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史记全注全译本txt全集-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处罚,罪犯可以 用金钱来赎刑。对因偶然过失犯罪的予以赦免,对怙恶不悛的施以重刑。慎 重啊,慎重啊,对于施行刑罚,一定要小心谨慎啊!
讙兜推荐共工,尧说:“不行。”便试用他为工师,共工果然放纵作恶。 四方诸侯首领举荐鲧来治理洪水,尧认为不行,首领们一再恳请试用鲧,经 过试用以后,不见成效,百姓依然深受其苦。三苗部族在长江、淮河、荆州
 
一带一再作乱。这时,舜巡视回来,便向帝尧报告,请求把共工放逐到幽陵, 变为北狄;把讙兜放逐到崇山,变为南蛮;把三苗迁徙到三危,变为西戎, 把鲧放逐到羽山,变为东夷。惩办了这四个罪犯,天下人都心悦诚服。
尧登帝位七十年而得到舜,又过了二十年而告老,让舜代行天子的职务, 向上天举荐舜。尧让位二十八年后就去世了。百姓很悲哀,如同丧失了亲生 父母一样。尧死后的三年中,天下都停止奏乐,以表示对帝尧的哀思。尧知 道儿子丹朱不贤,不能授予他治理天下的责任,于是便破例把帝位传授给了 舜。把帝位传授给舜,天下将得到好处,而丹朱一人忧愁;把帝位传授给丹 朱,天下都将受苦,而丹朱一人得利。尧说:“总不能让天下人受苦,而仅 让一人得利。”尧终于把帝位传授给了舜。帝尧去世,三年的丧期结束后, 舜把帝位让给丹朱,自己躲避到南河的南岸。朝见天子的诸侯不到丹朱那里, 而去朝拜舜。争讼告状的不到丹朱那里,而却去找舜。赞美人的不讴歌丹朱, 而是歌颂舜。舜说:“这是天意吧。”从这以后,舜才来到国中,登上天子 之位,这就是帝舜。
虞舜,名叫重华。重华的父亲叫瞽叟,瞽叟的父亲叫桥牛,桥牛的父亲 叫句望,句望的父亲叫敬康,敬康的父亲叫穷蝉,穷蝉的父亲叫颛顼,颛顼 的父亲叫昌意。从昌意到舜已是七代。从穷蝉到帝舜,都是不知名的普通平 民。
舜的父亲瞽叟是个盲人,舜的母亲死后,瞽叟就另外娶妻生了象。象骄
纵不法。瞽叟溺爱后妻的儿子,时常盘算杀害舜。舜都设法逃避了。遇到有 小过失,便接受处罚。舜恭顺地事奉父亲、后母和弟弟,天天真诚如一,谨 小慎微,没有一时一刻松懈怠慢。
舜是冀州人,曾经在历山种过田,在雷泽捕过鱼,在黄河边上烧制过陶
器,在寿丘制作过各种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在负夏做过生意。舜的父亲瞽 叟心地险恶,母亲愚悍奸诈,弟弟象骄纵不法,都想杀害舜。舜仍然恭顺, 不失为子之道,待弟弟亲爱友善。父母兄弟想杀他,却总也无法实现。如果 有事找他,却常常在身边。
舜二十岁时,因为孝顺闻名于世。三十岁时,帝尧询问可以重用的人,
四方诸侯首领全都推荐虞舜,说他可用。于是帝尧便把两个女儿嫁给他,观 察他怎样治家。又让九个儿子与他相处,观察他在外怎样待人接物。舜居住 在妫汭之滨,在家中愈益谨慎,尧的两个女儿也不敢因为出身高贵,而以傲 慢的态度对待舜的亲戚,非常懂得作媳妇的规矩。尧的九个儿子更加纯朴厚 道。舜在历山种田,历山地区的人在划分田界时,都懂得互相谦让;在雷泽 捕鱼时,雷泽一带的人都谦让自己的居处;在黄河边制作陶器时,黄河边出 产的陶器全没有粗制滥造的。他住过一年的地方,便形成了村落,住过二年 的地方,便形成了城镇,住过三年的地方,便形成了都市。于是尧便赏赐舜 细葛布做的衣服,赠给琴,为他建筑容纳粮食的仓廪,送给他牛羊。瞽叟又 想杀死舜。指使舜登到仓廪上面去涂泥,然后从下面放火焚烧仓廪。舜就用 两个斗笠护住身体跳下仓廪逃走,得免于死。后来瞽叟又指使舜去挖井。舜 挖井时,在井壁挖了一个通向外面的隐蔽通道,舜下到井的深处,瞽叟同象 一起往井下填土,把井填实。舜从隐蔽的通道出来,逃走了。瞽叟和象非常 高兴,以为舜已经死去,象说:“这主意原是我出的。”象同父母一起瓜分 舜的遗产,这时他说:“舜的两个妻子,也就是尧的女儿,与那把瑶琴,我 收取了。牛羊和仓廪给父母。”象就跑到舜的居室住下来,弹着舜的琴。舜
 
去见象。象愕然不快,说:“我思念你,正难过伤心呢!”舜说:“是这样,
(对于兄弟友悌情谊,)你还真差不多呢!”舜事奉瞽叟,爱护弟弟,更加 勤谨。于是尧便试着让舜掌管五种礼教,担任各种官职,舜都做得很出色。 从前,高阳氏有八个很有才干的儿子,天下人都受到他们的恩惠,称他 们为“八恺”。高辛氏也有八个很有才干的儿子,世人称他们为“八元”。
这十六支宗族,世世代代都能增益他们的美德,从未毁损过他们先人的声誉。 到了尧时,尧没有任用他们的首领。舜任用了“八恺”的后人,指派他们负 责管理农业生产,总揽各项事务,所有事情都处理得非常及时,井然有序。 还任用了“八元”的后人,指派他们到四方传布五教,于是,父亲威严、母 亲慈爱、哥哥友善、弟弟恭敬、儿子孝顺,国内太平,域外向化。
从前,帝鸿氏有不成器的儿子,不行仁义,阴毒残忍,专好行凶作恶, 天下人称他为“浑沌”。少皞氏也有不成器的儿子,专门诽谤诚实的人,憎 恶忠直的人,推崇和粉饰邪恶的言论,天下人称他为“穷奇”。颛顼氏也有 不成器的儿子,不接受任何教育,不懂得好话坏话,天下人称他为“梼杌”。 这三个部族,使世人感到忧虑。到尧时,也没有除掉他们。缙云氏有不成器 的儿子,贪吃贪喝,谋取财物,天下人称他为“饕餮”。世人没有不憎恶他 的,把他与浑沌、穷奇、梼杌这三个凶恶的人并列。舜在国都四门接待宾客 时,流放了这四个凶恶的家族,把他们迁徙到四方最偏远的地方,让他们去 抵御妖魔鬼怪。于是国都四门大开,都说没有凶恶的人了。
舜进入高山下的深林,遇到暴风雷雨而不迷失方向,尧由此知道舜是足
以托付天下的。尧告老时,让舜代理天子的政事,巡视天下。舜被举用做了 二十年的工作,尧便让他代理政事。代理政事八年而尧去世。三年服丧结束 后,舜让位给丹朱,天下人却都归向舜。禹、皋陶、契、后稷、伯夷、夔、 龙、倕、益、彭祖这些人,尧在世时就都得到了任用,只是没有封邑和任命 适当的官职。于是舜来到文祖庙,同四方诸侯首领们商议,大开四面国门, 畅通言路,命令十二个地域长官评议天子的品德,(他们认为)广施恩德, 疏远谄佞之人,那么,偏远的部族都会前来归顺。舜对四方诸侯首领说:“哪 一位能奋力做出成绩,发扬光大帝尧的功业,我将任命他官职,辅佐我治理 天下?”首领们都说:“伯禹出任司空,可以发扬光大帝尧的功业。”舜对 禹说:“嗯,对!禹,你来平定水土,你可要努力做好这件事啊!”禹跪拜 叩头,要推让给稷、契和皋陶。舜说:“虽说如此,还是你去吧!”舜说: “弃!百姓开始闹饥荒了,你掌管农事,负责种植各种谷物。”舜说:“契! 老百姓之间不相亲睦,君臣、父子、夫妇、长幼、朋友五者相处,应有的道 德得不到信守,你来担任司徒,细心地推行五教,宽厚待人。”舜说:“皋 陶,野蛮的边民经常到中原来进行骚扰,内外贼寇猖獗,现在任命你担任士, 触犯了五刑的要执法,五刑分别在市、朝、野三处执行。五种流放之刑各有 居处,五种流放地分别在三个范围之外,只有刑法严明才能取信于民。”舜 说:“谁能管理好我的各种工匠?”大家都说:“倕可以胜任。”于是任命 倕为共工。舜又说道:“谁能管理好各地的山林原野、草木鸟兽?”大家都 说:“益可以胜任。”于是任命益为(主管山林原野)的虞官。益跪拜叩头, 想推让给大臣朱虎、熊罴。舜说:“还是你去吧,你很适合。”便派朱虎、 熊罴为辅佐。舜说道:“喂,诸侯首领们,谁适合为我主持三大祭典?”大 家都说:“伯夷可以。”舜说:“喂,伯夷,任命你担任秩宗,每天从早到 晚,都要恭谨,内心要安静、洁白、公正无私!”伯夷要推让给夔、龙。舜
 
说:“好吧,任命夔掌管音乐,教育少年。要正直而温和,宽宏而谨慎,刚 强而不暴虐,办事干练而不傲慢失礼。诗是表达思想的,歌能加长诗的音节, 声调要依据歌咏,音律要使声调和谐。八种乐器的声音都能和谐,就不会伦 理错乱,神灵和世人都将安宁和睦。”夔说:“啊!我敲打起石制的乐器, 各种兽类都随着我的节拍载歌载舞。”舜说:“龙,我最憎恶谗言和暴行, 惊扰我的人民,任命你担任纳言,不论早晚负责颁发我的政令,坚守信用。” 舜说:“啊!你们二十二人,要恭谨啊,每时都要辅佐上天交给我的事业。” 舜每三年考核一次大家的政绩,考核三次以后,决定升迁或罢免。因此,无 论远近、各项事业都兴盛起来。把三苗部族分别隔离开来。
这二十二人都成功地完成了他们的工作。皋陶担任法官,执法公平,实 事求是,百姓信服,办案平正允当。伯夷掌管礼仪,上上下下都谦恭礼让。 倕统领工师,各种工匠都做出了成绩。益管理山泽,山林湖泽都开发利用起 来。弃主管农业,各种谷物都生长得茁壮茂盛。契作司徒,百姓亲密和谐。 龙主管接待宾客,远方的部族都来归附。十二个地区的长官出巡,九州百姓 没有哪一个敢躲避和违抗的。他们当中唯有禹的功绩最大。他开通九座山脉, 疏通了九个湖泊,治理了九条江河;划定了九州的疆界,各州都以当地的特 产前来进贡,没有不符合规定的。疆域方圆五千里,伸延到了遥远的不毛之 地。南方安抚了交阯、北发,西方安抚了戎、析枝、渠廋、氐、羌,北方安 抚了山戎、发、息慎,东方安抚了长夷、鸟夷,四海之内,无不感戴帝舜的 功德。于是,禹创作了《九招》乐曲,招来珍奇异物,凤凰飞翔。天下的文 明德政都始自虞帝时代。舜二十岁时即以孝顺闻名,三十岁时尧举用了他, 五十岁代理天子政务,五十八岁时尧去世,六十一岁时继承尧登上帝位。登 上帝位三十九年,到南方巡视,死在苍梧的乡间。安葬在长江南面的九嶷山, 这就是零陵。舜登上帝位,车子上竖立着天子的旗帜,去朝见父亲瞽叟,态 度和悦恭谨,保持着做儿子的规矩。封弟弟象为诸侯。舜的儿子商均也是个 不成器的人,舜在自己死前就把禹推荐给天帝。过了十七年,舜去世了。服 丧三年后,禹也把帝位让给舜的儿子,就像舜让尧的儿子继承帝位一样。然 而诸侯全都归顺禹,后来禹才登上帝位。尧的儿子丹朱、舜的儿子商均,都 有自己的封地,用来供奉自己的祖先。他们的服饰都保持着本部族的传统, 礼乐制度也照旧。他们以宾客的身份进见天子,天子也不把他们当臣下看待, 表示不敢独自占有天下。从黄帝到舜、禹,都是同姓,只是国号不同,以此 来显示各人的美德。所以黄帝号有熊,帝颛顼号高阳,帝喾号高辛,帝尧号 陶唐,帝舜号有虞。帝禹称夏后,用不同的氏来区别,姓姒氏。契是商的祖 先,姓子氏。弃是周的祖先,姓姬氏。
太史公说:学者很多人都讨论五帝。但他们距离我们太遥远了。《尚书》 只记载尧以来的事迹,各家述说黄帝事迹的文字都不典雅,有学问的人也难 以说明白。孔子所传授的《宰予问五帝德》和《帝系姓》,有的儒生也不传 习。我曾往西到达空桐山,往北经过涿鹿,往东到达海边,往南渡过长江、 淮河。所到之处,长老们常常谈到黄帝、尧、舜,风俗教化实在是迥然不同。 总而言之,以不悖于古文记载的那些说法较为可信。我读《春秋》、《国语》, 觉得能阐明《五帝德》、《帝系姓》的地方还是很清楚的,只是没有进行深 入考证研究,其实,它们的看法都不虚妄。《尚书》残缺脱落已有很长时间 了,散佚的部分,时常在别的著作中见到。不是好学深思,心领神会,是很 难就此与浅见寡闻的人讨论的。我综合了各家的著述,进行研究编排,选择
 
文辞最为典雅可信的,写成这篇本纪,做为本书的第一篇。
 
史记卷二

夏本纪第二


刘起釪 注译


夏禹,〔1〕名曰文命。〔2〕禹之父曰鲧,〔3〕鲧之父曰帝颛顼,〔4〕颛顼 之父曰昌意,〔5〕昌意之父曰黄帝。禹者,黄帝之玄孙而帝颛顼之孙也。禹 之曾大父昌意及父鲧皆不得在帝位,为人臣。


【注释】〔1〕“夏禹”,此处记载禹为夏代第一位君主,故称为夏禹。按古代神 话中说禹是上帝派到下界来铺设土地的神,故称神禹。说土地上的山川都是他奠定的, 故被奉为土地之神——社神。古代又有洪水的传说,神话结合到传说里,禹就成了治理 洪水、疏导山川、划分九州的大圣人,故称大禹。而禹在古代的部族里,被西边的羌戎 族奉为宗神(宗祖神),故称戎禹。羌戎族中有一支发展了高度的文化,居地在崇山, 故称崇禹,其族称为夏,禹就成为夏族的宗神。又有以四岳为宗神的姜氏之戎,即羌戎 的另一支,文化也较发达,加入了夏的部落联盟。还有奉其他一些神的氏族也属这一联 盟。经过各族融合,这一联盟继续扩大并以华夏为其有名的族名后,宗神又上推到黄帝, 姜氏之戎也上推其宗神为炎帝。华夏族的黄帝成为诸神共祖,而各族宗神实际即是各氏 族祖先。古代部落中特别杰出的首领往往以宗神的化身出现,而且往往袭用其名,所以 华夏族的部落联盟中,曾有过杰出的首领黄帝、鲧、禹等。同盟部落中有炎帝,后来由 东方融合来的又有颛顼、帝喾、尧、舜、皋陶等。有关他们先神的神话和其本人的传说 完全净化为历史后,便被司马迁采录入本篇,禹被称为伯禹,禹就成了奉舜命治水成功, 继舜为天子的夏代第一位君主夏后(“后”与“君”同义)。 〔2〕“文命”,古代史 料中,赞尧的德行为“放勋”,赞舜的德行“重华协于帝”,赞禹的德行“文命敷于四 海”。《孟子》以放勋称尧,《离骚》以重华称舜,《史记》皆承用之,故又以文命为 禹名。其实它原是史料中赞颂之词而非人名。〔3〕“鲧”,音 g(n。传说中禹的父亲。 据《楚辞?天问》,天地开辟之后最早的神是鲧和禹。鲧原是夏部落联盟中姜姓族宗神, 转为全部落共奉之宗神,于是由姜姓族祖先,成为夏部落杰出首领的名字。鲧居地在崇
(山西襄汾、翼城、曲沃之间的崇山),称崇伯。传说中成为禹父,当由于同是夏族的 宗神而鲧在禹前之故,神话中遂有鲧被殛死后,从他腹中剖出了禹的传说。〔4〕“颛 顼”,音 zhu1n x&。据《国语?楚语》,颛顼继东方鸟夷族少皞氏之后主政,可知原 亦是东方某一部落的宗神,演而为该部落的首领名。后因民族融合成华夏族后,便被编 排入黄帝亲系中,成为黄帝之孙,禹之祖。〔5〕“昌意”,据《世本》及《大戴记》, 黄帝后裔分玄嚣、昌意二系。玄嚣传至帝喾,产尧、契(商祖)、稷(周祖)、挚等。 昌意传至颛顼,产鲧、禹,另有裔孙舜、重黎、吴回(楚祖)等。据《山海经》则黄帝 之后裔分为五系,昌意为最大的一系,其孙颛顼之孙有祝融、重、黎、苗氏及其他多族
(禹则另属骆明一系)。可知在纷歧的神话中,昌意原亦古代重要的一族宗神,而且起 了联系西方黄帝族与东方颛顼族的作用,但关于他的资料特少,缺乏传说事迹。


当帝尧之时,鸿水滔天,〔1〕浩浩怀山襄陵,〔2〕下民其忧。尧求能治 水者,群臣、四岳皆曰鲧可。〔3〕尧曰:“鲧为人负命毁族,〔4〕不可。” 四岳曰:“等之未有贤于鲧者,〔5〕愿帝试之。”于是尧听四岳,用鲧治水。
 
九年而水不息,功用不成。于是帝尧乃求人,更得舜。舜登用,摄行天子之 政,〔6〕巡狩。〔7〕行视鲧之治水无状,〔8〕乃殛鲧于羽山以死。〔9〕天下皆 以舜之诛为是。于是舜举鲧子禹,而使续鲧之业。


【注释】〔1〕“鸿”,通“洪”。洪水传说在世界各民族的古代都曾有过,《楚 辞?天问》、《尚书?洪范》、《国语?周语》、《墨子?兼爱》中、《孟子?滕文公》 上下等,都有我国古代洪水传说及鲧、禹治水的较早资料。《尚书?尧典》叙述洪水之 患和派鲧治水失败的故事,并涉及禹治水之事。此处自本句起,直至“功用不成”句, 译录《尧典》原文。其下文至“女其往视尔事矣”句,摘录《尧典》大意。〔2〕“怀 山襄陵”,伪《孔传》:“怀”,包。“襄”,上。是说洪水包围了大山,漫溢越过了 丘陵。〔3〕“四岳”,原是姜戎氏及姜姓族的宗神(见《左传》襄公十四年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