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桓侯再生-第15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又逐步经历了孙家的没落,直至今日……孙家基业的彻底覆亡。蒋、凌二人心中有伤感、悲戚、无奈……惟独没有喜悦!
  “踏浪,子覆。莫要如此……”甘宁很清楚蒋钦、凌操心中的感受,收敛了笑容,恳切地说道,“常言道不破不立!孙伯符能做到的,刘皇叔一定能做到;孙伯符做不到的,刘皇叔也能做到。相信老甘我,咱们一定能跟随皇叔和将军,创下比这江东大上无数的基业,立下比你们当初大上无数的功劳……”
  蒋、凌二人默默点头,目光黯淡而游离。
  甘宁无声叹了口气,低头再朝绢书看了一眼,忽地起身说道,“踏浪,子覆,有件重要事务,你们可愿去做?”
  “请统领吩咐!”蒋、凌二人恭敬地生分地说道。
  “将军准备自水路将周公瑾尸身运回庐江老家安葬,目前可能已至半路……”甘宁目光紧盯蒋、凌二人,故意稍顿了顿。
  “什么?”蒋钦、凌操惊愕中又带了几分欣喜。周瑜在江东军中的威望可说无二。江东军将领对其皆是尊崇异常。先前蒋、凌二人的伤感。半是因为孙家的覆亡,还有一半则是因为周瑜的病故。虽说马革裹尸、青山葬魂是军人常有之事,但听得周瑜尸身能够葬回故里。还是让二人欣慰不已。
  “将军命我派战船接应护送周公瑾尸身……”见到蒋、凌二人反应,甘宁脸上笑意瞬闪而没,朗声说道,“踏浪、子覆,你们可愿代我走一趟?”
  “谨遵将令!”蒋钦、凌操二人毫不犹豫地单膝下跪,双手合抱成拳,大声说道。
  “都是自家兄弟,勿需动不动就行这样的大礼!”甘宁上前将二人一一扶起,笑着说道,“待周都督重返鄱阳湖后。咱们锦帆营全军出动,护送他回‘家’!”
  “锦帆,多谢你了!”
  “多谢统领!”蒋钦、凌操声音微颤着向甘宁道谢道。
  甘宁点了点头,随即对张德说道,“德小子,即刻派快船向庐江、丹阳报捷!”
  “是!”张德声音异常洪亮应道。
  ……
  建安七年,八月初五黄昏时分
  秣陵城,郡守府会客厅中
  简雍正在试图游说被软禁在秣陵的张昭、鲁肃二人归顺刘备。
  “子布公,子敬公。你二人皆是天下奇才,为社稷、为黎民苍生,皆不应如此荒废胸中经纬之才。还望二位不计前嫌,投效皇叔吧……”这已是简雍第三次登门游说二人归顺,前两次皆无果而终。张昭、鲁肃一行被送至秣陵后,简雍偶然机会探望了他二人一次,稍一交谈即为二人之才所动,大起敬佩之心,遂三番两次地游说起来。
  “简长史,你之盛情鲁肃甚为感激,但肃并非朝秦暮楚之人,还乞见谅!”鲁肃和声回道,但却是毫不松口。
  “我与子敬之意相同!”张昭微捋长髯,淡然说道。
  “二位何必如此……”简雍费尽口舌,仍是无法见效,不禁有些丧气。
  “踏踏踏……”急促的脚步声后,一名明显是锦帆营的士兵来到厅外,单膝跪地禀报道,“启禀长史大人,庐陵大捷!”
  简雍、张昭、鲁肃三人同时颜变,但简雍是喜,张、鲁二人却是忧、惊……
  在简雍阅览战报绢书的当头,张昭、鲁肃焦急担心的目光始终紧盯着他,至最后,鲁肃实在忍不住询问道:“简长史,可否将战报内容告之我等?”
  “……”简雍点点头,和声说道,“张公、鲁公,贵主已被我家张将军擒住,贵主残军已尽数被灭……”顿了顿,简雍叹气说道:“孙家已亡!”
  “……”尽管已有心理准备,但张昭、鲁肃还是惊地目瞪口呆,不敢置信地楞立当场。其实,以张、鲁之智,何尝不知自孙权身死、柴桑失陷之后,孙家的败亡只是时间问题,但真正听得这个消息,还是无法接受。
  “敢问张将军如何处置我家主公了?(敢问公瑾如何了?)”呆立片刻后,张昭、鲁肃同时出声问道,但所问的重点却有所不同。
  “张公放心,张将军不会为难贵主的,否则也不必生擒了……”简雍先回答了张昭的问题,随即面色沉重地对鲁肃说道,“鲁公节哀,周都督于征战途中积劳成疾,已然病故!”
  鲁肃又是一阵呆立,双目微闭,掩饰着眼中地悲戚,头颅微垂,缓缓地来回摆动。
  片刻后,张昭、鲁肃二人一齐请求返回被软禁处,简雍应允。在他二人刚出厅门时,简雍地声音悠然传来:“周都督遗体不日即将被运回庐江安葬……”
  鲁肃眼中光芒微闪,低喃了一句:“公瑾……”
  ※※※※※※※※
  八月初七申时,一骑快马飞驰进寿春城中
  郡守府议事厅中,群臣聚集。
  “主公,何事招我等急至?”孙乾略显惊异地询问道。刘备通常两、三日才召集群臣议事一次,而今日上午恰恰已经议过事了,现在众人又被招来,不禁有些惊愕。
  刘备从身前桌案上拿起一纸绢书,微笑说道:“翼德已定江东事矣!”
  厅中立时一片哗然……
  一个时辰后,寿春举城欢庆……
  ※※※※※※※※
  八月初八,领荆州水军屯驻柴桑水域的黄祖得到一个消息。
  “什么?甘宁那厮将锦帆水军全部战船调往鄱阳湖?”黄祖惊疑不定地说道,“他想做什么?”
  黄祖沉吟片刻后,命令道:“派人去问甘宁,他准备搞什么鬼?”
  ……
  两个时辰后
  “……说!甘宁说了什么?”黄祖厉声说道。
  被黄祖派去问话的荆州水军军司马满头是汗,支支吾吾地说道:“甘宁……他让大人您……洗干净脖子……”
  “嗯?”黄祖不解,略一思索后,竟出了一身冷汗,大声喝令道,“快,传我将令,全军戒备!”
  ……
  数百艘大大小小的锦帆水军战船遮断长江,旌旗蔽日,号角齐鸣。
  一艘斗舰大船,缓缓行出彭蠡口,在其余战船的护卫下,驶向庐江。在这艘斗舰的船头,一杆暗红水麒麟战旗迎风飘扬,旗上只有一个斗大的——
  “周”!
  第一七五章
  建安六年,八月初十晨。
  天色灰蒙,秋风萧瑟,细雨纷飞,别有一番凄凉意味。
  庐江郡,舒县之南十余里,正是周瑜祖居所在。八年前,周瑜正是由此起兵,迎孙策渡江南下,横扫江东,定下了孙氏江东霸业。八年之后,孙家基业已成空,周瑜也在狂澜难挽的叹息中遗憾而终。
  而今周瑜终能抛却一切烦恼,落叶归根,回归故里了!
  ……
  千余军卒腰系白色布条,执兵擎幡,肃立四周,魂幡如林。
  在无数目光的注视下,数十名士卒小心翼翼地将周瑜躺卧的厚重棺木,抬进早已挖好的墓穴之中,随即便准备开始填埋。
  “相公……你怎能丢下我……”一身素衣的小乔泣不成声,芙蓉玉面之上泪水、雨水融成一片,似水明眸中早不复往日的明亮,努力想要挣脱身边侍女的扶持,扑到周瑜棺木那里去。侍女们不敢怠慢,拼尽全力将小乔拖住。
  “啪嗒,啪嗒……”一掊掊泥土被推入墓穴中……
  不远处,张昭、鲁肃等被俘孙家重臣尽皆神情肃然,默望着周瑜墓穴被逐渐填起,眼中的悲伤之色却是完全掩饰不住地流露出来。
  三日前,简雍将周瑜尸身即将送抵庐江安葬的消息,告诉了张昭、鲁肃等人。与周瑜关系最善的鲁肃伤感之余,尝试着向简雍提了出请求——希望能前往庐江,为周瑜送葬。
  鲁肃本也没有抱多大希望,毕竟是身为俘虏,而且三番两次拒绝简雍的说降。但出乎意料,简雍非常爽快地答应了,并且还悉心为鲁肃、张昭等人做了安排。让他们与小乔一道前往庐江……
  “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
  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
  …………
  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注:这首古风诗歌是屈原的《九歌·国殇》,是追悼为国捐躯的将士的祭歌。)
  周遭肃立的千余军卒突然一齐吟唱起来,声音低沉而悠长,雄浑、悲壮、凄凉……悠悠然回荡在天际之间
  “……嗯?”轻噫了一声。鲁肃侧耳聆听了起来,神情无比专注……
  半晌后,鲁肃仰天长叹,仍由秋风寒雨从自己面庞掠过,两行热泪自其眼中无声滑落。“公瑾……你听着了么?是《国殇》……是敌方士卒为你而歌的《国殇》……”
  军士们一遍遍地吟唱着《国殇》,久久不息……
  ※※※※※※※※
  庐江城,南城馆驿的一间房中,张昭、鲁肃二人盘膝对面而座。
  虽然身为俘虏,但张昭、鲁肃等人却也受到了庐江太守李通的礼遇,一众人等都被安置在南北城两个馆驿之中。在馆驿中。张、鲁等人可以自由行动,只是不能外出。
  自舒城返回庐江之后,张昭就将鲁肃将至自己房中,但两盏茶的工夫过去。两人竟没有说一句话。
  “休矣,休矣……”张昭叹了口气,突然开口说道。
  “……”鲁肃默然,轻点了点头。虽然张昭的话看似有些莫名其妙,但鲁肃却完全领会得其中内涵——孙家已彻底……休矣!
  利用为周瑜下葬一事,刘备成功地赢得了江东士族、百姓之心,也将赢得诸多孙家旧臣之心,尤其是那些军中将领。
  不远数百里、不顾艰难险阻,将周瑜遗体送回庐江故里;以锦帆水军全军为周瑜护卫送行;为周瑜筹备隆重非常的葬礼;以张飞为首的刘备军将校齐在周瑜坟前为其躬身行礼……一切的一切,都令人感到匪夷所思,却又……
  尤其听得那曲由千余士卒吟唱的《国殇》之时,徐盛、朱桓等被俘将领尽皆泣不成声……鲁肃知道,徐盛等人的归降恐怕只是时间问题了……但面对当时的景象,连鲁肃自己都抑制不住心中的激荡!
  ……
  张昭说了那四个字后,房内再度回归宁静。两人默然静坐,各自思索着什么。
  “张公、鲁公可在?”房外突然传来一个清矍悦耳的声音。
  张、鲁二人同时警醒,发觉这个声音颇为陌生,并似熟识之人。愕然对视一眼后,鲁肃出声应道:“我二人在此!敢问尊架何人?”
  “不才刘备。愿乞二公赐见!”房外那人声音温和恭谦地回道。
  刘备???
  张、鲁二人面色愕然,眼中同时射出不敢置信的神色。楞了片刻后,二人急忙起身,由鲁肃上前开启房门。
  房外站着两人,一人面白而相貌奇伟、神态温和有礼,但周身却也隐隐然有一股令人慑服的气势,另一人身材极为魁伟,犹如黑色铁塔一般,相貌极其威武,正是刘备军中魁首之一——平南将军张飞。鲁肃、张昭等人来庐江后,曾被其召见过一次,而且在周瑜葬礼上也曾会面,故而识的。
  “刘备见过二位大贤!”白面中年男子就在门外拱手施了一礼,和声说道。
  ……
  张昭、鲁肃将大哥和我迎入房内,各自躬身还礼。
  “张大人、鲁大人!这位便是我家兄长……”我分别为大哥和张昭、鲁肃等人做介绍,“大哥,这位是张大人,这位是鲁大人!”
  此次我是先行返回的庐江,目的正是为亲自主持周瑜的葬礼。所以要礼葬周瑜,一则的确是出自我对他的敬重之意,但更为主要的原因,还是要借此收取人心。目前有大量的孙氏旧臣旧将沦为我军俘虏,内中不乏忠义之辈。而这些人通常都是身具大才之贤者,如张昭、鲁肃等人。如果能够得到他们的投效,不但有助于迅速稳定江东局势,而且对大哥的大业也将是极为得力的臂助。对这些忠义之辈,仅靠威逼利诱是远远不够的,最好的办法就感化其心。
  周瑜的殓葬,就是一个最好的机会!
  我将这个意图以快马飞报大哥后,大哥也非常赞同。其实在周瑜下葬之时,大哥也已赶到庐江,不过周瑜下葬时并未亲临现场。大哥的身份和我不同,他还要顾忌到荆州那里的反应。而由我出面,就没有这层顾忌了!
  此次张昭、鲁肃他们主动要求为周瑜送葬,其实正中我下怀。正好可以借此机会,让大哥说服他们归顺!
  “二公宏才伟略,备素有耳闻,今日得见实乃三生之幸!”大哥面色欣喜无限,和声说道,“冒昧来访,还乞见谅!”
  “薄有虚名,岂能当皇叔盛赞!”张、鲁二人齐声自谦说道……
  分宾主入座之后,大哥正色说道:“先前备与孙讨虏累有纷争,非为私怨……”
  …………
  房内的气氛起先有些尴尬——大哥热情非常,张昭、鲁肃却是表面恭敬、内里冷淡!
  但大哥的言行气度中,别有一分独特的感染力。随着交谈的不断继续,气氛也逐渐活络了起来。
  “……自中平(中平年)始,社稷沦落,黎民疾苦,天下间十室九空,白骨露野、人烟灭迹……”大哥面色怅然,长叹说道,“备不自量力,欲伸大义于天下。然只恨才疏学浅,辗转多年未有所成!”
  顿了顿,大哥恳切地对张、鲁二人说道,“二公满腹经纶,皆国士之才,备若能得二公相助,兴复社稷有望,抚慰黎民可盼。还请张公、鲁公不吝指教!”
  “不知皇叔可愿应承一事?”沉默了片刻后,张昭出声说道。
  “张公请讲!”
  “皇叔平定江东,孙讨虏一脉已绝无回天之力,大势早去!”张昭语带恳求地说道,“还请皇叔以仁德为怀,莫要与叔弼、季佐二位公子追究,以全孙家血脉!”
  “君子不绝人之嗣,备虽不敢自居君子,亦知此理。孙文台时之英雄,备亦颇敬之,岂能行此不义之举?”大哥毫不犹豫地点头说道,“张公尽可放心,孙讨虏一族备必会妥善安排,不妄害一人!江东其余阵亡将佐眷属,备亦会命人好生瞻养!”
  张昭、鲁肃二人对看一眼,无声叹了口气,随即同时躬身行礼说道:“既蒙皇叔不弃,愿效绵薄之力!”
  “二公请起!”大哥急将两人扶起……
  ……
  张昭、鲁肃应该是孙家旧臣中最难说服的人了,但如今在大势所趋之下也选择了归顺。有他们为范,再劝降其他人难度就要小许多了!
  事实的发展,也确实如此——在大哥的亲自说服下,孙家旧臣陆陆续续地归顺,就连被关押了数月乃至一年有余的徐盛、吕范、朱治等人也是如此。
  ……
  八月中,孙翊、孙匡兄弟被锦帆水军送至庐江。
  八月下,孙氏兄弟及孙家眷属、并周瑜遗孀乔氏被移至寿春郡临淮县定居。
  第四卷 潜龙出渊震九州
  第一章
  与孙家的战事虽告终结,但林林总总的善后事宜却是数不盛数,令人难得片刻清闲—诸如孙家族人的处置、孙家旧臣的招降、降兵的收编、对江东诸郡士族百姓的安抚等等……不过,幸好有大哥坐镇大局,有庞统、简雍等人等人从旁协助,一切皆有条不紊进行之中。此外,这些日荆州牧刘表和蒯良也多次遣使前来庐江,一者是向大哥和我表达“击灭共敌孙逆”后的欢庆之意,另一方面也委婉地请求大哥履行事先约定,将此战后我军所占土地交与荆州军。大哥毫不犹豫地向使者允诺……定会履约,请刘表勿要担心。自八月下旬开始,我军开始逐渐地撤出豫章、庐陵两郡……
  然而,在这期间,我军与荆州军之间也是隐有龃龉:照事先安排,锦帆营本应在九月中下退还庐江、丹阳一带水域,但心急过切的荆州水军却意欲早些占据长江西线的水军重镇……鄱阳水军营。在未知会我军的情况下,黄祖竟派水军战船准备强行开驻鄱阳湖。甘宁毫不客气,立即率军迎击,并与丁奉一首一尾将黄祖水军死死封在鄱阳湖中两天两夜。事后经蒯良与我协调,甘宁才将狼狈不堪的黄祖放出。而与此同时,暂留驻西县统领大军的魏延也向我禀报……曾有细作三番两次地刺探我军情报。
  而且在两军交临之处,荆州军也以大兵驻守。防备之心甚浓。事实上,随着孙氏的覆亡,我军与荆州军眼前的共敌已经消失,如此情形之下,荆州军中的一些目光略显短浅之徒就难免会生出异心异念——一面想要从我军这里攫取更多地胜果,另一面又对我军戒心大起。而老奸巨滑的曹操,也在察觉到孙氏覆亡不可避免的情形后,果断地将袭扰的荆州的兵马调回。而后便开始静静地“坐山观虎斗”起来。
  至九月初。尽管一应善后事务尚未完全解决,但大哥和我却不得不暂时抛开一切,策马急驰返回寿春……糜大嫂临盆在即!寿春,郡守府内院天色将明。侍女仆婢们步履匆匆,拿着一应物事来来往往。
  出出入入,每个人面上表情都是焦急而肃然。一阵阵痛苦尖锐的呻吟声自房内传出。听得人心中惶惑不安。大哥完全失去了平日的从容,满脸焦急之色,双手互搓,来院内走来走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