之后,她们夫妻之间的感情总算是有些进步了,正是因为这些进步,再加上以前的教训,以至于九公主现在已是完全不想再去违背陶静平的意思了。
  再说了,九公主是真希望陶静平在结束了这件事情之后心情能好些;。这些日子看着陶静平为这事儿失望忧心,她心里也颇有些着急的。
  看着九公主这样的态度,陶君兰虽说心头叹息了一声,可唇角却是翘起拉出一个弧度来:“其实这般倒是也很好。你们夫妻能同心,我瞧着很高兴。”
  九公主微微有些羞涩,不过更多的却是欣喜:“这么说,太子妃是同意了我们的提议?”
  陶君兰微微摇头,直接否定了:“不,我还是不同意。我的意思是,咱们还是再等一等。横竖证词摆在那儿,谁也不可能否认。咱们又何必急在一时呢?”
  九公主顿时皱起眉头来,有些不大同意的样子。
  陶君兰也不想多说,直接下了决定;“好了,这事儿就这样决定了。”
  话都这样了,九公主自然也不会再反驳,脸上却是写满了失望。
  “穆儿怎么样了?”陶君兰笑着问起九公主的儿子,借此来转移话题。
  果不其然说起儿子,九公主登时也就忘了别的,眉飞色舞道:“穆儿身子极好,也很好带。奶娘偶都说穆儿一点不娇气,是个极好的。”
  陶君兰也笑:“那就好。只盼着他和拴儿一样,是个皮实的。男孩子还是皮实点好。你说是不是?将来你也别嫌烦,等到他大了懂事了,你就是想再看看他那样,他也不肯了。”
  两人说起孩子来,时光倒是过得飞快。一转眼时辰也就不早了,九公主便是起身告辞。
  陶君兰起身相送。
  走到了端本宫大门的时候,九公主忽然顿住脚步低声问道:“听说太子妃和太子闹别扭了?”
  陶君兰顿时一怔。然后下意识的问道:“你怎么知道?”
  “听人说的呗。”九公主有些不自在的笑了笑,不过很快将异状遮掩了过去。然后又低声道:“其实呢,这有的时候男人也好面子。太子那人我了解,虽说温和可亲,可也有些脾气。这么耗着也不是法子,反倒是叫人看笑话。所以要我说,太子妃不如后退一步。”
  九公主也是一片好意,不管接受与否,陶君兰都是笑着到了谢:“多谢你劝我。”
  送走了九公主,陶君兰便是沉吟起来九公主到底是从谁那儿听说了这件事情的呢?
  要说这事儿人尽皆知那肯定是不可能的。她和李邺纵然真在闹别扭,可是在外人看来,也不过是因为太后身子不好,李邺和太后感情好,所以在太后那儿留的时间更多罢了。而她这里,也没有什么异状,就是脾气也没外露,更不曾对谁抱怨过。别说宫里其他人,就是端本宫里的人,也有许多不知是怎么一回事儿的。
  所以,这事儿还真是怪了。
  陶君兰琢磨了一阵子,心里倒是也有了猜测:其实不外是两种。一种是端本宫出了内鬼,或是李邺身边出了内鬼。第二就是九公主是李邺请来的说客。;
  第一卷 第678章 泪落

  陶君兰经过一番思量之后便是去了太后宫中。这是唯一一个她不用见李邺却是能将意思传达给李邺的法子了,或许也不算得是唯一的法子,只是却是唯一一个可以隐蔽提醒李邺的法子。
  因为担心有内鬼,所以她怕真直白提醒了李邺之后,别人也就知道了。自然还是只能尽量隐蔽为好。
  到了太后宫里,陶君兰才知道太后的身子是真的越发不好了。这两日几乎粥饭都不用了,只是喝药。而且人大半时间都是在昏睡,清醒的时间都很少。
  陶君兰知道了这个之后,倒是愣了好一段时间才又慢慢平静下来。太后的这种情况,对于老年人来说似乎也很常见。太后的年岁,毕竟也着实不小了。就算此时突然驾鹤西游,似乎也并不什么让人觉得奇怪的事情。
  只是,心里有准备是一回事儿,真看着这一日慢慢道来甚至越来越近的时候,她心里的滋味却是很不好受。而且更是觉得无法接受此事儿。
  在她想来,太后就应该身体康健,看到拴儿娶亲也是情理之中。
  张嬷嬷显然也是心里难受,低声对陶君兰道:“太后这几日,念叨最多的还是皇上。太后嘴上说不在意,可是那是太后身上掉下来的肉,哪里能不在意?除了皇上,也就惦记太子和拴儿了。一会儿太子妃见了太后,就多宽慰宽慰太后吧。”
  陶君兰自然不可能拒绝。
  只是等到她真见了太后的时候,却是完全说不出话来了她怕自己一开口,眼泪就一下子掉下来。什么叫风烛残年?这就是了。此时的太后,俨然就是风烛残年了。仿佛马上就要燃尽的蜡烛,火苗已是再微弱不过,一阵风吹来或许都会灭掉。
  眼前的景象再一次证明了她的猜测,也证明了常理。
  太后倒是也还算清醒,睁开已经耷拉下来的眼皮,唇角便是微微动了动:“太子妃来了?”
  陶君兰说不出话来,只能点头,然后逼着自己扯出一个笑容。
  太后显然还没忘记关于慎儿那个提议,便是问道:“你可想好了?”
  陶君兰看着太后殷切的样子,以及带着期待的目光。到了嘴边的话却都是怎么也说不出来,最后她勉强笑了笑,点点头道;“就依太后所言。我仔细想了想,也觉得没什么不好的。”
  太后自是一脸惊喜,甚至还伸出手来握住了陶君兰的手,用力攥住:“果真?!”
  陶君兰强忍着泪意点头。
  这个时候,她如何还能说出一个“不”字来?如何还能让太后失望?
  太后笑容灿烂起来,连连道:“好,好,好。我就知道你是个好的;。”
  面对太后的夸奖和赞许,陶君兰只觉得承受不住,忙低下头去假装看自己的手,含笑道:“太后这么说,我却是不好意思了。只是,我也不知能不能做好。到时候太后您可要多提点我啊。”
  声音里尚且还带着笑,可是实际上眼泪却是一滴滴的落了下来。砸在了晚霞色的裙子上,登时就晕出了一朵朵湿润的花来。
  太后叹了一口气:“无妨,我相信你能做得好。你也别有太大负担,毕竟不是你亲生的,疏忽一些也无妨。而且,你孩子多,不可能每个都面面俱到,大面上不出错就行了。”
  “嗯。”陶君兰的眼泪掉得越来越急,自然是不敢多说话,只怕露馅。毕竟,这会子她连哽咽都快忍不住了。还怎么继续装出笑意来?
  “生死生死,有生有死,老而不死是为妖孽。你也看开一些。我老了,也该彻底撒手享福了。”太后笑了笑,然后这般说了几句。
  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