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挝瘢褪欠婪恫懿俚耐病
回归丹阳的那一路人马。由陈到、郝昭等人负责统领;我则与二哥一并先返回寿来……
大军途经章陵时,中、西八县的情况已大有好转,百姓已安返家园,利用分配到地谷种开始补耕。若不出意外,至九月份应该就可以有所收获。
在赈济章陵难民的过程中,马良的才能得到非常充分的展现。他统筹粮食分配、安定民心,组织百姓回归家园复耕,所有的一切都被他调度得井井有条。加上马族在荆州的强大人脉关系,这样一个难度极大的“系统工程”。就被他信手拈来地解决了。连本是被大哥派来负责赈济事务的糜竺都被马良地才能所折服,心甘情愿地充当起下手来。
赈济三十万百姓的义举,可谓是将大哥在章陵、乃至整个荆州的名望推到了极点。据孙乾所说,仅四月一月,就有近三万章陵百姓迁入寿春、庐江二郡。而我大军经章陵返回寿春途中,时有百姓恳求入伍……
此次出征荆北.乍一看来似乎于我军并无多大好处。但实际上却已为将来大哥入主荆州奠定了最坚实的基础。无论是民心,还是从军事上(长江水道尽落锦帆营之手,荆南与荆北的枢纽完全由我军控制)……
五月二十日,大军回到寿春。大哥亲率寿春文武,出城十里相迎,以大量酒食慰问出征将士。
是夜,寿春张灯结彩,鞭炮齐鸣,举城同庆,贺大军自荆州告捷归来。
州牧府中,大哥设盛宴款待出征将校。
深夜亥时,宴散人去之后,州牧府中重归寂静。
大哥将我和二哥留了下来,三兄弟在书房中秉烛长谈一夜。从战事详细经过,到马超之事,当然也谈及了我鹿门拜访庞德公之事。
从大哥口中,我也得知了法正之事。法正果然成功地说服了大哥,不做追究擅自逼死马超之责。根据法正自己外调避嫌的要求,大哥将其授为吴郡郡丞,辅助全范打理吴郡政务。
第二日清晨,我与二哥各回家中,看望家小。二嫂据闻也已有了五月多的身孕,大约在十月底便可临盆。在我和大哥皆有子嗣的情形下,二嫂这一胎也承寄着二哥香火延续的重任。
回到家中时,得到消息地蓉儿早带着苞儿和星彩在前院翘首等待我回来。
为人母后,蓉儿身姿比起尚未成亲前并无太大改变,只是一举手、一投足间的风情无限。偏偏那芙蓉玉面,和说起话来的姿态,仍有小儿女的羞涩。那种风情与羞涩兼具的情态,充满了惊心动魄地诱惑力。
苞儿和星彩都已能自行走动。个头大上许多的苞儿甚至已完全不需人搀扶,虎头虎脑的模样极为招人喜爱,星彩闺女越长越像她母亲。
听到两个奶声奶气呼唤“爹爹”的声音,我由内心最深处荡漾出无比温馨的感觉。一手抱着大小子。一手抱着闺女。我稍一发力,让他们坐在了我的两边肩上,逗弄得两个孩子咯咯笑个不停。
蓉儿悄然而立,含笑看着父子(女)三人戏耍哄闹。
回到内堂。两个孩子被锦儿和乳母抱走,只剩下我们夫妻两人。
看着我炽热的眼神,蓉儿玉容上迅速浮现出红云朵朵,羞怯地低下头去。拈着衣襟绸带。但很快,她又重新抬起头来,面上红晕仍在,似水明眸却勇敢地与我对视起来,眉眼间满含的情意,简直可以将人融化。
“夫人,辛苦你了……”我心中一阵激荡,一日一夜未曾合眼的困乏在这一刻全然消散,忽地忍不住轻轻抱住蓉儿。将她紧紧搂在怀中,抚着那如云般柔顺地秀发,轻嗅着沁人心脾的幽兰体香。
缓缓地,蓉儿将臻首轻轻贴在我的胸前,一双柔夷环上了我的腰背,梦幻地低吟道:“相公……”
再也按捺不住心头地热火,我微一发力,将那柔若无骨的娇躯贴身横抱了起来,缓缓走向卧房。
“相公。还是白天呢……”怀中佳人头也不敢抬,轻轻柔柔地低喃道……
三日后,大哥亲在寿春城南的阵亡将士陵园,为此次出征荆北阵亡的一万余名将士主持祭祀大典。因为路途遥远和气温的回升,实在无法将阵亡将士的骸骨带回寿春,大部分阵亡将士的骸骨都被葬在了荆州。
每一名阵亡将士的姓名、籍贯都已被军中记事登记在册。此次祭奠,一则是为这些阵亡将士招魂安息,二则是将数十块刻录阵亡将士的姓名巨大石碑树立在陵园之中,以接受四时地祭祀。
这片占地数十亩的陵园,业已“安葬”(并非所有人的骸骨都葬在里面)了超过四万名将士,也不知将来还会增加多少……
与此同时,阵亡将士的抚恤之事,也正由张懿、崔宏二人负责进行中……
完成祭祀大典后,大哥依照军中功曹记录的功薄,对此次出征荆北的将士进行封赏
大哥以征南将军、豫州牧身份,向天子表奏二哥为前将军,加俸千石,赏绢帛千匹;
表奏我为右将军,加俸千石,赏绢帛千匹;
李通由横野将军晋升平寇将军,加俸500石,赏绢帛千匹;
赵云由威北将军擢升为荡寇将军,加俸500石,赏绢帛千匹;
诸葛亮以右司马身份,兼领右军师中郎将,加俸500石,赏绢帛千匹;
庞统以左司马身份,兼领左军师中郎将,加俸500石,赏绢帛千匹;
甘宁由偏将军擢升横江将军……;
蒋钦晋升偏将军;
凌操晋升济水中郎将……;
陈到、关平晋升中郎将;
吕蒙越级擢升为扬武中郎将;
丁奉晋升中郎将;
全琮晋升中郎将;
徐盛晋升奋威校尉;
凌统越级擢升为虎贲校尉;
朱桓、潘璋等具有晋升;
此外,马岱被拜为讨逆将军,马休威西将军,马铁威北将军,庞德裨将军。(注:马岱等人的封赏,并不是看军功,主要出于安抚人心的需要。如在历史上,马超投靠刘备后,就被直接拜为骠骑将军,当时职位远在关羽、张飞之上)
战事暂时消歇后,迁移治所之事被摆上了议事日程。与此同时,鲁肃向大哥提出建议——在会稽南部山越族聚居之地增设一郡,以便更好地令山越族归心。
第五十四章(下)
去年九月中,由张懿提出、再由诸葛亮修改的迁移治所的建议被大哥认可通过。按照原先的计划,应在今年开春时将治所由寿春迁至庐江,但因为荆州的一连串突发事件、及其后的战事,迁治之事被一直耽搁到现在。
荆州战事之后,曹操的军力有所损耗,刘琦一方在某种程度上更是要仰我军鼻息而存,短时间内应该可以脱离征战厮杀之苦了。而且,眼下还未到农务最为繁忙时候,不会太过影响到寿春、庐江两郡的百姓。借着这个难得的良机,大哥决定迁移治所。
为了尽可能地避免搅扰到百姓,此次治所迁移非常的简单。大哥没有让人在庐江大动土木,修建新的府邸,就直接以原来的郡守府作为州牧府。
由于早知大哥将会迁治到庐江,郡丞诸葛瑾事先已做了非常细致的准备工作。
不到半个月的工夫,原本应当很烦琐的迁治事务就已尘埃落定。
大哥迁至庐江后,寿春的守备重任就当仁不让地落在二哥身上。二哥以平北将军衔,兼领寿春太守,由步莺担任寿春郡丞,辅助二哥打理政务。
与此同时,由鲁肃所提的增郡提议也被通过。
山越。一直是困扰江东地一个大问题。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汉、越之间纷争不断,尤其是孙氏统治江东期间。山越族几乎是无年不反,孙策、孙权兄弟也毫不手软,有反必镇,后来甚至将讨伐山越当作增丁补户的手段。使得两族地积怨越来越深。
击败孙氏后,我方采取恩威并施,怀柔教化的各种方法,大大缓解了与山越族之间的冲突,但汉、越之间的矛盾却依然存在。据会稽郡丞邓芝地统计禀报,仅去年一年。两族间就曾发生大大小小的纠纷近百起,情势恶劣时甚至险些演化成武斗,幸亏执掌会稽军务的廖化果断地出动兵马镇住了场面。而后邓芝又不偏不倚地对双方的矛盾进行调和解决,才使得局面不至于无法收拾。
在两族发生纠纷时,一些汉人官吏喜欢偏帮汉人、歧视山越,往往使得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有鉴于此,鲁肃提出一个颇为大胆的建议
将地域广博的会稽郡一分为二,中、北部仍称会稽郡。在会稽南部山越聚居地新设一郡,名为越郡。
在江东诸郡中,会稽是山越聚居最多地一郡。据邓芝去年年底统计出来的结果,会稽郡内已有超过20万的山越族人,其中青壮超过10万。而除会稽外,丹阳、吴郡两郡地山越族人相加都不足5万了。
鲁肃提出,在新设的越郡中,郡守和各县的令长皆由山越族人担任。但必须经由大哥任命。同时,郡丞、典学从事、县丞这些郡县的主要政务、学政官吏暂由汉人担任,十年后可归还山越族人。
此外,在郡、县中皆设立官学,由汉人士子负责教化山越子弟。将来,就从这些受过系统教育的山越子弟中挑选人才继任越郡的大小职位,其中品学特别优秀者可以被推荐至别郡、乃至州牧府任职。
鲁肃增设越郡的建议,并非临时的突发奇想,显然是经过深思熟虑后提出一套非常完整严密的计划。从近处看来,这一建议有助于缓和汉、越两族之间的矛盾,稳定会稽、乃至整个江东的局势;而从远处看来,则是为彻底地同化山越族奠定最坚实的基础。
乍一看,似乎山越族从中得益,但真正的收益者却是大哥。
这一提议,几乎可以算是后世“民族区域自治”的改化版。
经过一番缜密地问询、讨论后,大哥最终认可了鲁肃的建议,并决定由鲁肃和对此很感兴趣的诸葛亮(已由荆州返回)两人共同负责增设越郡的具体事宜。
许昌城外,祭魂台上,一道巨大的灵幡在风中飞舞,时而高高飘扬,时而又缓缓落下。
曹操一身白衣,孑然立于台顶,凝望南方天空,沉默无语。
台下数千名顶素盔素甲的军士,各持一面白色小幡,肃然静立。自魂台南望,一片白茫。
以曹丕、曹彰、夏侯敦、曹仁、夏侯渊、曹洪为首的曹氏、夏侯氏宗族及一众武将分列于魂台右侧,以荀彧、荀攸为首的一众文臣则列于魂台右侧。人人皆腰系白绫,面容肃穆。
“身既死矣,归葬山阳。山何巍巍,天何苍苍。山有木兮国有殇。魂兮归来,以瞻家邦。
身既殁矣,归葬山阿。人生苦短,岁月蹉跎。生有命兮死无何。魂兮归来,以瞻山河。
身既没矣,归葬山麓。天何高高,风何肃肃。执干戈兮灵旗矗。魂兮归来,永守亲族!”
忽地,曹操仰天长歌起来,声极洪亮,透着深深的苍凉悲戚之意。
附和着曹操,台下肃立的数千将士也轻声吟唱起来,低沉哀戚的歌声回荡在四野久久不息。
丞相府,议事厅
“若不能将马家残逆全部诛杀,如何对得住子和在天之灵!”夏侯渊须发皆张。厉声怒喝道。
由于北疆和幽州方面暂时无战事威胁,夏侯渊和夏侯敦二人为祭奠在上庸阵亡的曹纯,特地从并州和冀州星夜兼程赶回了许昌。
曹纯是曹仁亲弟。从曹操起兵时便跟随他南征北战,更亲手创建了曹军第一劲旅虎豹骑。也因此曹操对其倚重非常,可以说,曹纯是除夏侯敦、夏侯渊、曹仁之外最被曹操信任地宗族大将。
战场外的曹纯性情温和。与曹氏、夏侯氏宗族诸将关系极佳。故而,此次曹纯战死后,即便相隔数百里,夏侯敦和夏侯渊也要赶回来参与祭奠之事。
“丞相,洪愿请精兵一支,将马家残逆擒拿至丞相驾前!”性格急躁的曹洪立即举步出列。激声请命道。
曹操背向众人,长身负手而立,久久没有说一句话。
“丞相……”曹洪还要继续请命。却被一旁的曹仁以眼神喝止。
厅中一众文武重臣将目光放在曹操身上,皆默然而立。
许久,曹操忽然转过身来,沉声对贾诩问道:“文和,可曾探到马岱兄弟现在何处?”
“启禀丞相,马岱兄弟似乎已随关羽、张飞去了寿春……”贾诩迅速回道。
“寿春……”曹操低声喃语了几句。面上没有一点表情,“死了一个马超,居然还有一个马岱……”从许褚那里,曹操已知当日杀死曹纯的人并不是马超,而是马超的堂弟马岱。撤军后,曹操命贾诩利用在荆州的细作网进行仔细地探查,才知道马超已死的事实。
“丞相,请准曹洪领军出征寿春。擒拿马岱,为子和血仇!”曹洪仍不愿放弃自己的念头,再一次出列请命道。
“出征寿春之事非同小可,需要从长计议!”曹操摆了摆手,回绝了曹洪的请命。
顿了顿,曹操继续向贾诩问道:“文和,刘备和刘琦那里的情况如何了?”
“荆州的局势已趋于安定,襄阳诸郡似乎忙于农耕,此外刘琦正在招拢先前溃散的荆州兵。照目前的势头下去,三、四月后荆州当可恢复战前的八分元气。”贾诩不慌不忙地回道,“刘备方面似乎正在忙于迁移治所,据闻刘备有意将治所由寿春迁往庐江。”
“迁移治所?”曹操眉头微皱,凝神思索了起来。
“寿春毗邻兖、徐、豫三州,本来就是四战之地。设治所于寿春,形同戍边,纵然刘备自己不介意,他麾下地文武也不会答应……”笑了笑,荀彧捋须说道,“先前刘备两面受敌,迁与不迁并无多大分别。但如今江东平定,南面的威胁已经消除,此刻迁治其实在意料之中!”
“恩……”曹操点了点头,应声说道,“文若所言与我所思相同。”
“若仅为安全着想,刘备应该将治所迁过江去,为何只迁到庐江?”曹仁想了想,有些不解地说道。
“如果当真迁过了江,刘玄德也就不配做曹某的对手了!”曹操神色复杂地说道。
“丞相,攸有一计,或许能不费吹灰之力取了那马家残逆的性命……”忽然间,许攸语出惊人地说道。
“哦~~?”曹操颇为诧异地看了看许攸,好奇地问道,“子远有何良策?”
“前几日刘备曾遣使至许都,向天子为关羽、张飞求取前将军、右将军两职……”许攸拈着颔下短须,笑着说道,“以攸之见,丞相可以天子圣旨回告刘备,道马氏一族身犯谋逆大罪,理诛三族。并告之刘备,若其愿将马岱兄弟首级奉于天子,即可应允其求官之请。”
“关羽、张飞都是追随刘备谋叛的魁首,怎么能拜他们做前将军和右将军呢?”曹洪旗帜鲜明地反对道。
“正因为刘备是谋叛之人,他若是铁心要晋升关羽、张飞职位,完全可以将天子置之一旁。故而天子允与不允,对刘备其实并无多大分别……”许攸狡黠地一笑说道,“既然刘备自己上表,不妨就试上一试,成便是最好,不成亦可借机离间刘备与马岱兄弟的关系。何乐而不为。”
第五十五章(上)
“不可行!”听了许攸的计策后,荀彧略一思索,摇了摇头说道。
“为何不可行?”许攸表情一滞,眼中隐现一丝不豫之色,沉声说道:“还请尚书令大人指点一二!”
许攸向来自负智计,自然无法容忍自己的计策被他人反驳。
荀彧本就是对事不对人,不以为意地说道:“刘备所以收容马岱,并非仅是为了扩充军力,更主要目的,应是为日后图谋西凉。刘备此人虽重虚名,却更重实利,不大可能为了两个军职而放弃马岱兄弟。”
顿了顿,荀彧继续说道:“反之亦然。据已有消息所看,马超几可说是死于刘备军之手。但尽管如此,马岱兄弟仍然愿意归附刘备。不为其他,只是想借助刘备的实力向丞相和韩遂复仇罢了。这两方之合,完全是出于各自利益需要。故而,非到万一,刘备与马岱绝难反目。”
“荀大人说地虽然不错……”许攸不甘心地说道,“但马岱归附刘备时日尚短,眼下双方隔阂未消。攸之计未必不能成事。况且那刘备极为擅长笼络人心,时日稍长后,纵然想行此离间之计,也无机会了。机不可失,失不再来。还请丞相慎思!”
曹操眉头微皱,并没有立即回应许攸的请求。凭曹操对刘备的了解,自然清楚这条离间计成功的把握有多少。但略一思索后。曹操却也认为即便许攸的计策失败了,对己方也不会造成任何损害。
“好吧,就照子远之计行事!”权当是不拂许攸的面子,曹操点了点头,对荀彧说道,“文若,你即刻草拟一道圣旨,命刘备将逆贼马岱兄弟解送到许都!”
“是!”见曹操已然应允。荀彧也不再说什么,应了一声。
见自己的提议被接纳。许攸也是一脸喜色,步子轻快地退回了班列之中。
“父相,若刘备不允,这前、右将军地重任是否就不给予关羽、张飞?”一旁的